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应用-论文

合集下载

我国水禽业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我国水禽业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我国水禽业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近年来,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关注,水禽业的生产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然而,在目前的水禽生产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

首先,水禽养殖技术水平偏低。

目前水禽养殖主要采用传统的繁殖技术,往往
在养殖过程中会出现孕期夭折、育苗率低等问题,使水禽养殖效率不高。

此外,由于水禽业缺乏科学管理,养殖粪便污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质和环境质量,也可能引发瘟疫的发生。

其次,水禽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由于水禽养殖技术偏低,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市场竞争力较弱,影响了水禽养殖的发展。

此外,水禽业还面临着集聚效应、封闭养殖和农耕经营混业模式缺乏等问题。

为了解决水禽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以提高养殖技术、科学管理、改
造设备为优先,以发展新养殖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等措施为支点,以及加大培训投入,以期使水禽业的发展稳定、科学、可持续发展。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传统养殖技术,并加强水禽养殖相关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以提高水禽养殖水平,解决水禽养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提升水禽养殖技术水平,加强养殖管理,增加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我国水禽业亟需实施有力措施,以期使其能够实现稳定、科学、可持续的发展。

2012我国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重要成果简介-侯水生

2012我国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重要成果简介-侯水生

北京鸭饲料转化效率和饲料采食残留遗传相关系数
性状(Trait) 代谢体重(MBW) 体增重(BWG) 采食量(FI) 饲料转化率(FCR) 饲料采食残留(RFI) 周期(Period) 14 d 15-42 d 15-42 d 15-42 d 15-42 d 饲料采食残留 (14-42d) 0.41 0.50 0.28 0.51 饲料转化效率 (14-42d) 0.42 0.45 0.47 0.51
研究获得了18个可用于选择北京鸭重要经济性状的候选基因
性状
体重、屠体重、 胸肌率、腿肌 率、胸肌厚度、 胸肌纤维直径 皮脂重、腹脂 重、皮脂率、腹 脂率
关联性基因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脂肪分化相关蛋白 (ADR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基因 (PPARα、PPARβ、PPARγ)、胰岛素样生长因 子-Ⅰ(IGF-1) 共6个基因 脂蛋白酯酶( LP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 (PPARα、PPARβ、PPARγ)、IGF-Ⅰ、 甲状腺素蛋白(TTR)、前胰岛素原 (preproinsulin)、心脏型FABP(H-FABP)、乙酰 辅酶A结合蛋白(ACBP) 共9个基因 雌激素受体ESR(α、β)、催乳素受体 (Prolactin receptor, PRLR) 共3个基因
序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试验站名称
南昌综合试验站 潍坊综合试验站 青岛综合试验站 信阳综合试验站 武汉综合试验站 江夏综合试验站 长沙综合试验站 汕头综合试验站 桂林综合试验站 海口综合试验站 重庆综合试验站 绵阳综合试验站
站长
韦启鹏 刁有祥 程好良 张家明 梁振华 钱运国 戴求仲 林祯平 杜飞兵 叶保国 王阳铭 杨玉峰

中国水禽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水禽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水禽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水禽业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水禽业包括鸭、鹅、鸽、野生水禽等,其中以鸭和鹅的养殖规模最大,产量最高。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水禽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水禽业的现状中国水禽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业链。

目前,中国水禽业的总产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吨,其中鸭肉和鹅肉的产量占据了绝大部分。

同时,中国水禽业的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禽出口国之一。

然而,中国水禽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水禽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养殖场的废水和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水禽养殖的品种单一,品质不高,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水禽产品的需求。

此外,水禽养殖的生产效率也比较低,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中国水禽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水禽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中国水禽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水禽养殖的环保水平。

加强水禽养殖场的环保设施建设,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保护环境。

2. 加强水禽品种的研发和推广。

培育高品质、高产量、适应性强的水禽品种,提高水禽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3. 推广水禽养殖的科技化、智能化。

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水禽养殖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4. 发展水禽产业链,提高水禽产品的附加值。

加强水禽产品的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的建设,提高水禽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中国水禽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加强环保、品种研发、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建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水产养殖行业科研成果展示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水产养殖行业科研成果展示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水产养殖行业科研成果展示养殖水产养殖行业科研成果展示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不断提高,养殖水产养殖行业科研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

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不仅提高了养殖水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还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本文将重点介绍养殖水产养殖行业的一些科研成果,以展示该行业的发展潜力和科技创新成果。

一、养殖水产饲料的研发与应用养殖水产的饲料是养殖业的重要基础,科研人员不断探索研发新型饲料,以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

通过对饲料成分的研究和改良,科研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系列高效、环保的饲料。

例如,利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并添加适量的海藻酸盐和益生菌,既达到了提高鱼类生长速度的目的,又减少了水体中氮磷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二、养殖水质治理技术的创新水体质量是养殖水产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科研人员在养殖水质治理技术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贡献。

研发出一种基于生物滤池和植物净化的复合养殖系统,通过调节水质中的氨氮、硝态氮等有害物质浓度,提高水体的生物可利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质污染。

三、养殖疾病防控技术的突破养殖水产养殖过程中常常面临严重的疾病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

通过研发疫苗和药物,科研人员成功地控制了一些重要的疾病。

同时,他们还研究了养殖水产动物的免疫机制,提高了养殖养殖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

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养殖业的利益,也提高了水产动物福利水平。

四、养殖水产优质品种选育通过选择繁殖和特定的交配技术,科研人员在养殖水产动物的育种工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和水产动物的适应性,在遗传学和种质资源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

这些工作不仅通过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的品质和产量,也有助于改良鱼类的外观和口感,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需求。

总结:养殖水产养殖行业的科研成果使得该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不断创新的饲料、水质治理技术、疾病防控技术和品种选育工作,为养殖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国水禽育种研究综述

我国水禽育种研究综述

我国水禽育种研究综述早在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李宁院士领导的团队完成了北京鸭基因组测序,浙江农科院卢立志研究员领导的团队绘制了世界首个鹅全基因组序列图谱。

我国科学家完成了两个重要水禽基因组测序,为研究鸭、鹅的遗传、发育及抗病育种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鸭基因组的完成揭示了鸭抗病力高的遗传学基础,为水禽或者家禽抗病育种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

鹅基因组也将为我们提供类似的信息。

通过比较鸡、火鸡、鸽子、鸭、鹅、斑嘴草雀等已知的5个家禽基因组,可以初步揭示家禽的不同生物学特点,也为研究家禽的生长、发育、抗病、繁殖力等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我国水禽研究人员已经围绕羽色、蛋壳颜色、繁殖力、抗病力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初步取得了部分研究进展。

抗病力育种是动物育种的一个难点,目前没有一个或者几个联合指标能用于抗病力选择。

早期动物育种尤其是家禽育种工作中,开展了SRBC为主的刺激选择,但尚无明显进展。

由于鸭鹅的基础研究缺乏,对重要基因的克隆表达研究是第一步。

王继文教授团队克隆了鹅免疫重链球蛋白基因、轻链等。

卢立志研究员等研究了水禽免疫水平综合评价标准、抗病基因分子结构和多态性及其与免疫性状相关性,克隆了IL-6等,并对抗应激反应与相关基因以及抗病育种提出了一个综合指标,对后续的水禽抗病育种有一定参考价值。

羽色作为重要的质量性状在我国鸭、鹅育种工作有重要价值,对羽色的遗传模式研究也有重要价值。

由于鸡、鸭属于不同种属,因此,在鸡研究中取得的一些成果有时候在鸭研究中不能应用。

目前,借鉴鸡等物种的研究成果,已知MC1R、TYRP1、KIT、PMEL17等基因影响不同的羽色,但在鸭羽色研究中还缺乏确切的证据。

刘益平教授等研究认为TYR、MITF、MC1R基因突变与鹅的翅膀颜色有关。

繁殖力高低对动物生产最终生产效益影响极大,尤其是鹅的繁殖力相对于其他蛋鸡、鸭、肉鸡还是很低。

快速提高鹅繁殖性能是鹅育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发展分子标记或者研究影响鹅繁殖力的遗传学基础对后续育种有实际应用价值。

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应用

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应用


2 01 4. 4
行 业 论 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 h u i Q i n S h i J i e
2 “ 鸭传染性 浆膜炎灭 活疫苗” 获 2 0 1 3国 家 技 术 发 明二 等 奖 ( 程 安春 教 授 等 )
我 国是 世 界 上 养 鸭 最 多 的 国 家 , 约 占全 世 界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6 — 2 5
北 京 鸭 新 品种 于 2 0 1 2年转 让 给 国 内 2家 大 型企业 , 并 建立 了“ 产、 学、 研” 联合 育种 模式 . 促 进 了北 京鸭 育种 、 养 殖技 术进 步 ; 累计 推 广新 品种 肉 鸭4 . 7 5亿 只 , 节料 1 6 6 . 7万 吨 , 价值 4 1 . 1 亿元 。
活 体 不 可度 量 性 状 的技 术 :建 立 了北 京 鸭 体 重 、 饲料 效 率 、 胸 肉率 、 繁 殖率 、 皮脂 率 等性 状 的选 种 技术 ; 首次将“ 剩余 饲 料 采 食 量 R F I ” 用 于 北 京 鸭
育种 : 创 立 了超声 波活 体 快 速 测定 北 京 鸭 胸 肉厚
1 “ 北 京 鸭新 品种 培 育 与养 殖 技 术研 究应 用” 获 2 0 1 3年 国 家科 技进 步二 等奖 ( 侯水 生 研 究 员 、 胡
胜 强 研 究员 、 刘 小 林教 授 等 )
我国2 0 1 3年 肉鸭 出栏 量 约 4 0亿 只 , 占家 禽 总 出栏 量 3 0 %, 总 产值 超 过 1 2 0 0亿 元 , 是 农 民致
的 8 0 %。 由鸭疫 里 默 氏菌 ( R i e m e r e l l a a n a t i p e s —

家禽养殖业的科技创新应用

家禽养殖业的科技创新应用

家禽养殖业的科技创新应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禽养殖业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传统的家禽养殖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疫病传播等,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技创新在家禽养殖业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家禽养殖业的科技创新应用,并分析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智能化饲养系统的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的不断发展,智能化饲养系统在家禽养殖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集成传感器、自动控制设备等技术手段,智能化饲养系统可以实现对禽类的智能监测、自动调控和环境优化。

例如,温度、湿度、饲料供给等方面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提高饲养环境的稳定性,增强饲养效果和产量。

二、生物安全控制技术的应用疫病对于家禽养殖来说是一大威胁,传统的疫苗防控手段难以全面解决疫病问题。

科技创新应用生物安全控制技术,通过基因编辑、疫苗研发等手段,提高家禽的抗病能力,降低疫病的传播风险。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良家禽的免疫系统,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针对特定的疫病,研发高效、安全的疫苗,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三、绿色环保养殖技术的应用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环保养殖技术在家禽养殖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例如,利用生物能源技术可以将禽类粪便等废弃物转化为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采用循环利用的饲料制备技术,减少粮食资源的使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家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大数据及云计算在养殖管理中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它们在养殖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养殖管理策略,提高养殖效益。

例如,通过收集家禽的生长数据、饲料消耗情况等,并结合相关的气象、市场等因素,利用云计算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养殖计划和市场决策,提高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

水禽产业发展趋势

水禽产业发展趋势

水禽产业发展趋势水禽产业是指以水禽为主要生产对象的农业产业。

水禽指的是适应水域环境生活的鸟类,如家禽中的鸭、鹅、天鹅、孔雀等。

水禽具有生长快、转化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我国农业中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提高,水禽产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

一、水禽产业的发展历程水禽养殖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

早在唐代,水禽的养殖就有了一定的规模。

宋代时期,水禽养殖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不仅用于食品生产,还用于皇室猎替和政治娱乐活动。

明清时期,水禽养殖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鱼病等问题的影响,水禽产业在20世纪初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衰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水禽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殖业经历了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的转变。

在水禽养殖方面,养殖技术的改进和先进饲料的应用使得水禽养殖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提高,也促使水禽产业的发展。

二、水禽产业的现状分析我国水禽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水禽养殖总产量持续增长,其中鸭子和鹅的养殖规模最大。

目前,我国水禽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从水禽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到餐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水禽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到了东南亚、中东和欧美等地。

然而,目前我国水禽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水禽养殖的环境保护问题值得关注。

水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料对周围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影响水环境质量。

其次,水禽养殖过程中动物疾病的控制也是一个难题。

禽流感等疾病的爆发不仅会对禽类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此外,水禽养殖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产品附加值较低,整体竞争力相对较弱。

三、水禽产业的发展趋势1. 规模化养殖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水禽市场需求的增大,规模化养殖将成为水禽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规模化养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 体 不 可度 量 性 状 的技 术 :建 立 了北 京 鸭 体 重 、 饲料 效 率 、 胸 肉率 、 繁 殖率 、 皮脂 率 等性 状 的选 种 技术 ; 首次将“ 剩余 饲 料 采 食 量 R F I ” 用 于 北 京 鸭
育种 : 创 立 了超声 波活 体 快 速 测定 北 京 鸭 胸 肉厚
的 8 0 %。 由鸭疫 里 默 氏菌 ( R i e m e r e l l a a n a t i p e s —
肉鹅 ) , 在 繁 殖性 能方 面 取 得 了重 大 突 破 , 极 具 市 场竞 争力 ; 同时 , 针 对 部 分 市 场 对 鹅 的 上 市 体 重 及 羽色的特殊需求 , 筛 选 出杂 交 组 合 5个 , 突 破 了 当地鹅 业 发 展 中繁殖 率 低 的瓶 颈 , 满足 了鹅 业 生 产对 良种 的需 求 。此 外 , 该 成果 集 成 并 示 范 推 广 了鹅 安 全 、 高效 生产配套技术 , 研 制 出一 系列
脂 肪沉 积 、 繁殖性状的候选基 因 , 将 分 子标 记 技 术用 于确 定 北京 鸭 各 品 系 的遗 传 距 离 、 杂 交 配 套 组合 , 提 高 了杂 交优 势 。 研 究 获 得 了不 同生 理 阶 段 肉鸭 、种 鸭 的 能 量、 蛋 白质 、 钙磷 、 多种 氨基 酸 与 维 生 素 等 的需 要 量数 据 , 制 定 了我 国第 一部 科 学 性 与 实用 性 兼 备 的“ 肉鸭饲养标 准 N Y / T 2 1 2 2 — 2 0 1 2 ” : 创建 了 肉
1 “ 北 京 鸭新 品种 培 育 与养 殖 技 术研 究应 用” 获 2 0 1 3年 国 家科 技进 步二 等奖 ( 侯水 生 研 究 员 、 胡
胜 强 研 究员 、 刘 小 林教 授 等 )
我国2 0 1 3年 肉鸭 出栏 量 约 4 0亿 只 , 占家 禽 总 出栏 量 3 0 %, 总 产值 超 过 1 2 0 0亿 元 , 是 农 民致
府 肉鹅 配 套 系 品种 标 准 及 饲 养 管理 技 术 指 南 , 显 著 推 进 了我 国鹅 业 产 业 化 和 生 产 技 术 水 平 的提 升 。成 果 还 构建 了 以企 业 为 主体 、 高 校及 研究 院 所 为 支 撑 的 鹅 良繁 推 广 体 系 , 促 进 了 成果 在 十余 个 省 市 的 广泛 应 用 。 由鹅 主产 区高 校 、 科 研 院所 同行 专 家 组成 的成 果 鉴 定 委员 会 一 致 认 为 , 该 成 果总体达 国际先进水平 , 部 分 达 国 际领 先 , 并 建

2 01 4. 4
行 业 论 坛
S h u i Q i n S h i J i e
2 “ 鸭传染性 浆膜炎灭 活疫苗” 获 2 0 1 3国 家 技 术 发 明二 等 奖 ( 程 安春 教 授 等 )
我 国是 世 界 上 养 鸭 最 多 的 国 家 , 约 占全 世 界
了屠 宰 、 脂 类 和 生 产 性 状 的相 关 关 系研 究 , 发 现 番 鸭 的饱 和脂 肪 酸 含 量最 高 , 缙 云麻 鸭必 需 脂 肪
酸含量最 高 , 主成 分 分 析 表 明 , 各 种 脂 肪 酸 对 脂
类 性状 的贡 献率 存 在差 异 。 建立 了脂类 性状 综合 指 数 回归 方程 。形 成 了 鸭 脂 类 性 状 的选 育 方 法 :筛 选 的 微 卫 星 标 记 和 S S C P标 记 与胸 肌重 、 肌 内脂 肪 和 多不 饱 和脂 肪 酸 等性 状存 在显 著相关 , 应 用 于鸭脂 类 等性状 选择 。 利 用 经典 育 种 方法 。微 卫 星 和 S S C P标 记 用
1个 .生产 性 能为 : 4 2 1 3龄 体 重 2 . 3 2 k g ,料 肉 比
2 . 5 4: 1 , 成活 率 9 6 %。
关 研究 。该 成 果 研 究 历 经 十余 年 , 从 分 子 水 平 揭
示 了 主要 鹅 种 的起 源 进 化 与遗 传 多 样 性 , 研 究 了
t i f e r , R A)引 发 的 鸭传 染 性 浆 膜 炎 在 我 国 广 泛 流
行 , 发 病 鸭 群 的 死 亡 率 、致 残 率 一 般 在 2 0 %~
7 0 %, 是 危 害 世 界 各 国养 鸭 业 最 为 严 重 的 流行 性
传 染 病 之一 。
国家 、 地方标准 , 获 2项 实 用 新 型 专 利 , 形 成 了天
度的技术 , 显 著提高了育种效率 : 研 究 发 现北 京
鸭 肝 脏 调 控 能 量 与 蛋 白质 代 谢 的基 因 与 蛋 白质
表达 差 异 : 获得 了 2 0个 可用 于选 择 北 京 鸭生 长 、
富 的重 要 产 业 。但 是 , 肉鸭 品种 落 后 已 经严 重 制
约 了 我 国 肉鸭产 业 的发 展 , 而 发 达 国家 已 经控 制 了 我 国 肉鸭 的 主要 品种 市 场 , 并 获 得 巨 大垄 断利 润 。因此 , 如 何 打破发 达 国家 的垄 断 , 培育 先进 的 有 自主 知 识 产 权 的 肉 鸭 品种 已经 成 为 我 国 肉鸭 产业 发 展 的关 键 。 项 目培 育 了 2 3个 特点 鲜 明 的北 京 鸭专 门化 品系 , 建 立 了 品系 资 源 库 , 育 成 了极 具 市 场 竞 争 力 的 Z型北 京 鸭 f 农f l 0 ) 新 品种 证 第 4号) 和南 口
4 “ 鸭 脂肪 代 谢 机 理 和 调控 技 术 研 究 及 优 质 肉 鸭 配套 系选 育 ” 获 2 0 1 2年 浙 江 省 农 业厅 技 术 进
步奖一等奖 ( 卢 立 志研 究 员主 持 完成 )
组 建 北京 鸭 × 绍 鸭 参 考 家 系 ,筛 选 出与脂 类
和屠 宰 性 状相 关 的微 卫 星标 记 ;利 用 北 京 鸭 、 缙 云 麻 鸭 和 番 鸭 三 种 不 同脂 类 代 谢 类 型 鸭 种 开 展
脂 肪代 谢 信 号 通路 中相 关脂 类 氧 化 相关 基 因
( P P A R— o 【 、 AC O X和 L P L )和脂类合成相 关基 因
( S R 一 1 、 F A S和 S C D) 的表达 影 响 及其 调 控 途径 。
个: 成 功 培 育 了通 过 国家 审 定 的 鹅 配 套 系 ( 天 府
鸭 高 效 网上 饲 养 技 术 , 转 变 了饲 养 方 式 . 节 约 饲
料、 水、 耕 地 和人 力 。
1 号北京鸭( 农( 1 0 ) 新 品 种 证 第 3号) 2个 新 品种 ,
均 获 国家 新 品种 证 书 。 与原 始 北京 鸭 比较 , 2个新 品种 的饲养 期均缩短 了 2 1 d ,而 体 重 分 别 增 加
议 进一 步 加 大成 果 推广 应用 的力 度 和范 围 。
项 目针 对 严 重 危 害 我 国养 鸭 业 的 鸭传 染 性 浆 膜 炎 主 要 依 靠 抗 菌 化 学 药 物 和 抗 生 素 进 行 防
治 、 国内外 没 有 批 准 上 市 的 疫 苗 等 突 出 问题 . 通 过近 2 0年 的 工 作 ,首创 了 鸭传 辅 助 选 择 . 形 成 优 质 肉鸭 配套 系
3 “ 主 要 鹅 种 遗 传 资 源 的 评 价 与创 新 利 用 ” 获
2 0 1 2年 四川省 科 技 进 步一 等 奖 ( 王 继 文教 授 主 持
完成 ) 我 国 鹅 种遗 传 资 源 与育 种 基 础 研 究 资 料少 , 育 种 技术 水 平 低 等致 使 良种 培 育 任 务 困难 而 艰 巨、 良繁 育 体 系 建 设 不 健 全 、 生 产 配 套 技 术 缺 乏 等 一 系 列 问题 。在 水 禽 产 业 体 系 建设 的支 持 下 , 开 展 了 主要 鹅 种 遗 传 资 源 的评 价 与 创 新 利 用 相
国 家水 禽产 业 技 术体 系 建 设起 始 于 2 0 0 8
年, 由 1个 国家 水禽 产 业技 术 研发 中心 、 4个 研 究 室、 2 5个 综合 试 验 站 组 成 。4个研 究 室 分 别 为 水
4 6 6 g和 8 3 6 g :料 重 比分 别 降 低 3 5 . 4 %~ 4 0 . 5 %和 2 9 . 1 %~ 3 4 . 7 %; 与 发达 国家 培育 的北 京 鸭 比较 , 瘦 肉 型北 京 鸭 新 品种 的 生 长 速 度 、 饲料效率 、 胸 肉 率、 肉质 性 状 等指 标 具 有 更 强 的市 场 竞 争 力 和 发 展潜力。 创 建 了 利 用 多 元 回归 模 型 准 确 估 测 北 京 鸭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6 — 2 5
北 京 鸭 新 品种 于 2 0 1 2年转 让 给 国 内 2家 大 型企业 , 并 建立 了“ 产、 学、 研” 联合 育种 模式 . 促 进 了北 京鸭 育种 、 养 殖技 术进 步 ; 累计 推 广新 品种 肉 鸭4 . 7 5亿 只 , 节料 1 6 6 . 7万 吨 , 价值 4 1 . 1 亿元 。
水禽 世 界
行 业 论 坛
2 0 1 4 . 4
侯 水 生
( 国家 水禽 产业 技 术体 系 中国农 业科 学 院北 京 畜牧兽 医研 究所 , 北京 1 0 0 0 9 4 )
中图分 类 号 : S 8 —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1 0 8 5 ( 2 0 1 4) 0 4 — 0 0 0 6 — 0 4
禽 育种 、 疫病 防控 、 营养 与饲养 、 环 境 控 制 与 综
合, 其 中共有 l 9个 岗位 专 家及 其研 究 团队 。 2 5个
试 验 站 均建 立 了技 术研 发 团队 。 5年 来 , 在 水禽 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