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职称的八大好处

合集下载

中级职称作用与功效

中级职称作用与功效

中级职称作用与功效
中级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等级,通常在工程、教育、医学、会计等领域使用。

拥有中级职称可以带来以下作用和功效:
1. 职业发展:中级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代表着个人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较为复杂的工作。

拥有中级职称可以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晋升到高级职称或管理岗位。

2. 提高薪资:在一些行业中,中级职称与薪资水平直接相关。

拥有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通常可以获得更高的薪资待遇,这也是许多人努力争取中级职称的原因之一。

3. 增加竞争力:在求职过程中,中级职称可以作为个人专业能力的重要证明,增加个人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拥有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

4. 提高社会认可度:中级职称是对个人专业能力的认可,拥有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声誉。

这对于个人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地位的提升都有积极的影响。

5. 参与项目评审:在一些行业中,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有资格参与项目评审、技术论证等工作,这为个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中级职称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功效。

然而,不同行业和地区对中级职称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可
能有所不同,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解。

职称评定对企业的好处

职称评定对企业的好处

职称评定对企业的好处
1、招标投标。

一些工程的招投标,如果企业没有职称是无法进行招投标的,因为很多项目施工是要求企业需具备多个职称人才,职称是招投标评定的门槛,也是不同施工岗位的基本需求。

2、资质维护和办理。

建筑企业施工是需要资质的,而资质办理是需要一定数量的具备中级职称人才才能申请资质,否则,一旦动态核查,没有职称相关人员,您的资质很有可能会被吊销。

3、资质升级。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需要具备一定职称的人才,也会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或者承接项目的需求中,逐步的增加中级职称人才的需求,储备高级职称的人才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一众同等性质的经营中脱颖而出。

通过后的职称评定

通过后的职称评定

通过后的职称评定职称评定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来对职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和认定的过程。

通过职称评定是每一个职业人员在职业生涯中发展和晋升的关键一步。

本文将探讨通过后的职称评定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一、通过后的职称评定意味着个人能力得到认可通过职称评定意味着个人在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得到了专业组织或者相关机构的认可。

这不仅对个人来说是一种荣誉,也对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后的职称评定可以证明个人在专业领域内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个人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后的职称评定提升了职业竞争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通过职称评定意味着个人在同行业中具备了更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得个人在职业竞争中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

在求职过程中,通过后的职称评定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加分项,使个人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面试机会。

同时,通过后的职称评定也可以提高个人在岗位上的工作能力和业绩,从而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晋升机会。

三、通过后的职称评定对个人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职称评定不仅仅是对个人已有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个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和激励。

通过后的职称评定会激励个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推动个人向更高的职称迈进。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通过职称评定可以为个人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升。

四、通过后的职称评定为个人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职称评定后,个人能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职称评定是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评定可以使个人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的认可和信任,有机会接触更高层次和更复杂的工作内容。

同时,职称评定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通道,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选择空间。

综上所述,通过后的职称评定对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职称申报对企业的意义和作用

职称申报对企业的意义和作用

职称申报对企业的意义和作用
职称申报对企业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员工专业水平:职称申报要求员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和技能,因此,申报职称可以促使员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为企业提供更专业、更高质量的工作表现。

2.增强员工归属感和积极性:职称是员工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
标志,获得职称对于员工来说是一种荣誉和成就感。

企业鼓励和支持员工申报职称,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有一定比例的员工获得高级职称可
以提升企业的专业形象和竞争力。

对外界来说,拥有高级职称的员工意味着企业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水平较高的团队,能够提供更专业、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4.提高组织管理水平:职称申报过程往往需要员工进行一定的
自我反思和个人定位,深化对自身职业发展需求和目标的认知。

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的专业优势和发展潜力,为员工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提升整体组织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职称申报对企业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专业水平和提高工作质量,同时也能够增强员工归属感和积极性,
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以及提高组织管理水平。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支持和鼓励员工进行职称申报。

职称的意义作用分类介绍

职称的意义作用分类介绍

职称的意义作用分类介绍职称是指在特定行业或职业中,通过一系列考试、评审、论文等方式获得的一种荣誉称号,代表了个人在专业领域的学术水平和职业能力。

职称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类介绍。

一、职称的学术意义:1.知识储备:职称的获得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和学术评审,在此过程中,个人需要进行大量的知识积累和学术研究,从而提升了自己在专业领域的学术水平。

2.学术声誉:职称是对个人学术研究成果的认可,代表了个人在专业领域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

职称的获得会提升个人在学术界的地位,并有助于进一步拓展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的机会。

3.激励创新:职称的评审对个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这种评价机制激励了个人在研究中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促进了专业领域的科学发展。

二、职称的职业晋升意义:1.职位晋升:职称通常是在特定岗位晋升的重要条件之一、拥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更容易获得职位升迁的机会,进一步担任一些高级管理层的职位,享受相应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2.专业内核心人才:职称的获得代表了个人在专业领域的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成为专业内的核心人才。

这会为个人提供更广泛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增加就业竞争力。

3.职业发展机会:职称对个人找工作、转换岗位、调整职业方向等职业生涯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更有可能被用人单位看重,给予更多的机会和岗位选择。

三、职称的社会影响力:1.社会认可:职称的获得是对个人在专业领域内所作贡献的认可,代表了个人的专业素养和社会价值。

职称的持有者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2.行业引领:职称的获得代表了个人在行业内拥有一定的权威地位和影响力,能够对行业的发展和规范起到引领作用,推动行业的进步和提高整体的专业水平。

3.业务合作:职称的获得会吸引更多专业人士与自己进行学术和业务合作,增加个人的合作机会,提升个人在行业内的合作伙伴网络。

综上所述,职称在学术、职业晋升和社会影响力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职称对个人的好处

职称对个人的好处

职称对个人的好处职称是指在特定领域具有一定资格与能力的称号。

获得职称不仅可以证明个人在该领域的专业能力,还可以为个人带来诸多好处。

职称可以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

在某些领域,特别是一些高端职业领域,拥有一定的职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职称可以证明个人在该领域的专业能力和经验,从而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信誉。

例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等职业,在拿到相应的职称后,就可以更容易地在社会上受到认可和尊重。

职称可以帮助个人提高薪资水平。

在拥有一定职称的情况下,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经验都得到了认证,这样在职场上就更有话语权。

职场中,公司会更愿意给拥有职称的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待遇。

另外,拥有职称的员工也更容易获得晋升和加薪的机会。

第三,职称可以为个人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拥有职称的人在职场上往往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因为他们的专业能力得到了认证,公司会更愿意让他们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

这样一来,个人的职业发展也会更加顺利。

第四,职称可以帮助个人扩大人际关系网。

在获得职称的过程中,个人会遇到很多同行和专业人士,这些人对个人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同时,拥有职称的人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网。

第五,职称还可以帮助个人提高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在获得职称的过程中,个人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和时间,这样一来,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也会随之提高。

同时,职称也会让个人更加自信地面对职场上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职称对个人的好处是非常多的。

无论是提升社会地位,提高薪资水平,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扩大人际关系网,还是提高自我认知和自信心,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因此,个人应该积极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争取早日获得自己的职称。

职称申报解读

职称申报解读

职称申报解读职称申报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和业绩,向相关机构提交申请,以获取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过程。

以下是关于职称申报的详细解读:一、职称申报的意义1. 提升个人价值:职称是衡量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重要标志,获得更高职称意味着个人在专业领域内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2. 促进职业发展:职称申报成功可以为个人带来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如晋升、加薪、担任更高职务等。

3. 提高社会地位:职称作为一种荣誉和身份的象征,可以提高个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声誉。

二、职称申报的条件1. 学历:申报不同级别的职称需要满足相应的学历要求,如初级职称一般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职称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等。

2. 工作年限:申报职称需要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要求,不同级别的职称对工作年限的要求也不同。

3. 业绩成果:申报职称需要提供个人在专业领域内的业绩成果,如论文发表、项目参与、获奖情况等。

4. 其他要求:根据不同行业和地区的规定,可能还需要满足其他特定的条件,如继续教育、外语水平等。

三、职称申报的流程1. 了解政策:在申报职称前,需要详细了解相关政策、规定和流程,确保自己符合申报条件。

2. 准备材料:按照要求准备申报材料,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历证明、工作经历、业绩成果等。

3. 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给相关机构,并按照要求缴纳相应的费用。

4. 审核评定:相关机构对提交的申请进行审核和评定,确定是否符合职称申报要求。

5. 公示结果:审核评定结果会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以进行申诉。

6. 颁发证书:通过审核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将获得相应的职称证书和任职资格。

四、职称申报的注意事项1. 提前规划:职称申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建议提前规划好时间和进度安排。

2. 材料真实:提交的申报材料必须真实有效,不得弄虚作假或夸大其词。

3. 关注政策变化:职称申报政策可能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建议关注相关政策变化并及时调整申报策略。

职称评定有什么用

职称评定有什么用

职称评定有什么用1.体现个人能力:大家要明白职称又名:专业技术资格,这个资格是由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业绩进行评价和认定后,赋于的资格,他体现着人才的能力和技术水平,而且具有较高的社会公认度,尤其是在在这个人才流动非常大的社会上,走到哪里都带着一个国家认可的标志,这不是体现一个人才工作能力和水平最好的东西吗?而且证书一旦取得,任职资格不会被取消,他会一直跟随您终生,一旦将来调动到新单位以后,新单位会根据证书对你的资格进行确认,确认有效以后新单位就可以据此对你进行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您会享受同等的待遇,不用重新开始,在行业内,很多人才一说我有职称,我有高级工程师,那一听都是专家级别的人物,他跟普通人的感觉肯定不一样。

2.升职加薪:在国企事业单位,职称就是命根子,可以这么说所有的公有制职称评审名额都掌握在领导手里,所有的职称评定名额都是有限的,因为这是考核人才工资待遇根本,你可以去看看哪家医院的主任医师职称,可以告诉您全部都得有,因为没有职称您就别想升职加薪,多少一线工作者能力突出最后到退休还是一个普通医生,是他能力不行吗?肯定不是,因为他没有职称。

很多人才都问职称评定有什么用,我又不是国企,为什么要参加职称评定呢?其实在私企可能还会好点,职称不是说必须百分百有,但是当企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有证书的一抓一大把,在同等条件的情况下,你说企业会选择你有证书的还是没有证书的,肯定是有证书的啊!而且企业不一定会因为您有职称就一定把您推到多高的位置,但是他会以职称作为参考依据,而且当一家企业想聘任你的时候发现你没有资格怎么办?你只能评定一个职称,因为职称评定后,就代表你具备了该项专业技术资格的水平和能力,表示你可以胜任该项工作,不然企业想聘任你都没有一个准确地依据。

3.找工作:在找工作层面来说职称评定可以说职称是人才找工作的时候的依据,因为一般情况下面试的时候你就是一张白纸,对方不了解你,但是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的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表明你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和经验,同时也是国家对您专业素质的认可,这时候企业就可以把职称作为您能力的参考,有助于人才获得一个好的薪资待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职称的八大好处——对职称问题的非学术研究刘文瑞高校和科研单位,少不了评职称。

一年一度,把人折腾得够呛。

职称这玩艺儿,确实有它的作用,工资、房子、名声、待遇,专业人员的方方面面,无不同职称有关。

所以,你耐得住寂寞也好,随波逐流也好,只要身在高校和科研单位,就由不得你,只能跟上潮流,参与到这一行列中去。

现今不是提倡“竞争机制”么,评职称明明确确就是一种“竞争”,符合时代潮流,当然是有优点的。

优点何在,却有些费人思量。

许多人都从学术角度研究职称问题,在我看来这明显脱离了中国国情,各国都有职称,惟独中国的职称有鲜明特色,值得向世界推广。

而中国的职称与外国相比,从学术角度是看不出来什么优势的,只有从非学术的角度深入考察,才能真正发现职称制度的“中国特色”。

中国向来有把值得夸耀的东西总结出“八大”“十大”之类的习惯,笔者也不能免俗,冒昧将评职称的好处从非学术方面总结出以下八条:第一,保持“阶级斗争”的优良传统。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阶级斗争”似乎不再那么吃香了。

然而,“斗争”的余韵却没有完全散去,只不过改称“竞争”罢了。

殊不知,“斗争”和“竞争”是不一样的。

斗争是你死我活,竞争是双方比赛。

如今的评职称,尽管名义上叫竞争,然而实际上丝毫没有正常竞争的意味,而是一种不是你战胜我就是我战胜你的斗争。

“二桃杀三士”的权谋,被职称政策的制定者运用得炉火纯青。

给你那么几个有限的指标,你们就开始争吧。

争上的欢天喜地,争不上的丧魂失魄,甚至还有不断闹出人命来的,这不是斗争是什么?连续多年评不上职称得了肝癌的,神经出毛病的,时不时的冒出来几个,正常的竞争是这样吗?说到底,这种竞争还是斗争哲学的延续,不过是斗争的领域和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已。

第二,制造教师和研究人员之间的隔阂。

过去的革命岁月里,教师和研究人员被人为分割为“红专”和“白专”两大类,斗得不亦乐乎。

改革开放以来,集中精力搞建设,学者们不再从政治上“自相残杀”了,这就引起了某些莫名其妙的担心,必须想着法儿使他们窝里折腾。

于是,评职称就成了制造矛盾的法宝。

许多单位的职称规定里面,强调第一作者,强调项目第一负责人,获奖还要分个第几名。

这样一来,事情就麻烦了。

人不可能成佛,都有七情六欲。

稍微有点想法,不免要在名次、先后排序上计较计较,多少年的好友,为了职称一夜之间反目为仇。

这里面固然有个人道德和修养的问题,但我们的职称政策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眼见职称评出了一大堆矛盾和冲突,不由使那些本来就对文化人看不上眼的人叹气不已:知识分子这玩意儿,劣根难除啊!第三,促成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

评职称要看成果,成果这玩意儿不是由你自己决定的,要看所谓的出版等级、发表期刊级别。

你如果写的不合“政策”或者不对主编大人胃口,你的东西就不能变成印刷符号。

为了职称,没有办法,你只好写点符合“政策”的东西,有棱有角的地方先藏起来再说。

而且你的成果,从评职称的角度出发,不是给读者看的,而是给评委看的,万一有哪个评委脑子里进了水,他就只看见水货好,如果有点干货,他反而觉得你没有“学术”水平。

没有办法,为了职称,你就将就点吧,拿不出点毫无思想的东西,别想过关。

有思想的最好别亮出来,亮出来容易引起争议,这一争议,你的职称十有八九会泡汤。

于是,高等级的出版社,所谓核心期刊权威期刊等等,门庭若市,是不是真正的“学术”暂且不论,起码在数量上是繁荣了,给伟大祖国争光不少。

第四,增加官员的工作量并提高官员的管理水平。

学术活动当然要加强管理,而思想的管理是难以捉摸的。

一个教授,提出某个观点,如果有个领导要过问,要批评,对不起,你得有点学术常识才行。

否则,一句“你不懂”,还不把领导噎得背过气去。

评职称则不一样,不用看什么观点或者见解,而是看表格,算数字,三篇还是五篇领导总能数得清,年限长短、课时多少,领导一看就知道。

这就把学术优势转变为管理优势,领导在学术上可能是外行,但在管理上绝对是内行,你敢说参加评职称的哪个领导是外行?一次职称评下来,领导还不忙上个一月半月。

而且在评审期间,那些教师和研究人员自然要到领导这里跑得多些,哪个教师汇报得勤,哪个教师不把领导往眼里搁,谁个劣谁个不劣,一清二楚。

“管理工作”加强了,领导和专业人员的关系密切了,官员也忙得不可开交,这样的好事除了评职称外再上哪里找去?第五,消灭申请人的自尊和廉耻。

真正的学者多半都有点怪脾气,有的孤傲,有的怪癖,有的往往固执己见,轻易不肯迎合“主旋律”,这使我们许多人看不惯。

比如反右的时候,有的教授就大言不惭地对行政人员称:“在大学里,我是主人,你是仆人。

”如此猖狂,难怪惹得肉食者不高兴。

如果让你一心自在地搞什么劳式子学问,你的尾巴不是翘到天上去了?以往,我们有继续革命的法宝,有思想改造的武器,自有办法把这些“不一心”的学者整得服服贴贴。

现今时过境迁,这些人又翘起尾巴来了,不要紧,评职称的效果是显著的。

你仰起了高傲的头,我就用职称作武器砸你的脚,叫你知道厉害,一直从砸脚面不断升级到砸膝盖骨,使你跪倒为止。

把你那点可怜的自尊不消灭光,你就别想通过。

需要提醒的是,这是一场长期而又艰巨的斗争,必须持之以恒。

一次不奏效两次,两次不奏效三次,只要你还有高傲孤僻的苗头,我就让你通不过。

你没有职称,还能骄傲个什么劲呀?如果万一你蒙混过关评上了职称,而臭脾气的劣根性没有改造好,也不要紧,评职称的办法可以推而广之,譬如评硕导博导,譬如岗位聘任,自有办法治你。

过去是七八年来一次,现在是每年一次,制度化规范化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谁能逃脱?你必须明白,自尊和廉耻是当不得饭吃的。

总有一天,你会心悦诚服地跪倒在肉食者面前乞求。

学者没有了自尊和廉耻,管理起来肯定顺手得多。

第六,锻炼申请人的活动能力。

学者往往不屑于“活动”,这是他们最大的缺点。

不要紧,每年一度的评职称,自然能够锻炼他们的活动能力。

尽管政策上是不鼓励“活动”的,但明眼人都知道,礼多人不怪。

“活动”这玩儿,就像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官场上不是盛行跑官买官吗,红头文件说起跑官买官来,声色俱厉,似乎要动真格的,但你如果相信它,你就是天字第一号傻蛋。

别的不说,因跑官买官受到处罚的有几个?失败的概率大约千分之一不到,成功的概率却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评职称也一样,即使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跑不找,谁能给你把职称送上门来不成?要想过这一关,你必须熟悉领导,熟悉评委,做出一幅谦谦君子状,多找多跑,好处自在其中。

如果你的学术差一些,花点钱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当然,花钱是等而下之的办法,轻易不要采用。

实在不行,你可以花钱买文章,买书号。

千万注意,评职称的活动范围绝不仅仅限于评委和领导,还可以找同学,找朋友,写两篇吹捧自己的文章书评;找记者,找媒体,把自己包装得灿烂辉煌。

总之,活动的渠道极多,就看你想不想办法。

上策是通过活动,既得到了职称,又得到了名誉;中策是得到了职称,名誉有些损失;下策是只要得到职称,那管他洪水滔天。

不论你取那一策,你的活动能力都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如果我们的学者都通过评职称锻炼成为社会活动家,还愁办不出一流大学吗?第七,培养告密、揭发、缉访的特务本领。

职称指标是有限的,而竞争策略是无限的,你要上去,有些人势必要下来。

如果你的货色过硬还不要紧,如果货色不硬却想吃到职称的香饽饽,那就必须有点出奇制胜的本领。

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对手拉下来。

扶一个人上去不容易,拉一个人下来则再容易不过。

只要你脸厚心黑,把文化传统中秘而不宣的整人办法学到手,那就无敌于天下。

整人最基本的,就是告密和揭发,揭出来对手的疮疤,你就胜券在握。

有这样一个人,当了一辈子大学教师,没有一篇论文。

但是,关键时刻却拿出了一个小本子,有根有据地揭发教研室主任,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主任说了些什么,在场的有谁;还有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谁谁做了件什么事;等等。

面对这样的主儿,你只有脊梁冒冷气的份儿。

当然,如果你手里没有材料,那就要用上包打听的功夫,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缉访,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再找出点根据,就有了告密揭发的资本。

过去整人用的是政治武器,现在不时兴了,但可以改换成专业武器。

只要找出对手的一篇上万字的文章中有几十个字与另一个学者的相似,你就完全可以告他抄袭,如果能找出对手的某一段话与中央的某个决议不一致,那更是百发百中。

这种风气培养起来,正面作用极为强大,从政治上能够使学者同主旋律保持一致,从业务上能够整顿学风,而且能充分反映出你对组织的忠诚。

久而久之,我们肯定能形成一支过硬的队伍。

第八,制造经验和成绩。

任何一个单位,能出经验和成绩总是好事,学术单位也不例外。

有的领导人不开窍,老是实打实地考虑问题,譬如学术研究吧,如果把眼光盯在国内一流、国外先进的学术水准上,要出成绩实在是太难了,难道不能换个角度?曾有一个落后地区的政府长官,在布置机构改革任务时,告知他的部下:“我们这里太落后,要想在经济发展方面成为典型,根本不可能。

但是,只要我们在机构改革上作足文章,拿出经验,就有可能成为全国的样板。

”显然,这位地方长官的领导水平是一流的,他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找突破口。

对于学术水准不怎么样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来说,这种思路显然是值得借鉴的,评职称就是最好的一个方法。

聪明的领导都知道,只有在某一方面成为先进,才能更有效的向上争取资源,向下争取支持,为自己铺好仕途。

而评职称是全国关注的大事,很值得认真研究,最好每年出台一个改革方案,每年进行一次经验总结,每年能够翻新一次花样,反正是摸着石头过河,搅混了水更能显出摸石头的难度。

哪怕学术水平再差劲,只要通过评职称不断制造出经验和成绩来,不但领导高升的机率增加,而且下面说不定也能沾点光。

总之,评职称的好处多多。

笔者才疏学浅,实难完全概括其中的奥妙。

当然,如果我们把职称问题完全归入学术化的途径,这些好处,大半都会灰飞烟灭。

目前还有一些地方,学者死脑筋,领导老古板,在评职称时老是抱着学术目的不放,致使还有不少桀傲不逊的学者取得了职称,严重妨害了通过评职称进而改造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重大历史使命。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地从非学术的角度探讨研究职称问题,坚持中国特色,把上述评职称的好处发扬广大,以促进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如果能想出办法,把我们的职称术推广到欧美去,那么,我们根本用不着费那么大的力气去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凭这一独门武器,足以把它们打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