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
人文学科知识点

人文学科知识点人文学科是指研究人类文化、人类社会、人类行为、人类思维等方面的学科领域。
在这个学科中,涉及到了诸多知识点,包括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等。
本文将对人文学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历史历史是人文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类社会的过去,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的研究,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变迁。
历史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不同的时期,也可以按照地域进行划分,比如中国历史、欧洲历史等。
二、哲学哲学是人文学科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类思维的本质、存在的意义、价值观念等问题。
哲学包括伦理学、形而上学、认识论、美学等不同的分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三、文学文学是人文学科中最具艺术性的一个领域,它通过文字表达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体验。
文学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不同的文学形式,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艺术艺术是人文学科中与文学紧密相关的一个领域,它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艺术可以分为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研究,可以增加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宗教宗教是人文学科中研究人类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的一个领域,它涉及到宗教的起源、发展、信仰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宗教可以分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不同的宗教体系,通过对宗教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人文学科涵盖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多个领域,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的发展。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对人文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人文学科权威定义

人文学科权威定义人文学科是研究人类文化、历史、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人类的思想、行为、价值观以及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变化。
人文学科涵盖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
首先,人文学科研究文学,探讨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和接受等方面的问题。
文学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文学研究包括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对作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研究,以及对文学流派和文学理论的研究等。
其次,人文学科研究历史,探索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历史事件的发展。
历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历史学家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还原历史真相,揭示历史规律。
历史研究不仅关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事件,也关注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变化。
此外,人文学科研究哲学,探讨人类思维和存在的本质问题。
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和真理的学科,通过对存在、认识、价值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哲学研究包括对哲学经典著作的研读,对哲学问题的辩证分析,以及对哲学思想流派和哲学家思想的研究等。
此外,人文学科还包括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揭示社会规律和社会变迁。
人类学研究人类文化和人类社会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文化群体的观察和比较,了解人类社会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艺术学研究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过程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探索艺术的内涵和意义。
总之,人文学科是研究人类文化、历史、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方面问题的学科领域。
它通过对人类思想、行为、价值观以及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与变化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和社会。
人文学科涵盖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每个门类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什么是人文学科?

什么是人文学科?人文学科是人类学习文化、语言、历史、艺术、哲学、宗教等领域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精神和文化产物。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人文学科被视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列为三大学科领域。
1.文化学文化学是人文学科领域的核心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类在社会历史中所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习俗、信仰、艺术、语言、行为等等。
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比较研究、历史研究和人类学研究。
通过对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各种文化的差异。
2.语言学语言学是研究自然语言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语言的结构、语音、语法、语义、文化异同和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等方面。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和分析研究。
通过对语言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语言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语言,并且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学科,它主要研究过去的各种历史事件、人物、社会制度、文化和思想等方面。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可以挖掘历史的绝妙之处,并且能够从历史中获取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今世界的各种挑战。
4.艺术学艺术学是研究各种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绘画、音乐、雕塑、戏剧、电影、文学等艺术表现形式的起源、发展和创作过程。
艺术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践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
通过艺术的研究,我们能够欣赏艺术的美,领略人类创造力的无穷魅力,同时也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涵。
5.哲学学哲学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和知识体系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哲学体系、哲学思想和思辨方法。
哲学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逻辑研究、历史研究和理论研究。
通过哲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思维和知识的演变历程,能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辨能力和智慧水平。
人文学科定义

人文学科定义人文学科是研究人类文化、人类行为、人类社会等方面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如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文学等等。
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思想、价值观、社会制度、文化传承等,它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义。
历史学是人文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人物和社会变迁。
历史学家通过对史料的搜集和分析,重建过去的历史场景,了解过去的人们是如何生活、工作、思考的。
历史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
哲学是人文学科中的另一门重要学科,它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真理的本质和价值观的基础。
哲学家们通过逻辑推理和思辨,对人类思维和现实世界进行深入思考。
哲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清思维逻辑,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人生的指导原则。
社会学是人文学科中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社会学家通过对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揭示社会的规律和机制。
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法,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人类学是人文学科中研究人类生活和文化的学科。
人类学家通过对人类不同文化的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人类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文化差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艺术学是人文学科中研究艺术形式、艺术创作和艺术观赏的学科。
艺术学家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艺术形式的演变。
艺术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审美情趣,提升生活品质。
文学是人文学科中研究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的学科。
文学学者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探讨作家的创作风格、文学主题和人物形象等。
文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培养审美能力。
人文学科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们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艺术与人文

70文|郭东升艺术与人文摘要:再读潘诺夫斯基作文人文学科的艺术史让我常常会做出很多人文与艺术间的思考,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艺术学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艺术对于人的意义,价值和艺术存在本体为己任。
艺术学应该站在本体论的高度,把艺术视作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人自身主体性的对象化结果,乃至人的本体的存在方式和精神的家园。
关键词:人文学科;艺术学;艺术规律;艺术实践人文学科(humanities)这一名称本身是科学所界定的,是20世纪对那些被排拒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学科的简便总称。
现代哲学是由科学形成时清除出来的东西界定的,其他现代人文学科则首先以古典语文学的形式出现,其后衍生出历史、现代语言甚至艺术史。
艺术学是一门以整个艺术世界和与艺术有关的活动为对象,研究艺术的本质原理与现象,探讨艺术实践,艺术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的人文学科。
这是网络对于人文和艺术这两个词条的解释。
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十分不良的依赖习惯,但凡开始一篇文章都会条件反射般的在网络里先搜索一通,在这段话里,艺术史被放到了最后,并且还加了个甚至。
然后再往下看词条针对人文学科一一展开,唯独不见其与艺术的关联。
也许这并不是一个艺术工作者该有的思路,但此举足以警觉自己十分匮乏的文献阅读状态。
之前到一篇文章,是关于潘诺夫斯基的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的一些片段。
认真的看完,实在的说,整个篇幅只理解了不到三成。
只隐约捕捉到了几个与艺术创作有关的概念,比如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比如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等等。
因为我现在工作的学院叫做人文与艺术学院,所以我总是会展开关于两者的一些联想。
最近又想起这篇文章总会陷入关于人文与艺术的思考。
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比较中人文学科有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根源性:人文学科可以说是今天许多其他学科、尤其社会科学诸学科的母体,它们大多是近代以来从其分化出来的。
我想这一点在关于潘诺夫斯基的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中显得极为重要。
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样写到:“但是,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关注过去呢?我的回答与上面相同:因为我们对现实感兴趣。
对人文学科的看法

对人文学科的看法
人文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了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人文学科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它们都以研究人类文化和社会为主要目的。
人文学科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文学作品、历史事件、哲学思想和艺术作品等等,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历史的变迁、人类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美好。
这些知识和理解可以引导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面对现实生活,使我们的思想更加宽广和深刻。
此外,人文学科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它不只是研究知识的积累,更是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和关怀。
通过学习人文学科,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存在和价值,更好地关注人类的命运和幸福。
这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人文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保护人文学科领域的学术自由和多样性,让人文学科成为我们思想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 -。
研究论文:艺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94972 教育理论论文艺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艺术属于人文学科,而人文学科的核心是人文精神,那么什么是人文精神?我们如何理解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象艺术等等范畴一样,也没有一个普世认可的定义,所以我们就依据比较经典理解来理解来和使用人文精神。
法国1971年出版的百科全书《拉鲁斯辞典》对“人文主义”的广义的解释是:”“从黑格尔赋予这个词更为广泛的意义而言,人文主义被理解为人的精神上的努力,它肯定的是人对于人的崇高尊严、人的无可比拟的价值、人的广泛的能力的信仰,它力求保证人的个性的全面实现。
”[1]这个广义的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人文精神的一些基本特征。
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写道:“文艺复兴于发现外部世界之外,由于它首先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而取得了一项尤为伟大的成就。
”[2]如果我们把这两种理解并置在一起,或许我们就比较能理解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
我们可以简单地说人文精神就是对人存在价值的肯定,也就是让人成其为人。
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就是要守护人的尊严、人的情感、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意义等等。
艺术教育恰恰完美的诠释了这一追求。
那么艺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艺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体现在对人情感的守护人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表达情感的各种符号,这是其它物种绝对没有的能力。
人就活在人创造的情感符号的世界里,从遥远的史前洞穴符号到现代的影视符号,都与人类的情感需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可以说这些形形色色不绝如缕的艺术符号就是对人情感的忠实守护。
如果没有这些形形色色不绝如缕的守护情感的艺术符号,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例如,风靡全球的《指环王》是如何让今天的人如痴如醉的,就会明白人并不是单向度的理性动物。
创造神话,活在神话中是人类最古老的生活方式,也是不死的梦想。
那些否定神话的理性主义者就没有认识到神话的本质原来是情感。
现代人复兴神话,也不是理性的需求,而是情感的需求。
人文主义课程的基本特点

人文主义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主义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强调人类价值和尊严,关注人类的思维、情感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指对人类文化、历史和价值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人文主义课程通过学习人文学科,如哲学、文学、历史、音乐、艺术等,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培养他们的美感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人文主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类普遍价值观念的认同和尊重,以及对人类尊严和自由的关注和追求。
人文主义课程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普遍价值观念,如人权、民主、平等、自由等,以及学习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思想和作品,如伏尔泰、卢梭、歌德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成为具有人文关怀和责任感的公民。
第三,人文主义课程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文主义课程强调思辨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人文主义课程通过教授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逻辑思维、文本分析、历史研究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解释复杂的人文现象和问题。
第四,人文主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人文主义课程通过学习文学、艺术和音乐等人文学科,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体验能力。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观赏艺术品和听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情感和情绪的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情感能力和情感智力。
第五,人文主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人文主义课程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和文学创作能力。
通过学习艺术和文学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艺术和文学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人文主义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强调人类价值和尊严,关注人类的思维、情感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通过学习人文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学习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思想和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能力,提高他们的思辨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和文学创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学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
作者:梁婷玉
来源:《广告大观》2019年第05期
摘要:艺术学在其成为独立学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意义,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艺术学以人为中心,研究艺术活动在作为社会个体的人和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发展规律,以追问艺术对于个体和人类社会的价值。
关键词:艺术学;人文学科;人文价值
绪论
人文学科坚守“以人为本”,张扬“人是目的”的理念,寻求人的自由与解放,从人文与艺术的精神上看,艺术学归属于人文学科。
艺术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以感性的方式表达着人对于生命意义、美好生活和终极价值的向往与追求。
通过艺术,我们探求人的生命意义和人的存在价值,知道自己是谁、从何而来,了解自己的命运、生命的连贯性。
一、艺术起源学说中的人文思想
关于艺术的起源,历来是许多学者探索研究的命题,目前,一共有几种主要的理论对此命题作出解释,包括: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模仿说、表现说等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解释了艺术是怎样产生的,并因此对艺术的本质做出了深入的探讨。
(一)、游戏说
游戏说是由德国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提出的,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人们在艺术脱离功利目的的创作性活动中,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状态,同时认为人除了在维持生命的活动之外,将剩余精力运用到了游戏及艺术的创造活动中,因此艺术的精神自由本质就决定了艺术对人的意义——娱乐性和审美性功能。
(二)、巫术说
巫术说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
认为原始人所描绘的史前洞穴壁画中出现的动物形象实际上是出于一种与审美无关的实用性动机,即巫术的动机。
这些壁画常常在洞穴中难以接近的地方,还有些动物身上画有或刻有被长矛或棍棒刺中和打击过的痕迹,显然目的不是为了让人欣赏,而是原始人类试图以巫术为手段来保证狩猎的成功。
,原始人认为任何事物的形象与实际的该事物有一种实在的联系,如果对事物的形象施加影响,实际上也就是对这个事物施加影响,这种巫术说体现了一种原始的观念,通过对史前人类留下的壁
画进行研究分析,我们了解到曾经存在的蒙昧时期的习俗和观念,从而更加清楚地认知人类历史。
(三)、劳动说
劳动说的代表人物有马克思、普列汉诺夫等,认为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了艺术。
原始人将劳动动作和动物的动作衍化为舞蹈,劳动号子与呼喊发展为诗歌,而且劳动也是原始艺术中重要的表现内容,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劳动说的人文意义在于充分肯定了劳动的重要性,并且从劳动的发展带来物质条件的改善以及劳动方式的转变上来分析劳动与艺术的关系,但是缺乏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上对创作动机的深入研究。
(四)模仿说
模仿说始于古希腊哲学家。
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
代表人物还有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
但模仿说解释的更多是艺术的创作内容与方法,而不是创作动机,它揭示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表现说
表现说代表人物有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源于人们内心情感表达的需要,通过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语言所表达的艺术形象,将自己曾体会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并在内心重新唤起这种情感。
这是从个人心理层面对艺术创作的动机进行分析,从艺术创作的主体——人的内心出发,来探讨艺术活动的价值取向和目的,即情感的表達和交流。
二、艺术学的研究
在人文学科研究中,宇宙、自然的意义是通过生命的存在和活动彰显。
因此,用生命存在本身的活动来解释包括艺术审美在内的人类价值创造和精神现象,从人文价值的取向上去理解自然与社会,正是人文学科不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殊之所在。
(一)、艺术学理论研究
谈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理论性,不意味将其放置于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远离艺术实践活动。
在突出艺术学理论性特征的同时,需要面向艺术本身,面向丰富多彩的艺术现象,面向复杂多变的艺术实践,面向发展变化的历史与现实。
这对理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为理论知识的艺术学,与实践操作的艺术活动不同,它以理性反思的方式或通过理论来思考的方式,对艺术实践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是一种“通过理论思考”的“理论学问”。
(二)、艺术学研究面临的困境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功利主义、轻视理论的时代,越来越专业化和技术化的艺术界,日益表现出一种对理论的淡漠和厌倦甚至于对理论的憎恨。
“有术而无艺”、“技进而道失”是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所遭遇的发展瓶颈,技术主义观念颠倒了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实为一种“本末倒置”,如果要将其反转过来,就必须回归艺术的人文性,因为真正人文性的回归也就是真正艺术性的回归。
无论我们处于怎样的时代,都需要有理论的反思,艺术学理论无疑将担当起对艺术不断进行“理论反思”的使命。
三、艺术学的人文价值
(一)、道德教化功能
在世纪初的社会大变动中,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诞生。
首先,他把自然及艺术的审美境界看得很高:审美的无利害特征使美成为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偏见和利己自私的利器。
“名山大川,人人得而游览,夕阳明月,人人得而赏玩;公园的造像,美术馆的图画,人人得而畅观……这都是美的普遍性的证明。
”他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美育“监激刺感情之弊,而专留陶养感情之术”,使人“有高尚纯洁之习惯”,也使得美得以发挥其“普遍性”。
(二)、人格整合功能
17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最早提出“美育”范畴并加以系统阐释。
他认为,人性分为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
这两种冲动都是人所固有的天性,理想的完美人性就是这二者的和谐统一。
其中,人的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是恢复人性完整的根本的有效途径。
席勒所说的“游戏”大体上就是指美育和艺术教育活动。
而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也是将“艺”作为调节身心的方式。
《论语·述而篇》中写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儒家是要入仕、心怀天下的,将“艺”作为精神调剂的手段,文人作画也常常标榜“自娱”、“游戏笔墨”等,就是将艺术作为性情调节的方式。
正如宋代画家郭熙认为,君子身处尘嚣而被凡俗侵扰,因而向往山水胜境,以山水画代替真山水来满足出仕者向往林泉之心,要求山水画满足“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使得理性冲动和感性冲动能够和谐统一,达到一种人格的完美状态。
结语
艺术学作为一种人文科学,除了具有一般人文学科都具备的社会认识、社会改造等功能外,还独具审美教育和审美娱乐等功能。
如今的当代艺术越来越注重思想、观念层面,从人类
生存的外部世界、人类内心幽微的情感出发,以不同的媒介,引发人们的思考,从这种意义上来看,艺术学的价值不能以具体经济价值来衡量。
而其中艺术史的研究以一种全局观透视了艺术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各个进程,并且与政治、经济等外部条件和人的心理因素交织,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我们获得了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为艺术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导向。
参考文献:
[1]; [德]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年版,第 48-49 页。
[2]; 潘诺夫斯基.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 J].新美术,1991,(4).
[3]; 任博德.人文学的历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4]; 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梁婷玉(1997-)女,汉族,江苏南京,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