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护理干预与效果评价论文

合集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

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

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四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在2018年至2021年本院接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中随机进行抽选,将其中30例患者纳入实验,按照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录入15例患者。

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传统护理干预(对照组)和综合护理(实验组),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患者四肢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6.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00%,同时四肢功能恢复情况也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成果可以得出,对于四肢创伤骨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可以帮助四肢功能快速恢复,同时降低并发症,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四肢创伤骨折;综合护理;四肢功能恢复四肢创伤骨折的主要原因是直接作用于患者的手、足上的直接暴力[1]。

在骨折后,患者的四肢功能会受到限制,同时疼痛比较明显,临床一般实施手术复位进行治疗,而因为骨折类型比较复杂,复位起来比较困难,且治疗后发生移位的情况较多[2]。

所以,需要在治疗后给予患者相关护理干预,让预后恢复情况更好,保证患者四肢功能更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3]。

本次研究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四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汇报整理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8年至2021年本院接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中随机进行抽选,将其中30例患者纳入实验,按照数字表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录入15例患者。

实验组有9例女性患者,其余6例均为男性患者,患者年龄在41-8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53.7±4.5)岁,对照组有8例女性患者,其余7例均为男性患者,患者年龄在20-7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45.3±4.9)岁。

应用软件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数据分析对比,结果差异较小,具有较高的对比价值(P>0.05)。

研究四肢骨折患者实施专项骨折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后的效果

研究四肢骨折患者实施专项骨折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后的效果

研究四肢骨折患者实施专项骨折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四肢骨折患者实施专项骨折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后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专项骨折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术后2d、5d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专项骨折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更好地缓解疼痛,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四肢骨折;专项骨折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pecial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limb fracture.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limb fractur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to Nov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for research, and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 special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ain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2 and 5 days after operation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use of special postoperative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limb fracture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nursing can better alleviate pai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 limb fracture;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pain of special fracture; Pain score; Quality of life score临床中骨科常见的一种创伤是四肢骨折,大部分四肢骨折患者都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1】。

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摘要】目的:观察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中,抽取140名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实验1组进行干预,让实验2组接受综合护理模式的干预,就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和以及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与实验1组相比,实验2组疼痛缓解有效率较高,睡眠质量指数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四肢创伤骨折术后患者来讲,疼痛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价值大,值得借鉴应用。

【关键词】:四肢创伤骨折;疼痛护理;综合护理;疼痛程度交通以及建筑施工事故是导致四肢创伤骨折的重要原因,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随着麻醉效果的逐渐消失,患者的疼痛程度会越来越严重,在在成巨大心理伤害的同时,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术后预后和恢复,导致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受到不良的影响,必须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1]。

本文以140名四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综合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具体阐述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患者的基本资料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中,抽取140名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70名患者。

实验1组: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是24岁和76岁,平均(55.34±3.12)岁,40名男性,30名女性。

包括30例肱骨骨折,25例股骨干骨折,15例前臂骨折。

实验2组:最小和最大年龄分别是22岁和75岁,平均(55.46±2.98)岁,38名男性,32名女性。

包括33例肱骨骨折,24例股骨干骨折,13例前臂骨折。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患者、家属和伦理委员会的同意后开展本次研究。

1.2方法实验1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

评价护理干预对骨科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早期干预价值

评价护理干预对骨科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早期干预价值

评价护理干预对骨科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早期干预价值【摘要】目的:分析对骨科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患者行评价护理干预价值。

方法:利用随机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比组患者(n=25)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n=25)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评价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为96%高于总护理满意度为60%,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骨科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患者行评价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评价护理;骨科;四肢骨折;术后疼痛四肢骨折的定义就是具有完整性和连接性的骨被中断,骨折疾病性质分为外伤性质和病理性质。

临床中,四肢骨折疾病的主要症状就是肿胀、疼痛以及活动障碍和功能障碍等,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手术,但是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疼痛,对患者预后会带来极大影响。

同时加之疾病和术后疼痛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治疗效果,故对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1-2]。

基于此,本文对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50例骨科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患者行评价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详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利用随机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每组患者均25人。

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该组共有男性患者14人,女性患者共有11人,年龄范围在22-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74±2.36)岁。

其中,该组胫腓骨骨折患者12人,股骨骨折患者8人,锁骨骨折患者5人;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评价护理,该组共有男性患者12人,女性患者共有13人,年龄范围在22-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54±2.44)岁。

其中,该组胫腓骨骨折患者10人,股骨骨折患者7人,锁骨骨折患者8人。

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分析

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60336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监护·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分析韦红桥(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 来宾 545900)0 引言四肢创伤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患者由于创伤原因导致骨骼受损,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日常生活,大多接受手术治疗。

而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手术中,术后疼痛是对患者身心具有不良影响的并发情况,降低患者术后疼痛不仅可以缓解患者身体上的不适,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获得良好的修养与恢复[1]。

护理干预在患者术后疼痛方面发挥着良好的作用,通过优质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或者消除患者术后疼痛,并帮助骨折患者快速康复[2]。

为了详细了解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作用,本文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86例,将其分进行分组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43例,年龄6-78岁,平均(36.24±6.52)岁;对照组患者43例,年龄6-78岁,平均(35.63±7.15)岁。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注意加强患者术前准备以及术后并发症护理,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对应的优质护理干预:①肢体护理。

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骨折部位患肢护理,帮助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感。

引起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是多样的,患肢的肿胀是比较容易造成疼痛的问题,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后抬高患肢,促进患者术后患肢的静脉回流,改善局部肿胀情况。

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目的:研究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依据护理方案均分为对照组(n=50例)与观察组(n=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V A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但干预后的V 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尤为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加快患者身体康复速度,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标签: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综合护理干预随着我国工业与交通行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近几年来发生四肢创伤骨折也越来越多,作为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1],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式,但由于该病会带来不同程度上的疼痛感,导致会对患者的预后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在治疗阶段需要结合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

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四肢创伤骨折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术后疼痛的改善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参照盲选法原则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5.8±4.7)岁,;观察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6.3±4.5)岁。

两组患者对比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gt;0.05),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待患者手术完成送入病房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措施,并告知患者合理饮食且进行康复练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方案:①术前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并于术前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手术方法、作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并对于存在不良心理者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同时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卫生、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若患者存在强烈的疼痛感则依据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2];②术后护理:手术完成之后及时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防止心理波动过大使疼痛加重,妥善送患者送回病房后在给予相应护理时动作需要保持轻柔,协助患者保持最佳體位,确保患者生理与心理上的舒适度;③康复训练:待患者心理与病情均有所稳定之后,给予康复训练时先以被动训练为主,逐渐过渡到主动功能训练,缓解患者的疼痛与肿胀情况,加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并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防止发生褥疮和肺炎等并发症。

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疼痛的影响

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疼痛的影响

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疼痛的影响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疼痛的影响。

方法以68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1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疼痛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

结果两组术后1小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其疼痛情况,减轻其痛苦,对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其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四肢骨折;护理干预;疼痛术后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四肢骨折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术后疼痛较为严重,疼痛的刺激可促使机体释放大量内源性物质,增加心肌耗氧量,致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术后康复造成影响。

研究表明[1],术后疼痛与患者心理状态等存在密切关系。

医学不断进步,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术后疼痛护理也是护理的重点之一。

鉴于此,笔者将综合护理应用其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四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

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1.3±3.1)岁,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13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0.2±3.2)岁,上肢骨折20例,下肢骨折14例。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不具有統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1.2.1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包括给予环境护理,保持其干净整洁,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给予药物指导,将患肢抬高,促进血液循环等护理措施。

四肢多处骨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四肢多处骨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摘要] 目的对比四肢多处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68例的四肢多处骨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两组,两组从性别、年龄、骨折原因和类型、术式选择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护理干预组在传统护理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结果传统护理组平均取出/拆除固定时间为(13.13±3.71)m,患者满意度为88.36%;护理干预组平均取出/拆除固定时间为(11.58±3.24)m,患者满意度为95.17%。

结论护理干预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短,患者满意度高,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应该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促进医患关系。

[关键词] 四肢多处骨折;心理护理;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 r27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随着我国交通的高速发展,私家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高能量的创伤所造成的死亡、重伤或残疾人数逐年上升,其中不乏四肢多处骨折的患者。

四肢多处骨折预后程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如何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能力,成为四肢多处骨折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笔者总结近两年四肢多处骨折的护理心得,现汇报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68例的四肢多处骨折患者,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3-81岁,平均年龄(38.26±12.17)岁。

骨折原因:交通事故37例,占54.42%;高处坠落24例,占35.29%;砸伤4例,占5.88%;打架斗殴3例,占4.41%;入院时骨折类型及比例见表1。

将68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护理组,一组为护理干预组,两组从性别、年龄、骨折原因和类型、术式选择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表1患者入院时骨折类型及比例(例;%)1.2 治疗方法综合考虑患者年龄、伤势等因素为患者实施内固定或者外固定术,内固定物以加压钢板、髓内钉以及锁定钢板为主,术后行石膏外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护理干预与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3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65例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 65例。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护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对2组患者的夜间疼痛程度进行评定。

并对2组患者术后72小时内镇痛药的应用情况进行记录。

结果在疼痛程度上,对照组无痛和轻度疼痛的总有效率为742%;观察组无痛和轻度疼痛的总有效率为86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使用方法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医护人员还对患者制定了疼痛护理干预方案:了解患者骨折病型及预后信息;教会患者主诉疼痛部位及评分方法;维护良好的病房环境;疼痛知识宣教,强化疼痛的控制技巧;有效心理护理;鼓励早期主动功能锻炼;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合理的药物镇痛及使用方法。

具体的干预方案如下:①首先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出全方面的熟悉,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出适合患者的干预方案。

②与观察组的所有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用心去关爱他们,从而建立良好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关系,更好的配合手术。

对患者要做好手术后的健康教育指导。

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问,让患者对手术后产生的一
些疼痛有正确的了解。

以便消除恐惧感和一些不必要的焦虑。

如成功病例、宣教手册等。

③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尊重患者的各种需求,并尽量满足。

为患者建立多种社会支持系统,共同鼓励患者。

④指导患者在手术后保持舒适体位。

卧床时平卧或卧健侧,患肢用松软的支垫抬高,高于心脏水平,利于静脉回流,并保持功能位;有效的固定制动也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措施。

⑤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例如病房的空气、温度、光线、设施等问题。

也可以做一些事情去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⑥让患者及早进行主动、适当的功能锻炼,如活动足趾/指指各关节、伸拳、抓握,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和运动部位。

在必要的时候合理的采用药物去镇痛,药物的选择要根据0-10数字评分量表,当显示≥6时,使用镇痛药物。

122 对照组的使用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在必要的时候也合理的采用药物镇痛,药物的选择要根据0-10数字评分量表,当显示≥6时,使用镇痛药物。

13 疼痛评估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对2组患者的夜间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标尺两端有0-10的数字,数字越大,表示疼痛越厉害。

0表示无痛,1-3表示轻度疼痛,疼痛较轻可以忍受,睡眠不受干扰可以不用药;4-7表示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影响患者休息,需用止痛药物;8-10表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严重受干扰,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疼痛程度上,对照组无痛和轻度疼痛的总有效率为742%;观察组无痛和轻度疼痛的总有效率为86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夜间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在镇痛药的应用上,72小时内观察组有8例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比率为123%;对照组有17例患者使用镇痛药物,比率为262%。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疼痛是骨科手术患者最显著的问题,也是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而无痛或减少疼痛是所有患者的心理需求。

术后的疼痛会影响患者的心率、血压,影响患者的康复,另外术后产生的疼痛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会使患者对后期治疗产生焦虑和恐惧感,所以有效的控制术后疼痛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着很大的作用。

另外,骨折后除及时进行有效制动、手术治疗外,良好的康复护理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术后护理关系着手术的治疗效果。

所以在对患者术后的护理过程中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干预护理,例如住院全程的疼痛知识教育,从心理上给予情感支持,稳定患者的情绪,倾听患者的需求,多与患者进行贴心的交流,给予患者精神安慰。

还可以对患者采用分散注意力法来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等等。

在对患者使用药物镇痛时,要注意预防性用药,且注
意控制剂量大小,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前了解患者疼痛原因,针对性的用药,从而保证良好的镇痛效果。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夜间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四肢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的使用,提升了患者满意度、舒适度。

参考文献
[1] 李艳君四肢骨折患者术后临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21)
[2] 沙淑艳,潘美开,邹瑞婵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病人早期实施生命力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0,(31)
[3] 傅爱凤,郑志惠,王爱琴,陈俊娟,欧运娇疼痛对创伤骨科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20(20)
[4] 段宝凤,王峻,李雪梅,李靖忠,侯丽莉疼痛教育对创伤手术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