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政策支持
广西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省份之一,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 政策支持,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国际比较与借鉴
发展中国家经验
广西可以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如东南亚国家等,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社会 治理等方面寻求合作与交流。
发达国家经验
广西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如欧美国家等,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和文化教育等方 面寻求合作与交流。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尊 重和保障少数民族权益 ,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
加强公共安全保障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 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 安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得益 彰。
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改善环境质量。
医疗卫生改革
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广西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质
量。
医疗保障制度
广西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完善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 医疗保障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
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广西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 推进医疗诚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 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地理位置优势
连接东盟的桥头堡
广西地处中国与东盟的交汇地带,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通道, 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便捷的交通网络
广西拥有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 等,为区域内的物流和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
丰富的自然资源
广西地处亚热带,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有力支撑。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西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是复杂而多变的。

从古罗马帝国的繁荣到中世纪的黑暗,再到近代的工业革命和民主制度的兴起,西欧经历了多次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巨变。

中世纪时期,西欧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导,社会结构也相对简单。

然而,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西欧国家开始进行殖民扩张,贸易和工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形成,市场经济也开始发展起来。

19世纪,工业革命在西欧国家广泛兴起,这使得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成为了生产的主要形式。

这种工业化进程使得西欧国家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

与此同时,西欧的社会发展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口流动和阶级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

社会矛盾和冲突也随之加剧,这为民主制度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20世纪初,两次世界大战对西欧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然而,战后西欧国家通过建立欧洲联盟和共同市场等机制,逐渐实现了经济和政治的一体化。

这不仅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加强了政治稳定和民主制度的建设。

总的来说,西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变革和调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复杂而多元的西欧社会。

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

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的繁荣。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与社会发展如同一对孪生兄弟,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经济发展带动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推动着社会各方面的进步。

首先,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就业机会的增加,减少了社会的失业问题,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更加注重享受精神生活,推动了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

另外,经济的发展还带来了社会的改革创新,推动了社会制度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二、社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社会的发展对经济的繁荣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素质和创造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其次,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另外,社会的进步也带来了法制建设和社会治理的完善,保护了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经济与社会发展不仅仅是单向推动的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同时,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经济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社会的支持和共同努力,而社会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依靠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和支持。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尤为重要。

只有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相互促进,才能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发展。

因此,政府和全社会都需要重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平衡,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步。

总结起来,经济与社会发展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进步,也表现在社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只有重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平衡,才能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繁荣。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慨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慨况

从1952年—1978年,在27年的时间内,中 国的GDP增长3.72倍,年均增长5.9%;由于人 口增长较快,人均GDP仅增长1.8倍,年均增长 3.9%。
1978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 全会,做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决策,把 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开始了改革 开放的时期。
6
15
(六)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对外贸易不断扩大。2005年,外贸总额 14219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从1979-2005 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091亿美元,建设项 目46.6万个,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224亿美元。
16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发展还面临 许多严峻挑战。
o 一是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越来越大。 o 二是贪污腐败。 o 三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 o 四是国际竞争压力加大。
开放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加入 WTO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 加快。传统贸易依存度从1978年的 9.8%,80年代中期的23%提高到1999年的 36.4%,2000年进一步提高到43.9%,其中 出口依存度达到23.1%。2003年达到 60.4%,出口依存度提高到计划和市场都看作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国家中长期计划主要制定5年到10年国民经济发展目 标、战略、方针、政策。
年度计划主要是预测性计划,提出年度经济增长速度、 投资规模、财政收支、货币发行、市场价格、就业率、 国际收支、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八项指标,作为宏观调 控的目标。
1994 12.6% 1995 10.5% 1996 9.6% 1997 8.8% 1998 7.8% 1999 7.1% 2000 8.0% 2001 7.5% 2002 8.3% 2003 9.5% 2004 10.1% 2005 10.4% 2006 11.6% 2007 13% 2008 9% 2009 8.7%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西欧是指位于欧洲大陆西部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

这些国家在过去几个世纪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他们的重要特征。

本文将探讨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农业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信息社会的崛起。

一、农业时代在西欧的发展历史中,农业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在中世纪,封建主义社会的兴起使得农业成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支柱。

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农奴和农民的劳动力,领主从中获得丰厚利益。

但是,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和技术滞后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不过,农业时代也为西欧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如封建体制和贵族统治等。

二、商业和城市的兴起随着封建主义社会的瓦解,商业和城市的兴起成为了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尤其是意大利城市如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等。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使得西欧国家的商业和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

对外贸易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交流。

三、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化的尝试。

机械工业的发展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业人口逐渐转移到城市从事工业生产。

这一转变使得西欧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上的工业大国。

工业革命还催生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人运动的兴起,带来深远的社会变革。

四、社会福利和民主制度的建立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开始重视社会福利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社会福利制度为人民提供医疗、教育、养老等基本保障,提升了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

民主制度的建立使得人民有更多的参与和决策权,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和和谐。

五、信息社会的崛起21世纪初,西欧国家经济和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和全面。

信息社会的崛起对于西欧国家的经济、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全球化的趋势也使得西欧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VS
通信设施
南通市的通信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各大电信运营商在南通市均设有分支机构 和服务网点。南通市政府还积极推进5G 网络的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快速、更稳定 的网络服务。
04
南通社会事业发展
教育事业
基础教育
南通的基础教育发展稳定,覆 盖面广,教学质量高,为各类 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等教育
文化遗产保护
南通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和传承,加强了对历史建 筑、文物等保护工作。
文化活动
南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 活动,如文艺演出、展览 、讲座等,丰富了市民的 文化生活。
体育事业
体育设施
南通建设了众多的体育设施,如体育馆、游泳池、健身房等,为 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健身和运动环境。
群众体育
南通重视群众体育的发展,积极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各类体 育活动,提高了市民的身体健康水平。
铁路交通
南通市现有铁路线路包括新长铁路、宁启铁路和海洋铁路等,覆盖了南通市的主要县市。南通火车站已开通前 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主要城市的列车。同时,南通市还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以缓解城市交通 压力,提高市民出行效率。
城市基础设施
给水系统
南通市的城市给水系统日益完善,自来水普及率已达到98%以上。南通市还积极推进水源地保护和净 水工程建设,确保市民的饮用水安全。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展望
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严格的环保政策,减少 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资源节约利用
推广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 源,构建低碳南通。
感谢您的观看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的报告。

该报告通常由政府机构或相关部门编制,用于总结和分析
过去一年或一段时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提出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建议。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经济增长:报告会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产业结构的变化、投资和消费的情况等。

2. 就业和收入:报告会对就业和收入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就业率、失业率、劳动力参
与率以及薪资水平等。

3. 社会发展指标:报告会对教育、卫生、住房、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指标进行分析,
评估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情况。

4. 财政状况:报告会对国家或地区的财政状况进行分析,包括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情况、财政赤字和债务的水平等。

5. 对外贸易:报告会对国际贸易的情况进行分析,包括进出口额、贸易结构、贸易顺
差或逆差等。

6. 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报告会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情况进行评价,包括产
业结构的优化、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等。

7. 经济风险和挑战:报告会对国家或地区面临的经济风险和挑战进行预测和分析,包
括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风险的可能性等。

最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报告通常会提出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建议,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并引导下一阶段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情况汇报三篇

社会发展情况汇报三篇

社会发展情况汇报三篇文章一:经济发展本文旨在汇报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情况。

我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经济发展的主要亮点包括:- 高速增长:中国经济以持续的高速增长为特点,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达到6.1%。

-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引进。

- 科技创新:中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之一。

- 贸易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对外贸易不断增长,与世界各国保持着广泛的合作。

尽管中国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经济结构需要优化,环境问题需要解决,贫富差距需要缩小等。

文章二:教育发展本文旨在汇报中国社会的教育发展情况。

中国教育事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教育发展的主要亮点包括:- 普及教育:中国政府重视教育普及,逐步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全覆盖,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

- 教育质量:中国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 职业教育:中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鼓励学生发展实用技能,满足社会的多元需求。

- 国际交流: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世界各国进行教育合作和交流。

尽管中国教育取得了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与就业的紧密结合等问题需要解决。

文章三:社会福利发展本文旨在汇报中国社会的社会福利发展情况。

中国社会福利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关注人民福祉成为社会共识。

社会福利发展的主要亮点包括:- 医疗保障:中国建立了全面的医疗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 养老保障:中国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 扶贫政策:中国大力实施扶贫政策,在减贫和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社会保障:中国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

然而,社会福利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如人口老龄化、城乡差距、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度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122017年新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7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凝聚精气神、建设新新泰”总要求,奋发进取,克难攻坚,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经济运行继续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全市各项工作强力突破,综合实力持续攀升。

一、综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01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84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达到6.62万元,增长6.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59.0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404.9亿元,同比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378.7亿元,同比增长6.6%。

三次产业结构为7.0∶48.1∶44.9。

服务业稳定发展。

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37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6%。

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GDP)比重达44.9%,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实现服务业税收收入18.8亿元,占全部税收(国税+地税)比重41.5%。

非公有制经济繁荣活跃。

2017年底,全市市属私营企业达11485户,投资者21052人,雇工71315人,注册资金686.7亿元,分别增长22.7%、14.0%、16.3%和54.5%。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亟待解决,新旧动能转换亟需加快;骨干龙头企业偏少,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发展不够平衡,公共资源配置不够均衡;财政收支压力加大;民生福祉与群众期盼还有不少差距等等。

二、农林牧渔业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62.3亿元(含农林牧渔服务业),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8%。

其中,农业(种植业)增加值32.9亿元,林业增加值2.0亿元,牧业增加值24.0亿元,渔业增加值10404万元,服务业增加值3.3亿元。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保持稳定。

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7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6.2万公顷,油料2.1万公顷,棉花292.5公顷,蔬菜及食用菌2.3万公顷。

主要农牧业产品产量如下:产品单位产量同比增长(%)粮食万吨45.6 -其中:夏粮万吨18.6 -秋粮万吨27.0 -棉花吨363.5 3.0油料万吨9.2 -2.2蔬菜及食用菌万吨144.5 2.1 林业生产平稳推进。

当年造林面积1143公顷,其中用材林66公顷,经济林810公顷。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

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达96.7万千瓦,农用拖拉机20972台。

农村用电量1.7亿千瓦时。

全年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3.1万吨。

有效灌溉面积4.2万公顷。

三、工业工业经济增长加快。

2017年,全部规模5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实现工业总产值1101.9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轻工业产值221.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20.1%,重工业产值880.2亿,占工业总产值79.9%。

主要产品产量如下:产品单位产量同比增长(%)原煤万吨781.6 -6.3 洗煤万吨442.0 8.2 小麦粉吨134601.0 0.01 饲料吨280598.2 -7.6 鲜、冷藏肉吨118073.0 45.8 酱油吨5595.0 -16.9 白酒(折65度,商品量)万升1509.2 95.6 棉纱吨42204.0 10.5 棉布万米1680.8 -17.7 绒线吨10318.0 -9.2 木质家具件99426 -0.1 机制纸及纸板吨46115.0 5.0 初级形态塑料吨23152.0 -30.5 塑料制品吨25467.0 87.4 水泥万吨 4.1 -76.8 玻璃包装容器吨350247.7 -0.7 玻璃纤维纱吨8653.0 -6.66产品单位产量(%)钢材吨19896.0 -9.2起重机吨539107.6 26.0钢铁铰接链(工业链条)吨25053.0 -0.1矿山专用设备吨59253.0 -39.7冷轧薄板吨4476.0 1.8高压开关板面2328 -55.1电力电缆千米167762.2 -0.02自来水生产量万立方米1354.0 -2.9 工业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8.9%。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0.8亿元,比上年增长4.8 %;实现利税10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实现利润51.3亿元,比上年增长43.3 %。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2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129家,过十亿元企业4家,利税过千万元企业97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

2017年全市完7成固定资产投资656.7亿元,比上年增长9.4 %。

服务业投资254.4亿元,下降10.4 %,第三次产业投资占比38.7%。

建筑业增长放缓。

全市三级及以上(新资质)建筑企业8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1.7亿元,比上年下降21.0%。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8亿元。

五、城建、交通和邮电城市建设稳步提升。

全年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12.1亿元。

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7.8万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为100%;集中供热面积743万平方米;绿地面积319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8.9平方米。

道路交通建设加强。

年末全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343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8.4公里。

全市交通总周转量达586970.6万吨公里,其中货运周转量达572725.8万吨8公里,客运周转量达142448.1万人公里。

邮政通信业稳定发展。

全市邮政业务总量19678万元,比上年增长26.4 %;函件7.7 万件,特快专递7.1万件,汇票2.0万张,包件87.5万件,定销报刊杂志1130.3万份。

全社会完成电信业务量23230万元,固定电话用户67756户,移动电话用户1299351户。

上网用户(含宽带、拨号、无线网卡)966584户。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消费市场平稳运行。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1亿元,比上年增长9.8%。

2017年末,全市城乡集贸市场117个,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103个,农副产品专业市场8个,工业品消费市场2个,工业生产资料市场4个。

我市共有个体工商户68314户,从业人员151095人,注册资金44.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9%、13.2%、26.2%。

9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

对外贸易实现进出口总值185568万元,增长18.0%,其中出口149192万元,增长18.2%,进口36376万元,增长16.9%。

七、财税和金融财税收支保持平稳。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0.6亿元,比去年下降3.0 %。

其中,税收收入31.0亿元,下降1.0 %。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64.7亿元,下降1.0%。

2017年全市税收合计(国税+地税)45.3亿元,同比增长2.9%。

其中,国税部门实现税收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37.3%;地税部门实现税收收入24.3亿元,下降15.5%。

金融市场发展稳健。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635.7亿元,比年初增加42.7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54.8亿元,比年初增加38.5亿元。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合计632.9亿元,比年初增加42.9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本外币合计395.1亿元,比年初增加14.1亿元。

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4.9亿元,比年初增加13.9亿元。

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

全年获得科技成果55项,其中泰安级14项,新泰级40项。

实施各类科技计划69项,其中省级9项,泰安级21项,新泰级39项。

教育水平继续提升。

全市拥有普通初级中学28所,专任教师4051人,在校生54359人;普通高级中学6所,专任教师1891人,在校生24261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专任教师316人,在校生6087人;小学134所,专任教师4912人,在校生74593人;幼儿园256所,专任教师2525人,在园儿童34263人;特殊教育学校1 所,在校学生93人。

11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49所(不含计生服务站,下同),其中医院及卫生院40所。

实有病床6505张。

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190人,其中执业医师2284人,执业助理医师416人,注册护士3173人,药剂员348人。

文化服务深入推进。

艺术表演场所2处,年内各类获奖表演节目17个。

全市共有剧场、影剧院12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节目2套,日播音时间达到36小时;电视台1座,转播节目35套。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

2017年,在国家级比赛中,我市运动员表现突出,共获得国家级奖牌15枚,其中金牌5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运动健儿。

全年体育彩票发行额达15100万元,同比增长7.1%。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12人口总量基本稳定。

常住人口127.42万人(不含天宝镇),同比增长1.9‰。

其中,城镇人口81.64万人,同比增长32.6‰;农村人口45.78万人,同比下降48.4‰。

年平均常住人口127.30万人(不含天宝镇)。

公安户籍(不含天宝镇)总户数495287户,总人口1361051人,其中女性662444人,男性698607人,男女性别比为105.5%。

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704570人,乡村人口656481人。

当年出生率28.16‰,死亡率14.18‰,人口自然增长率13.98‰。

居民生活持续改善。

据抽样调查,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81元,增长8.7%。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723元,增长8.4%;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86元,增长8.6%。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201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5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4%。

13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有21.6万人参加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68.9万人参加了农村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全市121.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全市低保对象11999户(含新汶矿业集团)19617人,发放保障金5940.9万元。

农村五保供养人数2486人,社会救济总人数(含新矿集团)39717人。

全市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单位(含敬老院)27处,床位3779张。

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0474.1万元,共筹集社会福利基金209.5万元。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年报数或初步核定数,以每年的统计年鉴为准。

2、本市生产总值(简称GDP)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14算。

3、2015年起公安局户籍人口分类有变化。

4、自2017年起将研发支出纳入GDP核算,并对2011年以来GDP数据进行了修订。

5、2016年新泰市行政区划发生变化,原天宝镇划转至泰安市高新区管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