内脏神经-visceral nervous system.doc

合集下载

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

内 脏 感 觉 神 经
总 目 录


上图
返回
系统解剖:内脏神经(visceral nerves)
内脏运动神经


内 脏 运 动 神 经
内 脏 感 觉 神 经
耳神经节
总 目 录
下颌下神经节 末 页
返回
系统解剖:内脏神经(visceral nerves)
内脏运动神经


内 脏 运 动 神 经
内 脏 感 觉 神 经


系统解剖:内脏神经(visceral nerves)
内脏运动神经


内 脏 运 动 神 经
交感干
内 脏 感 觉 神 经
总 目 录


返回
系统解剖:内脏神经(visceral nerves)
内脏运动神经


内 脏 运 动 神 经
内 脏 感 觉 神 经
总 目 录


返回
系统解剖:内脏神经(visceral nerves)
内脏运动神经
图片 (3)由延髓的下泌涎核发出的: 组 成
内 脏 运 动 神 经
节前纤维 下泌涎核 舌咽神经
节后纤维
腮腺
耳神经节
内 脏 感 觉 神 经
(4)由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发出的:
总 目 录
迷走神经背核
节前纤维
副交感神经节
节后纤维、肝、 脾、胰、结 肠左曲以上 消化管的平 滑肌、心肌 及腺体
内 脏 运 动 神 经
1.组成: 中枢部:居脊髓T1~L3侧角内
内 脏 感 觉 神 经
周围部:交感神经节、交感干、神经及神经丛 2.交感神经节:依据部位分:椎旁节和椎前节。

内脏神经系统-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学教研室

内脏神经系统-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学教研室
内 sympathetic nerve 脏 运 动 神 经 副交感神经
parasympathetic nerve
低级中枢部
T1~L3脊髓侧角的中 间带外侧核
侧角细胞发出的节前 纤维进入交感干
周围部
交感干 交通支
椎旁节
神经节 神经丛
椎前节
低级中枢部:脑干的内脏运动核 脊髓S2~4节的中间带外侧核
中枢发出的节前纤维在副交 周围部:感神经节中换元,其节后纤
神经干
纤维性质
一般较粗,有明显的髓鞘
内脏运动神经
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自脑和脊髓发出后,必须 在内脏神经节中换一次神 经元,其节后神经元再发 出轴突到达效应器。
起源于内脏运动核,该核 分布于脑干和脊髓T1~L3、 S2~4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
节后纤维常攀附脏器或血 管成神经丛
一般较细,髓鞘较薄或无髓鞘
交感神经
Mortor nerves
Visceral nerves
Motor nerves (Efferent nerves)
感觉神经 ( Afferent nerves )
运动神经 (传出神经)
Sympathetic nerve Parasympathetic nerve
植物神经系统 (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
腹腔神经节 主动脉肾节 肠系膜上节 肠系膜下节
椎前节:
腹腔神经节 主动脉肾节 肠系膜上节 肠系膜下节
2. 交通支:
交感干上的椎旁节借交通支与相应的脊神经相 连。交通支可分为两种: 白交通支—节前纤维随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离 开脊神经至椎旁节的一段,因节前纤维有髓鞘 包裹而呈白色。白交通支只见于T1-L3共15对 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 灰交通支-由椎旁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又返回脊 神经,这一段叫灰交通支。因无髓鞘,故色灰 暗。所有椎旁节与31对脊神经之间均有灰交通 支联系。

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
脊柱 器官旁节和壁内节(位于器 周围) 官周围) 周围) 官周围) 节前纤维短 节后纤维长 节前纤维长 节后纤维短
全身血管及胸、 盆内脏的平滑肌、 全身血管及胸、腹、盆内脏 胸、腹、盆内脏的平滑肌、 的平滑肌、心肌、 心肌、 的平滑肌、心肌、腺体及竖 心肌、腺体 毛肌、 肾上腺髓质除外)、 )、瞳孔 毛肌、瞳孔开大肌 (肾上腺髓质除外)、瞳孔 括约肌、 括约肌、睫状肌 兴奋心血管系统、 抑制心血管系统、 兴奋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 抑制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 抑制消化系统、 兴奋消化系统、 抑制消化系统、腺体分泌 兴奋消化系统、腺体分泌
作用
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概述
• 概念 是指分布于内脏、 是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神经 • 分类
内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系或自主神经系) 内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系或自主神经系)
内脏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躯体运动神经 低级中枢 脑干躯体运动核, 脑干躯体运动核,脊髓 灰质前柱( 灰质前柱(有一定边续 性) 骨骼肌 仅一级神经元, 仅一级神经元,胞体位 于低级中枢 多为较粗的有髓纤维, 多为较粗的有髓纤维, 传导速度较快 仅以一种纤维独立支配 受意识支配 直接到达效应器 内脏运动神经 脊髓灰质胸、腰节侧柱、 脊髓灰质胸、腰节侧柱、脑 干及骶副交感核( 干及骶副交感核(相对较分 散) 平滑肌、心肌、 平滑肌、心肌、腺体 由两级神经元构成,有节前、 由两级神经元构成,有节前、 节后纤维之分 为较细的无髓或薄髓纤维, 为较细的无髓或薄髓纤维, 传导速度较慢 常为交感、 常为交感、副交感纤维双重 支配 不受意识支配 在器官附近壁内先形成丛, 在器官附近壁内先形成丛, 丛发出分支到达效应器

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

P-436 -
内脏大神经:穿过 交感节, 内脏大神经:穿过T5-9交感节,至腹腔神经节换元 交感节 内脏小神经:穿过T10-12交感节,至主动脉肾节换元 交感节, 内脏小神经:穿过 交感节 腰内脏神经: 交感节, 腰内脏神经:穿L1-3交感节,至肠系膜下神经节换元。 交感节 至肠系膜下神经节换元。 故内脏大、内脏小神经、腰内脏神经均由节前纤维构成。 故内脏大、内脏小神经、腰内脏神经均由节前纤维构成。
4.节后纤维的去向 节后纤维的去向 (请问:节后神经元位于何处?) 请问:节后神经元位于何处?) 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 攀附动脉走行 直接到所支配脏器
三. 交感神经分布概况 1. 以交感干为主线 颈部: 颈部 1 经灰交通支 2形成动脉丛 3咽支 4颈上、中、下心支 颈上、 胸部:1经灰交通支 胸部: 发分支参与心丛、肺丛、 2T1-5 发分支参与心丛、肺丛、食管丛等 3内脏大神经 在腹腔神经节换元 4内脏小神经 在主动脉肾节换元 节后纤维分布于腹腔成对器官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道。 节后纤维分布于腹腔成对器官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道。
◇交感神经节前F和节后F的分布规律 交感神经节前F和节后F
• 自T1-5侧角中间外侧核发出的 换元后,节后 分布于头、 侧角中间外侧核发出的F换元后 侧角中间外侧核发出的 换元后,节后F 分布于头、 颈、胸腔器官和上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胸腔器官和上肢的血管、汗腺、 • 自T6-12侧角中间外侧核发出的 换元后,节后 分布于腹 侧角中间外侧核发出的F换元后 侧角中间外侧核发出的 换元后,节后F分布于腹 腔实质性器官、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道。 腔实质性器官、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道。 • 自L1-3 侧角中间外侧核发出的 换元后,节后 分布于结 侧角中间外侧核发出的F换元后 节后F分布于结 换元后, 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道、盆腔器官和下肢的血管、汗腺、 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道、盆腔器官和下肢的血管、汗腺、 竖毛肌

VisceralNervousSystem内脏神经系统

VisceralNervousSystem内脏神经系统
Postganglionic fibers of lur nerves along gray communicating branches
Preganglionic fibers of lumbar sympathatic trunk
Sympathetic Trunk 交感干
Formed by paravertebral ganglia and interganglionic branches
Lie on either side of vertebral column from base of skull to coccyx
Postganglionic fibers of T1- T5 to forms thoracic aortic, esophageal, pulmonary and cardiac plexuses
Distribution of Sympathetic Nerve
Preganglionic Fibers
viscera,cardiovascular system, smooth muscle and secretory gland.
内脏运动神经又称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autonomic nerve
内脏神经系统组成概括如下:
交感神经(颈、胸、腰、盆部)
周 围
内脏运动神经
颅部:行于动眼、面神经、舌咽、
副交感神经
To forms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rotid plexuses, subclavian plexus and vertebral plexus → e.g. dilator pupillae
Gives raise pharyngeal branches

内脏神经

内脏神经

锥体系
1.皮质脊髓束
上运动神经元
○ 中央前回中、上部和中央 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
皮质脊髓束 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的外侧部、 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的深面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
75%—90% 的纤维交叉
10%—25% 的纤维不交叉 皮质脊髓前束→ 达上胸节,部分纤维交叉,部分不交叉
下运动神经元
低级中枢部位
脊髓胸腰部灰质的 中间外侧核
椎旁节和椎前节 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分布范围较广
脑干和脊髓骶部的副交感神经 核
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 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分布于不如交感神经广
周围部神经节 节前、节后纤维 分布范围
对心脏的作用
对支气管的作用
心律加快,收缩力增强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心律减慢,收缩力减弱
头面部痛温觉和粗触觉压觉传导通路
1°神经元
头面部皮肤 口鼻腔粘膜 三叉神经节
2°神经元
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 〈○ 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
中枢突进入脑桥
三叉丘系 3°神经元 丘脑中央辐射 〈○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下部
视觉传导通路: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1双极神经元─2节细胞─ 视交叉─视求束─3外侧膝状体─视辐射 ─距状沟两侧视区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3)交感干:由椎旁神经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 位于脊柱两侧,上起自颅底,下至尾骨前方汇 合于奇神经节 (4)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走行规律: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 脊神经前根 → 脊神 经 → 白交通支 → 交感干 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在上方或下方的椎旁 神经节换元 ③穿过椎旁神经节至椎前神经节换元 • 白交通支:由有髓鞘的节前纤维构成,呈白色, 连于T1~L3脊神经与胸交感干之间,共15对

系统解剖-内脏神经

系统解剖-内脏神经

Visceral motor nerve
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
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1扣带回 4海马 7隔区 3杏仁体 2海马旁回 5齿状回 1下丘脑 4中脑被盖 3钩 6颞极 2丘脑前核
(4)边缘系统的功能
对情绪行为反映的调节(与Papez环路和杏仁核有关);
对摄食行为的影响(与杏仁核相关);
Composition of the visceral nerve
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称自主神经系(autonomic nervous system);它主要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物质代谢活动,非支配动物特有的骨骼肌,也被称为植物神经系(vegetative nervous system )。
somatic sensory neurofiber
visceral sensory neurofiber
motor neurofiber
somatic motor neurofiber
visceral motor neurofiber
Sensory nerve Ⅰ Ⅱ Ⅷ Motor nerve Ⅲ Ⅳ Ⅵ Ⅺ Ⅻ Mixed nerve Ⅴ Ⅶ Ⅸ Ⅹ
内脏运动神经节前、节后纤维的走向和分布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
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Focal point
一、内脏神经概述 visceral nervous overview
二、内脏神经的中枢部 visceral nervous centra party
主要是T1~L3以及S2~4灰质侧角的中间带外侧核

内脏神经(上课讲义)

内脏神经(上课讲义)

胸部:10~ (2)胸部:10~12 对胸交感神经节 ① 经灰交通支 连于12 连于 12 对胸神 经 : → 胸腹壁 汗腺, 竖毛肌, 汗腺 , 竖毛肌 , 血管 (平滑 肌) ② 上 5 对胸交感 干神经分支→ 干神经分支 → 胸主动脉丛, 胸主动脉丛 , 食管丛, 肺丛, 食管丛 , 肺丛 , 心丛

.
一,内脏运动神经(visceral motor nerve) 内脏运动神经( ) 躯体运动神经与内脏运动神经的比较
躯体运动 神经 支配的器官 纤维成分 神经元 数目 骨骼肌 一种 一个 神经元 平滑肌,心肌, 平滑肌,心肌,腺体 二种: 二种:交感和副交感 二个 神经元 节前神经元(节前纤维) 节前神经元(节前纤维) 节后神经元(节后纤维) 节后神经元(节后纤维) 内脏运动神经
脑干的副交感神经核
低级中枢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脊髓骶部2~4节段:骶副交感核 脊髓骶部2 节段: 睫状神经节 器官旁节 下颌下神经节 在颅部的器官旁节称) (在颅部的器官旁节称) 翼腭神经节 耳神经节 器官内节 位于心丛,肺丛, 位于心丛,肺丛,膀 其它一些部位的副交感神经节 胱丛和子宫阴丛内的 小副交感神经节
③ 内脏大神经 由穿经5或6~9 胸交感干神经节 的节前纤维组成, 的节前纤维组成 , 穿膈脚→ → 穿膈脚 → 腹腔 神经节 ④ 内脏小神经 由穿经10 12胸 10~ 由穿经 10 ~ 12 胸 交感干神经节的 节前纤维组成→ 节前纤维组成 → 穿膈脚→ 穿膈脚 → 主动脉 肾神经节
由腹腔神经 节,主动脉 肾神经节发 出的节后纤 维→肝,脾 肾等实质性 脏器和结肠 左曲以上消 化管道
内脏感觉神经( nerve) 二 , 内脏感觉神经 ( visceral nerv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 交 感 干 节 后 纤 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腰部
约有4对腰N.节
① 经灰交通支连至5对腰N. ② 腰内脏N.--由穿过腰 N.节的节前纤维,终于腹 主A.丛和肠系膜下丛内的 椎前N.节,并换N.元。节 后纤维分布至结肠左曲以 下的消化道及盆腔脏器, 且伴血管至下肢。
(3)
腰 交 感 干 节 后 纤 维
腰部
约有4对腰N.节
N.节位置
椎旁节, 椎前节 节后纤维长 较短 分布范围 较广
交感N.分 布于头面 部、躯干 四肢的血 管、汗腺、 立毛肌。 范围较副 交感N.广。
副交感N. 低级中枢
动眼N.副交感核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N.背核
骶2-4脊髓节段 骶副交感核 睫状N.节 翼腭N.节 下颌下N.节 耳N.节 器官旁节 器官壁内节
中枢突
脊髓灰 质后角
伴交感N.或 脊N.节 骶副交感N.
牵涉性痛的机理


(2)
胸部
胸交感N.节 10~12个
① 经灰交通支连至12对胸N.
② 上5对胸N.节发分支参与组成胸主
胸交 感干 分支
A.丛、食管丛、肺丛及心丛 ③ 内脏大N.--由节前纤维穿第6~ 9胸交感N.节合成,终于腹腔节 ④ 内脏小N.--由节前纤维穿第10~ 12胸交感N.节合成,终于主A.肾节
腹腔节、主A.肾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分布
① 经灰交通支连至5对腰N. ② 腰内脏N.--由穿过腰 N.节的节前纤维,终于腹 主A.丛和肠系膜下丛内的 椎前N.节,并换N.元。节 后纤维分布至结肠左曲以 下的消化道及盆腔脏器, 且伴血管至下肢。
4、盆部 有2~3对骶交感N.节 和一个奇N.节
节 后 纤 维 分 支
① 灰交通支连
接骶、尾N. ② 加入盆丛
分布形式
以N.丛的方式攀附 脏器或血管,由丛 再分支至效应器。
以N.干的形 式分布
(一)交感神经 (sympathetic nerve)
1. 低级中枢:
位于脊髓
T1~L2节段
中间外侧核
椎旁N.节(每侧 19-24个)
借节间支连成交感干
(Sympathetic trunk)
2. 周 围 部
椎前N.节
腹腔N.节 肠系膜上N.节 肠系膜下N.节 主动脉肾节
交通支
节后纤维
白交通支(节前纤维) 灰交通支(节后纤维)
交感神经的分布
(1)颈部
颈上N.节
颈中N.节
颈下N.节
① 经灰交通支连于8对颈N.,分布至头、 颈、上肢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颈交感 N.节后 纤维分 布
② 分支至邻近动脉形成颈内A丛、 颈外 A丛、锁骨下A丛和椎A丛 ③ 发出咽支与迷走N、舌咽N的咽支 组成咽丛 ④ 3 对颈神经节分别发出心上、心 中和心下N加入心丛
二、副交感神 (parasympathetic
nerve)
交感N.与副交感N.的比较
交感N.
低级中枢 周围部 T1-L3侧角
交感干 内脏大N. 内脏小N.
副交感N.
脑干副交感核 (4对) 骶2-4节段副交感核 编入第 III 、 VII 、 IX、X对脑N. S2-4 加入盆N.丛 器官旁节, 器官内节 较长 较窄
1.痛阈较高,对锐利切割不敏感 2.对牵拉,膨胀,痉挛缺血敏感 3.定位不清,弥散
内脏器官 感受器
内脏感觉N. 周围突 假单极N.元 中枢突
面N. 面N.膝 舌咽N. 舌咽M.下节 迷走N. 迷走N.下节
内脏感觉N. 周围突 假单极N.元 交通支
面N.根 舌咽N.根 迷走N.根
孤束核
内脏器官 感受器
内脏运动与躯体运动N.比较
内脏运动N.(交感、副交感)
躯体运动N.
支配器官 内脏、心血管、腺体
骨髂肌
纤维成分 两种:交感N. 副交感N. N.元数目 从低级中枢到效 应器要经一个植 物N.节换元
一种
从低级中枢直 接到效应器
(节前N.元的轴突称节前纤维; 节后N.元的轴突称节后纤维)
纤维粗细不同 薄髓(节前纤维) 较粗的有髓纤维 和无髓纤维(节 后纤维)
内脏神经
Visceral nervous system


1. 分布: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2. 分部:
周围部 内脏运动N.
交感N.
内 脏 神 经
内脏感觉N.
副交感N.
中枢部
交感N.低级中枢 脊髓 脑干 副交感N.低级中枢 间脑 大脑
一、内脏运动神经 (visceral motor nerve)
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内脏、心血管 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通常不受人的 意志所控制,故又称 自主神经系 (autonomic nerve system);又因它主要 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物质代 谢活动,所以也称之为 植物神经系 (vegetative nerve system) 。
节前纤维
编入第III、VII、 IX、X 对脑N.
编入骶丛
周围部
节后纤维
加入盆N.经丛
器官
1、颅部副交感神经
动眼N.副交感核
节前纤维编入III、 VII、IX、X对脑 N.内,分别进入 睫状N.节、下颌 下N.节、翼腭N. 节和耳N.节
起核
上泌涎核
下泌涎核
迷走N.背核
2、骶部副交N.经
骶2-4脊 髓节段 节前纤维 随骶N.出 的骶副 骶前孔 交感核
盆内 脏N.
加入盆丛
器官壁内节
节后纤维 支配结肠 左曲以下 的消化管 和盆腔脏 器
内脏神经丛 1、心丛
1、心丛
2、肺丛
2、肺丛
3、腹腔丛
3、腹腔丛
胃的副交 感和交感 N.支配
4、腹主A.丛
腹下丛
上腹下丛 下腹下丛(盆丛)
三、内脏感觉神经
(visceral sensory nerve) 内脏感觉神经特点:
至肝、脾肾和结肠左曲以上的消化管
(3)
腰 交 感 干 节 后 纤 维
腰部
约有4对腰N.节
① 经灰交通支连至5对腰N. ② 腰内脏N.--由穿过腰 N.节的节前纤维,终于腹 主A.丛和肠系膜下丛内的 椎前N.节,并换N.元。节 后纤维分布至结肠左曲以 下的消化道及盆腔脏器, 且伴血管至下肢。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