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温度.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物态变化温度》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物态变化温度》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变化温度》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 关于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B. 温度的高低应凭感觉判断C. 0℃的冰比0℃的水冷D. 正常人的体温为35℃2. 当把一支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先使温度计与水接触,后使温度计与冰块接触,那么温度计的示数情况是( )A. 接触水时示数高B. 接触冰时示数高C. 两者一样高D. 无法判断3. 冬天,比较适合人体沐浴的水温是( )A. 15℃B. 40℃C. 80℃D. 100℃4. 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 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B. 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C.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 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5. 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6. 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它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工作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点的刻度值应该小于A点的刻度值B. 如果B点为室温刻度值,则A点可能为0C. 液柱上升,表明气体缩小,此时气温上升D. 液柱下降,表明液体缩小,此时气温下降7.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变,在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是( )A. 27℃B. 30℃C. 32℃D. 37℃8. 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 固、液、气B. 液、固、气C. 气、液、固D. 气、固、液二、填空题9. 常用温度计上的标度一般采用摄氏温标,以通常情况下______的温度为0℃,以标准气压下______的温度为100℃.若将0℃至100℃之间等分为50等分,则每一等份为______℃。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同步练习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同步练习

四、实验探究题
20、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有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
气温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
(1)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
(选填“反射”或“吸收”)太阳光.
(2)箱内的温度计刻度均匀,说明温度计中测温液体在测温范围内温度改变相同时,测温液体

改变量相同.
(3)测量最低气温的温度计应采用凝固点较
的液体作为测温物质.测量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应该

(填“体温计”或“实验室温度计”)的结构是相似的.
21、如图是小明手碰到玻璃泡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 是
操作过程,B 是读数过程,C 是读取的温度。
A 图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图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太阳下的那盆水温度较高
B.背阴处的那盆水温度较高
C.两盆水的温度一样高
D.不知气温高低,无法判断
10、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根据( )
A.固体的热胀冷缩
B.液体的热胀冷缩
C.气体的热胀冷缩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1、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 0.1℃,这是因为( )
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D.常用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8、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酒精灯给体温计消毒
B.用寒暑表测量开水的温度
C.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向下甩几下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应紧贴容器的壁或底
9、两盆冰水混合物,各自处在太阳下和背阴处,在盆内冰尚未熔化之前,用温度计去测盆内水的温度是(

八年级物理 物态变化 温度习题

八年级物理 物态变化 温度习题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课前预习1.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字母t 表示。

(2)摄氏度的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 ℃。

把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1 ℃。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

2.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造的。

3.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测量液体温度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的底部;②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后,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4.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0.1℃。

结构特点: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管。

课堂练习知识点1 温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0℃的冰比0℃的水冷B.洗热水澡时,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40℃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5℃D.-6℃读作“摄氏零下6度”知识点2 温度计及其使用2.如图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D)3.下列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中,说法错误的是( D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最高刻度的温度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在液体中D.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知识点3 体温计4.学校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要求每位同学“晨检”测体温,初二(1)班值日生张莉同学用同一只体温计正确测出甲同学的体温为36.5℃,插入消毒液后擦干又分别测了乙、丙、丁三位同学的体温,读数正确,记录如下:①甲同学36.5℃,②乙同学36.5℃,③丙同学37.1℃,④丁同学37.1℃,请你判定上述情况中可能不准确的体温记录是( A )A.②和④B.③和④C.①和②D.②和③5.(2019·官渡区初三秋季期末)如图所示,体温计示数是37.7 ℃。

初二物理温度和物态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温度和物态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温度和物态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熔化成液体时要吸热,但温度不变B.某种物质的温度在熔点时,该物质可能是固态,还可能是液态C.固体升华、液态蒸发要受温度条件限制D.汽化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才能发生【答案】B【解析】A.非晶体熔化成液体时要吸热,温度改变,所以A不符合题意;B. 某种物质的温度在熔点时,可能刚开始熔化,也可能刚熔化结束所以该物质可能是固态,还可能是液态,B符合题意;C.液态汽化(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2.在下列几种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属于升华的是;其中②③⑤是(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答案】③、④、放热【解析】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水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是吸热过程。

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放热过程。

③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是水的凝固,凝固放热。

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属于吸热过程。

⑤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成的小冰晶,是放热过程。

⑥铺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放在铁锅中加热,沥青熔化,是吸热过程。

【考点】物态变化的吸放热3.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答案】B【解析】在六种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是液化现象,要放热;湿裤子晾干是汽化现象,要吸热;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是凝华现象,要放热;钢水浇铸到钢件是凝固现象,要放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温度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温度同步练习

温度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0.8mB.人感到舒适的温度是37℃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是10m/sD.学生用笔直径约4dm2.如图温度计测量某液体的示数,下列操作及示数合理的是()A.温度计测量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26℃B.温度计测量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14℃C.温度计测量时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26℃D.温度计测量时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示数是﹣14℃3.2021年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飞船顺利将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入驻天和核心舱感觉很舒适,舱内温度最接近()A.0℃B.10℃C.23℃D.35℃4.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4km/h C.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s D.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5.在生活中经常要对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合理的是()A.骑自行车的正常速度约为18km/h B.八年级女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80cm C.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37℃D.正常人一分钟大约呼吸180次6.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5℃左右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25℃C.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5℃D.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7.小洋将量程为-30℃~50℃的寒暑表放在窗台外测气温。

一段时间后,寒暑表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寒暑表的分度值为1℃B.该寒暑表无法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当时的气温为11℃D.寒暑表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二、填空题8.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 o C。

9.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

分度值是______,若用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温度为37℃和39℃的两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温度、摄氏温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比0℃的水冷B.-6℃读作“零下6摄氏度”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2.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B.我国最高气温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3.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是手机中显示天气预报的截图,观察此图可知,当天的最大温差是______℃;19:54时的气温是______℃知识点温度计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5.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6.(湘西州中考)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 )A.方法aB.方法bC.方法cD.a、b、c三种方法都对知识点体温计7.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度值为0.01℃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8.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C.用酒精灯烘烤D.用医用酒精擦拭9.(邵阳市中考)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市各中小学在日常防治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图,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10.如图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

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_____℃,乙的示数为_____℃11.寒暑表(如图)的示数是_____℃12.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下面的操作次序依次为_____A.选用测量范围合适的温度计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C.读出温度计的示数D.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E.取出温度计并放好F.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液体接触一段时间,直至温度计内液面稳定13.体温计内有一段很细的弯曲管子,它的作用是( )A.阻碍水银受热膨胀B.阻碍水银遇冷收缩C.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D.无论膨胀还是收缩,液泡和直管中的水银都能通过14.(枣庄市中考)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最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与温度》同步练习(附答案)

最新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与温度》同步练习(附答案)

物态变化与温度(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2021·漳州三中期末)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解析】选B. 此题考查温度的估测.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让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为25℃左右;人体正常的体温为37℃;让人感到酷热的盛夏中午的温度为36℃左右. 应选B.2.给体温计消毒,以下哪种方法是可行的( )【解析】选C. 用沸水煮的方法对器具进行消毒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采用的,但对体温计来说,我们不能忽略温度这个因素,因为沸水的温度已超过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体温计会被胀破,A错误;温开水虽能保证体温计不被胀破. 但又达不到消毒的目的,B错误;在酒精灯上烧会损坏体温计,D错误.3.(2021·郴州中考)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 K的高温超导材料. 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 K相当于( )℃℃℃℃【解析】选 A. 此题考查绝对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由T=(t+273)K可得,t=(T-273)℃=(100-273)℃=-173℃.【变式训练】在温标的开展史上,曾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温标. 1714年,德国的科学家制成了水银温度计,建立了华氏温标. 这种温标是用水银作测温介质,以水银在玻璃容器内相对膨胀来表示温度,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32度,水的沸点定为212度,两者之间等分为180格,每一格称为1华氏度,用℉表示. 1742年,瑞典的科学家也用同样的温度计和同样两个原始分度点,建立了摄氏温标. 不同的是摄氏温标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0度,水的沸点定为100度,两者之间等分为100格,每一格称为1摄氏度,用℃表示. 下表提供了几组“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对应值.摄氏温度t c(℃) 0 5 10 15 20 25 30华氏温度t F(℉) 32 41 50 59 68 77 86分析表中的数据,可推知:摄氏温度t c与华氏温度t F的关系式为t c= . 【解析】此题关键是根据表格确定函数关系式,再代值求函数关系式,最后确定不同温度单位等量关系.根据表格可知,y与x是一次函数关系,设y=kx+b,把x=0,y=32和x=10,y=50代入函数关系式,得解得所以函数关系式为y=1.8x+32即t Fc+32变形得摄氏温度t c与华氏温度t F的关系式t c=(t F-32)答案:(t F-32)4.如下图是一支常用体温计. 以下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解析】选D. 此题考查对体温计构造、原理、分度值、读数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体温计的示数是38℃℃,B错;体温计由于结构中有缩口,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错;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对.5.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较大D.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解析】选D. 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温度计中的水银就会受热膨胀. 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粗细不同,细玻璃管中的水银柱较之粗玻璃管要上升得高. 由于它们插入热水中前后的温度变化是相等的,根据温度计分度原那么,虽然两支温度计中水银上升高度不一样,但示数应相等,只不过两支温度计每一等份的间隔不一样. 所以D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0分)6.(2021·泰州永安月考)如图为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为℃.【解析】℃;甲图温度计的液面在0℃℃;乙图温度计的液面在0℃℃.7.(2021·重庆渝北月考)关于温度计,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以下空格. (1)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如图体温计的示数为℃.℃℃℃,那么这二人的体温.℃℃℃℃℃℃【解析】此题考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读数及体温计的使用. 液体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液面过了37℃℃℃℃.答案:(1)热胀冷缩37.9 (2)C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8.(8分)(2021·阜新中考)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实验中:(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规律制成的.(2)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和零刻度线位置.(3)请指出如图甲所示的操作错误之处: .(4)第一小组同学在测量温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应记为℃. 【解析】(1)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位置. (3)由题图甲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的底部,这样测量结果会出现较大偏差. (4)由题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的温度为36℃.答案:(1)液体热胀冷缩(2)量程分度值(3)玻璃泡接触容器底部(4)369.(7分)如下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 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选填“左〞或“右〞)移动.(3)假设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解析】此题考查气体温度计的原理. 瓶中所装气体热胀冷缩,温度升高时液柱向左移动,温度降低时液柱向右移动;由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把此装置放入其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0℃.答案:(1)热胀冷缩(2)左(3)0【培优训练】1.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15℃;将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5℃,如果将它插入某种液体示数为35℃,那么此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解析】选B. 此题考查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 而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15℃,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95℃,中间是80个小格,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35℃时,液体的实际温度℃×(35-15)=25℃.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A为一个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温度/℃17 19 21 23 25 27h/cm(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 . 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局部(图中的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2)用此温度计(选填“能〞或“不能〞)测29℃及其以上的温度.(3)利用此温度计存在的缺乏之处是 . 【解析】此题考查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能看清实验装置图,且能深入地读懂图表中的数据,并能发现数据的变化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柱逐渐变短,仔细观察实验装置图,不难看出该温度计是利用其上面瓶A中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局部(图中的A)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2)分析表中数据能看出,温度每升高2℃,其液柱大体会下降5 cm之多,故在27℃时的液柱总长只有4.2 cm,即小于5 cm,故该温度计是不能测出29℃及其以上的温度来的;(3)据上面的第二步不难看出,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很小,且测量结果受外界气压的影响.答案:(1)气体的热胀冷缩玻璃泡(2)不能(3)测温范围小,测量结果受外界气压的影响三个特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2021·黄冈实验月考)如下图,医生使用听诊器是因为(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解析】选C. 此题考查声音的特性. 音调是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响度是由物体振幅决定的,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 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 应选C.2.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解析】选B.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音调越高,频率越高的理解和掌握. 1(dou)的音调低,3(mi)的音调高,说明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快. 用同一架钢琴,那么音色相同,响度与振幅有关,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应选B.3.(2021·烟台中考)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下图,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解析】选D. 硬纸板的振动快慢、钢尺的伸出长短及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都能影响物体的振动频率,即影响声音的音调,而用不同的力吹笔帽,是改变振幅,影响的是声音的响度,故D不能到达探究影响音调因素的目的.4.(2021·梅州中考)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那么这两列声波( )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解析】选C. 此题通过比拟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 甲、乙的波形特点: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次数相同,说明振动的频率相同,那么音调相同;波偏离平衡位置幅度也相同,那么响度也相同;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故题图中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应选C.5.(多项选择)关于超声波,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超声波是频率大于20 000 Hz的声波℃的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340 m/s【解析】选A、C. 因为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高于20 000 Hz的叫超声波,所以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 000 Hz,人听不到超声波,故A、C正确;因为真空不能传声,超声波也是声波,所以超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也是340 m/s,故B、D错误. 应选A、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6分)6.(2021·上海中考)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如图蒙住双眼的小王能区分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后两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解析】此题考查声音的特性. 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得最慢;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我们能区分不同的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因此蒙住双眼的小王能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答案:不同音色响度7.如下图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 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产生笛声.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 当用力吹笛时,主要改变笛子发出声音的.【解析】此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特性.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嘴对着吹孔吹时,引起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笛声.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还跟发声体的长度、粗细、松紧程度有关.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改变了发声体的长度,故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当用力吹时,笛内空气振动的幅度变大,那么响度变大.答案:振动音调响度8.(2021·佛山中考)往8个相同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右边发出的是音(选填“1、2、3、4、5、6、7、〞).【解题指南】解答此题的关键点:(1)明确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明确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解析】此题考查对响度和音调的认识. 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瓶子的振动幅度相同,响度相同;最右边的瓶子装水最多,瓶子和水振动最慢,音调最低,所以最右边瓶子发出“1〞音.答案:相同 1三、实验探究题(9分)9.(2021·青岛中考)(请将以下实验报告中的空缺局部填写完整):探究影响音调上下的因素【解题指南】(1)钢尺振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2)要探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需要控制钢尺振动的什么相同? 这是什么实验方法?提示:(1)尺子伸出桌面局部的长度(2)幅度控制变量法【解析】此题考查影响音调上下的因素的探究实验. 音调的上下与振动频率有关,在本实验中只需改变钢尺伸出桌面局部的长度就可以改变钢尺的振动快慢;实验中需注意控制声音的响度相同,即需控制钢尺的振动幅度相同,这是初中物理中最常用的控制变量法.答案:钢尺伸出桌面局部的长度振幅控制变量【培优训练】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测:猜测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测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测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测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1)为了验证猜测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测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解析】当探究音调与多因素是否有关时,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是否与琴弦的材料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选择不同材料的琴弦. 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是否与琴弦的长度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选择不同长度的琴弦.答案:(1)②④(2)③④。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变化温度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变化温度练习含答案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变化温度能力提升1.关于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一定的体积B.没有一定的形状C.具有流动性D.液体无法变为固体2.下列关于固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肯定是固体B.固体可以变成液体或气体C.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的物体不一定是固体D.以上说法都不对3.图1-1-3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1-3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4.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

如图1-1-4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图1-1-4A.固态、液态、气态B.气态、固态、液态C.液态、气态、固态D.固态、气态、液态5.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0 ℃。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6.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

如图1-1-5所示的几种做法正确的是()。

图1-1-57.(2021·陕西中考)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如图1-1-6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图1-1-68.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1.01×105 Pa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分别为97 ℃、93 ℃、102 ℃,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种猜想:。

9.气象学里的日平均温度,是一天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

如果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1-1-7所示,则该地的日平均气温是℃。

图1-1-710.图1-1-8是体温计和实验室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或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温度
1. 物理学中,把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温度;常用温度计
上的符号C表示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温标,这种温标把
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温度为规定100摄氏度。

2.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是—8C,读作________________ ;人的正常体温
为________ C,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 。

3. 如上图所示的温度计叫__________ ;它的示数是___________ ,它的
测量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小刻度为 __________ ,使用时,
它__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待测物体再读数。

4. 以下温度最接近25 C 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 人的正常体温
C. 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泉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5. 下面是用普通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的操作步骤,请将正确的操作
顺序写出来_________ 。

a. 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b. 用手试一下热水,估计热水的温度。

c. 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d. 使温度计与热水接触几分钟。

e. 取出温度计。

f. 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6、测量液体的温度时,下列温度计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液体的 __ __的原理工作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 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 被测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 ________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
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 ________ 。

9..用体温表测得某人的体温是 38.5C ,用后没有甩过就又接着测第
二个人,示数可能会怎么样 ?
10、某温度计的示数为-8 C,正确的读法为:()
A 、负8摄氏度
B 、摄氏零下8度
C 、摄氏负8度
D 、零下8 摄氏度
11、用t1表示太阳表面的温度,用 t2表示白炽灯泡灯丝的温度,
用t3表示火柴火焰的温度,温度从高到低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
()
A 、t1>t2>t3
B 、t2>t3>t1
C 、t1>t3>t2
D 、t3>t1>t2 12、某体温计的
示数是 38C ,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
量37C 和39C 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A 、37C 和 39C
B 、38
C 和 39C C 、37C 和 38C
D 、37C 和 37C
13、 在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时,若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 器底或7..温度是表示物体 彳 的物理量,生活与生产中温度的常用单位
容器壁,则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
A 、偏大
B 、偏小
C 、相等
D 、无法确定
14、冬天乌苏里江气温可达到-50 C ,河面结冰,冰面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流水与冰面交界处的温度为:( )
A、-50C
B、低于0C,高于-50C
C、0C
D、无法判断
15、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
阴凉处则:( )
A、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水的温度高
C、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
D、两杯水的温度高低无法进行比较
16、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
入沸水中,示数为95C,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C。

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的墙上,其示数为32 C。

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