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概论 第11章

合集下载

一建建筑实务11章知识点

一建建筑实务11章知识点

一建建筑实务11章知识点一建建筑实务是建筑工程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其中的第11章内容涵盖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知识点,并就其实际应用进行一些思考和讨论。

一、建筑材料及构件的质量检验和评定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及构件的质量进行检验和评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常用的质量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物理性能测试以及化学成分分析等。

通过这些检验方法,可以对建筑材料和构件的质量进行准确评估,并作出合理的决策。

二、施工机械的选择和使用施工机械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合理选择和使用施工机械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在选择施工机械时,需要考虑工程的具体要求、工期和经济因素等。

同时,对施工机械的使用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现浇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项施工工艺。

在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施工技术,如模板安装与调整、钢筋安装、混凝土拌合与浇筑等。

这些技术的正确操作和协调配合对于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

四、建筑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水电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供水、给排水、电力供应等方面。

在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施工技术,如管道布置与安装、电线电缆敷设、设备安装等。

这些技术的正确应用和操作对于建筑物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五、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良好的施工组织与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在施工组织与管理中,需要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合理分配人力和物力资源、合理安排施工队伍等。

同时,合理安排施工流程和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际应用中,以上所述的知识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施工体系。

合理地运用这些知识点,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保证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

建筑设备第11章

建筑设备第11章

11.2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分类
11.2 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分

室内建筑消防给水分类方法:
1. 按我国目前消防登高设备的工作高度和 消防车的供水能力分为:低层建筑消防给 水系统和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
2. 按消防给水系统的救火方式分为,消火 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3. 按消防给水压力分为,高压、临时高压 和低压消防给水系统。
防烟剪刀楼梯间
上18步 下18步
前室
风 下18步 上18步
前室
4) 避难层(间)
对于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一 旦发生火灾,要将建筑物内的人员全 部疏散到地面是非常困难的,此时设 置的暂时避难用的楼层(空间)称为避 难层(间)。第1个避难层不宜超过15层, 避难层之间的间隔楼层不宜超过15层。
6. 消防水箱
水箱容积组成
生活用水调节容积 —— 消防容积 —— 事故容积 ——
VS VX V事故
7. 消防水泵
消防水泵宜与其他用途的水泵一起布置在 同一水泵房内,水泵房一般设置在建筑底 层。水泵房应有直通安全出口或直通室外 的通道,与消防控制室应有直接的通讯联 络设备。泵房出水管应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与室内管网相连接。每台消防水泵应设有 独立的吸水管,分区供水的室内消防给水 系统,每区的进水管亦不应少于两条。在 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装设试验与检查用的出 水阀门。水泵安装应采用灌入式。消防水 泵房应设有和主要泵性能相同的备用泵, 且应有两个独立的电源,若不能保证两个 独立的电源,应备有发电设备。
3. 安全疏散
建筑物发生火灾后,受灾人员需及时 疏散到安全区域。疏散路线一般分为 4个阶段:第1阶段为室内任一点到房 间门口;第2阶段为从房间门口至进 入楼梯间的路程,即走廊内的疏散; 第3阶段为楼梯间内的疏散;第4阶段 为出楼梯间进入安全区。沿着疏散路 线,各个阶段的安全性应当依次提高。

建筑设备工程课件第十一章

建筑设备工程课件第十一章

电梯的分类
• 按驱动方式分 钢丝绳曳引驱动式电梯(摩擦式) 液压驱动式电梯(分为柱塞直顶式和柱塞侧顶式) 齿轮齿条式电梯:一般用于工程电梯。
电梯的分类
• 按控制方式分 手柄控制:操纵厢内的手柄来控制 按钮控制:轿厢内或厅门外按钮来控制 信号控制:厅外上、下呼梯信号、轿厢内指令信 号及其它信号加以综合分析,司机只需按下启动 按钮,电梯即可自动运行停靠的电梯,一般用于 客梯或客货两用梯。 集选电梯: 将各种信号加以综合分析,自动决定轿厢运行的 无司机操纵的电梯。 在司机状态下,转为信号控制。
电梯的分类
顺向截车,反向最远截车。 下集选电梯:主要用于住宅电梯。 • 并联电梯 两、三台电梯共用厅外召唤信号,由控制系统自 动调度电梯运行,当电梯无任务时,一台电梯自 动返回基站,另一台电梯则停在其它层楼或停在 设定的区域中心。
电梯的分类
• 群控电梯 三台以上的电梯共用厅外召唤信号,由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和集中调度电梯的运行、停车及返回基 站或区域中心,主要用于高层建筑中。 • 群控智能控制电梯 由电脑控制系统根据召唤信号、轿厢位置、轿厢 负载等自动选择最佳运行控制方式的群控电梯。
电梯基本知识
拖动方式:电梯采用的动力类型,有交流 拖动方式 电力拖动、直流电力拖动及液力拖动三种。 控制方式:对电梯的运行实行操纵的方式, 控制方式 即手动控制、按钮控制、信号控制、集选 控制、并联控制、群控等。 轿厢尺寸:指轿厢内部尺寸和外廓尺寸, 轿厢尺寸 以深×宽表示,内部尺寸由梯种和额定载 重量决定,外廓尺寸则关系到井道的设计
导向系统
• 功能: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 和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上下作升降运动。 • 组成:由导轨、导靴、导轨支架组成 导轨:在井道中确定轿厢与对重的相互位置, 并对它们的运动起导向作用的组件,一般由钢 轨与连接板构成。 导靴:安装在轿厢和对重架上,与导轨配合, 强制轿厢和对重的运动服从于导轨的部件。 导轨架:是支承导轨的组件,固定在井道壁上。

建筑设备修改-PPT精选

建筑设备修改-PPT精选
算,而是按套型类别进行确定。 普通住宅:一般可在每户4一12kw的范围选取。 高级公寓:每户建筑面积在100—200m2时用电标准
可为每户10一15kw。
例:某高校教学楼建筑面积为1.5万m2,求该楼的计 算负荷(计算有功功率)。
Pjs = Kp·N = 30x15000 = 450kW
例:某住宅楼共计36户,每户设计功率为8kW, 计算该楼的计算负荷。
架空线 电缆
12.2.用电负荷的计算
12.2.1 单位指标法
Pjs = kp·N
Pjs :有功功率计算值(kW) kp:单位负荷指标(W/m2、kW)
单位负荷指标可由设计手册查得,比如,旅游宾馆 的用电指标为70 VA/m2~150 VA/m2。(表12-2) N:单位数量
各类建筑物的用电指标
截面 (mm2)
1.5 2.5 4 6 10 16 25 35
25°C
25 34 45 58 80 111 146 180
BV铜芯线
30 °C 35 °C
24
23
32
30
42
40
55
52
75
71
105
99
138
130
170
160
40 °C
21 28 37 48 65 91 120 148
12.3.2 低压电气设备 低压隔离开关 符号: 作用:接通或断开电路。 特点:灭弧效果差,不宜带负荷操作。有 明显的断开间隙,用于不经常操作的电路。
2根单芯
3根单芯
4根单芯
25°c 30°c 35°c 40°c 25°c 30°c 35°c 40°c 25°c 30°c 35°c 40°c
1.5 17 16 15 14 16 15 14 13 14 13 12 11

建筑设备概论(上)解读

建筑设备概论(上)解读

第2章
消防给水系统
(4) 延迟器。 延迟器是一个罐式容器,属于湿式报警阀的辅件,用来 防止水源压力波动、报警阀渗漏而引起的误报警。 (5) 末端试水装置。 末端试水装置由试水阀、压力表以及试水接头等组成, 用于测试系统的最不利点喷头能否在开放1只时可靠报警并 正常启动。在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设未 端试水装置,其他防火分区、楼层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均 应设直径为25mm的试水阀。
第2章
消防给水系统
(4) 消防给水管道布置;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室内消火栓超过10个且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15L/s时,其消防 给水管道应连成环状,且至少应有两条进水管与室外管网 或消防水泵连接。 高层厂房(仓库)应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室内消防 竖管应连成环状。 室内消防竖管直径不应小于DN100。
第2章
消防给水系统
压力开关是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自动报警和自动控制,当 系统启动时,报警支管中的水压力达到压力开关的动作压 力时,触点就会自动闭合或断开,将水流信号转化为电信 号,传递给消防控制中心或直接控制和启动消防水泵、电 子报警系统或其他电气设备。压力开关应垂直安装在水力 警铃前,如果报警管路上安装了延迟器,则压力开关应安 装在延迟器之后。 水流指示器是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将水流流动信号转换 成电信号的一种信号发生装置,通常安装在各楼层或不同 防火分区的配水干管或支管的起始端上,其功能是在发生 火灾时,控制中心或楼层(区域)报警器能够显示发生火 灾的具体楼层或区域,以便消防队员找到起火地点及时扑 救。有叶片式、阀板式等类型。
第2章
消防给水系统
(3) 消火栓。消火栓是具有内扣式接口的球形阀式龙头。 它的一端与消防竖管相连,另一端与水带相连。消火栓的 检口直径不应小于所配备的水带的直径。消火栓有单出口 和双出口两种。单出口消火栓直径常为50、65mm两种,双 出口消火栓直径不应小于65mm。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的栓 口直径应为65mm。 (4) 消防卷盘。也称水喉。在启用室内消火栓之前,供建 筑物内一般人员自救扑灭初期火灾。栓口直径为25mm,配 备的软管内径不小于19mm,软管长度有20m、25m、30m三种, 喷嘴口径不小于6mm

最新【土木建筑】工程机械概论(11、12、14、15ppt课件

最新【土木建筑】工程机械概论(11、12、14、15ppt课件

四、 搅拌机的选用
选用搅拌机必须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所需混凝土的总数量;
(2)一次所需混凝土的最大数量;
(3)混凝土的品种、流动性和骨料的最大粒径,
(4)输送混凝土的方式;
(5)搅拌机的使用年限。
11—1—2
混凝土搅拌楼(站)
混凝土搅拌楼(站)是用来集中搅拌混凝土的联合机械装置,也称为混凝土工厂。
合比的
5 系统。配料系统由配料装置、称量装置和控制部分组成。称量过程分为粗称 和精称
6 两个阶段。称量装置有多种,如图。
4 搅拌系统
1.
搅拌楼配2~4台搅拌机,混凝土搅拌站通常只装一台搅拌机,但也有装
两台
2. 的。自落式和强制式搅拌机均可。如不配置搅拌机,就成为中心配料站,中 心配料
3. 站利用混凝土搅拌输送车进行搅拌。
自落式搅拌机按搅拌筒结构可以分为鼓形、锥形反转出料、锥形倾翻出料等型 式。图示为JZY200型搅拌机的外形。它由搅拌筒、液压进料机构,搅拌筒摩擦轮驱 动系统、水泵一时间继电器配水系统和单轴拖式底盘组成。 2. 强制式搅拌机
强制式搅拌机按结构特点不同有涡浆式、行星转子式和行星转盘式三种。JW250 型强制式搅拌机的外形如图,它由搅拌装置、上料机构、卸料机构、传动系统、配 水系统和底盘等组成。 三、 混凝土搅拌机的生产率计算
混凝土振动器是一种对浇灌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密实的机械。工作时,产生微幅 机械振动并传给混凝土,使受振混凝土呈现出 “重质液体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 混凝土的流动性,使之迅速而密实地填充在模板中。利用振动器密实混凝土的工艺 方法称为振动法,主要有插入振捣器及附着式振动器两大类。此外,还有挤压法、 离心法、滚压法等。 1. 插入式振捣器
【土木建筑】工程机械概论 (11、12、14、15)

《建筑设备概论》课程大纲

《建筑设备概论》课程大纲

《建筑设备概论》课程大纲《建筑设备概论》课程大纲课程代码CV402课程名称中文名:建筑设备概论英文名:Elementary of Building Facilities课程类别专业课修读类别选修学分 2 学时32 开课学期第7学期开课单位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流体力学》、《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蒋英建筑设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ISBN:97875640507642.汤万龙建筑设备安装识图与施工工艺习题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ISBN: 97871121319213.高远明,岳秀萍建筑设备工程(第3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ISBN: 9787112071845一课程简介《建筑设备概论》是一门与工程实际密切结合的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室内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和建筑电气工程的常用设备;了解室内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和建筑电气工程的设备布置原则;掌握室内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和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方法。

最后具有阅读设备安装图纸的能力。

二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及比重如下:序号毕业要求指标点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支撑比重1 毕业要求3.2 具有综合考虑安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结合创新思维,解决复杂土木工程问题的能力。

100%1. 本课程内容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教学内容毕业要求指标点理论教学第一章绪论毕业要求3.2 第二章建筑给水工程第三章建筑排水工程第四章供热与供燃气第五章通风第六章空气调节第七章建筑供配电系统第八章电气照明第九章建筑弱电实践教学建筑水、暖、电识图毕业要求3.22. 毕业要求指标点在本课程中的实现路径本课程通过设立若干课程目标来实现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具体课程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主要对应关系如下:课程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室内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和建筑电气工程的常用设备;了解室内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和建筑电气工程的设备布置原则。

建筑设备概论(电)

建筑设备概论(电)
灯具、开关、插座的安装方式
1)照明线路的供电要求:照明电源与动力电源的线路设计 2)照明线路的布置: 3)典型的照明配电线路:图3-17-10
b.照明工程识图
1)电气外线总平面图:架空方式、进户方式、引入位置、用电容量 2)照明配电系统图: 图3-17-12 3)照明平面布置图: 图3-17-13
第十八章 综合布线系统与建筑通信
第十五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三节 三相交流电路 a. 三相交流电源 b. 三相负载的联接 c. 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 第四节 变压器 a. 变压器的用途及结构: b. 单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c. 三相变压器: d. 特殊变压器:自耦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
补充内容
直流电路
第二章 电路的基本元件基本模型和电路定律
a.电路元件:组成电路的基本单元 ,电源 电阻 电容 电感 晶体管 电路元件: 电路元件 集成电路(模拟、 集成) 场效应管 晶闸管 集成电路(模拟、 集成) 分类: 分类:端子个数 线性性质 时变性质 有无电源 状态个数 电路物理量:电压、电流、电荷、 电路物理量:电压、电流、电荷、磁通 b.电路模型:用理想电路元件以及它们的组合模拟实际元件构成的电路 电路模型: 电路模型 模型 主要研究器件: 主要研究器件:电源与受控电源 电阻 电容 电感 晶体管 集成电路 主要研究内容:参考方向、能量与电功率、 主要研究内容:参考方向、能量与电功率、其它电路物理量 c.集总电路定律:支路、结点、回路 集总电路定律:支路、结点、 集总电路定律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F,量纲为( lm ),发光效率:每消耗1w功率所发出的光通量称为发光效率
d.照度:照射在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称为照度E,量纲为勒克 照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独升温:①.热交换器(暖气包,板式换热器), ②.电加热器, 2.加热,加湿:①.喷入50℃—100℃的水蒸气,或喷入高于 空气温度的热水。例如:开水房,浴室。
二.冷却
㈠.表冷器(表面式空气冷却器) 1.单纯降温:t ≥ t器 ≥ td, 2.降温除湿:t td,(冬季,金属表面温度空气温度) ㈡.喷淋水 ①. t水 = td,降温,如夏天给房间洒水 ②. t td 降温除湿,带走空气中水份, 这就是冬季干燥,夏季润湿的原因。 (问向空气中喷水,会有什么变化)
三.加湿 系统
单纯:①向空气中加入干蒸汽(100℃水蒸汽)
②打循环水,水→汽,空气降温,湿度增加 提供焓的概念:流动工质具有的本身的能量。 h = u + pv 非流动工质具有的本身的能量为内能。 h空气 = hair + hvap, = 1.01t + 0.001d(2501 + 1.85t) 故t↓,d↑
二.喷水室:向渡过的空气直接喷大量的水滴,空气与水滴
热湿交换。 1.组成:喷嘴(雾状水),管路,前后档水板(减 少水损失),水池,壳体 2.特点:多种空气处理过 程,具有一定的空气净化 能力,耗材少,易加工, 但占地大,对水质要求高。 水系统复杂,还需定期保 养。 现使用场合:纺织厂, 卷烟厂等以调节湿度为主 的场合。
㈡.电加湿器
缺点,易结垢
1.电热器,由管状电热元件臵于水槽中,使水沸腾产生蒸汽 ,该装臵有补水装臵,以免断水烧干。 2.电极式,由三根不锈钢棒或镀铬棒做为电极插入水中,通 电后,电流从水中流过,加热水产生蒸汽。(三相电)请同 学们考虑其道理。
四.除湿设备 ㈠. 除湿机(制冷系统与送风装臵组成)
工作原理图
3.湿负荷的内外扰因素
①.人体出汗散湿 ②.设备散湿 ③.各种湿表面及液面散湿 ④.浸透空气的携带湿量
二.气流分布方式:
不同用途的建筑,对气流分布要求不同。 ①.空间大小 ②.送风口形式、数量、位臵 ③.送风参数 ④.风量大小 ⑤.排风口位臵,都会影响气流的分布
1.恒温、恒湿,均衡,稳定的温、湿度。 2.高洁净,要求工作区洁净,且为正压,(孔板) 3.舞台,乒乓球场对气流速度要求严格,(孔板)
㈠.侧送风:
风口,百叶窗,最常用的气流组织方式,采用贴附射流型式, 结构简单,布臵方便,节省投资。 其中小面积(空间),单侧送风 跨度很大,双侧 高大厂房,中部
㈡.孔板送风
将空调送风送入顶棚上的稳压层中,通过孔板均匀送入室内。 全面孔板与局部孔板 特点:工作区温度与速度分布均匀,区域温差小。
㈢.散流器送风(喷头相象)
二.围护结构的热工要求
㈠.空调房间的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少,并应采取遮阳措施,外 窗面积一般不超过房间面积的17%,东、西外窗最好采用外 遮阳。 内遮阳可采用窗帘或活动百叶窗。 ㈡.窗缝应有良好的密封,以防室外风渗透 ㈢.房间外门,门缝应该严密,以防室外风侵入,当门两侧温 差≥7 ℃时,应采用保温门。 ㈣.围护结构的最大传热系数(与墙厚,材料在关)不宜大于 表中数据。
特点:减湿幅度大,但盐水的腐蚀性大,维护麻烦。
㈢.氯化锂转轮除湿机——固体除湿设备(下图)
由转轮,传动机构,外壳,风机,再生电加热器组成。 原理:利用含有Licl和Mncl2晶体的石棉纸来吸收空气中的水 分,吸湿纸做的转轮缓慢转动,其中3/4的截面积的蜂窝状 通道用于空气除湿,1/4面积的通道用于干燥。
四.除湿
表冷器,喷冷水除湿(属降温除湿) 还附以用液体 吸湿剂 用盐水喷淋空气 固体孔隙固体吸附剂如硅胶。 吸附时,会放热,故空气温度升高。
典型的空气处理设备:
一.表面式换热器
构造简单,占地少,水质要求不高,(在处理箱中长度0.6m) 换热器多用肋片管(也有用光管制造),钢、铜、铝材,管 内流介质(冷、热水,蒸汽,制冷剂)管外流空气,中间 流过热水,蒸汽,为加热用。 冷水,冷剂,为冷却用。 冷水也称水冷式 冷剂也称直接蒸发式。 作用: ①.升温,②.纯降温,③.降温、除湿
空调负荷的影响因素及气流分布: 一.影响空调负荷的内、外扰因素
1.冷负荷,需用供冷来消除的室内负荷称为—— 热负荷,需用供热的室内的室内负荷称为—— 湿负荷,需要消除的室内产湿量称为—— 2.影响室内冷、热负荷的内、外扰因素 ①.通过围护结构(墙,窗,顶,地)的传热量 ②.透过外窗的日射得热量。(热辐射) ③.空气浸透进来时,携带的热量。 ④.定内设备,照明等向房间的散热量。(内) ⑤.人体散热(内)
三.加湿设备 ㈠.蒸汽加湿—干蒸汽喷管fig17-3
蒸汽在管网压力作用下,由供汽管的小孔喷出,(需要由集中 热源提供蒸汽)
1.特点:
节省动力,加湿迅速,稳定,设备简单,运行费用低。 2.工作过程:蒸汽由进口1进入外套2内,对喷管内干蒸汽 起加热,保温,防止蒸汽凝结的作用。外套与外界有一定的 热传递,会使部分蒸汽凝结,则在分离室4中分离为凝水, 与蒸汽。蒸汽由调节阀孔减压(汽化)后,再进入干燥室6 ,(减压,则t↓,而外部t外 ≥ t内)则全部为干燥汽喷入 空气。
三.集中式空调系统
㈠.构成与工作过程 1.构成:过滤器,一次加热器,喷水室,二次加热器,送风 机,送风管,消声器,回风管,消声器,回风机混合室
1.定风量系统:总风量不随室内热、湿负荷的变化而变化, 送风量以房间的最大热、湿负荷确定。(浪费能源) 2.变风量系统:送风量随室内热、湿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负 荷大送风量就大,否则就小。 该系统的最大的优点:在非高峰负荷期间节约了再热热 量,及节约了风机的(风量)电的消耗。
气流
节流阀 冷凝器 蒸发器 换风扇 气流
气流
凝水盘 压缩机
工作位臵:档案馆,资料室等。
㈡.液体除湿系统 盐变软了)
(常见的现象:白糖化了,
结构与喷水室类似,但多了一套液体吸湿剂的再生系统。
工作原理:盐水溶液表面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低于同温下水
表面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因此当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盐 水表面水蒸气分压力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将会析出被盐水吸 收,(液体吸湿剂)。 当盐水溶液的浓度下降后,需再生——加热溶液,使一部分水 分蒸发,而浓度增加。
五.空调机组:
冷却大多风冷,大容量水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 发器)冷冻机,空气过滤器,风机,热交换器。 有的用电加热和加湿器。
第三节
室内气流组织
建筑布置与热工要求:
一.空调房间的建筑布置
空调的热负荷,湿负荷与建筑布臵及围护结构有很大关系。 所以在布臵上要: 1.远离产生大量污染物及高温高湿房间 2.远离噪音源(如水泵房) 3.各房间要尽量集中,且同参数要求的房间尽可能相邻或上、 下布臵 4.室内温湿度波动小的房间(如0.5℃),应尽量在室温波动 允许较大的空调房间内。
四.半集中式空调系统,风机盘管(fan-coil)+新风机组
空调机房处理新风后送入室内,室内空气由风机盘管处理 (加热/冷却) 两者混合后送入室内。 旧房改造,由于无法布臵新风 管,故通常在墙上开个风口, 装上过滤器,以引入新风。 Fig15-4。
该系统的优点:布臵灵活,各房间可独立调节,噪音较小, 占建筑空间少,运行经济。 缺点:机组分散设臵,台数多时,维护工作量大,因 有凝水,故需经常清理,以防霉菌产生。
㈡ 作用
1、工艺性空调 满足生产,实验,电子,医院手术,考古研究(防止氧化的 保护气体空调) 2、舒适性空调 满足人体舒适需求。
㈢ 手段
将室外空气送到空气处理设备中进行冷却,加热,除湿, 加湿,净化(过滤)后,达到所需参数要求,然后送到室内, 以消除室内的余热,余湿,有害物,从而得到新鲜的,所需 的空气。 冬季,也有通过用超声波加湿器,红外加热器等来改变 室内的局部环境的方法。
空气调节
第一节
一.空调的任务与作用 ㈠ 定义
概述
采用技术手段,把其个特定空间内的空气环境控制在一定状 态下,使其满足产品的生产工艺要求、或人们舒适要求。 1、控制的参数:温度(t),湿度(d),空气流速(v),空气压 力(p),空气的清洁度,空气的组成成分,噪音。 2、上述干扰参数的来源: ①.室外气候的变化,如热辐射,风 ②.室内人员的活动,机械设备的运转
空调系统的分类与组成
一.基本组成部分:
冷热源——空气处理设备——输送与输配管道——房间
㈠.空调处理 ㈡.处理设备中还有净化设备 (加湿,减湿,除尘,隔噪音),以达到洁净度(要 求) ㈢.输配 包括风道,风机,风阀,风口,未端装臵(风机 盘管) ㈣.热源 蒸汽锅炉,热水锅炉,热泵,电热。 冷源,制冷机
平送,层高较低,室温波动有要求 下送,使新风能较好 地覆盖整个工作区,风量较大
㈣.喷口送风,
大礼堂,体育馆(场),高速喷口喷出,在室内空间形成大 的回旋气流。
㈤.条缝送风,
属扁平射流,与喷口型相比,射流短,温差速度衰减快,适用 于散热量大,只要求降温的房间或民用建筑的舒适性空调。 大多数纺织厂用此方式。
特点:吸湿能力较强,维护简便。
五.电加热器 通过电阻丝发热来加热空气的设备。 特点:加热均匀,热量稳定,易于控制。耗电大。
用于精度要求高的空调系统。
六.空气净化设备(用于除去灰尘,飞尘) 原理:利用纤维对尘粒的惯性碰撞,拦截扩散,静电等作用,
使得灰尘附在纤维布上,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的纤维布需定期清洗及更换。 使用中
㈥.回风口
回风口位臵对气流的流型与区域温差影响很小,故除高大厂 房空间外,一般仅在一侧集中布臵,回风口。
第三节
基本的空气处理手段:
空气处理
首先介绍水蒸气,水相互转换时,能量变换的关系。对空气 的处理主要包括: ①.热、湿处理(加热,冷却,加湿,除湿) ②.净化处理。请同学们谈一下降温的方法
一.加热:使空气的温度升高 方法有:
根据拦截灰尘颗粒的大小分为:
㈠.初效过滤,5m,一般净化要求,或I级处理。或作为中, 高效要求的空调系统的前级保护。 ㈡.中效过滤,适用于中等净化要求的系统,如手术室。 ㈢.高效过滤,适用于超净空调系统,如实验室,微电子生产 车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