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4月主要天气过程
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4节+气压带风带与气候+++2025年高考地理基础专项复习

变式1 气压带、风带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人教选必1-P55知识变式]每到冬半年,从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非洲大陆北部盛行一种被当地人称为“魔风”的哈马丹风。下图示意非洲北部1月气压分布。据此完成1—2题。
2.哈马丹风对非洲大陆北部地区的主要影响是( )
A
A.增温减湿 B.增温增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人教选必1-P51图3.13变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人教选必1-P48—52知识变式]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 )
C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下垫面
山地坡向
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存在着明显差异
海拔
在一定海拔范围内,降水是随海拔的升高而[3]______的,但当达到一定的海拔后,降水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少
增加
影响因素
内容
下垫面
洋流
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森林和水域等
有森林和水域的地方降水较[4]____
人类活动
人类通常通过改变下垫面状况来影响降水
特殊气候现象
具体区域
具体成因
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澳大利亚东南部
位于西风带,受盛行西风影响大,且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显著
气候分布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
南、北美洲西海岸
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陆,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
南美洲秘鲁沿岸
(2)甲、乙两地受相同季风影响,但相比乙地,甲地年降水量更大,分析季风为甲地带来更多降水的原因。(6分)
2011年天气预报

20110704
今天夜里到明天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中等,局部大雨东到东南风4级左右,有雷雨地区雷雨时短时阵风8~9级并伴有强雷电明晨最低温度:23-24℃明天最高温度:29-30
20110705
今天夜里到明天阴有阵雨或雷雨,雨量中等,局部大到暴雨东南风转西南风3-4级,有雷雨地区雷雨时短时阵风7-8级明天最低温度:23~24℃明天最高温度:30~31
20111112
今天晴转多云偏西风转偏北风3-4级今天最高温度:18-19℃明晨最低温度:8-9℃
20111117
今天下午到夜里多云到阴有时有小雨偏东风3~4级今天最高温度:20~21℃明晨最低温度:14~15℃
20111118
今天下午到夜里阴有阵雨或雷雨偏北风3~4级逐渐增强为5级阵风6~7级今天最高温度: 20~21℃明天最低温度: 11~12℃
20110817
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局部有时阴有阵雨或雷雨 偏东风3-4级,有雷雨地区雷雨时短时阵风7-8级 明晨最低温度:25~26℃ 明天最高温度:34~35℃
20110822
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雨,局部雨量大东北风4级左右明晨最低温度: 20~21℃明天最高温度: 25~26
20110903
今天夜里到明天晴转多云;偏北风4级左右;明晨最低温度: 20~21℃;明天最高温度: 28℃左右
20110908
今天夜里到明天阴有阵雨,局部雨量较大东北风4级左右明晨最低温度:20~21℃明天最高温度:24~25
20110914
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 东南风4级左右 明晨最低气温:24-25℃ 明天最高气温:32-33℃
20110726
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有时阴有阵雨或雷雨,局部雨量大偏南风3~4级,有雷雨地区雷雨时短时阵风8~9级并伴有强雷电明晨最低温度:25~26℃明天最高温度:35℃左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1课时作业与单元检测:第四章 第三节 寒潮 Word版含解析

第三节 寒潮学习目标 运用实例说明寒潮发生的主要缘由、危害,了解寒潮的防治措施。
一、寒潮及其发生的缘由1.概念:冬半年①__________入侵造成的猛烈降温现象,并伴有②__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
2.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③________,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④__________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在⑤__________即为寒潮。
但由于我国幅员宽广,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寒潮标准⑥________。
3.成因:冬半年强冷气团从⑦______地区向⑧______地区移动形成。
二、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多发季节:我国寒潮多发生在⑨__________。
2.危害⎩⎪⎨⎪⎧急剧降温使农作物患病⑩ 等冻害⑪ 等使交通堵塞,电信、电力中断大风造成海上⑫ 等事故3.防治措施⎩⎪⎨⎪⎧发布⑬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实行措施,做好⑭海上船只⑮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 寒潮及其发生的缘由2011年4月2日,新疆气象台发布“寒潮预报”。
4月3日~6日,一股强冷空气席卷全疆。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寒潮灾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B .寒潮影响的范围小 C .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难 D .寒潮影响范围在陆地2.我国寒潮标准不全都的缘由是( ) A .寒潮源地不同B .产生寒潮的天气系统不同C .国家缺乏统一管理D .南北气候差异大3.2010年我国北方新年后的首次寒潮天气,暴雪寒冷致新疆、内蒙古近90万人受灾。
造成此次强降雪的天气系统属于下图中的( )考查点2 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右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难平均每年毁灭的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4~6题。
4.这种气象灾难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 ) A .台风、洪涝 B .寒潮、沙尘暴C .沙尘暴、台风D .干旱、洪涝 5.甲地受该气象灾难的影响很小,主要缘由是( ) A .地形为盆地 B .受盛行西风影响小 C .距离海洋较远 D .纬度较低 6.预防该灾难的有效措施是( ) A .发布精确 的信息和警报 B .提前撤离C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D .进展耐旱作物方法技巧练 方法一 图解法记忆寒潮的形成过程 1.关于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在冬季毁灭B .属于一种冷锋的天气C .影响的范围不大,但可能导致多种灾难同时发生D .在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 方法技巧北半球冬半年高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小昼短夜长―→地面冰雪反射太阳光线的力气强气温低――→空气积累形成密度较大的强冷气团――→快速从高纬向低纬地区流淌寒潮方法二 歌决法记忆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2.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3章 第2讲 真题专练

真题专练(2023·6月浙江选考)贵州西部地区冬季多出现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锋面雨雾,雾区位于锋线附近。
下图为贵州某次锋面雨雾发生过程中,大致呈纬向分布的三个测站测得的“能见度变化图”。
这次雨雾形成的气象条件是西南气流沿锋后弱冷平流爬升,形成弱降水。
雨雾随锋面缓慢东移消亡。
完成1~2题。
1.三个测站的地理位置,自西向东依次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2.本次锋面雨雾出现时,雾区地面以上气温垂直变化最接近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1.B 2.A解析第1题,由文字信息“雨雾随锋面缓慢东移”,可知西部测站能见度先下降;结合图示可得出:①测站在第一天8~14时,能见度大幅度下降;②测站在第二天2~8时,能见度大幅度下降;③测站在第一天17~24时,能见度大幅度下降,可推知三个测站的地理位置自西向东依次为①③②。
故选B。
第2题,由文字材料“西南气流沿锋后弱冷平流爬升”,可知锋面处“下冷上暖”出现逆温,受弱冷平流影响,逆温层垂直厚度较薄(强度较弱);再结合雨雾发生于贵州西部,地处云贵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近地面海拔在1 000~2 000 m左右。
故选A。
(2023·广东地理)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下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
据此完成3~4题。
3.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4.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对流旺盛B.逆温增强C.暖锋经过D.冷锋过境答案 3.A 4.D解析第3题,露点是水汽可以凝结成液态水的气温临界值,18日14~20时距离地面2 m 处的大气持续保持在露点温度,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可知距离地面2 m以上的气温明显低于露点温度,即高空会有大量水汽凝结,并产生降水;因此时近地面附近气温高于0 ℃,高空的降水一般是降雪,到0 ℃的高度附近会融化为降雨,加上此时风速逐渐增大,应为风雨交加天气。
天气学课程分析 2课程总结

天气学分析II 课程总结一、课程的认识与总结(几次天气过程分析)1.北方气旋天气过程A.北方气旋的特征及发生发展过程北方气旋包括蒙古气旋、东北气旋、黄河气旋和黄海气旋等;北方气旋平均每年出现70次左右,四季均可发生,多发生在春季;北方气旋引起的天气主要是大风和降水。
蒙古气旋多在蒙古生成,发生过程通常有暖区新生气旋、冷锋进入倒槽生成气旋、蒙古副气旋三类;东北气旋多从外地移来,来源有三类:第一类蒙古气北方气旋天气过程 寒潮天气过程 北方气旋的特征 北方气旋个例分析 寒潮天气特征 寒潮天气个例分析 课程的认识与总结 梅雨天气过程 梅雨天气特征 梅雨天气个例分析台风天气过程 台风天气特征 台风天气个例分析旋移入东北地区,第二类形成于黄河下游的气旋在经向度较大的高空槽前偏南气流的引导下北上进入东北地区,第三类是在东北地区形成的气旋;黄河气旋按高空环流形势其发生发展过程主要有三类经向型纬向型和阻塞型。
B.北方气旋个例分析(1971年4月5日到4月7日)(1)过程概况这是一次随着西风槽的东移,地面冷锋进入到新疆到蒙古西部的暖性低压后,发展为蒙古气旋的天气过程,属于冷锋进入倒槽型,出现了大风、沙暴、降温、降水等天气现象,其中降温较剧烈。
气旋以每天10到15经度速度向东偏南方向移动,并且在移动的过程中强度还在加强。
(2)发生发展过程5日高空:低槽在蒙新高原西侧,与新疆、蒙古一带的浅脊配合的暖空气明显增强,暖中心位于南疆盆地5日地面:在天山东侧有倒槽强烈发展原因:地形的爬坡加压作用槽前等高线的辐合槽线上没有明显的冷平流输送蒙新高原西侧的低槽有所减弱,移速大大加快地面冷锋迅速侵入到原在天山东侧的暖性低槽中6日08时:低槽已开始越过蒙古高原,低槽加强。
原因:下坡地形的减压作用,使得锋区加强,槽线上有明显的冷平流输送,而且上游(乌拉尔山之西)有一个低槽强烈发展引起的上游效应使得低槽的加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明显加强,引起地面倒槽进一步减压,出现闭合的低压环流。
2.2.5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解读(学案)-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024高考一轮考点帮2.2.5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解读(学案)【内容解读】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天气系统通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天气系统是产生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
天气系统的运动和变化导致了气温、湿度、气压和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不同组合。
各类天气系统都是在一定的大气环流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发展和演变着的,都反映着一定地区的环境特性。
比如:极区及其周围终年覆盖着冰雪,空气严寒、干燥,这一特有的地理环境成为极区低空冷高压和高空极涡、低槽形成、发展的背景条件。
赤道和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潮湿,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是对流性天气系统产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高纬度是冷、暖气流经常交绥地带,不仅冷暖气团你来我往交替频繁,而且其斜压不稳定,是锋面、气旋系统得以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材主要介绍常见的天气系统:锋和气旋反气旋系统。
教材中的两个题目“锋与天气”和“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在编排上没有逻辑关系,各自独立描述,实际情况是锋、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在较大空间尺度上往往相伴而生。
教材注重某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变化,忽略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天气现象。
注重了天气现象和天气系统的时间变化,忽略了其空间变化。
【课堂目标】1.知道气团的分类、变化及其在锋系统中的分布2.掌握锋的类型、结构及其控制下的天气(时间)变化3.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系统的特点、天气及其分布4.掌握气压场中不同气压(天气)系统的解读,解读不同空间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变化一、气团和锋(一)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分类:冷气团和暖气团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较而言的,所以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3.锋的形成:冷暖气团相遇的交界地带锋是温带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
2011年7月至12月 天气预报

2011年9月10日阴有小到中雨偏北风3-4级17-20℃2011年9月11日阴有小雨南风2级14-21℃2011年9月12日阵雨转多云偏南风2-3级13-20℃2011年9月13日多云转小雨北转南风1-2级16-22℃2011年9月14日多云偏北风转偏南风1-2级级18-24℃2011年9月15日多云有雾偏南风1-2级17-26℃2011年9月16日多云转小到中雨偏北风3-4级19-23℃2011年9月17日小到中雨东北风3-4级14-18℃2011年9月18日阴转多云偏北风3-4级12-18℃2011年9月19日阴转晴偏北风1-2级11-22℃2011年9月20日晴偏南风1-2级10-25℃2011年9月21日晴偏北风1-2级12-26℃2011年9月22日晴偏北风3-4级13-28℃2011年9月23日晴南风3-4级13-28℃2011年9月24日晴偏南风3-4级13-29℃2011年9月25日晴偏北风1-2级14-28℃2011年9月26日晴转多云偏北风1-2级15-27℃2011年9月27日多云偏南风3-4级16-25℃2011年9月28日多云偏北风1-2级15-21℃2011年9月29日多云转晴偏北风3-4级14-23℃2011年9月30日晴转多云偏北风3-4级11-21℃2011年10月1日多云偏北风3-4级12-21℃2011年10月4日晴偏北风1-2级10-21℃2011年10月5日晴西北风3-4级12-24℃2011年10月6日晴偏南风3-4级13-24℃2011年10月7日多云转晴偏北风1-2级12-26℃2011年10月8日晴转多云偏北风1-2级13-25℃2011年10月9日多云南风3级14-23℃2011年10月10日小雨偏北转偏东1-2级15-19℃2011年10月11日雾转小雨西北风3-4级14-19℃2011年10月12日阴有小雨北转南风1-2级13-19℃2011年10月13日阴有小雨偏北风1-2级15-22℃2011年10月14日晴西北风3-4级14-21℃2011年10月15日多云转晴西北风5-6级14-25℃2011年10月16日晴西北风2-3级11-25℃2011年10月17日晴北风1-2级10-23℃2011年10月18日晴偏南风1-2级10-22℃2011年10月19日晴转多云偏南风3-4级11-21℃2011年10月20日多云偏北风3-4级12-21℃2011年10月21日多云转晴偏南风3-4级12-21℃2011年10月22日阴偏南风1-2级12-20℃2011年10月23日雾转小雨偏北风4-5级12-15℃2011年10月24日多云转晴偏南风3-4级7-16℃2011年10月25日多云偏南风1-2级5-17℃2011年10月26日多云转阴北风1-2级6-15℃2011年10月27日多云转晴北风3-4级7-17℃2011年10月28日晴转多云偏南风2-3级6-18℃2011年10月29日多云转晴偏南风3-4级8-20℃2011年10月30日晴偏南风1-2级7-19℃2011年10月31日雾多云北转南风1-2级7-14℃2011年11月1日雾转阴南风1-2级10-15℃2011年11月2日阴有雾偏北风1-2级转东北风3-4级10-15℃2011年11月4日小雨转阴偏北风1-2级9-14℃2011年11月5日阴有小雨东北风3-4级10-14℃2011年11月6日阴有小雨东北风3-4级8-14℃2011年11月7日阴有小雨偏北风1-2级转偏南风3-4级9-13℃2011年11月8日阴有小雨偏北风3-4级10-13℃2011年11月9日多云转晴偏北风3-4级4-13℃2011年11月10日晴偏北风1-2级5-16℃2011年11月11日晴偏南风2-3级6-17℃2011年11月12日多云转晴偏北风3-4级6-15℃2011年11月13日多云转晴西北风3-4级4-13℃2011年11月14日晴南风3-4级3-14℃2011年11月15日多云转阴南风1-2级6-13℃2011年11月16日多云转晴北风3-4级3-12℃2011年11月17日小雨偏南风3-4级5-8℃2011年11月18日小雨转多云北风2-3级3-12℃2011年11月19日晴西北风3-4级4-12℃2011年11月20日晴南风3-4级-1-11℃2011年11月21日晴偏南风3-4级0-13℃2011年11月22日多云转晴西北风3-4级4-13℃2011年11月23日晴西北风3-4级2-11℃2011年11月24日晴偏北风3-4级-2-9℃2011年11月25日晴转多云偏北风1-2级1-8℃2011年11月26日多云风力1-2级0-7℃2011年11月27日有雾偏南风1-2级1-8℃2011年11月28日多云转小雨东风3-4级3-6℃2011年11月29日小到中雨东北风3-4级-1-3℃2011年11月30日多云东北风3-4级0-3℃2011年12月1日阴东北风3-4级-1-3℃2011年12月2日小到中雪东北风3-4级-1-3℃2011年12月3日多云转晴偏北风1-2级-4-4℃2011年12月4日雾转多云偏北风1-2级-2-2℃2011年12月5日雾转小雪偏北风1-2级-2-2℃2011年12月6日小到中雪东北风3-4级-1-3℃2011年12月7日晴转多云西北风2-3级-5-5℃2011年12月8日晴转多云西北风4-5级-7-3℃2011年12月9日多云西北风3-4级-4-4℃2011年12月10日晴偏西风3-4级-3-9℃2011年12月11日晴偏西风3-4级-4-9℃2011年12月12日晴转多云偏北风3-4级-3-7℃2011年12月13日晴转多云偏南风3-4级-2-9℃2011年12月14日晴转多云西北风3-4级-1-3℃。
2011年上海天气温度记录

多云 西南风3-4级
11.8
24.1
17.2
4月14日
晴转多云 西南风3-4级
14.8
27.2
20.6
4月15日 阴到多云 有时有阵雨或雷阵雨 东北风4-5 19.0
28.0
22.9
4月16日
阴转多云 东北风4-5级
12.3
16.5
14.2
4月17日
多云转阴 偏南风3-4级
10.1
21.6
14.9
4月18日
11.3
17.7
12.5
2月28日
小雨转阴 偏北风4-5级
5.7
6.8
6.2
2月
3.8
10.4
6.5
3月1日 小雨夹雪或零星小雪转多云 偏北风4-5级 2.3
3.5
3.1
3月2日
晴到多云 偏北风3-4级
1.2
8.8
4.3
3月3日
多云 北到东北风3-4级
4.7
10.3
6.7
3月4日
晴 东南风3-4级
3.3
16.5
15.9
5月24日
多云 东北风4-5级
15.2
24.2
19.5
5月25日
多云 西北风3-4级
16.8
25.9
20.7
5月26日
阴转多云 西北风4-5级
18.3
24.0
20.2
5月27日
多云 东北风3-4级
17.2
23.6
19.9
5月28日
阴转多云 东北风3-4级转4-5级
17.6
21.2
18.8
4.1
14.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3—4月主要天气过程张永恒 符娇兰 张亚妮(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zhangyongh@cma.gov.cn) 2011年3—4月有四次冷空气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和强对流天气;云南西北部出现了强降水;北方地区出现了六次沙尘天气过程;持续的温高雨少导致云南、河北、山东等地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
1 四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3月和4月份共有4次较明显的冷空气过程,分别出现在3月14—15日、3月19—21日、4月1—4日、4月15—18日。
第一次冷空气过程(3月14—15日)主要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过程降温幅度普遍为6~15℃,局部超过15℃;第二次冷空气过程(3月19—21日)主要影响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过程降温幅度普遍为4~8℃,其中东北地区中北部降温幅度达8~15℃。
第三次冷空气过程(4月1—4日)的冷空气过程造成我国东部大部地区和新疆北部降温幅度达4~15℃,其中华北西南部、黄淮西部、江汉大部、江淮西部、江南大部等地降温幅度达10~15℃(图1);第四次冷空气过程(4月15—18日)的冷空气过程主要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和新疆北部,降温幅度相对较弱,过程降温幅度为2~8℃,局部降温超过10℃。
四次过程中尤其以4月1—4日的冷空气过程较为强一些。
1.1 4月1—4日较强冷空气过程4月1—4日较强冷空气侵袭我国,这次冷空气造成了我国东部大部地区和新疆北部出现明显的降温天气,其中华北西南部、黄淮西部、江汉大部、江淮西部、江南大部等地降温幅度达到了10~15℃(图1),受其影响,4月3—6日,新疆阿勒泰北部、塔城北部、阿克苏以及伊犁河谷、天山等地出现降雪(雨)或雨夹雪天气,降水量为2~6mm,其中天山中段达12~19mm,乌鲁木齐27mm、天池22mm、新源17mm,乌鲁木齐和天池最大日降雪量均为12mm;截至4月6日14时,伊犁河谷的部分地区和北疆沿天山一线积雪2~18厘米,天山山区中段积雪10~31厘米,与4月3日相比,新疆北部偏南地区的乌鲁木齐等地积雪深度增加了10~20厘米。
图1 2011年4月1—4日全国日平均气温最大降温幅度图1.2 4月1—4日较强冷空气过程环流背景3月31日08时,500hPa环流呈纬向型,远东西部至中西伯利亚东部有冷空气堆积,锋区位于贝加尔湖以东50°N附近,且温度场落后于高度场,槽后脊前的冷平流及脊后的暖平流导致槽脊东移发展。
北支锋区高空槽位于贝加尔湖以东,是本次冷空气过的主要影响系统。
700hPa等压面(图2)上存在-28℃冷中心,且冷舌落后于高空槽、位于槽后脊前的强偏北气流中,存在明显的冷平流,使地面加压,引导冷空气南下。
3月31日08时地面冷高压中图2 2011年3月31日08时700hPa形势第3卷3期2011年6月 天气预报技术总结专刊WEATHERFORECASTREVIEWVol.3,No.3 June2011心位于贝加尔湖附近,强度大于1040hPa,冷空气沿河套地区南下,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
从环流形势分析来看,此次冷空气过程并不是很强,但是由于前期回温明显,导致降温幅度较大,其中在江南、江淮达到寒潮标准。
另外,3月31日08时在青海中部500hPa上存在另一短波槽,随着冷空气的南侵,该短波槽东移,于4月1日08时位于宁夏西部至甘肃南部附近,且强度维持,同时在低层有切变线生成及低压发展。
在冷空气及中纬度短波槽前偏南气流的共同影响下,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京津地区出现小到中雨雪,其中山西北部出现了暴雪。
2 南方地区遭受持续低温阴雨天气2.1 低温阴雨天气实况自3月以来,江南、华南、西南东部等地多低温和阴雨寡照天气,其中3月1日至4月10日,江南西部、华南西部、西南地区东南部等地出现低温阴雨寡照天气,阴雨日数多达25~36天(图3),日平均气温≤12℃的日数达15~38天(图4)。
(注:日平均气温≤12℃时,对春播不利) 其中整个3月,华南北部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日数为10~20天,江南大部为15~25天。
低温时段主要集中在1—11日、15—19日、21—24日。
江南、华南大部降水量普遍有50~100mm,部分地区达100mm以上;江南、华南、西南东部降水日数普遍在10天以上,其中广西大部、贵州大部、湖南中部和南部、江西中部等地达15~20天,部分地区超过20天。
图3 2011年3月1日至4月10日阴雨日数图4 2011年3月1日至4月10日日平均气温低于12℃的天数 另外,贵州、广西、湖南三省3月1日至4月13日出现了4次低温阴雨天气过程,三省(区)低温日数(日平均气温≤12℃)平均为22天,为近15年同期最多(图5)。
对早稻春播、已播作物生长以及果树授粉等产生不利影响。
图5 1961—2011年3月1日至4月13日贵州、广西、湖南三省(区)平均低温日数(日平均气温≤12℃)历年变化图2 天气预报技术总结专刊 3卷 2.2 环流背景和形势3月份北半球极涡呈绕极型分布,强度较常年偏强,主体位于80°N以北的北极圈内,涡旋中心位于极点西南侧。
同时极涡在鄂霍次克海等地向中纬度地区伸展,有利于携带冷空气南下。
南支槽位于90°E附近,强度较常年略偏强,槽前西南气流有利于将孟加拉湾等地的水汽向我国输送。
然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略偏弱、位置偏东(图略),不利于西北太平洋上的水汽向我国输送(图6a)。
从3月中旬的环流形势及水汽条件可以看出,南支槽稳定维持在孟加拉湾东部。
与此同时,南海至我国华南等地受反气旋控制,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向华南及江南南部等地输送,该地区中旬平均相对湿度维持在70%以上。
鄂霍茨克海低涡后部西北气流控制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冷空气前沿位于江南南部至华南北部地区,冷暖空气交汇造成上述地区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图6b)。
图6 2011年3月北半球500hPa平均高度场(a)和3月中旬500hPa平均高度场(等值线)、850hPa平均风场及相对湿度(填色区)(b)3 南方多省遭受强对流天气袭击4月以来,我国南方多省遭受强对流天气袭击,部分地区强对流天气强度强,造成了较大损失和人员伤亡。
4月15日,贵州南部地区遭受罕见的冰雹、龙卷风袭击;4月17日,广东省出现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最大阵风达45.5米/秒(14级),是1994年广东省建设加密区域自动气象站以来记录到的最强雷雨大风;同日,云南省5个州(市)6个县(市)遭受大风冰雹灾害;4月18日凌晨,海南省西部沿海出现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导致8只渔船沉没。
3.1 4月17日广东强对流天气过程实况4月17日白天,受高空槽、切变线和锋面低槽的共同影响,广东省肇庆、佛山、广州、东莞、深圳、阳江、河源、梅州、揭阳、中山、鹤山等地出现了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或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
根据广东省气象站网监测,4月17日08时至18日08时,广东省共有86个测站录得超过50mm的雨量(图7),共有104个测站录得超过17.2m/s(8级)的大风,其中顺德区的陈村仙涌居委会录得了全省最大阵风45.5m/s(14级)(图8)。
图7 2011年4月17日08时—18日08时广东省雨量分布图3 3期 张永恒等:2011年3—4月主要天气过程 图8 2011年4月17日08时—18日08时广东省大风分布 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具有“风力极大、局地明显、灾情严重”的特点,是今年以来广东省遭遇最强烈的强对流天气过程。
强烈的雷雨大风天气给佛山、广州、肇庆等市造成了较严重的灾害影响。
(1)风力极大。
广州、佛山、中山、江门、韶关、清远、深圳、东莞、珠海、云浮、肇庆、梅州、汕头市共104个测站录得超过17.2米/秒(达8级)的大风,其中顺德区的陈村仙涌居委会录得了全省最大阵风45.5米/秒(达14级),广州南沙横沥镇也录得最大阵风42.5米/秒(达14级)(图8)。
本次雷雨大风量级是自1994年广东省建设加密区域自动气象站以来录得的最大瞬时极大风。
另外,肇庆悦城镇和江门鹤山市还出现了龙卷风。
(2)局地明显。
强降水、大风、冰雹、雷电主要沿着强雷暴移动路径呈东西向狭长带状分布,灾害也基本发生在该狭窄带状区域内。
据不完全统计,17日中午前后,佛山市的高明区荷城镇、顺德区大良镇、南海九江、广州南沙、肇庆市德庆县、云浮市云城区、江门鹤山市古劳镇、开平市赤水镇、台山出现了冰雹,其中云浮云城区都杨镇杨柳站出现的冰雹直径达3.6cm,宛如鸡蛋大小。
据广东省雷电监测网显示,过程期间,全省电闪次数达2210次,其中,珠三角地区达1395次。
(3)灾情严重。
受强雷暴影响,佛山、肇庆、广州等地灾情严重,共造成佛山、广州南沙、肇庆市17人死亡,因灾受伤153人。
3.2 4月17日广东强对流天气过程气候背景和环流背景分析气候背景分析。
我国华南强对流天气发生时段在2月中下旬,广东西北和偏西地区最先开始,在3月上中旬向南扩展,结束时间在10月中下旬,因此在4月份极易发生局地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特别是2011年春季以来,广东省强对流日数有0.8天,比常年同期(8.3天)偏少7.5天,为近50年来历史同期最少。
常年广东初雷日为3月4日,而今年4月17日广东才出现初雷,为历史最晚年份,较历年同期偏晚43天。
环流背景分析。
4月16日08时,地面冷空气前锋位于江南南部,由于受到南岭的阻挡,锋面移动缓慢,广东省处于地面锋前暖湿气流控制下。
另一股冷空气主体位于贝加尔湖附近,其前锋即将影响我国。
此后,该股冷空气的一部分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一部分沿河套快速南下,17日08时(图9)到达西南地区东部,与前股冷空气汇合,推动锋面南移,17日14时锋面抵达广东中部,对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起到动力抬升作用。
从16日20时对流有效位能的水平分布看,广东大部地区大气层结已处于不稳定状态,但对流有效位能普遍比17日08时小,这种变化趋势说明大气层结的不稳定程度在增强,对强对流天气的发生非常有利。
进一步分析17日08时水汽平流和温度平流发现,700hPa以下在广东省存在暖平流和湿平流,且700hPa暖湿平流最大,而在400hPa有明显的冷平流,这种上层冷平流、下层暖温平流的垂直分布结构是热力不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
另外,从17日08时水汽通量散度场上发现,广东省内存在显著的水汽辐合,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水汽条件。
图9 2011年4月17日08时海平面气压场及850hPa风场 本次过程的主要特点是瞬时风力大,强风是造成灾害的主要因素。
从清远站的犜-ln犘图(图略)发现,对流层中层特别干,500hPa温度露点差大于40℃,有利于雷暴大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