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高考政治(人教版)样盘共54页
高中政治 7.1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后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金版教程】2016高中政治 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课后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1.张某用日常生活节余的2000元钱购买了自己所在公司的股票,到年底分红时获得了1000元的股息。
这1000元钱属于( )①按劳分配的收入②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③劳动收入④非劳动收入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C 购买股票获得股息是凭借对资本的所有权而获得的收入,因此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股息属于非劳动收入,②④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2.在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
这是因为( )A.贯彻按劳分配能使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B.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经济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C.按劳分配与其他分配方式组织在一起使职工收入差距扩大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取决于企业的所有制形式解析:B A项未能解释清楚为什么会有“差别”;B项回答了劳动报酬要同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联系,企业效益好则可供分配的个人消费品多,故B项符合题意;C项不选,题干未涉及其他分配方式;D项不选,题目中已明确指出同样是国有企业,而不是不同的所有制形式。
3.某市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度,通过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组建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和加入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分别属于( )①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②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③按土地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④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③解析:C 农民流转土地获得的租金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加入合作社的工作所得属于按劳分配,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入选。
4.近年来,贵州省沿河自治县在各地开设“土地银行”,在征得村民同意的情况下,让其将手中的闲置土地存入“土地银行”,再由当地政府采取招租的方式,把土地按每亩200元的价格承包给种(养)殖大户或前来投资的客商,然后政府把承包费付给存入土地的农民。
2024年高中政治教案必修二电子版

2024年高中政治教案必修二电子版【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掌握我国的政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3.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我国的国家性质与政治制度第二课我国的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课我国的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教学重点】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我国的政治制度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优势。
2.我国分配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我国的发展离不开哪些制度保障吗?二、基本概念讲解1.讲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
2.分析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三、案例分析1.分析我国政治制度在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案例。
2.分析我国经济制度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具体案例。
四、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我国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五、深入探讨1.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优势。
2.讨论我国分配制度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六、课堂小结2.强调我国制度优势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我国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在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资源】1.教材:高中政治必修二2.网络资源:相关新闻报道、视频资料等3.教学课件:PPT或教学白板【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金版教程全套资料

04课后课时精练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合作探究
03随堂效果检测
04课后课时精练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第1课时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5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合作探究
03随堂效果检测
04课后课时精练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目标导航]
1.了解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2.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重点) 3.能够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解决措施等相关问题。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注意此处字号稍加大,行尾记得恢复Ⅱ.凝结了人类劳动的东西都有价值吗?(或者说不用于交 换的劳动产品有价值吗?)
提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只有需要交换时,才需要比较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这种劳动才 形成价值,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无需比较劳动量的大小,这种劳动不形成价值。
8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合作探究
03随堂效果检测
04课后课时精练
人教版 ·政治 ·必修1
Ⅲ.“企业只关心商品的价值,消费者只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这种观点正确吗? 提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没有认识到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企业不仅关心商品的价值,也关 心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质量不好,价值则难以实现。作为消费 者,不仅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关心商品的价值,总是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总是 力图找到两个方面的最佳结合点。 Ⅳ.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大小之分吗?
22
01课前自主学习
02课堂合作探究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考向梳理:专题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

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和速度,使市场上企业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供
给增加和竞争加大;供给增加意味着商品种类的丰富和数量的增加,
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竞争加大有利于提高商品质量,降
低商品价格,最终使消费者受益。
专题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 第20页
金版教程 ·大二轮复习·政治
主干知识
核心知识
提示:央行实施正回购,即向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能够回笼资
金,有利于减少市场上货币的供应量、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专题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 第7页
金版教程 ·大二轮复习·政治
主干知识
核心知识
时政热点
规范答题
课后测评
4. 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 (2012·江苏高考·11D) 提示:社会道德作为主观因素在市场中不能起支配作用。
提示:当前商品贸易仍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首要地位,未被服
务贸易取代。
专题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 第9页
金版教程 ·大二轮复习·政治
主干知识
核心知识
时政热点
规范答题
课后测评
3.反倾销就是反对成员国以低廉的劳动成本优势向国外出口产品 (×)(2013·上海高考·20C)
提示:反倾销是指反对企业以低于国内市场或低于成本的价格向
金版教程 ·大二轮复习·政治
主干知识
核心知识
时政热点
规范答题
考点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课后测评
1. [2014·江苏高考]为了缓解民众“看病贵”的问题,我国对基本 药物实行政府限价,但由于企业利润得不到保障,一些低价药屡屡 “玩失踪”,导致部分群众购药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为了解决低价药 物的供给问题,需要政府( )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2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2.构成 (1)国有经济 ①含义:指由___社__会__全__体__劳__动__者____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 存在)的公有制形式。 ②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__支__柱____。 ③作用:它掌握着国家的__经__济__命__脉___,在国民经济中起_主__导__作用。 ④意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 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__展__战__略__性__产__业_、 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
特别提醒:正确理解“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一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 业可以有所差别,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分布上的优势。二是这种优势既要有量的 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从量上看,正确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克 服两种片面认识。第一种是要走出以纯国有经济代替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 误区。公有制占主体不等于国有经济占主体,国有经济有所下降,并不会改变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 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第二种是要走出片面强调数量的误区。从 质上看,公有资产占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这就打破了过去认为国有经济 越多越好、比重越大越好的观念。而是要提高公有制经济的科学技术水平、经 营管理水平、企业领导人的领导水平和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 竞争力和控制力。
(2)集体经济 ①含义:是由__部__分__劳__动__者____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___重__要__组__成__部__分__。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1)公有资产在__社__会__总__资__产___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__主__导__作__用____。国有经济的 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___控__制__力___上。
金版教程全套资料

04课后课时精练1.2022年11月,主席和夫人丽媛送给前来参加APEC峰会的21个经济体的领导人的礼品“京华风韵”:一把刻有七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金钥匙,一个汉白玉的底座、一幅丝绸画卷和一幅书法作品。
礼品“京华风韵”()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B.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它可用于消费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实用于交换解析:D礼品“京华风韵”是赠送给参加APEC峰会的领导人的,因此它们没实用于交换,不是商品,D正确;A、B、C错误,排除。
2.[2022・二模]商品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消费意愿。
大多数消费者购置*种商品,主要是看这种商品的()A.售后和效劳B.形象和信誉C.性能和价格D.品牌和效应解析:C人们购置商品会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根本属性,即性能和价格,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3.2022年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小王花了4000元人民币给他的爱人买了一枚纯金戒指。
这4000元人民币()①是普通等价物②是这枚纯金戒指的价格③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④是现实的货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D此题考察货币的职能、货币与纸币的区别。
纸币不是普通等价物,①错误;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这4000元人民币是价格,②正确;这4000元人民币购置了商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是现实的货币,③④均正确。
4,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
假设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解析:C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国去年货币流通次数为:16/2=8次。
今年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则该国今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x110%=17.6(万亿元),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768=22(万亿元)。
《金版新学案》2012高考政治总复习 经济常识 第一单元商品和商品经济第一课时 商品课件 大纲人教版

福建文综) (2010·福建文综)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 福建文综 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 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 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 ,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 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 。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 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此可见( 此可见( )
解题思路: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解题思路: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年生产甲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提高一倍,甲产品的价值量下降一半,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 提高一倍,甲产品的价值量下降一半,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甲产品的价格 年甲产品的价格 年甲商品的价格为5× + 为5元,若通化膨胀率为 元 若通化膨胀率为20%,2010年甲商品的价格为 ×(1+20%)=6元,故选 。 年甲商品的价格为 ) 元 故选A。 答案: 答案: A
安徽文综) 商品—货币 商品”的流通过程中, 货币—商品 (2010·安徽文综)在“商品 货币 商品”的流通过程中,“ 安徽文综 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商品 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 货币 ,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答案: 答案: C
[试题评析 本题角度很新颖,是对考生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灵活 试题评析] 本题角度很新颖, 试题评析 考查,对于那些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的考生来说, 考查,对于那些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的考生来说,解答这样的试题是有较 大难度的。考生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 大难度的。考生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理解并识记一定的基础理论当然 是必要的,但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运用知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是必要的,但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运用知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最新《金版学案》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3课-多彩的消费(55张ppt)教学讲义ppt

栏 目 链 接
考点精析
深化拓展 1.全面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
(1)根本因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要提高人们的消费 栏
水平,最根本的就是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努力增加居民收入。 目
考点精析
2.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如何刺激消费)
角度
理论依据
措施
生产
生产决定消费
依靠科技进步,大 力发展生产力
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社 会总体收入差距
提高居民的收入水 平,缩小收入差距, 完善社会保障
栏 目
物价
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需求;加强宏观调控,稳
是社会保障;B项错误,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题中农村
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不能说明缩小了
城乡收入差距,因此,D项不符合题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
栏 目
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链
们的完善有利于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增加了人们对未来的收
接
入预期,提振当前的消费信心。
【典例❶】(2014·江苏卷)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 栏
居民消费增加11%。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 )
目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链 接
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
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考点精析
解题思路:A项错误,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