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的狼牙山,曾演出过震惊中外的悲壮的一幕:我八路军五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与广大干部,群众突围,把上万名日伪军拖到棋盘索绝壁之上,胜利完成了阻击手任务,五壮士打完最后一颗手榴弹,飞身跳下绝壁……近一个世纪以来,在我国伟大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赵一曼、江竹筠等等。
他们有的面对敌人的威胁,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有的为了夺取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勇于献身;有的心中装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有的胸怀人民,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民的事业。
他们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为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公民,编辑出版了这套"英雄故事丛书",把这些著名的英模人物介绍给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
狼牙山五壮士,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诱敌上山,顽强歼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表达了五位战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时间:2017-04-18 责任编辑:中国历史故事网点击:223291次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
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
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将邱蔚团以及易县、定兴、徐水、满城四个县的游击队以及周围人民群众共2000多人围住,形势十分严峻。
邱蔚团长急速将此情报告杨成武司令员,为解救游击队员与当地百姓,杨城武司令员制定了“围魏救赵”的作战方案,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促使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增援,以便于被围的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从狼牙山东北方向突围。
狼牙山五壮士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故事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
在山东省滕县狼牙山一带,有五位青年勇士,他们分别是刘锋、刘胡兰、杨根思、杨志、杨靖宇。
他们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杀敌,最终壮烈牺牲,成为了狼牙山五壮士,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刘锋,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首领,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小就立志要报效国家。
1937年,他参加了八路军,成为了一名战士。
在战斗中,他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多次立下战功。
最终,他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2岁。
刘胡兰,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唯一女性,她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聪慧勤奋。
1937年,她加入了抗日义勇军,成为了一名抗日女战士。
在战斗中,她英勇无畏,多次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战功。
最终,她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19岁。
杨根思、杨志、杨靖宇,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三兄弟,他们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自小受到父母的影响,立志要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
1937年,他们加入了抗日义勇军,成为了一名抗日战士。
在战斗中,他们勇猛无畏,多次冲锋陷阵,立下了赫赫战功。
最终,他们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年龄分别为27岁、25岁和23岁。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感动了全国人民,他们的英勇事迹被传为美谈,激励着无数的青年勇士投身抗日战争。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狼牙山五位壮士的简介

狼牙山五位壮士的简介:
狼牙山五壮士(1941),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为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2014年8月29日,狼牙山五壮士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雄群体。
狼牙山五壮士 (实用完美版)

学习第二部分:
痛击敌人
动作的神态描写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五位壮士的英勇顽强以及对敌人的仇恨。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
才下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 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 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
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 动作 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 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 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 沉着 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 打一枪就大吼(hǒu)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 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 抡(lū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神态 脸绷得紧紧的 全神贯注 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 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qí) 岖(qū)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
全神贯注
:贯注,精神、精力集中。全部 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本文指狼牙山五壮士打日军时注意力高度 集中。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文中指狼牙山五壮士无所畏惧地跳下了悬 崖。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
处于有利的地位,本文中之狼牙上五壮 士处于有利的地位攻打日军。 惊天动地 :是指声音很大,惊动了天 地,文中指狼牙上五壮士的喊声很大。 气壮山河:勇敢有气节。形容为了正义 事业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文中指狼牙
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西南部。狼牙山是晋察冀 边区东大门,因其峰峦状似狼牙而得名,有 5 坨 36 峰,远远望去,群峰突兀连绵、壁若刀劈斧凿。它 不仅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据地的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狼牙山五壮士》课文1941年秋,日寇(kòu)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g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hǒu)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ū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qí)岖(qū)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shī)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tuó),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zhǎn)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狼牙山五壮士作文15篇

狼牙山五壮士作文15篇狼牙山五壮士作文1我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后,感慨万千。
这篇文章写了1941年秋天,日军和伪军集中3000人兵力,攻打狼牙山。
当时,共军团部决定让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转移。
在主力部队转移后,敌军就发现了他们,认为他们就是主力,于是大举进攻。
班长马宝玉沉着指挥应战,把敌人打得血滚尿流。
这时,五位战士准备转移。
一条路是通往龙王庙的,很快就能追上大部队,可是敌人紧跟身后;一条是通往狼牙山顶峰棋盘陀的,可那儿都是悬崖峭壁。
后来,马宝玉为了不暴露主力,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五位战士占据地形优势,杀死了七百多个敌人。
最终,他们完成了任务,把从敌人手中夺来的枪砸碎了,扔下悬崖。
心里想:零件也不能给敌人留下!然后一个个跳下悬崖,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狼牙山五壮士作文2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作文我崇拜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篇作文,主要写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向龙王庙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歼灭了大部分敌人后,又把敌人引上了绝路,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每当回想起五位壮士的英雄壮举,我心里总是涌起一阵愧疚,我做为一名21世纪的少先队员,戴着国旗的一角,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而五壮士为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了解放事业,愿意上刀山下火海,我平时遇到难题,根本不值在五壮士面前一提。
再说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赴汤蹈火,为国捐躯,才迎来了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以前已决定的事打退堂鼓,这样岂不是辜负了为了后代宁死不屈、斗志昂然的革命英雄,心中万分羞愧,我作为新中国的少先队员,应该学习五壮士引以为上,努力学习做一名实实在在跨世纪的接班人,把我们祖国建设得更强大和富饶。
让我们永远记住19XX年吧!狼牙五壮士向我们展示的宁死不屈的精神将光照千秋。
狼牙山五壮士背景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背景资料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2营第7连担负了分路掩护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的任务。
7连6班的5名战士,担负了阻击迟滞其中一路有500多日军的追击任务。
富有战斗经验的6班,利用山区的有利地形,采取节节阻击的战术,没有损失一人、一枪,就出色地按时、按地点完成了掩护任务。
完成任务后,正当大家准备循着大部队的转移路线归建时,刚刚走过岔路口的班长马宝玉,站在岔路口旁犹豫了。
副班长葛振林看出了班长的心思,主动说:“班长,你就下决心吧!”看到同样是共产党员的副班长也支持自己的想法,马宝玉就果断地说:“同志们,转移队伍中,绝大多数是根据地的人民群众,男女老少,肯定走不快,如果让鬼子跟着咱们追下去,人民群众就危险了。
”3名战士对当地的地形都很熟悉,他们心中也都十分清楚,这个岔路口有两条路,一条通向山区的纵深。
走这条路,会让尾随而来的鬼子威胁到转移中的根据地军民安全。
而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这是一个三面绝壁、一面陡坡的孤峰、绝地。
面对选择,他们毅然决然地向班长表态:“班长,你说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就这样,在共产党员马宝玉和葛振林的带领下,6班的5个人,毫不犹豫地掉过头来,向着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攀去。
为了吸引敌人,5个人还边撤边打,给鬼子造成前面不远就是我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感觉。
于是,500多名日本鬼子,在一名大佐的率领下,紧追不舍地一步步爬上了陡峭的狼牙山。
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在毙伤90多名日本鬼子后,6班5个人打光了子弹。
这时,他们已经退到了棋盘坨。
他们就利用险要的地势,用石头抗击日本鬼子的进攻。
最后,连山顶的石头也全扔光了。
5个中华民族的优秀男儿——共产党员马宝玉、葛振林,壮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当着一步一步爬上来的日本鬼子的面,砸碎枪支,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毅然跳下了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光荣牺牲。
葛振林、宋学义挂在悬崖的树上身负重伤,被老百姓救出,侥幸生存。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

狼牙山五壮士课文原文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大举进犯。
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
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一带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战斗进行了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
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的棋盘陀,那里三面都是悬崖。
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
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
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听范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生字
一、会读会写
kòu 日寇 lūn 抡一个圈 shī 尸体 gĕ 葛振林 bĕng 绷 带 zhăn 斩 钉截铁 hŏu 大吼 一声 qıʹqū 崎 岖 sōu 嗖 的一声
生字
二、会读会认
龙王庙(miào) 任务(wù) 坠(zhuı )落 ˋ默读第四、五自然段,哪些语句表现他 们壮举?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顶峰歼敌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 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 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 榴弹插在腰间,他举起一块的石头,大声喊道: “同志们!用石头扔!”
1.哪句更好?为什么? 2.这两句是对人物那方面的描写?
作业 :
必:背诵课文6—9段。
选:搜集更多的革命故事
2、推荐网站:
中华抗日战争网 /Index.html 血铸中华网
:8090/xuez hu/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在五勇士坚守的棋盘坨主峰顶建立了纪念 塔,塔为五角形,共五层,高十余米,塔真正面有
聂荣臻手书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九个红色大 字。
1.面对着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对着汉 白玉的纪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说 些什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 2.请同学们放下笔,读一读面对着五勇士, 面对着纪念碑你想说的话。
5、五壮士面临着几次选择?
走哪条路?
是否扔下手榴弹? 要不要跳崖?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 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 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 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 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 概。
拓展阅读: 有关故事的后续报道…… 五位壮士在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之后。其中葛振 林和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其他3名战 士壮烈牺牲。5名战士与敌人激战一整天,打退敌人 十几次进攻,歼灭500多敌人。他们的壮举,表现了 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 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来自敌人的折服……. 五位壮士英勇跳崖之后,爬上崖头的日军,面对 五勇士跳崖处,随着指挥官的口令整整齐齐地排成 几列,恭恭敬敬地三鞠躬。这群“皇军武士”,终 于发现和他们3000多人激战一天的八路军,仅仅只 有五人,他们震惊之余,完全被我中华勇士捐躯殉 国的牺牲精神折服了!
读一读
晋 察 冀
看一看
二、狼牙山五壮士简介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 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 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 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 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 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 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 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背景资料
一、历史背景 日本侵略军为了扑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 日武装力量,对抗日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扫荡。 对根据地人民的屠杀非常凶残。例如,1943年9 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北县区进行了三个月的" 秋季大扫荡",仅三个月的时间,日军残杀我人 民6674人,烧房54779间,抢掠与焚毁粮食2934 万斤,抢走耕畜19300余头,毁农具172600余件, 使北岳人民受到了严重损失。
满腔(qiāng)怒火 仇(chóu)恨(hèn)
冰雹(báo) 眺(tiào)望
词语
• 描写五壮士的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雄 气概 • 沉着 吼一声 满腔怒火 抡一个圈 全神贯注 居高临下 斩钉截铁 屹立 眺望 热血沸腾 昂首挺胸
壮烈豪迈
气壮山河
坚强不屈
惊天动地
词语
• 描写日寇的词语,表达了作者的愤恨与不 满 • 大举进犯 横七竖八 坠落山涧 粉身碎骨 叽里咕啦 纷纷滚落
4、他们是怎样的五位战士?说说用“走”字的好 处。
这段话表现了五壮士顾全大局为保护群众和连队 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一个“走” 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 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的深 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的精神 。
(三)学习第四部分——顶峰歼敌
顿时,石头 像雹子一样, 带着五位壮 士的决心, 带着中国人 民的仇恨, 向敌人头上 砸去。
3、想想带点部分的句子,说说好在 哪里?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 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 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 迅猛 有力 常 , 非常 。 英勇杀敌 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 的 决心和与 敌人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
神态、动作
通过这些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
对日寇的痛恨和一定要完成任务的 坚定信念。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读这段话。
(二)学习第三部分——引上绝路
默读第三自然段,哪些语句表现了他们壮 举?把相关语句画出来,并在旁边批注他们 是怎样的五位壮士。
引上绝路
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 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zhǎn)钉截铁地 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 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 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1、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
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2、“绝路”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找出相关 的语句读一读。
通上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 崖峭壁。
3、为什么称这条路是“绝路”?
• 狼牙山东西、东南各长15公里,面积为225平 方公里。环山共有五坨36峰,主峰莲花瓣海 拔1105米,西、北两面均为峭壁悬崖,山势 险峻。东、南两面稍缓,各有一条羊肠小路 通向主峰,“闫王鼻子”、“小鬼脸”等险 要之处非贴壁不可逾越。
熟读课文,梳理记叙顺序
• 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照( 事情发展 )顺序写的
狼 牙 山 五 壮 士
接受任务(1段) 诱敌上山(2段) 引上绝路(3段)
顶峰歼敌(4—5段)
英勇跳崖(6—9段)
(一)学习第二部分——诱敌上山
默读第二段,找一找五壮士接受任务后 具体是怎样做的?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读 给大家听。
4、通过第四部分——顶峰歼敌,你觉 得他们是怎样的战士?
宁死不屈、毫不畏惧
请你读出他们的英雄气概!
(四)学习第四部分——英勇跳崖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 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 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 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 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 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 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 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 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一、你从题目中了解到哪些内 容?为什么不用“战士”用 “壮士”?
题目告诉我们此次战役发 生在狼牙山地区,讲了五位战 士的故事。 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 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
士”。
二、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写了五 壮士的什么事?
这篇文章写了五壮士为了人民群众和连 队主力能安全转移,和敌人英勇奋战,最后 英勇跳崖的事。
4、课文中两次讲到成掩护任务,那一次 是作为重点写的,为什么? 五位战士虽然安全了,但是连队 和群众的安全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保证。 正是基于这一点,五位战士才毅然地放 弃了追赶大部队的做法,冒着生命的危 险,把敌人引上绝路。五位战士对路线 的重新选择,实际上是为群众和连队选 择了生,为自己选择了死,所以这一部 分作为重点进行了讲述。
作者是通过什么刻画人物形象的?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 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gě) 振林打一枪就大吼(hǒu)一声,好像细小的 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 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ūn)一个圈,好使出浑 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 脸绷(bě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 人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