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单元一:古代文明与亚洲风情- 文明起源与古代文明:提要古代文明起源的地区和标志性事件;介绍古代文明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
- 印度河流域文明:介绍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特点。
- 中华文明:介绍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黄河文明的特点,以及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科技发明等。
单元二:古代希腊罗马与西方文明-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讲解希腊城邦制度、希腊哲学、希腊神话,以及古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
- 罗马文明与教的兴起:介绍古罗马的社会结构、军事制度、道路建设等;讲解教的起源、教义和影响。
- 西方文明的传播:阐述西方文明在艺术、文学、法律、科学等方面的传播,以及对东方文明的影响。
单元三: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介绍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人物及其对当时世界的影响。
- 的传播与发展:讲解的创立、基本教义,以及对科学、文化和社会的贡献。
- 伊斯兰文明的辉煌时期:详细介绍阿拉伯数学、医学、地理学等领域的发展,以及穆斯林学者的贡献。
单元四:近代欧洲的开启与变革-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概述文艺复兴的起源、特点,以及宗教改革对欧洲的影响。
- 近代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介绍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资本主义在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影响。
- 近代科学的进展:阐述科学革命对人类的影响和启示,以及科学思维的普及。
单元五: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变革- 清朝的衰落与列强入侵:概述清朝的衰落原因,以及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和侵略。
- 辛亥革命与民主思想的启蒙:详细介绍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兴起。
- 北洋政府与五四运动:讲解北洋政府的建立与发展,以及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
以上是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的汇总,同学们可以根据各个单元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加油!。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初二上册数学全册.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综合复习1.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3.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知识点一: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思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将解决的问题归结到证明某两个三角形的全等后,采用哪个全等判定定理加以证明,可以按下图思路进行分析:⎧→⎧⎪⎪→⎨⎪⎪⎪→⎩⎪⎪→→⎧⎪⎪→⎧⎪⎪⎨⎨⎪→⎨⎪⎪⎪⎪⎪→⎩⎩⎪⎪→⎧⎪⎨→⎪⎩⎪⎩SAS SSSHL AAS SAS ASAAAS ASA AAS 找夹角已知两边找第三边找直角边为角的对边找任一角找夹角的另一边已知一边一角边为角的邻边找夹边的另一角找边的对角找夹边已知两角找任一对边切记:“有三个角对应相等”和“有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 例1. 如图,,,,A F E B 四点共线,AC CE ⊥,BD DF ⊥,AE BF =,AC BD =。
求证:ACF BDE ∆≅∆。
知识点二: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2. 如图,在ABC ∆中,BE 是∠ABC 的平分线,AD BE ⊥,垂足为D 。
求证:21C ∠=∠+∠。
例3. 如图,在ABC ∆中,AB BC =,90ABC ∠=。
F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点E 在BC 上,BE BF =,连接,AE EF 和CF 。
求证:AE CF=。
知识点三:常见辅助线的作法..1. 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例4. 如图,AB //CD ,AD //BC ,求证:AB CD =。
2. 作垂线,利用角平分线的知识..例5. 如图,,AP CP 分别是ABC ∆外角MAC ∠和NCA ∠的 平分线,它们交于点P 。
求证:BP 为MBN ∠的平分线。
例6. 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的点,且CD AB =,ADB BAD ∠=∠,AE 是ABD ∆的中线。
求证:2AC AE =。
4. “截长补短”构造全等三角形.例7. 如图,在ABC ∆中,AB AC >,12∠=∠,P 为AD 上任意一点。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1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平方根是0B. 9的立方根是3C. 是无理数D. 比小2.如果点在第四象限, 那么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3. 等腰三角形两边分别为5cm和2cm, 则它的第三边长为( )A.2cmB.5cmC.2c m或5cmD.4cm4. 点(2, -3)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是( )A.(-2,-3)B.(2,-3)C. (2.3)D.(-2,3)5.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 但行至途中因车出了毛病,只好停下修车,车修好后,怕耽误上课,他比修车前加快了骑车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关于行驶时间的函数图象,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20分)1. 计算: = .2. 式子中x的取值范围是 .3. 在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 东台市的财政总收入超百亿元, 达110.6亿元, 这个数据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精确到个位)元.4. 已知点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 则= .5. 如图, 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 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 在花铺内踩出了一条“路”. 他们仅仅少走了步路(假设2步为1米), 却踩伤了花草.6.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那么的值等于 .7. 如图, 已知矩形ABCD, AB在y轴上, AB=2, BC=3, 点A的坐标为(0, 1), 在AD边上有一点E(1, 1), 过点E的直线平分矩形ABCD的面积, 则此直线的解析式为 .第5题图第7题图三、解答题1. 计算:2. 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3. (本题满分7分)12月份文化艺术节成功演出后, 实验中学决定将演出节目刻录成电脑光盘, 若到电脑公司刻录, 每张需8元(包括空白光盘费);如果学校自刻, 除租用刻录机需120元外, 每张光盘还需要成本4元(包括空白光盘), 问至少刻录电脑光盘多少张时学校自己刻录的费用较省?。
八年级上册体育期末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体育期末复习资料目录1. 球类运动2. 田径项目3. 健康知识1. 球类运动- 篮球篮球- 基本规则:篮球比赛由两队分别在场地两端的篮筐中投球争夺得分的比赛。
- 基本技术:投篮、运球、传球、防守等。
- 注意事项:合理的身体控制、团队合作、积极的进攻与防守策略等。
- 足球足球- 基本规则:足球比赛由两队用脚将球射入对方球门,争夺得分高的比赛。
- 基本技术:带球、传球、射门、防守等。
- 注意事项:团队合作、良好的跑动与配合、积极的进攻与防守策略等。
- 乒乓球乒乓球- 基本规则:乒乓球比赛由两名或四名选手分别站在球台两端回球对方的比赛。
- 基本技术:发球、接发球、击球、侧旋、横移等。
- 注意事项:正确的握拍方式、快速反应、准确的力度和角度控制等。
2. 田径项目- 短跑短跑- 基本规则:短跑包括100米、200米、400米等距离的赛跑项目。
- 基本技术:起跑姿势、加速、冲刺等。
- 注意事项:良好的起跑和加速技巧、快速的反应速度、正确的呼吸技巧等。
- 跳远跳远- 基本规则:跳远是运动员从起跳线起跳后,以最大的力量跳向跳远坑。
- 基本技术:起跳、飞行、着地等。
- 注意事项:合理的起跳姿势、跳跃技术和动作连贯、积极的跳远策略等。
- 铅球铅球- 基本规则:铅球是将铅质球沿着一定的运动轨迹投掷出去的比赛项目。
- 基本技术:握球、摆臂、扔球等。
- 注意事项:合理的起姿势、力度的控制、发力的时机和方法等。
3. 健康知识- 饮食均衡饮食均衡- 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合理搭配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
- 适度锻炼适度锻炼- 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适度参加体育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魄。
- 合理休息合理休息- 规律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对身体的负面影响。
------总结:本文介绍了八年级上册体育期末复习资料,包括球类运动、田径项目和健康知识。
学生们需要掌握各项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术,并了解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完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资料.docx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资料(一)语音与汉字第一单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ku ì)签订(qiān)泄气(xiè)...悄然 (qi ǎo)要塞(sài)歼灭(jiān)...遗嘱 (zh ǔ)翘首(qiáo)颁发(bān)...钞票(ch āo)敛声(liǎn)澎湃(pài)...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 A.浩瀚(hàn)凛冽( l ǐn)锐不可当 (d ǎng)...B.娴熟( xi án)镌刻( ju ān)一丝不苟( gǒu)...C.悄然( qi āo )咆哮(páo)殚精竭虑(dān)...D.紧绷(bēng)轻盈(yíng)屏息敛声(píng)...(解析: A 项“当”应读dāng;C 项“悄”应读 qi ǎo; D项中“屏”应读bǐng。
)3.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1) 渗透萧洒眼花潦乱惊心动魄萧—潇潦—缭(2) 仲栽巨额摧枯拉朽豪无斗志栽—裁豪—毫(3) 吞食由衰风平浪静振耳欲聋衰—衷振—震(4) 临空默锲如梦初醒白手起家临—凌锲—契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D )A.阙处(qu è)曦月(xī)飞漱其间(shù)...B.缥碧(pi āo)沿溯(sù)属引凄异(zhǔ)...C.轩邈(xi ān)窥谷(kuī) 重峦叠嶂(zhàng)...D.燕然(y ān)横柯(kē)鸢飞戾天(yuān)...(解析: A 项“阙”应读“ quē”;B 项“缥”应读“ pi ǎo”; C项“轩”应读“ xuān”。
)8.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A.御风飘荡隐天蔽日嘤嘤成韵B.倒影候骑晓雾将歇争高只指C.皎洁牛犊悬泉瀑布沉鳞竟跃D.疏条采薇青荣峻茂藻荇交横(解析: B 项“只”应为“直” ;C 项“竟”应为“竞”; D 项“青”应为“清”。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1勾股定理3常考题型专练习题课件新版北师大版

DN . 求证: AB2=2( CM + CN )2.
1
2
3
4
5
证明:如图,连接 CD ,过点 D 作 DE ⊥ BC 于点 E ,则
∠ DEC =∠ DEB =90°.
因为 DM ⊥ DN ,
所以∠ MDC +∠ CDN =90°.
3. 如图,在△ ABC 中, D 为 BC 的中点, AB =5, AD =
6, AC =13.求证: AB ⊥ AD .
1
2
3
4
5
证明:如图,延长 AD 至点 E ,使 DE = AD ,连接 BE .
因为 D 为 BC 的中点, 所以 CD = BD .
又因为 AD = ED ,∠ ADC =∠ EDB ,
所以△ ADC ≌△ EDB (SAS).所以 BE = CA =13.
在△ ABE 中, AE =2 AD =12, AB =5,
所以 AE2+ AB2=122+52=169.
又因为 BE2=132=169,所以 AE2+ AB2= BE2.
所以△ ABE 是直角三角形,且∠ BAE =90°,即 AB ⊥ AD .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 a ,则 AD = DC = BC = AB = a ,
BF = a , AF = a , BE = EC = a .
2
2
2
2
在Rt△ DAF 中, DF = AD + AF = a .
在Rt△ CDE 中, DE2= CD2+ CE2= a2.
在Rt△ EFB 中, EF2= FB2+ BE2= a2.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复习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一、整数和有理数1.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3. 整数的大小比较和绝对值的计算4. 有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5.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6.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绝对值的计算二、代数式和代数方程1. 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2. 代数式的合并同类项和提取公因式3. 代数方程的解法和方程根的性质三、一次函数和一次方程1. 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函数表达式3. 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况:直线的斜率4. 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5. 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四、平面图形的认识1.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概念2. 三角形、四边形和多边形的概念与性质3.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判定4. 平行四边形和各种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五、相似与全等1. 相似的概念和判定条件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3. 全等的概念和判定条件4.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六、数的性质和运算1. 平方根和立方根2. 科学计数法和统计与概率3. 实数的概念和分类七、数据的收集和处理1. 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步骤2. 数据的整理和图表的制作3. 平均数与中位数4. 两个数据之间的比较八、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1. 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 勾股定理的概念和证明3.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九、正比例与反比例函数1.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图象3.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十、平面直角坐标系1.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2. 点的坐标和坐标的表示3. 点的对称和平面镜像十一、图形的位置和方位1.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2. 图形的位移和旋转3. 线、面、体的位置关系十二、盈亏计算与商业应用1. 盈亏的计算2. 利润的计算3. 商业应用中的实际问题。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
习资料整理
一、复要点
- 中国古代秦朝的建立和统一
- 纵横家和法家的思想和主要代表
- 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
- 秦朝法律制度和统治政策
- 秦朝的兴亡原因
二、重要历史事件
1. 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
-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动局势
- 各国之间的争霸和战争
- 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的兴起
2. 秦始皇统一中国
- 秦朝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六国
- 实施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度量衡、货币等措施
- 推行法家思想和法律制度
三、纵横家和法家的思想
- 纵横家注重实用主义,提倡重实力、权谋和利益
- 法家注重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重视刑罚和奖赏
四、秦始皇时期的变革
- 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促进贸易和交流
- 实行严苛的法律制度,加强统治力度
- 兴修大型工程,如修筑长城和修筑灵渠
五、秦朝的兴亡原因
- 实施过度集权的政策,剥夺了各国的封建贵族权力
- 高昂的赋税和苛刻的劳役制度,使人民不堪重负
- 农民起义和各地抵抗的爆发
- 内外交困,导致秦朝的崩溃和灭亡
以上是关于最新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的整理,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新民民主义革命的兴起(1919,5,4五四运动-------1936,10红军长征胜利)说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一)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五四青年节)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以1919年6月5日分前后两段。
前段:时间1919年5月4日--6月5日,地点,北京以学生为先锋。
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
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
后段:从6月5日起,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
工人阶级成了运动的主力(说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初步胜利结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三人;拒签对德和约签字(最大成果)。
性质:五四运动是中国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意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原因: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文章有《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
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1920年李大钊和陈独秀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七一建党节)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 7 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通过了第一个党纲规定:党名;奋斗目标;组织原则;中心任务;党的领导机构,选举陈独秀为书记(熟读)。
共产党的性质: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
意义: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共合作的实现1.1923年中共一大,广州,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4年国民党一大,广州,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实现原因:有共同的斗争目标反帝反封;自身力量都薄弱。
2.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办学方针: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并重。
目的:为了培养革命干部(四)北伐战争(国民革命)1925年年孙中山病逝。
第一次北伐(1926.7-1927 )北伐的原因:打到列强除军阀(反帝反封)。
领导: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胜利的最重要原因)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大派系。
湖南湖北是主战场。
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
结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
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五)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建立1. 1927年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在南京建立。
同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标志国共两党正式决裂(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国民革命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宁汉合流)。
2.为了统一全中国国民政府进行第二次北伐。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结束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3.中华民国政府有: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广州国民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重庆国民政府(抗战胜利后还都南京。
1949年国民党被共产党打败,政府迁彺台湾)(六)工农武装割据1、为反抗国民党的恐怖统治共产党举行了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
意义:是共产党创建军队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八一建军节】。
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攻打长沙失败转向农村,在江西永兴三湾进行了三湾改编,意义: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毛泽东创建井冈山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说明:革命道路或建设要依据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起义失败的经验说明城市敌人力量强大,革命要转向农村。
2、井冈山会师:成立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军长,毛泽东党代表,创建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工农红军和井冈山根据地创建的意义: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是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3、长征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保存红军力量。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路线:瑞金--四道封锁线--湘江---遵义--赤水--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陕北吴起镇【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红一)与陕北红军】--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军)】意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基础。
长征精神:不怕吃苦、革命的乐观主义4、遵义会议:1935年内容:结束了党内的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正确领导。
意义: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党中央正确领导,意义:挽救了党和红军,是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二抗日战争(1937——1945)1、九一八事变:1931,9,18. 张学良撤关内,东北沦。
意义: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事变后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2、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九一八事变后①杨靖宇组织游击队抗日;②东北各抗日部队改变为东北抗日联军;③国民党爱国将领抗日。
一二·九运动:1935,12,9 北平,原因(背景):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口号:“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意义:促进了民众觉醒,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与五四运动比较】3、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1936,12,12。
西安。
原因:中日民族危机加深【根本】;抗日浪潮的感召和共党的争取。
张学良、杨虎城。
周恩来西安调停。
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原因: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4、全民族【全面】抗战开始: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
1937年8月13日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
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地位,这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形成的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是抗战胜利最重要的原因。
】西北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为新四军。
5.国民政府由南京前往重庆。
6.南京大屠杀:1937,12 死难30多万人。
感想(参考)A强国富民,才能抵御外敌;B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
日军在中国还进行细菌战、化学战。
7、两个战场的抗战:①正面战场【国民党】:台儿庄战役1938春,李宗仁,国民党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1938年6月武汉会战是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战线最长的会战,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长沙会战。
意义:消耗并牵制大量日军,支援了反法西斯阵线中的盟军。
②敌后战场【共产党】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115师,林彪,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大捷,粉碎日军“不可而战胜的神话”。
百团大战目的:打破日伪分割和封锁,促进全国抗战;1940秋,朱德、彭德怀,意义: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战役,振奋了中国人民抗日精神。
日军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进行扫荡,还实行毒气战、细菌战等。
军民创制地道战、地雷战开展反扫荡。
③文艺界以爱国、抗战为主题的作品:《松花江上》是反映日本侵占东北的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义勇军进行曲》;徐悲鸿《愚公移山》、齐白石《寒鸟》【要求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
④华侨抗战:陈嘉庚。
8、中共“七大”:抗战前夕1945年,延安;主要内容:①党的政治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②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9.抗战胜利:过程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一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中国军队全面反攻→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投降→日本向盟军签署投降书→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收回台湾【1895年《马关条约》】。
9月3日是中国抗战纪念日。
11.抗战历程:防御阶段:1931----1938,10;相持阶段:1938,10---1945,8;反攻阶段:1945,8---1945,912. 抗战胜利的意义:国内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国际①中国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和平重大的贡献。
13抗战胜利的启示(参考):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3.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三解放战争(1946---1949)1、重庆谈判:1945,人物:毛泽东与蒋介石。
背景:(共产党)人民要和平、民主,国民党要独裁、内战。
目的:国民党为发动内战做准备;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
周恩来陪同。
结果:两党签署《双十协定》内容①同意和平建国和召开政协会议②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性。
意义:表明共产党的和平诚意并扩大了影响;《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政治的被动的地位2.、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进攻,标志全面内战爆发。
1947年3月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主力,在鲁西南强度黄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挺进大别山,。
三路大军进中原,威胁南京和武汉。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
4. 1947年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作用: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极大调动了革命和生产积极性,支援了解放战争。
5、三大战役【战略决战】基本情况背景:国民党军队主要收缩在大城市和重要交通线附近 1948年9月—1949年1月①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东北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
②淮海战役: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③平津战役:聂荣臻;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华北全境解放。
三大战役的意义:基本上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6、渡江战役1949,4.21---4.23;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23日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1927,4---1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