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系统能效评估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地源热泵可行性评估研究报告

地源热泵可行性评估研究报告

地源热泵可行性评估研究报告
1. 研究背景
地源热泵是一种能够利用地下能源进行空调供热的技术。

本次
研究旨在评估地源热泵在特定区域的可行性,以确定其作为替代能
源的潜力。

2. 数据收集与分析
我们收集了特定区域的地质和气候数据,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研究地下水位、土壤条件和气温变化等因素,我们能够更
好地评估地源热泵的可行性。

3. 技术评估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地源热泵的技术进行了全面评估。

我们
研究了地源热泵的效能、耐久性、维护成本和环境影响等关键因素。

通过与传统供热系统进行比较,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地源热泵的优
势和劣势。

4. 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
我们对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估。

考虑了安装成本、运行费用和能源储备等因素,我们得出了地源热泵系统在长期使用中的经济收益。

此外,我们还对地源热泵系统的环境效益进行了评估,包括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等方面。

5. 结论与建议
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地源热泵在特定区域是可行的替代能源选择。

它具有高效能、长期耐久、低维护成本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因此,我们建议在该地区推广和应用地源热泵系统,并进一步研究其在其他地区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Smith, J. (2018). 地源热泵技术及其应用. 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杂志, 10(2), 45-50.
2. Johnson, L. (2019). 地源热泵系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 能源与环境研究, 15(3), 78-85.。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的性能评估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的性能评估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的性能评估随着人们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供暖与制冷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作为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在实际应用中能否达到预期的性能表现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

因此,对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的性能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的能效性能是评估的核心指标之一。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作为一种利用地下能源进行供暖和制冷的设备,能否有效利用地下热能与冷能与冷热二次系统实现最佳匹配,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能效。

因此,评估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能效性能,主要从能源利用率、制冷和制热能力等方面展开评估。

其次,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评估也是关键内容之一。

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地热换热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多个部件,每个部件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评估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考虑其各个部件的工作情况、故障率以及维修保养等方面的因素。

此外,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的经济性评估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一种中长期投资,其经济性直接关系到用户以及社会的利益。

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作为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设备,其价格、运行成本、可靠性等方面对系统的经济性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评估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在地源热泵系统中的经济性,需要考虑其投资回收期、运行成本、维护费用等方面的因素。

为了进行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在地源热泵系统中性能评估,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进行现场实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安装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运行情况,采集相应的运行数据,如供冷量、供暖量、能源消耗等,以获取真实的性能数据。

热泵系统使用过程中的能效评估与优化

热泵系统使用过程中的能效评估与优化

热泵系统使用过程中的能效评估与优化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意识的增强,热泵系统逐渐成为取暖和制冷的首选方案。

然而,热泵的能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其表现。

因此,在使用热泵系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能效评估和优化,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1. 能效评估能效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热泵系统的真实能效,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的优化。

具体来说,能效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系统能效比系统能效比是热泵系统能效的关键指标,它表示一定输出功率下所需输入功率的比值。

通常来说,系统能效比越高,系统的性能越好。

因此,在进行能效评估时,我们需要首先测量系统的能效比,并与热泵系统的设计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系统的实际能效。

1.2 制热/制冷效率制热/制冷效率是指热泵系统在制热/制冷时所能提供的能量与所需能源的比值。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热泵系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表现。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热泵系统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制热/制冷效率,来了解热泵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能效表现。

1.3 能耗分析能耗分析是对热泵系统能源消耗的详细分析。

它将热泵系统的能源消耗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如压缩机、换热器、冷凝器等,并量化每个部分的能耗。

通过能耗分析,我们可以找出热泵系统能源消耗的瓶颈,从而进行优化。

2. 能效优化能效优化可以帮助我们充分发挥热泵系统的性能,从而提高其能效。

下面是一些能效优化的建议:2.1 设计合理的管道系统管道的设计对于热泵系统的能效至关重要。

合理的管道设计可以降低管道的压降和阻力,从而减小热泵的工作负荷,提高系统的能效。

此外,管道的绝缘设计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减少能量的损失,提高系统的能效。

2.2 选择适当的制冷剂制冷剂对热泵系统的能效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高品质的制冷剂具有更好的传热性能和更低的排放量,从而可以提高热泵的能效。

在选择制冷剂时,我们应该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其性能、成本、环保性等。

2.3 增加换热面积换热器的面积越大,系统的制热/制冷效率也就越高。

地源热泵系统能效测评技术导则

地源热泵系统能效测评技术导则

地源热泵系统能效测评技术导则二O一O年五月前言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的科研课题“上海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地热能)能效测评方法研究”的要求,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为主编单位,编制本导则建议稿。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和吸收了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太阳能、地热能)能效测评方法的成果和经验,对相关测评技术进行研究应用,以我国现行相关建筑节能及测评规范标准为依据,结合上海地区的现状和特点,通过课题组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制定了本导则建议稿。

本导则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一般规定,检测方法,工程评价等。

本导则建议稿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导则建议稿主编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宛平南路75号,邮编:200032)编制人员:陈建萍、朱伟峰、张伟强、丁剑红、邓良和、刘笙、沈昱、郑竺凌目录3.1测评内容 (2)3.1.1 检测内容 (2)3.1.2 评估内容 (3)3.2抽检数量 (3)3.3现场检测条件 (4)3.4仪器设备及要求 (5)3.4.1水温度测试仪 (5)3.4.2水流量测试仪 (5)3.4.3温湿度测试仪 (5)3.4.4功率测试仪 (5)3.4.5热物性测试仪 (5)4.1基本参数的现场检测方法 (6)4.1.1水流量的现场检测方法 (6)4.1.2水温度的现场检测方法 (6)4.1.3输入功率与耗电量的现场检测方法 (7)4.1.4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现场检测方法 (7)4.2热泵机组及系统性能系数测试方法 (7)4.3.1测试周期 (7)4.3.2数据处理方法 (7)4.3热物性参数测试方法 (11)4.3.1测试时间 (11)4.3.2测试工况 (11)4.3.3测试记录 (11)4.3.4测试条件 (12)4.3.5数据处理方法 (12)4.4室内温度测评方法 (14)4.4.1室内温度测评参数 (14)4.4.2室内温度评价要求 (15)5.1机组及系统性能参数的评价 (15)5.1.1热泵机组性能系数的评价 (15)5.1.2热泵系统能效比限值 (15)5.2节能效益的评价 (16)5.2.1 评价参数 (16)5.2.2 评价方法 (16)5.3 环境效益的评价 (19)5.3.1评价参数 (19)5.3.2评价方法 (19)5.4经济效益的评价 (20)5.4.1评价参数 (20)5.4.2评价方法 (20)5.5资源可再生性的评价 (21)5.5.1地表水源可再生性的评价参数及方法 (21)5.5.2土壤源可再生性的评价参数及方法 (21)1 总则1.0.1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鼓励采用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贯彻国家和上海节能标准,规范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地源热泵)系统能效的检测、评价与管理,结合上海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导则。

地源热泵系统能效评估方法研究

地源热泵系统能效评估方法研究

地源热泵系统能效评估方法研究摘要:地源热泵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热泵是利用逆卡诺循环原理转移冷量和热量的设备。

本文以某地源热泵系统项目为例,简单的探讨了下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评估方法和计算过程。

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评估主要是基于现场性能检测的数据和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文件参数,评估的结果正确与否与提供的参数准确性有直接关系,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能效评估;度日法;温频法前言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的环保能源利用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通常是转移地下土壤中热量或者冷量到所需要的地方,还利用了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热蓄冷能力,冬季地源把热量从地下土壤中转移到建筑物内,夏季再把地下的冷量转移到建筑物内,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系统,实现节能减排的功能。

具有以下特点:(1)制冷模式。

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

通过蒸发器内冷媒的蒸发将由风机盘管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同时再通过冷凝器内冷媒的冷凝,由水路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由水路循环转移至地水、地下水或土壤里。

在室内热量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通过风机盘管,以13℃以下的冷风的形式为房间供冷。

(2)制热模式。

在供暖状态下,压缩机对冷媒做功,并通过换向阀将冷媒流动方向换向。

由地下的水路循环吸收地表水、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热量,通过冷凝器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蒸发器内冷媒的冷凝,由风机盘管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

在地下的热量不断转移至室内的过程中,以35℃以上热风的形式向室内供暖。

地源热泵系统由以室外系统,室内系统,机房系统三部分组成。

也就是经常说的地源热泵空调三合一。

地源热泵系统的室外系统主要由地埋管,地埋管填料,组成。

地埋管是室外地下换热器,就是降水通过地埋管在地下循环,在底下进行热交换。

夏热冬冷地区地源热泵在运行管理中的能效分析与评价_硕士论文

夏热冬冷地区地源热泵在运行管理中的能效分析与评价_硕士论文
Keywords: Summer hot and cold winter,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Energy efficiency analysis, Applicability
II
目录
北京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北京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摘 要 ........................................................................................................ I ABSTRACT ..................................................................................................II 第 1 章 绪 论 ............................................................................................... 1
第 2 章 地源热泵系统测试及评价方法...................................................... 6
2.1 地源热泵系统测试 ............................................................................................... 6 2.1.1 测试内容 ........................................................................................................ 6 2.1.2 测试方法 ........................................................................................................ 6 2.1.3 测试仪器 ........................................................................................................ 8

地源热泵室内采暖系统能效研究

地源热泵室内采暖系统能效研究

地源热泵室内采暖系统能效研究地源热泵室内采暖系统是一种高效、环保的供暖方式,它利用地下土壤的热能作为能源。

这种系统通过地下水或土壤中的热能,将低温热量转换为高温热量,为室内供暖提供能源。

本文将对地源热泵室内采暖系统的能效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先,地源热泵室内采暖系统的能效较高。

与传统燃气、电暖或电锅炉相比,地源热泵系统需要的能源较少。

它利用地下土壤中的热能并通过地热管道将其转换成高温热量,不需要燃料消耗,因此节省了能源,并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所以,在能源效率方面,地源热泵室内采暖系统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

其次,地源热泵室内采暖系统使用寿命较长,维护成本较低。

地热管道埋设在地下,不易损坏,一般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

地源热泵室内采暖系统利用地下土壤中的热能,减少了设备运行时的磨损,同时也减少了维护费用和维修成本。

相比之下,传统燃气或电锅炉设备的使用寿命较短,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更换,维修成本相对较高。

此外,地源热泵室内采暖系统具有良好的舒适性。

由于地热管道埋设在地下,地下土壤的温度相对稳定,因此地源热泵室内采暖系统能够提供较为稳定和舒适的室内温度。

与传统采暖方式相比,地源热泵室内采暖系统能够有效地防止温度波动和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然而,地源热泵室内采暖系统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其建设成本较高。

由于需要进行地下管道的埋设和地源热泵设备的安装,系统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尤其是在初始投资方面,可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其次,系统的运行需要一定的空间和地下管道的敷设,对于一些空间有限的建筑物来说,可能存在困难。

因此,在选择地源热泵室内采暖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特点和条件。

为了提高地源热泵室内采暖系统的能效,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改进。

首先,优化地热管道的布局和敷设方式,减少能量损失。

其次,提高地源热泵设备的效率和热交换效果,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热能利用率。

此外,结合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等,进行能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能效。

地热能供暖系统的能效评估与改进

地热能供暖系统的能效评估与改进

地热供暖系统能效提升技术研究一、现状分析地热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在供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地热供暖系统是通过地热能源将地热能转化为热能,为建筑物提供供暖服务的系统。

目前,地热供暖系统在一些地区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节能效果。

然而,与传统供暖系统相比,地热供暖系统在能效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系统运行效率低、能源利用不充分等。

二、存在问题1. 地热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较低。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地热供暖系统普遍存在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系统能耗较高,无法充分发挥地热能源的潜在优势。

2. 能源利用不充分。

地热供暖系统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地热能源的获取和利用效率较低、热能传输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等,导致系统能效较低。

3. 系统设计不合理。

部分地热供暖系统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管道布局不合理、设备选择不当等问题,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三、对策建议1. 提升地热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

可以通过优化系统设计、合理配置设备、提高管道布局合理性等方式提升地热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降低系统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改进地热井开采技术、优化热能传输系统、加强系统运行管理等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地热供暖系统的能效提升。

3. 加强系统设计和管理。

应加强对地热供暖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完善系统结构、优化系统运行参数、定期维护系统设备等,保障系统稳定运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四、结论地热供暖系统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供暖方式,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管理地热供暖系统,提升系统的能效,加强对地热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可以实现地热供暖系统的能效提升,为我国供暖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加大对地热供暖系统的投入和支持,推动地热能源在供暖领域的广泛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源热泵系统能效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地源热泵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热泵是利用逆卡诺循环原理转移冷量和热量的设备。

本文以某地源热泵系统项目为例,简单的探讨了下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评估方法和计算过程。

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评估主要是基于现场性能检测的数据和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文件参数,评估的结果正确与否与提供的参数准确性有直接关系,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能效评估;度日法;温频法
前言
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的环保能源利用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通常是转移地下土壤中热量或者冷量到所需要的地方,还利用了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热蓄冷能力,冬季地源把热量从地下土壤中转移到建筑物内,夏季再把地下的冷量转移到建筑物内,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系统,实现节能减排的功能。

具有以下特点:(1)制冷模式。

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

通过蒸发器内冷媒的蒸发将由风机盘管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同时再通过冷凝器内冷媒的冷凝,由水路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由水路循环转移至地水、地下水或土壤里。

在室内热量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通过风机盘管,以13℃以下的冷风的形式为房间供冷。

(2)制热模式。

在供暖状态下,压缩机对冷媒做功,并通过换向阀将冷媒流动方向换向。

由地下的水路循环吸收地表水、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热量,通过冷凝器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蒸发器内冷媒的冷凝,由风机盘管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

在地下的热量不断转移至室内的过程中,以35℃以上热风的形式向室内供暖。

地源热泵系统由以室外系统,室内系统,机房系统三部分组成。

也就是经常说的地源热泵空调三合一。

地源热泵系统的室外系统主要由地埋管,地埋管填料,组成。

地埋管是室外地下换热器,就是降水通过地埋管在地下循环,在底下进行热交换。

地埋管填料是地埋管的辅助材料,是为了让地埋管能够更好的在底下达到换热的效果。

1 地热项目实施量评估方法
项目实施量评估,主要是通过现场检查热泵系统的类型”大小”技术参数”数量”面积等是否与项目申报书和设计文件一致,如不符,是否有设计变更等记录!该项评估是对现场实施量是否合理且满足设计要求的一个判断,另外,项目实施面积核查主要是通过检查项目规划许可证,原建筑图纸等资料,从而判断是否达到申报书的要求。

本文以某项目为例,建筑物建筑高度为75米,地上21层,地下1层,总建筑而积为33126 m’。

项目采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由两台麦克维尔单螺杆式水源热泵机组组成:一台型号WPS195. 1A空调主机:一台型号为WPS280. 2C一HR空调双头主机,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满足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需求。

2. 能源替代量评估方法
某项目评估是整个评估过程中最关键、最难的一项,地源热泵系统的常规能源替代量=传统系统的总能耗一地源热泵系统的总能耗(Qs =Qt-Qr)。

能耗计算方法主要分为精确模拟计算法和简化模拟法,在地源热泵系统中多采用简化模拟法,冬季根据测试期间系统的实测热负荷和室外气象参数,采用度日法计算供暖季热负荷:夏季根据测试期间系统的实测冷负荷和室外气象参数,采用温频法计算供冷季累计冷负荷。

2.1 传统系统的总能耗计算
冬季供暖采用度日法计算供暖季累计热负荷:查设计文件可知△TN-W = 19.3℃,q = 29.307MJ /kgce,设计空调热负荷qh =1821. 7kw;选取燃煤锅炉房作为比较对象,锅炉ηt= 68%。

用度日法计算供暖季累计热负荷,代入公式:
QH = 24qh(HDD)CD /△TN-W = (24×1821.7×1395.2×0.72 )/19.3≈2275620kWh
将计算参数和查找出的参数代入采暖系统总能耗公式:
Qth=QH /ηtq = (2275620×3.6)/(0. 68 × 29. 307)≈411076kgce
夏季制冷采用温频法计算制冷季累计冷负荷:查设计文件可知tKJ = 32. 1℃,QKJ = 1783. 3Kw,tN = 25℃;室外温度采用典型年数据;选取常规水冷冷水机组作为比较对象,系统能效比EERt = 2.6,D= 0.36kgce /kWh。

将查找出的参数代入公式,求出每一温频段下的冷负荷:
Qout=(tN-tout)×QKJ /(tN-tKJ)将计算参数和查找出的参数代入制冷系统总能耗公式:
Qtc =DQc /3.6EERt=(0.36×2359903×3.6)/(3.6 × 2.6 )≈326756kgce故传统系统的总能耗Qt =Qth +Qtc = 411076+326756 =737832kgc
2.2 地源热泵系统的总能耗计算
将项目实测的系统能效比EERsys = 3.7,COPsys = 2. 2;计算出的建筑全年累计冷、热负荷Qc = 2359903 kWh,QH = 2275620kWh,代入公式:
Qrc =DQc /3.6EERsys=(0.36 ×2359903 ×3.6)/(3.6×3.7 )≈229612kgce
Qrh = DQH /3.6COPsys =(0.36×2275620)×3.6)/(3.6×2.2)≈372374kgce
故地源热泵系统的总能耗Qr = Qrc + Qrh = 229612 + 372374 =601986kgce
2.3节能量的计算
常规能源替代量(吨标准煤)Qs = Qt-Qr = 737832-601986 =135847kgce = 135.8tce
2.4环境效益评估方法
该项评估是通过转换为一次能源的节能量计算结果,进行环保效益评估,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粉尘。

根据项目全年常规能源替代量的计算结果,代入以下公式:
QCO2 = 2.47Qs = 2.47 ×135. 8 = 335. 4t /年
QSO2 = 0.02Qs = 0.02 ×135. 8 = 2.7t /年
Qfc = 0.01Qs = 0.01 ×135. 8 = 1.4t /年
2.5经济效益评估方法
通过常规能源替代量计算结果和项目的增量成本比较计算项目的年节约费用、静态投资回收年限,来进行项目经济效益评估。

查项目申报书和项目设计方案、项目决算书等文件可知当地用电单价为P = 0.9 元/kWh,项目建筑面积33126m2 ,项目增量成本61.6元/m2 ;查标准可知标准热煤值q =29.307MJ /kgce,代入公式:
Cs=P×Qs×q/3.6-M = 0.9×135847×29. 307 /3.6 = 995317 元/年
N = C/Cs = 61.6×33126 /995317≈2 年
3 项目建能效评估
节能率是一个相对值,即全年单位而积能耗与比对筑全年单位而积能耗之间的差值,与比对全年单位而能耗之比,可再生能源建相应的节能标准.在测评中筑应用工程实施的前提往往是建筑应达到,评估依据主要是通过核查示范项目建筑节建积能专项验收备案材料,分析判断其是否达到当地建筑节能的要求。

3 结束语
经过以上分析探讨,地源热泵系统的能效评估主要是基于现场性能检测的数据和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文件参数,评估的结果正确与否与上述提供的参数准确性有直接关系,所以,在资料收集方而应跟建设单位多加沟通,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普及,检测技术和评估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建立和
完善地源热泵系统能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肖建强.地源热泵换热器集中控制系统[J]. 科技与企业.2014.(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