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分析化学)2006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分析化学实验(英文):Analytical Chemistry Experiments课程编码:08S1116B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化学课程学时:36课程学分:1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具体目标分析实验是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基础课之一,它既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需要与分析化学理论课密切配合。
通过分析化学实验课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实验技能训练,分析化学实验课既注意与课堂教学的衔接,又注意实验教学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本课程以实验为主,单独设课。
主要设置3种类型的实验:基本操作练习--典型的定量分析实验--综合设计实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加深巩固学生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的理解。
熟练掌握定量化学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典型的分析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学会正确选择滴定类型及滴定操作。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2.确立“量”、“误差”、“偏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掌握影响分析结果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以确保定量结果的可靠性。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毕业要求8反思研究】3.通过实验加深对有关理论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指导实验设计及操作,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创新与探究意识,以及绿色化学的理念。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工作习惯,并具备初步的团队合作精神。
【毕业要求7综合育人】【毕业要求9交流合作】(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一)课程学习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实验一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实验类型】基本操作练习【目的与要求】1、学习掌握滴定分析常用仪器的洗涤和正确使用方法。
2、学习移液管的使用。
3、学习练习滴定操作,初步掌握用甲基橙、酚酞指示剂确定滴定的终点。
《分析化学实验》电子教案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与预期结果进 行比较。
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
识别和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来源,如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等。
误差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果讨论与改进
结果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探讨可能 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 施。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 2
数据记录与整理
学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 归纳,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误差分析与处理
了解误差的来源和传递规律,掌握误差的减小和 消除方法,提高实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统计分析方法
掌握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 相对标准偏差等,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 分析方法。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一
实验操作不规范: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如试剂用量不准确、仪器使用不当等。解决方案: 加强实验操作技能的培训和指导,强调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确保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问题二
实验数据异常:在实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实验数据异常或误差较大的情况。解决方案:引导学生们对实验数据进行 仔细的检查和分析,找出可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设计和探究性学习
本部分将介绍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数 据处理和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包括称量、滴定、光谱分析等方面 的内容。
本部分将通过实验设计和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操作并分析实验结果。
常见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的参考教材

1.《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 彭崇慧冯建章张锡瑜李克安赵凤林 , 北京大学出版社2.《仪器分析教程》, 北京大学仪器分析教学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 《基础分析化学实验》第二版,北京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 彭崇慧冯建章张锡瑜李克安赵凤林, 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7
1. 分析化学,R.Kellner等编,李克安金钦汉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
2. 分析化学(第四版),武汉大学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21世纪的分析化学,汪尔康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
4. 分析化学前沿,高鸿主编,科学出版社,1991
12. 仪器分析,邓勃、宁永成、刘密新,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考试考核办法
成绩评定
作业10%,随机抽查,准备2个本;
课堂讨论, 小测验(2-3次)共10%;
期末考试占80%。
学习方法
预习、听讲、复习、做作业;
课堂讨论, 答疑。
分析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目录第一章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第一节分析化学实验的目的与要求第二节分析化学实验常用试剂与溶液配置第二章实验内容第一节化学分析实验一、酸碱滴定实验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和苯甲酸的测定实验二混合酸(盐酸和磷酸)的测定实验三.盐酸标准溶液的标定和药用氢氧化钠的测定二、非水滴定实验四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标定三、配位滴定实验五EDTA 标准溶液的标定和水的硬度的测定实验六药用明矾的测定实验七氧化还原滴定(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二)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和过氧化氢的测定实验八沉淀滴定硝酸银标准溶液、硫氰酸铵标准溶液的标定第二节仪器分析实验一、电化学分析法实验一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值实验二磷酸的电位滴定实验三磺胺嘧啶的测定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验三邻二氮菲比色法测定铁的条件实验实验四校正曲线法测定水中铁的含量实验五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基恶唑中磺胺甲基恶唑和甲氧苄啶实验六导数光谱法测定安钠咖注射液中咖啡因的含量三、荧光分析法实验七硫酸奎宁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的测定和含量的测定四、红外分光光度法实验八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性能检查和阿司匹林红外光谱的测定五、色谱法实验九薄层色谱法测定氧化铝的活性实验十氧化铝的活性测定方法(柱色谱法)实验十一纸色谱分离鉴别氨基酸成分实验十二纸色谱分离鉴别糖类成分实验十三苯、甲苯、二甲苯的分离鉴别和含量测定实验十四内标对比法测定酊剂中的乙醇实验十五内标对比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实验十六校正因子法测定复方炔诺酮中炔诺酮和炔雌醇实验十七外标法测定阿莫西林第三节综合性实验实验一未知样品的鉴别及含量测定实验二铜盐含量的测定(取样方法、含量测定)实验三葡萄糖中水及葡萄糖的含量测定(重量分析、滴定分析)实验四对乙酰氨基酚的吸光系数测定(精制、HPLC归一化法纯度检查、吸光系数测定)第四节设计性实验实验一化学定量分析实验二仪器分析第一章分析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第一节分析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分析化学实验与分析化学理论课一样,是化学和药学类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基础化学实验(分析化学)_湖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基础化学实验(分析化学)_湖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测定试样中 CaO 的质量分数, 称取试样 0.908 g,滴定耗去 EDTA 标准溶液
20.50 mL, 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10.08%
2.某溶液的pH为9.180,其氢离子活度为
参考答案:
6.61×10-10
3.用25 mL 移液管移取溶液,其有效数字应为
参考答案:
四位
4.用50mL滴定管滴定时下列记录正确的应该为
参考答案:
21.00mL
5.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2g试样,正确的记录应是
参考答案:
0.2000g
6.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随机误差小的是
参考答案:
高精密度
7.EDTA的酸效应曲线是指
参考答案:
lgaY(H)-pH 曲线
8.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浓度为c时,透射比为T0,浓度增大一倍时,
透射比的对数为
参考答案:
2lgT0
9.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
参考答案:
透过光的强度。
大学分析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常用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1.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常用分析化学实验方法及其操作。
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复杂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2.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准确性。
教学内容:一、分析化学概述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发展简史。
2. 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3.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定量分析1. 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定量分析误差的来源和减小方法。
3. 常用定量分析方法: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光谱分析等。
三、定性分析1. 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定性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3. 常用定性分析方法: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碱滴定等。
四、光谱分析1. 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仪器。
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
五、色谱分析1. 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仪器。
2. 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等。
六、实验室安全与环保1. 实验室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
2. 常用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和废弃物处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发展简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结合实例说明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讲解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 讲解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定量分析、定性分析、误差等。
2. 讲解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基本原理。
三、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1. 实验操作:讲解常用分析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数据处理:讲解实验数据的记录、计算和分析方法。
四、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
2. 分析案例中涉及的分析方法、原理和实验操作。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的理解。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分析化学)2006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刘壮2006年5月吸量管主要内容Ⅰ验证性实验部分Ⅱ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部分Ⅲ试验指导和报告示例Ⅰ验证性实验部分实验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浓度的标定(4学时)(酸碱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会配制酸碱溶液的方法2.学会用基准物质标定酸碱浓度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滴定操作。
4.初步了解数理统计处理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二、原理(一)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常用无水碳酸钠和硼砂等作标定酸的基准物质。
1、用无水碳酸钠作基准物质时,先将其置于180℃干燥2~3小时,然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其与盐酸的反应式如下: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CO2若HCl浓度为0.1mol²L-1,滴定至反应完全时,化学计量点的pH为3.89,可选用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其终点颜色变化为绿色(或蓝绿色)到亮黄色(pH =3.9),根据Na2CO3的质量和所消耗的HCl体积,可以计算出盐酸的浓度c(HCl)。
也可以用甲基红或甲基橙作指示剂,标定时应注意二氧化碳的影响,为减小二氧化碳的影响,在滴定临近终点时,可将溶液剧烈摇动或加热。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必要时作指示剂校正。
2、用硼砂(Na2B4O7²10H2O)标定时,反应如下:Na2B4O7+2HCl+5H2O=4H3BO3+2NaCl计量点时反应产物为H3BO3(Ka1=5.8³10-10)和NaCl,溶液的pH值为5.1,可以用甲基红作指示剂。
硼砂在水中重结晶两次(结晶析出温度在50℃以下),就可以获得符合基准试剂要求的硼砂,析出的晶体于室温下曝露在60%~70%相对湿度的空气中,干燥一天一夜,保存在密闭的瓶中备用,以防失水。
由于测定或测量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所测得的盐酸浓度与其真实浓度存在一定差别。
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可知,只是当不存在系统测量误差时,无限多次测量的平均结果猜接近真实值。
基础化学实验. 1,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基础化学实验中的重要环节。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检测物质组成及结构的重要手段,是基础化学实验的核心环节。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以实验技术为主要手段,以无机物质的有机结构和化学性质分析为目的的实验。
它主要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检测、分析物质的性质及结构,从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钠、钾、铁、铜等金属元素的测试,萃取、离子交换、红外光谱、毛细管电泳等分离技术,以及元素的含量分析等。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基础化学实验中的重要环节,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以便准确获取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应用作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基础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刘壮2006年5月吸量管主要内容Ⅰ验证性实验部分Ⅱ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部分Ⅲ试验指导和报告示例Ⅰ验证性实验部分实验一、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浓度的标定(4学时)(酸碱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会配制酸碱溶液的方法2.学会用基准物质标定酸碱浓度的方法。
3.进一步掌握滴定操作。
4.初步了解数理统计处理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二、原理(一)酸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常用无水碳酸钠和硼砂等作标定酸的基准物质。
1、用无水碳酸钠作基准物质时,先将其置于180℃干燥2~3小时,然后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
其与盐酸的反应式如下: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CO2若HCl浓度为0.1mol²L-1,滴定至反应完全时,化学计量点的pH为3.89,可选用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其终点颜色变化为绿色(或蓝绿色)到亮黄色(pH =3.9),根据Na2CO3的质量和所消耗的HCl体积,可以计算出盐酸的浓度c(HCl)。
也可以用甲基红或甲基橙作指示剂,标定时应注意二氧化碳的影响,为减小二氧化碳的影响,在滴定临近终点时,可将溶液剧烈摇动或加热。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必要时作指示剂校正。
2、用硼砂(Na2B4O7²10H2O)标定时,反应如下:Na2B4O7+2HCl+5H2O=4H3BO3+2NaCl计量点时反应产物为H3BO3(Ka1=5.8³10-10)和NaCl,溶液的pH值为5.1,可以用甲基红作指示剂。
硼砂在水中重结晶两次(结晶析出温度在50℃以下),就可以获得符合基准试剂要求的硼砂,析出的晶体于室温下曝露在60%~70%相对湿度的空气中,干燥一天一夜,保存在密闭的瓶中备用,以防失水。
由于测定或测量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所测得的盐酸浓度与其真实浓度存在一定差别。
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可知,只是当不存在系统测量误差时,无限多次测量的平均结果猜接近真实值。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可能对盐酸溶液浓度进行无限多次标定,只能进行有限次测量,对于3次以上的测量,利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及置信限度,可以判断测定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评价分析质量的好坏(计算方法及原理见“数据处理”)。
(二)碱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和草酸等作为基准试剂标定碱溶液,也可以用标准酸溶液与之比较以进行间接标定。
1、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C4)易制得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容易保存,它与NaOH的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其摩尔质量较大,因此它是标定碱标准溶液的较好的基准物质,标定反应如下:KHC8H4C4+ NaOH = KNaC8H4C4+H2O反应的产物是邻苯二甲酸钾钠,若NaOH浓度为0.1mol²L-1,计量点时溶液呈微碱性,pH值约为9.1,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通常于100~125℃时干燥2小时后备用,干燥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脱水而成为邻苯二甲酸酐。
2、草酸(H2C2O4²2H2O)相当稳定,相对湿度在5~95%时不会风化失水,标定反应为:2NaOH+H2C2O4 = Na2C2O4+2 H2O计量点时溶液略偏碱性(pH约为8.4),pH突跃范围为7.7~10.0,可选用酚酞指示剂。
配制H2C2O4溶液时,水中不应含有二氧化碳。
光和催化剂(尤其是二价锰盐)能加快空气对溶液中H2C2O4的氧化作用,草酸也会自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因此应该妥善保存的溶液,常放置在暗处。
三、仪器与试剂(一)仪器:1、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移液管。
2、锥形瓶,洗瓶,试剂瓶(500mL),量筒(10mL)。
3、台秤,电子天平。
(二)试剂:1、无水Na2CO3基准物质:先置于烘箱中(270-300℃)烘干至恒重后,保存于干燥器中。
2、硼砂固体,分析纯3、邻苯二甲酸氢钾固体,在100~125℃干燥后备用4、甲基橙指示剂 0.2%水溶液5、酚酞指示剂 0.2%乙醇溶液6、甲基红指示剂 02%钠盐的水溶液或60%的乙醇溶液7、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取4份w为0.002 溴甲酚绿酒精溶液和1份w为0.002二甲基黄酒精溶液,摇匀。
8、NaOH固体9、浓盐酸相对密度1.19四、实验步骤1、0.1mol²L-1HCl和NaOH溶液的配制HCl的配制:用洁净的量筒取分析纯的浓盐酸(相对密度1.19)4~4.5mL,倒入500mL 试剂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500mL,盖上玻璃塞,摇匀。
NaOH的配制:在台秤上称取固体的分析纯NaOH2g于烧杯中,加50mL去离子水使之全部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500mL,用橡皮塞塞好瓶口,摇匀。
2、酸、碱溶液的相互滴定(比较)用NaOH溶液洗涤碱式滴定管2~3次,每次5~10mL,然后将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中,调好零刻度。
用HCl溶液洗涤酸式滴定管2~3次,每次5~10mL,然后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中,调好零刻度。
由碱式滴定管中放出约NaOH溶液20mL(读至0.01mL)于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1~2滴0.2%的甲基橙指示剂,用0.1mol²L-1HCl滴定,滴定时不间断的摇动锥形瓶,直到0.1mol²L-1HCl加入1滴或半滴,使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时即为终点。
如此反复操作和观察滴定终点。
读取最后所用HCl和NaOH溶液体积,并求出滴定时两体积比VHC L/VNaOH,平行做3~4次。
计算平均结果和平均相对偏差,要求平均偏差不大于02%。
3盐酸溶液的标定⑴用Na2CO3标定:用减量法准确称取经干燥过的无水Na2CO3 3-5份。
每约0.15-0.2g(应准确到小数点后第几位?)。
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各加入80ml水,使其完全溶解。
加9滴溴甲酚绿-二甲基黄混合指示剂溶液(或1~2滴0.2%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 溶液滴定,快到终点时,用洗瓶中蒸馏水吹洗瓶内壁。
继续滴定到溶液由绿色变为亮黄色(不带黄绿色)(甲基橙由黄色突变为橙色)。
记下滴定用去的HCl体积。
计算HCl标准溶液的浓度。
⑵用硼砂标定:用减量法准确称取3~5份0.4-0.5g基准试剂硼砂Na2B4O7²10H2O(应准确到小数点后第几位?)。
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各加入20~30ml水,使其完全溶解。
加1~2滴0.2%甲基红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溶液由黄色变为微红色即为终点。
记下滴定用去的HCl体积。
计算HCl标准溶液的浓度。
4、NaOH溶液的标定⑴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用减量法准确称取3~5份0.4-0.5g基准试剂KHC8H4C4。
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各加入20~30ml水,使其完全溶解。
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NaOH溶液滴定,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记下滴定用去的NaOH体积。
计算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
⑵由酸、碱标准溶液的体积比和HCl溶液的浓度,可推算出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
五.思考题1.0.0798的有效数字为几位?2.标定HCl溶液的浓度除了用NaCO3外,还可以用何种基准物质?为什么HCl和NaOH标准溶液配制后一般摇经过标定?3.用NaCO3标定HCl溶液时为什么可用溴甲酚绿-二甲基黄作指示剂?能否改用酚酞作指示剂?4.盛放NaCO3的锥形瓶是否需要预先烘干?加入的水量是否需要精确?5.第一份滴定完成后,如滴定管中剩下的滴定溶液还足够作第二份滴定时,是否可以不再添加滴定溶液继续往下滴第二份?为什么?实验二、有机酸含量的测定(3学时)(酸碱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了解强碱滴定弱酸时指示剂的选择。
2、学习容量瓶、移液管、吸量管的正确使用。
3、进一步掌握碱式滴定管的使用和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二、原理有机酸大多系固体弱酸,如果它易溶于水,且符合弱酸的滴定条件,则可以在水溶液中用标准碱溶液滴定,测得其含量。
由于反应产物为弱酸的共轭碱,滴定突跃在弱碱性范围内故常常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例如醋酸,为一中等强度的有机弱酸,Ka=1.8³10-5,其与标准碱NaOH溶液的反应为:HAC+OH-=AC-+H2O产物是HAC的共轭碱AC-,若用0.1mol²L-1的NaOH滴定0.1mol²L-1的HAC,反应完成时pH=8.7,pH的突跃在7.7~9.7,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三、仪器与试剂(一)仪器:1、碱式滴定管,移液管。
2、锥形瓶,洗瓶,试剂瓶(500mL),量筒(10mL)。
3、台秤,电子天平。
(二)试剂:1、NaOH标准溶液。
2、酚酞指示剂0.2%的乙醇溶液。
3、有机酸试样如醋酸、草酸、酒石酸或柠檬酸等。
四、实验步骤1、准确称取有机酸试样一份(如草酸0.5g,,如果是醋酸,),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准确稀释至刻度,摇匀。
2、用20mL 移液管准确移取试液于250mL 的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即为终点,记下消耗的NaOH 标准溶液体积数,平行3~4次。
(如果是醋酸,先将试样稀释至0.1mol ²L -1左右,再按“2”操作:市售冰醋酸浓度约为17mol ²L -1;稀醋酸浓度约为6mol ²L -1)。
3、按下式计算有机酸HnA 的含量:%1005/100)(%⨯⨯⨯=W Mn CV A H HnANaOHn式中:C 为NaOH 溶液的浓度(mol ²L -1),V 为滴定消耗的NaOH 溶液体积(mL),M 为的摩尔质量(g ²mol -1),W 为试样质量(g),如果是液体样品(如醋酸)可以求算其质量/体积百分含量。
4、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和相对平均偏差。
亦可以采用此法练习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将测定结果(平均值)和理论值比较,计算相对误差。
五.思考题1如果NaOH 标准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有机酸含量的测定有何影响? 2根据酸碱滴定原理,试设计一个测定金属镁的摩尔质量的实验方案。
实验三、铵盐中氮的测定(4学时)(酸碱滴定法)一、目的要求1、学会用基准物质标定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
2、学会碱式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3、了解甲醛法测定氮的含量。
4、了解甲醛法在测定硫酸铵等氮肥中含氮量的应用。
二、原理铵盐NH 4Cl 、(NH 4)2SO 4、NH 4NO 3是无机化肥,是强酸弱碱盐。
由于NH 3²H 2O 的K Θb 为1.8³10-5,它的共轭酸NH 4+的K Θa 如下:10106.5-ΘΘΘ⨯==bW aKK K所以铵盐中氮的含量不能用标准碱直接滴定,但可用间接的方法来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