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稻米品质的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与国农业部部标准米质测定方法2010-1-30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用稻米品质得测定。

2引用标准GB 2905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GB 3523 谷类、油料作物种子水分测定法GB 4801 谷类籽粒赖氨酸测定法染料结合赖氨酸(DBL)法GB 5495 粮食、油料检验稻谷出糙率检验法GB 7648 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NY 122 优质食用稻米3样品得准备3、1稻谷在收获晒干后须存放三个月以上,待理化性状稳定后,方可进行分析。

3、2 加工得稻谷须扬净稻草、瘪粒,并除去砂石、泥块、铁屑等混杂物。

稻谷品种纯度不得低于99、0%。

3、3 待测样品须放于干燥通风处或有空调得实验室内1周左右,使样品得水分含量为13%±1%,含水量得测定根据GB 3523。

4碾磨品质得测定4、1 出糙率得测定4.1.1 常样法4.1.1、1 仪器设备实验室用谷物脱壳机4.1.1、2 测定方法a、根据待测样品谷粒得厚度,调节脱壳机滚轮(或辊子)得间距(一般在0、50~1.00mm之间),使样品经二次处理后,基本上脱壳完全。

b、机器空转数圈,以清除机内残留得稻谷与米粒。

c、称取130.0g稻谷,倒入进样漏斗中,打开电源开关,调节进样闸口,使样品均匀进入机内脱壳。

d、经二次脱壳后,检出样品中残留得谷粒并称其糙米与谷粒得重量,精确到0.1g。

4.1.1、3 结果得表述出糙率按公式(1)计算:ﻫ出糙率(%)={(糙米重(g)/〔试样谷重(g)-未脱壳谷重(g)〕}×100 (1)重复测定一次,求出二次出糙率得平均值、前后二次测定结果得相对相差不应大于1%、4.1.2 小样法ﻫ按GB 5495方法测定、ﻫ4、2 精米率得测定4.2.1 仪器设备JMJ-100型精米机或其她同类型号得实验室精米机、ﻫ4、2、2 测定方法ﻫ4、2、2、1 称取100g糙米,精确到0.1g,放入精米机得碾米室内、4、2、2、2 调节碾米室盖得压力至3kg左右,再调节定时器得碾米时间,使碾米精度达国家标准一等米得水平、4、2、2、3 碾磨后得米样经手工除去糠块,再用1.5mm直径得筛子除去胚片与糠屑、ﻫ4、2、2、4 待米样冷却至室温后,称精米重,精确到0.1g、4、2、3结果得表述精米率按公式(2)计算:ﻫ精米率(%)=〔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2)ﻫ重复测定一次,求出精米率平均值、二次测定结果得相对相差应小于1、0 %、4、3 整精米率得测定4、3、1 仪器设备整米分离机或具不同圆孔直径得筛子一套、4、3、2 测定方法ﻫ4、3、2、1 精米样品得制备精米样品制备得方法基本上同4、2、2,但掌握碾米得精度为糙米去糠率得10%±0、5%、4、3、2、2 整精米样品得分离ﻫ借助于整米分离机或筛子,自以上精米样品中人工分离出整精米(整精米系指肉眼观察无破损得完整精米粒),称重,精确至0.1g、4、3、3结果得表述整精米率按公式(3)计算:整精米率(%)=〔整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 (3)重复测定一次,求出整精米率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相对相差应不超过2、0%、5 外观品质得测定5、1 长宽比得测定5、1、1 仪器设备ﻫ谷物轮廓仪,照相放大机或微粒子计、ﻫ5、1、2 测定方法ﻫ从整精米样品中随机取出整精米10粒,在谷物轮廓仪上读出米粒得长度与宽度,以毫米为单位,读数精确至0.1mm、精米得长度系指整精米两端间得最大距离;宽度系指米粒最宽处得距离、5、1、3 结果得表述ﻫ求出长度与宽度得平均值,按公式(4)计算其长宽比:长宽比=米粒平均长度(mm)/米粒平均宽度(mm)……………………………(4)ﻫ重复测定一次,求得二次长宽比得平均值、二次相对相差应不大于0、1、ﻫ5、2垩白度得测定ﻫ5.2.1仪器设备ﻫ聚光灯,黑色背景得玻璃板、ﻫ5、2、2测定方法ﻫ5、2、2、1 垩白米率从整精米样品中随机取出整精米100粒,置于玻璃板上,在聚光灯下观察,拣出有垩白(包括心白,腹白,背白)得米粒,按公式(5)求出垩白米得百分率、重复一次,取二次测定得平均值,即为垩白米率、ﻫ垩白米率(%)=(垩白米粒数/总粒数)×100 (5)5、2、2、2 垩白大小随机取垩白米10粒,在聚光灯下平放,逐粒目测垩白面积占整个籽粒面积得百分数,求出垩白面积得平均值、重复一次,二次测定结果得平均值即为垩白大小、ﻫ5、2、3结果得表述ﻫ垩白度指整精米样品中垩白得面积占样品总面积得百分比、垩白度按公式(6)计算:垩白度=垩白米率×垩白大小…………………………………………(6)ﻫ垩白度可分为五个等级,见表1、表 1 垩白度分级级别表1 垩白度分级5、3透明度得测定5.3.1 仪器设备DWY-A型数字式稻米透明度测定仪。

稻米的品质标准

稻米的品质标准

稻米的品质标准稻米品质是个综合性状,不同用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就总体而言,稻米品质应从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等方面衡量。

稻米品质的优劣取决于品种的遗传特性与环境条件影响的综合作用结果。

1.碾米品质碾米品质是指碾米后大米的特性。

衡量碾米品质的主要指标是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米率。

糙率、精米率和整粒精米率以测试大米样品重量的百分比计算。

糙米是由剥皮的谷物制成的。

糙米率一般为80%-84%,分为三级:一级糙米率大于84%,二级糙米率大于82%,三级糙米率大于80%。

无麸皮无胚大米为精米,精米率一般只有70%左右。

分为三级:一级精米率75%以上,二级精米率73%以上,三级精米率71%以上。

由于品种不同,整精米率差异很大,一般在25%到65%之间。

整精米率:整粒而无破碎的精米粒。

分三级:一级为72%以上,二级为68%以上,三级为64%以上。

糙米产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性状,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而精米产量受环境影响较大。

一般来说,粳稻的碾磨品质优于籼稻。

优质米品种要求“三率”高,而其中整精米率是碾米品质中较重要的一个指标。

整精米率高,说明同样数量的稻谷能碾出较多的精米,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此外,碾米质量的指标包括加工精度和光泽度。

加工精度是指从米粒表面去除麸皮的程度。

根据国家标准,精度可分为四个等级,即特殊等级、标准1、标准2和标准3。

2、外观品质外观的品质也称商品品质,一般指精米的形状、垩白性状、垩白度、透明度、大小等外表物理特性。

当然与碾米品质有关的指标也影响到稻米的外观品质。

3、蒸煮品质蒸煮品质主要指稻米在蒸煮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衡量蒸煮品质的理化指标有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焦稠度和米粒生长性。

4.营养品质大米的营养品质是指大米中营养成分的含量。

营养素包括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是衡量稻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传统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化学方法,操作复杂、耗时耗力。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可以更快、更准确地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

该方法的关键步骤如下:1. 样品准备:将稻米样品磨成细粉,并通过筛网过滤,获得均匀的颗粒大小。

2. 酶解反应:将样品加入含有α-淀粉酶的酶解液中,进行酶解反应。

酶解反应可以将稻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3. 试剂加入:将酶解反应后的样品转移到96孔板中,再加入含有葡萄糖酸氧化酶的试剂。

葡萄糖酸氧化酶可以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

4. 反应发色:加入发色试剂,在发光底物的催化下,葡萄糖酸和发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可见光吸收或荧光。

5. 读取测量:使用96孔高通量读板仪读取每个孔的吸光度或荧光值,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的直链淀粉含量。

与传统的测定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96微孔高通量:使用96孔板进行测量,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

2. 快速测定:整个测定过程只需要几个小时,操作简便、快速。

3. 准确性高: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的直链淀粉含量更加准确。

4. 高通量:每次可以同时测量多个样品,适用于大规模稻米样品的测定。

该方法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并取得了良好的测定结果。

除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该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粮食或食品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96微孔高通量快速测定方法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新途径,可以在食品品质控制和加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该方法的应用也可以推动高通量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作物栽培学试验-稻米品质分析

作物栽培学试验-稻米品质分析

垩白米
完善米
白所占整精米面面积的多少,按下表
分级标准进行分类。
级别 1 2 3 4 5
垩白面积(%) <1% 1-5% 6-10% 10-20% >20%
腹白
心白
➢ 胚乳透明度测定:取整精米20粒,观察其剖面, 根据透明程度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级。 (1)透明:玻璃质,无垩白,晶亮透白。 (2)半透明:半玻璃质,有少量垩白,稍有 透明光泽 (以上表中的1级代表半透明)。 (3)不透明:粉质,垩白较大,无透明光泽。
➢ 米粒外观品质是确定稻米商品价值的重要依据。外观品质包括胚乳的垩白、胚乳 透明度、米粒长度和形状以及颜色等。
➢ 垩白的测定:胚乳中不透明部分根据其位置不同而分为腹白、心白、背白三类,
通称为垩白。测定时,从整精米中取样100粒,目测鉴定,算出垩白粒率。
垩白粒率(%)
垩白粒数 100粒
100
再从整精米中取样20粒,逐粒目测垩
稻谷出糙机、碾米机、小撮箕、刷子、镊子、天平、游标尺或米尺、 稻米标准样品、培养皿、刀片等。
一、碾米品质的鉴定
➢ 稻米的碾米加工品质是衡量水稻优质与否及定级作价的基础项目之一, 它包括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 出糙率的测定:出糙率为干净稻谷试样全部脱去谷壳所得的糙米重量 占稻谷重量的百分率,其作法如下:
作物栽培学实验
稻米品质分析
实验三 稻米品质分析
➢ 实验目的
稻米品质分析的一些技术及分析方法,掌握稻米品质分析的主要指标。 对比不同栽培措施对品质性状的调控效应
➢ 主要内容
当前国内外评价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有: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 和食味品质、营养品质等,本实验择其重要的品质进行分析。
➢ 仪器和用具

使用粮食精米机检测稻米纯精米率的方法和步骤

使用粮食精米机检测稻米纯精米率的方法和步骤

使用粮食精米机检测稻米纯精米率的方法和步骤一、粮食精米机简介概述:粮食的检测项目很多,不仅仅只有水分测定等,还包括纯精米率的测定,而测定仪器主要是粮食精米机,它的作用就是将稻谷碾成精米,然后通过检验黄粒、病班、腹白及不完善颗粒等来判断稻米品质。

目前,粮食精米机在稻米检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人对它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说到使用粮食精米机检测稻米纯精米率的方法,那么很多人可能就答不出来了,因此为了增进大家对粮食精米机的了解,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使用粮食精米机检测稻米纯精米率的方法和步骤。

1.分样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首先是要分样,按照分样操作方法,分取试样150g(W);2.粮食精米机碾磨分取试样之后,就可以使用粮食精米机碾磨了,这个时候粮食精米机就发挥了它快速、高效的特点,在收购以及场地中存贮的潮水稻只需用60s就能完成碾白工作。

3.筛选取出样品倒入谷物选筛(2.5mm)后,在玻璃板或光滑的桌面上,用双手以每分钟 110~120次的数度,按顺时针方向和反时针方向筛动1min(筛动的范围,掌握在筛选直径扩大8~10cm。

);4.去杂吹净筛上物的稻壳等杂质,后称重(W1)。

5.称重;再用四分法分取重量为的样品20g;6.挑选坏粒,并称重计算从20g试样中挑出垩白粒、碎米、未熟粒、病斑粒、虫蚀粒以及黄粒米,把剩余的整米进行称重(W2)。

最后计算。

粮食精米机虽然只是测定稻米纯精米率过程中的其中一个应用,但是其作用确实毋庸置疑的,只有使用粮食精米机完成了碾白工作,才能够保证下面的工作继续开展下去,能够很好的满足稻谷收购、大米加工等部门判断稻米品质的要求。

托普云农粮食精米机/小型粮食精米机将净稻谷进行脱壳碾白,除去一定量的皮层和胚,称量得到的精米。

适用于粮食检验、科研、教学、生产、加工、收购、营销中对稻米品质评价的检验。

粮食精米机/小型粮食精米机将净稻谷进行脱壳碾白,除去一定量的皮层和胚,称量得到的精米。

适用于粮食检验、科研、教学、生产、加工、收购、营销中对稻米品质评价的检验。

稻米品质测定技术

稻米品质测定技术

稻米品质测定技术一、稻谷碾磨品质测定稻谷碾磨品质包括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1、出糙率的测定取稻谷试样100 克,各两份,放在糙米机上脱壳,然后称取糙米重量〔准确到0.1 克〕出糙率〔%〕=糙米质量〔g〕/稻谷试样重量(g)×100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1%,求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保存一位小数〕2、精米率是糙米或稻谷经碾磨加工,碾去糠层〔包括果皮、种皮和糊粉层〕及胚。

将已称重的糙米试样放在碾磨机上碾磨5-10 分钟,使米皮去净。

然后取出精米,用直径1.0毫米圆孔筛筛去米糠,待精米冷却至室温后称出重量〔0.1克〕;精米率〔%〕=精米重量〔g〕/稻谷试样重量(g)×100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1%,求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保存一位小数〕3、整精米率的测定(1)筛选法:将已称重的精米试样放入直径2.0 毫米圆孔筛内,下接筛底,上盖筛盖,放在电动筛选器托盘上,让选筛自动顺、逆各筛1 分钟,筛停后静止片刻,把两个筛内的精米分别倒入两个样品盘内,卡在筛孔中间的米粒属筛上物。

然后按分类标准分别拣出整粒米,并称出重量〔准确到0.1 克〕。

(2)手选法:把精米放在干净的台桌上或者搪瓷盘内,用手拣出整粒精米,称其重量〔准确到0.1 克〕整精米率〔%〕=整粒精米重量〔g〕/稻谷试样重量(g)×100两次测定结果允许误差不超过2%,求平均数,即为检测结果〔保存一位小数〕二、稻米外观品质鉴定稻米外观品质是打算稻米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包括胚乳垩白、透亮度、米粒长度和外形等性状。

垩白是米粒中不透亮、疏松的白色局部。

依其位置不同可分为腹白、心白和背白〕分别在米粒腹部、中心部和背部〕。

依据垩白影响稻米外观的状况,常用垩白率和垩白大小两个工程评价。

米粒长度是指整粒精米的平均长度米粒性状常用米粒的长宽比表示一般来说,粒形瘦长,无垩白而米粒透亮和垩白立率少、垩白小而半透亮的稻米品质优良。

1、垩白粒率的测定垩白粒率是垩白粒率占试样总粒数的百分比。

为大家分享《稻米食味品质评价方法》,

为大家分享《稻米食味品质评价方法》,

稻米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食味品质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稻米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稻米的食味品质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介绍稻米食味品质评价方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稻米食味品质的评价意义稻米的食味品质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大米的口感、香气和整体风味的感受。

而食味品质的评价,则是保证稻米品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帮助稻米生产者和用户更好地了解稻米的品质,促进优质稻米的生产和销售。

二、稻米食味品质的主要评价指标1.外观品质:外观是稻米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着稻米的整体品质感受。

外观品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米粒大小、形状完整度、米色透亮度等。

2.嗅味品质:嗅味是稻米的重要风味之一,直接关系到稻米的香气程度和香味的持久度。

嗅味品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香气浓郁度、持久度、异味情况等。

3.口感品质:口感是稻米的重要食味之一,决定了稻米的口感细腻度和稻米入口后的感受。

口感品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粘性程度、软硬度、口感清爽度等。

4.风味品质:风味是稻米的独特风味特点,直接关系到稻米的品种特色和地域特色。

风味品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味道浓淡度、口感丰富度、风味特点等。

三、稻米食味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目前,稻米食味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感官评价法:通过专业品鉴人员进行感官评价,主要包括外观品质、嗅味品质、口感品质和风味品质的评价。

这种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稻米的食味品质,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2.仪器分析法:利用各种专业仪器对稻米的外观、嗅味、口感和风味进行定量化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客观地测量稻米的各项品质指标,但仪器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3.化学分析法:通过化学方法对稻米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进而推断稻米的食味品质。

这种方法可以深入了解稻米的内在品质,但需要较长时间的分析和测试,不适合快速评价。

第四节 水稻品质

第四节 水稻品质

低温的井水对水稻生育有延缓作用,因而
影响稻谷成熟和米质变劣。
由于污水中含有生活中的化学用品或有害
的重金属污染物,它具有在土壤中积累污 染作用,从而影响稻米的品质。
另外,灌水方法对水稻生育有直接影响,
2018/9/20
进而对米质产生影响。因此,一般采取控 制灌溉的方法。
20
3、施肥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7.022.0
异 品 种 粒 %≤
黄 杂 粒 质% 米 ≤ %≤
水 分 %≤
色泽 气味
9
70
2.8 2.0 1.0 0.5 1.0 13.5
正常
16.0- 23.0 15.0- 24.0 15.0- 18.0 15.0- 19.0 15.0- 20.0
8 7
60 50
2.8 3.0 2.0 0.5 1.0 13.5 2.8 5.0 3.0 0.5 1.0 13.5
8 7
70 60
- -
3.0 2.0 0.5 1.0 14.5 5.0 3.0 0.5 1.0 14.5
正常 正常
≤2.0
7 100

5.0 3.0 0.5 1.0 13.5
正常
≤2.0
7 100

5.0 3.0 0.5 1.0 14.5
正常
12
4、营养品质: 营养品质: 指精米中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等养分的 含
据研究表明,灌浆期间的温度过高,子粒 的灌浆速率过快,垩白度增大,透明度变差, 稻米的整精米率下降,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变 劣。高温会使稻米的糊化温度升高、胶稠度变 硬,直链淀粉含量也受不同程度的影响。
2018/9/20 19
一般灌溉用水如库水、河水对米质具有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Y 147—88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用稻米品质的测定。

2 引用标准GB 2905 谷类、豆类作物种子粗蛋白质测定法(半微量凯氏法)GB 3523 谷类、油料作物种子水分测定法GB 4801 谷类籽粒赖氨酸测定法染料结合赖氨酸(DBL)法GB 5495 粮食、油料检验稻谷出糙率检验法GB 7648 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NY 122 优质食用稻米3 样品的准备3.1 稻谷在收获晒干后须存放三个月以上,待理化性状稳定后,方可进行分析。

3.2 加工的稻谷须扬净稻草、瘪粒,并除去砂石、泥块、铁屑等混杂物。

稻谷品种纯度不得低于99.0%。

3.3 待测样品须放于干燥通风处或有空调的实验室内1周左右,使样品的水分含量为13%±1%,含水量的测定根据GB 3523。

4 碾磨品质的测定4.1 出糙率的测定4.1.1 常样法4.1.1.1 仪器设备实验室用谷物脱壳机4.1.1.2 测定方法a.根据待测样品谷粒的厚度,调节脱壳机滚轮(或辊子)的间距(一般在0.50~1.00mm之间),使样品经二次处理后,基本上脱壳完全。

b.机器空转数圈,以清除机内残留的稻谷和米粒。

c.称取130.0g稻谷,倒入进样漏斗中,打开电源开关,调节进样闸口,使样品均匀进入机内脱壳。

d.经二次脱壳后,检出样品中残留的谷粒并称其糙米和谷粒的重量,精确到0.1g。

4.1.1.3 结果的表述出糙率按公式(1)计算:出糙率(%)={(糙米重(g)/〔试样谷重(g)-未脱壳谷重(g)〕}×100 (1)重复测定一次,求出二次出糙率的平均值。

前后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不应大于1%。

4.1.2 小样法按GB 5495方法测定。

4.2 精米率的测定4.2.1 仪器设备JMJ-100型精米机或其他同类型号的实验室精米机。

4.2.2 测定方法4.2.2.1 称取100g糙米,精确到0.1g,放入精米机的碾米室内。

4.2.2.2 调节碾米室盖的压力至3kg左右,再调节定时器的碾米时间,使碾米精度达国家标准一等米的水平。

4.2.2.3 碾磨后的米样经手工除去糠块,再用1.5mm直径的筛子除去胚片和糠屑。

4.2.2.4 待米样冷却至室温后,称精米重,精确到0.1g。

4.2.3 结果的表述精米率按公式(2)计算:精米率(%)=〔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2)重复测定一次,求出精米率平均值。

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应小于1.0 %。

4.3 整精米率的测定4.3.1 仪器设备整米分离机或具不同圆孔直径的筛子一套。

4.3.2 测定方法4.3.2.1 精米样品的制备精米样品制备的方法基本上同4.2.2,但掌握碾米的精度为糙米去糠率的10%±0.5%。

4.3.2.2 整精米样品的分离借助于整米分离机或筛子,自以上精米样品中人工分离出整精米(整精米系指肉眼观察无破损的完整精米粒),称重,精确至0.1g。

4.3.3 结果的表述整精米率按公式(3)计算:整精米率(%)=〔整精米重(g)/糙米重(g)〕×出糙率……………………………(3)重复测定一次,求出整精米率平均值。

两次测定结果相对相差应不超过2.0%。

5 外观品质的测定5.1 长宽比的测定5.1.1 仪器设备谷物轮廓仪、照相放大机或微粒子计。

5.1.2 测定方法从整精米样品中随机取出整精米10粒,在谷物轮廓仪上读出米粒的长度和宽度,以毫米为单位,读数精确至0.1mm。

精米的长度系指整精米两端间的最大距离;宽度系指米粒最宽处的距离。

5.1.3 结果的表述求出长度和宽度的平均值,按公式(4)计算其长宽比:长宽比=米粒平均长度(mm)/米粒平均宽度(mm) (4)重复测定一次,求得二次长宽比的平均值。

二次相对相差应不大于0.1。

5.2 垩白度的测定5.2.1 仪器设备聚光灯、黑色背景的玻璃板。

5.2.2 测定方法5.2.2.1 垩白米率从整精米样品中随机取出整精米100粒,置于玻璃板上,在聚光灯下观察,拣出有垩白(包括心白、腹白、背白)的米粒,按公式(5)求出垩白米的百分率。

重复一次,取二次测定的平均值,即为垩白米率。

垩白米率(%)=(垩白米粒数/总粒数)×100………………………………………(5)5.2.2.2 垩白大小随机取垩白米10粒,在聚光灯下平放,逐粒目测垩白面积占整个籽粒面积的百分数,求出垩白面积的平均值。

重复一次,二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即为垩白大小。

5.2.3 结果的表述垩白度指整精米样品中垩白的面积占样品总面积的百分比。

垩白度按公式(6)计算:垩白度=垩白米率×垩白大小…………………………………………(6)垩白度可分为五个等级,见表1。

表 1 垩白度分级5.3 透明度的测定5.3.1 仪器设备DWY-A型数字式稻米透明度测定仪。

5.3.2 测定方法和结果的表述5.3.2.1 接通电源,按下测定钮,调节仪器的内参标准透明度为1.00。

5.3.2.2 把整精米样品尽可能均匀地装入样品杯内,在透明度仪上测出其透明度。

重复测定一次,二次测定相对相差不应大于0.02。

5.3.2.3 稻米的透明度分五级,见表2。

表 2 透明度分级6 蒸煮和食味品质的测定6.1 胶稠度的测定6.1.1 仪器设备6.1.1.1 长100mm,内径11.0mm的标准试管6.1.1.2 沸水浴6.1.1.3 涡旋振荡器6.1.1.4 冰水浴6.1.1.5 直径1.5cm的玻璃球6.1.1.6 带毫米格纸的水平台6.1.2 试剂6.1.2.1 0.200mol/L氢氧化钾溶液:用氢氧化钾(GB 2306—80;分析纯)配制并标定。

6.1.2.2 0.025%百里酚蓝指示剂:称取25.0mg百里香酚蓝(HG 3—1223─79;分析纯),用95%乙醇(GB 679—80;分析纯)溶解并稀释到100mL。

6.1.3 测定方法和结果的表述6.1.3.1 用4.3.2.1精米样品制备过0.15mm孔径的筛,含水量为12%的精米粉样2~3g。

称粉样0.1000g,置于试管内,加入0.20mL百里酚蓝指示剂,用振荡器加以振荡,使样品充分湿润分散。

准确加入0.200mol/L氢氧化钾溶液2.0mL,再次用振荡器振荡。

混匀后立即放入剧烈沸腾的水浴内,用玻璃球盖住试管口,调节水面高度,使沸腾的米胶高度始终维持在试管长度的三分之二左右,糊化时间为8min。

糊化完毕后,取出试管,取去玻璃球,在室温下冷却5min。

将试管在冰水浴中冷却20min。

在室温25±2℃下,将试管平放在水平台上。

1h后,量出试管底至冷胶前沿的长度,以毫米表示,即为样品的胶稠度。

6.1.3.2 在测定每批样品胶稠度的同时,用已知胶稠度的标准米粉样品一套(应包括硬、中、软胶稠度)作为内标样一起进行测定。

内标样实测的胶稠度与标准数值的相对相差应在下列范围以内:软、中5mm;硬3mm。

重复测定一次,二次测定结果相对相差不应大于:软、中5mm;硬3mm。

6.1.3.3 胶稠度可分为三类,见表3。

表 3 胶稠度分类6.2 糊化温度的测定(碱消法)6.2.1 仪器设备6.2.1.1 5cm×5cm×2cm的有机玻璃或塑料制的有盖方盒6.2.1.2 恒温箱6.2.1.3 10mL移液管6.2.2 试剂1.70%(m/V)的氢氧化钾溶液:用氢氧化钾(GB 2306—80;分析纯)配制并标定。

6.2.3 测定方法和结果的表述6.2.3.1 取6粒成熟饱满的整精米置于方盒内,加入10.0mL1.70 %的氢氧化钾溶液。

用玻棒将盒内米粒排布均匀,加盖。

将方盒平稳移至30± 2℃的恒温箱内(移动方盒时应防止米粒移动),保温约23h,再平稳地取出。

逐粒观察米粒胚乳的分解情况,按表4进行分级记录(以分解度为主)。

表 4 碱消值分级6.2.3.2 稻米样品的碱消值用公式(7)计算:碱消值=∑(G·N))/6…………………………………………………(7)式中:G──每粒米的级别;N──同一级的米粒数。

6.2.3.3 在测定每批样品糊化温度的同时,用已知糊化温度的标准样品一套(包括高、中、低三种糊化温度)作为内标样一起进行测定。

内标样实测的数值与已知标准数值相对相差应在0.5级以内。

6.2.3.4 稻米的糊化温度可分三类,见表5。

表 5 糊化温度分类重复测定一次,二次测定结果的相对相差应小于0.5级。

6.3 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6.3.1 国标法按GB 7648方法测定。

6.3.2 改进简化法6.3.2.1 仪器设备a.可见光分光光度计;b.分析天平,感量0.0001g;c.水浴锅;d.100mL容量瓶;e.5mL移液管。

6.3.2.2 试剂a.1.0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用氢氧化钠(GB 629—81;分析纯)配制并标定;b.0.09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90mL 1.00mol/L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c.碘液:称量2.0000g碘(GB 675—77;分析纯)和20.0000g碘化钾(GB 1272—72;分析纯)混合,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0mL;d.95%乙醇(GB 679—80;分析纯);e.1.00mol/L乙酸溶液:量取57.8mL冰乙酸(GB 676—78;分析纯),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6.3.2.3 测定方法a.用4.3.2.1的精米样品制备过0.25mm孔径的筛的米粉样品2~3g,置于100mL容量瓶中。

加入1.0mL95%乙醇,轻摇容量瓶,使样品湿润分散,加入9.0mL 1.0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使碱液沿颈壁缓慢流下,旋转容量瓶,使碱液冲洗粘附于瓶壁上的样品。

将容量瓶置沸水浴中煮10min 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加蒸馏水定容。

吸取5.0mL样品溶液,加入已盛有半瓶蒸馏水的100mL容量瓶中,再在这一容量瓶中加入1.0m L1.00mol/L的乙酸溶液,使样品酸化,加入1.50mL碘液,充分摇匀。

用蒸馏水定容,静置20min。

以5mL的0.09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样品,配制空白溶液。

用空白溶液于分光光度计波长620nm处调节零点并测出有色样品液的吸光度值。

b.标准曲线的绘制:称取与待测样品保存在同样的条件下三天以上的高、中、低已知直链淀粉含量的标准样品(其直链淀粉含量预先经ISO 6647—1987或GB 7648方法准确测定)各0.1000g,用上述改进简化法与待测样品同时进行测定。

以标样的直链淀粉为纵坐标,以相对应的吸光度值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或列出曲线的回归方程式:Y=a+bx (8)式中:Y──样品的直链淀粉含量;a──标准曲线截距;b──标准曲线的斜率;x──样品的吸光度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