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 运动学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整理总结:第一讲 初尝运动

第一讲初尝运动1.1 参考系(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是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这个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叫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会有所不同。
(3)一般情况下,选取地面作为参考系。
考频:月考期中考选择题:80%出题率期末考运动分析题中的应用:60%出题率【典例】例题种类:1.参考系的选取方法:若描述一个物体在运动,那么题中静止不动的物体就可能是参考系;选项中出现的无关物体一般不是参考系.例1.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A.岸边的江堤 B.江边的树 C.树上的飞花D.诗人的小船2.判断物体运动情况例2.某乘客坐在一列火车里,他看见窗外另一列火车向正东方向行驶,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乘客坐的火车一定向西行驶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向东行驶C.窗外的火车有可能静止D.乘客坐的火车和窗外的火车都有可能向东行驶例3.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
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 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B. 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
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针对训练】题型1:参考系的选取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题型2:判断物体运动情况2。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向西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树木向东移动B、乙车一定向西运动C、甲车不一定向西运动D、乙车不一定向东运动1。
2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条件:当物体的大小、体积、形状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做是质点。
大一运动学知识点总结初中

大一运动学知识点总结初中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个分支。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接触并学习了一些基础的运动学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大一运动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初中生们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一、位置和位移位置是指物体所处的位置,通常用坐标表示。
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所经过的路程,具有方向性。
位移的大小等于起点和终点位置之差。
例如,一个车从某地点出发,经过1小时后到达另一个地点,这是一个位移的过程。
二、速度和加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运动的路程。
平均速度可以通过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来计算。
而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可以通过它在该时刻的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来计算。
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
平均加速度可以通过总速度变化量除以总时间来计算。
三、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行进的路程相等,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在这种运动中,速度的瞬时值等于平均速度。
位移与速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速度乘以时间来计算位移。
四、加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
在这种运动中,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
我们可以通过速度的改变和时间的比值来计算加速度。
此外,在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的计算需要考虑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通过速度乘以时间再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除以2来计算。
五、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受到重力作用下的垂直下落运动。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唯一力,加速度为9.8米/秒^2(约等于10米/秒^2)。
根据重力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和速度。
六、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
在斜抛运动中,速度可以分解为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
水平速度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恒定,而竖直速度受到重力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分别计算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和速度,并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合成速度和合成位移。
大一新生物理知识点

大一新生物理知识点作为大一新生,学习物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对于理解世界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科技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大一学生应该了解的基本物理知识点。
1.基本运动学:物体的运动是描述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运动学。
其中,位移是指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改变,速度是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位移,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
2.牛顿定律:牛顿的三个定律是物理学的基石。
第一定律认为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第二定律给出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即加速度等于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比值。
第三定律认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向心力:物体在向心力作用下绕一个固定点做圆周运动。
向心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速度和半径成正比。
4.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5.动量守恒: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具有矢量的性质。
6.功与能量:功是力在物体上施加的作用引起的能量转移。
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的能力,包括动能(运动物体的能量)和势能(由位置引起的能量)。
7.力学能量守恒定律:在只受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8.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往复运动的一种形式,物体围绕平衡位置做振动。
振幅、周期和频率是描述简谐振动的重要概念。
9.波动:波是一种能量以波动形式传播的方式。
机械波通过介质传播,例如声波和水波。
电磁波是由电磁场振荡产生的,包括可见光、无线电波和X射线。
10.光学:光是一种电磁波,它以直线传播,可以被反射、折射和散射。
镜子和透镜是常见的光学器件。
11.电荷和静电:电荷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可以是正(+)或负(-)。
带有相同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有相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静电是由电荷引起的现象,例如摩擦产生的静电。
物理高一第一次月考必考知识点

物理高一第一次月考必考知识点在物理学的学习中,高一第一次月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对于我们建立正确的学科学习方法和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非常关键。
有着深厚的学科积累是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前提,而物理学科的学习同样也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必考的知识点。
下面是我整理的物理高一第一次月考必考知识点。
一、运动学运动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高中物理中的第一个重要章节。
在运动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了解这些概念的定义和物理意义,能够根据给定数据进行计算。
2. 速度和加速度的图像解析:能够根据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解析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3.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熟练掌握这两种情况下的物体运动规律和计算方法。
4. 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了解物体在这两种情况下的运动规律和相关的计算公式。
二、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物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章节,涉及到物体的力学性质和力的作用等内容。
在牛顿力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了解力的定义和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 牛顿三定律:熟练运用牛顿三定律解决问题,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
3. 弹力和重力:掌握弹力和重力的计算公式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4. 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原理和计算方法,理解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三、能量与功能量与功是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了解能量与功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对于解决物理问题至关重要。
在能量与功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功的定义和功的计算公式:理解功的物理意义,能够计算功的大小。
2. 动能和势能:了解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原理。
3. 机械能守恒定律: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方式和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电学电学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涉及到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内容。
在电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电流和电压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了解电流和电压的物理意义,能够根据给定数据计算电流和电压的大小。
物理竞赛-1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教师版【可编辑】

1、运动学的基本概念1、1物理学的创立从研究运动开始亚里士多德把运动分为两大类:自然运动和受破运动。
在他看来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位置,比如,火的自然位置在上,土的自然位置在下,气和水的在中间。
偏离固有位置的物体将趋向固有位置。
地上物体的自然运动沿直线,轻者上升,重者下降;天体的自然运动永恒的沿着圆周进行。
受破运动则是物体在推力或拉力的外力作用下发生的。
没有外力,运动就会停止。
伽利略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卫星和太阳的黑子,他根据自己的观测和思考,对哥白尼的地动说深信不疑。
他用斜面研究了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定量地得出移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的结论,为“加速度”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伽利略的不朽功勋还在于他确立了落体定律和惯性定律,纠正了流行几千年的亚里士多德运动观的错误。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弱点是对自然现象静观而不做实验,思辩而不做定量的数学推演。
精心设计的实验和数学理论的推演,这两点作为现代物理学的标帜,正是从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开始的。
1、2质点把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合理的抽象,舍去一些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建立起理想化模型。
质点,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个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
1、3参考系与坐标系某物体的运动总是相对于另一些选定的参考物体而言的。
例如研究汽车的运动,常用街道和房屋或电线杆作参考物;观察轮船的航行,常用河岸上的树木、码头或灯塔作参考物。
这些作为研究物体运动时所参照的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群),称为参考系。
参考系的选择对描述物体的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站在运动着的船上的人手中拿着一一个物体,在同船的人看来它是不动的,但岸上的人看到它和船一起动。
如果船上的人把手松开,同船的人看到物体沿直线自由落下,而岸上的人却看到物体作平抛运动。
为什么对同一现象会观察到不同的结果呢?原因是他们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船上的人以船为参考系,岸上的人以岸为参考系。
运动学的发展历史

运动学的发展历史运动学是理论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运用几何学的方法来研究物体的运动,通常不考虑力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至于物体的运动和力的关系,则是动力学的研究课题。
用几何方法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确定一个参照系,因此,单纯从运动学的观点看,对任何运动的描述都是相对的。
这里,运动的相对性是指经典力学范畴内的,即在不同的参照系中时间和空间的量度相同,和参照系的运动无关。
不过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和空间的量度就同参照系有关了。
这里的“运动”指机械运动,即物体位置的改变;所谓“从几何的角度”是指不涉及物体本身的物理性质(如质量等)和加在物体上的力。
运动学主要研究点和刚体的运动规律。
点是指没有大小和质量、在空间占据一定位置的几何点。
刚体是没有质量、不变形、但有一定形状、占据空间一定位置的形体。
运动学包括点的运动学和刚体运动学两部分。
掌握了这两类运动,才可能进一步研究变形体(弹性体、流体等)的运动。
在变形体研究中,须把物体中微团的刚性位移和应变分开。
点的运动学研究点的运动方程、轨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特征,这些都随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而异;而刚体运动学还要研究刚体本身的转动过程、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更复杂些的运动特征。
刚体运动按运动的特性又可分为:刚体的平动、刚体定轴转动、刚体平面运动、刚体定点转动和刚体一般运动。
运动学为动力学、机械原理(机械学)提供理论基础,也包含有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很多学科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运动学的发展历史运动学在发展的初期,从属于动力学,随着动力学而发展。
古代,人们通过对地面物体和天体运动的观察,逐渐形成了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变化和时间的概念。
中国战国时期在《墨经》中已有关于运动和时间先后的描述。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讨论了落体运动和圆运动,已有了速度的概念。
伽利略发现了等加速直线运动中,距离与时间二次方成正比的规律,建立了加速度的概念。
在对弹射体运动的研究中,他得出抛物线轨迹,并建立了运动(或速度)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伽利略为点的运动学奠定了基础。
第一次作业 质点运动学部分

dv dx dy bke kt 求导可得 ake kt 和 ax x ak 2 e kt ;由 dt dt dt
ay
(2)由
dv y dt
d2y bk 2 e kt 。因此,质点的加速度为 a ax i a y j ak 2 e kt i bk 2 e kt j 。 2 dt
3 3
x 44 m / s 22m / s t 3 1 v t 1 4 6 1 m / s 2m / s 2 (3) v 4 6t , 2 v t 3 4 6 3 m / s 50m / s v
a a v t 3 v t 1 3 1 50 (2) m / s 2 24m / s 2 3 1
g 2 2v 2 x 。落地点需满足 y x ,连立方程可得 。 x g 2v 2
运动员位移大小 L
x2 y 2
2 2v 2 269m 。 g
(2)实际情况下,速度较大时运动员所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不计,故实际落地点与理论 计算值相比较短。
[1-21] 设河面宽 l 1km ,河水由北向南流动,流速 v 2m/s ,有一船相对于河水以
2 2
2
代入具体数据计算可得路程 s 与夹角 的关系曲线,见下图。因此,为了使路程最短,令
ds 0 ,求解得到二个根: cos v v 和 cos v v 。由于 cos v v 1.333 1 , d
故略去。 cos v v 0.6667 ,即 41.4 。
y O v0 x
解:(1)以运动员刚离开滑雪道的点为 O 点,运动方向为 x 轴正方向建立 Oxy 坐标系,y 轴 向上。如图,由 45 可知运动员着陆点为抛物线与直线 y x 的交点。运动员的运动方
大一理论力学运动学知识点

大一理论力学运动学知识点运动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的各种性质,不考虑物体的运动是由于受到的力和力的变化而引起的。
在大一的理论力学学习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运动学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几个大一理论力学运动学知识点,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一、位移和位移矢量在运动学中,位移是指物体在某一时间段内从一个位置变化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和方向,通常用Δx表示。
位移是一个矢量量,它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用位移矢量来表示。
位移矢量的表示方法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
二、速度和速度矢量速度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用v表示。
速度是一个与位移相对应的物理量。
如果一个物体在t时间内从A点移动到B点,那么它的速度就是t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Δx除以时间t。
速度也是一个矢量,它的大小叫做速率,用箭头表示的速度矢量的长度表示速度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速度的方向。
三、加速度和加速度矢量加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用a表示。
如果一个物体的速度在t时间内由v1变为v2,那么它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变化Δv除以时间t。
与速度和位移相似,加速度也是一个矢量,它的大小叫做加率,用箭头表示的加速度矢量的长度表示加速度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四、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保持不变,速度也保持不变。
如果物体的速度为v,时间为t,位移为s,那么有s=v*t。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位移的图像均为直线,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
五、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加速度保持不变,速度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时间为t,位移为s,那么有s=v0*t+1/2*a*t^2,v=v0+a*t。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位移的图像均为抛物线。
六、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指一个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而进行的垂直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运动学
1.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 m,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 m/s2,该路段的限速为60 km/h.则该车().
A.超速B.不超速
C.无法判断D.速度刚好是60 km/h
2.如图1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x AB∶x BC等于().
图1
A.1∶1 B.1∶2 C.1∶3 D.1∶4
3.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设计独具匠心,利用斜面“冲淡重力”的影响,充分放慢球的运动,成功地测量出球的运动信息,如图2所示,发现球的运动规律.若球是由静止释放的,下列关于球的运动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2
A.球的加速度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B.球的速度与运动路程成正比
C.球的速度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D.球的位移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4.运动着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5 s停止,则它在制动开始后的1 s内、2 s 内、3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3∶5 B.1∶2∶3
C.3∶5∶6 D.1∶8∶16
5.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是0.8 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 cm.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假想加速度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0.5 m,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
A.150 m B.75 m
C.15 m D.7.5 m
6.取一根长2 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 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3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个垫圈().
图3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
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2
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1)∶(3-2)∶(2-3)
7.目前,配置较高的汽车都安装了ABS(或EBS)制动装置,可保证车轮在制动时不会被抱死,使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安装了这种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可获得比车轮抱死更大的制动力,从而使刹车距离大大减小.假设汽车安装防抱死装置后刹车制动力恒为F,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汽车的质量为m,刹车前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则().A.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v/t
B.汽车刹车时间t′=F v/m
C.汽车的刹车距离为x=v t+m v2 F
D.汽车的刹车距离为x=v t+m v2 2F
8.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
A.1∶3 B.1∶5 C.1∶8 D.1∶9
9.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4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 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 m,已知声速为340 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图4
A.20 m/s2B.10 m/s2
C.5 m/s2D.无法确定
10.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等于2∶1
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v2等于1∶1
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大小之比x1∶x2等于4∶1
D.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不等于1∶2
11.某消防员在一次执行任务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需从10 m长的直杆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a1=8 m/s2,然后立即匀减速下滑,减速时的最大加速度a2=4 m/s2,若落地时的速度不允许超过4 m/s,把消防队员看成质点,求该队员下滑全过程的最短时间.
12.温州机场大道某路口,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有一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正以
36 km/h的速度朝该路口停车线匀速前行,在车头前端离停车线70 m处司机看到前方绿
灯刚好显示“5”.交通规则规定:绿灯结束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
(1)若不考虑该路段的限速,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 s,司机想在剩余时间内使汽车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以通过停车线,则汽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
(2)若该路段限速60 km/h,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 s,司机反应过来后汽车先以2 m/s2的加
速度沿直线加速3 s,为了防止超速,司机在加速结束时立即踩刹车使汽车做匀减速直行,结果车头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