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参考课件(鲁教版七年级上)
第8、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课件

返回
二、科技
科技是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古代科技体现了中华民族蓬 勃的探索精神和伟大的创新力量, 推动着中华文明茁壮成长并长期 雄踞世界之巅……
观察自然 探究规律
返回
日月 夕夕 有有 食食
目前最早的关于日食和月食的文字记录
返回
当地球、月球运行到位置与太阳大体成一 条直线时,如果月球在太阳与地球之间,处 在月球挡住部分或全部太阳所形成的阴影区 的地球上的观测者会看到日食现象。如果地 球在太阳与月球之间,处在地球挡住太阳所 形成的阴影区的地球上的观测者就会看到月 食的现象。
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
返回
十天干:
甲、乙、丙、
丁、戊、己、 庚、辛、壬、 癸。
鼠豕 犬 鸡
牛
猴
十二地支:
子、丑、寅、
虎
羊
卯、辰、巳、 午、未、申、
兔 龙蛇 马
酉、戌、亥。
归纳要点
返回
2.农历
①夏历[夏]
②大月、小月、闰月[商]
③24节气[战国]
返回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 拥有了完善的历法,中华民族的 农业生产才得以在科学的指导下 有效地进行,造就了强大的农业, 养活了众多的人民,并为中华文 明数千年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返回
投之以木桃, 你送我木桃 报之以琼瑶。 我赠你琼瑶
匪报也, 不是为了回报 永以为好也。 只求永远相好
……
《诗经·卫风·木瓜》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 《诗经·秦风·蒹葭》
返回
河边芦苇莽苍苍 晶莹露珠凝成霜 心中那位妙佳人 站在河的另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 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再追寻 仿佛就在水中央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华文化勃兴一》教案五四学制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历史第 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课设计(五四学制)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课目的: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认识夏代和商代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认识屈原和编钟。
经过剖析史料和采集资料,培育学生采集、办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育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经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劳感人民在古代就创建了绚烂的文明,培育学生民族骄傲感和民族自信心。
要点与难点本课要点是甲骨文、商代历法和诗人屈原。
本课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构造、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时势法)师:在刚才结束的奥运会上,除了奥运健儿们坚强拼搏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震惊,在开幕式上,我国绚烂文化也给世界带来了崭新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再一同回首一下此中我以为最出色的一段。
(播松开幕式《文字》部分)方才我们简单的领会了祖国文字的发展演变。
那么你知道我国的文字经历了哪些变迁吗?书写工具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观光一下我们历史博物馆的第一个展厅,看看陈设在这里和文字相关的历史文物。
看看能学到什么。
二、教课过程展厅一:文字的演变1.发问:想想,在没有文字从前,人们靠什么来记事呢?学生可能会回答:结绳记事,特别符号等.教师展现陶器上的符号若干图片,(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此外回首: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符号是我国初期文字的雏形这一知识点。
2.甲骨文小组合作一同认识甲骨文①你知道什么是甲骨文吗?②刻写些什么内容呢?(自由阅读卡)③甲骨文是如何发现的?-1-/3鲁教版六年级上册历史第 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课设计(五四学制)小组一同着手、动脑①认读几个简单的甲骨文②造字:学生自己造几个简单的甲骨文,展现和介绍造字的企图,比比哪个组造的字合理,并和真实的甲骨文比较师:在已考据的甲骨文中,37%的字属象形文字。
除此以外,指事、会心、形声等今日主要构字法,甲骨文中都已齐全。
这些构字法同后代文字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我们说甲骨文是我们今日汉字的基础。
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word教案

第9课时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点与难点]重点: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难点: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电子白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故事法)“我们同学每天都在读书、写字,要接触大量的文字,文字帮助我们记事、传达信息、获取信息,文字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在文字没产生之前是如何记事、传达信息的呢?”(学生能说出结绳记事、刻符号等等)任务一:根据课前预习,做好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一)解决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中找出来做好标记。
伴你学知识梳理P34(二)小组内交流,组长帮助组员进一步弄清基本知识。
(三)小试牛刀:各组准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任务二:深化理解,突破重难点。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组长注意让每个同学发言,最后准备回答问题。
一:文字的演变1、先展示各种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2、关于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对哪种文字最感兴趣呢?(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成就24节气主要用于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三、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任务三:结合课本与材料分析,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本课知识梳理,不清楚的问题可以询问组长或老师,完成后简单巩固,准备课堂小检测(略)课堂检测:一、填空题1、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开始的。
初中历史《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精美PPT课件

《孙子兵法》书影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 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 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伟 大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 国古籍在世界影响最大、最 为广泛的著作之一。它所阐 述的谋略思想和哲学思想, 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政治、 经济等各领域中。是世界上 最早的一部军事理论著作。
影响:老子学说为先秦诸子百 家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思想营养。 其思想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 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具有启迪意 义。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 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 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 们说:“我那些坚硬的 牙齿早就掉了,而我那 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书影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目录
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思想家老子
百家争鸣
探究活动 课堂练习
退出
孔子
孔子是我国伟大 的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儒 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简介
生活时代: (前551~前479)春秋晚期
所属学派:儒家(创始人)
思想精髓: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孟子》书影
荀子像
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名况(约前313 ~前238),号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三 任稷下学宫“祭酒”。批判地总结诸子学说,于 儒学中推崇孔学而排斥孟学派。政治上主张 礼法兼用,王霸并行。批驳天命观念,否认鬼 神迷信之说。提出天人之分观点,论证阐述“制 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荀子》书影
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广揽人才。
墨子像
墨子,名翟(约前468年-前376年),战国初 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提倡节俭,反对厚葬 反对兼并战争。他重视科学技术和逻辑学的研 究。对我国古代科学做出了突出贡献。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精品PPT课件

扁鹊,他 采用望、闻、 问、切“四诊 法”诊断疾病。 “四诊法”成 为我国中医的 传统诊断法。
科目
天 文
历 法
医 学
时间
成果
夏朝 我国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
周朝 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 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 (前613 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
年) 记录。
夏朝 农历又称“夏历”,源于夏朝。
指导农事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已经很先 进了。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谚语:春打河开,南雁北来。 • 立春天气晴,百谷好收成。 • 惊蜇点瓜,夏至开花。 • 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 清明刮了坟头土,一旱四十五。 •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点豆种芝麻。
——《春秋》[周]
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了在公元 前613年哈雷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人类历史上 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哈雷彗星围绕太阳从东向西沿着扁长的椭圆 轨道运行,平均周期为76年。地球上的观测者 平均每隔76年可以看到它的“回归”。
图上除了彗星外,还绘有云、气、月和恒星,天文史学
秭归依托传统文化打造旅游精品
2005年9月5日,演绎屈原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和浪 漫主义诗情一生的历史舞台剧《礼魂》,首次在 秭归县九畹溪风景区内演出,众多游客为之感动。
歌诀记
甲骨文最早, 文字始商朝。 铭文和大篆, 竹帛也发展。 日月食夏商历, 一年24节气。 扁鹊真神奇, 编钟最珍贵。 屈原大诗人, 《离骚》爱国情。
• 1我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是从下列哪个时期开
始的?
()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日食的过程演示
日偏食Βιβλιοθήκη 日全食日环食公元前613年(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 观测并记下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 是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返回 18
24节气测定于 战国 时期? 你会背24节气歌吗?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每月两节不变更,
冬雪雪冬小大寒。
7.我国古代人民很早时期就定出了一年中的24个节气,这个历史
时期是: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8. 下列哪一项史实不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A.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年月日记录的日食 B.定出一 年中的24个节气 C.观测到一颗彗星扫过北斗,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 早记录 D.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 9.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生活在: A、战国时期的楚国 B、战国时期的齐国 C、春秋时期的鲁国 D、春秋时期的晋国 10.最为珍贵的战国钟鼓乐器整套编钟出土于: A、湖北随州 B、河北邯郸 C、四川成都 D、河南安阳
返回
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是 “钟鼓之乐”。
“曾侯乙”编钟1978年在湖北随州出 土
返回
屈 原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屈 原 祠 被谗放逐,乃作《离骚》。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鲁迅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人们以划龙舟、吃粽子的方式 来纪念他。
常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①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
《离骚》 ②这一作品是谁创作的?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 屈原 战国末期的楚国 ③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切 医学:名医 扁鹊 总结出 望、 闻 、问 、 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初一历史上册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 贡献
思考 孔子这样做,体现了他怎样的教学方 法?
• 孔子有两个学生,一个叫子路,一个叫冉有。 • 一天,子路请教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 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你有父亲、哥哥在,应当 让他们先做” • 又一天,冉有问孔子,“听见了应当做的事,是不是 马上就去做?”孔子回答说:“对,应当马上就去做。” • 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回答得 不一样呢? • 就去问老师,孔子笑呵呵地说:“冉有,平时碰到事 情老是退退缩缩,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地去做,而子路太喜 欢胜过别人,所以我要他退后一点。”
韩非子 孙膑
完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孔子简介
• 孔子,名丘,字仲 尼。春秋后期鲁国 陬邑昌平乡人。 • 大思想家、大教育 家,儒家学派创始 人 • 代表言论《论语》
孔 子
提出 “仁”主张:主张 政治: “爱人”,要求统治者体 察民情,爱惜民力,“为 政之德”。反对苛政。 教育: 教育对象: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启发学 生思考。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 学习态度: 态度;谦虚好学 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
代表言论:《庄子》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莫寿与殇子,而彭祖为夭”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
韩非战国韩国公子, 韩非子简介: 为人口吃,不善言谈, 而善著书。 思想主张: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的封建国家。 代表言论: 《韩非子》 法家还有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他的代表 商 鞅
兵家鼻祖:孙武
孙子简介: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 家。曾助吴王阖闾称霸。 思想主张: “知己知彼者, 百战不殆” 代表言论: 《孙子兵法》
兵家的其他代表: 孙膑 《孙膑兵法》
2.8.2 中华文化的博兴(一) 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3、医学成就
扁鹊是春秋战国
之际的名医。他总结
出来的望、闻、问、
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
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四诊法
望:看气色 闻:听声音 问:问病情 切:按脉搏
返回
针刺 按摩
治疗法
汤药
返幻灯片 8
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与“瑰宝”,是开发新 药的“金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 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 80%。据该组织估计,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 的10年内将在世界上全面兴起。阿拉伯地区早在 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援外医疗队就把中医药 带到了中东地区,在中东地区,保健、强壮、减 肥、美容的中成药很受欢迎。治疗中东地区的高 发病、传染性肝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的中 成药也很畅消。中东地区大小药店咳嗽糖浆、正 红花油、清凉油、风油精等中成药到处有售,售 价高出国内许多倍
1、天文成就
商朝甲骨文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 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很可靠。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1、天文成就
周朝观察天象更精细。 《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 日发生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 关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 并记下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 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1、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 金文又称铭文。 2、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 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zhuan)”。
西周毛公鼎和铭文 (鼎内铭文近500字,是
字数最多的。)
毛公鼎上的铭文[西周]
一、文字的演变
6、古代文字的发展——战国
人们用毛笔蘸墨写字,在竹简或丝 帛上书写,出现了竹书和帛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整套编钟
谈谈你的收获 · 参观了三大展厅之后,
你有那些收获和感想?
· 把自己探究的成果
互相交流和展示。
课堂练习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尧舜禹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下列几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已经相当成熟 B.金文比甲骨文更规范 C.竹帛书出现于春秋时
D.大篆出现于西周晚期
3.关于屈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他是春秋末期楚国人
B.他的代表作是《离骚》
C.他开创了新的诗歌形式——楚辞 D.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 文化名人
活动建议
谈一谈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的艺术门 类和艺术风格,试一试能否吸收中国传统书法、 篆刻的艺术风格,为班级、学校设计徽标。
在没有文字的时候 人们靠什么来记事呢?
半坡陶器上 的刻画符号
陶器上的符号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陶器上的符号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一、文字的演变
1、甲骨文
商 朝 人 刻 写 在 龟 甲 、 兽 骨 上 的 文 字
是 一 种 比 较 成 熟 的 文 字
我 国 有 文 字 可 考 的 历 史 从 商 朝 开 始
学习目标
• 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 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 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 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 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 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 信心。
据你猜测,这是什么现象呢? “天再旦”是何意? 你会从1997这次天文现象中得到什么?
动手找一找: 天文、历法成就 天文学成就:
1、夏朝有了最早的日食记载。 2、商朝甲骨文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3、《诗经》等古籍对日食和哈雷彗星的记载。
历法成就:
1、夏朝已有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 2、商朝历法逐渐完备。 3、战国已测定出24个节气。
医学成就:
名医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一 直被中医沿用。
讳起 疾死 忌回 医生
旷世英才自古钦, 苍天欲令疾休临。 虽能医得膏肓体, 九死难调嫉妒心。
想一想: 屈原为什么被,看谁说的快 我国什么传统节日同屈原有关? 说说它的由来。
甲骨文
各组要展示和介 绍造字的意图, 比一比哪个组造 的字最合理?
2、金文:又叫铭文,是商周时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西 周 毛 公 鼎
其 他 书 写 材 料
你能说说字体的 演变过程吗?
书体 的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草书
行书
楷书
隶书
• 资料一:夏朝的某一天,天突然黑下来,百 姓吓得四处躲藏,官吏乘做马车没命的狂奔 • 资料二:“(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 资料三:1997年3月9日,在我国新疆北部 发生了20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日全食发 生时正好是天亮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