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课件

合集下载

第9课_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精品课件

第9课_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精品课件

道家 法家 兵家
庄子 韩非 孙武
孙膑
《孙膑兵法》
时代


学派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代表人 著作或主要观点 物 孔子
《论语》“仁”“为政以 德”、“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
战 代表人 物 孟子 墨子
国 主要观点
“仁政” 可持续发展思想 “兼爱”、“非攻”
老子
《道德经》、事物都有对 立面且可互相转化
老 子
主要思想: 主要著作:
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 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道德经》
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家
墨子
主要思想:
“兼爱”“非攻”
孟子
百 家 争 鸣
儒家
荀子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 赋,爱护自然资源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 然规律办事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 的中央集权制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 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 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 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 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 日孔林所在地。
日本长崎孔庙
德国科隆孔庙
阅读材料:
• 1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问:依据材料,孔子提出什么思想?
提出“仁”的学说
阅读材料:
• 2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而劳之; 薄赋敛”。 问:依据材料,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 述?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人。名 轲。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 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 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教育思想: (2)因材施教 (3)学习态度要老实 (4)温故而知新
老子(前580年~前500年)
道家学派
《道德经》
塞翁失马
失马――得马――摔伤――幸存
(坏) (好)
(坏)
(好)
对立面
相互转化
百家争鸣
派别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 孙武 兼爱、非攻
笼统反对一切战争 “仁政”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改革; 法治; 建立君主 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五 家: 墨、儒、道、法、兵家 七位思想家: 孔子、老子、 墨子、
孟子、庄子、韩非、 孙武
1、春秋战国时期,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 思考问题的是 ( A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2、下列思想家中,提出自然资源可持续 利用主张的是 ( D ) A庄子 B老子 C墨子 D孟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 51岁前,主要以教书为业, 后来做了鲁国的司寇,使鲁 国强大起来。但因鲁定公听 信齐国挑拨,孔子遭受冷落。 55岁开始周游列国,14年走 访了7个国家,宣传自己的 政治主张。
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政治思想:

提出仁的学说,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庄子 《人与自然》主持人:_____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法治国 以德治国
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一些 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 围,请你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 持项目,并说出道理。
①孔子
②韩非子
③孙武
④墨子
⑤庄子
顺应自然 理由_______ 韩非 提倡法治 《法制时空》主持人:_____ 理由_______ 孙武 军事思想 《军事天地》主持人:_____ 理由_______ 墨子 兼爱非攻 《爱心世界》主持人:_____ 理由_______ 《教育论坛》主持人:____ 理由_______ 孔子 教育思想

七上 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七上  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帛书《老子》
《老子》书影
返回
百家争鸣
学派 儒家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 主要思想 “仁” “仁政”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兼爱”、“非攻” 提倡法治、中央集权 代表作
《论语》 《孟子》
道家 老子、庄子 墨家 法家 兵家 墨子 韩非 孙武
《老子》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知识竞赛
四书—— 五经——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
六艺——
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 书(认字写字)、数(算术)
九流——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明清时期以四书五 经为题的文章叫什 么? 八股
《孟子》书影
庄子像
战国时哲学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世界的本原,认 为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 鬼神帝,生天生地”,无为无形,可得而不可 见。又以为万物无时不变化推移,原因在于其 内部有两种力量互相作用。但又认为,事物之 间本质上无差别。要求人们安时处顺,逍遥自 得,顺应世俗,随遇而安。为文汪洋恣肆,想 象丰富,善用寓言,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 漫主义色彩,颇有艺术价值。
三、百家争鸣
1、墨家:墨子——“兼爱” 、“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2、儒家:孟子——“仁政”、 反对一切战争、合理利用资源。 3、道家: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4、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 5、兵家:孙武——“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

新人教版历史七上《中华文化的勃兴(二)》ppt课件2

新人教版历史七上《中华文化的勃兴(二)》ppt课件2

韩 非 生活时期: 历史地位: 主要思想、成就:
孙 武 生活时期: 历史地位: 主要思想、成就:
第九课 中华文化的勃 兴(二)
[课堂目标导航]
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2、知道老子的哲学思想。 3、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 各家思想及代表人物。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名人访谈
孔子
老子
墨子
庄子
孟子
韩非
孙武
曲 阜 三 孔
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孟子名片
亚圣 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提倡“仁 政”治国,提出“春 秋无义战” ,倡导 “自然资源”持续利 用的思想。
孟子
墨子名片
墨子
名翟(di),战国时期鲁
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
墨子
韩非子名片 韩非子
韩国人,战国时期法家学
派的集大成者,主张“改 革”“法治” ,反对空谈 仁义,提出建立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学而时习之,不也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教育思想:
1
教育对象: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2 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 生 思考问题 3 学习态度:老老实实,谦虚好学 4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二)道家 —“老庄之学”
老子名片 庄子名片
老子
楚国人,道
韩非子
孙武名片 兵圣 孙武
春秋晚期
孙膑名片
兵家
孙膑
孙武
杰出的军 事家,兵 家创始人 著有《孙 子兵法》
孙武
孙膑
继承发展了 孙武的军事思 想, 反对空谈 仁义,提出 “战胜而强立, 故天下服矣” 。

9、中华文化的勃兴2

9、中华文化的勃兴2

全班分为若干小组,研究儒、墨、道、 法、兵几个学派,请用各派观点就战争
及治理国家等问题进行讨。
某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通过时光隧道 回到春秋战国时代,邀请孔子、孟子、韩非子、 孙武四人作为嘉宾参加下列栏目:教育观察、 法制园地、军事天地、自然与环境。
按照他们各自的主张,请你将他们恰当安排到各栏目
知 多 少
少 华作 ? 民为 族一 圣名 人华 夏 孔儿 子女 ,, 了你 解对 多中
孔 子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提出“仁”的学说
孔子思 想的核 心
政治
.主张“爱人” 、“为政以德 教育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因材施教”
.老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
.“温故而知新”
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 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 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 权利。 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 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 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韩 国
澳大利亚 美国
北 欧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认为事物都有 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 互相转化
《道德经》
百 家 争 鸣
• 主张改革 • “春秋无义战” “兼爱”“非 “无为而治” 《孙子兵法》 • 提倡法治 • 实行“仁政” 攻” • 可持续利用自 •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 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 然资源 集权的封建国家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2、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 文化正统思想学说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3、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
A.频繁的争霸战争
C.社会大变革

第9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二

第9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二

影响 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 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 位,对后世影响很大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世界看孔子:
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与基督 耶稣和释迦摩尼齐名的最具影响力的 世界 文化名人之一。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 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了推广汉语 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 机构,将其命名为孔子学院。孔子的思想 学说在国际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之为怎样 的时代?我国社会生产、政治 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9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二) 思想的大变革
一、走近诸子,品味“争鸣”
庄子 老子 孟子
孔子
墨子 韩非
孙武
年代 春秋晚期


国籍 鲁国
政治 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 思想 主张“为政以德”;恢复周礼
教育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思想 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2.视频中与孟子论战 的卫鞅是哪一学派的 著名人物?他在我国 历史上有何作为?
3.视频中这种学术 争辩局面是在何背
景下出现的?
春秋
战国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社 会 大 变 革
三变
社会生产的变革
诸侯国变法图强, 社会制度的变革
百家争鸣, 思想变革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背景:
•1.1社.社会会大大变变革革是是百百家家争争鸣鸣出出现现的的根根本本原原因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 论的空前自由。
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 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并允许他 们争辩。
三、学以致用,看我“争鸣”
一个鲁国人跟着鲁国的国君去作战,打 了三次仗,做了三次逃兵。事后孔子问他 逃跑的原因,他说家中还有老父,逃跑是 为了尽孝。

第9课__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__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 1.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 •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孙 子兵法》 •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 观点(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 3.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 4.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 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②他在教育方面还有许多名言,试举两例。

③我们应怎样评价他?
三、问答题
• 19.试简述孔子在思想、文化及教育上 的贡献。
孔子学说的影响:
• 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 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二、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
老 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 主要思想: 事物有对立面, 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 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主要著作: 道德经》 《 主要著作: 道德经》
分析:
子路问: 听到别人提一个极好的意见, 子路问:“听到别人提一个极好的意见,我是 否应该马上去办? 孔子说: 你父兄都在, 否应该马上去办?”孔子说:“你父兄都在, 需要你照顾,怎能不加考虑就去? 需要你照顾,怎能不加考虑就去?”冉有问同 一个问题时,孔子说: 那应该马上行动。 一个问题时,孔子说:“那应该马上行动。” 公西华觉得奇怪,便问: 为什么相同的问题, 公西华觉得奇怪,便问:“为什么相同的问题, 你的回答却完全不同?”孔子说:“子路争强 你的回答却完全不同? 孔子说: 好胜,所以我要他办事多加考虑; 好胜,所以我要他办事多加考虑;冉有为人谨 所以鼓励他办事大胆果决” 慎,所以鼓励他办事大胆果决” —因 材 施 教 因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孔子居住的房屋
曲阜孔庙
孔氏家族的墓地
曲阜孔林
孔子后代居住的房屋
曲阜孔府
二、思想家老子
1、老子:姓李名耳、字伯 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 春秋末年楚国贵族,生活 在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 会兴起的大动荡时代。是 道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 被记录在《道德经》里。
2、老子的思想:
老子具有朴素辩证的思想,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 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政治上:主张“无为”, 反对任意刑杀。
3、著作:《道德经》, 记录了他的学说和思想。
三、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 题亟待解决。
• 2、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
、墨家
• 创始人:墨子 (名 翟,战国时期鲁国 人,手工业者出 身。)
• 主张:“兼 爱”“非攻”(互 相友爱。反对以大 欺小,倚强凌弱的 侵略,支持正义战 争。)
5、兵家:
• 代表人物:孙武 春秋晚 期的军事家,兵家鼻祖。 军事家孙膑继承并发展 了孙武的军事思想。 • 主张: • 孙武:提出“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 著有《孙子兵法》。 • 孙膑:反对空谈仁义, 提出“战胜而强立,故 天下服矣”,适应了战 国争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 派。 • 注意掌握各派代表人物,尤其是主张。 • 特别注意掌握儒家、法家的任务及主张。
、儒家
•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 国人,儒家代表。 • 主张: • 提出“春秋无义战”,笼 统的反对一切战争。 •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 国,轻徭薄赋。 • 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 时令进山伐木,这样自然 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孟子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 荀子:战国时期又一儒家代表。
第九课、中华文明的勃兴 (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正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主张“兼爱”, “非攻”。

孟子(儒家)——“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
争,主张“仁政”治国,并提出要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
百家争鸣——关于治理国家


观点:
庄子(道家)——倡导“无为而治”
孟子(儒家)——倡导“仁政”
韩非(法家)——主张法制,建立君主专 制的中央集权。
2005祭孔大典
同根一脉,两岸祭孔-2006祭孔大典
2007年9月28日 孔子诞辰2558年
民国时期孔子邮票
今孔子杏坛讲学邮票
今孔子周游列国邮票
今孔子邮票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 秋末期鲁国人,儒 家学派创始人,中 国古代大思想家、 大教育家。中国思 想文化的主要代表 人物,世界历史文 化名人。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 《庄子》 治” 《墨子》 墨子 战国 主张“兼爱”、“非 攻”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 《韩非 韩非 战国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子》 春秋 《孙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武圣” 孙武 兵法》 晚期
百家争鸣——关于战争


观点:
墨子(墨家)——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
思想主张: 要顺其自然,
《庄子》 著作:
法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韩非(约公元前
280~公元前233),战国 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 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 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思想主张: 主张改革,
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 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 著作: 《韩非子》
兵家学派创始人
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 齐国人。春秋末期著名军 事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 奠基人 。
468~公元前376年)名 翟,战国时鲁国人。墨 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 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军事家。
思想主张: 提出“兼爱”
“非攻”等观点。
著作: 《墨子》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生平: 孟子(约公元前
372年~公元前289年)名 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 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 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 一。
思想主张: 反对战争,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 《孟子》 著作: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生平: 荀子(约公元前
313年~公元前238年) 名况,号卿。战国时赵 国人。战国末期儒家学 派中的大师,战国时期 的思想家、教育家。
思想主张: “制天命而用
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荀子》 著作: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约公元前 生平: 369年~公元前286年)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 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无为而治”
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
韩 国
澳大利亚 美国
北 欧反 义 词大 Nhomakorabea小 高 矮 祸 福
快乐
悲伤
道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老子(约公元前
571年~公元前471年)姓 李,名耳,字伯阳,春秋 时期的楚国人 。道家学 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 思想家、哲学家。 思想主张:认为事物都 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 够互相转化
政治主张:
“仁” “爱人”
“为政以德”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育成就: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
《诗经》、《尚书》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曲 阜 三 孔
前551——前479
孔子讲学图
要经常温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孙子(生卒年不详) 生平:
思想主张: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著作: 《孙子兵法》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 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 说,发表意见。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含义: 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 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 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知识回顾:“学而时习之”
儒家 孔子 庄子
“改革变法”
“爱人”
道家
法家 墨家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
“无为而治”
“仁政”
兵家
“非攻”
“知己知彼” “事物对立面”
学派
代表
儒 家 道 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时期 春秋 孔子 晚期 荀子 战国 春秋 老子 晚期 庄子 战国
思想主张 “仁“的学说
著作
备注
《春秋》 “至圣 先师” 《孟子》 “亚圣” 《荀子》 《道德 “道圣” 经》
孟子 战国 反对战争,主张“仁政” 主张按自然规律办事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著作:《道德经》
(《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9课中华文化勃兴(二)
老子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 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
电视剧中太上老君的扮相
墨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墨子(公元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