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购物节中的羊群效应及其对冲动购物的影响--基于社会影响理论
C2C电子商务中的羊群效应的开题报告

C2C电子商务中的羊群效应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C2C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具有快速、便捷和低成本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而羊群效应则是指人们在做出购物决策时,倾向于跟随他人的行为或决策,从而形成了群众效应。
在C2C电子商务中,羊群效应的存在与否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和电商平台的运营管理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C2C电子商务中的羊群效应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探究羊群效应的形成机制以及在消费者购物行为和电商平台运营管理方面的作用,为电商平台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参考。
3.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的方法,收集和整理关于C2C电子商务中羊群效应的相关文献,从中探讨羊群效应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和作用方式。
同时,还可以进行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通过对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和电商平台的数据分析,来验证羊群效应的存在和作用。
4. 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1)羊群效应的概念和形成机制:介绍羊群效应的概念和定义,分析其形成机制,包括社会心理学、信息传播等因素。
(2)C2C电子商务中羊群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在C2C电子商务中影响羊群效应的因素,包括消费者个人特征、商品特征、营销手段、平台规则等因素。
(3)C2C电子商务中羊群效应的作用:探讨在C2C电子商务中羊群效应的具体作用,包括对消费者购物决策的影响,对电商平台运营管理的影响等。
5. 研究意义随着C2C电子商务的逐渐普及,羊群效应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C2C电子商务中羊群效应的研究,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加理性地进行购物决策,也可以为电商平台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策略,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相关从业者和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羊群效应 例子

羊群效应例子好嘞,那咱就来说说“羊群效应”的例子哈。
就说买东西这事儿吧。
有一回我去逛街,看到有一家店门口排了老长的队。
我就寻思呢,这店里肯定是有啥特别好的东西,要不咋这么多人排队呀。
我就凑过去看了看,原来是卖一种网红小蛋糕的。
那小蛋糕看着也就普普通通的,但是排队的人一个劲儿地夸,说这个蛋糕多么多么好吃,是他们吃过最好吃的蛋糕啥的。
我这一听,就跟着排队了,也想买来尝尝。
结果呢,等我好不容易排到了,买了一个尝了尝,其实也就那样,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神乎其神的。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羊群效应,看到别人都在做一件事,就跟着去做了,也没仔细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或者喜欢。
再比如说,旅游的时候。
我去一个景点玩,到了一个地方,有好多人都围着一个小亭子拍照。
我就想啊,这个小亭子肯定有啥特别的,不然为啥这么多人拍呢。
我也跟着挤进去想拍照,后来才发现,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亭子,就是因为第一个人在那拍了,后面的人就都跟着拍,好像不拍就亏了似的。
还有啊,在选学校选专业的时候也有这种情况。
我有个朋友,他本来对计算机专业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他看到周围好多同学都报了计算机专业,就觉得这个专业肯定特别好,就业前景肯定特别棒。
于是呢,他也跟着报了。
结果上了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喜欢那些代码啊啥的,学起来特别痛苦。
这就是被羊群效应给影响了呀。
你看啊,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这样,很容易就跟着别人的脚步走了。
其实有时候我们应该多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能光看别人做啥自己就做啥。
就像买衣服一样,看到别人都穿那种特别流行的款式,就觉得自己也得有一件。
可是那款式可能并不适合自己的身材或者风格呢。
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能老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然很容易就掉进一些不必要的陷阱里啦。
咱再说说投资这方面的。
好多人啊,看到别人都去投资某个股票或者基金,就跟着去投。
都不怎么研究这个东西到底靠不靠谱,就觉得大家都投了肯定能赚钱。
结果呢,很多时候就亏得一塌糊涂。
因为那些先去投资的人可能有自己的判断依据,但是后面跟风的人就只是盲目地跟着,这就是羊群效应在投资领域的表现啦。
淘宝商城“双十一”购物节的经济学分析

淘宝商城“双十一”购物节的经济学分析淘宝商城的“双十一”购物节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大的促销活动之一,每年11月11日举办。
该购物节的成功背后蕴含着许多经济学原理和策略的运用。
淘宝商城“双十一”购物节利用了供求关系的原理。
由于消费者在该购物节期间的购买欲望较高,供需关系失衡,价格也就随之上涨。
淘宝商城通过折扣、优惠券等手段,提前吸引消费者下单,并在购物节期间控制价格上涨,从而通过供求关系来增加销售额。
购物节还利用了心理学中的羊群效应。
淘宝商城首先通过抢购、限量销售等手段,制造商品的稀缺感和紧迫感,使消费者产生一种“赶紧买,否则就买不到”的心理。
这种心理引导了大量消费者一起涌入淘宝商城的购物车,形成了所谓的“羊群效应”,促使更多的消费者加入购买行列。
然后,购物节还利用了信息不对称的原理。
淘宝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消费者的购买偏好和搜索历史进行了深入了解,准确地给消费者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商家还通过明星代言、营销活动等方式,提高了商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
购物节还利用了消费者的负面心理。
由于购物节期间的折扣力度较大,消费者往往认为购买的商品是“实惠”的,而不是“浪费”。
这种心理使消费者更愿意消费,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购物节期间往往涌现出很多虚假促销的情况,消费者可能会因为错失购买而产生后悔的心理,进而主动参与消费活动。
购物节还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购物节期间,许多消费者在淘宝商城购买商品,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并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增长。
购物节也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刺激了内需,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淘宝商城的“双十一”购物节的成功得益于经济学的许多原理和策略的运用。
通过供求关系、心理学的羊群效应、信息不对称、负面心理等因素的引导和运用,购物节在吸引消费者、促进消费和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于社交电商营销中的羊群效应初探

电子商务321关于社交电商营销中的羊群效应初探高 慧 江苏省宿迁学院摘要:羊群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众效应,指在群体中,个人的想法与行为受到大众的影响,从而向多数人靠拢的现象。
本文从多方面对社交电商营销中的羊群效应进行阐述。
关键词:社交电商;羊群效应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3-0321-01羊群效应会使原本独立的想法或行为逐步向大众趋近,最普遍的表现就是在就餐时,虽然食材、环境、价格等方面都相同,但人们更多的选择顾客多的一家,宁可排着几个小时的队也不愿去顾客少的一家。
这充分反映出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没有全面掌握信息,或是已掌握的信息存在误差,为了避免出现选择错误,会根据大众的喜好进行选择。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中的交际越来越少,更多的人选择了社交电商,在消费时不但能够与商家进行交流,还能通过论坛了解商品信息,找出评论中对自己有利建议。
一、社交电商营销中的羊群效应 (一)正向效应 正向效应主要表现在商家对客户进行的商品介绍,向客户直观展示商品的美感与作用,并以此促进客户的购买力,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丽说”。
在“美丽说”中,聚集了大量的买家与时尚人士,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穿衣风格或是有同样观念的伙伴,而且其中的“专题导航”功能能够节省你浏览商品的时间,对你进行有针对性的推荐。
这就好比你身边有一个时尚顾问,随时向你进行推荐,而且客户也乐于接受。
这种方法准确的找到了消费者的“软肋”,而且大部分客户为女性,她们有“选择困难症”,更倾向于他人的建议,不但提高了客户的粘性,还产生了一定是“羊群效益”。
(二)负向效应 除了正向效应外,社交电商营销中的负向效应也不可忽视。
社交平台为人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对于负面信息容易出现负面口碑。
而且人们也常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也更热衷于传播负面信息。
(三)伪效应 社交平台鱼龙混杂,各种言论铺天盖地,也为“羊群效应”提供了便利条件。
线上促销手段对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探究

线上促销手段对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处于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冲动性消费行为可能受到社会心理因素、个体心理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探究线上促销手段对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可以深入挖掘大学生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为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提供理论支持。
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线上促销手段的种类和形式不断创新,对大学生消费行为造成的影响也日益复杂多样。
研究线上促销手段对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究线上促销手段对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结合线上促销手段的特点和影响方式,揭示二者之间的关联和作用机理。
具体来说,研究目的包括:探讨线上促销手段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以及影响方式和路径;分析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心理、文化和社会因素,探究这些因素如何与线上促销手段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消费行为的决策和结果;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验证线上促销手段对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的实现,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大学生消费行为中的冲动性特点,为消费者行为管理和市场营销策略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费行为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及线上促销手段对其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了解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的特点及原因,有助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消费指导政策,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降低消费风险。
探究线上促销手段对大学生冲动性消费行为的影响,能够帮助电商平台更好地设计促销策略,提高促销效果,同时也可以使大学生更加理性地进行线上消费。
研究该问题有助于丰富消费心理学领域的理论知识,拓展研究视角,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购物冲动原是生存本能?

购物冲动原是生存本能?
Bryan Borzykowski;乔皙
【期刊名称】《疯狂英语:阅读版》
【年(卷),期】2015(0)6
【摘要】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的消费欲望不断膨胀,相信大家对去年“双11购物狂欢节”的疯狂劲儿还记忆犹新!原本以为遇上打折促销是捡了大便宜,不买就亏了,但我们都输给了精明的商家,买了很多东西却发现自己根本用不着。
那么,有什么办法让自己把钱花在真正有用的东西上?剁手族必看。
【总页数】5页(P9-13)
【关键词】生存本能;购物;消费欲望;打折促销;狂欢节;经济;商家
【作者】Bryan Borzykowski;乔皙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16
【相关文献】
1.网络购物节氛围对消费者冲动购物行为的刺激作用 [J], 刘洋;李琪;殷猛
2.本能冲动与文明限制无解的对抗--评《马》的剧作与演出 [J], 林克欢
3.我向哲学家问一个问题——被压抑在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在梦境中达成了,还会成其为本能冲动吗? [J], 李娟英
4.网络购物节中的羊群效应及其对冲动购物的影响\r——基于社会影响理论和羊群
效应的实证 [J], 殷猛;李琪;刘洋
5.青年群体网络购物的行为习惯对冲动性购买的影响——基于2019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数据研究 [J], 侯茵茵;张唯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费心理决策中羊群行为的启发式加工及产生根源探讨

消费心理决策中羊群行为的启发式加工及产生根源探讨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吕雯摘要:现阶段消费市场的趋势在不断变化,其中消费心理决策中羊群行为就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现象。
具体内容是指消费者在一些不确定的情境中,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进行消费决策的一种行为。
实际上,消费心理决策中羊群行为就是消费者利用启发式的信息或是能力对其进行加工而产生的实际结果,消费者对整体消费市场环境形成了刻板印象,是从众心理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消费市场;消费决策;羊群行为;问题根源羊群行为既存在于投资决策中,也存在于消费决策中。
在对消费心理决策中羊群行为产生的具体根源进行分析,主要是从个体从众的心理角度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如消费者在网络上进行购物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消费者都会选择整体销售数量较多的商品,这就是消费心理决策中羊群行为的典型代表。
消费者主观认为多数人的选择具有正确性,所以其在实际做出消费决策的过程中,就会选择与大众一样的商品,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
本文通过对羊群行为认知加工机制、羊群行为产生根源内容进项详细分析、展开阐述,针对消费者对大众和专家决策的内隐态度进行深入探讨。
一、开展实验,全面探索羊群行为的认知加工机制(一)开展实验的目的人类的信息加工方式实际上被分为系统加工和启发式加工两种重要形式。
系统加工和启发式加工方式在本质上存在相应的区别,经过长时间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对来源于其他个体的信息开展了系统性的加工,那么具有较强说服力的观念就能够使人们愿意的态度发生彻底改变;如果对于那些来源于其他个体的信息开展启发式加工,那无论后续的具体观念是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个体自身原有的都会发生实质性转变[1]。
本文就是通过对该实验范式进行详细研究,以从众行为的认知加工方式为核心内容进行研究,发现在个体接收大众的各项信息过程中,无论后续提出的是与大众信息存在较大差异观点的实际说服力处于较强还是较低的状态,个体都会选择与大众信息保持一致。
“双11”促销活动中羊群效应的分析研究

“双11”促销活动中羊群效应的分析研究作者:刘泽鑫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31期摘要:2017年天猫“双11”成交额已达1682亿元,而高额交易价格的背后就是羊群效应的呈现。
羊群效应对促销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现在对于电商行业来说,羊群效应已经是网购市场行为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本文应用羊群效应,对这种高额促销交易额的现象进行分析,围绕“双11”促销活动度交易成交总额的数据,对消费者“双11”网购时购物的心理以及羊群效应在网络购物中起到的作用开展分析研究。
关键词:羊群效应;“双11”;网购现象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18)31 -0007-02羊群效应在经济领域上是会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羊群效应出现的最早的地方就是在股票投资当中。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迷茫的从众心理的消费行为也出现在了网络购物这一领域。
消费者受其他消费者购物影响,进行盲目的购物行为,这种从众心理就是羊群效应的一种表现。
因此,我们需要对“双11”网络购物进行分析,其分析方法就是利用羊群效应的原理,解决盲目消费的问题。
一、从网购消费者的心理入手分析“双11”网购现象“双11”在强有力的营销活动下,成为了许多人的“网购狂欢日”。
羊群效应是消费者网购心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双11”网购现象进行研究探索,必须了解羊群效应在“双11”网购中起到的作用,同时了解消费者的网购心理,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
1.网购消费者追求廉价的心理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网上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消费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于人们追求廉价,不断效仿的心理,使得“看不见实物”的网上物品通过夸张的包装宣传,以低价吸引眼球的策略,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从年龄上来说,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群体,呈青年化发展。
而大学生、职场白领等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由此可见,中青年消费群体,是我国网上购物消费的主要人员。
而青年群体收入普遍偏低,对廉价物品的关注度就会很高,这也就导致了追求廉价这一消费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9-05-27 基金项目: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博士科研启动资金资助;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政产学研用协同下
电子商务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8-ZCXM-017) 作者简介:殷猛(1986—),男,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教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李
琪(1955—),男,重庆市人,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与网络经 济;刘洋(1981—),女,吉林省长春市人,本文通讯作者,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西安交通 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
99
购物节等。网络购物节成为消费者参与购物活动 的 主 要 节 日 ,逐 渐 被 国 内 外 消 费 者 所 接 受 ,而 网 络购物节活动中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也成为研究 热点 [ 1-2 ]。
文章编号:1007-8266(2019)08-0099-09
一、引言
2009 年 11 月 11 日,淘宝商城举办网络购物促 销活动,当天销售额为 0.5 亿元,随后“双十一”购 物节由于其丰富的产品、低廉的价格、浓厚的购物 氛围以及消费者的认可迅速发展,2018 年“双十
一”当天销售额达到 2 135.5 亿元,是 2009 年“双十 一”销售额的 4 000 多倍,超过阿里巴巴 2018 年一 个季度的销售额,可见“双十一”购物节受消费者 喜爱以及对企业的重要程度。随着“双十一”网络 购物节的火爆,其他购物平台纷纷打造专属自己 的购物节活动,如京东“6·18”购物节、苏宁“8·18”
在网络购物节期间,消费者会受到信息激励 和他人影响的作用而产生购物行为,存在明显的羊 群效应 [ 1 ],以往研究中羊群效应主要存在于金融市 场 [ 9 ]、软件市场 [ 10 ],而后拓展到信息系统领域 [ 11 ]。 陈(Chen)[ 12 ] 证实了网上购物存在明显的羊群效 应,消费者会受到其他消费者信息推荐的影响而 跟随其他消费者购买图书。但是现阶段关于网络 购物中羊群效应的研究较少,对于网络购物节期 间羊群效应是否影响消费者的冲动购物、影响作 用如何需要深入研究 [ 13 ]。
摘 要:自 2009 年阿里巴巴“双十一”购物节开始,网络购物节受到了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普遍关注。为了研究
网络购物节期间的羊群效应及消费者冲动购物行为,本文基于社会影响理论和羊群效应构建研究模型,通过调查
问卷收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购物节期间的社会影响显著影响消费者不全信自己拥有的信
息和模仿他人,而对冲动购物行为的直接影响作用不显著;不全信自己拥有的信息和模仿他人均能显著影响消费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网络购物 节期间消费者冲动购物行为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二是网络购物节期间的羊群效应如何影响消费者 冲动购物行为。本文以网络购物节为研究情景, 基于社会影响理论和羊群效应,构建购物节期间 消费者冲动购物行为的理论模型,通过调查问卷 收集数据,从社会影响、不全信个人拥有的信息以 及模仿他人三个方面,研究网络购物节期间羊群 效应对网络消费者冲动购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 果将加深对购物节期间消费者冲动购物行为的认 识和理解,拓展羊群效应的研究范围,帮助企业更 深入地分析网络购物节期间消费者行为,制定营 销策略;帮助消费者正确认识网络购物节活动,减 少冲动购物,理性消费。
网络购物节中的羊群效应及其对冲动购物的影响
——基于社会影响理论和羊群效应的实证
殷 猛 1 ,李 琪 2 ,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洋 3
(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物流与电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2.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与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3.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中国流通经济(2019 年 8 月,第 33 卷第 8 期)
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 August 2019,Vol.33,No.8)
doi:10.14089/11-3664/f.2019.08.011 引用格式:殷猛,李琪,刘洋.网络购物节中的羊群效应及其对冲动购物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19(8):99-107.
消费者理性消费,降低冲动购物的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则应理性参与网络购物节活动,不盲目跟风,切实从自
身需求出发选购商品,认可商品的价格、质量、品牌和服务等商品信息后理性购物,避免冲动购物导致的后悔行
为,降低自身购物成本和商家成本。
关键词:网络购物节;社会影响;羊群效应;冲动购物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者冲动购物,并且模仿他人的影响作用更大。因此,对于购物平台及商家来说,在购物节期间可以采取合理的营
销手段,增加活动并强化消费者传播激励机制,如分享购物节红包、分享购物节游戏赢红包、分享购物节活动信息
获得优惠奖励等,加大购物节活动及商家的品牌和产品宣传力度,多方面扩大购物节的社会影响;优化购物节期
间产品和服务的展示内容与方式,尽可能详尽地描述产品信息,降低消费者对个人所拥有信息的不确定性,引导
二、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一)羊群效应理论 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羊群效应主要指由于 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完备而在购物过程中受到其他 人购物决策的影响而选择跟随其他消费者购物的 行为 [ 11,14-15 ]。羊群效应主要指在行为决策过程中 人们模仿他人而做出与自己初始意愿不完全相同 决策的现象 [ 16 ]。比奇汉达尼(Bikhchandani)等 [ 14 ] 认 为 ,羊 群 效 应 的 发 生 需 要 两 个 条 件 :决 策 者 对 “个人信息不完备”和“观察前人决策”即“模仿他 人”的能力。由此可见,在受到外部影响以及个人 信息不完备的前提下,容易引发羊群效应,跟随他 人决策而购买 [ 11 ]。 羊群效应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最初 主要用于研究金融市场 [ 9 ]和软件市场 [ 10 ] 中的用户 行为,后拓展到信息系统领域 [ 11 ]。李(Lee)等 [ 17 ] 研究表明,在 P2P 金融借贷中,消费者存在明显的 跟随效应,羊群效应同样普遍存在。除了金融市 场,羊群效应也被引入到信息系统采纳和使用行 为研究中。奥内拉(Onnela)等 [ 18 ] 发现,大量用户 在选择安装某软件时,很少关注软件本身的内在 特点,几乎完全跟随其他用户的行为,表现出明显 的羊群效应。沃尔登(Walden)等 [ 19 ] 的研究也表 明,用户在采纳某种新技术时倾向于模仿其他人 的决策。孙(Sun)[ 11 ] 通过研究用户信息系统使用 行为,实证分析说明了羊群效应对用户的初始使 用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并参照比奇汉达尼等 [ 14 ] 的研究,将羊群效应通过模仿他人和不全信自己 拥有的信息来描述。殷猛等 [ 15 ] 以微博话题为研究 对象,认为用户在参与微博话题的过程中存在羊 群效应,并参照比奇汉达尼 [ 14 ] 和孙 [ 11 ] 的研究实证 了模仿他人和不全信自己的信息对用户参与行为 的影响作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羊群效应被进一步拓 展到网络购物行为研究中,陈 [ 12 ] 实证了网络购物 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消费者会受到其他消费者 信息推荐的影响而跟随其他消费者购买图书。徐 (Xu)等 [ 1 ] 以阿里巴巴“双十一”购物情景为研究对 象,实证了“双十一”期间消费者由于受到他人影 响而模仿他人产生羊群效应,影响消费者的购物 行为。网络购物节期间消费者可以通过与他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