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二)课后练习试卷一年级数学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2)-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2)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2)”。
本节课主要复习和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比较大小”和“10以内数的认识”。
我们将通过各种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10以内数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2. 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比较大小的方法。
2. 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卡片、图片、小动物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 比较大小的方法: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例如,比较两张卡片的大小,让学生说出一张卡片比另一张卡片大还是小。
3. 10以内数的认识: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
例如,给学生一些小动物玩具,让学生按照数量进行分类,并数一数每种小动物的数量。
4.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实际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和10以内数的认识来解答。
例如,比较两组物品的大小,让学生选择出哪一组物品更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目,巩固比较大小的方法和10以内数的认识。
例如,让学生比较大小的图片,并说出哪个图片更大。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较大小的方法:1. 比较两张卡片的大小2. 比较两组物品的大小10以内数的认识:1. 数一数小动物的数量2. 按照数量进行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大小的图片,并说出哪个图片更大。
答案:根据图片的大小,学生需要选择出哪个图片更大。
2. 作业题目:数一数图片中的物品数量,并将其进行分类。
答案:根据物品的数量,学生需要将图片中的物品进行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找一些物品,比较大小的方法和10以内数的认识,并和家长分享。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4.2一起来分类_北师大版(含解析)

一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4.2一起来分类_北师大版(含解析)一、应用题1.把应放在书包里的东西圈出来。
2.不是蔬菜的圈出来。
3.把不是学习用品的圈出来4.把不是同一类的用○画出来。
5.把不是同一类的用○画出来。
6.把属于车类的圈出来。
7.把会飞的动物圈出来。
8.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
9.请把在天上飞圈出来。
10.把不是水果的圈出来。
11.把吃饭时可能用到的物品圈出来。
12.把左右两边同一类的物品找出来,连一连13.请你先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放合适?14.分一分,把同类物品的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
15.分一分,把同类物品的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
16.按照用途将下列物体进行分类。
[来源:ZXXK] 17.你能给这些式子分一分吗?18.你能按要求自己分一分吗?19.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二、综合题根据图片回答问题:(1)请你认真观察图中都有什么?(2)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3)你能想办法,把它们分一分吗,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吗?(4)笑笑能想出两种分法,你呢?请试一试?答案解析部分一、应用题1.【答案】毛笔、铅笔、钢笔、尺子、转笔刀、橡皮【解析】【解答】图上呈现了8种物体,依次是毛笔、铅笔、钢笔、锯子、小提琴、尺子、转笔刀、橡皮。
其中毛笔、铅笔、钢笔、尺子、转笔刀、橡皮属于学习用品,应该放在书包里,而锯子、小提琴不是学习用品,不需要放在书包里。
所以答案是将毛笔、铅笔、钢笔、尺子、转笔刀、橡皮分别圈起来。
本题考查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
【分析】毛笔、铅笔、钢笔、尺子、转笔刀、橡皮属于学习用品,应该放在书包里,而锯子、小提琴不是学习用品,不需要放在书包里。
本题考查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
2.【答案】【解析】3.【答案】【解析】【解答】以上五种依次是铅笔、练习本、篮球、尺子、数学书。
其中铅笔、练习本、尺子、数学书是学习用品,而篮球是体育用品。
所以答案选择篮球。
考察知识点为物体的比较、排列和分类。
【分析】铅笔、练习本、尺子、数学书是学习用品,而篮球是体育用品,所以答案选择篮球。
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分类》专项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分类》专项练习
题
题目一:
将以下图形进行分类,写出每个分类的图形的名称:

解答一:
分类一:圆形
- 图形1: 圆
- 图形2: 球
分类二:方形
- 图形3: 正方形
- 图形4: 长方形
分类三:三角形
- 图形5: 直角三角形
- 图形6: 等边三角形
题目二:
将以下物品进行分类,写出每个分类的物品的名称:
1. 书包
2. 铅笔
3. 钢笔
4. 练本
5. 尺子
6. 橡皮擦
解答二:
分类一:文具
- 物品1: 铅笔
- 物品2: 钢笔
- 物品3: 尺子
- 物品4: 橡皮擦
分类二:书本用品
- 物品5: 书包
- 物品6: 练本
题目三:
将以下水果进行分类,写出每个分类的水果的名称:
1. 苹果
2. 香蕉
3. 橘子
4. 葡萄
5. 梨子
解答三:
分类一:柑橘类水果
- 水果1: 橘子
分类二:苹果类水果
- 水果2: 苹果
分类三:其他水果
- 水果3: 香蕉
- 水果4: 葡萄
- 水果5: 梨子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分类》专项练习题的内容,通过对不同的图形、物品和水果进行分类,可以帮助学生锻炼整理和归类的能力。
练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分辨不同特征,做到准确分类。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分类结果)

知识梳理
例 2:统计图形的个数。
图形
个数
2
1
10
3
知识梳理
例 3:把下列的图片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并填入表格。
分发一: 分发二:
个数 个数
笑脸 4
黄色 3
哭脸 3
灰色 4
知识梳理
【方法小结】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 不相同。把数据按要求进行整理、归类、并按 一定的顺序把数据排列起来,制成表格,这就 是简单的统计表。
课堂练习
1.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名称
学习用品
生活用品
橡皮、铅笔、地球仪、尺子、书、 梳子、毛巾、吹风机、
铅笔刨、文具盒
镜子、牙膏、牙刷
课堂练习
2.下面是动物园里集中动物的数量。
(1)动物园里,( 猴子)最多,( 熊猫)最少。 (2)小猴比梅花鹿多多少只? 18 - 9 = 9
6
6
课题引入
(3)按大人和孩子的标准分类: 大人:
小孩: (4)按男、女的标准分类:
男: 女:
教学新知
1.数一数,填一填。
图形
数量
3
3
2
知识梳理
知识点:分类并整理表格数据 例 1:分一分,数一数,填入表格。
图形 个数
圆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体
3
3
2
2
【解析】用分类统计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确定分类标准进行统计 并完成表格。
课堂练习
3.分类统计图形,完成统计表。
方法一: 方法二:
形状 个数
颜色 个数
圆柱 3
深色 2
长方体 2 灰色 3
正方体 2 白色 2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偶数?A. 3B. 4C. 5D. 62. 1 + 1 等于多少?A. 1B. 2C. 3D. 43. 下列哪个图形是圆形?A. 三角形B. 正方形C. 圆形D. 长方形4. 下列哪个数字是最大的?A. 10B. 20C. 30D. 405. 下列哪个数字是最小的?A. 5B. 6C. 7D. 8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2 + 2 = 4 ()2. 9 是偶数()3. 5 + 5 = 10 ()4. 3 2 = 1 ()5. 8 + 8 = 16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1 + 3 = __2. 4 2 = __3. 5 + __ = 104. 9 __ = 45. __ + 7 = 12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写出2 + 3的结果。
2. 请写出5 2的结果。
3. 请写出6 + 4的结果。
4. 请写出9 3的结果。
5. 请写出7 + 5的结果。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有3个苹果,他又买了2个苹果,请问他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小红有5个橘子,她吃掉了2个橘子,请问她现在有多少个橘子?3. 小华有8个铅笔,他用了3个铅笔,请问他现在有多少个铅笔?4. 小李有10个书本,他借给了2个书本给同学,请问他现在有多少个书本?5. 小王有7个玩具,他丢了2个玩具,请问他现在有多少个玩具?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下列算式的结果:3 + 4 2 = __2. 请分析下列算式的结果:6 2 + 1 = __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用纸和笔画出3个正方形,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2. 请用纸和笔画出2个圆形,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八、专业设计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简单的加法游戏,要求使用不超过10以内的数字。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一份有特色的试卷,是一件宝贵的艺术作品,难拟难得,众人所盼。
我们一起去尝试做一套数学试卷吧?今天店铺就与大家分享: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题目(一)一、填一填。
1、按顺序填空。
3, 5,(),(),11。
2、在()里填上“>”、“<”或“=”。
5()0 3-1()4 7+4()11 9()105+2()7 9-6()23、求加法和,减法差。
2+9=() 8+7=() 8-6=() 16-8=()4、在( )里可以填几。
5+()=8 ()+2=10 7+()=13 ()+()=165、和7相邻的数是( )和( )。
6、由2个十组成的数是( ),18是由( )个一和( )个十组成的。
7、比15小又比10大的数是( )。
二、算一算。
2+8= 9-5= 3+6= 10-9= 8+7= 5-0= 7-4= 9+9= 0-0= 4+8=三、画一画。
1、画○,比□少3个。
□ □ □ □ □ □ □2、画○,比☆多2个。
☆ ☆ ☆ ☆ ☆ ☆ ☆3、画□,和◆同样多。
◆ ◆ ◆ ◆ ◆ ◆ ◆四、用数学。
1、◆◆◆◆◆ ◇◇◇◇()+()=()()-()=()2、小红有10块糖,吃了5块,还剩多少块糖?3、小猴子下山摘桃子,摘了6个,还剩8个,原来有多少个?西师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试卷题目(二)一、填空。
1、按顺序填数。
( ) ,( ), 12 ,( ), ( ) ,15 ,( ), ( ), ( )2、 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4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 )。
3、14前面一个数是( ),与20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4、在16这个数中,个位上的数是( ),表示( )个( );十位上的数是( ),表示( )个( )。
5、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二、填“+”或“-。
18()15=3 9() 6=3 14 ()5 = 9 6() 13=190 ()13=13 3() 15=18 19() 7=2 10()5=15三、在() 里填上“ >”、“< ”或“=” 。
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起来分类(教学设计)

一起来分类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整理与分类北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材内容概览这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初步理解分类的概念,学会按照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发现物品之间的共同特征并进行分类。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准确找出物品之间的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形成有序的分类习惯,并能在生活中加以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材料,帮助学生建立分类的概念。
操作实践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分类的过程,加深对分类的理解。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物教学:准备充足的实物材料,供学生观察、比较、分类使用。
四、教材特点与优势1.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教材中的插图和示例丰富多样,有助于学生直观理解分类的概念和方法。
2. 注重实践,操作性强:教材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类的过程,加深对分类的理解。
3. 注重思维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学情分析一)、学生基础情况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对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还处于初步接触和适应阶段。
他们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与各种活动。
但他们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以及生活经验有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耐心引导。
二)、学生特点分析1. 好奇心强,兴趣浓厚: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分类这一有趣的主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 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能够从多个角度对物体进行分类。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全册每课练习题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一课时快乐的家园A案:课时作业一、照样子数一数,画一画。
二、照样子,圈一圈。
三、看一看,填一填。
一共有()朵花,排第()。
第二课时玩具A案:课时作业一、看图圈数。
二、写数。
第三课时小猫钓鱼A案:课时作业一、看图写数。
二、按顺序写数。
第四课时文具A案:课时作业一、数一数,写数。
二、照样子,画点子。
三、按顺序填数。
第五课时快乐的午餐A案:课时作业一、画一画。
1.画,和一样多。
2.画,比多。
二、哪一组正合适?画“√”。
1.每人1双。
2.每只兔子一根。
三、比一比,最多的画“V”,最少的画“△”。
1.2.第六课时动物乐园A案:课时作业一、送小鸟回家。
(连线)二、比一比,填一填。
第二单元比较第一课时过生日A案:课时作业一、比一比,大的画“√”,小的画“O"。
二、用下面的篮子装一些同样大小的苹果,哪个装得更多?在下面画“√”。
第二课时下课啦A案:课时作业一、给最高的树涂上红色,最矮的树涂上绿色。
二、给最长的线画上“√”。
三、谁最高?请画“√”。
第三课时跷跷板A案:课时作业一、给轻的涂红色。
二、在最轻的后面画“√”。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A案:课时作业一、在口里填数。
口+1=2 2+口=3 2+3=口二、看算式接着画,接着填。
三、说一说,填一填。
第二课时还剩下多少A案:课时作业一、填一填。
5一2=口4一1=口二、看图摆一摆,再填得数。
4一1=口4一3=口5一3=口3一1=口三、看算式,先画去O,再填数。
第三课时可爱的小猫A案:课时作业一、直接写得数。
3+0= 5-4= 2-1=3-3= 5-5= 1+0=二、在○里填上“>”“<”或“=”。
3-2○1+1 5-5○1+0 5○4+05-4○0+0 2+2○4+1 3-3○0三、看图写算式。
1盘子里还剩几个苹果?2鱼缸里还剩几条鱼?第四课时练习一看图列式计算。
4+1=□5-1=□3+□=□5-□=□3+1=□5-4=□2+□=□4-□=□第五课时猜数游戏A案:课时作业一、看图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