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三年级下册《4.昆虫备忘录》课件及同步练习(公开课)

合集下载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4 昆虫备忘录》课件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4 昆虫备忘录》课件

教学课件
新知讲解
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 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 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 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问句:连续用三个问句,写出了“我” 思考的过程。这几种猜测,正是作者“琢磨” 的具体呈现。
教学课件
新知讲解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蜻 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你走近蜻蜓和苍蝇, 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噌——飞了。
语言亲切自 然,字里行间充 满了童真童趣。
教学课件
新知讲解
拟声词
吃晚饭的时候,呜呜————扑扑!飞来 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
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教学课件
新知讲解
下列句子中,“可能”和“约”能否去 掉?为什么?
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 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不能去掉。“可能”表示猜测;“约” 表示估计,并不是准确数据。这两个词语, 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准确、严谨。
4 昆虫备忘录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课件
新知导入
你认识这些昆虫吗?你对它们了解吗?自己先来看一看,
了解一下吧。
昆虫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
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
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
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
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
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教学课件
新知导入
瓢虫 蜻蜓 独角仙 土蚂蚱
长着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 朱红色的硬翅上有小圆点 长了一对复眼
教学课件
作业布置
记录你观察到的一种昆虫,并撰写 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谢谢
丝合缝。
生动地写出了瓢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4昆虫备忘录》优秀公开课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4昆虫备忘录》优秀公开课课件
课文导入
蜻蜓、瓢虫、蚂蚱……大自然中有好多好多昆虫。 “备忘录”指随时记载,帮助记忆的笔记本。此处是说 汪曾祺老先生非常喜欢观察昆虫,还把他观察到的昆虫 和他的想法写成了文章,做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备忘 录”。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备忘录是怎样做的吧!
4 昆虫备忘录
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下语文
课文解读
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 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我”都琢磨了些什么?
答:(1)复眼的构成——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2)复眼怎么看东西——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 大形象? 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
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
昆虫里的霸王。
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方法 介绍了独角仙的外形特点。
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 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就拉着走。
思考:列举的例子起了什么作用?
突出独角仙的力气之大,使文章内 容更真实,更有说服力。
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
之所以讨厌土蚂蚱,是因为: 第一,“土蚂蚱”身体_粗__短___,相貌_丑__陋___。 第二,一抓住它,它就_吐__出__一__泡__褐__色__的__口__水__。
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 本段的中心句
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 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
说明昆虫世界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究 的奥秘,也表现了作者求真务实的态度。
约 录
凡距 膜

状元成才路
绸 状元成才路
益 瞎
斑 蚂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shù 定数

shǔ 数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精美PPT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昆虫备忘录》精美PPT课件
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视觉器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的身上出现复眼中的小眼面一般动物的身上出现复眼中的小眼面一般呈六角形但小眼面的数目大小和形呈六角形但小眼面的数目大小和形状在各种昆虫中变异很大比如雄性状在各种昆虫中变异很大比如雄性介壳虫的复眼仅由数个圆形小眼组成
一直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复眼”,想必是好多
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 表示比较肯定的判断、猜测
作者的推断 对不对呢?
可见关于复眼的概念是我小时 候反复思考研究后推断出来的。
资料袋
复眼:是一种由不定数量的小眼组成的 视觉器官,主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 动物的身上出现,复眼中的小眼面一般 呈六角形,但小眼面的数目、大小和形 状在各种昆虫中变异很大,比如,雄性 介壳虫的复眼仅由数个圆形小眼组成。
连续的问句写出了作者进行了各种 猜测,表明了什么?
写“我”对复眼有很多疑问,却没有 找到答案。
点明了复眼的作用。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你走近蜻 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 噌——飞了。
举例子
说明复眼的作用
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 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课后小练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蜻__蜓___和__苍__蝇___ 是有复眼的昆虫。
2.“挂大扁儿”指的是_尖__头__绿_蚂__蚱_____, 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的是__土__蚂_蚱___。
2.选一选。
(1)备受国画青睐的是( A )。
A.绿蚂蚱 B.蜻蜓 C.花大姐
(2)花大姐指的是( A )。
学习提示1
自由朗读课文: 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努力读准

《4 昆虫备忘录》课件-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4 昆虫备忘录》课件-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独角仙的力气很大。北京隆(lóng)福寺过去有独角 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zhì)的小车,它拉着就 走。
蚂(mà)蚱(zhà) 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我挺喜欢 “挂大扁儿”这个名字。
我想知道 问题一 河北人为什么把蚂蚱叫作“挂大扁儿”? 问题二 蚂蚱为什么是绿色的? 我知道了 河北人称蚂蚱为“挂大扁儿”。
还有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你能 找出来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 特别漂亮”,把瓢虫的硬翅比作“瓷漆”。
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 约(yuē)有两寸(cùn)。它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 部尖端有一只犀(xī)牛一样的角。这家伙,是昆虫里 的霸(bà)王。
蚂蚱
蚂蚱
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我小时 候也画过不少,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很好画。
说明喜欢画尖头蚂蚱的原因。
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人们对它们的态度如何?
(1)尖头蚂蚱,它的特点是飞起来会咯咯作响、 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等,人们对它的态度是喜爱。 (2)土蚂蚱,它的特点是身体粗短,抓住时会吐 褐色的口水等,人们对它的态度是顶讨厌。
中心主旨
这篇课文作者以昆虫的特征为描述对象,侧重记叙了 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几类昆虫。文章将这些昆 虫的知识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多样的表述方式介绍给大 家,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和探究的兴趣。
课文结构
昆 复 眼:蜻蜓、苍蝇
(想象 设问)
虫 花大姐:七星瓢虫 、十四星瓢虫 (比喻 拟人 反问) 有
根据圆点数不同,瓢虫的益害属性是不同的。有的瓢虫吃蚜 虫,是益虫,如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 嫩叶,是害虫,如十一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

4 昆虫备忘录 同步练习(含答案)

4  昆虫备忘录  同步练习(含答案)

4 昆虫备忘录同步练习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感受如何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找出文中描写昆虫的颜色、形态的语句。

花大姐: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

独角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找出文中描写昆虫的动作的语句。

花大姐: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

(填序号)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丝绸.(chóu) 记录.(lù) B.蚂.蚱(mà) 蚂.蚁(mǎ)C.膜.翅(mú) 大约.(yuē) D.距.离(jù) 款.款(kuǎn)2.“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

”这两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题的转换 B.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声音的延长 D.表示引出下文二、读课文,提取信息,摘录关键词,完成阅读表。

1.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款款”一词说明了瓢虫下落的速度__(A.快B.慢)。

此句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瓢虫的__(A.活泼B.优雅),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2.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

(1)这里的“呜——扑”是____词,表现了独角仙的__(A.机警B.莽撞、笨拙)。

(2)读了这两句话,我仿佛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三、精彩片段阅读。

小乌鸦学喜鹊叫乌鸦知道自己的声音难听,人们都厌恶她。

她想:“我年纪大了,已经改不了啦,可我的孩子一定得改变叫声啊。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4《昆虫备忘录》精品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4《昆虫备忘录》精品课件

生生合作,生词学习

记录
chóu
丝绸
fán
平凡

膜翅

距离
xiā
瞎点
kuǎn
款款

有益
生生合作,生词巩固。
记录 平凡 距离 款款 丝绸 膜翅 瞎点 有益
词语解释
复眼:一种由不定数量的 小眼组成的视觉器官,主 要在昆虫及甲壳类等节肢 动物的身上出现。
蜻蜓、苍蝇长着一对复眼。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昆虫?
拟声词形象地表现了 独角仙飞行时的状态。
引入课文,学习重点
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 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拉着 就走。
用具体事例说明独角仙的力气大。
引入课文,赏读语句
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我 小时候也画过不少,因为它的形态好掌握, 很好画。
说明喜欢画 尖头蚂蚱的 原因。
语言知识点练习
蜻蜓 瓢虫 独角仙 蚂蚱
复眼 花大姐
每种昆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引入课文,学习重点
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你走近蜻 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 噌——飞了。
举例子,说明复眼的作用
联想想象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联想想象
想一想: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会是什么样?
引入课文,赏读语句
对比读一读,哪句话给你印象更为深刻?
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可以改改口 味,吃蚜虫。
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 口味,也吃蚜虫吗?
用反问的语调写出了作者对吃 马铃薯嫩叶的瓢虫的讨厌。
引入课文,赏读语句
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 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4 昆虫备忘录(课件)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4 昆虫备忘录(课件)
昆虫备忘录
情境导入
猜谜语
有位小姑娘, 夏夜赶路忙。 虽然行路难, 自带小电棒。
一生都在忙, 飞在百花乡, 围着花儿转, 花汁变蜜糖。
萤火虫和蜜蜂都属于——( 昆虫 )。生活中你观 察过昆虫吗?有没有想过把它们记录下来?有一位作家 叫汪曾祺,他就把自己喜欢的昆虫记录下来,写成了备 忘录。
昆虫备忘录
课堂指导
课文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了几种昆虫,让我们读起来兴 趣盎然。在生活中,我们在观察昆虫时,如果来不及记录, 还可以只记录关键词,用列表格的方法帮助记录。
学名 别名 外形 习性 动作 种类课堂Biblioteka 导课堂指导学名 瓢虫
别名 外形 习性
膜翅 吃蚜虫 花大姐 硬翅 吃马铃
小圆点 薯嫩叶
动作
落下 折好 收拢
种类
七星 十四星
……
猜一猜
对比这两种备忘录,你发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呢? 图文式备忘录 以文为主,以图为辅,具体生动地描写昆虫。
图表式备忘录 精简地罗列出昆虫各方面的信息,帮助快速了解昆虫。
小结
备忘录可以用来记录有趣的动物,还可以记录我们观 察的植物,以后我们可以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来记录观察 到的事物。
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我喜欢“挂大 扁儿”这个名字。
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记录这些昆虫的?
从学名、别名、外形、声音、习性、动作、种类等方面来 记录昆虫的特点的。
想一想
作者汪曾祺是从哪些方面来记录这些昆虫的?
作者是从学名、别名、外形、声音、习性、动作、种 类等方面来记录昆虫的特点的,记录是还用风趣的语言融 入了有意思的故事、天真的猜测、烂漫的想象,把这篇备 忘录写得生动有趣。

4《昆虫备忘录》(课件)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4《昆虫备忘录》(课件)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课文结构
昆 复 眼:蜻蜓、苍蝇
(想象 设问)
虫 备 忘
花大姐:七星瓢虫 、十四星瓢虫 (比喻 拟人 反问) 独角仙:笨、大、霸道、力大 (类比 拟人)
有 趣
录 蚂 蚱:尖头绿蚂蚱、土蚂蚱 (举例)
作业: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昆虫,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试着做一份昆虫备忘录吧。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4 昆虫备忘录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出 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汪曾祺在短 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 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 《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 等。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妹妹有一次玩耍脑袋磕到水泥地上摔晕. (yūn)过去,此后乘船就 开始晕. (yùn)船。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作者以昆虫的特征为描述
对象,侧重记叙了复眼、花大姐、独角 仙、蚂蚱几类昆虫。
读课文,说说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展 开的?
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 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
种类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 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课堂练习
一、为红色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目录(l√ù lǜ) 丝绸(cóu c√hóu) 大款(kǎn k√uǎn) 瞎说(x√iā xā)
二、形近字组词。
昆( 昆虫 )绸( 丝绸 ) 摸( 抚摸 ) 瞎( 瞎眼 ) 晃( 晃动 )稠( 稠密 ) 膜( 膜翅 ) 割( 割舍 )
点明了复眼的作用。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你走近蜻 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 噌——飞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童趣十足的文章。让我们了解了“复 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几类昆虫的身体秘密, 在满足我们好奇心的同时,让我们学会了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做昆虫备忘录的方法。
主题延伸
读了本文,我们知道这是作者的昆虫备忘录,我
们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吧!
名称 蚂蚁
图片
特点和习性
1. 我们平时见到的蚂蚁大多为黑色或棕 色,有1 对触角6 条腿。
节肢动物的一纲、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有触角、 眼、口器等。胸部有足三对、翅膀两对或一对、也有没翅 膀的。腹部有节、两侧有气孔、是呼吸器官。多数昆虫都 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发育阶段。如蜜蜂、蚊、蝇...。
理解词语
【款款地】 【绸】 【膜翅】 【益虫】
丝织物的 一种。 用蚕丝或化学纤维织成的平纹织物 或平纹作地的提花织物。质地细密。
还有一种“土蚂蚱”,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这种蚂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
想一想: 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
我最感兴趣的是独角仙,它是昆虫中的霸王, 能拉动一辆泥制作的小车,可是飞行时怎么那么笨。 “呜——扑!”就摔晕了。(其它内容也可以说)
拓展: 如果你是课文中一种昆虫,你来向大家介绍 自己,你会怎么说?
经过仔细的观察,我发现它很胆小。它平时喜欢静静地趴在叶丛 中,移动身体时总是先用前爪试探一下,然后再小心翼翼地一脚一脚 地爬过去。它的脚上有倒刺,可以巴住东西,把自己倒挂起来,有时 它就是这样藏在叶子背面的。如果脚巴不住东西,它就会用小红舌头 把脚“洗干净”。它非常喜欢吃蚊子以及其它小飞虫,经常爬到树杈 上,等待美味上门,一见着小飞虫,就迅速地用前爪夹住飞虫的腹部, 将其送进嘴里,慢慢吃掉。每当我用镊子夹着蚊子喂它的时候,它总 是先惊恐地往后退,看清楚以后,才会迅速用前爪夹住蚊子,然后再 慢慢享用“美味佳肴”。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由复眼昆虫联想到人如果也长一对复眼,后面还 用了省略号引发大家的联想,很有趣,也看出作 者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
想象: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你 能想象写出人长了一对复眼后的景象吗?试一试。
人长了复眼,肯定特别有意思,同时可以干很多事 情,比如这一对眼睛看书,那一对眼睛就可以看电影,如 果这一对眼睛累了,就用另一对眼睛,人就没有近视眼 了……但是也可能遇到麻烦,比如上课没有专心听讲,眼 睛发呆,眼前就会出现很多老师批评我的脸,那就麻烦了。
蝉喜欢栖(qī)息在柳树上。古人常画“高柳鸣蝉”是有道理的。 北京的孩子捉蝉用粘竿——竹竿头上涂了粘胶。 我们小时候则用蜘蛛网。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juē)成 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 很粘。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的翅膀就被粘住了。
蜻蜓
家乡的蜻蜓有四种。 一种极大,头胸浓绿色,腹部有黑色的环纹,尾部两侧有革质 的小圆片,叫做“绿豆钢”。这家伙厉害得很,飞时巨大的翅膀磨 得嚓嚓地响。或捉之置室内,它会对着窗玻璃猛撞。 一种常见的蜻蜓,有灰蓝色和绿色的。蜻蜓的眼睛很尖,但到 黄昏后眼力就有点不济。它们栖息着不动,从后面轻轻伸手,一捏 就能捏住。玩蜻蜓有一种恶作剧的玩法:掐一根狗尾巴草,把草茎 插进蜻蜓的屁股,一撒手,蜻蜓就带着狗尾草的穗子飞了。 一种是红蜻蜓。不知道什么道理,说这是灶王爷的马。 另有一种纯黑的蜻蜓。身上、翅膀都是深黑色,我们叫它鬼蜻 蜓,因为它有点鬼气,也叫 “寡妇”。
3.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顶.讨厌。Βιβλιοθήκη 表示程度( 最高)
4.从头到脚,约.有两寸。( 大概 )
三、下面对标点符号的作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C ) A.(瓢虫)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破折 号表示解释说明) B.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 下。(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 C.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 星点不同。(省略号表示话没说完) 点拨:C项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
4 昆虫备忘录
你认识这 些昆虫吗?
蜻蜓、瓢虫、蚂蚱......这些昆虫你了解吗?今天我们 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它们身上的秘密吧!
学习目标
1. 会认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
内容。(重点) 3. 阅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
花大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
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
严丝合缝。
从“款款地落”“折好” 这些动作写出了“花大
姐”的飞行特点。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
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
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
两个意思①真诚;诚恳;②徐缓;轻缓。本课是第二 个意思。
直接或间接对人有利的昆虫、如吐丝的蚕、酿蜜和传 播花粉的蜜蜂、捕食农业害虫的螳螂、瓢虫、蜻蜓等。
为昆虫中最常见的一类翅,翅膜质,薄而透明,翅脉 明显可见。如蜂类、草蛉、蝉和蜻蜓的前后翅,蝇类 的前翅,甲虫、蝗虫和蝽的后翅等。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
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
味,也吃蚜虫吗?
介绍花大姐的特点。 最后用反问句,显得
幽默风趣。
独角仙
“呜——扑”拟声词看出独 角仙的鲁莽特点,加之后面 “摔晕了”让人忍俊不禁。
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
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作者以昆虫的特征为描述
对象,侧重记叙了复眼、花大姐、独角 仙、蚂蚱几类昆虫。
课文写了哪几种昆虫?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是什么?(核心问题)
复眼
“那它怎么看东西呢?”先提出问题,然后用2个反问 的句子做猜测的答案。同时“一直在琢磨”与“总是 琢磨不出来”互相印证,看出作者的好奇心特别强。
一、复眼 1.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复眼?
__好_多__小__眼__睛__合__成__一__个__大__眼__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思考复眼怎么看东西这个问题时,作者用了“琢磨”一词,
读 此后一乘读船:就妹开妹始有晕一. (次yù玩n)耍船脑。袋磕到水泥地上摔晕. (yūn)过去,
理解词语
【昆虫】 【备忘录】 【凡是】 【距离】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本课指随时记载;帮助记忆的笔记本。
只要是;总体概括之词,指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是指(两物体)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或间隔的长 度。也可以形容认识、感情等方面的差距。
螳螂是一种能吃害虫的益虫,所以我们要保护螳螂。
思考: 1. 说说文章中的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2. 螳螂的外形特点是什么?
夏天的昆虫(节选)
汪曾祺
蝈蝈
蝈蝈(guō guō)我们那里叫做“叫蛐(qū)子”。因为它长得粗壮结实,样子也 不大好看,还特别在前面加一个“侉”(kuǎ)字,叫做“侉叫蛐子”。这东西就是 会呱呱地叫。有时嫌它叫得太吵人了,在它的笼子上拍一下,它就大叫一 声:“呱!——”停止了。它什么都吃,据说吃了辣椒更爱叫,所以我就挑顶辣的 辣椒喂它。早晨,掐了南瓜花(谎花)喂它,只是取其好看而已。这东西是咬人的。 有时捏住笼子,它会从竹筐的洞里咬你的指头肚子一口!
感受自然的神奇。(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会认
备忘录


语录 量才录用
凡是
fán

但凡 不同凡响
我会认
距离
款款

kuǎn

间距 距人千里

款步 款学寡闻
我会认
黑绸
chóu


蝉大致有三类。一种是“海溜”,最大,色黑,叫声洪亮。这 是蝉里的楚霸王,生命力很强。我曾捉了一只,养在一个断了发条 的旧座钟里,活了好多天。一种是“嘟溜”,体较小,绿色而有点 银光,样子最好看,叫声也好听, “嘟溜——嘟溜——嘟溜”。一 种叫 “叽溜”,最小,暗赭(zhě)色,也是因其叫声而得名。
昆 复 眼:蜻蜓、苍蝇
(想象 设问)
虫 花大姐:七星瓢虫 、十四星瓢虫 (比喻 拟人 反问) 有
备 忘 独角仙:笨、大、霸道、力大
(类比 拟人)

录 蚂 蚱:尖头绿蚂蚱、土蚂蚱 (举例)
课文主旨
这篇课文作者以昆虫的特征为描述对象,侧重记 叙了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几类昆虫。文章将 这些昆虫的知识通过儿童化的语言,多样的表述方式 介绍给大家,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和探究的兴趣。
另有一种秋叫蛐子,较晚出,体小,通身碧绿如玻璃料,叫声清脆。秋叫蛐 子养在牛角做的圆盒中,顶面有一块玻璃。我能自己做这种牛角盒子,要紧的是 弄出一块大小合适的圆玻璃。把玻璃放在水盆里,用剪子剪,则不碎裂。秋叫蛐 子价钱比侉叫蛐子贵得多。养好了,可以越冬。
叫蛐子是可以吃的。得是三尾的,腹大多子。扔在枯树枝火中,一会就熟了。 味极似虾。
我长着瓷器似的朱红色的硬翅,上面有颜色鲜艳的小圆 点,小圆点也叫“星”,不能乱点,身上有几颗星与名字是 有关系的。我们飞行时很优雅,款款地落下,折好黑绸衬裙, 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我们有的吃蚜虫,受人类 的欢迎,叫我们益虫;还有的喜欢吃马铃薯的嫩叶,被称为 害虫。你知道我是谁了吗?
课文结构
思考:读短文,请你试着用表格为它们做一份昆虫 备忘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