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国建筑作业

合集下载

南京总统府八字厅:浴火而生的民国建筑

南京总统府八字厅:浴火而生的民国建筑
文化长廊
栏目主持: 徐立刚
Cultural Corridor
档案 与 2017.6 建设
南京总统府八字厅: 南京总统府八字厅: 浴火而生的民国建筑
刘 刚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江苏南京, 210018)
八字厅正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电线走火, 内宅尽毁 1916 年 6 月 6 日袁世凯死后, 黎元洪出任总统。10 月冯国璋被选为副总统, 在南京宣布就职, 仍兼江苏督 军。冯以原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为其副总统府, 并以 国家元首的姿态公开接见中外记者, 大谈治国方略。 1917 年 4 月 1 日, 副总统府因电线外皮老化, 发生 大火, 从内朝房烧起, 很快延至上房。当时冯国璋刚送 客回到上房, 正与如夫人 “竹戏” , 见火势猛烈不可救, 急忙逃避出府。大火经 3 个多小时方才扑灭, 但二堂 以后内宅、 上房等 100 多间房屋已被尽数烧毁, 仅东边 的参谋厅、 西边的洋花厅和御书楼幸存。除冯个人财 产和夫人珠宝首饰损失百万外, 还将府内待发的军饷 五六十万元尽数烧毁, 损失惨重。如夫人何某在火灾 中下落不明。签押房文件只抢出一半, 幸印信无恙保 存完好。关于当时火灾情况, 《民国日报》 《申报》 和 《时 报》 等连续报道, 兹节录如下: 《民国日报》 : 冯副总统府大火记 南京函云 副 总统府于昨日 (一日) 下午五时, 忽尔失慎, 火光直射空 中, 立时全城震动, 五区警察消防队, 极力飞奔直入府 中, 第七十五旅全部军队, 禁卫、 拱士、 各营兵士计三千 余名亦飞奔至, 帮同扑救, 无如天阴风猛, 火势大炽, 不 可向近。又以取水不便, 外间所来洋龙又被军警阻止, 或不得入, 遂无法扑灭, 自五时烧至八时, 除大堂、 参谋 厅、 御书楼三处而外, 其余房屋百余间, 均成焦土。齐 省长得信最早, 火起未及一刻钟, 即偕政务厅长曹豫谦 乘车飞至, 其后全城文武齐至, 各区警察立即增设岗位 多派巡逻, 大行宫一带与副总统府周围, 军警荷枪排 列, 断绝交通。全城居民大为恐慌, 同时下关亦有火 灾, 红光相望, 尤多惊懼, 至火熄后, 始各释然。

南京民国建筑(根据梅园新村纪念馆展览整理)

南京民国建筑(根据梅园新村纪念馆展览整理)

南京民国建筑(根据梅园新村纪念馆展览整理)1,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旧址)湖南路10号设计者:孙支厦,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宫殿式2,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旧址中山东路313号设计者:杨廷宝,中国传统宫殿式3,总统府大门总统府设计者:姚科彬,西方古典门廊式4,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总统府内设计者:不祥,仿法国文艺复兴式5,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1937年以前)东箭道19号设计者:赵深,西方现代派6,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1945年以后)中山北路254号设计者:范文照,中国传统宫殿式7,国民政府立法院旧址中山北路105号设计者:童寯,中西合璧式8,国民政府司法院旧址中山路251号设计者:不祥,西方古典式9,国民政府考试院旧址北京东路41号设计者:卢毓骏,中国传统宫殿式10,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中山北路32号设计者:赵深、童寯、陈植,新民族形式11,国民政府国防部旧址黄埔路北设计者:张谨农,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宫殿式12,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中山北路303号设计者:耶郎(俄国),新民族形式13,国民政府教育部旧址成贤街43号设计者:不祥,西方现代派14,国民政府联勤总司令部旧址中山北路212号设计者:不祥,西方折衷主义式样15,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旧址中山北路200号设计者:杨廷宝,西方现代派16,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中山北路101号设计者:过养默,西方现代派17,中央通讯社旧址新街口设计者:杨廷宝,西方现代派18,江苏邮政管理局旧址下关大马路62号设计者:赵深,西方古典式19,音乐台设计者:杨廷宝20,藏经楼设计者:卢树森21,光化亭设计者:刘敦桢22,流徽榭设计者:顾文钰23,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中山陵园西南部设计者:章守玉,中国传统风格24,航空烈士公墓太平门外王家湾设计者:邱德孝25,驻外使节九烈士墓菊花台公园内26,基督教百丰堂汉中路140号西方古典式27,基督教圣保罗教堂太平南路396号设计者:齐兆昌,欧洲哥特式教堂风格28,基督教莫愁路堂莫愁路390号涉及者:陈裕华,欧洲哥特式教堂风格29,基督教道胜堂中山北路408号中西合璧式30,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旧址北京东路39号设计者:杨廷宝,中国传统宫殿式31,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旧址北京东路39号设计者:杨廷宝,中国传统宫殿式32,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院旧址北京东路39号设计者:杨廷宝,中国传统宫殿式33,气象台北极阁2号34,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东南大学校内设计者:英国公和洋行35,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校内设计者:帕斯卡尔(英国)36,国立中央大学生物馆旧址东南大学校内设计者:李宗侃37,国立中央大学科学馆东南大学校内(健雄院)设计者:上海东南建筑公司38,国立中央大学体育馆东南大学校内39,国立中央大学梅庵东南大学校内40,金陵大学北大楼南京大学校内设计者:司迈尔(美国),中国北方建筑风格41,金陵大学东大楼南京大学校内设计者:齐兆昌42,金陵大学西大楼南京大学校内设计者:司迈尔(美国)43,金陵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校内设计者:杨廷宝44,金陵大学礼堂旧址南京大学校内设计者:美国芝加哥珀金斯与汉密尔顿建筑师事务所45,金陵女子大学会议楼旧址南京师范大学校内设计者:墨菲(美国)与吕彦植46,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旧址中山门外卫岗55号设计者:朱葆初47,金陵协和神学院上海路大锏银巷13号48,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长江路266号(江苏省美术馆)设计者:奚福泉49,国民大会堂旧址长江路264号(人民大会堂)设计者:奚福泉50,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旧址中山东路309号设计者:杨廷宝51,中央地质调查所地址矿产陈列馆旧址珠江路700号设计者:童寯52,国立中央博物院旧址现南京博物院设计者:徐敬直、李惠伯53,中央医院旧址中山东路205号设计者:杨廷宝54,和记洋行旧址下关宝塔桥西街168号55,中央体育场游泳池旧址孝陵卫设计者:关颂声、杨廷宝56,中央体育场田径场旧址孝陵卫设计者:关颂声、杨廷宝57,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中山东路1号设计者:上海缪凯伯工程司58,浙江兴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中山东路3号59,中南银行南京分行旧址白下路155号60,中国国货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中山路19号设计者:奚福泉61,中央饭店旧址中山东路237号62,福昌饭店旧址中山路75号63,扬子饭店旧址下关宝善街2号64,首都饭店旧址中山北路178号设计者:童寯65,励志社大礼堂旧址中山东路307号设计者:范文照、赵深66,国际联欢社旧址中山北路259号(南京饭店美食楼)设计者:梁衍67,华侨招待所旧址中山北路81号设计者:范文照68,新都大戏院旧址中山路82号(胜利电影院)设计者:李锦沛69,大华大戏院旧址中山南路67号(大华电影院)设计者:杨廷宝70,美国大使馆旧址西康路33号71,美国大使馆新闻处旧址上海路82号72,英国大使馆旧址虎踞北路185号73,法国公使馆旧址高云岭56-1号74,日本大使馆旧址北京西路3号75,比利时公使馆旧址高楼门42号76,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小红山(美龄宫)设计者:赵志游,陈品善77,李宗仁公馆旧址傅厚岗30号78,孙科公馆旧址中山陵8号(延晖馆)设计者:杨廷宝79,孔祥熙公馆旧址高楼门80号80,宋子文公馆旧址北极阁1号设计者:杨廷宝81,何应钦公馆旧址南大北园内设计者:沈鹤甫,西班牙风格82,阎锡山公馆旧址颐和路8号83,汤山陶庐汤山温泉路3号设计者:孙荣樵84,拉贝故居小粉桥1号85,马歇尔公馆旧址宁海路5号设计者:童寯86,美国顾问团公寓旧址北京西路67、69号设计者:赵深、陈植、童寯87,杨廷宝故居成贤街104号设计者:杨廷宝88,童寯故居文昌巷52号设计者:童寯89,八路军驻京办事处青云巷41号。

烟花三月 一品江南——南京·民国建筑游 来南京,慢赏古董铺子般的民国建筑

烟花三月 一品江南——南京·民国建筑游 来南京,慢赏古董铺子般的民国建筑

孙中山先生 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 : “ 南京 为中国古都 ,在北
京 之前 。 ”来 南 京 的 人 ,便 可从 这 里 大量 古 朴 典 雅 的 民 国建 筑 中 ,品读 那 种迎 面 而 来 和 随处 可 见 的古 风 古 韵 。
ya go , 1 3
T I S P
七条民 重曩筑游绒 囊金攮罗 : 1 .中山陵园及其 附属建筑游 中 山 陵— — 原 国 民革 命 军 阵 亡 将 士 公 慕 建 筑 群 园 )—— 谭 延 闺 陵 园 ( 谷 寺 东 )—— 邓 演 达 摹 灵 ( 谷 公 灵 { 谷 寺 灵
东 )— — 美 龄 宫—— 流 徽 榭— — 音 乐 台—— 光 华 亭— — 藏 经
楼一 紫 盒 山 天 文 台
2 .中山东 路沿线游 原 中央博物 院 (2 号 )— —原 国 民党 中央监 察委 员会 《 1 31 3 3 号 )— — 原 国 民党 中央 党史 史 料 陈列 馆 社 ( 0 号 )— —原 励 志 39 (3 27
限 哀 思 ,于 是 倡议 建 楼 以 纪念 杨 锐 ,并 取 杨 锐所 诵 杜 诗 “/ l : t
来 豁 蒙 蔽 ” 句 中 之 “ 蒙 ”二 宇 ,命 名 为 “ 蒙 楼 ” ,张 之 豁 豁 洞 题 了 匾额 ,并 跋 云 : “ 创 议 于 鸡 呜 寺造 楼 ,尽 伐 丛 木 , 余 以 览 江 湖 ,华农 方 伯 捐 资 作 楼 ,楼 成 嘱题 荒 ,用 杜 诗 ‘ 来 陇
豁 蒙蔽 ’意 名之 。 ” 1 0 年 ,豁 蒙 楼 建 成 ,张 之 洞 又 把 这 一 事 件 写入 自己 4 9
的手书中。豁蒙楼上的 “ 豁蒙 ”,引来 多少仁人志士彷徨豁
蒙 ,使 其 在 中 国近 代 史 上 占有 一 席 之地 。豁 蒙 楼 不 仅 是 人 文 渊 薮 之地 ,也 是 风 景 绝 佳 之 所 ,朱 楔称 之 为金 陵 山水 最 佳 之 处 : “ 陵 龙 蟠 虎 踞 ,王 气 所 钟 ,言 其 风 景 最 佳 之 处 ,不 金 在 陵 园 ,不 在 玄 武 湖 ,而 实 在 鸡 鸣 寺 台城 一 带 。钟 山横 秀 成

颐和路民国建筑再利用

颐和路民国建筑再利用

工程经济学课外实践项目报告项目名称:南京民国建筑的再利用与发展----以颐和路民国建筑群为例项目负责人:林宏磊(A班)所在院系:土木工程学院项目成员:林良哲(B班)姜逸菲(B班)潘霁超(B班)指导教师:杜静2015 年6月目录一引言二调查报告Ⅰ颐和路片区介绍Ⅱ关于旧建筑改造的若干借鉴Ⅲ特色改造方案的提出Ⅳ特色改造方案分析(结合区位优势)Ⅵ项目资金方案Ⅶ针对该改造方案的问卷调查三总结一引言本次调查以颐和路民国建筑群为例,调查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试探寻最佳的对民国再利用的措施。

以解决南京城区大量民国建筑残留荒废的问题。

民国建筑算是南京的特色,但是另观中国其它一些大城市像北京、武汉、成都等,都有此类旧建筑和城市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

若能从南京民国建筑的案例中,对解决此类矛盾有一定的启发,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本次调查以颐和路民国建筑群为例,调查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试探寻最佳的对民国再利用的措施。

以解决南京城区大量民国建筑残留荒废的问题。

民国建筑算是南京的特色,但是另观中国其它一些大城市像北京、武汉、成都等,都有此类旧建筑和城市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

若能从南京民国建筑的案例中,对解决此类矛盾有一定的启发,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二调查报告Ⅰ颐和路片区介绍(1)南京颐和路公馆区简介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六朝古都”之称。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即着手实施一个称之为《首都计划》的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了大量流派纷呈、造型独特的优秀建筑,使其成为南京城市版图和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精彩的一笔。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批民国建筑群作为历史记忆载体,越发显得珍贵。

在南京众多优秀民国建筑中,鼓楼区范围内颐和路、宁海路一带成线成片的“民国公馆区”尤显突出。

据统计,在当时的山西路、颐和路,建有民国建筑1700处,现存具有代表性的225处。

文物区内豪华官邸别墅云集,大多出自当时国内外的建筑大师之手。

这些洋房建筑风格千姿百态,宛如万国建筑博物馆,被誉为“民国官府区”、“使馆区”、“近现代建筑样板区”。

南京民国民居建筑(一)

南京民国民居建筑(一)

南京民国民居建筑(一)《南京民国民居建筑》目录注:目录中红色部分为本文《南京民国民居建筑(一)》所述内容,蓝色部分为续期《南京民国民居建筑(二)、(三)、(四)、(五)》所述内容。

白下路273号近代建筑百步坡1号民国建筑百子亭19号、33号民国建筑板桥华兴村民国建筑北极新村民国建筑北京西路3号民国建筑常府街30号民国建筑成贤街民国建筑赤壁路3号、5号民国建筑慈悲社民国建筑大方巷民国建筑大锏银巷民国建筑颐和路上的民国建筑大树根13号民国建筑邓府巷民国建筑豆菜桥民国建筑多伦路民国建筑峨眉路民国建筑复成新村14号民国建筑复兴巷民国建筑傅厚岗32号民国建筑傅佐路民国建筑干河沿前街民国建筑高家酒馆民国建筑高云岭民国建筑牯岭路10号民国建筑鼓楼区老菜市8号民国建筑鼓楼四条巷民国建筑汉府街民国建筑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北园民国建筑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南园中山楼汉口西路民国建筑合群新村民国建筑厚载巷民国建筑花家桥民国建筑花家巷民国建筑华侨路81号民国建筑慧园里民国建筑江苏路4号民国建筑金汤里民国建筑金银街2、4号民国建筑匡庐新村民国建筑昆仑路8号民国建筑廊后街民国建筑琅琊路9号、13号民国建筑乐业村民国建筑利济巷民国建筑莲子营民国建筑灵隐路民国建筑芦席营民国建筑珞珈路5号、46号民国建筑马家街民国建筑莫干路民国建筑南冬瓜市20号民国建筑南京大学斗鸡闸4号民国建筑南秀村民国建筑宁海路2号、14号民国建筑宁夏路2号民国建筑宁中里民国建筑浦口区东门左所大街228号清末民初建筑普陀路10号、15号民国建筑七一里民国建筑青岛路35号民国建筑青石街民国建筑人和街9号民国建筑仁寿里18、20、22、24号民国建筑三山街民国建筑三省里民国建筑三条巷民国建筑上海路民国建筑申家巷民国建筑沈举人巷26、28号民国建筑水佐岗民国建筑四卫头民国建筑太平北路民国建筑太平南路民国建筑桃源村民国建筑陶谷新村民国建筑天目路18号民国建筑天山路民国建筑天竺路3号、15号、25号民国建筑卫巷15号民国建筑文昌宫民国建筑文昌巷民国建筑五条巷民国建筑武夷路4号民国建筑西康路民国建筑西流湾8号民国建筑校门口民国建筑玄武湖内民国建筑扬州路18号民国建筑雍园1号民国建筑雨花巷民国建筑云南路民国建筑镇江路民国建筑中山北路40号民国建筑中山东路民国建筑中央路民国建筑钟岚里民国建筑白下路273号近代建筑该建筑建于1912年,两层砖木结构,西式外廊式建筑风格,相传为李鸿章女儿闺房,故又名小姐楼。

南京民国建筑修缮手续

南京民国建筑修缮手续

南京民国建筑修缮手续一、民国建筑修缮的准备工作具体进行修缮操作之前,应首先对民国建筑类型以及状态进行全面的勘察与评估,并编制评估报告。

1、主要勘察方法为,收集大量的建筑资料,了解该建筑的维修历史以及建筑内部的结构细节。

2、主要评估内容包括对建筑构件的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测。

主要是对房屋主体构件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测,并且查验相应的设备使用情况;对既有建筑结构的承载性能进行检验,并且对各类结构构件进行物理学分析,研究其力学属性;查看建筑结构有无变形和不均匀沉降现象;查看屋面有无渗漏情况。

最终给出详细的评估报告。

二、民国建筑的适应性保护修缮方法从早期的工作经验来看,民国建筑的修缮作业相对复杂,从建筑构造方面可以将其分为结构修缮与建筑修缮两大类。

其中的结构修缮是目前民国建筑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对其加以修缮可以有效增强建筑的稳固性以及安全性。

而建筑修缮则是对除结构以外的各部分的修缮操作,可以使建筑结构保持良好的功能性。

(一)结构修缮方法通过收集资料可知,南京民国建筑中的结构以木结构,砌体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为主。

其中,木结构的使用年限在40年左右,砖混结构的使用年限在50年左右,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在70年左右。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致使结构材料性能降低。

尤其是部分民国建筑的使用寿命已经超出80年,其主体结构性能已经很难承载建筑结构的压力。

为此,对其进行修缮极为重要。

1、木结构修缮方法在针对民国建筑木结构进行修缮时,需根据木结构的损坏状况选择对应的修缮方案。

对于破损严重没有修复价值的木构件可以换成新的结构构件。

而对于破损率较小的构件则可以采取嵌补法、化学加固法和纤维复合加固法等对其进行修缮。

其中的嵌补法主要是借助木条和胶黏剂对结构出现的缝隙进行粘接,并且采用金属构件和螺栓加固的方式增强结构的荷载能力;化学加固法指的是,借助化学药剂将已经被腐蚀的木结构加以修复,使其保持稳定的性质,常用的化学药剂为环氧树脂,将其直接注入破损位置即可。

南京民国建筑调查报告_张年安

南京民国建筑调查报告_张年安
嗓国 民改 府汗 政院 旧 i J l 南 京政 一 户学院 { \ . (摄影 : 贾术)
匡 目
文通银 行南京分行 旧址 地址 : 中 山东路 }号 建筑年 代 1933 一1936年 建筑 平 面 近似 正 万 形 . 爱 奥 尼 柱直 贯 上 下
三层 入 口设 包 金 属 双扇 门三 座 门媚 浮
中央博 物 院等 , 其等 级和 规模
均属当时全因乃至东亚之最 二是开创性 1 9 世 纪 末2 0 世
献 童高
宗侃
以吕彦直 陈植
梁 思成 刘敦 祯
杨 廷宝 徐 敬直 李
纪初 , 在西 方强 势侵 人面 前 , 中国
奚 福泉 等为 代表
他们 在创
建筑 界 曾经 一度迷 失 自我
天津
土海
作设 计思 想的 更新 的规 划
都 , 南京 的城市 建设 出现 前所 未有
的高潮 从 民国八年 ( 1 9 1 9 年 ) 至
外国使领馆建筑 这 一 大批 民国建 筑 , 主 要 分布 在五个区域 : 一 是 中山 陵 园地 区 包括 中 山
民国三十八年 (1 9 4 9 年 ) 3 0 年间 , 南京总 共进 行 了大小 深浅 不同 的城 市 总 体规 划 7 次 其 中最 主要 的 就
新都 财政
, 戏院 (新 , } 囚成 , /_后改 名为胜 利电影院
部 ( 今南万 儿 ,I 成后勤 部 宿 舍 ) 中央 l 反店 等
此 外, 北 极 阁
高楼 }J
集 1,地 I K
鸡鸣 宇 鼓 楼
汉 日路
傅厚 岗
长江 路
太 平 南路 等 地 区 , 也 是 民 l ] 建筑相 对 v
丙都 讨 一 J ] t

南京民国建筑——中央医院

南京民国建筑——中央医院

南京民国建筑——中央医院
中央医院位于中山东路205号,现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占用。

中央医院的前身是中央模范军医院,1930年1月,改名为中央医院,划归内政部卫生部管辖,是民国时期南京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国立医院。

由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建华营造厂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四层,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

1931年6月开工,1933年6月竣工。

紧邻当时的内政部卫生部。

主楼外观为平屋顶,浅黄色面砖外墙,施以花架、檐墙、滴水等,入口处门廊尺度适宜,细部简洁大方,具有我国传统特色,是新民族形式的一个重要杰作。

其外观是在西方古典建筑对称式构图的基础上,加上带有中国传统图案装饰细部与花纹,并用一组华表、传达室、门廊等小品来突出重点。

整栋大楼立面呈“井”字形,入口门廊上书“中央医院”四个大字。

1937年,中央医院随同国民政府撤离南京,日军攻陷南京前夕,中央医院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损毁严重。

国民政府还都后进行了维修改造。

中央医院是建筑大师杨廷宝早年的一大杰作,它是30年代新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91年被建设部、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被评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民国建筑
一说到民国时期,脑海里就会蹦出一个城市——南京。

它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六朝古都”,更是近代史上中华民国首都。

而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都城内各类建筑星罗棋布,这些建筑在为人类提供活动舞台的同时,又因人类的活动而充满生机和活力。

时至今日,半个多世纪前活跃在民国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大多已如过眼云烟,随风而逝,而当年的建筑,历经时代的变迁和人世的兴废,或多或少有一些保存下来。

在今天的南京城内,这些保存至今的民国建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城市的躯体,是城市的灵魂,是有形的资产,是无形的财富,更是社会发展的标志。

南京的大部分民国建筑保存完好,数量众多、流派纷呈,林林总总的民国建筑构成了南京文化的一大特色,构成了南京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特风貌,南京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作是“民国建筑的大本营”。

南京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建筑史上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 ,经历了由模仿到洋为中用的发展轨迹。

南京的民国建筑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正如梁思成先生曾精辟地论述道:“现在我们不必削足就履,将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

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

南京民国建筑正是这种“适合于自己的建筑”。

作为“大本营”南京民国建筑分类有很多不同的方式,粗分的话,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建筑三大类。

而要细分的话,可以分为七大类:一、军政建筑;
二、公共建筑;三、公馆建筑;四、使馆建筑;五、陵墓建筑;六、教育宗教建筑;七、科研金融建筑。

从建筑风格和特点上看,可以区分为四种:一是折衷主义和西方古典式建筑,二是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三是新民族形式的建筑,四是西方现代派建筑。

关于建筑风格,在民国之初,南京民国建筑多采用西方建筑形式,即西方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

当时的银行、学校、行政大楼多采用古典柱式的构图进行设计,突出轴线、讲究对称、注重比例关系,给人一种高大。

挺拔的感觉,有很明显的西方古典风格。

代表建筑有国立中央大学的早期建筑,图书馆,中央银行南京分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等。

除此民国初还建造了一些具有折衷主义形式的典型作品。

如扬子饭店,其整幢建筑以明代城墙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并按照西洋圆拱发券方式砌筑。

建筑造型为法国17至18世纪式样,外观雄伟朴实,内部豪华气派。

该建筑木楼梯,木地板,木屋架,其方底台式屋顶及高低错落的老虎窗颇具西洋风味。

又如和记洋行英国总监办公室,采用复合艺术建筑造型,也是折衷主义建筑的一个实例。

根据《首都计划》中提倡南京建筑要“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从此中国
传统宫殿式建筑成为南京民国建筑的新潮流。

在传统建筑的造型中,赋予现代化的内部使用空间,使传统建筑可以适应现代社会使用,同时采用传统建筑形式,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寄托民族情感。

此类建筑在南京民国建筑中所占比例较大,代表建筑有很多,如金陵大学东大楼、科学馆及许多学生宿舍等。

还有1929年春建成,民国时期最重要的一个建筑中山陵,其总平面范围“略呈一大形”,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总体规划吸取中国古代陵墓布局的特点,采用了轴线对称的平面,充分表现出孙中山先生的民主精神。

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谭延恺墓、美龄宫、中央博物院等。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初期,民国建筑师中的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技术、现代功能结合的矛盾,也意识到宫殿式建筑造价的昂贵,因此提倡用创新的态度将中西方建筑特色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寻求建筑的新功能、新技术、新造型与民族风格的和谐统一,开始大胆探索建筑的新民族形式。

这种建筑采用西方现代建筑的几何形体组合的构图,多使用平屋顶,有些采用坡屋顶,造型简洁对称,局部点缀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并铺以适当的传统建筑图案。

南京对这类建筑的探索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它已突破了单纯对传统形式的模仿而进入了创造的领域。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国民政府外交部大楼、国民大会堂、中央医院主楼、中山陵音乐台、紫金山天文台等。

这些建筑物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结合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对解放后民族形式建筑的设计产生过深刻影响。

三十年代中期,有不少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中国建筑师,因受到西方现代建筑学的影响,也开始在南京作过一些尝试。

这种建筑风格彻底抛弃了古典建筑中严谨对称的三段式造型和繁琐的装饰,取而代之的是简洁的立面造型和抽象的几何形体组合,古典的线脚。

柱式和拱券逐渐被平直的线条取代。

平面布局服从功能需要,重视内部空间的合理性。

如首都饭店,其布局没有按照古典建筑形式的对称构图,而是根据建筑功能和所处地形,建成了不对称的形式,平面呈"7"字行,整个空间更加舒展和通透。

代表建筑还有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国民政府行政大楼,美国大使馆,下关火车站,孙科公馆等。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建筑却是一样的风景。

南京民国时期的建筑不仅仅是建筑文化与建筑艺术的重要载体,除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外。

南京民国建筑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凝固的历史,是无声的旋律。

其建筑本身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

历史的痕迹一点一滴地凝固在这一座座矗立着的建筑上。

尽管时间褪去了它当初那华丽的色彩,但它本身所具有的空间气势和建筑细节就像有形的诗歌一样更加耐人品味。

南京这座城市留有大量民国文化遗存,而民国建筑就是民国文化的核心。

顺着足迹我们可以发现众多的民国回忆,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生动的融合,一种独属于那个时代的特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