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堵截假冒他人办理挂失业务的案例
成功防范冒用他人身份证件代理开户的案例

成功防范冒用他人身份证件代理开户的案例一、案例简介一名年青年男子持身份证到网点柜台办理借记卡及个人网银注册申领U盾等业务,经办柜员发现客户出示的身份证是真实的但证件的照片与持证人本人略有出入,但做“公民身份联网核查”是存在的,于是立即报告了当班大堂值班行长,大堂值班行长仔细核对相片后,询问客户是否是本人的身份证件?客户回答:我就是本人,几年前拍的和现在本人有点不像是很正常的。
此身份证到其它银行办业务都行,并大声喊了起来:“你们银行怎么搞的?明明就是我本人,你们讲不象就不给我开户了吗?太不讲道理了吧?”,见到客户情绪开始激动起来,当班大堂值班行长把客户请到一边,告诉客户如果是代理开户,可持代理人和本人身份证即可办理,冒用他人身份证均属违法行为,个人网上银行需存款人本人办理,客户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居民身份证法》,在当班大堂值班行长的耐心解释下,客户一声不吭,匆匆离开。
二、案例分析在此次风险事件中,该行大堂值班行长以诚恳的服务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开户受理关有效的避免了一起违规业务的发生。
此次冒充开户事件未形成任何的风险事故,与该行不断规范和加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防范业务操作风险是分不开的。
近年来金融案件频发,犯罪份子欲利用伪造,抢盗得来的身份证件办理开户和开通个人网上银行进行犯罪活动的事件时有发生。
案例中客户存在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
如果当时经办柜员疏忽大意,而现场管理人员又没有认真履职,严格审核把关,让客户成功办理开户和网银业务的话,后期有可能存在作案的可能,对被冒用身份证的客户账户资金安全和银行声誉均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和影响。
三、案例启示(一)尽职尽责,注重细节。
认真履行识别客户身份的义务。
柜员作为银行一线第一个接触客户员工,要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按照业务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在办理代理开户业务时要先换人进行核实后再办理。
(二)未雨绸缪,重抓预防。
网点要坚持做好柜员的培训工作。
对柜员进行业务操作指南的培训,了解各项业务的风险点,和风险防控措施,并利用晨训和例会时间学习各种业务案例,以提高一线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真正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将制度养成习惯。
成功堵截冒充法人开户风险事件的案例

成功堵截冒充法人开户风险事件的案例案例:成功堵截冒充法人开户风险事件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金融犯罪手段的日益复杂化,冒充法人开户风险事件也日益增多。
然而,在金融机构和执法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堵截冒充法人开户风险事件的案例也开始逐渐增多,下面将以银行为例,介绍一起成功堵截冒充法人开户风险事件的过程。
该案发生在银行的支行,该支行收到一家实际存在的公司申请开设一笔较大的借款,并提供了一系列虚假的企业证件。
经过初步审查,申请案件表面看起来符合银行的信贷政策,并且公司的信誉度也有一些历史记录。
然而,该银行高度警惕,决定对该申请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
首先,该银行决定对申请中的企业证件进行仔细审查。
他们发现该申请企业的工商营业执照有一处与原件不符的地方。
通过进一步调查,银行发现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最近有一次变更记录,而这与申请中的信息不符。
银行联络了该公司的真实法定代表人,对方证实了他并未提交任何贷款申请。
在确定了冒用身份后,银行迅速采取行动。
他们向相关执法机关报案,并提供了详细的证据和调查结果。
执法机关立即展开了调查,并发现了更多的线索。
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踪和侦查,执法机关成功抓获了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并查获了大量的证据。
经过审讯,犯罪嫌疑人供认了全部事实,并指认了其参与的其他类似案件。
在该案件中,银行通过细致入微的审核和深入调查,成功堵截了一次冒充法人开户风险事件。
该银行的高度警惕和尽职调查的态度得到了执法机关的高度赞扬。
这一事件也引起了金融行业的普遍关注和警示,其他金融机构纷纷加强了对冒充法人开户风险的防范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整个金融行业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成功堵截冒充法人开户风险事件需要金融机构和执法机关的共同努力。
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企业证件的审查,对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仔细核实。
同时,金融机构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并及时向执法机关报案,提供详细的证据和调查结果。
执法机关则需要采取迅速行动,展开深入调查,并追踪犯罪嫌疑人。
银行柜台堵截诈骗案例

银行柜台堵截诈骗案例近年来,银行柜台堵截诈骗案例屡见不鲜,给银行业务办理和客户资金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柜台堵截诈骗是指诈骗分子在银行柜台进行诈骗活动,他们通常会冒充客户或银行工作人员,以转账、取款、办理业务为名,向银行柜员提出虚假要求,通过欺骗手段获取客户资金或银行信息的行为。
一、案例描述。
某日,一名诈骗分子冒充客户前来银行柜台,声称需要紧急转账,并提供了一张虚假的转账凭证。
柜员在核对凭证时发现其中有不符合规定的疑点,立即采取了堵截措施,要求该客户提供更多的身份证明和相关信息。
在柜员的细心核对下,最终确认了该客户身份的真实性,并成功阻止了一起潜在的诈骗行为。
二、案例分析。
银行柜台堵截诈骗的成功案例得益于柜员的高度警惕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首先,柜员对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了仔细核对,发现了虚假凭证中的疑点。
其次,柜员主动要求客户提供更多的身份证明和相关信息,加强了对客户身份真实性的确认。
最后,柜员在确认客户身份后,及时采取了堵截措施,成功阻止了诈骗行为的发生。
三、案例启示。
银行柜台堵截诈骗案例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总结。
首先,柜员在办理业务时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对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严格核对,及时发现和阻止诈骗行为。
其次,柜员应加强对客户身份真实性的确认,要求客户提供更多的身份证明和相关信息,确保办理业务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最后,柜员应及时采取堵截措施,防止诈骗行为的发生,保障客户资金和银行信息的安全。
四、结语。
银行柜台堵截诈骗案例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在日常工作中,银行柜员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加强对客户身份真实性的确认,及时发现和阻止诈骗行为的发生,为客户资金和银行信息的安全保驾护航。
希望通过银行柜台堵截诈骗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共同维护银行业务办理和客户资金安全。
冒用他人证件开户被堵截的案例

冒用他人证件开户被堵截的案例[案例经过]客户持开户资料到营业网点开立两个一般存款账户,账户名称分别为A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和B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分别为刘某和王某(女),但两个公司的地址、注册资金、经营范围、联系电话全部相同,基本存款账户均已在其他银行开立。
柜员在审核开户资料时发现疑义,立即要求客户经理开展尽职调查。
客户经理在与其中的法定代表人王某(女)电话核实时发现接听电话的人员为一男性,引起高度警觉,立即告知网点经办人员暂停开户,该客户有疑点需进一步调查核实。
网点又通过其他方式,联系到王某本人,王某称不知此事,并表示去年丢失过身份证,来到网点看到身份证和用自己身份证注册的营业执照后,随即报警。
[案例分析]本案中不法分子以他人身份证件注册虚假公司,开立虚假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试图骗取客户资金后,向银行转嫁风险。
[案例启示]银行账户是各项资金收付活动的基础,只有把好账户准入关,才能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各行要切实加强单位结算账户开户环节管理。
一、加强账户尽职调查。
按照“了解你的客户”原则,要求客户经理严格落实尽职调查职责,严防以虚假资料开立账户。
对于跨地区异地开户或异地代理开户的,可采取系统内行际间委托开展尽职调查的方式,确保开户意图真实、信息完整,有效防范开户业务风险。
二、加强客户身份识别。
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认真审核相关资料,通过“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认真核查自然人身份证件及代理人身份证件并留存核查记录,对联网核查出现异常的,必须采取措施进一步验证客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
对授权他人办理开户业务的,除联网核查授权人和被授权人身份证件外,还要严格审核被授权人是否为授权单位工作人员。
三、强化受理网点的合规操作,开户申请资料必须由单位有权人本人交至受理网点经办柜员,不得由他人代为传递;在受理开户申请过程中,凡需客户签字确认事项,需由单位有权人在业务受理人员目视范围内当面签字;需交给客户的有关资料,一律直接交单位有权人本人,因故中断退回全部或部分开户资料的,再予办理视为一笔新的开户业务;要设立专柜或指定窗口,由专人在摄像监控下办理客户开户业务,四、加强账户集中审批管理。
我行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

防范金融诈骗,做好金融卫士——湖大支行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案例近日,湖大支行成功堵截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为客户挽回了4万多元的经济损失,获得客户称赞。
8月23日下午3点钟左右,一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神色慌张,情绪激动的进入我行营业网点,直接奔向高柜窗口,告知工作人员自己接到了诈骗电话,并且卡内的4万元学费钱已经被莫名转走。
工作人员听到客户的陈述后,当即判断明显是一起诈骗事件,立马为客户办理了挂失手续,先将客户银行账户设为止付状态,以防更大的损失;随后,在系统中查询客户当天是有两笔金额合计4万元的转出交易,但是转入的账号并不是他人或者商户账号,而是430083538开头的内部账号,经与同事沟通工作人员发现这是一起省行前两天刚刚发文学习一起利用网银账户保证金诈骗的案例。
随后上报了我行委派营运主管,将学习的文件拿出比对,果然是我行的账户商品保证金内部账户。
确定了诈骗分子的途径之后,我们立即联系了网点经理将客户带至电子银行服务区,要客户登录网银,进入账户商品保证金查看,4万多元果然在保证金账号,当即为客户转回银行卡内。
再到柜台办理了解挂,关闭网银、销户转出等业务。
及时、高效的为客户挽回了损失。
不法分子借助电信、网络等手段实行诈骗犯罪的案件呈高发态势,诈骗手法不断翻新,给银行客户资金安全造成较大危害,各营业网点对当前案件防范形势应有充分的认识,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建设最安全银行活动,加强员工的案防教育,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发动全员积极参与电信诈骗防范工作,积极开展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维护银行声誉,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做好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一是深刻认识协防电信诈骗犯罪的重要意义。
有效开展电信诈骗协防工作;二是做好宣传。
积极向客户进行宣讲,解释银行业务办理的常识、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等。
通过柜面宣传引导、张贴提示标语、大堂经理或客户经理温馨提示等方式告诫客户不要轻信各类中奖信息、不要轻信别人的投资误导等;提醒客户保护好自己的密码和存款介质;三是强化学习。
堵截假冒办理密码重置案例

堵截假冒办理密码重置案例
一天,支行柜台人员受理客户密码重置业务,客户为一位男士和一位女士。
该支行柜台人员在受理业务后根据要求与客户进行核实相关客户信息,该男客户让旁边的女客户到柜台提供相关信息,而其本人一直在低头看手机,该女客户提供的相关信息与机内信息核对无误,之后柜台人员让其签字,经柜台人员及授权人员仔细核对确认该男客户并非存款人本人,但该两名人员一致表示这位男客户就是存款人本人,该女客户情绪表现也较为激动,表示开卡业务就是她代办的,没有任何问题。
在支行工作人员在为此两名客户讲清此业务的相关要求及假冒本人办理需要承担的责任后,男客户表示其确实不是存款人本人,因存款人本人在外地无法亲自来办理,故此代办。
经柜台人员讲明政策后来人放弃了业务要求。
【案例启示】
柜台办理个人密码重置等特殊业务时,一定要认真审核客户提供的身份证件是否为存款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是否与身份证件联网核查信息及机内信息核对相符,业务经办人是否为存款人本人,严防出现他人假冒存款人名义办理个人特殊业务事项,避免给客户及行内造成损失。
拒绝为冒名客户办理挂失业务的案例

拒绝为冒名客户办理挂失业务的案例一、案例描述一名客户持身份证件到某网点申请挂失,经办柜员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核对客户资料,发现其面貌与身份证照片不相似,但客户本人表示是本人办理。
柜员遂要求客户提供其他辅助证件,客户提供了往来港澳通行证和户口簿。
柜员对通行证进行仔细审核,发现通行证和身份证证件照片相符,但与来人面貌不符。
谨慎起见,柜员调取了该客户的开户申请书,发现挂失申请书和开户申请书的签名字迹不相符,同时从户口簿和身份联网核查系统发现,来办理业务的实际是储户的弟弟。
网点确认客户身份后,婉言拒绝了客户挂失申请并表示可以代办挂失,解挂时必须储户本人亲自来办理。
但客户态度嚣张,并坚持说他并非代办,就是本人,并威胁要投诉该网点。
但网点负责人和业务主管坚持制度不松懈,多次劝阻和与客户周旋,客户最后才松开说“我哥哥不在本地”。
网点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拒绝为客户办理该笔业务。
二、案例分析目前,伪冒身份办理业务案件频发,能成功堵截该类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该案例中,支行的工作人员严格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严把业务操作规程,对业务受理各环节落实严格审核,才能辨别出客户身份,发现冒名事件;二是业务办理过程严密细致,发现问题不敷衍了事,根据可疑信息认真查找问题所在,慎防客户以冒名身份办理业务;三是面对客户的恶言和投诉威胁,支行工作人员不为所惧,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保护储户及银行财产安全的风险意识,坚持规章制度不松懈,最终成功堵截伪冒案件。
三、案例启示加强业务管理,保障网点业务安全运营,必须防范于未然:一要加强《员工行为守则》等行为规范教育学习,教育员工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纪律、职业安全,筑牢案件防范的第一阵线。
二要加强合规操作培训,教育员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进行操作,形成业务操作的定型性,对于容易产生违规的环节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制度学习,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产生。
三要加强心理素质锻炼,提高警惕意识和安全意识,掌握基本安全技能,时刻警惕,以防银行资产、业务数据、人身安全受到侵犯,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
银行各种安全风险案例汇编

银行风控研究小组定期存款被司法扣划的案例一、案例经过一客户持定期一本通存折前来支取定期存款。
经办柜员审核客户身份证件、存折真实有效后为客户支取,但系统却反馈“无此记录”!柜员进入存折补登,发现折内存款已于X日在X网点柜台支取。
客户大惊失色,并质疑银行系统安全性。
柜员连忙先安抚好客户,并马上报告当班业务主管。
当班业务主管经再次核查检验客户存折真实有效,客户身份证件真实有效是本人,并详细询问客户得知,存折是客户一直保管着,没有办理过挂失业务等手续,业务主管经查系统核实,该定期账户确实没有挂失登记并且凭证编号与系统记载无误。
业务主管凭经验估计客户的存款可能是非正常扣款,于是查询司法扣划登记簿,果然不出所料,登记簿中记载客户定期存款是于X日由X网点执行X司法机关扣划时支取了。
二、案例分析已被司法扣划的存折还在客户本人手中,客户本人前来支取时,因客户不知情或记不清或其他原因前来支取,如果银行未按规定处理扣划,银行将面临声誉风险和赔偿损失。
三、案例启示(一)规范办理特殊业务。
司法冻结、扣划业务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办理,处理时录入内容要齐全、规范,处理结果要清晰,防止出现纠纷。
(二)加强档案的建设、管理。
对永久保管的会计档案要分类摆放、专人管理、防止损伤。
(三)加强对员工教育、强化文明服务。
组织员工学习、讨论各种案例,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以及规范操作的自觉性,教育员工遇到“疑难杂症”业务,应立刻上报请示,积极主动的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故意规避反交易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柜员在为客户办理银行卡取款业务时,一时疏怱,误办理成银行卡存款业务,发现错误后,该柜员为规避反交易,该柜员交易支取部分金额,又要求客户至其他柜员处支取差额金额的办法处理完此笔业务。
柜员为规避反交易,造成存款无真实交易背景,采取分笔支取平帐。
此笔业务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柜员由于操作失误,将客户取款业务误操作成存款业务,造成短时间库存帐实不符,柜员应按正确的操作规定进行反交易,但是该柜员为逃避考核处罚,不按照正常的业务流程处理业务,为掩盖差错采用绕道的违规方式来弥补,采取分笔支取平帐行为规避反交易,使风险事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功堵截假冒他人办理挂失业务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近日,一客户持身份证到某支行办理个人银行卡挂失业务。
前台经办柜员在核对证件时,发现客户相貌特征与身份证照片不符,通过联网核查系统与主管进一步核实,并向客户询问相关信息,确认非客户本人,客户予以否认。
后与客户沟通,告知利害关系,客户才承认受同学委托办理挂失业务,并称回去让同学本人前来办理。
二、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冒名办理银行卡挂失的案例。
挂失业务历来是银行业务的重要风险防范环节,稍一疏忽就有可能给银行造成不良后果。
经办柜员在办理业务时,严格按照内控要求,认真审核客户提供的有效证件内容,严格按流程办理,成功防范了业务风险。
三、案例启示
(一)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各营业网点负责人尤其是现场管理人员应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醒一线柜员在办理挂失业务时,认真全面审核有效证件,主管配合严格把关,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
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守护的是国家和客户的财产。
业务操作过程中的任何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造成客户资产损失,必将影响到一代又一代工行人通过长期努力建立起的良好企业形象。
因此,合规操作、审慎操作,保护国家和客户资金安全是每位员工应尽的责任。
(三)杜绝一切不合规业务。
一切业务操作遵循的都是国家的金融法规和银行内部的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与规章制度相孛的事情必须要坚决抑制。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护自己、保护同事,推动各项业务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