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19 草船借箭∣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 第5单元 19草船借箭 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 第5单元 19草船借箭 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

19 草船借箭一、我是拼写小能手。

鲁肃不像周瑜dùjì()诸葛亮,他没有tuīquè()诸葛亮的委托,sīzì()diàodù()水军,随诸葛亮到敌军shuǐzhài()借箭。

二、找朋友。

(写近义词)推却——( ) 迟延——( )疑惑——( ) 委托——( )三、改写句子。

1.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成陈述句)2.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

(缩句)3.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改成“被”字句)四、阅读直通车。

空城计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十五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士,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里。

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

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让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

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外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

司马懿心想: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

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

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1.诸葛亮采用的方法部署空城计。

2.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原因是: 。

3.司马懿不敢进攻,匆匆退兵的原因是: 。

4.《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使用计策的故事很多,除了“草船借箭”“空城计”外,还有、、。

【参考答案】一、妒忌推却私自调度水寨二、推辞拖延疑虑委派三、1.我帮不了你的忙。

2.弓弩手放箭。

3.鲁肃被诸葛亮秘密地请到船里。

四、1.藏起旌旗,打开城门,让士兵扮成百姓洒水扫街,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2.城里兵少,司马懿兵众3.司马懿多疑,认为诸葛亮谨慎,不曾冒险,认定城内有伏兵,怕中计 4.舌战群儒借东风七擒七纵(义激赵云)。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草船借箭 人教(部编版)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草船借箭 人教(部编版)答案

《草船借箭》练习题及答案一、根据课文填空。

1.草船借箭准备是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草船借箭的过程是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到十万支箭箭。

;草船借箭的结果是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2.二、把两边的词语连起来组成歇后语。

曹操南下来得凶败得惨诸葛亮立军令状满载而归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诸葛亮开口面不改色心不跳草船借箭尽是计谋三、关于三国的成语请读一读,再试着写出几个。

望梅止渴三顾茅庐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手不释卷初出茅庐鞠躬尽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乐不思蜀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周瑜(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2、(只有)诸葛亮(才)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

3、(因为)诸葛亮识天文,懂地理,(所以)他答应周瑜三天内造十万支箭。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六、阅读回答问题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罗贯中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改写的。

2、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又写出曹操的谨慎多疑。

3、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是比喻句,把箭比作雨。

4、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原因是(C )A、使船两面受箭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C、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9课草船借箭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9课草船借箭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19课草船借箭人教新课标1、看拼音写词语chénɡ fádù jìshānɡ yìtuī què jiāo qīchí yán yí huò fù zé答案:惩罚妒忌商议推托胶漆迟延疑惑担任解析:剖析:考察先生对汉字的掌握,应留意正确标调。

惩罚,具有动词和名词词义,表示惩戒、责罚;处分。

或许施加鞭鞑或体罚使之服贴、受辱或以苦行赎罪。

妒忌,妒忌,同'忌妒、妒忌',它是指在某人想法中,某种重要关系被第三者所破坏安康或影响,或许他人拥有自己没有的某种资源或特点,在爱情之中常有〝吃醋〞的说法。

商议,指为了对取得分歧意见而停止讨论;建议。

推托,拒绝接受。

胶漆,胶和漆,是两种最具黏性的东西。

比喻心意迎合,亲密无间。

延迟,拖延时间。

疑惑:意思是对人和事物有疑虑和困惑。

疑惑的神情,不置信,有怀疑,迷乱。

困惑不解,犹疑不定,难以决断等。

担任,负:背负,承当。

责:需求有保证的事情,相似契约。

点评:大少数先生都是在易混字方面出现错误,教员应重点强调,这样能更好的熟记汉字。

2、下面四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选项是〔〕。

A.妒.dù忌惩.chéng罚害怕qiè谋.móu划B.弓弩.nǔ仍.rēng旧呐.nà喊受骗dàngC.幔.màn子水寨.zhài 暂.时zàn 强.通qiǎngD.擂.léi鼓调.diào度胶漆.qī推托què答案:A解析:剖析:考察先生对拼音的掌握。

惩罚,具有动词和名词词义,表示惩戒、责罚;处分。

或许施加鞭鞑或体罚使之服贴、受辱或以苦行赎罪。

妒忌,妒忌,同'忌妒、妒忌',它是指在某人想法中,某种重要关系被第三者所破坏安康或影响,或许他人拥有自己没有的某种资源或特点,在爱情之中常有〝吃醋〞的说法。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课课练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19草船借箭课课练新人教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 19草船借箭课课练新人教版19、《草船借箭》课课练一、看拼音写词语chénɡfádùjìshānɡyìtuīquè( ) ()()()ji āoqīchíyán yíhuòfùzé( ) ( ) ( ) ( )二、查词典,按要求填写“督”的读音是(),查大写字母()。

“饮”的部首是(),共有()画。

3.计谋的“计”部首是(),再查()词典里有以下几种解说:①注意,策略;②计算;③打算;④丈量仪器,应取()。

“妙”在词典里有两种解说:①美,好;②奇巧,奇特。

神机秒术,应取第()种解说。

妙趣横生,应取第()种解说。

三、按课文内容填上适合的词语1.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内心()。

2.此刻军中缺箭,想请先生()造10万支。

这是公务,()先生不要()。

3.我()立下军中令状,三天造不好,()。

4.江上雾很大,仇敌突然来攻,我们看不清(),不要()出动。

四、读下边的句子,而后按谁看到了什么,内心如何,仿写两句话“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华,内心很忌妒”。

1.2.五、按课文内容填空周瑜忌妒诸葛亮,是因为2.诸葛亮之因此敢于答应三天造好10万支箭,是由于草船借箭获取成功需要的条件是六、依据课文的次序,在括号里写上序号,再简要复述这个故事()周瑜派鲁肃打听诸葛亮如何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

()诸葛亮按期交箭,周瑜不由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赛过自己。

()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华,用短期造10万支箭的任务来犯难诸葛亮。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七、模仿《草船借箭》一课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写出一件事的因由和结果开头:结尾:《草船借箭》课课练参照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chénɡfádùjìshānɡyìtuīquè( 处罚) (忌妒)(商讨)(推辞)jiāoqīchíyán yíhuòfùzé( 胶漆) ( 延误) ( 迷惑) ( 负责)二、查词典,按要求填写“督”的读音是(dū),查大写字母(D)。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一课一练人教新课标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一课一练人教新课标版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一课一练人教新课标版-、给加红的字注音。

丞相饮酒都督惩罚水寨呐喊调度二、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带“然”的词,请用线把他们和后面的解释准确地连起来,并选择带“然”的词填入下面各句中。

1.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不提借船的事。

4.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三、写同结构词。

1.动静(一对反义词):()()()()2.呐喊(一对近义词):()()()()3.顺风顺水(ABAC):()()()()4.探听探听(ABAB):()()()()四、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境空。

1.《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是()。

2.草船借箭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3.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4.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课文中和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把这句话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五、阅读答题。

三顾茅庐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5草船借箭 》 人教统编版(含答案)1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5草船借箭 》 人教统编版(含答案)1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5.草船借箭一、读拼音,写词语。

他dù jì________小亮的才干,sī zì________逼迫小亮立下一定要完成任务的jūn lìng zhuàng________。

但小亮shén jī miào su àn________,先他请来了cáo________老师。

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地完成了任务。

二、同音字组词。

妒()幔()祭()漫()季()慢()记()曼()三、给下面的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周瑜________知道了,我的计划________完了。

②________诸葛亮________能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

③________诸葛亮识天文,懂地理,________他答应周瑜三天内造十万支箭。

四、按要求写句子。

①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那盏红色的精致的小台灯是我的生日礼物。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X)。

1.本文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相关内容改编的。

作者是清朝的罗贯中。

()2.当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时,周瑜很高兴。

他以为请葛亮中了圈套,可以给诸葛亮定罪了。

()3.文中最后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从中可以看出周瑜十分佩服诸葛亮。

()六、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5 草船借箭(基础版,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5 草船借箭(基础版,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5 草船借箭(人教部编版,含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jìcáo cāo dūdūwěi tuōzhēyǎn shān zhài lèi tái nàhǎn二、比一比,再组词。

告()状()剪()探()造()壮()箭()深()三、扩写句子。

1.爸爸是工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制订学习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柳条拂动着水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同学们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缩写句子。

1.银色的月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内阅读。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情,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五年级下册 第19课 草船借箭 同步测试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五年级下册 第19课 草船借箭 同步测试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同步测试一、给加红的字注音。

(共1题;共16分)1.(16分)给下面的字注音。

丞相饮酒都督惩罚水寨呐喊调度二、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带“然”的词,请用线把他们和后面的解释准确地连起来,并选择带“然”的词填入下面各句中。

(共2题;共14分)2.(10分)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词义。

当然 A.必定如此忽然 B.应该如此仍然 C.照旧不变果然 D.来得迅速、出乎意料必然 E.真的如此3.(4分)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

当然忽然仍然果然必然(1)(1分)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误了大事。

”(2)(1分)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1分)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不提借船的事。

(4)(1分)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三、写同结构词。

(共4题;共32分)4.(8分)写同结构词。

动静(一对反义词)5.(8分)写同结构词。

呐喊(一对近义词)6.(8分)写同结构词。

顺风顺水(ABAC)7.(8分)写同结构词。

探听探听(ABAB)四、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境空。

(共4题;共16分)8.(4分)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是。

9.(6分)读课文《草船借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

10.(2分)读课文《草船借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11.(4分)读课文《草船借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课文中和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把这句话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五、阅读答题。

(共1题;共4分)12.(4分)阅读答题。

三顾茅庐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草船借箭
第一课时出题人:崔海燕2018/5
-、给加粗的字注音
丞相()饮酒()都督()惩罚()水寨()呐喊()调()度
二、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带“然”的词,请用线把他们和后面的解释准确地连起来,并选择带“然”的词填入下面各句中。


1.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误了大事。


2.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

3.鲁肃答应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不提借船的事。

4.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第二课时出题人:崔海燕2018/5
三、写同结构词。

1.动静(一对反义词):()()()()
2.呐喊(一对近义词):()()()()
3.顺风顺水(ABAC):()()()()
4.探听探听(ABAB):()()()()
四、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境空。

1.《草船借箭》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作者是()。

2.草船借箭故事的起因是:();经过是:
();结果是:
()。

3.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4.“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课文中和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

把这句话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第三课时出题人:崔海燕2018/5
五、阅读答题。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2.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
经过:
结果:
六、文学常识填空。

1.()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与()、()和()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2.诸葛亮复姓(),名(),字(),又称()先生,是三国时代著名的谋士。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有关他的故事大都脍炙人口,例如()、()、()等等。

请把你知道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