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中教研

合集下载

莞市第十届普通教育科研成果奖的决定

莞市第十届普通教育科研成果奖的决定

李永帮 石碣袁崇焕小学 李永帮 黄世好 何衬嫦 谢焕顺 唐兰清 麦衬兰
实施数学学习指导教学创新,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 卢业武
厚街镇溪头小学 方衬云 方桂芬 陈润凤 彭万清 方洁云
能力的探索
刘佩云
优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肖庆铭 厚街中学
陈武乾 陈真新 刘飞雄 钱琼林 付建全 赵军志
项目名称
“尝试教育理论”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构建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校园的探索 小学互动型孝敬教育的实践 德行天下 小学体验式德育活动的探索 幼儿保健“五一三”工作流程的研究与实践 加强青少年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三等奖(51项)
主持人 工作单位
研究主要参与者
何凤兰 长安镇新安幼儿园 廖素娴 蓝惠文 蓝梦君 余味兰 谭娟娟 陈婷
徐朝君 常平黄水职业中学 程贤佑 陈日钧 邓祖芬 邬爱民 凌启然
黎瑞和 高埗镇西联小学 黄笑燕 熊伟权
吴房添 长安中学
莫广良 东城区第一小学 罗婧 周小玲 余妙芬 刘蔓英 张克严 陈飞雅
—6—
项目名称
中职学生好词丽句的积累与运用探索 《蜡染》校本教材 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探索 小学语文个性化小练笔教学模式的研究 小学班级阅读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美术个性化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任务驱动下的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探索 小学读经诵典课程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小学蜡染艺术教学的探究 中学作文命题结构与方式的实践研究 小学写字教育校本教研的探索 初级中学书法特色教育的研究 促进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开展“每日一句”积累活动的探索
陈 梦 长安中心幼儿园 刘建新 赵忠芬 周燕
罗焰琼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陈润全 长安中学
吴房添 殷武桂 林俊峰 陈嘉胜 邹慧 付昭权

东莞中学语文科组长叶健刚

东莞中学语文科组长叶健刚

莞 中 教 研第七十五期 2009 年 12 月 29 日,东莞市普通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工作会议在东莞中学初中部召开。

在秦景昌副校长的带领下,我校12名市学科带头人,参加了会议。

三年来,我校的市学科带头人通过讲座、带课、培训、听评课等多种形式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而且让更多的骨干教师看到了专业发展的前途,看到了发展的方向。

他们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不但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而且带动了一批年轻教师的成长,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为促进东莞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经市考评小组考察,都获得了“市级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

本期《莞中教研》,我们刊出这些老师的简介和他们近年的工作总结,供大家学习。

叶健刚 大学本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东莞中学语文科组长,东莞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东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广东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多次被评为校级和镇级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并获东莞市教书育人优秀教师、东莞市中小学教学改革积极分子、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被东莞市教育局聘为东莞市首批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被广东省教育厅聘为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专家。

在东莞中学工作六年,带过五届高三,同时一直担任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带领毕业班老师兢兢业业,勤奋工作,使东莞中学近年来高考语文成绩在省内名校中一直稳居前列,并夺得2007年省语文单科状元。

2005届所带物理班平均642分,2008届所带政治班平均116分,学生冯嘉祺以134分获市语文单科第一。

近年来一直是市高三语文中心组成员,在高三统考或一模阅卷时担任作文组长。

关注课改,以研促教,积极参与课题实验,获市级以上论文奖、竞赛奖十余项,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主编十多部教辅资料。

每年都多次承担校内公开课,并应邀在市内外学校上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教学方面的观摩课,作面向全市或全校语文教师的专题讲座。

叶健刚 最近三年,我一直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也一直担任高三备课组长和语文科组长,同时,作为东莞市首批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我深感责任重大,不容懈怠,因此夙兴夜寐,兢兢业业,以高尚的师德要求自己,以真挚的爱心对待学生,以严谨的态度从事教学,以无私的合作回报同事。

【免费下载】关于东莞市中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

【免费下载】关于东莞市中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

【免费下载】关于东莞市中学数学优秀教学论⽂评选结果的通报关于2010年东莞市中学数学优秀教学论⽂评选结果的通报各中学:2010年中学数学论⽂评选共收到论⽂310篇,经评审⼩组初评,共评选出228篇论⽂,再由评审⼩组复评。

全体评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了个⼈评分和集体讨论相结合、定量评分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式,历时两个⽉,共评选出⼀等奖7篇、⼆等奖59篇、三等奖95篇,获奖名单见附件。

本年度论⽂的总体⽔平较⾼,注重了对课程标准与实验教材的研究,体现了中学数学课程改⾰的新理念,注重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可操作性较强。

同时,还存在⼀些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部分论⽂的数学学科特点不明显;②罗列例题,缺乏⾃⼰的观点和必要的理论依据。

希望获奖的⽼师继续努⼒,戒骄戒躁,争取更⼤成绩,同时也希望学校对获奖的⽼师给予表扬,以资⿎励。

附件 2010年东莞市中学数学教学论⽂评选获奖名单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东莞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O ⼀O 年⼗⼀⽉⼆⼗六⽇附件 2010年东莞市中学数学教学论⽂评选获奖名单序号作者学校论⽂题⽬获奖等级1蔡映红长安实验中学构建优效课堂促进学⽣发展12蒋美衡东莞中学松⼭湖学校消除⾼中⽂科学⽣数学学习障碍的策略探究13冷芬腾⽯龙第三中学凸显核⼼,提⾼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14杨波⽯龙中学⾼中⽣数列学习中的理解障碍及对策研究15李洁⽂东莞中学松⼭湖学校初中数学⾃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讨16黄玲东城初级中学例谈数学思想⽅法在初中探究题教学中的运⽤数学17陈楚云东莞中学⾼三数学优质课堂教学实践18林炳超⼤朗⼀中“测量瓶⼦内径”数学项⽬活动的案例研究29林少珍东坑中学例谈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210杨锋茶⼭中学浅谈初中⼏何的教学策略211黄超亮东莞市第四⾼级中学⼀节⾼中数学课的磨课经历与思考2对全部⾼中资料试卷电⽓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电⼒保护装12庞进发东莞中学⾼⼀学⽣函数学习的障碍分析213易保健东莞中学初中部新⼈教版⼋年级数学教材使⽤后的⼀点想法214杨勇常平中学化归在含参数不等式恒成⽴问题中的应⽤215全坤利⽯龙中学⾼三数学教学低效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216汤艳如东莞中学初中部整合教材,优化学⽣学习过程217邓振江沙⽥中学修炼“转换术” 提⾼数学解题能⼒218赵银仓东莞中学试谈不等式证明问题的分析策略219庞兴东莞中学重视整体观念,优化学⽣数学认知结构220揭烽东莞市第五⾼级中学把握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提⾼备考效率221杜咎⽯龙第三中学培养初中学⽣数学解题能⼒的实践与思考222孙树德⾹市中学对⼀道经典⼏何题进⾏变式教学的深层次思考223刘世锦万江中学求解三⾓函数最值问题的误区分析及对策224袁永权⽯龙中学浅谈转化⾼中数学学困⽣的有效策略225杨芳萍⼴荣中学巧⽤数形结合思想226肖志军东莞⾼级中学多⾓度培养学⽣的审题能⼒227黄志清⽯龙第三中学“核⼼循环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228丘桂如清溪中学转变观念,让数学课堂活起来229胡安兴清溪中学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的策略初探230刘统华东城初级中学不完全归纳法的应⽤231赖赣萍⽯龙⼆中通过例题教学,提⾼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232袁巧嫦常平中学初中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233江青松寮步中学周长和⾯积都相等的两个三⾓形全等探讨234杨秀长安实验中学初中数学建模的困难及解决办法235赵亚莉⽯龙第三中学初中数学课本习题⼀题多变的教学思考与探索236蓝⼩军企⽯中学问题_学法_思维—⾼中数学探究性学习“三步曲”237刘翥远东城初级中学从三道竞赛题谈数学思维“三部曲”238刘树标⽯碣中学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例题设计239张宇恩东莞中学初中部优化课堂提问,提⾼课堂效率240郭贵锋振兴中学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241钟海平常平中学变式教学在⾼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242邹秋菊长安实验中学“⼀题多变”的解题教学,打开学⽣思维的通道243周⼩莹东莞中学松⼭湖学校初中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的尝试244陈雪霞济川中学初中⼏何⽂字命题的教学策略245黄薇钟凤婷济川中学浅议七类“逆向推理”型问题的解法246叶少芬东莞中学初中部浅谈如何让数学教学不断创新247周应祥东莞市第四⾼级中学浅谈平⾯向量应⽤中的⽅程思想248张炳坤南城中学实验操作三⾓板探究中考复习题249卢润林东莞⾼级中学谈数学解题的教与学250黄婉笑东莞中学初中部谈谈让初中⽣轻松学数学的⼏点做法251许少艺⽵溪中学新课标下提⾼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探究252曾海玲⼤岭⼭中学浅谈⾼中数学的变式教学253马伟荣虎门五中理解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给学⽣减减负2、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关于教研活动心得体会(通用6篇)

关于教研活动心得体会(通用6篇)

关于教研活动心得体会(通用6篇)教研活动心得体会1莞城英文实验学校许立华在开学的第三周莞城区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在我们学校举行,这次活动是由莞城中心小学的老师带来的,他们展示了自己精彩的校本教研活动。

参加此次活动让我受益良多。

在一开始我对校本教研还不是很明白,但通过中心小学老师数学公开课的展示,以及精彩的讲座,让我很清楚的真的什么是校本教研。

同时我也觉的这样的活动真的很好,有助于老师教学的快速成长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活动中陈老师做了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觉得她谈的十分真切也很适用。

在注意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中我们应做到:1、问之有“境”,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某种悬念;让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人。

2、问之有“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概括,创新的能力。

3、问之有“情”,教师提问时要有激情;创造民主和蔼的课堂教学氛围。

4、问之有“度”,这里的度不仅仅是课堂的温度,更重要的是深度和广度。

5、问之有“法”,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

提问的形式要不断的变化。

的确如此,如果我们的没堂课都能做到以上的几点,关注到课堂的有效提问,那课堂的效率将一定会有所提升。

在活动的最后一位老师给大家做了读书分享,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她做完自己的读书分享汇报仿佛自己也读过这本书或是很想去拜读这本书,可见她的汇报是很真切,动人。

今天的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下午,但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希望多的参加这样的活动,在参与中学习提升自己,以丰富自己的教学。

教研活动心得体会2今天我有幸参加了中心校组织的在学校的英语教研活动。

三位老师的精彩展示,对我来说是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

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一、胡老师教态自然,轻松熟练。

可见在备课方面用功之深。

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深入浅出。

上课前在黑板上板书的表格,在教学中起了重要作用。

整个课堂显得完整,首尾相应。

我个人觉得稍微有所不足之处的是可以在精心处理一下PPT。

二、李老师声音清晰动听。

关于2011年东莞市中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教学课件、教学

关于2011年东莞市中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教学课件、教学

关于2011年东莞市中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教学课件、教
学案例评选结果的通报
各中学:
东莞市中学语文教研会2011年年会论文、课件、案例评选工作已顺利结束,共收到各校送来的参评论文近600篇。

经中学语文教研会组织评审小组按程序严格、认真的评审,评出年会论文一等奖6篇、二等奖70篇、三等117篇,课件、案例若干(见附件),经过公示,现予以最终确认并正式通报。

本年度论文的总体上体现了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可操作性较强。

同时,还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缺乏一定的前沿理论依据;①部分文章过多关注应试方法与技巧。

希望获奖的老师继续钻研,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争取更大成绩。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东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
二○一一年十二月五日
附件1:东莞市中学语文教研会2011年年会论文获获奖名单
一等奖(6篇)
二等奖(70篇)
三等奖(117篇)
附件2:东莞市中学语文教研会2011年年会案例获奖名单
附件3:东莞市中学语文教研会2011年年会课件获奖名单。

在语文教学中涵养丰富的人文底蕴

在语文教学中涵养丰富的人文底蕴

17聚焦EDUCATOR在语文教学中涵养丰富的人文底蕴查丹 |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践行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天然使命。

文学作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敏锐的思考力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思辨性的比较阅读,培养学生多元的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疫情后不确定性增强的时代,要让学生远离功利主义和精致的利己主义,就要培养学生多元的价值观念。

文学作品本身是丰富多元的,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篇目进行比较阅读,通过“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的思辨,让学生感知多元的价值观念。

例如,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我将《短歌行》《归园田居》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创设“如果穿越时空,你更愿意做曹操还是陶渊明”的情境,让学生认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曹操式的积极进取和陶渊明式的归隐田园,明确两种人生态度没有优劣之分,“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他们呈现出的正是多元的人生选择。

尤其当学生将陶渊明解读为“消极避世”时,要让学生明确陶渊明的“归隐”是为了“守拙”、顺应“本性”,体现了他对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而陶渊明式归隐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他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让我们看到了更丰富的生命范式。

通过对经典篇目的深度学习,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经典篇目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先哲的智慧,通过对经典篇目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例如,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深入思考“曾皙之志能不能代表儒家思想”的问题,学生发现在其他三子“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可使足民”“愿为小相焉”的志向中,人成了实现强国、富民、礼治的工具。

而在曾皙之志中,“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绘的则是一幅自由快乐的生活图景,“冠者”“童子”自在舒展的生命状态体现了儒家对个体生命的终极关怀。

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15篇

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15篇

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15篇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1通过这次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正所谓教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听一遍有一遍的心得。

特别是观摩别人同内容的课和听了同行的评议之后,会对课本有更深的理解,把这种感受和理解记录下来,对别人对自己都会有所启发。

反思这次教研活动,我感到自己有如下的体会:一、拓宽视野,丰富了教育教学艺术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

”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并在相互的听课过程中,其他教师的一些缄默的知识和情境性教育机智可以被相互体会。

二、智慧碰撞,构建了多重对话平台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都是孤立地、分别展开的,在每个学校都很难做到集体备课,这种长期的“孤立”和“隔离”也给教师的成长和共同进步设置了很大的障碍。

通过这次的教研和评课活动,教研组内形成了浓厚的研讨合作氛围,我们就每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心扉,发表自己对听课后的感受和看法。

经验丰富的教师乐意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供其他教师观摩和分享,同时也为新教师表达和检验自己的思想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在集体评议讨论时,我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在讨论中,我们的思想发生了碰撞,我们讨论得越深入,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越透彻,一些平时上课时不太注意的问题也被发现了。

比如:教师提问时对问题的设计要明确,否则学生的回答就不会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去;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幻灯片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一味追求画面漂亮,这样反而会分散了学生对重点内容和主题内容的注意力等。

三、相互对比,引起教师对授课方法的思考此次活动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法,分别为授课式教学和导学式教学,授课方法无所谓好坏,一节课结束后主要是反思教学效果。

这种效果一方面是与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三维的课程目标;二是从现场效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是否被激发出来,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初中物理教研组总结(6篇)

初中物理教研组总结(6篇)

初中物理教研组总结回顾即将结束的这一学期,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开好第一次科组会:本学期伊始,召开物理教研组了新学期的第一次科组会,认真学习讨论学校的和工作要求,并结合本科组的实际提出科组新学期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使老师们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职责。

二.配合学校组织开展了“优质高效课堂六环节教学模式推广和应用”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按照学校的部署和要求认真组织科组老师开展互相的听课、评课和说课活动,通过此项活动,浓厚了科组的教研氛围,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规范了常规教学行为,____-____学年度第二学期物理教研组工作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组教师全部参加了我校首届教学节精品课展示活动并获得好评。

三、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配合学校(自____.,____此标记。

)开展的双爱好活动,物理组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实验探究---物理实验。

四、本学科教学常规方面我觉得我们组的每位老师都非常敬业,从未出现过上课迟到早退等情况;每位老师都非常关心爱护学生,耐心解答学生问题,经常鼓励学生树立他们的信心;而且尽管每位老师任教班次多,但大家都是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从备课、准备教学材料到上课等都一丝不苟,特别是实验课,每节实验课的课前预做必不可少,力求使每一堂课都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本学期,我们的任务应该说比较重,要面对今年的中考,我们组老师能团结互助,不斤斤计较,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还主动向其他科要课上,以至能够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

对作业的批改和辅导,每位老师的批改量都大,但我们都精选了作业,而且全部都是全批全改;学生存在的问题,基本都即时作了讲评和辅导。

本学期生物组应该说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分配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小科组也应该有大作为”,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更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我校的生物教学工作搞得更有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莞中教研第七十三期2009年,在优质生源较大幅度减少的困境中,东莞中学再次展示了莞中教师的教育智慧和莞中学子的竞争实力,新创多项纪录:8位同学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创我校恢复高考以来录取最好记录;约95%的幸运儿拿到本科大学的通知书,破恢复高考以来我校最高记录。

创造这些成绩的是我们这些善打硬仗、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莞中人。

下面呈现的是2009届的高考工作经验,相信这些用心智和汗水提炼出来的新形势下高考备考新途径、新方法,能给我们,尤其是奋战在2010届高三岗位上的新高三教师以直接的启迪。

执笔人:贺敏生谭琳2009年,我校高三师生弘扬莞中精神,勇闯难关,自我加压,在“实”字上下功夫,严格管理,在“细”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高考实现了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我校应届毕业生873人参加高考,全省文科总分前50名中,我校占5人;600分以上达408人;重点上线率达61%;本科上线率高达95%,破恢复高考以来我校最高记录;陈阳、巫逸犇、叶键懿、方嘉鸿、王朗、何庆钦、邓婉文、邓荣超等8位同学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李思艺同学被全美综合实力排名十六位的美国艾默里大学录取、陈萱同学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林霄同学被香港科技大学录取并获半额奖学金,创我校恢复高考以来录取最好记录。

被国内其他211工程名校录取的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人、复旦大学1人、中国人民大学4人、浙江大学2人、南京大学1人、北京交通大学3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人、北京邮电大学1人、北京师范大学2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人、南开大学1人、吉林大学2人、厦门大学1人、山东大学3人、武汉大学4人、华中科技大学2人、武汉理工大学3人、湖南大学2人、中南大学2人、中山大学96人、暨南大学32人、华南理工大学42人、四川大学3人、重庆大学1人、电子科技大学8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人等。

教师辛勤的劳动,为每位高三学生人生理想的实现撑起了一片蓝天,架设了一座通往成功的桥梁。

实践证明,本届高三在探索新形势下高考备考新途径、新方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们的主要做法与体会是:一、提高高考上线率,实现家长与学生的最大愿望是高三年级工作的指导思想。

东莞历来就有重视教育、重视高考的优良传统,做父母的含辛茹苦把子女送往学校学习,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子女学有所成,通过高考考取理想的大学,这是东莞广大群众对东莞中学办教育最强烈、最现实的期盼。

因此,从高一开始,我们就把提高高考上线率作为显示学校办学实力,凝聚学校人气,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内容来思考、来谋划,三年来,处处为学生的前途着想,时刻为每个家庭的实际利益着想,时常为学校的声誉和发展着想。

这是我们克服复习迎考过程中各种困难的动力。

莞中教研第七十三期教导处主编二○○九年九月二十九日二、明确目标,准确定位,工作计划做到远期有规划,近期精细化,是实现高考新突破的首要条件。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从高一开始,年级就开始强化教师的目标意识。

针对本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确定了“认清形势,准确定位,确保目标,全力冲刺”的指导思想,经过认真测算,制定了“确保上线,优生比例稳中有升”的战略目标。

然后逐级分解高考任务,使全体师生都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为确保目标的实现,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是虚心学习我校07、08届高三备考经验,借鉴兄弟学校的一些成功做法,在级组工作规划与实施中,力求减少失误,少走弯路,多做实事,少折腾。

二是从分析教育改革和考试、招生改革形势入手,从分析学校师生的教情、学情上找到高考备考工作的切入点,早计划、早部署。

做到工作计划远期有规划,近期精细化。

高二学期还没有结束,年级就开始制订高三全年的备考工作思路,对高三学年的复习工作(包括时间、进度、具体措施等)作了周密的部署。

高三的每个学期,每个时段以及每次考试,包括摸底考试、市统考、六校联考、各次模拟考试,甚至每周、每天的安排,都有精细的计划,使教师和学生对每个阶段的教学与复习胸中有数,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

这些超前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备考。

三是教育师生牢牢树立目标意识与计划意识,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科、每一位教师都要明确自己每一阶段的具体目标,切实保证计划的实施与落实。

这些措施,保证了复习节奏的平稳进行,减少了盲目性与低效性,同时也增强了师生的自信心,即使在联考以及模拟考试中和兄弟学校相比出现了一些不利情况,师生也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保证了我们越战越强的良好势头。

三、上下齐心,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团结协作是实现高考新突破的良好环境。

2009年的高考备考,我们确实面临了许多困难。

一是优质生源比以往减少了百分之二十,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在教学与管理方面,我们面临着新的课题。

二是高三教师队伍相对年轻,17个班主任中,没有高三班主任经验的达7人之多,占班主任总数的41%,初次担任高三教学任务的教师有 7人。

这些新班主任新教师,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三是学校基建也给复习迎考工作带来一定的干扰,高二阶段1至9班在中心小学及学校的拆建声中度过了整个一学期,进入高三的头两个月整个年级不同程度的受到基建噪音冲击等等。

在周边兄弟学校不断崛起,而学校优质生源部分丧失等不利形势下,我们能否保持优势,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09年的高考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与发展。

要使09年的高考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依靠高三全体教师的智慧与力量,依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特别是在新班主任新教师较多的情况下,团结协作这一点尤显重要。

面对困难,我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校长、下级行政和老师上下一条心,同心同德,共度难关。

优秀的团队没有输家。

一年来,年级把打造团队精神,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作为年级工作的重心,作为取胜的关键。

具体做法是:1.备课组坚持集体备课,精心设计复习教学方案,统一教学目标、要求和复习的大致进度,理清各章节内容的知识网络及其交汇点,准确把握各复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疑难问题集体讨论。

备课组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不论是功底深厚的教学权威,年富力强的教学骨干,还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都能各尽所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做到群策群力,各尽所能,充分发挥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发挥集体智慧,解决年级与班级出现的问题。

班主任工作压力大,我们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做到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在办公室营造家的氛围,工作上互相打气,互相减压,增强合力,补台而不拆台。

班级管理中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我们改革班主任例会,把班主任例会开成工作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工作减压会,情感交流会,务实而有人性化,力求内容精炼有效果,避免会议流于形式。

3.依靠班主任与备课组长两支力量,发现与解决备考过程中的问题,年级重要措施的制定,必须先在班主任备课组长中充分酝酿讨论,做到决策民主化。

实践证明,班主任、备课组长这两支力量,在落实学校、级组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协调任课教师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 .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充分肯定教师的个性与才华,大力提倡师生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与成绩,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

例如开设四个辅导室,为教师一对一辅导学生提供便利条件。

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教师的教学特点与才华,配合班主任,及时协调教师教学个性与学生学习个性之间的矛盾,整个高三学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都比较和谐。

5.学校领导对高三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教师工作个性的包容、理解和支持。

针对本届高三的实际情况,黄校长学年初就明确提出,本届高三优秀生的数量能够达到去年的80%就算完成任务,给高三教师减压。

同时,黄校长还亲自给高三学生作专题报告,甚至下到班级上班会课,解决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

这些活动,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尤其是在联考、模拟考形势不利情况下,黄校长以及其他几位校长,首先是信任我们教师的工作,肯定教师的成绩,肯定学生付出的努力,在不同的场合利用各种机会,给教师与学生种种鼓励与关怀。

正是这种信任、这种鼓励、这种支持,激励高三全体师生奋力拼搏,终于在09年高考中,交出了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

四、形成良好班风、学风,严格管理,科学备考,是提高复习质量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班风学风是提高高考备考质量的基本保证,而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离不开严格的管理,教育教学成绩的优劣,关键在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关键在班主任。

因此,加强班级的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保证学校制度的落实,保障学生在校内的正常学习生活,是年级的头等大事。

在这些方面,年级做了以下工作。

1.班主任坚持跟班制,做到责任明确,目标到位。

学年开始,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我们结合高三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年级管理要求。

要求每位班主任树立质量意识,目标意识与服务意识,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质量”,对学生实行全天候服务,无空档管理。

2.果断实行班主任值日责任制,每天安排两个班主任与学生同作息,检查早读、晚修、课堂教学出勤情况与行为规范,督促学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处理当日发生的各种问题,并将当日检查情况通报级组,在保证年级早读、晚修、日常教学正常秩序及效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个措施,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让班主任工作张弛有度,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3.班会课讲求实效。

各班班会课除落实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的各项学习教育要求外,能够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组织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比如针对高三学生面对升学压力,思想情绪不稳定的情况,班主任根据学生思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深入细致耐心的工作,把“严格要求和奉献爱心”结合起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教会他们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在常规管理中,始终坚持德育为首,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遵守行为常规的自觉性。

4.规范年级自修室的使用,提高年级自修室的使用率,给教师辅导及部分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辅助的学习场所,避免了对晚修不利的干扰因素。

5.严格管理还具体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动态管理上,以保证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正常化。

年级在强化常规管理的同时,还强化年级、班级的教研功能。

一是从严治“考”。

不管什么考试,都严格操作,科学安排,挤出“水分”,不留漏洞,确保成绩的“实”。

二是考后及时召开年级教师会,细致分析从年级到班级,从备课组到个人,从教师到学生,从管理到教学各方面的得与失。

要求各班主任根据学情制定“提优促中补差”管理目标,把需要帮助的学生落实到每位任课教师。

三是对于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