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房质量检查细则

合集下载

药品库房工作考核细则(4篇)

药品库房工作考核细则(4篇)

药品库房工作考核细则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药品库房工作,提高库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效率,特制定本考核细则。

第二章考核内容1. 药品入库管理- 按照相关规定,准确填写入库登记表,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等信息;- 对入库的药品进行验收,确认药品的品质和数量,确保不良药品不入库;- 在药品入库过程中,做好防潮、防尘、防破损等工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在入库后,及时将药品放置于指定的货架上,并进行分类整理,确保库房的整洁和药品的易查找;2. 药品出库管理- 按照相关规定,准确填写出库登记表,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领用人等信息;- 对出库的药品进行核对,确保出库的药品与登记表上的药品信息一致;- 在药品出库过程中,做好防潮、防破损等工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在出库后,及时更新库存系统中的库存数量,并及时上报,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3. 药品盘点管理- 定期对库房中的药品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量与实际数量一致;- 在盘点过程中,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 药品盘点后,及时更新库存系统中的库存数量,并及时上报,- 盘点结束后,整理盘点资料,做好盘点报告,并上报主管部门;4. 药品保管管理- 对库房内的药品进行分类整理,确保不同种类的药品放置在相应的货架上;- 对保质期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近期将过期的药品,并上报主管部门;- 对有特殊需求的药品,进行单独保管,并保持其安全性和完整性;- 对库房的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和清洁,确保库房的整洁和药品的安全;5. 库存管理- 在药品入库和出库时,及时更新库存系统内的库存数量;- 定期对库房内的药品进行盘点,确保库存数量与实际数量一致;- 对库存异常的药品,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并上报主管部门;- 对库存过多的药品,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1. 考核指标- 按照考核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指标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考核指标的权重应根据其重要程度进行合理分配;2. 考核周期- 对库房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为半年或一年一次;3. 考核方法- 考核可以通过个人面谈、实地检查、现场观察、资料审核等方式进行;- 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考核,将各项考核指标的得分综合计算得出最终的考核结果;第四章考核结果的运用1. 考核结果的权重- 根据考核指标的权重,将各项考核指标的得分计算得出最终的考核分数;- 根据考核分数的高低,确定相应的考核等级,并进行相应的奖惩;2. 考核结果的运用- 良好的考核成绩将作为绩效考评和晋升评定的参考依据;- 考核结果将作为对库房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的依据;- 不良的考核成绩将作为对库房工作人员进行处罚和调整的依据;1. 考核监督- 通过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库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确保考核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对考核结果有争议的,可以提出申诉,由主管部门进行处理;2. 考核改进- 对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第六章附则本考核细则所提及的相关规定,应参考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护理库房管理制度

护理库房管理制度

护理库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护理库房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医疗机构护理管理规定》编制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护理库房管理工作。

第三条护理库房应有足够空间,清洁卫生,设备设施齐全,符合卫生防疫要求。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设立专职库房管理员,负责护理库房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向库房管理员提供必要的技术、管理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

库房管理员应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规定。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护理库房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对违反护理库房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当及时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保障护理库房管理所需的经费、人力、物资、设备等条件,提高护理库房管理工作效率。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护理库房管理的考核评定机制,对库房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

第二章护理库房的组织管理第九条医疗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护理库房,由专人管理。

第十条护理库房应设置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护理用品和器材、药品等物品的监管,确保库房物品的安全和完整。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编制和实施护理库房的管理办法,明确护理用品和器材、药品等物品的采购、储存、分发、使用和报废等程序。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物品寄存制度,对于患者及家属寄存的贵重物品,应当建立专门的登记备案程序。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护理库房进行清点盘点,确保库存数量与实有数量一致.发现差错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防止物品丢失。

第十四条医护人员不得私自调取护理库房物品,库房管理员应当对护理库房的出入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

第十五条医护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领取护理库房物品,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归还。

对于因个人原因造成物品损坏或丢失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库房管理制度档案记录,便于查询和回顾,对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库房管理工作的考核和评估,对工作不力和疏漏的责任人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库房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食品仓库卫生检查管理制度

食品仓库卫生检查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食品仓库的卫生安全,防止食品受到污染,保障消费者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食品仓库及其相关区域。

三、责任部门1. 仓库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实施、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生产部门:负责食品原料的采购、验收和存储。

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食品仓库的卫生进行检查和监督。

四、具体要求1. 食品原辅料及成品库卫生管理(1)食品原辅料进厂必须具有食品合格证,并由品管部门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2)仓库地板应保持干净清洁,地面无灰尘,屋顶无蜘蛛网悬挂。

(3)食品入库后,按入库先后批次、生产日期分别存放,并对库存食品定期进行卫生质量检查,做好质量预报工作,及时处理有变质征兆的食品。

(4)成品库存放食品时,要按批次存放,做到先入先出,不得挤压。

(5)严禁库房存放有毒有害及放射性物质和危险物品。

(6)食品储存工程中,应及时防霉及库房保持适当的温湿度。

(7)食品在仓库中的堆放要有足够间隙,不可过分密集,库房应铺木制垫板,食品放在垫板上并与地板墙壁间保持一定距离,熟食品不能着地。

(8)过期及发霉虫蛀腐朽变质的食品原辅料、成品,不能存放,应及时清理出库。

(9)贮存食品原辅料、成品的库房不得残留异味。

2. 仓库清洁与消毒(1)定期对仓库进行清扫与消毒,消毒前应清库并注意消毒剂的使用。

(2)库房内的清洁工具应分开使用,不得交叉污染。

(3)库房内的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3. 人员管理(1)库房管理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佩戴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工作。

(2)库房管理人员应接受定期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卫生意识。

五、检查与监督1. 仓库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食品仓库的卫生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卫生要求得到落实。

2. 质量管理部门应不定期对食品仓库的卫生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仓库管理部门。

3. 生产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原料的采购、验收和存储环节的卫生管理,确保食品质量。

六、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卫生管理成绩显著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药房、库房药品质量检查表

药房、库房药品质量检查表

部门:检查项目
特别药品药房
库房
高危药品
易混杂药品
冷藏药品
效期管理
其余药品
药房、库房药质量量检查表
年月日
检查要求检查结果备注
1、五专管理:能否履行“五专”管理规定(专人负责、专
柜加锁、专用帐册、专册登记、专用途方)。

3、署名能否与“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医师署名
(签章)式样存案表”一致。

4、能否有账册,每日登记表、交接班登记表,各项登记能
否完美。

6、能否有空安瓿回收登记本,填写能否完好,涂改处能否
有署名并注明天期。

7、有无损坏、报损药品处理登记记录。

8、能否有按期检查,账物符合,记录能否完美。

1、储藏条件:专用设备(专库、专柜寄存)、双人双锁、
防盗设备(门窗安装防盗设备及报警装置)等。

2、能否严格做好入库查收记录专簿及出库专用帐册登记。

3、能否按批号发放,电脑账务能否与实物一致。

4、空安瓿回收能否有的登记。

高危药品能否专地区或专用药架(柜)寄存,并在该地区
或专用药架(柜)醒目地点有规范的“高危药品”警告表记。

对易混杂药品管理能否规范,能否贴有警告标示。

能否规范寄存,温湿度记录能否完美。

1、能否认期查察效期,并有有关记录。

2、货架或寄存地区能否有过期药品,近效期药品能否有
表记。

1、药品摆放能否规范、整齐,能否分类保存,有无混批
现象。

2、能否有按期清点,账物符合。

3、损坏、霉变、过期无效药品有无处理记录。

检查小结:
检查人员署名:
被检查部门责任人署名:。

DAT 81-2019 档案库房空气质量检测技术规范

DAT 81-2019 档案库房空气质量检测技术规范

㊀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D A/T81 2019档案库房空气质量检测技术规范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m o n i t o r i n g o f a r c h i v a l r e p o s i t o r y a i r q u a l i t yˑˑˑˑGˑˑGˑˑ发布ˑˑˑˑGˑˑGˑˑ实施国家档案局发布85D A/T81 2019㊀前㊀㊀言㊀㊀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志华㊁荆秀昆㊁陈菲㊁姜莉.95D A/T81 2019㊀引㊀㊀言㊀㊀档案库房空气质量不仅是影响档案保存质量和保存寿命的重要因素,而且会对档案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为提高档案库房管理水平,完善库房空气质量检测制度,促进档案部门了解和评价档案库房空气质量状况,特制定本标准.档案库房空气质量检测在对象(档案库房)㊁检测项目及范围㊁布点采样㊁安全因素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环境的空气质量检测.06D A/T81 2019㊀档案库房空气质量检测技术规范1㊀范围本标准给出了档案库房空气质量检测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档案库房,包括在用档案库房以及新建档案库房.2㊀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 B50325㊀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 B/T601㊀化学试剂㊀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 B/T602㊀化学试剂㊀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 B/T6167㊀尘埃粒子计数器性能试验方法G B/T6682㊀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 B/T8170 2008㊀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 B/T11605㊀湿度测量方法G B/T11742㊀居住区大气中硫化氢卫生检验标准方法㊀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 B/T14582㊀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 B/T16147㊀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方法G B/T18204.1㊀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㊀第1部分:物理因素G B/T18204.2㊀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㊀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 B/T18883 2002㊀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 B/T27703 2011㊀信息与文献㊀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保存要求G B Z/T160.33㊀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㊀硫化物G B Z/T300.44㊀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㊀第44部分㊀黄磷㊁磷化氢和磷酸G B Z/T300.111㊀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㊀第111部分㊀环氧乙烷㊁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H J504㊀环境空气㊀臭氧的测定㊀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 J590㊀环境空气㊀臭氧的测定㊀紫外光度法H J618㊀环境空气㊀P M10和P M2.5的测定㊀重量法H J644㊀环境空气㊀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㊀吸附管采样G热脱附/气相色谱G质谱法H J759㊀环境空气㊀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㊀罐采样/气相色谱G质谱法J G J25 2010㊀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 G J/T309 2013㊀建筑通风效果测试与评价标准J J G846㊀粉尘浓度测量仪J J F1190㊀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规范3㊀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6D A/T81 2019㊀3.1档案库房㊀a r c h i v a l r e p o s i t o r y收藏档案的专门用房.[D A/T1 2000,定义8.5]3.2档案库房空气质量参数㊀a r c h i v a l r e p o s i t o r y a i r q u a l i t yp a r a m e t e r档案库房空气中与档案保管和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㊁化学㊁生物和放射性参数.注:改自G B/T18883G2002,定义3.1.3.3瞬时采样㊀g r a b s a m p l i n g在很短的时间内,采集样品.3.4连续采样㊀c o n t i n u o u s s a m p l i n g在全部操作过程或预定时间内,不间断地采样.3.5标准状态㊀n o r m a l s t a t e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 P a时的干物质状态.[G B/T18883 2002,定义3.4]3.6新风量㊀a i r c h a n g e f l o w在门窗关闭的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由空调系统通道㊁房间的缝隙进入室内的空气总量,单位:m3/h.3.7空气交换率㊀a i r c h a n g e r a t e单位时间(h)内由室外进入到室内空气的总量与该室室内空气总量之比,单位:h-1.3.8可吸入颗粒物㊀i n h a l a b l e p a r t i c l e s,P 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ɤ10μm的颗粒物.[H J618 2011,定义3.1]3.9细颗粒物㊀f i n e p a r t i c l e s,P M2.5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ɤ2.5μm的颗粒物.[H J618 2011,定义3.2]3.10氡浓度㊀r a d o n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实际测量的单位体积空气内氡的含量,单位:B q/m3.3.1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㊀v o l a t i l e o r g a n i c c o m p o u n d s,V O C s沸点范围在50ħ~100ħ到240ħ~260ħ之间的化合物.3.12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㊀t o t a l v o l a t i l e o r g a n i c c o m p o u n d s,T V O C利用T e n a xG C或T e n a xT 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G B/T18883 2002,定义3.3]26D A/T81 2019㊀4㊀布点和采样4.1㊀布点原则采样点的数量根据所需检测的档案库房的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测量值应能真实反映该库房的空气质量.原则上每个相对独立的库房应设1~3个点;面积超过100m2时,应适当增加采样点.4.2㊀布点方式多点采样时应按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离门窗距离应大于1.0m.采样点高度一般距离地面高度1.0m~1.5m之间.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4.3㊀采样时间及频次新建或经改造的档案库房,在正式使用前应进行检测,并符合G B50325中Ⅱ类公共建筑工程的要求.日常检测的采样时间及频次,应根据检测目的㊁待测物浓度水平及检测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确定.使用中的档案库房建议每年至少采样检测一次.4.4㊀封闭时间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2h后进行.对于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或新风系统的库房环境,设备应正常运转.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现场情况及要求而定.4.5㊀采样方法4.5.1㊀瞬时采样在满足待测污染物采样要求的条件下,迅速采集环境样品,检测值代表某一时间点的档案库房空气质量参数.若需要多次采样时,一般采样间隔时间为10m i n~15m i n,每个点位应至少采集3次样品,每次的采样量大致相同.4.5.2㊀连续采样在满足待测污染物采样要求的条件下,用有动力的抽气装置,在预定的一段时间内连续采集待测环境样品,检测值代表该时段内档案库房空气质量参数的平均值.4.6㊀采样记录采样时要对现场情况㊁采样日期㊁时间㊁地点㊁数量㊁布点方式㊁大气压力㊁气温㊁相对湿度㊁风速以及采样人员等做出详细记录;每个样品上也要贴上标签,标明点位编号㊁采样日期和时间㊁测定项目等,字迹应端正㊁清晰.采样记录随样品一同报到实验室.4.7㊀采样装置4.7.1㊀空气采样器由流量计㊁流量调节阀㊁稳流器㊁计时器及采样泵等装置组成.采样流量范围为0.10L/m i n~1.00L/m i n,流量计应不低于2.5级.36D A/T81 2019㊀4.7.2㊀玻璃注射器适用于采集化学性质稳定㊁不与玻璃起化学反应且浓度较高的待测气体.4.7.3㊀空气采样袋适用于采集化学性质稳定㊁不与采样袋起化学反应的待测气体,如V O C s.可使用带金属衬里的采样袋可以延长样品的保存时间,也可使用聚四氟乙烯采样袋等.4.7.4㊀冲击式吸收瓶适用于采集气态物质.4.7.5㊀多孔玻板吸收瓶适用于采集气态或气态与气溶胶共存的物质.4.7.6㊀固体吸附管适用于采集能被吸附管内固体吸附剂吸附并方便解吸的气态物质.4.7.7㊀滤膜适用于采集挥发性低的气溶胶,如可吸入颗粒物等.常用的滤料有玻璃纤维滤膜㊁聚氯乙烯纤维滤膜㊁微孔滤膜㊁聚四氟乙烯滤膜㊁石英滤膜等.4.7.8㊀不锈钢采样罐不锈钢采样罐的内壁经过抛光或硅烷化处理,用于档案库房空气中V O C s的采样.可根据采样要求,选用不同容积的采样罐.使用前采样罐被抽成真空,采样时将采样罐放置现场可对空气进行瞬时采样,送回实验室分析.4.8㊀采样的质量控制4.8.1㊀采样装置采样装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并通过计量检定.使用前,应按仪器说明书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标定.采样时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管)不能被阳光直接照射.4.8.2㊀采样人员采样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切实掌握采样技术.4.8.3㊀气密性检查有动力采样器在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气密性进行检查,不得漏气.4.8.4㊀流量校准采样前和采样后要用经检定合格的一级皂膜流量计在采样负载条件下校准采样系统的采样流量,取两次校准的平均值作为采样流量的实际值.校准时的大气压与温度应和采样时相近.两次校准的误差不得超过5%.46D A/T81 2019㊀4.8.5㊀现场空白检验在进行现场采样时,一批应至少留有两个采样管不采样,并同其它样品管一样对待,作为采样过程中的现场空白,采样结束后和其它采样吸收管一并送交实验室.样品分析时测定现场空白值,并与校准曲线的零浓度值进行比较.若空白检验超过控制范围,则这批样品作废.4.8.6㊀平行样检验每批采样中平行样数量不得低于10%.每次平行采样,测定值之差与平均值比较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20%.4.8.7㊀采样体积校正在计算浓度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V0=V T0T P P0㊀㊀式中:V0 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V 采样体积,L;T0 标准状态的温度,273.15K;T 采样时采样点现场的温度,K;P 采样时采样点的大气压力,k P a;P0 标准状态下的大气压力,101.3k P a.5㊀样品的运输与保存样品由专人运送,按采样记录清点样品,防止错漏,为防止运输中采样管震动破损,装箱时可用泡沫塑料等分隔.样品因物理㊁化学等因素的影响,使组分和含量可能发生变化,应根据不同项目要求,进行有效处理和防护.样品运抵后要与接收人员交接并登记.检测样品要标注保存期限,并在保质期内完成检测.超过保存期限的样品,要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处理.6㊀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6.1㊀检测项目6.1.1㊀检测项目的确定依据6.1.1.1㊀选择相关档案文献保存标准中要求控制的检测项目.6.1.1.2㊀选择会加速档案载体材料劣化的检测项目.6.1.1.3㊀选择档案库房新建或改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对档案保存有害的物质.6.1.1.4㊀选择杀灭有害生物(如灭菌㊁杀虫)等情况可能产生的对档案保存有害的物质.6.1.1.5㊀选择空调系统污染可能对档案保存有影响的和对档案保存有害的物质.6.1.1.6㊀选择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要求控制的且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检测项目.6.1.1.7㊀所选检测项目应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分析方法㊁行业推荐的分析方法.6.1.2㊀检测项目内容6.1.2.1㊀检测项目内容见表1.56D A/T81 2019㊀表1㊀档案库房空气质量检测项目应测项目选测项目温度㊁相对湿度㊁大气压㊁空气流速㊁新风量㊁二氧化硫㊁二氧化氮㊁臭氧㊁氨㊁氡(222R n)㊁甲醛㊁乙酸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㊁颗粒物(包括P M10和P M2.5)㊁菌落总数等苯㊁甲苯㊁二甲苯;对二氯苯㊁萘;环氧乙烷㊁硫酰氟㊁磷化氢;硫化氢㊁羰基硫㊁氯化氢等6.1.2.2㊀进行档案库房空气质量检测应首先检测并记录档案库房的温度㊁相对湿度㊁空气流速和大气压.6.1.2.3㊀档案库房新添㊁改造或检修通风设备或空调设备后应测定空气流速和新风量并至少连续记录24h设备调控环境的温㊁湿度波动情况,记录时间间隔时间不得大于1h.6.1.2.4㊀新建和改造的档案库房应符合G B50325中Ⅱ类公共建筑工程的要求,测定甲醛㊁乙酸㊁氨㊁氡㊁T V O C㊁颗粒物等.6.1.2.5㊀档案库房应测定菌落总数,包括细菌和霉菌.6.1.2.6㊀具有集中式空调系统或使用空气净化设备的档案库房应检测臭氧和颗粒物.6.1.2.7㊀放射性背景浓度较高地区的档案库房应定期检测空气中氡的浓度.6.1.2.8㊀对于存放银盐照片或银盐胶片的档案库房建议测定空气中的硫化氢.6.1.2.9㊀进行熏蒸处理的档案入库后,建议检测库房空气中相应熏蒸剂的残留.6.2㊀分析方法6.2.1㊀选择分析方法的原则6.2.1.1㊀首先选用相关评价标准中指定的分析方法.6.2.1.2㊀在没有指定方法时,应选择国家标准分析方法㊁行业标准方法,也可采用行业推荐方法.6.2.1.3㊀在某些项目的检测中,也可采用其它等效分析方法,或由权威的技术机构制定的方法,但应经过验证合格,其检出限㊁准确度和精密度应能达到本规范的质控要求.6.2.1.4㊀选择的分析方法应符合档案保管单位的相关安全规定和库房管理规定.6.2.2㊀分析方法内容6.2.2.1㊀档案库房空气各项物理参数的推荐检测分析方法见表2.表2㊀档案库房空气各项物理参数的检测分析方法参数类别序号参数检测方法来源物理参数1温度(1)玻璃液体温度计法(2)数字式温度计法G B/T18204.1;附录A.12相对湿度(1)通风干湿表法(2)氯化锂湿度计法(3)电阻电容式数字湿度计法G B/T18204.1;G B/T11605;附录A.23空气流速(1)热球式电风速仪法(2)数字式风速表法G B/T18204.1;附录A.34大气压力空盒气压计法G B/T18204.15新风量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G B/T18204.1;附录A.466D A/T81 2019㊀6.2.2.2㊀档案库房空气中外源性污染物的推荐检测分析方法见表3.表3㊀档案库房空气中外源性污染物的检测分析方法参数类别序号参数检测方法来源外源性污染物6二氧化硫(S O2)(1)甲醛吸收 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2)紫外荧光法(1)H J482;G B/T16128(2)H J/T167;附录B.17二氧化氮(N O2)(1)改进的S a l t z m a n法(2)化学发光法(1)G B/T12372;G B/T15435;(2)H J/T167;附录B.28臭氧(O3)(1)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2)紫外光度法(3)化学发光法(1)H J504(2)H J590(3)H J/T167;附录B.39硫化氢(H2S)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 B/T1174210颗粒物(1)撞击式 称量法(2)光散射法(1)H J93,H J618(2)G B/T18204.2;附录B.46.2.2.3㊀档案库房空气中内源性污染物的推荐检测分析方法见表4.表4㊀档案库房空气中内源性污染物的检测分析方法参数类别序号参数检测方法来源内源性污染物11甲醛(H C H O)(1)酚试剂分光光度法(2)电化学传感器法(1)G B/T18204.2(2)G B50325;附录C.112氨(N H3)靛酚蓝分光光度法G B/T18204.213乙酸(C H3C O O H)离子色谱法附录C.214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 O C s)(1)管采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2)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3)光离子化总量直接检测法(1)H J644(2)H J759(3)附录C.315菌落总数撞击式采样法附录C.416氡(222R n)(1)闪烁瓶测量方法(2)径迹蚀刻法活性炭盒法双滤膜法气球法(3)半导体探测器法(1)G B/T16147(2)G B/T14582(3)附录C.5766.2.2.4㊀档案库房空气中残留熏蒸剂的推荐检测分析方法见表5.表5㊀档案库房空气中残留熏蒸剂的检测分析方法参数类别序号参数检测方法熏蒸剂17磷化氢(磷化铝)G B Z/T300.4418环氧乙烷G B Z/T300.11119硫酰氟G B Z/T160.336.2.2.5㊀档案库房空气质量参考标准见表6.表6㊀档案库房空气质量参考标准参数类别序号参数范围或限值来源物理参数1温度14ħ~24ħ(纸质档案库)J G J25 20102相对湿度45%~60%(纸质档案库)J G J25 20103空气流速0.3m/s(空调出风口)G B/T27703 20114大气压力记录实测值5新风量30m3/(h 人)G B/T18883 2002外源性污染物6二氧化硫(S O2)0.01m g/m3G B/T27703 20117二氧化氮(N O2)0.01m g/m3G B/T27703 20118臭氧(O3)0.01m g/m3G B/T27703 20119硫化氢(H2S)不得检出10颗粒物P M10㊀0.15m g/m3P M2.5㊀75μg/m3G B/T27703 2011J G J/T309 2013内源性污染物11甲醛(H C H O)0.10m g/m3G B/T18883 200212氨(N H3)0.20m g/m3G B/T18883 200213乙酸(C H3C O O H)0.15m g/m3G B/T27703 201114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 V O C)0.06m g/m3G B/T27703 201115菌落总数2500c f u/m3G B/T18883 200216氡(222R n)400B q/m3G B/T18883 2002熏蒸剂17磷化氢(磷化铝)不得检出18环氧乙烷不得检出19硫酰氟不得检出㊀㊀注:温度和相对湿度参数为范围要求;其他参数除新风量限值为ȡ外,其余污染物浓度限值均为ɤ.867㊀检测数据处理和报告7.1㊀检测数据处理7.1.1㊀检测数据的记录与归档7.1.1.1㊀检测采样㊁样品运输㊁样品保存㊁样品交接和实验室分析的原始记录是检测工作的重要凭证,应在记录表格或专用记录本上按规定格式,对各栏目认真填写.7.1.1.2㊀各种原始记录应做到字迹端正㊁清晰.如原始记录上数据有误而要改正时,应将错误的数据划两道横线;如需改正的数据成片,应以框线将这些数据框起,并注明 作废 两字.再在错误数据的上方写上正确的数据,并在右下方签名(或盖章).不得在原始记录上涂改.7.1.1.3㊀各项记录必须现场填写,不得事后补写.7.1.1.4㊀任何个人不得擅自销毁,应按期归档保存,涉及同一检测报告的原始记录一并归档.7.1.2㊀原始记录有效数字保留位数原始记录有效数字保留位数见表7.表7㊀原始记录有效数字保留位数项目有效数字保留位数单位气温小数点后一位ħ相对湿度小数点后一位%气压小数点后一位k P a空气流速小数点后一位m/s新风量小数点后一位m3/h气体采样泵流量小数点后两位L/m i n颗粒物采样泵流量整数L/m i n采样时间整数m i n 采样体积换算标准状态体积小数点后一位L二氧化碳浓度以体积分数表示整数10-6甲醛浓度以体积分数表示小数点后两位10-6V O C s浓度以体积分数表示整数10-9P M10小数点后两位m gP M2.5整数μg尘埃粒子数整数C N T 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值小数点后三位吸光度7.1.3㊀校准曲线回归处理与有效数字7.1.3.1㊀用具有回归统计功能的计算器进行计算时,把原始数据输入则可直接显示相关系数r㊁斜率96a㊁截距b,从而求得一元回归方程:y=a x+b㊀㊀回归时应扣除空白值.不扣除空白值,直接回归的曲线,可用来计算空白值的浓度.7.1.3.2㊀r取小数点后全部9(但最多取小数点后四位)与第一位非9的修约数字.7.1.3.3㊀a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自变量x的有效数字位数相等,或最多比x多保留一位.b的最后一位数,则和因变量y的最后一位数取齐,或最多比y多一位.7.1.4㊀检测结果的统计处理7.1.4.1㊀检测数据的统计主要进行平均值㊁超标率及超标倍数三项统计计算.参加统计计算的检测数据必须是按照本规范要求所获得的检测数据.不符合本规范要求所得到的数据不得填报,也不参加统计计算.档案库房空气物理参数的检测结果不进行上述统计处理.7.1.4.2㊀平均值的计算7.1.4.2.1㊀单个项目单一测点检测数据平均值的计算单一测点检测数据平均值的计算公式如下:C j=1nðn i=1C i j㊀㊀式中:C j j检测点的平均值;n 检测数据的数目;C i j j检测点上第i个检测数据;如样品浓度低于分析方法最低检出限,则该检测数据以1/2最低检出限的数值参加平均值统计计算7.1.4.2.2㊀单个项目多个测点检测数据平均值的计算多个测点检测数据平均值的计算公式如下:C=1mðm j=1C j式中:C 多个检测点检测数据的平均值;m 检测点的数目;C j j检测点的平均值;7.1.5㊀检测数据的数字修约及计算规则7.1.5.1㊀数字修约数字修约按G B/T8170 2008的规定进行.7.1.5.2㊀计算规则7.1.5.2.1㊀加减运算时,得数经修约后,小数点后面有效数字的位数应和参加运算的数中小数点后面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相同.077.1.5.2.2㊀乘除运算时,得数经修约后,其有效数字位数应和参加运算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相同.7.1.5.2.3㊀进行对数计算时,对数的有效数字位数和真数相同.7.1.5.2.4㊀进行平方㊁立方或开方运算时,计算结果有效数字的位数和原数相同.7.1.5.2.5㊀计算中,常数π㊁e和2㊁1/3等有效数字位数是无限的,根据需要取有效数字的位数.7.1.5.2.6㊀来自一个正态总体的一组数据(多于4个),其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位数可比原数增加一位.7.1.5.2.7㊀表示分析结果精密度的数据一般只取一位有效数字,只有当测定次数很多时才能取两位,且最多只能取两位.7.1.5.2.8㊀分析结果有效数字所能达到的位数不能超过方法最低检出浓度的有效数字所能达到的位数.7.2㊀检测结果评价与报告7.2.1㊀检测结果的评价检测结果以平均值表示,物理性㊁化学性㊁生物性和放射性指标平均值符合标准值要求时,为达标;有一项检验结果未达到标准要求时,为不达标.并应对单个项目是否达标进行评价.7.2.2㊀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被检测方或委托方㊁检测地点㊁检测项目㊁检测时间㊁检测仪器㊁检测依据㊁检测结果及检验人员㊁报告编写人员㊁审核人员㊁审批人员签名等.检测报告应加盖检测机构检测专用章,并要加盖骑缝章.8㊀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8.1㊀检测人员的基本要求8.1.1㊀凡从事档案库房空气质量检测的工作人员,须经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8.1.2㊀正确熟练地掌握环境检测中操作技术和质量控制程序;熟知有关环境检测管理的法规㊁标准和规定;学习和了解国内外环境检测新技术㊁新方法.8.1.3㊀检测人员对于所获得的检测数据资料应及时整理归档,认真填写各种检测表格,字迹工整.严禁弄虚作假,擅自涂改㊁伪造数据资料.8.1.4㊀要定期对所用仪器㊁仪表及各种检测用具进行检查㊁校准和维护.能正确和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能迅速判断故障并能及时排除故障.8.2㊀采样的质量控制见4.8.8.3㊀现场检测的质量控制8.3.1㊀人员要求见8.1.8.3.2㊀仪器校准仪器必须按规定做好周期计量检定或校准工作.仪器使用前要进行零点校准及跨度校准,使用前17后都要进行性能检查.8.3.3㊀填写现场检测记录现场检测人员要认真填写现场检测记录并签名,现场质控人员审核现场检测的过程和核验检测记录合格后签名.8.3.4㊀日常检查和维护现场检测仪器要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保证检测仪器处于良好的状态.8.4㊀实验室样品分析质量控制8.4.1㊀分析方法的选择所用检测方法优先选用国家标准㊁行业标准规定的检测分析方法.新方法或分析人员首次使用的方法,应进行质量控制实验,以考察方法的适用性和分析人员操作水平.8.4.2㊀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的配置㊁使用㊁储存及检验按照G B /T601和G B /T602的规定进行.实验室用水满足G B /T6682的要求.8.5㊀全程序空白值的检查全程序空白值是指测定某物质时,除样品中不含该测定物质外,整个分析过程的全部因素引起的测定信号值或相应浓度值.每次测定2个平行样,连测5d ,计算10次所测结果的批内标准偏差S w b .S w b =ðnj =1(X i-X )2m (n -1)式中:m测定天数;n每天测定平行样个数.检出限按下列公式计算:L =22t fS w b 式中:L ㊀㊀㊀方法检出限;f f (0.05) 单侧显著性水平为5%,批内自由度f =m (n -1)时t 分布临界值;S w b测定次数为n 次的空白值标准差;f批内自由度,f =m (n -1);m 为重复测定次数,n 为平行测定次数;t 显著性水平为0.05(单侧),自由度为f 的t 值.若所得检出限大于方法规定检出限,表明空白值不合格,应查找原因改进,否则影响样品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即检测质量不合格.8.6㊀校准曲线绘制校准曲线时,至少要有六个浓度点(包括零浓度),在接近线性范围上限和下限的点,每个点应做平行测定.校准曲线回归的相关系数r 大于0.999者为合格校准曲线,回归方程截距b 小于0.005为合格,若b 大于0.005时,当取95%的置信水平,将截距b 与0作t 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时,b =0,可用27回归方程计算浓度;当截距b与0有显著性差异时,应找出原因并予以纠正后,重新绘制并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当分析方法要求每次测定需同时绘制校准曲线时,应按方法规定执行;若校准曲线斜率较为稳定,可定期检查其是否可继续使用,检验方法是测定两个校准点(以测定上限浓度0.3倍和0.6倍两点为宜),当此两点与原曲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小于5%(最多10%)时原曲线可以继续使用,否则需重新绘制.8.7㊀精密度和准确度控制8.7.1㊀精密度每次检测时,必须在现场加采不少于10%的密码平行样,与样品同时测定,平行样相对偏差应符合要求(相对偏差不大于方法规定值的两倍为合格),平行测定合格率ȡ95%方为合格.若不足95%,则应重测不合格的平行双样,应增测10%~15%的密码平行样,如此累进直至合格率ȡ95%为止.8.7.2㊀准确度在样品检测同时必须做标准样品测定.标准样品测定值应在控制范围内.8.8㊀检测报告的审核严格执行原始数据及检测报告的审核制度.审核范围:采样原始记录㊁分析原始记录㊁检测报告.审核内容包括检测方法㊁数据计算过程㊁质控措施㊁计量单位㊁报告内容等.9㊀检测安全档案库房空气质量现场检测时应遵守档案保存单位的各项安全制度,规范操作,保持检测现场整洁.实验室分析时安全操作,加强化学药品的管理.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检测安全制度,并严格执行和定期检查,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37。

危险化学品仓库(库房)安全检查表

危险化学品仓库(库房)安全检查表
高度超过2m的作业场所应采取安全措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物料坠落的场所附近应设置警告标志。
常闭防火门应在其明显位置设置“保持防火门关闭”等提示标识。
仓储场所内应禁止吸烟,并在醒目处设置“禁止吸烟”的标志。
危险化学品仓库目视化管理标志牌、样式。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设置明显的标志。应标明有毒或放射性物质的性质、造成的危害以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等。
应急救援物资的使用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熟悉装备的用途、技术性能及有关使用说明资料,并遵守操作规程。
8
应急演练情况
危险化学品仓库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本部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危险化学品仓库单位应当制定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应急预案演练和填写演练记录。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危险化学品仓库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台账:库区出入登记台帐、检查验收记录、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台帐、岗位交接班日志、巡回检查记录、设备设施检查维护台帐、消防安技装备检查维护台帐、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台帐、剧毒品管理台帐等。
危险化学品台账应及时更新,做到帐实相符,并实施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管理。
移动式洗眼器应有换水/加药记录台账。
剧(极)毒或放射性场所的附近应设置警示标志,并应标明剧(极)毒或放射性物质的性质、造成的危害以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等。
存放具有易燃、易爆、助燃等危险性物料仓库的附近,应设置人员疏散指示标志。
仓储场所应划线标明库房的墙距、垛距、主要通道、货物固定位置等,并按标准要求设置必要的防火安全标识。
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器具应分类摆放,并设置标牌,标牌内容应参照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确定,包括化学品名称、主要危害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基本信息。

仓库管理规章制度细则

仓库管理规章制度细则

仓库管理规章制度细则仓库管理规章制度细则(5篇)规章制度的制定可以帮助维护组织内部的秩序和公平。

它明确了各种规则、程序和流程,确保所有成员在工作和行为上都受到公正对待。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仓库管理规章制度细则,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仓库管理规章制度细则精选篇1一、食品仓库必须专用,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二、食品库房实行专人负责管理。

对入库的各种食品必须进行验收和登记,设立食品出、入库台账,及时掌握食品的进出状态,做到先进先出,尽量缩短储存时间。

三、食品库房周围不能有毒、有害污染源及蚁蝇滋生地,库房内通风良好,地面平整,货架避免阳光直接入射,保持所需温度和湿度。

定期清洁、消毒、换气,保持环境整洁。

四、库房内有良好的防蝇、防尘、防鼠及防潮设施,所有食品分库或分类、分架贮存,按照先进先出、生熟分开的原则设专区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根据食品贮存条件要求,配置必要的低温贮存设备,包括冷藏库(柜)和冷冻库(柜),货架、地面及各种食品包装箱和容器应保持清洁,不留异味,没有异常的积水和结冰。

有专人定时检查贮存设备温库。

食品存放设隔离地面的平台和层架,离墙30厘米,最底层隔离地面40厘米以上,防止食品发霉、变质、生虫。

五、库房中设有不安全食品暂存区域及专柜,定期对库房内食品进行检查,发现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六、库房内非食品存放区域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要及时清理,定期做好清洁和消毒,对废料废品进行破碎处理,严禁将过期或变质食品再次包装销售。

仓库管理规章制度细则精选篇21.目的:为了防止产品在使用或交付前受到损坏或变质,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原材料,配件,外协件,半成品及成品的贮存管理。

3.管理制度:3.1.仓库重地,严禁非仓库工作人员随意出入;有事须进库房时,必须有库房人员陪同。

3.2.仓库内严禁烟火,各种消防设施、设备严禁乱放、被覆盖或挪做他用,做好防潮,通风措施,物品码放应距墙面10厘米以上,必要时,采取上苫下垫措施。

质量检验管理规定

质量检验管理规定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1目的对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进行检验,为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提供保证;2范围适用于原材料的入仓检验,半成品的过程检验,成品的出仓检验;3工作内容原材料入仓前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验收,主要检查查看外包装、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及原材料的色泽、状态、杂质等;产品的过程检验由各生产线的QC负责,按照工艺标准对其检验和监控将检验合格的半成品交付下道工序,不合格品另行堆放;所有成品出仓前须由质量管理部门对其进行感官等项目的检测;产品的成品检验出仓检验,由专职检验员负责,成品检验员必须对产品过程检验和控制全面了解,确定无误再进行成品检验;质量管理部门是产品的质量检验和监督的专职机构,对原材料进仓,产品生产的过程检验以及产品入库、出仓全过程的质量检验负责,确实做到不合格原材料不进仓,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仓;质量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客户标准及产品特征进行检验,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检验须客观严肃,让加工人员对本工序的产品标准熟练掌握,保证本工序产品符合要求;专门的QC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跟班检验,生产工人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专职检验人员严把质量关;4.程序进货验证对原材料入库仓管员核对,确认原材料品名,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并通知QC检验;根据检验标准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并填写原材料检验记录:a检验合格;仓库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标识;b检验不合格时,QC在原材料上加“不合格”标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半成品的检验和监控过程检验对设置检测点的工序,QC依据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对合格品,经QC确认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成品的检验和监控按产品检验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内容记录在相应的出仓检验记录中,并做好相应的标识;成品进行包装后经抽检合格后由仓管员按QC确认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产品的检验记录质量管理部门应认真建立并保存好产品的检验记录,包括各种检测报告,这些记录应表明是否通过测量和控制,达到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所有记录应有授权检验人员的签字确认;5.相关文件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检验规范6.质量记录原材料检验记录半成品检验记录出厂检验记录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产品质量是企业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为提高产品质量,梁场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用户至上”的观点,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部、行业制订的质量标准、规范和规程,认真贯彻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否决制度;现根据有关规定,制定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一质量检查1.产品质量检查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力保证,必须以“预防为主”并且“严格把关”;2.质量检查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和专职检查的“三检制”原则,做到道道工序控制质量,人人把好质量关;各班组负责产品质量的自检、互检及质量问题的处理工作;安质部负责对产品的检查、验收、入库等工作;3.正确贯彻执行产品的国标、部标、企标并按技术标准和工艺要求,加强对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4.工作者接到生产任务后,要熟悉图纸,明确质量要求才能进行生产;生产中必须认真执行技术标准、工艺规程;对不合理的工艺和影响质量的工具、设备有权提出修改意见;二产品的验收与入库1.产品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后,工作者应进行自检,质检人员及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检查,经确认合格,由技术人员填写“产品入库单”“产品技术证明书”,并向安质部申请入库,安质部接到入库申请48小时内作出是否准许入库结论;2.钢筋砼桥梁入库时,生产单位将桥梁制造证明书交安质部;证明书中施工记录要齐全、准确、技术室应审核、签字;1.验收合格的产品由安质部签发合格证后方能入库;三最终产品的检验1.执行标准:铁科技2004120号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2.检查方法:2.1抽样基数: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同类别、同跨度箱梁60件或连续生产三个月三个月产量不足60件时计一批,每批抽一件;2.2抽样办法:每类梁抽一片做静载试验,每类梁随机抽10片样品检测外形外观;3.评定方法:按照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简支梁静载弯曲试验及评定标准TB/T2092-2003 4.质量复查每季进行一次在入库产品中进行;四外协件进场验收1.外协件进场后,物资部应通知安质部;2.外协件应附带加工部门的合格证和有关技术资料,以便验收;3.对于重要和关键的外协件,检验人员可根据需要到加工单位检验;4.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外协件如钢锚具等,未经安质部复检或抽检签认,不得入库和使用,不得办理财务事宜;五不合格品返修品的处理1.凡不符合质量验收标准和技术要求,影响装配和使用并不能修复的产品或半成品为不合格品废、次品,经修理能达到技术要求的为返修品;2.不合格品由检查人员根据图纸设计及有关技术规定判定,并判明责任单位及责任者,不合格品须打上明显标志,并做好隔离;3.检查人员负责填写不合格品返修品通知单交责任单位;责任单位三日内分析原因和计算损失交安质部处理;4.凡从库房领出的零配件在加工或组装中发现质量不合格或保管不善造成不合格时,应由发现单位检查人员填写不合格通知单,班组凭此单到备品库办理补发手续;5.班组认为不合格品有补救和利用可能时,应在不合格品通知单中填写处理措施,经技术部审查签字后交安质部签字,再返回有关班组;重要关键件由总工程师批准;6.返修品由检查人员判定,填写返修品通知单交返修单位;经返修单位返修且检查人员判定合格后,填写返修损失单交安质部;产品质量奖罚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提高公司产品质量,严肃质量管理纪律,奖励先进,处罚落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特制订本制度;2、对员工的奖惩实行以精神鼓励和思想教育为主、经济奖惩为辅的原则;3、奖惩原则:奖优罚劣,奖勤罚懒,鼓励上进,鞭策落后;奖罚公平、公正、公开;合情、合理、合法;4、本奖罚制度申明:奖罚只是手段,提高产品质量才是目的.,所有处罚均不可以替代客户处发生的质量事故责任;5、本质量奖罚制度发行后,原产品质量奖罚制度作废;另发生技术质量事故参照2003年企管部发行的技术质量事故处罚规定执行;二、奖励制度:奖励是成绩的体现、进取的动力、激励的措施,奉行有功必奖的原则,特设立如下激励项目;三、处罚及赔偿制度:注:以上处罚细节,只为处罚金额,不含公司损失赔偿额度;2、质量事故分类与赔偿额度注:质量事故为生产系统、科研所及市场、售后反馈的质量事故;3..处罚调整原则4、奖励、处罚金额管理:所有质量奖罚制度出现的质量奖励、处罚,由质量部出具依据,由财务部在工资发放时列出;制定:审核:批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人员纪律5分
当班人员全部在岗,
1.1人不在岗(减2分)
2.2人不在岗(减4分)
3.>2人不在岗(减6分)
3
效期药品管理10分
无失效药品,6个月内失效登记,3个月内失效上报处理,标识明显
1,有近效期药品未登记上报(<2种减2分,>2种减4分)
2.发现1种或1种以上药品过期(减10分)
4
账册相符率10分
附录7药学部门质量管理检查参考用表
附录表7-3库房质量检查细则
检查人: 检查日期: 名次:
序号
内容
满分
减分
得分
1
环境卫生5分
环境整洁,药品摆放整体,标识明确,冰箱无杂物,冷库保持卫生整洁
1.药品摆放杂乱(减2分)
2.地面、桌面、药架不整洁(减2分)
3.冰箱有私人物品(减2分)
4.冷库不整洁,药品摆放分
10
药品的贮存10分
需冷藏、避光、密闭等保存的药品均做到位
发现1种做不到位扣2分
11
药品质量维护10分
有药品定期维护记录,定期抽检库存药品
1.维护记录不全,扣2分
2.抽检记录不全扣2分
12
高警示药品、易混药品的管理5分
标识明显,管理有序
1.标识不明,或未分开放置,1种减2分
账册相符率100%,
抽5种针剂、5种片剂(每1种账册不符减5分)
5
麻醉药品管理,一类、二类精神药品管理10分
麻药、一精五专管理,账册相符;二精药品单独存放专账管理
1.账册不符(出现1种减10分)
2.上账不及时(减2分)
6
药品入库验收记录5分
入库验收记录齐全、及时
1.入库验收记录不全,扣2分
2.入库验收记录不及时,扣2分
2.记录不全,缺1项扣0.5分
3.每1本不及时登记,扣2分
总分
7
缺药率与药品积压10分
缺药率<10%,3个月内积压药品<20种
1.缺药率>10%,扣5分
2.积压品种>20种,扣5分
8
药品库存周转率5分
少于10-15日,有分析报告及改进措施
1,周转率>15日,减2分
2.无定期分析报告,减2分
3.无改进措施,减2分
9
冰箱温度记录5分
冰箱温度计完好,温度记录完整
1.每缺1个温度计(或损坏),减2分
2.品种不全,每缺1种,减3分
13
例会传达和小组学习5分
例会传达、小组学习记录真实、完善、有个人签名
1,签名、记录不真实,减3分
2.缺1次例会传达记录,减2分
3.无学习记录本或未定期学习,减2分
14
各种记录本5分
效期登记本、服务差错登记本、药品质量登记本。有各种登记本,并及时登记,不缺项
1.缺1本记录减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