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简介
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水禽业——国家水禽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侯水生研究员专访

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水禽业——国家水禽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侯水生研究员专访周风珍【期刊名称】《《广东饲料》》【年(卷),期】2019(028)008【总页数】4页(P8-11)【作者】周风珍【作者单位】《广东饲料》杂志社编辑部【正文语种】中文简介:侯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动物遗传育种与营养专业,水禽研究室主任,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农业科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技创新一级岗位杰出人才,肉鸭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自去年8月份农业农村部确诊并发布非洲猪瘟以来,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非洲猪瘟重创我国生猪产业,对我国生猪产业和相关产业影响极其深远。
很多猪饲料厂纷纷转型调整结构,增设禽料生产线。
下游猪场也调整饲养水禽,涉足水产。
“保供给保安全”,畜产品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2018年我国猪肉产量5400多万t,过去一年非瘟导致的猪肉产品不足,这部分缺口急需家禽来弥补。
7月5日-7日,“2019中国水禽饲养技术、生物安全、环境控制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清远成功举办。
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侯水生研究员在大会作了《我国水禽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我国是全球水禽产业生产和消费大国,水禽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我国肉鸭出栏量约35亿只,肉鹅超过5亿只,鸭蛋400万t,产值超过1500亿。
我国水禽产业技术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本刊记者会后特别邀约了侯水生研究员进行访谈,他与我们分享了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的架构,及水禽产业体系这几年来在水禽新品种培育、饲营养标准制定、新型科学饲养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性成果,并指出限制我国水禽业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未来研究方向。
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国家水禽体系将紧紧围绕“品种多元化、提质增效、健康养殖、节能减排”开展研发工作。
1 我国水禽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年来稳中有升《广东饲料》:候首席,您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的水禽生产状况。
我国水禽养殖模式及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料 。稻鸭共作的生产投资相对较少 , 鸭的成活率一 般可高达 9 8 %以上 , 同时用该种养殖模式不用化肥 和农药 , 生产的稻米被誉为绿色有机大米 , 在市场
隔l 0 天或一 周改底一次很有 必要 。 2 . 5科 学投 料
冬棚虾养殖过程 中外源水体 与棚 内水体温差
过大 , 应 该 尽 可能减 少换 水 , 通 过 控制 投料 , 定 期 改
冬棚虾养殖周期长 , 要更加严格控料 , 建议料 台2 % 添加量, 1 . 5 小时吃完为好, 防止坏底。
稻 田内的杂草和害虫等。 金松爱等( 2 0 0 8 ) 的试验结 果表明, 稻 田养 鸭对 三棱 草 、 鸭舌 草 、 眼子 菜 、 泽泻 、
野慈菇 、 浮萍等水 田最普遍的杂草防效达 1 0 0 %; 对 负泥虫 的防效达 7 8 . 8 %以上 ;对潜叶蝇的防效达 7 4 . 1 %以上 ; 刘军等 ( 2 0 1 1 ) 通过试验证 明采取稻鸭
水禽主要是指鸭 、 鹅、 鸿雁 、 灰雁等以水面为生 活环境的禽类动物 , 一般情况下指的是鸭、 鹅。 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 中肉类消费大幅度提高 , 而 水禽容易饲养, 生产性能好 , 肉制品符合人类需要 , 所 以水禽类制品的消费也不断增加。 水禽养殖规模 迅速扩大, 水禽养殖逐步从农户 自繁 自养的传统模 式 向专业化 、 规模化 、 产业化 的方向发展 , 成为农业
2 . 6及 时疏 虾 , 减 少存塘 虾 密度
底实现底环境的改善 。 如果换水土池尽可能换底水 并控制在每天 2  ̄ 3 e m的换水量。 建议换水前后泼洒 : 有机酸解毒灵三分之一瓶
2012我国水禽产业技术体系重要成果简介-侯水生

北京鸭饲料转化效率和饲料采食残留遗传相关系数
性状(Trait) 代谢体重(MBW) 体增重(BWG) 采食量(FI) 饲料转化率(FCR) 饲料采食残留(RFI) 周期(Period) 14 d 15-42 d 15-42 d 15-42 d 15-42 d 饲料采食残留 (14-42d) 0.41 0.50 0.28 0.51 饲料转化效率 (14-42d) 0.42 0.45 0.47 0.51
研究获得了18个可用于选择北京鸭重要经济性状的候选基因
性状
体重、屠体重、 胸肌率、腿肌 率、胸肌厚度、 胸肌纤维直径 皮脂重、腹脂 重、皮脂率、腹 脂率
关联性基因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脂肪分化相关蛋白 (ADRP)、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基因 (PPARα、PPARβ、PPARγ)、胰岛素样生长因 子-Ⅰ(IGF-1) 共6个基因 脂蛋白酯酶( LP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 (PPARα、PPARβ、PPARγ)、IGF-Ⅰ、 甲状腺素蛋白(TTR)、前胰岛素原 (preproinsulin)、心脏型FABP(H-FABP)、乙酰 辅酶A结合蛋白(ACBP) 共9个基因 雌激素受体ESR(α、β)、催乳素受体 (Prolactin receptor, PRLR) 共3个基因
序 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试验站名称
南昌综合试验站 潍坊综合试验站 青岛综合试验站 信阳综合试验站 武汉综合试验站 江夏综合试验站 长沙综合试验站 汕头综合试验站 桂林综合试验站 海口综合试验站 重庆综合试验站 绵阳综合试验站
站长
韦启鹏 刁有祥 程好良 张家明 梁振华 钱运国 戴求仲 林祯平 杜飞兵 叶保国 王阳铭 杨玉峰
完整水禽产业链管理模式是强化肉食品安全的根本保障

绿 色 安 全 食 品 认 证 企 业 的 产 品 严 格 把 住 绿 色 安 全 原 料 进 入 关 口 , 满 足 种 鸭 、 品 鸭 生 长 全 过 程 以 商
是 有 利 于 严 把 产 品 源 头 关 .做 到 选 引 防 疫
到位 . 确保 种苗 引进 选 育安 全
俗 话 说 : 种 出 好 苗 , 苗 结 好 果 , 果 才 有 好 好 好
用 . 费 者 吃 后 出 现 不 良业 面临 的严 峻挑 战 和重 要
课题。
多 年来 .内蒙 古塞 飞 亚集 团作为 国家农 业 产 业 化一 条 龙完 整水 禽 养殖 加 工产 业链 发 展模 式 的 重 点 头 企业 . 承 “ 造 安 全诚 信 品牌 . 献 绿 色 秉 打 奉 健 康食 品” 旨和理 念 . 宗 就如 何 在 肉鸭养 殖 加工 中
第 二 是便 于对 种禽 繁育 、 养殖 等进 行 集 约化 、
我国水禽产业化的发展历程、趋势与对策研究论文

我国水禽产业化的发展历程、趋势与对策研究论文产业化是指某种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效益为目标,依靠专业服务和质量管理,形成的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产业化的概念是从产业的概念发展而来的。
产业这个概念是属居于微观经济的细胞与宏观经济的单位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它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的总和。
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我国水禽产业化的发展历程、趋势与对策研究相关。
内容仅供参考阅读!我国水禽产业化的发展历程、趋势与对策研究全文如下:摘要:水禽产业在我国畜牧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
从水禽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发展、水禽生产呈现区域分布和多元化发展趋势、水禽产业化健康养殖模式形成、水禽产业化组织模式基本建立等4个方面回顾了水禽产业化发展历程,认为水禽产业化发展面临5个方面的问题:水禽产业化链环发展呈现不平衡现象、水禽品种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水禽饲养环境堪忧、水禽深加工能力不突出、水禽产业信息化水平较低。
论述未来水禽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发展中国特色的水禽经营方式;改良水禽品种,加大水禽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建立水禽产业质量控制体系,开展行业自律,重视食品安全;加强水禽产业组织的紧密联系,分享产业利润;政府宏观调控,政策扶持,引导产业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水禽产业;产业化;发展历程;资源保护;品种资源。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水禽生产区域,水禽饲养量占世界75%以上,我国水禽无论是存栏量还是肉产量均稳居世界第一。
截止2020年,我国水禽总产值已经占家禽业总产值的30%以上,水禽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禽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改善人类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加工业和运输业的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水禽产业化已进入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产量稳定、质量稳步提升、深加工处理能力有所提高,逐步从家庭小规模养殖向产业化规模养殖转变。
我国水禽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2020/2/7
21
三是市场需求的拉动和良好的效益,刺激了水禽产业的大发 展。2011年以来,鸭苗、鸭肉、鸭蛋价格全面上涨,水禽养殖、 加工、经营企业及农户的经营效益全面增加,强有力的刺激 和拉动了水禽产业的大发展。
据在湖北春牧禽苗有限公司、广西桂林生源家禽有限公司、 河南华英集团、广东综合试验站、湖北京山县等调查,2011年 鸭苗价格平均4元以上,高价位时达到9.5元,鹅苗价格平均25 元以上,高价位时达到50元以上,肉鸭毛鸭价格每斤5元以上, 鸭蛋价格长期保持在每斤6.5元以上,以致水禽养殖利润普遍 增加,有力的拉动了水禽产业的发展。湖北春牧禽苗有限公 司,全年孵化鸭苗1500万只,盈利2000万元以上;
我国水禽品种饲养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以及山东、河北和东北三省,这些地区江河纵横、湖泊众 多,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为水禽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 自然地理环境,因此,我国水禽产业发展依托资源优势, 呈现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特征。
据统计,过去十多年,四川、山东、广东、湖南、广西、 江苏、安徽、江西8个省,鸭出栏量占全国出栏总量的比 例一直达到70%以上,四川、广东、江苏、安徽、江西、 黑龙江、吉林、和辽宁8个省,鹅出栏量占全国出栏总量 比例一直达到的75%以上。水禽产业分布集中特征明显, 优势产区一般为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另一方面,企业带动广大农户从事水禽生产,通 过合约形式保证养殖户水禽销售渠道,减少了农 户养殖水禽的风险,增加了农民收入,解决了农 业剩余劳动力问题。
2020/2/7
10
3、水禽产业链条开始整合,由单一的饲养业 向加工、物流等产业延伸,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水禽产业发展带动了与其配套的饲料加工业、设 备制造业、水禽产品加工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
第八章水禽生产

水禽生产的环保法规与政策
环保法规
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规,对水禽生产的环保要求、 废弃物处理、励水禽生产企业采用环保技术、措施, 推动水禽生产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环保监管
加强对水禽生产的环保监管力度,对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进行处罚, 保障水禽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蛋白质需求
钙、磷、钠、氯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A、D、 E、K等对水禽的生长和产蛋性能至关重要,
需要在饲料中合理补充。
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
水禽生长、羽毛生长和产蛋需要高质量的蛋 白质,应确保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和氨基酸 的平衡。
水需求
水禽对水的需求量大,应确保水源清洁、充 足,以满足其生理和生产需要。
水禽的饲养方式与管理要点
水禽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人员管理
场址选择
选择远离居民区、交通要道、 其他畜禽场的位置,减少外来 病原的传入风险。
饲养管理
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避 免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水禽 混养,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消毒措施
定期对水禽舍、饲养用具等进 行彻底消毒,杀灭环境中的病 原微生物。
加强对饲养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其防疫意识,减少人为 因素造成的疾病传播风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水禽的生物学特性
生活习性
水禽多栖息于湖泊、河流、水库等水域附近 ,善于游泳和潜水,以水生植物、昆虫、小 鱼虾等为食。
繁殖特性
水禽多为季节性繁殖,一般春季开始筑巢产 卵,孵化期通常为28-35天。繁殖期间,雌 雄水禽共同参与孵化、育雏等活动。
生长与发育
水禽生长迅速,尤其是雏鸟期,对营养需求 较高。随着日龄的增长,水禽逐渐适应水生 环境,并开始觅食和独立生活。
侯水生--我国水禽产业发展现状及技术需求

我国水禽产业发展趋势与技术需求侯水生国家水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2009年11月2日提纲p水禽产业是我国的特色产业p水禽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技术需求p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任务的核心内容p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目标一、水禽业是我国的特色产业一、养鸭业是我国的特色产业p我国水禽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ü在1976年出土的公元前1324-1266年文物中,发现家鸭和家鹅的玉雕,说明我国有3200年以上的养鸭、鹅的历史。
ü在公元前500年:我国就有大群养鸭、食用鸭肉和鸭蛋的记载《吴地记》。
p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我国水禽产业的快速发展期:我国的水禽产业得到迅速发展,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增长。
二、水禽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技术需求国家水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于2008年10月1日到12月30日组织水禽体系的全部15个科学家团队和14个试验站对全国21个水禽主产省、市、区的420个用户单位进行了调研,以明确目前我国水禽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需求。
在调查的420个技术用户单位中,各级政府单位27家、行业协会及合作社16家、水禽企业179家、水禽个体养殖户159家、其他39家。
(一)水禽品种1、传统肉鸭品种不能满足产业化生产的需要p我国原始北京鸭品种的饲料转化率较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p北京鸭系列品种为大体型肉鸭品种,在30日龄时体重已经达到2.0~2.3千克,但胸肉重仅有20克左右,胸肉率约2.5%,充分表现出瘦肉率低的“空壳”特性,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
p北京鸭系列品种饲养期短、沉积脂肪能力强、皮脂率高、过肥,胸腿肉率低,适宜制作烤鸭、烧鸭,不适宜制作咸水鸭、板鸭、酱鸭、樟茶鸭等。
(一)水禽品种2、蛋鸭的本品种选育、品系选育与配套系杂交利用不能满足我国产业发展得需要p在蛋鸭方面,种鸭场的品种来源多样,一般对种鸭不进行系统选育,鸭群自繁自养,近亲繁殖,鸭群整齐度低,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各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基本任务源自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集聚优质资源,进行共性技 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 收集、分析农产品的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 息,系统开展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和产业经济政策 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向社会提供信息服 务; 开展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
2007年,决定在水稻、玉米、小麦、大豆 、油菜、棉花、柑桔、苹果、生猪、奶牛 等10个农产品中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 系建设实施试点工作。 到2008年底,目前启动建设的50个现代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共设50个产业技术研发 中心,涉及34个作物产品、11个畜产品、 5个水产品。
50个体系——面对50种我国主要农产品
4个功能研究室与19个岗位
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室:种质资源评价、肉鸭育 种、蛋鸭育种、肉鹅育种、番鸭与半番鸭育种、 繁育技术 疾病防控研究室:流行病学与预防、免疫抑制病 与新疫苗、鸭病诊断与防治、鹅病诊断与防治 营养与饲料研究室:蛋鸭营养与饲料、肉鸭营养 与饲料、鹅营养与饲料、鸭鹅饲料资源开发利用 、养殖技术 环境控制与综合研究室:水禽肉类加工、水禽蛋 类加工、养殖环境控制、产业经济
技术服务、培训和推广任务
配合各级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 技术咨询、行业(规划、决策)咨询与参谋、科技下 乡活动、项目评估与验收等 为全国水禽生产企业(户)、饲料企业、兽药企业、 设施设备企业等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服务、培训、 企业建设规划与布局咨询、技术改造咨询等 新产品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与示范、水禽养殖技 术普及推广与示范等 组织承办各层次的学术研讨会议、论坛等 编印水禽健康与安全养殖、繁殖、饲料、兽药与疾病 防治、环境与生态等技术、影像资料、出版科技书籍 等
25个试验站
覆盖我国水禽主产区(每个站5个示范县) 各省肉鸭、蛋鸭、鹅龙头或重点企业 部分省市的研究所 山东、浙江、江苏、湖北等省2个站 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河 南、安徽、上海、河南、四川、重庆、河北 、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各1 个站
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重点任务
应急性技术服务
监测本产业生产和市场的异常变化,及时向 农业部或地方政府上报情况 发生突发性事件和农业灾害事件,及时制定 区域性应急预案与技术指导方案 组织开展应急性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 完成农业部各相关司局和所在省市地方政府 临时交办的任务
谢谢聆听!
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email:ylin@
2007年12月21日下午,由农业部和财政 部联合召开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 设试点启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 召开,标志着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取得实质性突破。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是建设现代农业、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科技创 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新思路、新机制。 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一个一个 地梳理每个农产品产业链条的技术需求, 一个一个环节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 争力。
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柑橘、苹果 、生猪、奶牛 大麦、高粱、谷子、燕麦、马铃薯、甘薯、木 薯、食用豆、花生、芝麻、向日葵、油用胡麻 、麻类、甘蔗、甜菜、茶叶、蚕桑、食用菌、 梨、葡萄、桃、荔枝、香蕉、天然橡胶、大宗 蔬菜、西甜瓜 牧草、肉牛、肉羊、绒毛用羊、蛋鸡、肉鸡、 蜂、兔 、水禽 虾、贝类、罗非鱼、大宗淡水鱼类、鲽鲆类
以水禽类型分3项重点研发任务: 1. 肉鸭繁育体系创新与产业化技术研发 2. 蛋鸭良种繁育体系与饲养模式创新 3. 肉鹅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每个研究室1-3项重点任务 技术服务、培训与示范推广 应急性任务
肉鸭繁育体系创新与产业化技术研发
瘦肉型与肉脂型北京鸭、优质小体型肉鸭、 番鸭与半番鸭繁育体系创新 肉鸭疫病综合防制技术 肉鸭饲养标准制定与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肉鸭饲养设施研制 传统鸭肉食品的工业化生产技术
邮编:510642
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依托具有创新 优势的现有中央和地方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 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 为主线,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 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 服务国家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升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
二、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简介
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水禽产业技术体系介绍
杨 琳(博士、教授)
2013-8-7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一、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简介
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力支撑了农业农 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 成的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分工不明、协 作不力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和 效率。 农业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优势 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明确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建设现 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基本思路。
1个国家水禽产业研发中心 2大类水禽:鸭(肉鸭、蛋鸭)、鹅 4个功能研究室 19个岗位团队 25个综合试验站
水禽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挂靠首席科学家所在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成员:19位岗位科学家、25位试验站站长、 100多位团队成员、125个示范县。 设执行专家组:由11名专家和站长组成 遴选出全国最出色的水禽领域研究人员和企 业
蛋鸭良种繁育体系与饲养模式创新
高产抗逆青壳蛋鸭配套系创新 蛋鸭主要疫病防控技术 蛋鸭标准化饲养技术研究和示范 饲养标准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研发 鸭蛋品工业化加工技术
肉鹅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提高种鹅繁殖力的关键技术 肉鹅主要疫病综合防制技术 肉鹅规模化饲养方式研究 肉鹅饲料配制技术研发 鹅肉产品深加工技术
各研究室重点任务
是体系任务的补充 遗传育种与繁殖研究室:水禽新品系选育实用技术 研究与应用、水禽遗传资源评价与应用研究 疾病防控研究室:坦布苏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和致病 机理的研究、鸭疫里默氏菌侵染机制及功能基因解 析 营养与饲料研究室:水禽非常规饲料的饲用价值评 价与利用技术 环境控制与综合研究室:淘汰蛋鸭与鸭蛋孵化副产 物加工综合利用技术、水禽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