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制及配餐制的特点

合集下载

分餐制

分餐制

分餐制一、分餐制内涵分餐制是指服务人员或消费者通过使用公用餐具分配菜点,使用各人餐具进食的就餐方式。

二、中餐分餐制利弊(一)利分餐制除了在预防疾病、讲究卫生、合乎文明道德等方面有十足的好处外,在以下方面也有好处的:1、家庭和公共场所实现分餐制,有利于控制人的饮食量;2、分餐制的实行,对于生产瓷器餐具的厂家带来巨大的商机;3、分餐制能慢慢改变国人大吃大喝的怀习惯,养成注重营养卫生的好习惯;4、实行分餐制,可以预防各种疾病并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能使疾病的感染率由合餐制的42%降为17%;5、有利于均衡营养,防止偏食;6、有利于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防治胃病的发生。

(二)弊1、不利于体现中国文化讲究亲情、气氛、营养、形式的方面;2、我国的饮食文化和餐饮习惯不利于分餐制;3、不利于人们在饮食的过程中培养感情;4、造成洗涤用品、水资源的浪费;5、中餐难以推行标准化制作;6、分餐制并不是阻止“病从口入”的惟一措施;7、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人口处于温饱或待温饱水平,分餐制对他们来说有点不合时宜。

三、分餐制形式中国烹饪协会认为,分餐制主要形式有三种:厨师分餐,厨师在厨房将制作的菜点成品按每客一份分配,由服务员送给每位就餐者进食;服务员分餐,餐厅服务人员在分餐台或台面将菜点成品分配给每位就餐者进食;就餐者自行分餐,就餐者通过使用公筷、公勺等公用餐具分取菜点成品,再用各自餐具进食。

四、中餐如何开展分餐制1、,在大型餐饮活动中,对于比较讲究外形的菜肴可以通过类似西餐加盖示菜的方式,先展示,后分菜;2、,一般性的菜肴可以通过小盘子、小分量的盛装直接提供给客人。

在卫生的前提下,一是方便饮食,二是可增加顾客品尝菜肴种类,突出美食效果,三是相对降低了每份菜肴的售价,可增加多品种的总量销售,有利于餐厅利润的增加;3、对于汤类食品,可以通过紫砂或瓷器汤盅一类的容器分别盛装。

在卫生的前提下,不仅增加了保温的实用性,同时又通过容器的变化增强了对餐品观赏的艺术效果;4、,对火锅类餐品,也可以实行分餐制。

食堂分餐制度及措施

食堂分餐制度及措施

食堂分餐制度及措施食堂分餐制度及措施一、就餐原则(一)盒式分餐制:1、采取盒饭形式送餐,食堂将提供一次性不可回用餐具,禁止餐具重复使用。

2、施工人员分时段由班组长至食堂领餐,由施工负责人按人员统一编排时间段,依序间隔10分钟时段至食堂领餐。

3、领餐时不刷卡不交餐票,由各领餐人员统计名单及数量,自当月餐补或餐券数中扣除;4、用餐人员少且不集中,用餐方式要求施工人员自带餐具用餐;(二)报餐人数。

各部门指定专人上报用餐人数,每天下午4点前上报次日午餐人数,以备食堂采购食品和餐具(三)独立进餐。

避免聚集用餐,建议在各自工位用餐,用餐完毕自行打扫卫生,并将使用后的餐具放至指定地点。

二、食堂工作人员要求(一)如下人员不得到岗工作:1、1月24日后曾前往湖北疫情严重地区的;2、1月24号后接触过湖北籍人员的;3、1月24号后经过湖北的;4、1月24日后接触过确诊病例和疑似患者的;5、自我感觉身体不适的;(二)做好食堂作业人员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作业人员每天晨检记录建档,有发热、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症状的员工要立即停止上班,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三)食堂全体工作人员在岗期间要保持佩戴口罩、手套,每天按规定及时更换。

(四)自觉避免与任何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

(五)注重个人卫生。

制备食物前、餐前便后、上班之前、回家后、接触垃圾、抚摸动物后,要用流动水和皂液洗手,手部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每天做好健康状况记录。

三、食堂各环节监管要求(一)采购要求。

禁止采购不明来源的活体动物和其他食品,采购时做好索证索票工作。

避免与养殖或者野生动物、生病动物或变质肉类接触,避免与生鲜市场内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二)操作要求。

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食品加工要充分熟化,确保加热食品的中心温度不低于70℃。

生熟食之间加工要先洗手;加工熟食的员工要确保正确佩戴口罩、手套;食品加工要充分熟化,确保加热食品的中心温度不低于60℃;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古代分餐制现状

古代分餐制现状

古代分餐制现状
古代分餐制是一种传统的用餐方式,主要是指在一个家庭或宴会上,将食物分配到不同的器皿中,供不同的人享用。

这种制度在古代尤其流行,而在现代,虽然已经被取代,但仍有一些地方保持着这种习惯。

古代分餐制的主要特点是将食物分为不同的品种,放在不同的器皿中,然后依据一定的规定和礼仪,将其分配到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桌子上。

按照等级高低、年龄大小、性别差异等因素来分配食物,可以体现出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礼仪文化。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经济条件的提高,人们对用餐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古代分餐制已经逐渐淘汰。

但在一些宴会上,仍然可以看到这种传统的用餐方式。

如在婚礼、寿宴等场合,仍有人使用分餐制,这主要是为了遵循传统礼仪和文化,以表达对宾客的尊重和好意。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多元化,分餐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由用餐的方式,这也代表了现代人们对于个人权利和自由意志的追求,对于分餐制的现状,我们需要保留其文化价值,同时也要充分尊重个人的选择权。

- 1 -。

分餐制度方案

分餐制度方案

分餐制度方案1. 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职业工作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外就餐,而不是自己在家做饭。

然而,外出就餐不仅消耗了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还会增加各种饮食健康问题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分餐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分餐制度的概念、目的、实施过程以及带来的益处。

2. 分餐制度的概念分餐制度是一种将食物分别装盒,在特定时间和地点配送给员工或居民的制度。

分餐制度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和膳食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食物,同时确保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3. 分餐制度的目的分餐制度的目的是为员工或居民提供方便、健康和多样化的饮食选择,同时提高食品安全和卫生标准。

通过实施分餐制度,可以减少个人外出就餐的时间和精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4. 实施过程(1)制定分餐计划:根据组织或社区的需求,制定适合的分餐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每日菜单、食物配送时间和地点等信息。

(2)食物供应商选择:选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提供质量保证的食物供应商。

与供应商签订合同,确保供应商能够按时提供食物。

(3)食物定制化:根据员工或居民的膳食需求和口味,提供定制化的食物选择。

可以根据不同的饮食习惯、特殊需求和健康状况来制定个性化的菜单。

(4)食物配送:制定食物配送计划,确保食物按时送达到指定地点。

配送过程中应保持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5)反馈机制:建立员工或居民对分餐制度的反馈机制,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改进。

5. 分餐制度的益处(1)方便快捷:分餐制度省去了员工或居民自行外出就餐的时间和麻烦,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饮食解决方案。

(2)健康饮食:通过分餐制度,可以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选择,满足个人的膳食需求。

员工或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健康状况来定制食物。

(3)食品安全:分餐制度能够确保食品供应商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操作,减少食品感染和污染的风险,保证食物的安全性。

(4)节约成本:分餐制度可以帮助组织或社区节约成本,因为它能够集中采购食材,减少食物的浪费。

分餐制措施

分餐制措施

分餐制措施1. 引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和卫生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特别是在大型机构如学校、单位等提供就餐服务时,如何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分餐制措施是一种提供安全、健康、高效的就餐服务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分餐制措施的定义、工作原理、优势以及实施过程。

2. 分餐制措施的定义分餐制措施,又称为分餐制度,是指在就餐服务中,将食材和菜品分装在个体化的餐盒中,以确保每个用餐者收到的食品数量、种类和质量都符合标准要求。

分餐制措施旨在降低食品交叉污染的风险,提高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3. 分餐制措施的工作原理分餐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订餐用餐者提前通过在线平台或其他方式进行订餐,同时提供个人信息和用餐要求。

订餐系统将自动记录用餐者的需求,以便后续准备食材和菜品。

3.2 食材准备根据不同用餐者的需求,食堂工作人员准备相应的食材和菜品。

为确保食品质量和卫生,应严格按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包括清洗、切割、烹饪等步骤。

3.3 餐盒分装食堂工作人员将准备好的食材和菜品按照用餐者的要求,进行个体化的餐盒分装。

分装过程要求工作人员佩戴手套和口罩,以防止交叉污染。

3.4 配送分装好的餐盒通过配送员送到用餐者的指定场所,如教室、办公室等。

配送员也需要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操作,保证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3.5 用餐用餐者收到餐盒后,可以直接打开食用,无需额外的操作。

同时,用餐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选择适量的食品进行食用,减少食品浪费。

4. 分餐制措施的优势4.1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分餐制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食品交叉污染的风险,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每个餐盒都是个体化分装的,保证了个人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4.2 保障食品质量分餐制措施可以确保每个用餐者收到的食材和菜品的数量、种类和质量都符合要求。

食堂工作人员在分装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控制食品的质量。

4.3 增加用餐效率通过提前订餐和个体化分装的方式,可以减少用餐者排队等待的时间,提高用餐效率。

分餐制及配餐制的特点

分餐制及配餐制的特点

分餐制及配餐制的特点中国人习惯共同进食的“合餐”,互相夹菜以示礼让,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问题的凸现,人们开始考虑“移风易俗”。

但如何分餐,看法不尽相同。

中国烹饪协会认为,分餐制主要形式有三种:厨师分餐,厨师在厨房将制作的菜点成品按每客一份分配,由服务员送给每位就餐者进食;服务员分餐,餐厅服务人员在分餐台或台面将菜点成品分配给每位就餐者进食;就餐者自行分餐,就餐者通过使用公筷、公勺等公用餐具分取菜点成品,再用各自餐具进食。

自助餐和套餐均属于分餐制。

中国饭店协会则认为,分餐制包括服务员在餐桌分餐、上菜前分餐、自助餐、摆放公筷公勺及1人1份的用餐方式等四种形式。

参加中国商业联合会“分餐研讨会”的与会者认为,分餐包括自助餐、快餐、盒饭、食堂打饭等,是相对于宴会、聚餐、在家吃饭等“合餐”形式而言。

从经营者角度讲,分餐是一种服务方式,是经营者提供的一种有偿服务,按消费者要求提供。

按菜式、消费者要求的不同可由厨师在厨房分、服务员在调理台分或服务员在餐桌上分;而为就餐者提供公筷公勺,则是消费者和经营者互动的就餐方式。

聚焦“分餐制”春节将至,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分餐制的话题再度引人关注,尤其是在非典肆虐后和流感高发的季节里。

对于分餐制众说纷纭,许多人理论上赞成,可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这里涉及人们观念的变革、厨房菜肴的重新设计和服务方式的创新等因素,实际操作有一定的复杂性。

但要拿这些因素和健康作比较的话,您会选择哪一个呢?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为何提倡我们知道,传染病之所以能够形成流行,传播途径非常关键。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各不相同,有呼吸道传播,主要通过谈话、呼气、咳嗽、喷嚏等,随飞沫传染他人;有昆虫传播,通过蚊虫等叮咬,将病原体带入健康人体内。

还有一类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是经口腔被病原菌污染的食物和水而传染上的,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病从口入”。

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吃东西而导致传染病发生的事例不胜枚举:全球每年由霍乱、伤寒和痢疾等腹泻造成300多万人死亡;美国每年发生食源性传染病600万~8000万例,约500~9000人死于食源性传染病,每年经济损失达到50亿美元;1996年在日本学校食堂暴发大肠杆菌所致出血性肠炎,仅仅10天时间,就使6259名小学生及92名教师感染发病,病死9人;1980年以来我国新疆地区曾多次流行戊型肝炎,主要是人们误食了被戊肝病毒污染的水源和肉制品;1988年发生于我国上海市30余万人的甲型肝炎,就是由于误食大量含有甲肝病毒的毛蚶所致;我国今年已经暴发民工及学校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多起,累积受害者1246名;去年春天肆虐一时的非典也极有可能来源于乱食野生动物。

餐饮分餐制度

餐饮分餐制度

餐饮分餐制度背景餐饮分餐制度是一种将餐食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配的制度。

这种制度在学校、医院、军队、企事业单位等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餐饮分餐制度的实施可以根据个人饮食需求和健康状况来制定饮食方案,提高员工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学习效果。

实施规划与设计餐饮分餐制度的实施需要先进行规划和设计。

规划和设计的目的是确保餐食的多样性和营养均衡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食材的采购、餐食的制备、餐食分配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年龄、性别、身体健康状况和工作性质等方面的差异。

规划和设计需要经过多次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

供应链管理要实施餐饮分餐制度,需要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供应链管理包括食材采购、配送、入库、仓储等环节。

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需要对食材的来源、产地、生产批次和保质期等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

同时,要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食材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并及时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制度宣传和教育餐饮分餐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比如制作宣传海报、悬挂横幅等。

同时,还需要对制度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让员工和学生了解制度的意义和实施细节。

此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扩大制度的影响范围。

定期评估与改进餐饮分餐制度的实施需要定期进行评估与改进。

评估的目的是检查制度的实施效果和工作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改进的方式可以包括修改供应商、调整供应链、改善餐食制作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制度规定和安全卫生标准。

优点餐饮分餐制度的实施具有以下优点:增加饮食多样性通过餐饮分餐制度,员工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选择餐食,增加了饮食的多样性。

提高饮食合理性餐饮分餐制度可以根据员工和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工作性质,制定饮食方案,提高饮食的合理性和健康性。

降低浪费餐饮分餐制度使得餐食制作更加精确,可以减少浪费。

饮食分餐制度

饮食分餐制度

饮食分餐制度引言饮食分餐制度是指在特定场所或组织中,将食物分为不同的类别或分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和个人偏好。

这一制度在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等地得到广泛应用,旨在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选择,促进个体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能。

优势饮食分餐制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营养均衡通过将食物分为不同的类别,饮食分餐制度可以确保个体摄入各种所需营养物质的比例合理,并避免了单一类型食物的过度摄入或营养不足。

2. 个性化选择饮食分餐制度还允许个体根据个人口味和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

这样可以增加个体对饮食的满意度,提高饮食质量。

3. 管理便捷采用饮食分餐制度可以简化食品管理流程,提高食品配餐效率。

同时,也有助于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减少食品浪费。

实施策略为了有效实施饮食分餐制度,建议采取以下策略:1. 制定科学合理的食物分类标准根据食物的营养成分、热量含量和食品功能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食物分类标准。

这样可以提供明确的指导,帮助个体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食物选择。

2. 提供全面的营养信息对每一份食物提供全面的营养信息,包括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

这样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摄入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健康饮食的选择。

3. 鼓励合理搭配提倡个体在选择食物时合理搭配,确保多样化的营养摄入。

例如,在每一餐中搭配蛋白质来源、蔬菜、谷物和水果等,以达到均衡饮食的目标。

4. 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饮食分餐制度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个体对该制度的了解和支持。

举办营养讲座、发布健康食谱和提供饮食指导等措施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饮食分餐制度。

结论饮食分餐制度作为一种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方式,具有营养均衡、个性化选择和管理便捷等优势。

通过制定食物分类标准、提供全面的营养信息、鼓励合理搭配和加强宣传教育,可以有效实施这一制度,为个体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习惯共同进食的“合餐”,互相夹菜以示礼让,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问题的凸现,人们开始考虑“移风易俗”。

但如何分餐,看法不尽相同。

中国烹饪协会认为,分餐制主要形式有三种:厨师分餐,厨师在厨房将制作的菜点成品按每客一份分配,由服务员送给每位就餐者进食;服务员分餐,餐厅服务人员在分餐台或台面将菜点成品分配给每位就餐者进食;就餐者自行分餐,就餐者通过使用公筷、公勺等公用餐具分取菜点成品,再用各自餐具进食。

自助餐和套餐均属于分餐制。

中国饭店协会则认为,分餐制包括服务员在餐桌分餐、上菜前分餐、自助餐、摆放公筷公勺及1人1份的用餐方式等四种形式。

参加中国商业联合会“分餐研讨会”的与会者认为,分餐包括自助餐、快餐、盒饭、食堂打饭等,是相对于宴会、聚餐、在家吃饭等“合餐”形式而言。

从经营者角度讲,分餐是一种服务方式,是经营者提供的一种有偿服务,按消费者要求提供。

按菜式、消费者要求的不同可由厨师在厨房分、服务员在调理台分或服务员在餐桌上分;而为就餐者提供公筷公勺,则是消费者和经营者互动的就餐方式。

聚焦“分餐制”春节将至,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分餐制的话题再度引人关注,尤其是在非典肆虐后和流感高发的季节里。

对于分餐制众说纷纭,许多人理论上赞成,可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这里涉及人们观念的变革、厨房菜肴的重新设计和服务方式的创新等因素,实际操作有一定的复杂性。

但要拿这些因素和健康作比较的话,您会选择哪一个呢?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为何提倡我们知道,传染病之所以能够形成流行,传播途径非常关键。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各不相同,有呼吸道传播,主要通过谈话、呼气、咳嗽、喷嚏等,随飞沫传染他人;有昆虫传播,通过蚊虫等叮咬,将病原体带入健康人体内。

还有一类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是经口腔被病原菌污染的食物和水而传染上的,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病从口入”。

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吃东西而导致传染病发生的事例不胜枚举:全球每年由霍乱、伤寒和痢疾等腹泻造成300多万人死亡;美国每年发生食源性传染病600万~8000万例,约500~9000人死于食源性传染病,每年经济损失达到50亿美元;1996年在日本学校食堂暴发大肠杆菌所致出血性肠炎,仅仅10天时间,就使6259名小学生及92名教师感染发病,病死9人;1980年以来我国新疆地区曾多次流行戊型肝炎,主要是人们误食了被戊肝病毒污染的水源和肉制品;1988年发生于我国上海市30余万人的甲型肝炎,就是由于误食大量含有甲肝病毒的毛蚶所致;我国今年已经暴发民工及学校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多起,累积受害者1246名;去年春天肆虐一时的非典也极有可能来源于乱食野生动物。

常见的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食入性传染病包括:甲型、戊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霍乱、阿米巴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性胃肠炎(轮状病毒、肠腺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等等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口蹄疫、手足口病、疯牛病、沙门菌、结核病等等。

以上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都可以存在于不洁食品中或不干净的手中,一旦食入这些食品或是被脏手污染的物品进入口腔,就有可能导致食源性传染病发生。

例如,结核病人用过的餐具、吃剩的食物上都可能污染结核杆菌,如果和结核病人合用餐具或吃病人剩下的食物,或在一个碗里吃菜喝汤等也有可能传染结核杆菌。

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或乳制品也有可能感染牛型结核杆菌。

替病人倒痰盂,手上不小心沾了痰液,如果不认真洗手,用手拿食物吃,也可能受到传染。

食源性传染病种类繁多,危害巨大,而分餐制是防范“病从口入”的一项有效措施。

它可以避免餐桌上病毒或细菌携带者传播给其他人,例如病毒性肝炎病人用过的餐具、吃剩的食物都可能污染肝炎病毒,如果和肝炎病人合用餐具或吃肝炎病人吃过的食物,或在一个碗里吃菜喝汤也有可能通过饮食传入肝炎病毒;肝炎病人用手给别人分配食物也有传染的可能。

而分餐制可以有效阻断共餐人员之间相互传播传染病的危险,从这个角度来看,施行分餐制非常有必要。

需要指出的是,要彻底阻断和预防食源性传染病发生,还要切断其他传染途径,例如消灭“四害”,清洁水源和食物,对粪便实行无害化管理,注意饭前便后洗手等等,还要消灭或减少传染源,通过普查、定期监测、健康体检、国境卫生检疫等方式,早期发现传染源,早期隔离传染源。

对存在传染病的环境和物品进行消毒,确保食品清洁无污染等等。

改变不好的饮食方式,例如杜绝生食海鲜以及其他各类肉食,杜绝食用野生动物,避免食入不洁水果,杜绝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等等。

四大优点分餐制的确有不少优点。

首先,有利于节约粮食,减少浪费。

我国各种合餐(家宴、请客、会餐等等),抱着让大家吃好、吃饱的心理,总要丰盛一些,吃剩一些饭菜是司空见惯的,结果造成浪费;分餐制各取所需,根据自己的饭量和需要进食,避免浪费。

其次,有助于均衡营养,防止偏食。

分餐制可以根据每人每餐需要的营养,搭配饭菜,保证每餐有适量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尤其是对儿童,可以起到杜绝偏食、挑食的坏毛病。

另外,有利于防止胃病发生。

合餐制时,大家的筷子、勺子相互接触食物,很可能使某些人唾液、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传染给他人,该种病菌较为顽固,是造成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的主要原因。

分餐制可以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此外,有利于减肥和缓解糖尿病。

肥胖者和糖尿病人都需要特定的食谱,合餐制时,难以把握进食的标准和尺度,分餐制可以按照要求配备他们的食谱,不至于过量进食。

尚难推行分餐制虽然有不少优点,但目前在我国尚难推行,主要体现在:(1)我国的饮食文化和餐饮习惯不利于分餐制。

要改变几千年以来形成的饮食习惯非常困难。

千百年来,我国形成的饮食文化根基相当稳固,全家老少几代同桌,相互夹菜是热闹、亲昵、祥和的体现;单位活动、开会、婚庆集体用餐,合用一桌菜,觥筹交错是热闹、宽容、消除隔阂的最佳途径。

中餐特点不合分餐要求,中餐?矶嗉页2耍 灰擞糜诜植停 缫恢徽 Γ 惶跽 悖 慌袒獠耍 桓龌鸸 逊直舜恕#?2)分餐制并不是阻止“病从口入”的惟一措施。

阻止“病从口入”的核心环节是保证饮食没有污染、没有携带病毒细菌;用餐人员没有携带病毒细菌,分餐制实际不可能阻止食物本身已经污染带来的疾病。

例如甲肝的暴发流行都是由于食物被污染,食物中带有甲肝病毒的缘故。

(3)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和人口处于温饱或待温饱水平,分餐制对他们来说有点不合时宜。

对于广大贫穷地区的百姓来说,清洁的水源、足够的生活用水、富有营养的饮食都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分餐制还不是当务之急的事情,如果鼓励和动员他们分餐,真有点超前的味道。

本来生活并不富裕,经济拮据,分餐制所用的餐具、清洗这些餐具所需的清洁用水从何而来,本来全家人一顿像样的正餐都没有,每顿饭只是面条或米饭,有一些辣椒或一点蔬菜,如果分餐,该怎样分?分餐制实施是建立在经济发达的基础之上的。

(4)分餐制让人觉得不自在:到别人家做客,如果主人要求分餐,各吃各的,或者使用两双筷子,会感觉有些别扭、烦琐。

每人一套餐具,每盘菜一双公筷,不仅增加劳力,还显得生疏。

不热闹、也没了气氛:火锅本是热闹、团聚的媒介,如果每人置起一个小火锅,还有什么气氛。

因地推广分餐制确有不少好处,但要想改变国人千百年形成的合餐制的饮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应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主张分餐制,但要逐步适应和改变。

分餐制不单单是一个餐饮方式的问题,它涉及国情、经济水平、文明程度、国民意识等等社会问题,需要耐心解决。

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可以逐步推广工作餐、快餐,主张自助式分餐,例如自助餐、盒饭、食堂打饭等。

在外就餐,可以个人点个人的菜谱,一人一份,分装各种食物。

在大伙聚餐时,提倡公筷公勺,这样虽然麻烦一点,但是保留了国人的饮食特点,同时也防止疾病传播。

在有条件的地区,分餐最好从小孩抓起,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意识,杜绝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

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实行分餐制尚有困难,防止食入性疾病的最主要环节依然是清洁水源、保证餐具干净、进食没有污染的食物等等。

(刘士敬)分餐制将有国家标准为了给消费者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卫生”的用餐环境,给全国300多万家餐饮经营企业提供分餐制的操作指南,中国饭店协会前不久制订了《餐饮业分餐制设施条件与服务规范》。

该标准是在参照国际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饭店与餐馆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经全国餐饮业专家委员会反复讨论酝酿而成的。

目前,该标准已正式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申报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将于近期向全国餐饮企业推广。

据该协会介绍,分餐制是安全、健康、卫生的用餐方式,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餐饮企业不同的业态和规模,分餐制形式包括服务员在餐桌分餐、上菜前分餐、自助餐、摆放公筷、公勺和一人一份的用餐方式等。

通过实行分餐制,可以预防、减少各种疾病的交叉感染机会。

有数据表明,实行分餐制能使疾病的感染率由合餐制的71%降为42%。

同时,分餐制还可以减少餐饮浪费现象的发生,使全国餐饮业每年节约粮食和农副产品约100亿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餐饮业分餐制设施条件与服务规范》中将分餐制标准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设施条件。

餐饮企业营业面积超过300平方米、同时接待100人以上筵席的,必须严格实行分餐制;小于300平方米的餐饮企业应积极采用分餐制的用餐方式。

二是服务规范。

餐饮服务人员要进行分餐制培训,接待高档宴会时,应更多地实行服务员分餐制;一般筵席(包括婚宴、旅游团餐、零点等),实行一菜一公筷公勺和一人一骨盘的用餐方式;会议用餐,更多实行自助餐和公筷公勺用餐方式。

快餐和送餐实行一人一份用餐方式。

三是卫生要求。

所有食品必须在保证卫生的条件下采购、验收、储存、制作和出售,所有设备必须按规定进行消毒,从业人员必须养成按卫生规范工作的习惯。

该标准还规定,餐饮企业应该从正规的商业渠道进货,餐饮服务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健康检查,餐具严格按卫生规范清洁消毒,餐厅保持通风良好和环境消毒等。

此外,对符合分餐制设施与服务规范的餐饮企业,将颁发分餐制标志;对达不到分餐制设施与服务规范的餐饮企业,不得接待筵席和团餐。

(云川)中餐应该如何分餐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分餐制是中式餐饮面临的改革,虽然涉及人们观念的变革、厨房菜肴的重新设计和服务方式的创新等方方面面,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分餐制在中式餐饮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首先,在大型餐饮活动中,对于比较讲究外形的菜肴可以通过类似西餐加盖示菜的方式,先展示,后分菜。

这种方法可以让精美的菜肴在瞬间呈现在食客面前,在揭盖的顷刻间香气扑鼻而来,使顾客先赏其形,观其色,嗅其气,而后通过服务?钡姆峙刹穗龋 霉丝推烦⑵涿牢丁?第二,一般性的菜肴可以通过小盘子、小分量的盛装直接提供给客人。

在卫生的前提下,一是方便饮食,二是可增加顾客品尝菜肴种类,突出美食效果,三是相对降低了每份菜肴的售价,可增加多品种的总量销售,有利于餐厅利润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