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中国煤炭采掘业经营效率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国家煤炭资源整合的效益与收益

证, 两者相辅相成 , 密不可分。只有它们两者达 到了有效 的搭 配 与补充 , 才能够抵达最终和最高的 目 。我们 要勇于探索 , 标 主动 转变观念 , 于开 拓 , 敢 积极地 创造条件 , 坚持 以人 为本的科学发
整合的收益与效益 ,对于指导我国煤炭资源重组具有重要的研
究意义 。
共享和优势资源的充分配置 , 使其在规模扩大 的情况下不 至于
产生产力不足的现象 ,同时在信息资源共享 的帮助下有助 于提 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应 变能力 , 在市场经济中 , 掌握 了信息就等 于
掌握 了主动权 , 使其达到利润增长的预期 。
1 有效地缓解环境压力、 . 4 提高环境质量 煤炭行业长期的“ 、 、 、 ” 多 少 散 乱 的现象 , 使基础设施一直处 于一个无长远的科学规划 的窘境 。对社会资源造成 了极大 了的
浪费 , 同时 , 在运输和生产 过程 中对 自然环境造成 了难 以逆转 的
1 煤 炭 资源 重组 的重 要意 义
21 数 据 包 络 分 析 .
全 国工人 总工资 、 企业个 数 、 固定 资产投资作 为投入指 标 , 全 将 国产量 、 国总产值 、 全 总利润作为产出指标 。
利用 D A 的 C R模型 , E 借助 D a 21 ep . 软件 计算 , 得到 2 0 03 年到 2 0 年 国家煤炭行业 的效率评价结果 , 08 见下表 2 。 由表 2可 以看 出来 ,0 32 0 2 0 、04和 2 0 年是 D A有效的 , 08 E 而 2 0 、0 62 0 0 52 0 、0 7年则是 非 D A有效 的。最终 的研究结 果可 E 以从下表 3中看 出来 。
基于DEA模型的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产出效率

DEA模型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DEA模型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首 先,它可以评估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产出效率,帮助企业识 别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其次,DEA模型还可以比较不同煤 矿企业的效率水平,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此外, DEA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政策或技术变化对煤矿企业安全 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
该企业安全产出的衡量主要依据 事故发生情况、职业病发病率、 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水平等。
根据DEA模型分析,该企业安全 投入产出效率较低,需要加强安 全管理及资源配置优化。
CHAPTER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产出效率较 高,但存在一定差异。
不同煤矿企业在安全投入和产 出方面的表现有所不同,需针 对性地提高安全投入产出效率
02
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产出效率低 下,资源浪费和管理不善等问 题亟待解决。
03
DEA模型在评价多输入多输出 系统的效率方面具有优势,可 应用于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产出 效率评价。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DEA模型,对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CHAPTER 03
煤矿企业安全投入产出效率 分析
安全投入指标选取
01Βιβλιοθήκη 0203物质投入包括安全设施投入、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投 入、事故应急救援投入等 。
人力投入
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投 入、员工安全培训投入、 职业健康体检投入等。
技术投入
包括安全生产技术研发与 推广、职业病防治技术研 发与推广等。
技术升级
引入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 产效率和安全性。
基于DEA模型对煤矿企业生产效率的趋势分析

( 二) 关注资本密度 , 适度扩张资产规模 煤炭企业属 资本密集 型行业 , 企业 长远 发展需要 投入 大量资金 , 投 资大 , 回收期 长。煤炭 企业 安全是 第 一 生产 力, 安全投入是企 业 , 特别 是 国有煤 炭企 业投 入 的重 中之
根据表 1统计指标数据 输入 D E A P软件 , 计算 结果 如 表 2所示 。
1 . 综 合 技 术 效 率 分 析 评 价
从表 2的综 合效率 指标看 , 一是 2 0 0 8年及 2 0 1 1年生 产效率最好 , 达 到最优 生产状态 ; 二是 2 0 0 3到 2 0 0 8年综合
作者 简介 : 杨利 ( 1 9 7 l 一) , 女, 会计 师 , 调查分析师 , 研究方 向: 调查统计分 析 、 财务统计分析 。
2
重 庆 与 世 界 ・学 术 版
表1 2 0 0 3 -2 0 1 2年 统计指标构成情况表 2 0 1 2年 4年间除 2 0 1 1年综合技术效率最好外 , 其 他 3年呈
一
步的趋势分析。具体见 图 1 所示 。
4 5 00 o 0
4 0 0O o 0
3 5 0O 0 0 3 o 0O 0 0 25 0O O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平 均 从 业 人 数f 人1
基于DEA的煤炭企业效率评价

近 年来 , 学术 界采 用 D A方 法 对各 种 效率 进 行 的 E
研究 已取 得 了令 人 可 喜 的成 果 。姚 平 、 梁静 国 J 运用
D A和 S A对 我 国 数 十 家 煤 炭 企 业 的效 率 进 行 了测 E F 算和 排序 。虽 然两 种 方 法 的数 值 存 在 少许 差 异 , 两 但
1 引 言
2 文 献 回 顾
煤 炭是 我 国的 主要 能 源 , 一直 占能 源 生 产 和 消 费 的 2 3以上 。近年 来 , 国石 油 等 替代 能 源 的进 一 步 / 我 紧 缺 , 突显 了煤 炭行 业 的重要 性 , 更 煤炭 在我 国能 源结 构 中 的基础 地位 长期 不会 改变 。煤 炭行 业作 为关 系 国 计 民生 的基 础行 业 , 煤炭 储 量 有 限 的情 况 下其 生产 在 效 率 的进一 步提 高对 我 国能源 的供 给将 会做 出极 大 的
a ay i fte e po lms. n sso s rbe l h K e r s DEA ;e h oo y e ce c p r e h ia f ce c s ae e ce c y wo d : tc n lg f in y; ue tc n c e in y; c l f in y i l i i
资源开发与市场 R e 2 1 8 0 o r t 0 22 (5 k
・ 究方 法 ・ 研
基 于 D A 的煤 炭 企 业 效 率 评 价 E
姚 平。黄 文杰 ,
( 黑龙 江科 技 学 院 a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 究 生 院 , 龙 江 哈尔 滨 102 ) . b研 黑 50 8
基于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的中国上市煤炭企业效率研究

Key
Words:coal,DEA,super efficiency,Tobit Model
III
Abstract
IV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意义………………….…………………….…………1
kinds of energy
ore ale
becoming much harder and harder
to get.Listed coal
companieS
the main body of China coal industry and the main force of technical evolution of
3.3
Input-BCC模型效率测算结果与分析………………………..25
3.3.1中国上市煤炭企业效率测算结果………………………………..25 3.3.2中国上市煤炭企业效率测算结果分析…………………………….26
3.4超效率Input—BCC模型效率测算结果与分析…………………..29
第四章中国上市煤炭企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33
MQH
are
effective in skills
companies
ale
neither skills in the stage
effective
nor
scales effective.Secondly,only ZHGSHH and ZHMNY
as
are
of decreasing scales,while other companies such increasing scales.Further more,by using the Tobit public library
基于DEA—Malquist模型对煤炭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Evaluating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Coal Companies Based on DEA - Malquist 作者: 姚平[1] 黄文杰[2]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2]黑龙江科技学院研究生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出版物刊名: 资源开发与市场
页码: 1078-1082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2期
主题词: 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全要素生产效率 技术进步
摘要:通过2005--2007年数据,选取27家煤炭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效率评价。
首先运用DEA方法分析了27家煤炭企业的总体效率状态,结论是效率不理想。
分析找出煤炭企业效率低的原因,主要包括煤炭企业人员冗余严重、科研投入不足、煤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和体制改革不够彻底,最后分析了煤炭企业进行技术效率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我国煤炭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测算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我国煤炭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测算姚平【摘要】运用1995~2005年中国地级煤炭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1995~2005年24座地级煤炭城市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低,2001年煤炭城市规模效率的下降导致平均技术效率较大幅度下降;第二,1995~2005年间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煤炭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都有较明显的波动,在这十年间技术效率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源泉;第三,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煤炭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也存在较显著差异.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均有重要的影响.【期刊名称】《运筹与管理》【年(卷),期】2010(019)002【总页数】6页(P170-175)【关键词】煤炭城市;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作者】姚平【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24.3Abstrac t:Th rough a nonparam etric M alm quist index app roach;this paper has analyzed to tal factor p roductivity change in China’s coal cities’paneldata from 1995 to 2005,which is decomposed into technicalefficiency and technicalp rogress.The results show:(1)the average technicalefficiency of coal cities in China decseases from 1995 to 2005;(2)technicalefficiency and technicalp rogress are fluctuation,and technicalp rogress is them ain reason fo r to tal factorp roductivity increase,and(3)the ro le of technicalefficiency and technicalp rogress is differentw ith tim e varying.M eanw hile,w e also find that there a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and betw een east,m idd le and west regions of the coal cities in China.Hum an cap ital and institution factors ar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FP,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technicalp rogress.Keyw o rds:coal city;total factor p roductivity;M alm quistindex;technicalefficiency;technicalp rogress煤炭城市是指因当地煤炭资源开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煤炭产业在城市工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1]。
基于DEA的煤炭效率测算及随机性趋同研究

。吴玉鸣、贾
琳通过对我国能耗强度、区域能耗强度与全国平 均能耗强度及区域内能耗强度与区域平均能耗强 度的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发现我国 30 个省市自治 区和七大区域的能源效率存在着向全国平均能耗 水平趋同的证据 [ 5] 。另外还有史丹 ( 2006) [ 6] , 王 丽琼 ( 2009)
[ 7]
[ 5]
。长期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
经济增长方式 , 使我国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为此, 提高煤炭利用效 率, 减少煤炭能源消耗更加成为能源研究领域的 热点。 目前, 关于能源效率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 果。一是关于能源效率区域差异性的分析。史丹等 提出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能源效率地区差异 方差分解方法, 得出全要素生产率差异是中国能 源效率地区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中西部能源效 率内部差异呈现波动性变化, 增长方式趋同的东 部能源效率存在显著收敛趋势。改善中西部地区 资源配置效率并促进区域间技术扩散才能有效提 高落后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
[ 4]
省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均转化成以 1978= 100 基期时 间序列。对于各省物质资本存量则根据并补齐张 军 ( 2004) 对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的估算, 文 中给出了以 1952年价格为 1 而计算的 1978 年的各 省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用该数值乘以原序列, 得到以 1978 年为基期物质资本存量序列。其中重 庆物质资本存量缺失, 直接采用固定总产投资额 并折算成 1978= 100 时间序列。 本文研究区域是中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 ( 直 辖市 ) ( 西藏除外 ), 根据中国区域行政网对区域 的划分: 华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 古 ;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华东 : 上海、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中南包括 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西南 : 重 庆、四川、贵 州、云南; 西北: 陕西、甘 肃、青 海、宁夏、新疆。 三、全国及区域煤炭效率测算与分解 根据假设规模报酬不变, DEA 测算结果如下: 目前我国煤炭能源利用效率中 , 除了湖南、广西、 广东、海南、重庆、安徽和福建等 7 个省市投入合 理外, 其他各省均存在投入过多现象, 全国平均可 达到 2 278 63 万吨, 这说明我国煤炭能源效率过 低 , 能源利用技术有待提高 , 投入浪费普遍, 节能 潜力很大。煤炭投入冗余最多的是山西、河北和 辽宁等 3 个省市 , 分别为 13 434 53 、 7 428 27、 6 685 88 万吨 ; 其次投入过多省域为东北黑龙江 和吉林 , 华北内蒙古, 华东山东、江苏、上海以 及西南四川等 7 个省市, 均在 1 896- 4 450 万吨 间 ; 北京、天津、新疆、陕西和浙江等 5 个省市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在 1 800 万吨左右; 相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Y )J
× 妻 } 】 ×
即 Ma l m q u i s t 指 数可 以分 解 为技术 变化 指 数 和效率 改 善指 数 , 其中:
【 关 键 词 l 煤 炭采掘 业; 经营效率 ; D E A 【 中图分类号】 F 4 2 6 . 2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 2 7 6 8 ( 2 0 1 3 ) 0 4 — 0 1 4 2 — 0 5
煤 炭在 我 国经 济建 设 和社会 发 展 中 占有举 足轻 重 的地位 。 如何 提高 煤炭 企业 的经 营效 率 , 以增 强其 核 心竞 争力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 经营效率是指企业在业务活动中投入与产 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 比关系。 国内学者 关 于煤 炭企 业 经 营效 率 的研究 , 主要 采用 主 成分 分 析法 和 因子分 析 法选 取 反 映盈 利 能力 、 偿 债 能力 、 成 长 能力 和运 营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数据对企业经营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 这种利用统计方法对财务指标进行处理 的方 法, 未 能考 虑公 司规模 、 经济 类 型等 非 财务 因素 的影 响 , 而 且不 能 提 出相 应改 进 经营 效率 的途 径 。D E A作 为一 种处 理具有多输入、 多输 出的同类企业相对效率的有效方法 , 能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评价者 的主观意识 , 从而得 到 更 为客 观 的结论 。[ 5 - 6 ] 本 文运 用 D E A方 法评 价 和分 析 2 0 0 1 -2 0 1 0年 1 2家煤 炭采 掘 业上 市 公 司 的经 营效 率 ,
不变的, 但在实践中由于受市场竞争程度、 资金以及制度方面的约束 , 企业不可能都在最优规模上进行生产 , 即 使 处 于最优 规模 状 态也 是暂 时 的 。为此 , 在 C C R模 型 中增加 一个 凸性假设 , 我们 得到 B C C模 型 。 B C C模 型求解 过 程如 下 :
并通过计算 M a l m q u s i t 生产率指数对其效率变动进行动态研究 , 进而提出该行业在改进经营效率方面的建议 。
一
、
模型 、 变量 与数 据
( 一) 实证 模 型 1 . 数据 包络分 析 ( DE A)
D E A方法 又 称数 据包 络 分析 法 ( D a t a E n v e l o p m e n t A n a l y s i s ) , 它 是 由著 名运 筹 学 家 A . C h a r n e s 和 w. W. C o o p — e r 等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 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 。m D E A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建立一个数学规划模型 ,
mi nO
i: l
∑ < - O X Fra bibliotek( 1 ) Yi 入i 2 Y k
,:1
A 0 , j = l , …, n
这里 , 假 设 有 个 D MU, 表 示第 个 D MU 的投入量 , 表示 第 个 D MU 的产 出量 。经 过对 线 性规 划 ( 1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3 1
【 作者简介 】 赵 爱萍( 1 9 7 6 - ) , 女, 山西人,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会计 系注册会计师 , 研 究方 向: 财务会计 与实务 。
式 求解 , 得出0 值, 即第 k个 DMU的综 合 效率 值 。当 0 = 1 时, D MU是 综 合效 率有 效 的 , 它是 效率 前沿 面上 的点 ; 若0 < 1 , 表明该 D M U的综合效率值位于生产前沿之下 , 效率损失率为 1 一 。 上述方法假设所有 D M U是规模收益
基于 D E A的 中国煤炭 采掘 业经 营效 率评价
赵 爱 萍
(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 学校 , 山西 太原 0 3 0 0 2 4 )
【 摘 要】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 D E A ) 对我国 1 2 家煤炭采掘业上市公司 2 0 0 1 —2 O 1 0 年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分析
和评价 , 并利用 M a l m q u s i t ( 曼奎 斯特) 生产率指数对其效率变动进 行 了测算。结果 显示, 该行业规模 效应 已经形成, 而技 术效率相对较低 且不稳定 ; 地域分 布、 经济类 型对煤 炭采掘行 业的经营效率 影响不大 ; 在考察期 内, 除煤气 化其余 1 1 家上市公司的效率都得到 了改善。
mi n O
∑
=
1
{ ,  ̄ = Y j A j - > Y
∑A : 1
=
( 2 )
1
A O , j = l , …, n
当0 = 1 时, D MU处 于技术 有效 状 态 , 否则认 为 是技 术无 效 的 。 2 . Ma l mq u i s t 生产 率指 数 M a l m q u s i t 生 产率 指 数是 通 过距 离 函数 定 义 的 , 反 映 全要 素 生 产 率 ( T F P) 的变 化 。Ma l mq u s i t 指 数 可作 如 下
对各个决策单元做 出相应的评价 。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 : 把每一个被评价单位作为一个决策单元( D M U ) , 再由 众多 D M U构成被评价群体 , 通过对投入和产 出比率的综合分析 , 以D M U的各个投入和产 出指标的权重为变量 进行评 价 运算 , 确 定有 效 生 产前沿 面 , 并 根 据各 D MU与 有效 生 产前 沿 面 的距离 状 况 , 确定 各 D MU是 否 对 D E A 有效 。 D E A有两 个 常用模 型 : C C R模 型 和 B C C模 型 。 C C R模 型 表示 的是 被评 价对 象 的综合 效 率 , 而B C C模 型 表 示 的则 是被评 价 对象 的技 术效 率 。 C C R模 型求 解 过程 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