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吧!跳吧》教案—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跳吧!跳吧!》教案及教学反思

《跳吧!跳吧!》教案及教学反思

《跳吧!跳吧!》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跳吧!跳吧!》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和快乐氛围。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合唱、舞蹈等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跳吧!跳吧!》的学习。

2. 合唱、舞蹈等表现形式的学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跳吧!跳吧!》,掌握基本的合唱和舞蹈技巧。

2. 教学难点:合唱的协调性,舞蹈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如分组学习、游戏化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歌曲和舞蹈。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跳吧!跳吧!》乐谱,舞蹈动作图示。

2.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舞蹈道具。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欢快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歌曲《跳吧!跳吧!》。

2. 教授歌曲:教唱歌曲《跳吧!跳吧!》,重点讲解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演唱。

3. 合唱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协调性和音准。

4. 舞蹈教学:教授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练习。

5. 课堂展示: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展示他们学会的歌曲和舞蹈。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歌曲《跳吧!跳吧!》,加强合唱部分的练习。

2. 观看舞蹈视频,了解更多的舞蹈动作,丰富自己的舞蹈表现。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展示,评价学生对歌曲和舞蹈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促进彼此的进步。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建议和鼓励。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

2. 考虑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十、课后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或舞蹈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和舞蹈素养。

《跳吧!跳吧!》教案

《跳吧!跳吧!》教案

《跳吧!跳吧!》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演唱《跳吧,跳吧》,感受人们庆贺丰收的喜悦心情。

2、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3、掌握“切分音”节奏型,及其强拍位置的变化。

4、了解波尔卡舞曲的形式及其特点,感受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重难点:1、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演唱《跳吧,跳吧》2、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表现歌曲教学准备:Flash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一)、播放视频《芭蕾舞》1、初步欣赏歌曲师:一群舞者来了,你看她们的舞姿多么优美,体态多么轻盈,那看看她们跳的是什么舞?生回答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世界上最出名的芭蕾舞曲《天鹅湖组曲》,我们欣赏这首组曲中的两段。

仔细听,思考:对比两段音乐在速度,力度,节奏,旋律等方面的差别。

师生讨论。

速度力度节奏旋律片段一中速稍慢柔和稍弱舒缓流畅连贯舒展片段二中速稍快弹性有力紧凑跳跃欢快活泼2、再次欣赏歌曲师:这首舞剧取材于俄罗斯民间故事《天鹅公主》和德国作家姆宙斯童话《天鹅湖》,由柴可夫斯基作曲。

师: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你的心情怎样?生回答师:是呀,这群洁白无暇,高贵庄重的天鹅带着几分哀怨,忧伤在密林环绕着的湖面上静静地悠游师:你能听出乐曲中使用哪些乐器表现出这种哀怨忧伤的心情呢?生回答师:竖琴的琶音和小提琴的颤音,双簧管奏出天鹅的主题边播放四小天鹅的乐曲,边问学生:听,这群天鹅又在干什么呢?生回答3、教师总结师:是呀,这段富于跳跃感的节奏描绘了四只小天鹅在湖畔嬉戏,跳着欢快的舞蹈。

【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分两步欣赏,逐层深入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感受不同的乐器所表现出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二、教唱歌曲(一)、导入歌曲师:看湖畔边的天鹅们把快乐也传递给了所有的人,他们跳起了欢快的土风舞(播放土风舞视频)师:让我们也来分享他们的快乐,学习歌曲《跳吧,跳吧》,又名《土风舞》(二)、学习歌曲1、谈话导入师:初听歌曲,看歌词听旋律,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歌谱播放音乐)生回答师:他们为什么这么开心?原来他们是在庆贺丰收,载歌载舞2、解决歌曲重难点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解决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出示切分节奏,找出相同节奏的乐剧,强调一个八度音),(强调重音记号,在演唱过程中也要注意乐谱中的重音记号。

《跳吧!跳吧!》教案

《跳吧!跳吧!》教案

《跳吧!跳吧!》教案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跳吧!跳吧!》二.教学目标1,认识“重音”记号,“旋律模进”,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

2,了解感受波尔卡舞曲的节奏特点。

3,能简单的创编歌曲并配以舞蹈动作。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旋律模进”,正确唱出“重音”“切分音”。

教学难点:旋律模进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我们欣赏过粗狂宽广的北方音乐,聆听过婉转悠扬的南方小调,今天我们走出中国,去听听欧洲的音乐又有着什么特点。

2,播放视屏《军队波尔卡》师:这段视屏,它的音乐节奏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舞蹈动作又怎样呢?3,介绍“波尔卡”(“波尔卡”一词在捷克语中为“半步”,描述的是一只脚与另一脚之间按2/4拍子飞快交替。

它本是捷克农民舞蹈,发展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往日的东波希米亚。

波尔卡舞曲大致分为急速、徐缓和玛祖卡节奏等三种类型,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跳跃,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顿的装饰性处理。

)4,学跳“波尔卡”教师示范跳“波尔卡”(左脚向内踢1拍,向外踢1拍,双脚交替踏步3拍左右左。

右脚向内踢1拍,向外踢1拍,双脚交替踏步3拍右左右。

)师:下面就请几位同学上来和老师一起学习一下简单的波尔卡动作。

(二)学唱歌曲1,初听音乐师:让我们跟着音乐,跳起我们的“波尔卡”师:在我们刚才的跳过程中,有没有同学知道我们的节奏是什么样的?你能用手拍打出来吗?2,击打节奏X X X X X X X X X X3,创编音乐3 3 5 5 54 45 4 42 2 4 4 43 34 3 31 1 3 3 32 23 2 24,再听乐曲师:我们学习了波尔卡的节奏,就让我们走进斯洛伐克,学习一首具有波尔卡舞曲风格的音乐。

师:听一听,这首乐曲一共出现了几次切分节奏呢?5,跟琴学唱师:让我们跟着琴声学唱乐谱。

师:在我们刚才的演唱中,看看乐谱,出现了什么样的记号呢?6,介绍重音记号师:听听看,要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句乐句呢?是轻声演唱?还是用响亮的声音唱呢?7,填词演唱师:让我们填如歌词,看看音乐唱了些什么呢?8,复听音乐师:用你的耳朵来听听看,歌曲中的人民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快乐的?9,跟琴演唱。

跳吧跳吧音乐教案

跳吧跳吧音乐教案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跳吧,跳吧》及表演歌曲。

感受歌曲欢快跳跃,富于舞蹈性,情绪热烈欢快,时起彼伏。

2、体验新疆塔塔尔族人民豪爽的性格和欢乐舞蹈的热烈场面。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跳吧,跳吧》。

教学重难点:
1、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跳吧,跳吧》,感受歌曲的欢快跳跃,并有感情地演唱好歌曲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欣赏《爱我中华》导入。

二、歌曲《跳吧跳吧》
1、导入新课:
师:从刚才的短片中,我们看到了各个少数民族不同的精美服饰、丰富的器乐及不同的民俗文化。

2、听歌曲范唱:
师:现在,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它是哪个民族风格的音乐?
(新疆)
3、揭题
师:是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这首新疆塔塔尔族民歌《跳吧跳吧》。

4、——再次聆听音乐(小组交流)
(要求:关注整首歌曲,你能发现哪些我们学过的知识点?组员之间相互分享你的发现。

)5、——学唱旋律
(第一遍:师弹琴放慢速度,生划着2/4拍指挥图式。

第二遍:生跟琴轻轻唱一唱。

第三遍:唱给你的组员听一听,相互帮忙)。

6、——你唱我赏(按小组进行)。

生生互评,引导有表情地演唱。

7、一起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创编与活动
1、小组合作完成四个节奏型。

2、分小组抢答完成节奏。

3、小组分工合作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请几个小组汇报成果,部分同学演唱。

四、课后小结。

《跳吧!跳吧!》教案[1]

《跳吧!跳吧!》教案[1]

《跳吧!跳吧!》教案一、教材分析:《跳吧!跳吧!》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以民间波尔卡舞曲节奏写成,故被称为《土风舞》,主要表现了人民载歌载舞庆贺丰收的热闹场面。

教学内容:唱《跳吧!跳吧!》二、教学目标:1、通过律动感受体会波尔卡热烈奔放欢快的节奏2、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旋律模进”的创作方式,引导学生在律动中感受歌曲《跳吧!跳吧!》的节奏、速度、情绪等特点,在歌唱和律动中了解和感受斯洛伐克民歌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3、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教学重难点:1、律动体会波尔卡的节奏2、了解旋律模进3、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表现歌曲。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很荣幸能与同学们一起上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就是一支舞蹈,不过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思考两个问题:舞蹈的形式是怎样的?你们知道什么是波尔卡吗?!2、舞蹈的形式是以男女对舞的形式表现的3、其实波尔卡的特点,在你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时候已经概括出来了。

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曲,舞曲是二拍子,他快速、活泼、跳跃。

通常以男女对舞为主。

二、听音乐律动1、师:看到这么优美的舞蹈,老师也忍不住想跳一跳了,不过,光我一个人跳可不行,我想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学学波尔卡舞步。

2、我们就来学两个最简单的脚步动作。

3、现在请你们围成一个圆圈。

先看老师示范第一个动作,前四拍左脚开始,向左走四部,第四步的时候,双手拍手,反之向右走四步。

第二个动作,前四拍,左脚开始向前走四步,第五拍左脚向上垫一下,然后退三步,反之同前。

师邀请一位学生一起跳!生:迅速围成一个圆圈师:接下来,我们播放音乐,请你们跟我一起做,注意要看老师的动作哦!师生一起律动二、新授1、师:同学们跳的真棒!请大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就是以民间波尔卡舞曲节奏写成的,它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名字叫《跳吧!跳吧!》。

2、师出示题目,主要表现了人们载歌载舞庆贺丰收的热闹场面,故又称为《土风舞》让我们仔细来听听,歌曲的情绪怎样?可以分为几部分?播放范唱,生听赏感受生交流:出示歌谱歌曲的情绪:欢快热烈奔放分为二部分3、让我们用“啦”轻声哼唱4、视谱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有特点,只要找到规律,我们自己也能创作,我们首先来唱第一部分旋律。

音乐教案跳吧跳吧

音乐教案跳吧跳吧

音乐教案《跳吧跳吧》【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斯洛伐克民间歌舞,以及一系列音乐活动了解斯洛伐克歌曲的风格特点。

能够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演唱斯洛伐克民歌《跳吧!跳吧!》,并在小组合作中较好地表现歌曲。

【重点难点】1、了解斯洛伐克歌曲的风格特点。

2、学会小组合作,能大胆的创编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组织同学入位,观看波尔卡舞蹈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导入——音乐之旅师:同学们,刚才播放这段舞蹈你有没有注意到它是哪个国家的呢?生:斯洛伐克。

师:波尔卡舞蹈起源于斯洛伐克境内,是这个国家最具特色的舞蹈。

今天我要带大家共同来欣赏斯洛伐克美丽的风光和精彩的民间歌舞!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快乐的音乐之旅。

(播放音乐和幻灯片)三、学习歌曲《跳吧跳吧》1、引出歌曲师:我想问问大家,刚才你在欣赏斯洛伐克美丽的风光时,心情感到怎么样?生:很高兴。

师:我想同学们高兴得心情是因为这是一次特殊的音乐之旅,音乐总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心情和更多的欢乐。

2、音乐游戏:给音符搬家A做游戏师:接下来我请大家做一个有趣的音乐游戏,叫做给音符搬家。

一起来看黑板。

(板书结合游戏)这样一种有规律的创作手法叫做“旋律模进”。

B 听琴师:请同学们听我弹一遍这段旋律,注意一下切分节奏。

C背唱歌谱师:那么其他同学会不会给这些音符搬家呢,我用一个方法考验一下你们。

(把彩色音符擦掉)3、打开书统听全曲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音符把新家搬到哪里去了吗?搬到了一首斯洛伐克的民歌中。

请大家把书翻到42页,就可以找到它们了。

(放范唱)4、学唱歌谱A划拍唱谱师:找到游戏里的两行旋律了吗?下面请大家划拍子完整地把歌谱演唱一遍。

B 提示换气记号,齐唱。

唱歌时可以灵活地运用换气,学生固定自己换气的地方,自由练习,齐唱。

C提示重音记号,齐唱。

5、学歌词A师生合唱教师领唱1、2行,同学演唱3、4行。

B指导演唱。

提示同学口腔打开,声音要有弹性,表情生动自然。

C创编动作师:请同学们为歌曲设计几个动作配合演唱,能够表现出大家在一起时的开心,同学之间的友情。

音乐教案《跳吧!跳吧》

音乐教案《跳吧!跳吧》

十一、音乐教案《跳吧!跳吧》教学内容:歌曲《跳吧!跳吧》设计意图:让音乐成为人与人合作交流的纽带,在歌唱和舞蹈中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集体的温暖,是始终萦绕在教学过程中的。

在本课中学生能在简单的律动中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曲式、情绪等变化,能在边唱边舞中感受轮舞的魅力。

学生是本课的主体,他们用声音和肢体表现着音乐,也享受着音乐。

教学分析:《跳吧!跳吧》是一首热烈、欢快的,具有轮舞风格的斯洛伐克民歌,歌词内容富于生活情趣,表现了人们聚会时的场景。

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第一段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皆以模进的手法写成,突出使用了连续的切分节奏。

第二段开始用附点节奏,使音乐舒展并与第一段形成对比,随后又回到切分的节奏型,并都用“啦”来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

歌曲非常具有舞蹈性,可以配合舞蹈连续演唱。

教学目标:1、了解波尔卡舞曲的形式及其特点,感受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必然联系。

2、引导学生在律动中感受歌曲《跳吧!跳吧!》的节奏、旋律、速度、曲式、情绪等特点,在歌唱和律动中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音乐的美好。

3、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和轻快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在《跳吧!跳吧!》的伴奏音乐声中有秩序地走进音乐教室。

二、导入1、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李老师想请大家欣赏一段舞蹈。

请你们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点击课件。

舞蹈的形式是怎样的?你们知道什么是波尔卡吗?(其实波尔卡的特点,在你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时候已经概括出来了)波尔卡是捷克的一种民间舞曲,舞曲是二拍子,快速、活泼跳跃。

通常以男女对舞为主。

二、听音乐律动师:看到这么优美的舞蹈,老师也忍不住想跳一跳了,不过,光我一个人跳可不行,我想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学学波尔卡舞步。

我们就来学学一个最简单的脚步动作。

首先,两只脚同时向上起跳,在跳的同时,左腿屈膝上提,像这样,(教师师范)接着左脚落地,两只脚踏三下,然后再换右脚做。

《跳吧!跳吧!》教案及教学反思

《跳吧!跳吧!》教案及教学反思

《跳吧!跳吧!》教案及教学反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跳吧!跳吧!》这首歌曲,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音乐特点,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演唱《跳吧!跳吧!》,并能够理解并运用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

1.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跳吧!跳吧!》,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增强其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其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介绍:介绍《跳吧!跳吧!》的创作背景、作者以及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2.2 歌曲结构分析:分析《跳吧!跳吧!》的曲式结构、节奏和旋律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唱歌曲。

2.3 音乐理论知识:结合歌曲教学,传授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符、节拍、音阶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通过简单的身体运动和声音练习,让学生放松身体,激活声音,为的学习做好准备。

3.2 歌曲学唱: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其节奏和旋律,逐步教唱歌曲,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3.3 音乐理论讲解:在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中,穿插讲解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4.2 演唱技巧:评价学生在学唱歌曲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发音等方面。

4.3 音乐理论知识掌握:考察学生对所讲解的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五章:教学反思第六章:教学活动6.1 歌曲解析:深入解析《跳吧!跳吧!》的歌词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传递的积极向上的精神。

6.2 合唱练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6.3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方式表达他们对《跳吧!跳吧!》的理解,如编写舞蹈、绘画等。

第七章:课堂互动7.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学习《跳吧!跳吧!》的心得体会。

7.2 问答环节:设置一些与歌曲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吧!跳吧》教案—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
《跳吧!跳吧》教案
作者:admin 资源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教学目的:
一、教唱《跳吧!跳吧》这首歌。

二、学会用热情、饱满的声音演唱。

三、掌握节奏轻快、性格活泼、旋律简单、流畅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简介歌曲《跳吧!跳吧》是一首载歌载舞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歌,以波尔卡舞曲节奏写成,故被称为《土风舞》,过去主要表现了人们唱起歌儿,跳起舞蹈庆贺丰收的热闹场面。

二、音乐欣赏——歌曲《跳吧!跳吧》(感受丰收的喜悦心情)
问①:听完音乐,你的心情怎样?
问②: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三、节奏(X X∣X X∣X X X∣X X X∣)
(X·X∣X X∣X· X∣X X∣)
四、学唱旋律
①、视唱旋律(注意切分节奏和七度音程的音准)。

②、学唱歌词,用歌声表现情绪。

③、按节奏读歌词。

④、填词唱每句。

⑤、用热情。

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从而表现欢乐的情绪。

五、分组讨论、交流,简单了解土风舞的有关内容。

土风舞一词是由英文Flok Dance 翻译而来的,它的形成受地形、气候、生活习惯、历史背景等影响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舞姿。

它以诗歌和舞蹈表现各国人民风俗习惯的一种综合艺术,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团体间的互动关系,还可达到活动联欢的效果。

其音乐风格大多节奏轻快、性格活泼、旋律简单、流畅。

六、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