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阵列分析水稻AP2EREBP 家族基因的表达特性
水稻APETALA2基因组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水稻APETALA2基因组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概述:
水稻(APETALA2)基因组基因是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基因,通过调控植物花发育、生长和发育等过程来参与水稻生长发育。
为了了解水稻APETALA2基因组基因的表达
特性,本研究拟采用RNA-seq技术对水稻APETALA2基因组基因在花发育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
1. 了解水稻APETALA2基因组基因在花发育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和表达水平,并探究其在这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
2. 探究水稻APETALA2基因组基因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并分析其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研究方法:
1. 采集水稻的不同发育阶段(包括萌芽期、生长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样品,并通过RNA-seq技术获得其转录组数据。
2. 对获得的转录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预处理,包括去除低质量reads、过滤rRNA和tRNA序列等,并将清洗后的reads比对到水稻基因组数据库上。
3. 基于转录组数据,使用一些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发现在花发育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不同表达的基因,其中包括水稻APETALA2基因组基因。
4. 进一步分析这些不同表达的基因,并探究它们在这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及意义。
意义:
水稻APETALA2基因组基因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过程的重要调控因素之一,研究其基因表达特性可以为了解水稻生长发育的相关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解,同时也为
水稻的育种和产量提高提供参考。
EREBP型转录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水稻AP2/EREBP型转录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的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占据着全球人类食物供应的重要地位。
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到世界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因此,对水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AP2/EREBP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其中包括AP2、ERF、RAV、HB等不同亚家族。
AP2/EREBP转录因子在植物的发育、胁迫响应、花期调控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水稻中也存在大量的AP2/EREBP型转录因子,但目前尚未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尝试克隆水稻中的AP2/EREBP型转录因子,并进行初步的功能研究,以期深入了解水稻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机制。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克隆水稻中的AP2/EREBP型转录因子我们将使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水稻中克隆出AP2/EREBP型转录因子,通过基因克隆、测序分析等方法确定其基本结构和特点。
2. 研究AP2/EREBP型转录因子的表达特点利用qRT-PCR技术,研究AP2/EREBP型转录因子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水稻中的表达特点,以及在不同胁迫情况下的表达差异,并探索其参与水稻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的机制。
3. 分析AP2/EREBP型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采用基因转化和基因敲除等技术,研究AP2/EREBP型转录因子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胁迫响应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在调控水稻生长和发育中的作用。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我们将克隆出水稻AP2/EREBP型转录因子的基因序列,并确定其在水稻中的表达特点和调控机制,进一步研究其在水稻生长和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
这将为我们深入理解水稻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机制提供帮助,对水稻的高产和优质育种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八棱海棠和水稻抗逆相关转录因子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八棱海棠和水稻抗逆相关转录因子的克隆及功能鉴定干旱、高盐和极端温度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和作物的产量。
因此,系统研究植物对环境胁迫应答的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植物在感受环境胁迫信号后,会激活相应的信号传导途径,诱导大量胁迫应答基因表达,产生相应的胁迫应答反应,在这一系列的应答反应过程中,转录因子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根据转录因子结构以及DNA结合活性等特点,将其分成若干个家族,如AP2/EREBP、Myb、HSF、bZIP等,这些转录因子在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从八棱海棠和水稻中共克隆了5个转录因子的基因,它们分别属于AP2/EREBP和HSF类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并对它们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鉴定。
利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八棱海棠cDNA 文库中克隆到1个新的编码AP2/EREBP类转录因子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MrDBP1。
MrDBP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由483bp组成,编码1个由160个氨基酸组成的DREB类转录因子。
构建的同源进化树表明,MrDBP1在进化关系上与DREB 亚族转录因子较ERF类转录因子更近,属于DREB家族的A5亚群。
Southern杂交的结果表明MrDBP1基因在八棱海棠基因组中很可能以多拷贝的形式存在,或者存在两个与MrDBP1基因同源性很高的同源基因。
对MrDBP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转录因子MrDBP1具有明显的核定位能力。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MrDBP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以及不同逆境胁迫下相对的转录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MrDBP1基因的表达在种子中最高,并且受干旱的诱导,而与低温和高盐的关系不大。
利用酵母单杂交方法从水稻cDNA文库中分离了1个AP2/EREBP类和3个HSF类转录因子。
这些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这个AP2/EREBP类转录因子属于DREB家族的A1亚群,命名为RCBF2。
水稻籽粒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研究

水稻籽粒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研究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而水稻籽粒是水稻的主要营养来源之一,对于粮食生产和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稻籽粒的发育过程涉及到许多生物学过程,其中包括基因调控网络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水稻籽粒发育的基因调控网络及其研究现状。
一、水稻籽粒发育过程水稻籽粒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胚乳发育、胚乳休眠和胚乳灌浆。
在胚乳发育阶段,胚乳逐渐增大,分化出胚乳内鞘层、外鞘层和胚乳内胚等结构。
在胚乳休眠阶段,胚乳停止生长并进入休眠状态。
在胚乳灌浆阶段,籽粒膨胀并累积淀粉和其他营养成分。
整个发育过程需要精细的基因调控网络支持。
二、水稻籽粒的基因调控网络水稻籽粒的发育过程受到许多基因的调控,这些基因可以通过作用于代谢、信号传递和生长等多个方面来实现对发育过程的调控。
水稻籽粒的基因调控网络中包括转录因子、信号分子、代谢酶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信号转导、转录、翻译和蛋白酶解等生物学过程。
1.转录因子转录因子在水稻籽粒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其中,MYB和bZIP等因子参与到水稻籽粒的胚乳发育中,调控籽粒的内部结构和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
此外,AP2/EREBP、WRKY、NAC和HEL等因子还参与到水稻籽粒的休眠过程中,促进胚乳休眠的进程。
2.信号分子水稻籽粒发育过程中需要众多信号分子的参与。
其中,激素信号分子和Ca2+信号分子等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激素信号分子主要包括ABA、GA和IAA等,其中ABA调控了水稻籽粒的休眠过程,GA和IAA则参与了水稻籽粒的生长和发育。
Ca2+信号分子则参与了内质网膜通路和钙调素信号通路,调控了水稻籽粒的代谢和信号转导。
3.代谢酶水稻籽粒的代谢酶是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的主要基因之一。
这些代谢酶可以调控水稻籽粒中的物质代谢,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蛋白质的分解。
这些代谢酶包括碳水化合物代谢酶、脂类代谢酶和氨基酸代谢酶等,它们共同作用于水稻籽粒内的代谢过程,保障了水稻籽粒的健康发育和粮食产量。
AP2/EREBP转录因子及其在植物抗逆中的作用

异性相互作用的 D A结合蛋 白, N 通过它们之间以及与其
它相关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激活或抑制转录起始 , 或者 参与决定基 因在何种组织与何种发育 阶段开始转录, 或
者参 与基 因应答外 界 环境 因素所 诱导 的转 录等 ¨ ] 。。典 型 的转 录 因子 的 功 能 域 由 D A结 合 域 ( N — i i N DA bdg nn
摘
要: 近年来 , 转录因子在植物防卫反应和逆境胁迫应答 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 综述 了 A 2 E E P转录因子 的结构特 P/ R B
征 及 其在 植 物 抗 逆作 用 中的研 究 进展 。
关 键词 :P / R B ; 录 因子 ;t 抗 逆性 A 2E E P转 i物
中图分类号 :9 32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0 — 5 1 20 ) 1 04 0 Q4. A 1 1 88 ( 08 0 — 04— 4 0 AP2 /EREBP a s r p i n Fa t r n e r Fu c i n n Pl t Tr n c i to co s a d Th i n to i a n
基 因的横 向转 移 , 样 原 始 的 A 2一 N H进 入 了植 物 这 P H
子 , 因子与相应 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后 , 转录 激活 R A N 聚合酶Ⅱ 转录复合物 , 从而启动特定基 因的转录表达, 最 后通过基因产物的作用对 内、 外界信号作出调节反应…。
植物体内存在大量 的转录因子 , 拟南芥 (rb os ai Aai pit l d sh — aa 仅含有 200个基因, 中就有 59 l) ' l 70 其 . %的基 因是编 码转录因子的。根据其 D A结合域 的特点 可以把转录 N
3个编码AP2/EREBP转录因子的基因克隆及其在棉纤维中优势表达的初步分析

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 :从 棉 花 c NA 文 库 中 分 离 到 3个 编 码 A 2 E E P转 录 因 子 的 c NAs序 列 , 名 为 D P/ R B D 命
Gh P / R B 1 G AP / R B 2和 G AP / R B 3 利 用 R a t T P A 2E E P 、h 2E E P h 2E E P . e l i R — CR对 这 3 基 因 表 - me 个
能 在 棉 花 纤 维 发 育 过 程 中起 调 控 作 用 。
关 键 词 :A 2 E E P转 录 因子 ;棉 花 ; 因表 达 模 式 P/R B 基
中图分类号 : 8 Q7 2
文献标识码 :A
植 物在 长 期 的 进 化 过 程 中 , 成 了一 系列 机 形
AP / R B 2 E E P结构域 的数 量 , 以 把 AP / R B 可 2E E P
V 0 . NO. I 41 4 De . 2 7 c 00
文 章 编 号 :1 0 — 1 0 2 0 ) 40 7 — 5 0 01 9 ( 0 7 0 — 5 80
3个编码 A 2 E E P转录 因子的基 因克隆 P/ R B 及其在棉纤维中优 势表 达的初 步分析
杜 曼 丽 ,倪 勇 祥 ,李 学 宝
构域 .
近 年 来 , 经 从 多 种 植 物 的 调 节 基 因 中发 现 了 已
基 因表达 的转 录因子 , 据 它们 保 守 D 根 NA 结 合 域 的不 同特 点 可 将 其 分 为 不 同 的家 族 . 如 , 例 MYB
家族、 WR KY 家 族 、 2 E EB 家 族 、 AP / R P MAD b x家族 等. o AP / R B 2 E E P转录 因 子 家 族 是 植 物 特 有 的 一
水稻SBP 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水稻SBP 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水稻SBP 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摘要:SBP (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 SBP)基因家族是植物所特有的一类重要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多种生理生化反应的信号传导。
水稻是目前为止基因组测序相当完整的一类植物,而且水稻也是现在人类生存赖以依存的粮食,因此水稻早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点对象,进行水稻基因组信息挖掘与分析对于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以植物(水稻)特异转录因子SBP基因家族为实例,讲述如何利用生物信息数据库资源和软件工具,对该基因家族进行分析。
本章所用数据主要来自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chinese/)构建的植物转录因子数据库,研究对象主要为水稻基因组中 29个SBP转录因子基因。
所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包括基因结构显示、双序列比对、蛋白质功能域识别、蛋白质保守域预测、序列图标构建、多序列比对、系统发育树构建、,以及蛋白质二级、三维结构空间图形显示等。
本实验结果均为水稻SBP 基因家族的进一步功能分析提供了重要研究基础。
关键词:水稻、SBP家族、生物信息学引言:我们知道,转录前调控、转录调控和转录后调控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转录调控通过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实现。
顺式作用元件(cis-element)泛指 DNA序列一个片段,通常位于被调控基因的上游,主要包括启动子(promoter)、增强子(enhancer)和抑制子(suppressor)三类。
反式作用因子泛指与顺式作用元件直接或间接结合并参与靶基因转录过程的调控因子,通称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
转录因子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通用转录因子(general transcription factor)和特异转录因子(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
水稻逆境相关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水稻逆境相关转录因子研究进展罗成科;肖国举;李茜【摘要】干旱、盐碱、高温和低温等逆境因子胁迫水稻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研究水稻的抗逆性,尤其是揭示其抗逆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近年来,水稻抗逆分子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录因子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方面。
在水稻中,目前研究较多的转录因子类型主要有 bZIP、MYB/MYC、WRKY、AP2/EREBP 和 NAC,它们的结构通常由 DNA 结合结构域、转录活化结构域、寡聚化位点和核定位信号组成。
转录因子在水稻逆境信号转导途径中起着中心调节作用,它们将逆境信号传递和放大,通过与目的基因启动子区中顺式作用元件特异结合,调控下游多个逆境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水稻对逆境应答反应,最终实现水稻获得综合抗逆性的提升。
该文简要概述了植物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结构特点、分类与功能特性,重点论述了转录因子在水稻抗逆中的作用,指出了转录因子应用过程中转基因水稻产生的负效应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负效应问题的研究思路,同时展望了今后转录因子的研究前景,以期为挖掘和应用新的水稻转录因子基因以及阐明其抗逆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Adverse environmental factors,such as drought,salinization,high temperature and low temperature, severely threaten rice growth and development,and then damage rice yield and quality.Therefore,the research on rice resistance,especially dissecting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ice,has important biological significance.In recent years,the reports on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ice resistance have been mainly focused on isolating and identifying transcriptional factor genes as well as their regulatory mechanisms.For example, several main types of transcriptional factors,such as bZIP,MYB/ MYC,WRKY,AP2/EREBPand NAC families,were relatively clearly studied in rice.Each of these transcriptional factors was usually composed of a DNA-binding domain,a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domain,a oligomerization site and a nuclear localization domain.Transcriptional factors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the adversity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of rice,they acted as the integrator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transmit and amplify adversity signal,and then regulated many of stress-related genes expression by specifically inter-acting with cis-acting elements existed in the promoter sequences of target genes,which made rice response to adver-sity stresses,eventually confers enhanced comprehensive stress resistances in rice.In this review,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transcriptional factors are summa-rized,their regulatory roles in the stress response and tolerance of rice were discussed,the negative effec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criptional factors application were mentioned,and research approaches of sol-ving the negative effects problem were suggested,as well as the future study of transcriptional factors werediscussed.Overall,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identifying and applying new transcriptional fac-tor genes from rice,and clarifying their molecular mechanism in rice stress resistances.【期刊名称】《广西植物》【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14页(P942-955)【关键词】水稻;逆境胁迫;抗逆性;转录因子;基因表达【作者】罗成科;肖国举;李茜【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新技术应用研究开发中心,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新技术应用研究开发中心,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新技术应用研究开发中心,银川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78;Q786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膨胀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了干旱、盐碱、极端温度和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日趋加重,使得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学通报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08, 25 (1): 27−33, w w 收稿日期: 2007-08-03; 接受日期: 2007-10-10基金项目: 863计划(No. 2007AA 021402)* 通讯作者。
E-mail: tw ang@ibcas.ac.c n .研究论文.利用阵列分析水稻AP2/EREBP 家族基因的表达特性胡一兵1, 2, 赵利锋1, 2, 王台1*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北京 100093;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摘要 AP2/EREBP 蛋白是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且包含AP2/EREBP 功能域的重要转录因子家族, 通常可分为包含单功能域的EREBP 类蛋白和包含两个功能域的AP2类蛋白, 它们的功能涉及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和对逆境应答等许多方面。
据预测,水稻基因组编码150个左右的AP2/EREBP 家族成员, 但目前绝大多数蛋白的功能仍不清楚。
为了解这些基因在水稻不同器官中的表达特性, 我们以AP2/EREBP 功能域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 从水稻基因组数据库中搜索到12个AP2类以及20个EREBP 类预测基因, 利用PCR 扩增的编码区序列制备了这些预测基因的macro-array 。
以幼芽、幼根、幼叶、颖花和灌浆期成熟叶的 cDNA 为探针, 杂交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AP2类预测基因之间的表达量差别较大, 但同一个基因在不同器官中表达量基本一致; 与此不同的是, 大部分EREBP 类预测基因在幼根和成熟叶片中表达量较高, 而在幼芽和幼叶中表达量较低。
这些预测基因的表达模式可能与它们的功能密切相关。
关键词 A P 2/E REBP , 杂交分析, 水稻, 预测基因胡一兵, 赵利锋, 王台 (2008). 利用阵列分析水稻AP2/ERE BP 家族基因的表达特性. 植物学通报 25, 27−33.A P 2/E R EB P 是一个起源古老的多基因家族(Magnani et al., 2004), 其编码的蛋白因含有一个约60个氨基酸残基的保守结构域, 即AP2/EREBP 结构域而得名 (W eigel, 1995; Sakuma et al., 2002)。
按照所包含的保守结构域数目的差异, 该家族成员被进一步归类到EREBP 亚家族(含1个AP2/EREBP 结构域)和AP2亚家族(含2个AP2/EREBP 结构域) (Sakuma et al.,2002)。
已有的研究表明, 绝大多数EREBP 亚家族基因参与植物对逆境的应答反应 (Sakuma et al., 2002;桑新华等, 2004; Nakano et al., 2006), 而AP2亚家族成员在植物花和种子的发育以及茎顶端分生组织的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Jofuku et al.,1994, 2005; Ohto et al.,2005; W urschum et al., 2006)。
已经克隆并且功能得到证实的E R E B P 亚家族主要成员包括烟草中的EREBP1-4, 拟南芥中的TINY 、AtEBP 、CBF1和AtERF 以及水稻中的OsEBP-89、DREBP (Nakanoet al., 2006)和BIERF 1- 4 (Cao et al., 2006)等; AP2亚家族成员则包括拟南芥中的AP ETA LA2 (Jofuk u e t a l., 1994), 矮牵牛中的Ph AP 2A 和P hA P2B (Maes et al., 2001), 金鱼草中的LIP1和LIP2 (Keck et al., 2003) 以及玉米中的Gl15 (Moose and Sisco,1996)等。
水稻作为一种模式植物同时又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其基因功能进行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 在水稻AP2/EREBP 基因家族中, 功能得到证实的还只占很少一部分。
我们根据烟草中E R E B P 1和拟南芥中APETALA2保守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 分别在TIGR 网水稻基因组数据库中搜索到一系列预测的AP2/EREBP 基因, 利用PCR 扩增出12个AP2和20个EREBP 类预测基因的DNA 片段, 通过基因芯片仪将这些扩增的DNA 片段点在尼龙膜上制备微阵列, 然后以水稻不同器官的cDNA 为模板标记探针, 并与膜上的预测基因DNA 杂交, 以此为依据对这些基因在水稻不同器官中的表达特性做初步分析。
28植物学通报 25(1) 20081材料与方法1.1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日本晴水稻(Oryza sativa L. ssp. japonica) 种子萌发后, 幼苗长约5c m时用C TA B法提取基因组D N A (Sambrook et al., 1989)。
1.2 预测基因DNA序列的扩增以日本晴水稻基因组DNA为模板, 根据水稻基因组数据库中预测的AP2/EREB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表1), 用Takara 公司的LA Taq酶及GC buffer扩增出相应的DNA 片段, 回收扩增产物并调整其浓度使之约为120 µg.µL-1。
为检验P C R扩增的准确性,分别在A P2和EREBP两亚类中各选3个扩增的DNA片段克隆进入pGEM-T载体 (Promega公司), 转化受体菌DH5α后挑取阳性克隆测序。
预测基因所在基因组序列的注册号及扩增所用的引物序列见表1。
1.3点膜将纯化、定量后的DNA样品各取20 µL,按设定的距离注入384孔板。
样品经MICRO GRID II点膜, 每个样品设4个重复。
为便于杂交后图像定位和对比, 我们表1预测基因所在基因组序列的注册号和PCR扩增所用引物序列Table 1 A cc es s ion numbers of genomic sequences c ontaining putative A P2/E RE BP genes used in this study and primer sequences used for PCR amplific ation of these genesSerial No Ac ces sion No For w ar d primer Rev ers e primer1AC1038915'-A GCA ACTGGTTA GGCTTCTC-3'5'-GTATGCTACTCCAGGCTTCC-3'2AC1044335'-A GAGAGA TCA ATGA GCTGTGGG-3'5'-TTGGGGA CTTGGGA GTGGAGAG-3'3AC1186695'-A CCCACTGTTGTTGTAA CGA GC-3'5'-TCCA TTCCCA TTTCCATTAGCC-3'4AC1235255'-TAGGACCATA GGGA GAA GCA TA-3'5'-CTGCACTGCA CTTA CTTTCGTT-3'5AL6064465'-GCCTCCTCGA AA CCCTCA TA-3'5'-A AGTGCCACCTCCCCAAA TC-3'6AL7323355'-A CGA TGA ATGCAGCGATCTTGAA-3'5'-GATGATA CAGACTAA GAA ACCGA-3' 7AP0032475'-GACCTTTGCCTCCCTTCTCAG-3'5'-CCACCAA AACGCA ACA CCCTA-3'8AP0033135'-A CCTGCTTAA TGGTCA TCTCA-3'5'-TTGCTTA GTGCTCCAA ACCTC-3'9AP0035715'-GTCA AACGACTTA GGA CTTCT-3'5'-CTCCTTCAGA TACCAA CCTCA-3'10AP0043035'-TGGTGCTGGA TCTCAATGTGGA-3'5'-A CCTGGTAGCACGGTCA CGA TT-3'11AP0048035'-TGTCGCA CATTCAA CTTCATTC-3'5'-GCTA ATA GAGCCAGTAA GTCCA-3'12AP0053005'-GGCA TGA TCCTTCTGAAA CT-3'5'-A ACCAATCCCACTGTTCTA TC-3'13AP0046235'-GCAGTACGCTAGAGCTAA TT-3'5'-TAGCTTGCTA CCATCTCA TC-3'14AL6070065'-CTCA AAGAGGCA CCCACA TC-3'5'-TCGGCACCGTA CTCCATTA-3'15AL7316135'-A TCA AACGCCACGCA CCTCT-3'5'-CCCCTTCTGTTAAGCTCCCA AA-3'16AP0046765'-TCACGCA CAGTCGCACAA-3'5'-A CCCAATCCA ATCGCA AA-3'17AP0050065'-TCTCCTTCCTGCGGTATTCTGTG-3'5'-TGACTGCTGCGACCAACCC-3'18AC0796335'-CACCCACCTGACCTTATCCC-3'5'-TTCA TTA CCGAAA GGA ACCAG-3'19AC0796335'-CTCCCACCCA CGACCCTTGA-3'5'-GGGCTCCTTTGCCGCTTGA-3'20AP0046235'-CGATCC GTA ACA GTA GTA GC-3'5'-GACCACA TAAGGAA GCA AA-3'21AC0796335'-TCGGTTA CAA GA ACA AAGGC-3'5'-TCGGTAA TCA AGCAA GCCAT-3'22AL7315915'-TCCGACA CCA CCAGCAAA GC-3'5'-TGCCGAGGCCGA AGA TGTAA-3'23AC0796335'-CAACGAGGCAGCCCACA GA-3'5'-A AAGCAA GCAA GGCAAA CG-3'24AP0032375'-CTTCCTCGGGTTCA AATAG-3'5'-CATCTTCTCCGTCTGCTGT-3'25AL6070065'-CGTGCTCGCTGGTCAATCC-3'5'-GAGGTCGGGTCA GCA AGGAA-3'26AP0050065'-A GCCCATCTTAGCTTTCTCCTCG-3'5'-TGCTCCA AGCCAA ATCTCCTG-3'27AC0798905'-A TAGAAA AGGGAA AAGGAGGA-3'5'-TCACTACGCATTCA GACGC-3'28AP0049885'-CTTTCCCTCGTCCAA TCA GT-3'5'-CAAGCCTCCTTCA GACTACAA-3'30AP0018005'-TGGTTCCTCGAGGTGTAGGTG-3'5'-TTGGGCCGGATTAGTCTCC-3'31AC0799365'-A AACGCA TCA AGAACGAGTG-3'5'-CACGGAA ACTTA CAA CTGCA-3'32AC0798905'-GATGTTGATCTCGTCGTCAC-3'5'-GCCTTAGCAGAGCTTGTTTC-3'33AC1213605'-CCCCATA GATTGACCCTTCC-3'5'-TTCCTTA GCTGGCTTCACA AA-3'29胡一兵等: 利用阵列分析水稻AP2/EREBP家族基因的表达特性还在其中一个位置(29)加入纯水, 另一位置(34)加入总c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