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卷B卷

合集下载

牡丹江市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牡丹江市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牡丹江市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积累运用 (共11题;共100分)1. (8分)找一找,组成新字,再组词。

林月目句雨辰多登思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 (9分)看拼音,写词语。

zhuó zhuàng chōng pòchén wěn zhēn xīzāo t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8分)根据拼音写词语mòlìmào ziɡǔsuìhuò rán kāi lǎ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ē bo yùhán héxiépībōzhǎn là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8分)读课文《祁黄羊》,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担此________ 卧床________ 事关________ 大公________5. (4分)写出近义词文明—________ 渊博—________ 日夜兼程—________佩服—________ 长进—________ 拜访—________6. (5分) (2018六上·吉水月考) 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之所以……是因为…… 如果……就…… 不但……而且……因为……所以……①詹天佑________经常用语言激励工作人员,________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

②清政府________用本国的工程师,帝国主义者________不再过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丹江市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卷B卷
一、基础训练营. (共9题;共50分)
1. (8分)仿照例子,写词语。

绿墨绿嫩绿淡绿粉绿
2. (9分)给加下划线词语找个合适的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1)我不会让您穿上这么难看的衣裳,这也坏了我的名声啊。

________
(2)这种方帽子戴着真不舒服。

________
(3)莫非“漏”比我还厉害?________
(4)顾客满意地走了。

________
3. (2分)下列注音都有误的一组是()
A . 驯(sùn)良矫(jiǎo)健歇(xī)凉
B . 树杈(cā)苔藓(xiān)榛(zhēn)子
C . 狭窄(zǎi )勉强(mián qiáng)圆锥(zuī)
D . 蛰(zhé)伏灰褐(hè)色宽敞(chǎng)
4. (2分) (2019六上·官渡期末) 下面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
A . 洒脱
B . 愁怨
C . 悬涯
D . 斩钉截铁
5. (2分)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疑是银河落九天。

()
A . 可是
B . 怀疑
C . 可能
6. (2分)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 . 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
B .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如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C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7. (2分)根据解释选择相对应的八字成语。

解释: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
A .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D .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8. (8分)按要求完成句子。

①下午,下起了大雨。

(把句子写得更具体些)
②秋天的田野,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摆。

(改成拟人句)
③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造句)
④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改成“把”、“被”字句)
9. (15.0分)(2019·安徽模拟) 课文内容精彩回放
(1)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有许多名言,如:________。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

这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写的诗句。

我还能写出他的诗句:________。

(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请你为保护黄河设计一则标语。

(4)关于农业气象方面的农谚我知道很多如:________。

(5)学了本册书我认识了石油大王哈默、盲女孩安静、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

(6)早开的红梅——________;________——入木三分。

课外我还收集了很多歇后语,如________。

二、阅读感悟。

(共3题;共50分)
10. (9.0分)阅读课文《月光曲》片段,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的地方升起来。

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_____起了大风,_____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_____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_____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_____的大海。

(1)按原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A.刮B.卷C.恬静D.水天相接 E.波涛汹涌 F.微波粼粼
(2)找岀文中实在的事物。

找岀文中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

(3)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该句把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

(4)皮鞋匠听到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A . 大海和月亮。

因为贝多芬是个伟大的音乐家。

B . 微云和大海。

因为贝多芬技艺高超。

C . 微云和月亮。

因为贝多芬是个伟大的音乐家。

D . 大海和月亮。

因为贝多芬技艺高超。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
(6)这段中的第________句描写,表现了音乐节奏的徐缓;第________句描写,表现了乐声的增强;第________句描写,表现了乐声的高昂激越。

11. (1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父亲的打与不打
小时候,宁涛是个调皮的孩子,爬树掏鸟蛋,下河摸虾,不是把裤子撕开一条口子,就是把衣服挂个洞,父亲见了,却从不打他,而是笑呵呵地跟他的母亲解释:“孩子嘛,都这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可有一次,宁涛偷了邻居的五块钱。

五块钱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父亲知道后,把他用皮带捆在树上,狠狠地抽了好几鞭。

边抽边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我看你还敢不敢偷,下次再偷,我剁了你的手!”那一次,他被打得皮开肉绽,母亲看了极其心疼,说父亲下手太狠,和父亲吵了一架后回娘家了。

那一次,父亲破天荒地没有去外婆家接他们,他这才意识到偷是让父亲最痛恨的事情。

他再也不敢偷了,他怕说到做到的父亲真砍了他的手。

九岁的时候,宁涛带6岁的弟弟去外婆家,刚好那天村里放电影,他带弟弟去看电影,电影看到一半,宁涛出去上厕所,结果回来的时候没有看见弟弟,当时,他猜想弟弟可能是跟着熟人回家了吧,便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他回到家,没有看见弟弟,他才慌了神。

全家人奋力寻找,也没找到弟弟。

——闯下这么大的祸,父亲肯定会狠狠地打他一顿吧,可是,父亲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之后,弟弟就像一根刺,梗在宁涛的喉咙里,他不提起,父母也不提起。

但他知道,父母都想念弟弟,特别是年纪越来越大,对弟弟的思念与日俱增。

但父母从来没有责怪他。

他其实很希望父亲打他一顿,哪怕是狠狠地打他一顿,他也不会怨父亲一丝一毫。

在弟弟失踪后的第26年,宁涛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寻人节目,才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通过央视节目组的多方寻找,他终于找到失散26年的弟弟。

那一刻,他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节目现场,父亲老泪纵横。

主持人问他的父亲:“弟弟丢了,你打了哥哥没有?”父亲坚定地答:“没有。

”主持人问为什么没有。

父亲说:“弟弟丢了,他心里已经很自责了,我们已经丢了一个小孩了,我们得把爱加倍地放到哥哥身上。


那一刻,宁涛泪流满面。

父亲的打与不打,都是因为爱他。

父亲的打,是因为怕儿子染上恶习,走上不正当的道路;而父亲不打他,是因为怕儿子心理负担过重,希望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1)文章是按________顺序来叙述的。

()
A . 空间
B . 时间
C . 事情发展
(2)文章围绕父亲的“打”与“不打”来叙述,这样的写法是()
A . 正反对比
B . 前后对比
C . 前后照应
(3)简要概括文章所叙述的父亲“打”与“不打”的三件事。

(4)在这三件事中,作者详写的是哪一件事?为什么?
(5)文章刻画父亲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

而第4自然段则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宁涛是一个________的人。

(6)读了这篇文章,对照文中父亲的教育方式,你想对你的家长说些什么?
12. (30分)习作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让你十分敬佩的人,也许是你的爸爸,也许是经常关心你的妈妈,也许是你周围的小伙伴……无论是谁,请你写写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事儿,说清楚为什么敬佩他(她)。

注意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标点正确,书写工整,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训练营. (共9题;共50分)
1-1、
2-1、
2-2、
2-3、
2-4、
3-1、
4-1、
5-1、
6-1、
7-1、
8-1、
9-1、
9-2、
9-3、
9-4、
9-5、
9-6、
二、阅读感悟。

(共3题;共50分)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