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抑郁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精神科兴奋、冲动患者护理常规

精神科兴奋、冲动患者护理常规

精神科兴奋、冲动患者护理常规
精神疾病患者的活动、意志行为障碍,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常表现为行为动作和言语活动的增多,易激惹等。

(1)兴奋、躁动、有明显暴力行为的患者,应安置在一级病室,24h专人管理。

(2)当班护士应掌握暴力行为患者的床号、姓名和病情。

严格交接班,防止意外。

(3)对言语增多或激惹性较高的患者加强引导,以诚恳的态度接触患者,避免与患者争执,减少激惹因素,据其特点或爱好安排适当的活动,稳定其情绪。

(4)对有伤人、损物行为的患者,严密观察,提高防范意识,切勿单独与患者同处一室,防止受伤害。

(5)对极度兴奋、躁动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约束保护;夜间影响他人休息的患者,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待情绪平稳后,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约束。

(6)对持续兴奋、躁动的患者,应注意观察其躯体情况,保证饮食与水分的摄入,同时,重视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

(7)一旦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当班护士应立即呼叫其他工作人员协助,同时稳定患者情绪,疏散困观患者∶如果患者手中有危险品,应与其他工作人员协作巧妙夺取,遵医
嘱给予隔离或约束。

(8)做好病情记录和交接班。

双相情感障碍护理措施

双相情感障碍护理措施

双相情感障碍护理措施摘要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且慢性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经历情绪的极端波动,从极度兴奋和活跃期(躁狂期)到极度抑郁期。

护理人员在提供妥善的照护和支持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双相情感障碍的特点,并提供一些常见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更好地应对这种心理疾病。

简介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境障碍,特征是情绪的剧烈波动。

这种情感障碍分为两个极端:躁狂和抑郁。

在躁狂期,患者经历情绪高涨、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常常表现出冒险行为和水平骄傲。

而在抑郁期,患者则经历情绪低落、自卑、自责、缺乏兴趣和活力等症状。

这种心境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的角色非常重要。

护理措施1. 提供稳定的治疗环境患者在躁狂期和抑郁期的需求和护理要求都各不相同。

在躁狂期,患者需要一个安静、安全和有秩序的治疗环境,以减少刺激和冲动。

护理人员应尽量保持环境的稳定,并避免触发患者的冲动行为。

在抑郁期,患者可能感到孤独和无助,护理人员应提供温暖和支持,以减轻患者的情绪困扰。

2. 建立有效的沟通与患者建立信任和有效的沟通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

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并及时回应他们的疑问和问题。

在躁狂期,患者可能会对他人的建议和规则产生抵触,护理人员应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

在抑郁期,患者可能会缺乏交流和表达的欲望,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温柔和非语言的方式与患者建立联系。

3. 督促规律的生活方式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往往对规律的生活方式有着特殊的需求。

他们需要定时的作息时间、饮食规律和适度的运动,以维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一起制定适合他们的生活计划,并督促他们按时进行各项活动。

此外,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稳定情绪也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可以提供相关的睡眠指导和技巧。

4. 提供家庭支持和教育家庭支持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康复非常关键。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的家人建立联系,并提供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的教育和指导。

焦虑抑郁护理常规

焦虑抑郁护理常规

***
一、抑郁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观察情绪低落程度,有无悲观厌世、自杀意念等。

2.观察有无异常言语、哭泣行为。

3.观察伴随的躯体症状。

(二)护理措施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要用温和、接受的态度照顾患者。

2.鼓励患者抒发自身的感受,阻断患者负性思考,协助患者回顾自身的优点、长处和成
就,增加患者对自身和外界的正向认识。

3.鼓励患者参加工娱疗活动,转移注意力,训练患者学习新的应对技巧。

二、焦虑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观察焦虑情绪发作的时间、程度、状态。

2.观察有无躯体症状。

(二)护理措施
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焦虑患者之间的接触,避免焦虑情绪相互影响。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倾听患者主诉,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并给予安慰、指导。

3.帮助患者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提高自信心,消除不安全感。

4.与患者共同探讨与疾病有关的应激源,提高患者的认知。

5.协作患者学习和训练新的应对技巧。

6.焦虑发作时陪伴患者,说话平缓,使用简短语言。

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减轻焦虑,如听音乐、深呼吸、静坐、慢跑、有引导的想象、肌肉
松弛术等
***。

躁狂的护理措施

躁狂的护理措施

躁狂的护理措施引言躁狂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主要特征为情绪激动、多动和冲动行为。

躁狂发作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诸多困扰和挑战。

为了帮助患者控制躁狂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躁狂患者的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躁狂症状,提供全面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护理目标对躁狂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时,我们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控制情绪波动,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护理目标包括:1.稳定患者的情绪,避免躁狂发作的进一步恶化。

2.促进患者的睡眠,调整其作息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3.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引导其正确表达情绪,充分理解其需求。

4.采取合理的环境措施,创造安静和舒适的治疗环境。

5.提供家庭支持和教育,帮助家人理解和应对躁狂症状。

护理措施1. 身体保健躁狂患者常常精力过剩,容易疲劳,因此需要护理人员提供定期的身体保健措施。

•鼓励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等,以帮助消耗过剩的能量。

•提供充足的水和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定期协助患者进行身体清洁,维持个人卫生。

2. 睡眠管理躁狂患者常常面临睡眠问题,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调整作息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确保患者每天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避免患者在晚上过度刺激,如避免喝咖啡、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如保持房间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

3. 心理支持和沟通躁狂患者常常情绪波动较大,需要得到护理人员的心理支持和合理的沟通指导。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其表达的情绪和需求。

•鼓励患者寻找适合的情绪释放方式,如绘画、写作、运动等。

•避免与患者争吵和过度纠结,保持冷静和耐心。

4. 环境控制躁狂患者对环境刺激敏感,护理人员应提供安静和舒适的治疗环境。

•避免过度拥挤和嘈杂的环境,减少患者的外部刺激。

•隔离患者与可能引起冲突或激怒的因素,如其他患者或媒体信息。

•保持治疗室的整洁和舒适,提供必要的个人物品和娱乐设施。

护理措施躁狂发作护理措施抑郁发作的护理措施讲课教案

护理措施躁狂发作护理措施抑郁发作的护理措施讲课教案
降低噪音和光线强度,使患者更容易入睡。
防止自杀
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
01
及时发现患者的自杀倾向,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确保患者无法获取自杀工具
02
移除家具上的锐利边缘或尖角,避免使用玻璃或陶瓷制品。
鼓励患者寻求专业帮助
03
鼓励患者与心理健康专家或医生交流,以获得更好的支持和帮
助。
防止伤人
避免激怒患者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患者过度劳累,避免其参与高强度或高压力的活动,以免加重 病情。
预防自杀
密切观察病情
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留意其情 绪变化和行为举止,及时发现并 处理可能的自杀念头或自残行为

提供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鼓励其表达 感受和需求,帮助其寻找解决问题 的方法和途径,增强其应对困难和 挫折的能力。
• 注意:使用胰岛素休克疗法时,必须遵循医院的规定和医生的指示,避免滥用 。同时,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和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05
CATALOGUE
护理诊断与问题
情绪不稳
总结词
情绪波动大,易激惹,自我控制能力下降。
详细描述
躁狂发作时,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极度不稳,容易因为一点小事情而大发雷霆, 或者突然变得低落沮丧。这不仅影响患者自身的行为和思维,还可能对周围人造 成困扰。
用药管理
躁狂抑郁混合发作的患者往往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因此需要对用药进行严 格管理,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药物过量或中毒等不良事件发生。
保证充分休息
01
调整作息时间
让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缓解躁狂抑郁混合发作的症状。可
以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督促其按时休息、起床等。

躁狂状态的护理措施

躁狂状态的护理措施

躁狂状态的护理措施引言躁狂状态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超常的精力、冲动和高度活跃的情绪。

这种状态的出现对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及时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对于帮助患者平稳度过躁狂状态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躁狂状态的护理措施。

1. 营造安静环境在躁狂状态下,患者常常充满过度活跃的能量,难以平静下来。

为了帮助患者放松身心,护理人员应该采取措施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具体方法包括:•将患者安置在安静的独立房间中,避免干扰和刺激;•控制噪音,关闭电视、音响等可能产生噪音的设备;•调整照明,保持房间的柔和光线,避免刺眼的强光;•使用安静、柔和的语调与患者交流,避免过度刺激。

2. 提供安全保障躁狂状态下的患者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冲动,容易发生意外。

为了保护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调整室内环境,去除可能造成危险的物品,如尖锐的器具、易燃物品等;•观察患者的行为,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防止伤害自己或他人;•配备专业护理人员进行24小时监护,确保患者的安全;•为患者提供适当的疏导和引导,避免患者因冲动行为带来安全风险。

3. 规律生活躁狂状态下的患者常常失去规律的作息和饮食,进一步加重了病情。

为了稳定患者的情绪和生理状态,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具体措施包括:•制定一份详细的日常时间表,包括起床、就餐、休息等活动时间;•敦促患者按时进行作息活动,确保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刺激性食物和饮料;•鼓励患者参与适度的体育锻炼,以消耗过度的能量和促进情绪的稳定。

4. 心理支持和疏导躁狂状态下的患者常常情绪波动剧烈,情绪难以稳定。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平稳度过躁狂状态。

以下措施可供参考:•倾听患者的倾诉,表达关心和理解;•鼓励患者参与适当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和寻找合适的应对方式;•引导患者参与一些放松和减压的活动,如冥想、深呼吸、温水浴等;•教育患者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情绪释放、调整和转移等。

情感性精神障碍护理常规

情感性精神障碍护理常规

情感性精神障碍护理常规情感精精神障碍又称心境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改变(情感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精神障碍,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及行为异常。

病程反复发作的倾向,间歇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预后一般较好。

1、狂躁发作护理措施(1)接触患者时态度和蔼,避免激惹。

并配合适当的心理护理。

(2)注意将狂躁患者和其他兴奋患者隔开,以免因病态而与其他患者发生口角或斗殴。

(3)协助患者进食进水,必要时可采取鼻饲、输液来保证入量。

(4)可根据医嘱适当给安眠药,延长睡眠时间,保护患者。

2、狂躁行为防范(1)提供安全、宽敞良好的病房环境,将冲动或易激惹的患者分开活动与居住。

(2)分析患者的合理与不合理要求,适当满足合理需求。

(3)不采取强制性语言和措施,但不轻易迁就,应因势利导。

(4)对有严重狂躁发作的患者应安置在重点病房,严加监护,班班交接。

并有专人护理,严禁单独活动。

(5)在急性期有权查阅患者书信,目的在于防止患者在自控能力下降期间,造成权益损失,甚至法律纠纷。

(6)选择适当时机让患者认识自己的情绪失控是病态,随着病情的好转,教会患者克服性格弱点,掌握坚持长期治疗防止复发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3、抑郁状态的护理措施(1)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将有自伤自杀危险的患者安置于重点病房,不离开工作人员视线。

(2)严密观察病情,加强沟通,及早发现自杀先兆,要对早醒的患者严密监护防其自杀。

(3)保证患者定时足量进食和饮水。

(4)教会患者应对失眠和早醒的方法,培养自行按时睡眠的习惯,了解患者兴趣爱好,鼓励参加工娱活动。

(5)抑郁可传播,应限制与其他抑郁患者接触。

(6)对躯体化症状,要排除器质性病变,注意倾听。

(7)有时抑郁患者可出现自杀自伤,不合作,冲动行为等,必须适时限制,加强巡视,掌握其发生规律。

(8)一旦发生自杀自伤或受伤等意外,应立即隔离患者,与医生合作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

(9)护士应适时运用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与沟通技巧帮助患者确认自己非正常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表现,争取病友、家属和社会支持。

老年健康服务《6躁狂、抑郁发作病人的护理1》

老年健康服务《6躁狂、抑郁发作病人的护理1》
教学
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能运用护理程序对躁狂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护理
通过学习,学生能描述躁狂抑郁发作的概念和躁狂抑郁发作的常见类型及表现
能力训练任务与
案例
任务1:接诊并评估案例中的病人。
任务2:为病人制订入院后护理方案。
任务3:为该患者制定一份健康教育手册。
案例1:躁狂抑郁发作患者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重点:1描述躁狂抑郁发作的概念2 运用护理程序对躁狂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护理
难点:1躁狂抑郁发作的常见类型及表现2运用护理程序对躁狂抑郁发作患者进行护理
解决方案: 从临床案例入手,引出本次工作任务,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资源
1教材?精神科护理学?〔雷慧主编〕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
躁狂抑郁发作的概念及病因。
回忆
小结
总结技能
5min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
1请完成案例分析:
余某,女,27岁,农民。两年前,因与丈夫吵架,患者表现为话少,不愿干活,好在床上躺着,心烦,哭泣,月余后渐自愈。1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其又心烦,想哭,感到脑子发本,话少,反响迟钝,觉得好多活都不会干了,不愿出门。渐加重,觉得自己没能力,家庭不如人家过得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别人一说话,就认为是议论自己无能有时听到声鲁责备自己,但找不到人。觉得自己不配做母亲,对孩子照顾不好。不愿吃饭,认为吃饭是浪费。失眠,度日如年,早上起床后就觉得自已连饭都不知怎做么做,愁得一天难过去,黄昏稍轻。昨日在家上吊,家人及时发现,今送来住院。该患者属于哪种心境障碍?其依据是?
5min
播放视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躁狂症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观察情绪变化及行为举止,有无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

2.观察有无易激惹、冲动、暴力行为等。

3.观察有无暴饮暴食或进食少等。

4.观察有无彻夜不眠、入睡困难、早醒等。

5.观察服药依从性及药物疗效,观察常用抗躁狂药物碳酸锂的副作用。

(二)护理措施
1.按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危险物品的管理,每日做好安全检查,给患者提供安静、安全、舒适的
休养环境,避免不良刺激。

3.合理安置患者,发现患者出现如情绪激动、辱骂性语言、急躁不安等,设法
稳定患者情绪,当患者有暴力行为征兆时,应立刻执行暴力行为护理常规。

4.保证抗躁狂药物治疗的顺利实施,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5.加强基础护理,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水分摄入,安排好患者的活动,使患者得
到适当的休息和睡眠,鼓励患者自行完成个人卫生料理。

6.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态度和蔼、耐心,切忌用语言刺激患者,避免消极的
批评和约束等,让患者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

引导患者参加各种工娱疗活动,分散或转移注意力,消耗体能和精力。

7.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教会患者控制情绪的方法,如躲避刺激法、
释放法等;讲解药物治疗对控制病情及预防复发的意义。

二、抑郁症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1.观察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减退的典型“三低”症状。

2.观察情绪低落的程度,有无自杀意念或计划,有无自杀征兆。

3.观察有无入睡困难、早醒、醒后难以入睡。

4.观察有无食欲下降、拒食、生活被动或木僵状态。

5.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二)护理措施
1.按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病房危险物品的管理,每日做好安全检查。

对有严重自杀企图的患者,
加强看护,重点交接班。

3.完成各项治疗措施,做好服药护理,防止患者蓄积药物。

4.帮助患者改善抑郁情绪,以平常心态接受患者,鼓励其抒发自身感受,减少
患者负性思考,指导患者学习新的应对技巧。

5.加强饮食护理,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营养摄入。

6.根据抑郁患者睡眠障碍特点,白天鼓励患者多参加活动,夜间加强巡视,对
早醒者给予安抚。

7.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包括起居、梳理、沐浴等,同时鼓励支持患者主动料理
自己的日常生活。

8.做好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