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对话语结构的影响研究综述
语境在话语分析中的作用及启示

语境在话语分析中的作用及启示作者:王巍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6期摘要:话语分析是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话语分析十分重视语境对语言的运用、理解与意义的影响。
两者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语境决定语篇,语篇体现语境。
话语的分析和运用必须将语境这个因素纳入进来。
可以说,语境为我们了解语言现象本身提供了新的视角,补充了纯语言研究的不足,为实际的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
关键词:话语分析;语境;语言教学[中图分类号]: H19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6--011、话语分析与语境话语分析是在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末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它在语言学领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话语分析的课题主要是对特定的语境下话语或语言活动进行分析、研究语篇结构上彼此独立的句子成分是如何一起构成语篇的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与意义连贯的问题。
语境一词,在人类学家马林诺夫之前,主要是指语言单个项目前后毗邻的语音、词或短语扩大到了句子的层面。
后来,语境更多地被用于对词句和句义有制约作用的上下文。
他还首次提出了“情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的概念,超过的语言内部语境的界限。
伦敦学派的弗斯继承并发展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他指出“语境”即由语言因素构成,又有非语言因素构成。
系统功能学派的韩礼德等人集成了前辈们的关于语境的思想,充分认识到语言使用的复杂性。
他把语境定义为“文本在其中展开的整个环境”,用更为系统的方式来探索语境问题,提出从话语范围(field)、话语方式(mode)和话语基调(tenor)三方面来归纳语境因素。
2、语境在话语分析中的作用话语分析十分重视语境对语言的运用、理解与意义的影响。
根据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语境是语言单位由静态进入动态交际的联系与纽带,也是话语产生具体语用意义的必要条件。
语境对话语结构的影响研究综述

语境对话语结构的影响研究综述语境与话语密切相关,对话语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回顾了以往探讨语境如何影响话语结构安排的相关研究,从语境如何影响“话语成分选择”和“语序安排”两个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概括性地总结了已取得的成果、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标签:语境话语结构成分选择语序一、引言话语指的是交际话语,即语言的实际使用形式。
冯·戴伊克指出:“话语是一种社会交往形式,话语是社会情景(situation)中完整的交际事件”,“要全面描写话语,就不能把它看成独立的、抽象的言语实体,而应该将话语和语境联系起来分析”[1]。
可见,话语是一系列语言外部因素与语言内部特征的综合产物,它与语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语境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提出,自此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探究。
因各个学者在定义和分类上侧重点不同,结论差异较大。
尽管学界对语境的概念和分类尚未达成共识,但在语境对话语的作用上各家观点较为统一,认为语境对话语有多方面的影响,制约着话语的理解与产生。
语境对词语含义的影响方面研究成果丰富,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言“正像在口语或书面语中一样,没有语言性语境的词仅是一个虚构之物,它本身什么也不能代表。
所以,在一种活的语言中,没有情景语境,话语就没有意义”[2]。
然而,意义的传递不仅仅依靠词语,各类话语结构本身也包含丰富的信息。
一些学者发现语境对交际者选择话语结构也存在重要影响。
话语结构的安排涉及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合理地安排恰当的话语成分,因此下文从语境对话语成分选择和话语语序安排的影响两方面对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
二、语境对话语结构的影响(一)语境因素对话语成分选择的影响1.语境因素对句子成分选择的影响(1)语境认知因素的影响人是言语交际的主体,因此语境因素中认知因素具有重要地位,对话语产生有重要影响。
Allerton[3]研究了语境对名词性成分具体形式的影响,在考察指人语言形式的选择情况时,发现说话人指称某人的语言形式主要有三种:专有名词短语、限定性名词短语和基于名称或人称代词且包含所属关系的名词短语(如:Norma?s husband)。
语境对话语结构的影响研究综述

有意义 ”[ 。然而 ,意义的传递不仅仅依靠词语,各类话语 严 格 的 区 分 。在 指 称 亲 属 时 ,对 内 部 和 外 部 成 员 分 别 采 用 பைடு நூலகம்结构本 身也包含丰 富的信 息 。一些学 者发现语境对 交际者 了不 同 的 指 称 形 式 , 甚 至 建 立 了 不 同 的称 呼 系 统 。另 一些
的指 称 亲 属 的形 式 , 即 使 说 话 人和 听 话 人 尚 未 成 为 密 友 。 此 外 ,研 究 者 们 发 现 在 其 他 关 系 领 域 , 如 工 作 单 位 , 也 存
在 类 似 情 况 。指 称 在 单位 中有 特 殊 作 用 和 特 殊 职 位 的 人 往
2 O 1 3 . 0 3
密切 的关 系。语境是语用 学中的一个 重要概念 ,由波 兰人 和 基 于 名 称 或 人 称 代 词 且 包 含 所 属 关 系 的 名 词 短 语 ( 如:
类学家 马林诺夫斯基于 1 9 2 3 年 提 出 , 自此 诸 多 学 者从 不 同 N o r m a ’ S h u s b a n d ) 。初 次指 称 时主 要 在 专 有 名 词 短 语 和 限 角 度 对 这 一 概 念 进 行 了探 究 。 因 各 个 学 者 在 定 义 和 分 类 上 定 性 名 词 短 语 之 间做 选 择 ,重 复 指 称 时 通 常 使 用 代 词 。选 侧 重 点 不 同 , 结 论 差 异 较 大 。 尽 管 学 界对 语 境 的 概 念 和 分 择 何 种 形 式 不 仅 取 决 于 说 话 人 预 先 假 定 的 背 景 知 识 及 希 望 类 尚未 达 成 共 识 ,但 在 语 境 对 话 语 的作 用 上 各 家 观 点较 为 听 话 人 了 解 的 知 识 ,而 且 往 往 更 多 地 受 到 语 境 中 认 知 因 素
浅谈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的作用

2432020年17期总第509期ENGLISH ON CAMPUS浅谈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的作用文/杨凤丽语境是语用学中的重要概念,语用学中的语境就是利用语言在进行交流时的背景和外部的环境,就是人说话时所使用的语言以及听话人理解所听到语言的客观环境,交流中所使用词语中暗含的语言歧义。
语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流的障碍,让交流变得顺畅,使交际达到更好效果。
一、语境能够让人们理解指示语指示语是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指一些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
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系就是通过指示语显示出来的。
如果话语的指示信息不清楚的话,人们就很难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彼此双方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可见话语的指示信息是人们表达和理解信息的关键,而指示信息的清楚度依赖语境。
例如,“They are very beautiful”中,代词They究竟是指人还是物,仅靠这句话还不能够确定,只有通过上下文才能确定。
“I will be back in an day”这句话,如果听话人在场的话,就能够知道从说话的那一刻起,一天之后说话人将会回来,这很容易理解。
如果它是留言条中的一句话,见到这条留言的人不能够确定留言人回来具体的时间,因为留言中并没有明确指出更多具体的因素,即留言的具体时间,时间的信息不清楚。
从这两个例子就可以看出,社交语境发生变化,社交指示语也随之发生改变。
所以无论是语言因素,还是非语言因素,都在言语交际中起着指示语的作用,从而帮助人们理解、运用语言。
二、让人们更好地掌握会话含义会话含义就是语用含义,是语用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会话含义会给语言事实提供一些重要信息以及功能方面的解释。
会话含义不是研究语言本身的意义,而是要了解话语的真正意义,就是弦外之音,从而让人们准确地掌握到语用含义。
例如,由“I will go on later than eight clock”这个句子可以感觉到许多意思,有警告的、威胁的以及对自身的警醒,只有结合说话的语境才能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话语的语用构建影响因素研究

话语的语用构建影响因素研究话语的语用构建是指在语言交际中,为了达到交际目的所采取的语言表达方式,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气等方面的表达。
话语的语用构建不仅包括表达方式,还包括在话语中综合使用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等特定因素,达到交际的目的。
话语的语用构建影响因素包括语境、文化以及个人情感等因素。
语境是指语言交际中,话语的背景和环境。
语境包括了时间、地点、人员、社交关系、交际目的等因素。
语境对话语的语用构建具有直接影响。
例如,在一个正式场合中,语言表达方式应选用正式的措辞、言辞,以表示对交际伙伴的尊重和礼貌。
而在非正式场合中,则可以使用更为轻松自然的语言表达,以达到与交际伙伴更亲近的目的。
文化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要素。
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交际规则、文化内涵和价值观。
因此,文化的不同也会对话语的语用构建产生影响。
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尊重敬爱的人是一种重要价值观。
在语言交际中,对长辈和敬爱的人要使用恰当、尊重的措辞和语气,体现尊重的表达方式。
而在西方文化中,尊重个人权利和自由是一种重要价值观。
在语言交际中,强调互相尊重和平等的表达方式更为常见。
个人情感是指个人对于话语内容所产生的情感和态度。
个人情感是话语的语用构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例如,在在情感体验上,人们生气、开心、悲伤等情感状态下的表达方式往往会不同。
在生气时,人们会使用负面的词汇、语气更加强烈的表达方式,以表达对事物的强烈反感和反对。
在开心时,则会使用积极的词汇,描述词语更加生动,以表达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因此,个人情感对话语的语用构建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综上所述,话语的语用构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语境、文化以及个人情感等因素。
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文化和情感,灵活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话语的语用构建影响因素研究

话语的语用构建影响因素研究话语的语用构建是指人们在交流中通过语言的应用和具体的表达方式来构建特定的言语行为。
它不仅包括文本和语境的选择,还涉及到话语的说话者、听话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话语的语用构建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话语背后的意义和目的,并促进有效的交流。
影响话语的语用构建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将从语言形式、语境和社会文化角度进行探讨。
语言形式对话语的语用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语言形式可以传达不同的语义,从而影响话语的意义和效果。
语言形式包括词汇、语法和语音等方面,对话语的语用构建影响较大。
在英语中,使用不同的词汇可以表示不同的情感和立场,而语法结构的选择则可以决定话语的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和倾向。
语境是话语的语用构建的重要因素。
语境包括时间、地点、环境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它们对话语的含义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和效果。
在一个正式的场合中,一句轻松的玩笑可能会被认为是不恰当的,而在一个非正式的场合中,同样的玩笑可能会被认为是幽默的。
社会文化因素也对话语的语用构建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因素涉及到使用语言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以及一系列的价值观、信仰和习俗。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可能会对同一句话有不同的理解和反应。
在一些亚洲国家,谦虚和间接的话语方式被认为是社会礼貌的体现,而在一些西方国家,直接和直率的话语方式被认为是坦诚和直接的表达。
话语的语用构建受到语言形式、语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研究话语的语用构建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促进有效的交流和跨文化交际。
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句话有不同的理解和反应,要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
语境分析总结报告范文

报告日期:2023年3月10日报告主题:语境分析总结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语言文字的运用日益广泛,语境分析作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对于理解语言表达的意义、提升语言交际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近期进行的一项语境分析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其研究方法、成果及不足,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语境分析:1. 文献综述: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语境分析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语料收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语料,包括日常对话、新闻报道、文学作品等。
3. 语境分析:运用语用学、语义学等理论,对语料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语境对语言表达意义的影响。
4. 数据统计:对分析结果进行量化统计,以验证研究结论。
三、研究内容1. 语境对语言表达意义的影响通过分析语料,我们发现语境对语言表达意义具有显著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意义的变化:在特定语境下,某些词汇的意义会发生改变,如“尴尬”一词在社交场合和职场环境中的意义有所不同。
(2)句子意义的改变:语境可以改变句子的语义焦点,如“我喜欢吃苹果”在询问对方喜好的语境中,语义焦点为“苹果”,而在谈论饮食习惯的语境中,语义焦点为“吃”。
(3)语用含义的丰富:语境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特定语境下更具表现力。
2. 语境分析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语境的分析,有助于提高语言教学效果。
具体表现在:(1)帮助学生理解词汇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汇在不同情境下的意义。
(2)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语境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语言交际效果。
(3)培养学生的语感:语境分析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四、研究结论1. 语境对语言表达意义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语境分析有助于提高语言交际效果。
2. 语境分析在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语境与语言习得研究综述

语境与语言习得研究综述语言习得是指人们在日常交流和学习中逐渐掌握语言的过程。
而语境是指词语、句子和篇章在使用中的具体环境和意义。
语境和语言习得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研究语境与语言习得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习得的机制和过程,同时也能指导语言教学的实践。
一、语境对语言习得的影响语境是指人们在日常交流和学习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和情境。
语境可以影响词语、句子和篇章的意义和使用。
语境包括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两个方面。
语言环境是指文字和语音等语言形式所构成的环境,而非语言环境则包括社会文化环境、视觉环境和听觉环境等。
语境对语言习得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语境能激发学习者的语言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语言的习得。
其次,语境能帮助学习者理解和使用词语、句子和篇章。
例如,在句子中加入描绘时间、地点等的修饰语,能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句子意义;在篇章中分段、使用标题等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篇章结构和主旨。
再次,语境还能促进学习者对语言的记忆和运用。
学习者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语言,能加深对语言的记忆和领悟,从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语言习得的理论语言习得的理论主要有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三种。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是通过刺激和反馈来学习的。
学习者在接收到某个刺激后,行为会发生变化,如果这个变化得到了积极的反馈,那么行为就会被巩固下来。
例如,在教学中,老师会利用奖励和惩罚的手段来强化学生的正确行为,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语言是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的。
学生在接受语言教育的同时,也在进行认知和心理上的发展,他们的行为也会受到认知发展的影响。
例如,在学龄前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他们对语言的掌握主要依靠感官和动作,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理解具体的意义和抽象的概念,语言习得也越来越复杂。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语言的习得是通过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互动和沟通而实现的。
学习者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不断探索、学习、运用语言,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境对话语结构的影响研究综述作者:韩笑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年第03期摘要:语境与话语密切相关,对话语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回顾了以往探讨语境如何影响话语结构安排的相关研究,从语境如何影响“话语成分选择”和“语序安排”两个方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概括性地总结了已取得的成果、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语境话语结构成分选择语序一、引言话语指的是交际话语,即语言的实际使用形式。
冯·戴伊克指出:“话语是一种社会交往形式,话语是社会情景(situation)中完整的交际事件”,“要全面描写话语,就不能把它看成独立的、抽象的言语实体,而应该将话语和语境联系起来分析”[1]。
可见,话语是一系列语言外部因素与语言内部特征的综合产物,它与语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语境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于1923年提出,自此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探究。
因各个学者在定义和分类上侧重点不同,结论差异较大。
尽管学界对语境的概念和分类尚未达成共识,但在语境对话语的作用上各家观点较为统一,认为语境对话语有多方面的影响,制约着话语的理解与产生。
语境对词语含义的影响方面研究成果丰富,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言“正像在口语或书面语中一样,没有语言性语境的词仅是一个虚构之物,它本身什么也不能代表。
所以,在一种活的语言中,没有情景语境,话语就没有意义”[2]。
然而,意义的传递不仅仅依靠词语,各类话语结构本身也包含丰富的信息。
一些学者发现语境对交际者选择话语结构也存在重要影响。
话语结构的安排涉及按照一定结构顺序合理地安排恰当的话语成分,因此下文从语境对话语成分选择和话语语序安排的影响两方面对以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
二、语境对话语结构的影响(一)语境因素对话语成分选择的影响1.语境因素对句子成分选择的影响(1)语境认知因素的影响人是言语交际的主体,因此语境因素中认知因素具有重要地位,对话语产生有重要影响。
Allerton[3]研究了语境对名词性成分具体形式的影响,在考察指人语言形式的选择情况时,发现说话人指称某人的语言形式主要有三种:专有名词短语、限定性名词短语和基于名称或人称代词且包含所属关系的名词短语(如:Normaʼs husband)。
初次指称时主要在专有名词短语和限定性名词短语之间做选择,重复指称时通常使用代词。
选择何种形式不仅取决于说话人预先假定的背景知识及希望听话人了解的知识,而且往往更多地受到语境中认知因素的影响。
当涉及到亲属关系时,说话人自身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在选择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选择家庭成员的指称形式时,说话人往往首先考虑听话人是否与自己属于同一个语言社团。
与Allerton 的研究结果相似,Nyembezi[4]发现在一些语言中,说话人对语言社团内部成员和外部成员进行了严格的区分。
在指称亲属时,对内部和外部成员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指称形式,甚至建立了不同的称呼系统。
另一些语言中,如英语(某些地区使用的英语),虽然对听话者也有内部和外部成员的区分,但是在具体语言中更倾向于将听话人视为内部成员,即倾向于采用与内部成员交谈时的指称亲属的形式,即使说话人和听话人尚未成为密友。
此外,研究者们发现在其他关系领域,如工作单位,也存在类似情况。
指称在单位中有特殊作用和特殊职位的人往往采用限定性名词短语。
一些指称形式还暗示了指称的人是否在听者之中,并考虑到听者与指称的人之间的关系。
如:当指称一位老师,而听者中包括他的学生时,出于礼貌考虑,往往选择专有名词短语,比如“Mr. Robinson”。
(2)语境特定的语用原则的影响言语交际中,人们必须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不同语境中各语用原则对话语的产生存在不同的影响。
Allerton的研究显示,与指人不同,指称地点时经济原则对指称形式的选择影响更大。
英语在指称地点时通常遵循“经济原则”,如指称泰晤士河时往往直接使用专有名词“Thames”,然而并非所有语言遇到类似情况都会遵循经济原则,如德语。
例如,当一个朋友在沿河地区刚找到一个新的住所时,多数情况下说话人会选择用河的名称来指称这条河。
在官方文件和旅游杂志中,指称地点时德语更是会尽量避免使用经济原则。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法语中。
Allerton 认为出现该类情况是因为经济模式考虑的主要是个人的偏好,往往会造成与外部成员之间的交流障碍。
(3)语境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人际交往中,会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对话语产生也具有重要影响。
Arlene[5]考察了20个克里奥尔地区说英语的学生和15个英国本土的英语使用者在用英语写文章时使用连词和复句连接成分之间的差异。
结果发现,由于受到克里奥尔文化的影响,该地区说英语的学生写英语文章时,表现出运用语言连接系统存在较大困难,较少使用连词等连接性成分等问题。
与之相反,英国本土的英语使用者则能较好地掌握话语连接系统,不仅能够灵活地使用连词,也常常采用复句链接策略。
该研究表明语境的社会认知、社会文化等因素对连词的使用,甚至对话语连接系统有很大影响。
2.语境因素对话轮中话语选择的影响Curl[6]通过分析在打电话提供帮助的语境中,打电话者如何使用不同句法结构使得接电话者成为可能接受他们帮助的人,探讨了语境对说话人选择话语句法形式的影响。
结果发现,在该种语境中,说话人常常通过使用“if”条件句引出打电话提供帮助的原因,多使用“do you want me to”这样的句法格式来引出对之前谈话中发现的自己能够提供帮助的问题的解决建议,而当打电话者建议跳过这个问题时,绝对不会产生“do you want”这样的格式。
(二)语境因素对语序的影响王定芳[7]指出语序是指句中各成分或句中的语词的排列次序,它既能作为语法手段,又能作为修辞手段。
语序是话语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讨论语境对话语结构影响时必然要涉及其对语序的影响。
以往研究者主要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
1.理论探讨Hans[8]从哲学角度论述了语境因素对句子结构和语义的影响,指出:想完全用一种计算公式来解决所有的句义解释问题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现实的语言世界中,不能提前给出句子的语义。
句义是在具体的语言活动中产生的,甚至映射到新的语言应用中去,并在映射过程中改变句子的语义值。
所以,说话人一方面依赖于固定的语言结构,另一方面在具体使用中改变甚至创新原有的语法,而这些情况是无法预料或者无法解释的。
Hans的研究说明语言结构既有固定性又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语法层面语序限制说话人言语产生的自由性,但在语用层面语境促成了创造性的语序构造活动,最终产生的话语则是固定结构与自由创造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
可见,语境不仅能够促使说话人改变原有的话语结构,影响话语意义,而且还会通过新的结构赋予话语新的意义。
2.实证考察Weinreich[9]研究发现,在叙述性上下文中,由于受到语境的影响,意地绪语(Yiddish)常常出现将限定性动词放在句首的情况。
Weinreich把这种限定性动词位于句首的结构称为“建设性的词序”,认为放在句首的限定性动词带有“因此”义,通常用来引出系列话语的第二或第三部分。
Mark[10]的研究支持了Weinreich的观点,发现限定性动词位于句首的结构主要出现在叙事性语境中,该结构赋予了上下文一个特殊的、更富情感的语调,且当该结构与口语节奏配合较好时可替代一个条件句。
Mark将这种结构称为省略句,即句子中省略了连词,指出“在叙述性的话语中,当限定性动词出现在句首时,与一个真正的连接成分相比它更像一个上下文的连接成分”。
Waletzky[11]认为限定性动词位于句首的结构是一个信号,即后一个句子的时态与前面句子的时态一致,且这种结构只能在特定的语境中分析,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适应语境的结果。
Gertrud[12]对限定性动词位于句首的意地绪语叙事性话语口语语料进行了分析,发现意地绪语中句子第一个单词的位置具有特定的功能,它能为听者提供指示,暗示话语中哪部分应该得到激活。
事实上,以限定性动词开头的陈述句初始形式并不是限定性动词位于句首,而是提供指示的位置没有被占据,从而产生了一个空位,这个空位暗示听者下文是上文中哪部分的继续。
此外,Gertrud分析这种异常词序产生的语境时发现,该结构只出现在叙述性语境中。
因为在该类语境中,一方面,听话人主要受说话人话语信息的引导,且该类语境中话语多为较稳定的陈述性结构;另一方面,当讲述一件事或对某些事物进行解释时,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色是确定的。
说话人可以建立一个叙述背景,自己对提供给听话人的知识有全面了解,能引导听话人利用限定性动词位于句首的结构回归到他想谈论的话题上。
可见,意地绪语陈述句第一个单词的位置在话语信息安排方面具有特殊功能,它是叙述性语境中说话人用来引导听话人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会话的信号。
Jiansheng Guo[13]研究了语境对汉语词序的影响,通过收集与分析一名说普通话的七岁儿童自发性的言语,着重探讨了汉语普通话中后置(right-dislocation)形式传达的信息和具有的情感功能。
他发现普通话中的后置语序逐渐变得具有强调功能,能使说话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核心的人或物上,尤其是处于话题的位置时,强调功能表现得更明显,且这种强调功能与说话人对人或物的负面评价密切相关,当表达负面评价和强调时,普通话往往采用后置语序。
Jiansheng Guo概括出不同语境中后置结构表现出的五种话语功能:陈述、疑问、嘲笑、谴责和声明。
经过综合分析,Jiansheng Guo推测普通话后置结构所表达的话语功能经过一个渐变过程:最初表达反思,逐渐变得能够提供一定的言语信息,随后出现了增强语气的功能,最后变得具有强调功能。
该研究表明语境赋予了语言结构固定性与自由性。
在固定性的基础上,说话人根据不同语境灵活的调整话语结构,从而更有效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最终使词序具有了情感功能。
三、结语梳理以往有关语境对话语结构影响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该问题的研究在范围上已涵盖了话语结构不同层面的内容。
研究者不仅探讨了各种语境因素对话语成分选择的重要影响,发现语境中所包含的认知、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应遵循的基本语用原则均会影响语言形式的选择,而且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语境对语序的影响。
发现话语结构是固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体,语境促使说话人灵活调整话语结构,赋予话语结构新的意义和特定的表达功能。
然而不难看出,各角度的研究发展不均衡,体现为对话语中句子成分选择的研究多,对话轮中话语选择的研究少;对句子中词语顺序的研究多,对话轮中句子安排的研究少。
研究方法上,学者们开始尝试使用实验的方法,使得该方面的研究日趋科学化、严密化,但仍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此外,语境基本概念的分歧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