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化学备考全学年选择题(广东)第二学期 (1)

合集下载

广东省广州市2012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广东省广州市2012届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a b c d e2012届番禹中学二段考理综化学部分第Ⅰ卷(选择题11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道小题;每题4分,共6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醋酸:H + + OH -= H 2OB .四氧化三铁固体溶解在稀硝酸溶液中:Fe 3O 4+8H +=2Fe 3++Fe 2++4H 2OC .将氨气通入硫酸溶液中:NH 3 + H + = NH 4+D .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NH 4+ +OH -= NH 3·H 2O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28g 乙烯中极性共价键数目为6N AB .1L 1mol·L -1 NH 4NO 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2 N AC .标准状况下,22.4L 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D .将0.1mol 氯化铁溶于1L 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 Fe 3+ 9.短周期非金属元素a 、b 、c 、d 、e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留空位置为金属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简单阴离子半径:a > b > cB .单质的氧化性: e > cC .最外层电子数:a > d > cD .氢化物的稳定性:b > c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 、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 .石油的分馏、石油的裂化、煤的干馏都是化学变化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D .液化石油汽、沼气都属于烃类,都是可再生的能源11.用0.1 mol·L -1的盐酸滴定0.10 mol·L -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 .c(NH 4+)>c(Cl -),c(OH -)>c(H +) B .c(Cl -)>c(NH 4+),c(OH -)>c(H +)C .c(Cl -)>c(NH 4+),c(H +)> c(OH -)D .c(NH 4+)=c(Cl -),c(OH -)=c(H +)12.已知1mol 白磷变成1mol 红磷时放出热量18.39kJ ,则下列两个反应中:4P (白,s )+5O 2(g )=2P 2O 5(s ) △H=-Q 1kJ/mol4P(红,s)+5O2(g)=2P2O5(s)△H=-Q2kJ/molQ1和Q2的关系正确的是A.Q1= Q2 B.Q1>Q2 C.Q1<Q2 D.无法确定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2011-2012学年广州二模试题理综化学(含评分标准)

2011-2012学年广州二模试题理综化学(含评分标准)

2012届高三二模化学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发生反应B.溴乙烷和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C.淀粉和蛋白质均可作为生产葡萄糖的原料D.乙酸乙酯和纤维素乙酸酯均可水解生成乙醇89101144321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甲的最高价氧化物与乙的氢化物同时通入水中,得到的生成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

丙位于第ⅠA族,丁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则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乙< 丁B.原子半径:甲< 乙C.丙的两种氧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D.甲、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只选一个且正确得3分,但只要选错就得0分)22.Li-SOCl 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

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 4—SOCl 2。

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 2=4LiCl +S +SO 2。

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锂电极流向碳电极C .每生成1mol SO 2转移4mol 电子D .SOCl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 .实验Ⅰ试管中红色溶液逐渐变成无色溶液B .实验Ⅱ试管中出现淡黄色浑浊C .实验Ⅲ碳棒上有无色气泡产生D .实验Ⅳ中酸性KMnO 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Ⅰ Ⅱ Ⅲ Ⅳ 碎瓷片浸有石蜡油的石棉酸性KMnO 4盐桥电流计CFeFeSO 4H 2SO 4稀HCl含酚酞的Na 2SiO 3溶液FeCl 3溶液Na 2SO 370%硫酸30.(16分)共轭双烯与含有双键的化合物相互作用,能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常用于有机合成,例如:化合物Ⅱ可发生以下反应:(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1 mol 该物质完全燃烧需消耗__________mol O 2。

2012届高三化学备考全学年选择题(广东)第一学期12.pdf

2012届高三化学备考全学年选择题(广东)第一学期12.pdf

7、为减轻环境污染,北京为汽车加装了“三元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是 A.二氧化碳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和氧气 D.二氧化碳和氧化二氮酸化是实验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用浓盐酸酸化 B.抑制Fe 2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 C.检验某中是否含Cl—离子,先加HNO3溶液酸化,再加AgNO3检验 D.确认溶液中含有SO42— 时,用盐酸检验和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是 10、如右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中气体是 ① CO、O2 ② Cl2、CH4 ③ NO2、O2 ④ N2、H2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 11、欲使NaCl、NH4Cl和SiO2的混合物分开,其必要且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升华、溶解、过滤、蒸发 B.溶解、过滤、蒸发、分液 C.加热、溶解、过滤、结晶 D.溶解、过滤、分馏、结晶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金属钠投入水中: Na + H2O Na+ + OH- + H2↑ B.铜: 3Cu + 8H+ + 2NO3- 3Cu2+ + 2NO↑+ 4H2O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NH3? H2O AlO2— + 4NH4+ + 2H2O D NH4HCO3溶液与过量KOH浓溶液共热:NH4+ + OH— NH3↑+ H2O 22、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TiO2制取Ti的主要反应有:①TiO2+2C+2Cl2TiCl4+2CO ②TiCl4+2Mg2MgCl2+T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是置换反应 B.反应①②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①中TiO2是氧化剂 D.反应②中金属镁是还原剂关于下列图示装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装置①中,c为阴极,d为阳极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CO、02、NO等气体 C.装置③中的X为时,可用于吸收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 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氨气,并吸收尾气。

2012年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

2012年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

2012年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新型复合材料使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实用和新潮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Fe2+、Al3+、ClO—、Cl—B.K+、Cu2+、OH、NOC.NH4+、Na+、Br—、SO42—D.Mg2+、H+、SiO32—、SO42—9.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已烷B.用BaCl2溶液鉴别SO42—与SO32—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10.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 2制备NH31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4g CH4含n A个C—H共价键B.1 mol Fe与足量稀HNO3反应,转移个2n A个电子C.1L 0.1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O—D.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O原子12.下列陈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A SO2有漂白性SO2可使溴水褪色B SiO2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C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D Fe3+有强氧化性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012年高考(广东卷)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2年高考(广东卷)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2年高考(广东卷)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7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 新型复合材料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使用和新潮8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2e F + 3Al + ClO - Cl -B K + 2Cu + OH - 3NO -C 4NH + Na + Br - 24SO -D 2Mg + H + 23SiO - 24SO -9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B 用BaCl 2溶液鉴别24SO -和 23SO -C 用浓HNO 3与Cu 反应制备NO2D 将混有H Cl 的Cl 2通入饱和NaHCO 3溶液中除去HCl 10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 2O 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 11 、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 ,4gCH 4 含有n A 个C-H 共价键B 1 mol Fe 与过量的稀HNO 3 反应,转移2 n A 个电子C 1 L 0.1 mol ·1L -NaHCO 3液含有0.1n A 个HCO 3 —D 常温常压下,22.4L 的NO 2 和CO 2合气体含有2 n A 个O 原子 1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二、双项选择题:本大提供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22.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 >Y >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 >WC.WX 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Y 和Z 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23.对于常温下pH 为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A.c(H +)=c(Cl -)+c(OH -)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C.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30.(14分)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反应①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2012年广东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广东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A理科综合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 淀粉,油脂 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自行车钢价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 新型复合材料使用手机,电脑能电子产品更轻巧,使用和新潮 8、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2e F + 3Al + C l O - Cl -B K +2Cu + OH - 3NO -C 4NH + Na + Br - 24SO -D 2Mg + H + 23S i O - 24SO -9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B 用BaCl 2溶液鉴别24SO - 和 23SO -C 用浓HNO 3与Cu 反应制备NO 2D 将混有HCL 的Cl 2通入饱和NaHCO 3溶液中除去HCl 10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 2O 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 11、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4gCH 4 含有n A 个C-H 共价键B 1 mol Fe 与总量的稀HNO 3 反应,转移2 n A 个电子C 1 L 0.1 mol ·1L -NaHCO 3液含有0.1n A 个HCO 3D 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 和CO2合气体含有2 n A 个O 原子1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13、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德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A 引力消失,斥力增大,B 斥力消失,引力增大C 引力、斥力都减小D 引力、斥力都增大二、双向选择题:本大提供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2012届高三化学备考全学年选择题(广东)第二学期5.pdf

2012届高三化学备考全学年选择题(广东)第二学期5.pdf

7.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核糖体[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40%)和RNA(60%)构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2008年化学奖也与蛋白质有关。

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蛋白质溶液里加(NH4)2SO4能析出蛋白质.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则不能 .蛋白质、甲烷、聚乙烯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蛋白质、糖类、油脂都属于人体必需的高分子化合物.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能使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Na、 AlO2、 S2、 CO32.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2 mol·L—1 的溶液中:NH4+ 、Na、Cl、HCO3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SCN、I、K、BrD.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ClO、MnO4、Al3、SO42—.据报道,在300 ℃、70 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2CO2(g)+6H2(g) 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10.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专属区的开发受到广泛重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含镁,将金属钠放入海水中可以制取金属镁 B.利用潮汐能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从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洋底部多金属结核含有锰、铁、镍、钴、铜等元素。

.下列文字表述与对应的化学用语或名称关系正确的是 12.对于01 mol·L—1 Na2CO3溶液,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溶液pH降低 B.c(Na) = 2c(O32—) + c(HO3—) + c(H2O3) C.c(Na) + c(H) = 2c(O) + 2c(HO3—) + c(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O) 与c(Na) 均增大 .下列递变情况不正确的是A.Na、Mg2、Al3的氧化性依次增强B.N、O、F 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O、S、P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P3、S2、Cl的还原性依次增强.用铜片、Cu(NO3)2溶液、银片、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

2012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

2012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

A.氮气B.铜片C.浓盐酸D.浓硝酸2012年6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1 27 C1 35.5 S 32 K 39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名言名句中隐含化学变化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

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6B.18C.20D.22 3.碳可以多种形式存在。

金刚石、C 60和石墨A.互为同位素B.为同一物质C.互为同素异形体D.互为同分异构体 4.日常生活中常用到“加碘食盐”“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和氟应理解为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氧化物5.关于 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为34B.中子数为16C.核外电子数为18D.原子序数为16 6.蒸馏不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A.蒸发皿 B.冷凝管 C.蒸馏烧瓶 D.酒精灯 7.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的是A. Na 2SO 3B.SO 3C.Na 2SO 4D.H 2SO 4 8.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A. N 2B.NOC.NO 2D.SO 2 9. 第IA 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A.原子半径 B.电子层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0.11.合金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用途广泛。

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 铜B.钢C.金刚石D.石英 1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A.HFB.NaClC.HClD.K 2SO 4 13.营养麦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属于无机物是A.玉米粉B.大豆粉C.Na 2HPO 4D.白砂糖14.常温下,2L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 -1KOH 溶液含有A. 0.5mol 的K +B.0.5mol 的H +C.1.0mol 的H +D.1.0mol 的OH - 15.已知Na NO 2的化学式量为69,则500mL1.0 mol·L -1Na NO 2溶液含有溶质质量为 A.13.8g B.69g C.34.5g D.138g 16.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A. NO 2B.HClC.SO 2D.Na 2O 2 17.可以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是A.NH 3B.Cl 2C.HClD.CO 2 18.在下列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加热蒸干后不能..观察到固体物质的是 A.Ca(OH)2溶液 B.氨水 C.Na 2SO 3溶液 D.KCl 溶液 19.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K 2CO 3和K 2O 都属于盐 B.H 2SO 4和HNO 3都属于酸 C.KOH 和Na 2CO 3都属于碱 D.Na 2O 和Na 2SiO 3都属于氧化物 20.铝可以制造多种建筑型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核糖体[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40%)和RNA(60%)构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2008年化学奖也与蛋白质有关。

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溶液里加(NH 4)2SO 4能析出蛋白质,而且加水稀释后又溶解
B .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而氨基酸则不能
C .蛋白质、甲烷、聚乙烯充分燃烧只生成CO 2和H 2O 两种产物
D .蛋白质、糖类、油脂都属于人体必需的高分子化合物
8.一定..
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能使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Na +、 AlO 2— 、 S 2—
、 CO 32— B .水电离产生的c (OH —)=1×10
—12 mol·L —1 的溶液中:NH 4+ 、Na + 、Cl — 、HCO 3— C .含有大量Fe 3+ 的溶液:SCN —、I —、K +、Br —
D .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ClO —
、MnO 4—、Al 3+、SO 42— 9.据报道,在300 ℃、70 MPa 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

已知化学反应:
2CO
2(g)+6H 2(g) CH 3CH 2OH(g)+3H 2O(g) ; 则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充入大量CO 2气体可提高H 2的转化率
B .使用Cu-Zn-Fe 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C .反应需在300℃条件下进行可推测该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
D .及时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 3CH 2OH 和H 2O 可提高CO 2和H 2的利用率
10.二十一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专属区的开发受到广泛重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水含镁,将金属钠放入海水中可以制取金属镁
B .利用潮汐能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从海水中提取溴的生产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海洋底部的多金属结核含有锰、铁、镍、钴、铜等元素和甲烷。

11.下列文字表述与对应的化学用语或名称关系正确的是:
12.对于0.1 mol·L —1 Na 2CO 3溶液中,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溶液pH 降低
B .c (Na +) = 2c (CO 32—) + c (HCO 3—) + c (H 2CO 3)
C .c (Na +) + c (H +) = 2c (CO 2-3) + 2c (HCO 3—) + c (OH —
) D .加入少量NaOH 固体,c (CO 2-
3) 与c (Na +) 均增大
22.下列递变情况不正确...的是: A .Na +、Mg 2+、Al 3+ 的氧化性依次增强
B .N 、O 、F 的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 .O 、S 、P 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 .P 3—、S 2—、Cl —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23.用铜片、Cu(NO3)2溶液、银片、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共同构成一个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 +e--=== Ag
B.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C.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D.在外电路中,电流方向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答案:7~~12:AACCB D 22:BD;23: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