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国建筑——中央医院
民国时期重要机关、事业、企业建筑遗址

民国时期重要机关、企事业单位遗址所在区域1、汇文书院建筑群位于中山东路169号金陵中学2、马林医院旧址位于中山路321号,现南京鼓楼医院3、金陵机器制造局厂房遗址位于中华门外正学路1号晨光集团内4、江南陆师学堂及矿路学堂遗址位于中山北路283号和察哈尔路37号5、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位于湖南路10号(原丁家桥16号),现为解放军江苏省军区所在地。
6、和记洋行旧址民国工业建筑遗存位于下关宝塔桥西街168号,解放后为南京肉联厂。
7、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楼旧址位于中山东路313号,现为解放军南京军区档案馆。
8、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位于东箭道19号和中山北路254号,现为解放军政治学院旧址。
9、国民政府考试院旧址位于北京东路41、43号,现为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委人民政府、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所在地。
10、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位于中山北路101号,现为江苏省供销社等单位办公地。
11、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位于中山北路303-305号,现为解放军政治学院所在地之一12、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位于中山北路32号,现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所在地。
13、美国驻中华民国在使馆旧址位于西康路33号。
14、英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虎踞北路185号,现为双门楼宾馆5号楼。
15、法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位于高云岭56-1号,现为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和江苏省民政厅招待所。
16、国民大会堂旧址位于长江路264号,现为南京人民大会堂。
17、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旧址位于中山东路309号。
18、国立中央研究院旧址位于北京东路39号。
19、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旧址位于中山东路321号,建国后改称南京博物院。
20、北极阁气象台旧址位于北极阁2号,现为江苏省气象台。
21、中央地质调查所陈列室旧址位于珠江路700号,现为南京地质博物馆。
22、私立金陵大学旧址建筑群位于汉口路22号,现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23、私立金陵女子大学旧址建筑群位于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校随园区。
南京民国建筑(根据梅园新村纪念馆展览整理)

南京民国建筑(根据梅园新村纪念馆展览整理)1,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旧址)湖南路10号设计者:孙支厦,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宫殿式2,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旧址中山东路313号设计者:杨廷宝,中国传统宫殿式3,总统府大门总统府设计者:姚科彬,西方古典门廊式4,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总统府内设计者:不祥,仿法国文艺复兴式5,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1937年以前)东箭道19号设计者:赵深,西方现代派6,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1945年以后)中山北路254号设计者:范文照,中国传统宫殿式7,国民政府立法院旧址中山北路105号设计者:童寯,中西合璧式8,国民政府司法院旧址中山路251号设计者:不祥,西方古典式9,国民政府考试院旧址北京东路41号设计者:卢毓骏,中国传统宫殿式10,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中山北路32号设计者:赵深、童寯、陈植,新民族形式11,国民政府国防部旧址黄埔路北设计者:张谨农,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宫殿式12,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中山北路303号设计者:耶郎(俄国),新民族形式13,国民政府教育部旧址成贤街43号设计者:不祥,西方现代派14,国民政府联勤总司令部旧址中山北路212号设计者:不祥,西方折衷主义式样15,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旧址中山北路200号设计者:杨廷宝,西方现代派16,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中山北路101号设计者:过养默,西方现代派17,中央通讯社旧址新街口设计者:杨廷宝,西方现代派18,江苏邮政管理局旧址下关大马路62号设计者:赵深,西方古典式19,音乐台设计者:杨廷宝20,藏经楼设计者:卢树森21,光化亭设计者:刘敦桢22,流徽榭设计者:顾文钰23,总理陵园纪念植物园中山陵园西南部设计者:章守玉,中国传统风格24,航空烈士公墓太平门外王家湾设计者:邱德孝25,驻外使节九烈士墓菊花台公园内26,基督教百丰堂汉中路140号西方古典式27,基督教圣保罗教堂太平南路396号设计者:齐兆昌,欧洲哥特式教堂风格28,基督教莫愁路堂莫愁路390号涉及者:陈裕华,欧洲哥特式教堂风格29,基督教道胜堂中山北路408号中西合璧式30,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旧址北京东路39号设计者:杨廷宝,中国传统宫殿式31,国立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旧址北京东路39号设计者:杨廷宝,中国传统宫殿式32,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院旧址北京东路39号设计者:杨廷宝,中国传统宫殿式33,气象台北极阁2号34,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东南大学校内设计者:英国公和洋行35,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校内设计者:帕斯卡尔(英国)36,国立中央大学生物馆旧址东南大学校内设计者:李宗侃37,国立中央大学科学馆东南大学校内(健雄院)设计者:上海东南建筑公司38,国立中央大学体育馆东南大学校内39,国立中央大学梅庵东南大学校内40,金陵大学北大楼南京大学校内设计者:司迈尔(美国),中国北方建筑风格41,金陵大学东大楼南京大学校内设计者:齐兆昌42,金陵大学西大楼南京大学校内设计者:司迈尔(美国)43,金陵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校内设计者:杨廷宝44,金陵大学礼堂旧址南京大学校内设计者:美国芝加哥珀金斯与汉密尔顿建筑师事务所45,金陵女子大学会议楼旧址南京师范大学校内设计者:墨菲(美国)与吕彦植46,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旧址中山门外卫岗55号设计者:朱葆初47,金陵协和神学院上海路大锏银巷13号48,国立美术陈列馆旧址长江路266号(江苏省美术馆)设计者:奚福泉49,国民大会堂旧址长江路264号(人民大会堂)设计者:奚福泉50,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旧址中山东路309号设计者:杨廷宝51,中央地质调查所地址矿产陈列馆旧址珠江路700号设计者:童寯52,国立中央博物院旧址现南京博物院设计者:徐敬直、李惠伯53,中央医院旧址中山东路205号设计者:杨廷宝54,和记洋行旧址下关宝塔桥西街168号55,中央体育场游泳池旧址孝陵卫设计者:关颂声、杨廷宝56,中央体育场田径场旧址孝陵卫设计者:关颂声、杨廷宝57,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中山东路1号设计者:上海缪凯伯工程司58,浙江兴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中山东路3号59,中南银行南京分行旧址白下路155号60,中国国货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中山路19号设计者:奚福泉61,中央饭店旧址中山东路237号62,福昌饭店旧址中山路75号63,扬子饭店旧址下关宝善街2号64,首都饭店旧址中山北路178号设计者:童寯65,励志社大礼堂旧址中山东路307号设计者:范文照、赵深66,国际联欢社旧址中山北路259号(南京饭店美食楼)设计者:梁衍67,华侨招待所旧址中山北路81号设计者:范文照68,新都大戏院旧址中山路82号(胜利电影院)设计者:李锦沛69,大华大戏院旧址中山南路67号(大华电影院)设计者:杨廷宝70,美国大使馆旧址西康路33号71,美国大使馆新闻处旧址上海路82号72,英国大使馆旧址虎踞北路185号73,法国公使馆旧址高云岭56-1号74,日本大使馆旧址北京西路3号75,比利时公使馆旧址高楼门42号76,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小红山(美龄宫)设计者:赵志游,陈品善77,李宗仁公馆旧址傅厚岗30号78,孙科公馆旧址中山陵8号(延晖馆)设计者:杨廷宝79,孔祥熙公馆旧址高楼门80号80,宋子文公馆旧址北极阁1号设计者:杨廷宝81,何应钦公馆旧址南大北园内设计者:沈鹤甫,西班牙风格82,阎锡山公馆旧址颐和路8号83,汤山陶庐汤山温泉路3号设计者:孙荣樵84,拉贝故居小粉桥1号85,马歇尔公馆旧址宁海路5号设计者:童寯86,美国顾问团公寓旧址北京西路67、69号设计者:赵深、陈植、童寯87,杨廷宝故居成贤街104号设计者:杨廷宝88,童寯故居文昌巷52号设计者:童寯89,八路军驻京办事处青云巷41号。
烟花三月 一品江南——南京·民国建筑游 来南京,慢赏古董铺子般的民国建筑

孙中山先生 曾经这样评价过南京 : “ 南京 为中国古都 ,在北
京 之前 。 ”来 南 京 的 人 ,便 可从 这 里 大量 古 朴 典 雅 的 民 国建 筑 中 ,品读 那 种迎 面 而 来 和 随处 可 见 的古 风 古 韵 。
ya go , 1 3
T I S P
七条民 重曩筑游绒 囊金攮罗 : 1 .中山陵园及其 附属建筑游 中 山 陵— — 原 国 民革 命 军 阵 亡 将 士 公 慕 建 筑 群 园 )—— 谭 延 闺 陵 园 ( 谷 寺 东 )—— 邓 演 达 摹 灵 ( 谷 公 灵 { 谷 寺 灵
东 )— — 美 龄 宫—— 流 徽 榭— — 音 乐 台—— 光 华 亭— — 藏 经
楼一 紫 盒 山 天 文 台
2 .中山东 路沿线游 原 中央博物 院 (2 号 )— —原 国 民党 中央监 察委 员会 《 1 31 3 3 号 )— — 原 国 民党 中央 党史 史 料 陈列 馆 社 ( 0 号 )— —原 励 志 39 (3 27
限 哀 思 ,于 是 倡议 建 楼 以 纪念 杨 锐 ,并 取 杨 锐所 诵 杜 诗 “/ l : t
来 豁 蒙 蔽 ” 句 中 之 “ 蒙 ”二 宇 ,命 名 为 “ 蒙 楼 ” ,张 之 豁 豁 洞 题 了 匾额 ,并 跋 云 : “ 创 议 于 鸡 呜 寺造 楼 ,尽 伐 丛 木 , 余 以 览 江 湖 ,华农 方 伯 捐 资 作 楼 ,楼 成 嘱题 荒 ,用 杜 诗 ‘ 来 陇
豁 蒙蔽 ’意 名之 。 ” 1 0 年 ,豁 蒙 楼 建 成 ,张 之 洞 又 把 这 一 事 件 写入 自己 4 9
的手书中。豁蒙楼上的 “ 豁蒙 ”,引来 多少仁人志士彷徨豁
蒙 ,使 其 在 中 国近 代 史 上 占有 一 席 之地 。豁 蒙 楼 不 仅 是 人 文 渊 薮 之地 ,也 是 风 景 绝 佳 之 所 ,朱 楔称 之 为金 陵 山水 最 佳 之 处 : “ 陵 龙 蟠 虎 踞 ,王 气 所 钟 ,言 其 风 景 最 佳 之 处 ,不 金 在 陵 园 ,不 在 玄 武 湖 ,而 实 在 鸡 鸣 寺 台城 一 带 。钟 山横 秀 成
民国“黄金十年”南京的民族形式建筑述要

一、时代背景与城建政策 1927 年北伐成功至 1937 年日军全面侵华的十年,国 民政府以南京为首都,以上海为经济中心,整个国民经济 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这是近代中国唯一一段相对稳定 统一的时期,各项现代化制度初具雏形,被称为南京十年 或“黄金十年”。 “黄金十年”,城建是要冲。北伐结束后的南京“古 老而残破,还不是一个堪称中国首都的城市,冬天寒冷, 夏天湿热,甚至没有现代化的卫生设施” ,因此,为了 打造新都形象,南京国民政府在《规划首都市区图案大纲 草案》《首都大计划》等先声性规划法规与草案的基础上, 以科学化的城市设计先行,而城市美化取量力而行的规划 主旨,于 1929 年制定了《首都计划》。传达政治正统性 的民族形式建筑,在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期间得到了官方支 持。基于此,“要以中国固有之形式为最宜,而公署及公 共建筑物,尤当尽量采用”成为定位首都建筑形象的基本 原则。这种形式建筑,遂成当时的建筑风尚。置身这一时 代背景中的新兴社会精英——中国建筑师。立足南京,并 在国民政府制定的民族形式城建政策保障下,寻得可以与 外籍建筑师、洋行竞争建筑市场的空间,由此催生了中国 建筑师群体持续十年的民族形式建筑探索热潮。 二、建筑的细分风格类型 复兴中国固有形式是民族形式建筑的设计主旨之一。 对于国民政府来说,这一文化复兴政策落实在建筑上, 更多地成为一种基于文化象征主义的形式创造;对于民国 “黄金十年”执掌南京民族形式建筑的建筑师来说,由于 存在“学院派教育背景下以西方古典美学原则调控建筑比 例”“调整西方建筑结构标准以适应东方审美原则”以及 “混合西方材料于中国式样”等多条探索路径,因此,民 族形式的具体风格特征,就不能以“中西合璧”笼而统之, 而需从建筑各部位造型、装饰与结构等方面加以细分,并 归纳形成民族形式建筑的风格类型。对此,笔者经过实地 调研与比较分析后发现,民国“黄金十年”南京的民族形 式建筑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细分类型:
民国时期建筑风格变迁 共23页PPT资料

The end
民国建筑本身就是一段 历史,我们应该尊重,应 该保护。毕竟丰富你的人生
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建筑,其风格大多是照 搬东南亚地区移植而来,也试图想在中国 打造他们的殖民地标志.表现的最为明显 的是在建造西洋楼、教堂建筑、银行建 筑等,更是随着交通建筑的发展,外国势 力因为正一步一步的侵入中国的土地.
民国的主要建筑·南京为例
白驹过隙,止不住是过客的匆匆; 花开花落,躲不过是落叶的归根。 70年前的南京城,多少座艺术品耸 然屹立,, 而今,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 改。 这些历史的老人,见证着历史的变 迁,藏不住那一份份历史的沧桑。
公共建筑类
马林医院
马林医院(鼓楼医院)、中山东路上的 中央医院(现为南京军区总医院)、中央 博物院(现为南京博物院)、中央饭店、 中山南路上的大华电影院(原大华大戏 院)、中央体育场(现为南京体育学院)、 下关的江苏邮政管理局等。
文教科研类
主要是民国时期一些著名的高等学府和科 学研究机构,如国立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 校址)、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校址)、金 陵女子大学(现南京师范大学校址)、科研 机构有国立中央研究院(现为中科院南京地 质、古生物研究所办公楼)、紫金山天文台 等。
官方建筑类: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中央行政机构由五 院十八部六个委员会构成,这些由中央政府 统一建造的行政类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是南京独有的。如位于中山东路313号原中 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山北路上的国 民政府行政院(现解放军政治学院),国民 政府外交部大楼(现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大 楼)。
作为国名政府的首都,南京,这 龙蟠虎踞之地,洒遍了多少先人 的血雨,留下了无数的回忆。
民国建筑,这中国建筑史上一朵 绚丽的花,依旧在南京绽放着他 的魅力。
南京民国建筑

南京印象之民国回忆【PPT 1】如果有人问我:一说到南京你会想到什么,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吃的——莲湖的赤豆元宵,芳婆的糖芋苗,永和园的黄桥烧饼,六凤居的豆腐涝,魁光阁的五香豆,还有水游城的小南国,大众书局的辛香汇,小火瓦巷的蘑菇餐厅等等,这当然是因为民以食为天嘛,我想每个人都对美食没有抵抗力的吧。
除此之外呢,我脑海里会蹦出两个词——孙中山、梧桐。
大家都知道南京是座历史古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
更是近代史上中华民国首都,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
孙中山大家一定不陌生,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可以看到ppt首页我设置的背景图片就是南京总统府,【PPT 2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丵放军攻克国丵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第35军104师312团占领南京总统府。
)】但是现如今上面的旗帜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补充:中华民国国旗,又称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是中华民国广为人知的国家象征之一,由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提议,将陆皓东设计之青天白日旗置于红底旗帜的左上角而来,经国民政府立法定为国旗,并在北伐征战结束后颁行全国。
《中华民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六条明定:“中华民国国旗定为红地,左上角青天白日”。
旗上三色分别象征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同时亦代表中华民国以三民主义立国之初衷。
】【PPT 3】这里大家就很熟悉了,就是紫金山上的中山陵。
说到南京比较有名的地方,除了像夫子庙,明孝陵,明城墙,朝天宫,阅江楼,玄武湖,莫愁湖这些历史文化之所在外,就是如总统府,1912街区,美龄宫等具体民国回忆的事物,说起宋美龄,提到南京,自然会想到南京街道的法国梧桐【PPT 4-5】,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砍树风波,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南京的梧桐已经不仅仅是植物绿化的存在,而是一种城市的象征,它见证了整座城市的历史沧桑,早已是南京的符号。
南京著名作家叶兆言曾说过,法国梧桐是南京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南京民国建筑

南京民国建筑介绍南京民国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历史地位十分重要:第一,作为上世纪初全国性首都的城市规划与市政建设,其曾经的重要地位和留给今人的沧遗,在全国历史名城中也难有出其右者。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作为首都的南京进行了城市的全面规划和集中建设,这形成了现在南京的基本格局,至今仍影响着城市的生活。
国民政府制定的《首都计划》,可以说是第一次中国政府自己主持的大规模的现代城市建设规划,其内容包括人口预测、城市功能分区(中央政治区、行政区、住宅区、文教区、工业区、商业区)、道路系统规划、市政工程等。
第二,南京是近代中国建筑师活动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他们或自办事务所,或在政府部门负责规划,或在大学担任教职,在南京近代建筑的探索、实施方面,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其中以吕彦直、杨廷宝、赵深、童寯、陈植、刘敦桢、徐敬直、李宗侃、奚福泉等为代表。
他们多数留学欧美和日本,构成了我国的第一代建筑师。
他们在创作设计思想的更新、不同建筑功能的规划、各种近代材料的运用、多种建筑风格的探索、审美标准的试探,直到具体施工的亲临实践等等方面,都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创作出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其中不乏影响深远的作品。
一个典型就是1929年建成的中山陵,至今为后人所尊崇和津津乐道。
第三,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在时间上,从1912年算起到1949年只有38年,从1927年算起只有22年,其中还有8年迁都重庆,在这短短的二三十年间,留下的代表性建筑不少于200座。
南京的近代建筑类型齐全,大型行政办公建筑、纪念建筑、商业建筑、文教建筑、教会建筑、使领馆建筑、住宅洋房等,在中国近代建筑史地位很高。
这些建筑形式风格多样,中西兼容,反映了当时中国建筑的最高水平。
大观南京就好似一座规模宏大的中国近代的“建筑历史博物馆”,深深地打上了时代风云的烙印。
南京的民国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1840-1949)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经历了产生、转型、鼎盛、停滞、恢复五个时期,主要建筑风格有折衷主义、古典主义、近代中国宫殿式、新民族形式、现代派以及中国传统民族形式六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国建筑经历了由照搬照抄到洋为中用的发展轨迹。
南京民国建筑调查报告_张年安

匡 目
文通银 行南京分行 旧址 地址 : 中 山东路 }号 建筑年 代 1933 一1936年 建筑 平 面 近似 正 万 形 . 爱 奥 尼 柱直 贯 上 下
三层 入 口设 包 金 属 双扇 门三 座 门媚 浮
中央博 物 院等 , 其等 级和 规模
均属当时全因乃至东亚之最 二是开创性 1 9 世 纪 末2 0 世
献 童高
宗侃
以吕彦直 陈植
梁 思成 刘敦 祯
杨 廷宝 徐 敬直 李
纪初 , 在西 方强 势侵 人面 前 , 中国
奚 福泉 等为 代表
他们 在创
建筑 界 曾经 一度迷 失 自我
天津
土海
作设 计思 想的 更新 的规 划
都 , 南京 的城市 建设 出现 前所 未有
的高潮 从 民国八年 ( 1 9 1 9 年 ) 至
外国使领馆建筑 这 一 大批 民国建 筑 , 主 要 分布 在五个区域 : 一 是 中山 陵 园地 区 包括 中 山
民国三十八年 (1 9 4 9 年 ) 3 0 年间 , 南京总 共进 行 了大小 深浅 不同 的城 市 总 体规 划 7 次 其 中最 主要 的 就
新都 财政
, 戏院 (新 , } 囚成 , /_后改 名为胜 利电影院
部 ( 今南万 儿 ,I 成后勤 部 宿 舍 ) 中央 l 反店 等
此 外, 北 极 阁
高楼 }J
集 1,地 I K
鸡鸣 宇 鼓 楼
汉 日路
傅厚 岗
长江 路
太 平 南路 等 地 区 , 也 是 民 l ] 建筑相 对 v
丙都 讨 一 J ]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民国建筑——中央医院
中央医院位于中山东路205号,现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占用。
中央医院的前身是中央模范军医院,1930年1月,改名为中央医院,划归内政部卫生部管辖,是民国时期南京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国立医院。
由建筑大师杨廷宝设计,建华营造厂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四层,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
1931年6月开工,1933年6月竣工。
紧邻当时的内政部卫生部。
主楼外观为平屋顶,浅黄色面砖外墙,施以花架、檐墙、滴水等,入口处门廊尺度适宜,细部简洁大方,具有我国传统特色,是新民族形式的一个重要杰作。
其外观是在西方古典建筑对称式构图的基础上,加上带有中国传统图案装饰细部与花纹,并用一组华表、传达室、门廊等小品来突出重点。
整栋大楼立面呈“井”字形,入口门廊上书“中央医院”四个大字。
1937年,中央医院随同国民政府撤离南京,日军攻陷南京前夕,中央医院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损毁严重。
国民政府还都后进行了维修改造。
中央医院是建筑大师杨廷宝早年的一大杰作,它是30年代新民族形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91年被建设部、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1992年被评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