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对电纺聚酯纳米纤维可纺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溶剂挥发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支架直径与沉积的影响

溶剂挥发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支架直径与沉积的影响

溶剂 挥发对静 电纺 丝纳米 纤维支 架直径 与沉 积 的影 响
于永泽, 刘媛媛 , 陈伟华, 胡庆夕
( 上海大学 快速制造工程 中心 , 上海 2 0 O 4 4 4 )
摘要 : 为 实 现 静 电纺 丝 纳 米 纤 维 生 物 支 架 的 可 控 制 备 , 实 验 研 究 了 不 同 溶 剂 挥 发 速 度 对 聚 己 酸 内酯 ( P ( , 1 y c a p r ( ) l n e ,
P C I ) 纳 米 纤 维 直 径 和 纤 维 沉 积 面 积 的 影 响 。首 先 , 使 用 挥 发 速 度 不 同 的溶 剂 分 别 配 制 相 同 浓 度 的 I ( 、 I 纺 丝 溶 液 , 外
加电压为 1 5 k V, 纤维接收距离为 1 2 c n l 的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 ; 然后 , 利 用 钨 灯 丝 扫 描 电 镜 测 量 所 制 备 的 纳 米 纤 维 直 径和沉积面积 , 并 使 用 最 小 二 乘 法 拟 合 汁算 实 验 数 据 , 推 导 出溶 剂挥 发 速度 与纤 维 直 径 和 纤 维 沉 积 向积 的 比 例 关 系 。结 果表明 , 随 着 溶 剂 挥 发 速 度 的增 加 , 纳米纤 维的平均 直径从 9 8 n m( 标 准偏差 为 2 1 . 1 4 n m) 上 升剑 2 0 5 n l n ( 标准 偏差 为 3 8 . 8 3 n m) , 溶 剂 挥 发 速 度 与 纤 维 直 径 的 比例 关 系 为 : d o c N7 ; 纤维 的沉积面 积从 1 4 3 c n ] 下 降 到 3 5 c n l ! , 溶 剂 挥 发 速 度 与 纤 维 沉 积 面 积 的 比例 关 系为 : S o c NF 。实 验 结 果 和 建 立 的 比例 关 系 式 能 够 为 纳 米 纤 维 生 物 支 架 的 可 控 制 备 提 供

溶剂对静电纺PA6纤维可纺性的影响

溶剂对静电纺PA6纤维可纺性的影响
溶 剂及 混合溶 剂对 纺丝 过 程及纤 维形 貌 的影 响 。
1 实验 1 1 原料 .
mn , i 后 开始收集形成的纤维束。 14 性 能测试 .
粘度 : 温度 为 2 ℃ 时 , N J 9型旋 转 粘 在 5 用 D- 7 度计 测试 。 电导率 : 温 条 件 下 , D S1A 型 电 导 率 室 用 D .1 仪测定 , 用 电极 为 D S1型铂 黑 电极 。 所 J一 纤 维形 貌 : 干 燥后 的纤 维膜 粘在 导 电纸上 , 将 用 K K ・ B 一2型 离 子溅 射 仪 将 膜 面 喷金 , Y Y SC1 然 后用 JM-30 V型 扫描 电镜 观察 纤 维 的结 构 并 S 66L 利 用 S i i ml Ve 件测 量纤 维 的直径 。 e w软
聚己内酰胺( A ) P 6 纤维的制备可采用传统纺 丝法和静 电纺丝法L2。其 中, 电纺丝制造 的 1】 . 静
纤维 尺 寸为 1 8 0n 纳米 级 的纤维 具 有 常 规 0— 0 m,
比) 的混合 溶剂 中。在 室 温下 搅 拌 至溶 解 成 均 匀 溶 液 。将 配 好 的 各 种 P 6溶 液 加 入 到 和 喷 丝 头 A 相 连 的 塑 料 管 中 , 入 阳 极 铜 线 , 钢板 作 为 阴 插 用 极. 固定 阴阳极之 间 的距离 范 围为 1 m, 2 1c 在 0V 电压下 , 调节 喷丝 头 与水平 面之 间的倾 角 , 定 1 稳
2 结 果与讨 论
P 6 相对 分子 质量 ( . 2 A : 18— )×1 0 ,岳 阳 巴 陵石 化 化 工 化纤 有 限 公 司 ; 甲酸 : 分析 纯 , 津 化 天 学 试剂 厂 ; 醋 酸 ( A ) 分 析 纯 , 京 化 工 厂 ; 冰 H c: 北 N,. 甲基 甲酰 胺 ( MF : 析 纯 , N二 D )分 北京 市 通 广

溶剂对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结构特征的影响

溶剂对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结构特征的影响

溶剂对静电纺丝素纳米纤维结构特征的影响张锋(编译);左保齐(校)【摘要】将丝素蛋白分别溶解在甲酸和六氟异丙醇(HFIP)内,通过静电纺丝方法成功纺制丝素(SF)纳米非织造网。

其中以甲酸为溶剂所纺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是80nm,并且直径分布呈单峰状,而以HFIP为溶剂的纳米纤维直径较粗为380nm。

将SF纳米非织造网浸在甲醇水溶液中进行后处理,并通过红外光谱和13CCP-MAS 固体NMR谱研究非织造网的结构转变。

以甲酸为溶剂制备的SF纳米纤维具有更多的β-折叠构象。

甲醇水溶液是改变SF纳米纤维二级结构从无规卷曲到β-折叠结构转变的快速又有效的方法。

目前的研究发现,通过使用不同溶剂可以控制丝素蛋白的尺寸和二级结构,从而将材料应用于生物医学方面,特别是组织工程方面。

【期刊名称】《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08(23)4【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丝素;纳米纤维;静电纺丝;二级结构;肛折叠【作者】张锋(编译);左保齐(校)【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0.44;TB383丝素(SF)由于其优异的生物性能而被应用于生物医学与工程,并且在组织工程支架和伤口敷料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有资料表明,SF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形式的支架材料,并且成功用于多种细胞培养,包括干细胞的培养。

我们曾成功纺制SF纳米纤维,并且该纤维支持角质化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黏附与铺展。

然而,静电纺SF纳米纤维,还有其他形式的SF基质(如膜)都需要进行有机溶液的后处理来提高它们在水中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通常使用甲醇来处理SF基质,因为未处理则很容易在水溶液中发生溶解与膨润。

因此,溶剂诱导SF的结构转变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来形成稳定的SF基质。

我们也曾报道了用水蒸气来代替醇溶液进行SF纳米纤维后处理的方法,并且比较了水蒸气处理与甲醇处理的不同。

静电纺SF纳米纤维的特性可以通过化学处理(如甲醇处理)来控制,或者通过改变纺丝条件,包括溶剂类型来进行控制。

溶液性质对静电纺纤维形态的影响_李妮

溶液性质对静电纺纤维形态的影响_李妮

第29卷 第4期2008年4月纺 织 学 报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Vol.29 No.4Apr. 2008文章编号:0253 9721(2008)04 0001 04溶液性质对静电纺纤维形态的影响李 妮,覃小红,王善元(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 201620)摘 要 以聚乙烯醇和聚丙烯腈溶液为原料进行静电纺丝,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级纤维的形态。

在影响静电纺纳米级纤维的众多参数中,分析了溶液质量分数及其导电性对串珠和纤维直径的影响。

研究发现随着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串珠明显减少,纤维直径增加,并得出溶液质量分数是影响串珠和纤维直径大小的主要因素;通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盐,改善溶液的导电性,研究发现随着溶液导电性的增加,纤维直径离散度明显减少,从而得出溶液导电性是影响纤维直径离散度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静电纺;纳米级纤维;导电性;直径;串珠中图分类号:TS 102 文献标识码:AEffect of solution properties on the morphology of electrospun nanofibersLI Ni,QIN Xiaohong,WANG Shanyuan(College o f T e xtiles ,Donghua Unive rsity ,Shanghai 201620,China )Abstract Electrospinning method was used to fabricate P VA and PAN nanofibers.The effect of solution massconcentration and conductivity on electrospun fiber morphology was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beads decreased and fiber diameter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lution mass concentration which was found to have considerable effec t on bead free nanofibers and fiber diameter.Solution conductivity was improved by adding different LiCl mass concentrations into electrospinning solution.With increasing solution conduc tivity,fiber s discrete coefficient decreased remarkably.Thus it is concluded that solution conductivity is the primary factor influencing the discrete coefficient of the fiber.Key words electrospinning;nanofiber;conduc tivity;diameter;beaded fiber 收稿日期:2007-05-31 修回日期:2007-08-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602014)作者简介:李妮(1979 ),女,博士生。

溶剂对静电纺丝聚氨酯纤维仿生涂层的影响

溶剂对静电纺丝聚氨酯纤维仿生涂层的影响

摘 要 : 为 了有 效 预 防 心 血 管 支 架植 入 后 的再 狭 窄 病征 , 不锈 钢 支 架表 面 构 建仿 生 细 胞 外基 质 结 构 的 在 纳 米 纤维涂 层是提 高 支架生 物相 容性 的有 效方 法 。本
文 通 过 静 电 纺 丝技 术 , 3 6 不 锈 钢 基 底 上 制 备 出纳 在 1L 米 聚 氨 酯 纤 维 涂 层 , 究 溶 剂 对 聚 氨 酯 纤 维 形 貌 的 影 研
响 。 实 验 证 明 溶 剂 的 性 质 对 T8 A 型 聚 氨 酯 的 可 纺 浓 0
仿 生 涂 层 , 有 助 于 促 进 内 皮 细 胞 生 长 , 开 发 新 一 代 将 对
心 血 管生 物工 程 支架 具 有重 要 意义 。本 文对 聚氨 酯静
电纺 丝 的关键 影 响 因素进 行 了详 细 地研 究 。 2 实 验
安 全 的治疗 再狭 窄方 法L 。因此 在支 架 表 面 构 建快 速 4 ]
实验 中选 择 的溶 剂 的 主 要 性 能 和 参 数 如 表 1所
示 。
聚合物 溶 液 的粘 度 是 与它 的分子 量 密 切 相关 ( 刁 []
一KMoM 为 聚合 物 分 子 量 ) , 。对 于 给 定 分 子 量 的 聚 合物 , 将存 在 一定 的可纺 范 围 。溶 剂 不仅 影 响 K, a的 值 , 且 影 响 溶 液 其 它 性 质 , 以 首 先 考 察 溶 剂 对 而 所 T 0 型 聚 氨 酯 可 纺 浓 度 范 围 的 影 响 。通 过 实 验 发 8A 现 : THF为溶 剂 , 氨 酯 的 可纺 浓 度 范 围 为 4 ~ 以 聚 l ; 以 D 5 而 MF为溶剂 , 可纺 浓度 范 围 为 8 ~2 。 2

不同溶剂对静电纺聚乳酸纳米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_郑少琼

不同溶剂对静电纺聚乳酸纳米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_郑少琼

第39卷第3期化纤与纺织技术V o.l 39N o.32010年9月C he m ica lF i b er &Tex tile T echno logySep .2010收稿日期:2010-07-05作者简介:郑少琼(1970-),女,广东台山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新型纺织纤维制品及功能纺织品。

文章编号:1672-500X (2010)03-0010-04不同溶剂对静电纺聚乳酸纳米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郑少琼,周美凤,秦春英,王维杏(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纺织系,广东佛山528041)摘 要:以聚乳酸(PLA )为原料,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溶剂制得三种纺丝液并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乳酸纳米纤维。

探讨了溶剂、电压、溶液质量分数对纤维形貌和直径的影响。

结果表明,溶剂是决定PLA 超细纤维形成的关键因素,三氯甲烷(C H C l 3)与二甲基甲酰胺(DM F )混合溶剂(体积比为9 1)是PLA 静电纺丝较为理想的溶剂。

在PLA 质量分数为6%、极距15c m 、电压25k V,流量2.5mL /h 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备直径为1200n m 左右的PLA 纤维。

关键词:静电纺丝;聚乳酸;纳米纤维;形态结构中图分类号:TQ 340.649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 i ssn .1672-500x.2010.03.003聚乳酸(PLA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其最终降解产物为CO 2与H 2O,又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因此在医学领域有较多的应用。

然而,传统的制备方法因材料不具备多孔性,而不适合应用于组织工程[1-2]。

静电纺丝是目前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主要技术之一。

聚合物熔体或溶液在高压静电作用下,利用电场力克服聚合物溶液表面张力形成一股带电的喷射流,之后溶剂挥发固化,纳米级纤维无序地排列在收集板上,形成类似无纺布纤维膜。

因其具有纤维纤度细、表面积大、空隙率高的形态特点可作为细胞生长的多孔支架,促进细胞的迁移和繁殖[3];也可作为创面覆盖材料及药物载体[4-5],广泛用作组织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材料。

溶剂对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的影响

溶剂对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的影响

溶剂对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的影响作者:曹进顾海宏顾家态顾先袁李妮熊杰来源:《现代纺织技术》2018年第02期摘要:选用不同体积比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丙酮混合溶剂配制聚氨酯(PU)溶液,运用“Nanospider”纺丝技术制备聚氨酯纳米纤维膜。

研究不同溶剂配比条件下PU溶液的电导率、粘度、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和表面张力,从热力学、高分子溶液理论及高分子表面性质等方面对溶液进行分析。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形貌并对纳米纤维膜进行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丙酮的加入显著改变混合溶液的溶解度参数、高分子与溶剂间相互作用参数、电导率、粘度等溶液性质。

当DMF/丙酮体积比为33/67时获得的纳米纤维膜表面形貌较好;纳米纤维的直径随DMF体积减少而增大,DMF/丙酮体积比为67/33时纤维直径为(300±60)nm;纤维膜的水接触角随丙酮体积比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最大水接触角为112.52°;DMF/丙酮体积比为33/67时,力学性能最佳,应力和应变分别为8.6 MPa和309%。

关键词:静电纺丝;聚氨酯;二甲基甲酰胺;丙酮;纳米纤维膜中图分类号:TQ 34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65X(2018)02-0007-06Solvent Effects on Polyurethane Nano Fiber MembraneCAO Jin, GU Haihong, GU Jiatai, GU Xianyuan, LI Ni, XIONG Jie(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extile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Ministryof Education,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Abstract:N, N - dimethyl formamide (DMF) and acetone were mixed with different volume ratio as the solvent to prepare polyurethane (PU) nanofiber membrane by "Nanospider" spinning techniqu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viscosity polymer-solvent interaction parameters and surface tension of PU solution under different volume ratio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solution was analyzed from thermodynamics, polymer solution theory and polymer surface property. The morphology of nanofiber membrane was observed with SEM, and hydrophobic proper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of nanofiber membrane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acetone significantly changes solubility parameter, interaction parameters between polymer and solvent,conductivity, and viscosity properties of PU solution. When the volume ratio is 33/67, the nanofibers exhibit a good surface morphology.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nanofibers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DMF content. The (300±60)nm fiber diameter can be obtained when the volume ration of DMF/acetone is 67/33. The water contact Angle of the nanofiber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cetone content, and the largest water contact angle is 112.52 °. The best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nanofibers can be obtained when the volume ration of DMF/acetone is 33/67; the stress is 8.6 MPa and the strain is 309%, respectively.Key words:electrospinning; polyurethane; dimethylformamide; acetone; nanofiber membrane纳米纤维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十分显著,在光、热、磁、电等方面表现出许多新奇特征,有望应用于服装、医药、电子、航空、能源电子等领域。

溶剂及溶液中无机盐对电纺纤维的影响

溶剂及溶液中无机盐对电纺纤维的影响
径/
nm
20 50
15 l5 t0 90 90 30 0 0 . 0
7 . 6 5 5 . 4.5 3 . 34 9 7 00 2 60 4 0 3 0
9 0 10 5 IO 5 56 2 9 8 40
S A的溶废参数 1. 1 4 -. 1 C 0 — 1 呵( 9 .l m
Fn og等人对聚 乙二酸乙 二醇 酯 (E )进行 屯纺 丝 PO 研 究时 发现 :保持 P O浓 度不 变 ,改变 乙醇和 水 E 的配比 ,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 ,溶液 黏度 变人 ,表
时对电纺丝的影响, 见表 1 。
襄 l S A溶液中混台溶剂参数对纤维直径的影晌 C
D c MA : 丙酮 lOO 8 O 6 : 4 : 2 : O10 O: 2 0 0 0 0 08 4 6 0 : 0
面张力下降 , 容易得到光滑的纤维 1 3 1 ;同时还分析 了净 电荷密度 以及 电荷 中和现 象对静 电纺 的影 响。 Xnu og i a n 等人指出盐离子的加入能改变纤维细 h Z
度且不同的盐离 子因其具有不 问的离 子半径 而对纡
收 稿 1期 :20— 9 1 5 t 0 50 —6 作 者简 介 :曾瑾 ,东华 大学 o 3级研 究生 。
1 溶剂对 电纺纤维的影晌
溶剂的性质, 具体表现为溶度参数 、 黏度 、 表 面张力、 挥发度等参数。采用不同的 溶剂对溶液电 纺 纤维成形有较大影响。根据 内聚能密度相近原则 蚂 ,
选择 D A 及 丙酮作为醋酸纤维素的溶剂 。分别研 M c
究D c MA : 丙酮溶剂组分为 8: ,6 4 ,4 : ,2 : 0 0 0O 0 0 00 2 6 8
小。然而在本实验中,由于易挥发的丙酮溶剂的l 』 J 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扫描 电子 显微镜 ( E 上 观察其 表 面形 貌 。 S M)
2 结 果 与讨论 2 1 不 同溶剂 纺 丝的纤 维形 态结构 .
维 高几个 数量 级 , 制 成 的 无 纺 布纤 维 膜 是 膜 材 且
料、 细胞组织支撑体和其他皮肤医药处理 的替代 品 J 。笔 者使 用 不 同 的溶 剂 应 用 静 电纺 丝 法 制
王佩杰 李从举 常
( .北 京服装 学院材料 工程学院 , 1 北京
敏 王
锐 李小 宁 张大省
10 2 ) 0 0 9
10 2 ; .北京市服装 材料 研究开发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 京 009 2 北
摘 要 : 利用静 电纺丝法制备聚酯 (E ) P T 纳米纤维 , 选择苯酚和 四氯乙烷 , 乙酸 , 氟乙酸和二氯 甲烷 三氟 三
维普资讯
第3 0卷
第 2 期






V0 . 0 N . 13 o 2
AD . 2 0 r 0 7
20 0 7年 4月
CHI YNTHE C F BER I NA S TI I NDUS TRY
溶 剂对 电纺 聚 酯 纳 米 纤 维 可 纺 性 的影 响
P T切 片 : 国石 化 股 份公 司天 津 分公 司 生 E 中
产 , 性粘 数为 0 6 l ; 剂 : 特 .6d Mg溶 三氟 乙酸 , 析 分 纯 , 津 市福 晨 化 学 试剂 厂 提 供 ; 氯 甲烷 , 天 二 分析 纯 , 京化工 厂 提供 ; 酚 , 北 苯 分析 纯 , 北京 化学 试剂 工 厂 提供 ; 四氯 乙烷 , 析纯 , 分 中国 医药 公 司北 京
3种溶剂分别溶解 P T切片进 行静 电纺丝 , 过扫描 电子 显微镜 ( E 对纤 维表面形 态进 行观察 , E 通 S M) 结果 表
明: 三氟乙酸和 二氯 甲烷混合溶剂溶解 P T 备的电纺纤维较好 。使 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定仪 测试 P T电 E 制 E
纺纤维膜 与其流延膜 的接触角 , 通过分析两者表面结构 , 明 P T电纺纤维膜 能产生较强 的疏水功能 。 证 F
关键词 : 静电纺丝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纤维
纳米纤维
疏水性
二氯 甲烷
. T 322
文献识别 码 : A
文章编号 :1 104(070 —010 0 —0120 )20 1—3 0
聚酯 ( E ) P T 由于其 突 出的力 学性 能 和 良好 的 生 物相 容 性 而 广 泛 用 作 心 血 管 的 植 人 材 料 … 。 用静 电纺 丝法 制备 的 P T纤 维 , 纤 维 直径 达 到 E 其
氯 乙烷 ( 体积 比 6: ) B 三氟 乙酸 _ ; . 4 ;. 3 C 三氟 乙
酸 +二 氯 甲烷 ( 积 比 4:1 。浓度 均 为 0 2g 体 ) . /
m L_j 4

在室 温下搅 拌 至溶解 成 均一 溶液 。
将 配置好 的溶 液静 止 数 分 钟 后 , 到 静 电纺 加 丝 机 的进 样 器 中进 行 静 电纺 丝 。纺 丝 电压 1 6~ 2 V, 2k 喷丝头 到接 收板 的距 离为 1 m。 0c
采 购供 应站 提供 。
1 2 静 电纺 丝 制备纳 米纤 维 .
维凝 结 而成 的絮状 物 , 收板上 接 收的纤维 量少 , 接
所成 纤维 膜 圆面积 较小 , 直径 大 约 为 4 5 c 由 . m。 图 1 见 , 最 佳纺 丝状 态时 喷丝 连续 、 匀 , b可 在 均 接 收板 上 的纤维 膜 圆面 积较 大 , 径 大 约为 1 m。 直 1c 比较 图 1 a , b 可 看 出以三 氟 乙酸 为溶 剂 所 纺 () ( ) 的纤 维粗 细不 匀 , 直径 约 为 10~10 0 n 且 纤 0 0 m,
将 P T切片 分别 溶 于 3种 溶剂 : 苯 酚 +四 E A.
维之 间相 互粘 连 ; 以三 氟 乙 酸 和二 氯 甲烷 为溶 而 剂所 纺 的纤维 粗细 均匀 , 纤维 之 间粘连 较少 , 直径
约 为 4 0~6 0n 0 0 m。
收稿 日期 : 0 6 0 — 5 2 0 —9 0 ;修 改 稿 收 到 日期 :0 7 0 —0 20 — ll 。
1 3 溶液 性 能测试 及 纤维表 面 形态观 察 . 用上 海 D S1 A 型数 字 电 导 率 仪 测 试 电 纺 D .1
作者简 介: 王佩杰( 9 2 ) 女 , 18 一 , 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 静
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的研究 。 基金项 目:国家 教 育 部 新世 纪优 秀人 才 支 持 计 划 资 助 ( C T 500 ; N E - -24) 国家 自然科学 基金 项 目( 0 00 1 ; 0 5 5 30 ) 北 京市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 重点项 目 ( Z 0 5 0 10 0) K 2 0 10 2 1 ;北 京 市 优 秀 人 才 培 养 资 助
纳米 级 , 纤维 的 长径 比 以及 比表 面积 相 对 普 通 纤
溶液 的 粘 度 ; 德 国 O A2 用 C 一0型视 频 光 学 接 触 角 测定 仪 测 试 纤 维 膜 的 接 触 角 ; 电 纺 纤 维 膜 在 将
S S1表 面处理 机上 镀 金 , 日本 J M-3 0 V型 B一 在 S 66L
备 P T纳 米 纤 维 , 究 其 纤 维 的表 面形 态 , 试 E 研 测 P T电纺纤 维膜 与其 流延 膜 的接触 角 以分析 两 者 E
表 面浸润 性 。
1 实验
使 用溶 剂 A, C, B, 观察 纤 维 的电镜 照 片 。调
节 静 电压 大小 和纺丝 灯温 度 , 使用 溶剂 A, 在最 佳 纺丝状 态 时溶液 可 以喷 到 接 收 板 上 , 形 成 了流 但
延 膜 , 似 于 喷涂 形 式 。这 表 明用 此 混合 溶 液 作 类 溶 剂 , 丝 时喷 丝 头 口分 裂 的 液 滴 没有 得 到有 效 纺 的拉 伸 从而 形成 纤维 ; 图 1 由 a可见 , 择 溶剂 B, 选
在最 佳 纺丝状 态 时喷头 与 接收板 之 间易 出现 由纤
1 1 原料 和溶 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