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西方史学3.ppt-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19世纪史学1 PPT

19世纪史学1 PPT

19世纪的西方史学流派
浪漫主义史学 客观主义史学 实证主义史学 历史主义史学 西方学者对古代东方文明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史学
历史学的世纪
法国历史学家梯也里说:恰恰是历史学 给19世纪打下了烙印,给19世纪以命名, 正像哲学给18世纪以命名一样。
19世纪历史学的特点(1)
法国史坛群星灿烂、人才辈出 历史科学成为法兰西的共和国的国家科
学(杜洛伊) 德国史学大师云集、兰克史学诞生并发
扬光大 马克思唯物史观诞生并深刻影响整个人
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历史学成为各国人文科学的龙头
19世纪历史学的特点(2)
各国争先创办历史科学杂志
1859年,德国创办〈历史杂志〉 1876年,法国创办〈历史评论〉 1886年,英国创办〈英国历史评论〉 1895年,美国创办〈美国历史评论〉
柏林大学的创办为德国19世纪历史学的繁荣提供了 坚实的阵地
柏林大学的建立标志着现代德国学术的复兴
柏林大学宣布“知识和人才”是 民族最宝贵的 财富(欧洲一流的学者)
大学建立在首都,目的是让政治家能及时从学 者们那里获得知识、教诲和训导
“政治家只有经常与学者交流才能保持头脑清 醒”
德国的历史学研究既扎实稳健,又完全为时代 服务,两个方面被学者们完美地结合起来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
19世纪的德国史学
学术复兴与史学繁荣
1806年耶拿战役是德意志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浩劫, 但也是现代德意志民族主义和普鲁士兴起的直接原 因
1807年8月,在拿破仑战争的硝烟中,柏林大学宣 告诞生,国王腓特烈·威廉在成立大会上如下说: “国家必须用学术力量补偿在物质力量上的受到的 损失”
Mommsen

19世纪(第一部分)90页PPT

19世纪(第一部分)90页PPT
• “我们在韦尔吉德树林里散步的时候,我本 来可以多么幸福啊,可是一种强烈的野心却 把我带到虚幻之国去了。不是把这近在唇 边的可爱的胳膊抱在胸前,却让未来的幻想 夺去了”。
• 3),在自我道路上迷失的于连必然表现出矛 盾的性格
• 反抗而又妥协 • 自尊而又自卑、 • 正直而又虚伪
• 于连说:“实在的我算不了什么,总之我 这个人很平凡、很庸俗,他人固然讨厌我, 我自己也讨厌我自己。”
• 于连具备天赋的 • 聪慧、才华、品德、 • 志向、美貌与 • 高贵自爱的内心
• 于连身处最卑微的 • 社会底层
2019版电影《红与黑》中塑造的于连
• 索莱尔老爹走近工厂时,亮出大嗓门,高喊 于连,没有人应声。
• 进去一看,于连没有守在锯旁,却骑在五、 六尺高处的棚顶的一根梁上。于连不专心照 看机器的运转,却在埋头读书。
• 这父亲虽然年纪大了,却仍敏捷地跳上 正在锯着的一个树干,又跳上支撑着棚顶的 横梁,猛地一掌,把于连拿着的书打落到河 里,接着又是猛地一掌,打在于连的头上。
• 于连被打得晕头转向,满脸是血,还得回到 锯子旁自己的岗位上去。
• 于连看见一只鹰从头顶上那些大块的山岩 中飞出,静静地盘旋,不时画出一个个巨 大 的圆圆。于连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跟 随着这只猛禽。这只猛禽的动作安详宁静, 浑厚有力,深深地打动了他,他羡慕这种 力量,他羡慕这种孤独。
• 这双如此美丽的眼睛, 流露出最深沉的厌倦, 更糟的是,流露出找不 到快乐的绝望,最后停 在了于连身上。“至少, 他跟别人不完全一样。”
• 她被于连蔑视,却不能 • 蔑视他。
电影中的玛蒂尔德
• 于连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一个处处受人敬重的, 用院士的话说,牵着全家人鼻子走的女人,居然肯 用一种近乎友谊的口吻跟他说话。

第八章十九世纪初期的西方

第八章十九世纪初期的西方
(3)促使人们对人口问题的重视,并发 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价值论
马尔萨斯的一般经济理论长期没有受到重视, 为什么?
在人口论中他将贫困归咎于繁殖人口过多,迎 合资产阶级,而在一般经济问题争论中,他常 常站在地主阶级一边反对工业资产阶级
其一般经济理论的主要影响 关于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区分——给马克思以启
他用供求论来说明生产费用的决定
因此,萨伊的价值论是多重的:既有效用论, 又有生产费用论和供求论
萨伊从生产—效用论出发,认为一切有助于增 加效用的活动都属于生产劳动,并认为 科学家
和企业家的劳动应得到较高的报酬,这就同重 农学派、斯密的观点相对立,并被大多数西方 经济学家所接受
4、分配论
萨伊的分配论以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
一、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1、生平与著作
马尔萨斯(1766~1834),出生于英国一个土地 贵族家庭
他的著作较多,除《人口原理》1803,还有 《地租的性质与发展的研究》1815,《政治经 济学原理》1823,《价值尺度》1823等
马尔萨斯与李嘉图是同时代的人,两人私人关 系很好,但政治倾向和学术观点却相反,他们 两人的理论和争论,构成了这一时期英国经济 理论的发展史
马尔萨斯的地租论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他竭 力为谷物法辩护
他认为,废除谷物法会使外国廉价谷物大量进 口,刺激人口增加,引起下层阶级生活状况恶 化;而限制谷物进口会给各阶级带来利益和幸 福
5、有效需求不足危机论
马尔萨斯在价值论上反对李嘉图,在危机问题 上则同时反对李嘉图和萨伊
什么是有效需求?马尔萨斯认为是人们的购买 愿望加上实现这一愿望的能力。如果有效需求 不足,就会出现生产普遍过剩,出现经济危机
“凡是土地贵族同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发生分 歧并且相互敌对时,马尔萨斯就站在贵族一边, 反对资产阶级。” 马克思

19世纪西方文化

19世纪西方文化

19世纪西方文化19世纪西方文化发展的两个阶段新思想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一19世纪西方文化发展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上半期——西方文明发生重大转折,文化精神有了根本性改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欧洲古代农业社会的终结和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开始,并导致了都市化和现代工商文明的出现;工业文化与传统文化相对立第二阶段:19世纪下半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西方社会的主要矛盾;文化多元化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社会矛盾加剧二思想文化:1.英国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肯定对个人利益的自由追逐;推崇劳动与分工;提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区分三大阶级:工人、资产阶级、地主大卫.李嘉图:价值理论(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和分配学说2. 德国古典哲学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绝对精神是万物的本源;绝对精神发展经历逻辑、自然、精神(个人意识、社会意识、绝对精神)三个阶段;质变量变规律;矛盾是一切事物自身运动的根本;否定之否定是概念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3. 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以上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4. 马克思主义:分三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5.功利主义--英国边沁(法理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

著有:《道德与立法原则》认为政治社会不起源于契约。

,而是起源于功利;避苦求乐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准则,衡量苦乐的标准是最大快乐原则。

6.实证主义--法国孔德(哲学家,社会学家)基本观点:一切关于事实的知识都以经验的实证材料为依据;在事实的领域之外,则是逻辑的和纯数学知识;实证主义哲学反对神学和形而上学。

7.社会达尔文主义--英国斯宾塞赫胥黎这种思想认为在人类社会里,个人与个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必须进行生存竞争,使适者得到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第七章 十九世纪的西方近代史学

第七章 十九世纪的西方近代史学

2、浪漫主义史学的特征

第一、强调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第二、强调史学家在历史研究中的直觉与 情感的作用。

第三、强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民族性和民 族特征。
3、浪漫主义史学的派别
①保守派浪漫主义史学 1790年,英国第一位浪漫主义历史学家埃德蒙•伯 克(Edmund Burke,1727~1797年)发表《法国革命 论》。 1797年,法国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1768~ 1848年)发表了《论革命》 ②激进派浪漫主义史学

一是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同类) 二是认识论的经验主义; (经验和感性←→ 思辨与形而上) 三是方法论的客观主义;(实验逻辑的自 然科学方法) 四是关于价值问题主张价值无涉,强调 “价值中立性”的要求。(是什么←→应 是什么)


(2)人类知识的发展阶段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 (精神、知识)

a、神学、虚构阶段:
假定所有现象都是由超自然的存在直接作 用造成的. 此阶段家庭是主要的社会单位,实行君主专 政,社会组织上属于军事社会类型,是一种权 威的时代。
b、形而上学、抽象和思辩阶段:
相信抽象观念产生各种现象的存在. 用理性怀疑和批判一切,政治上追求抽象 原则,实行共和制,“法学家”居统治地位, 民族国家是社会组织的主要形式,可称为法制 社会的时代。



1、普鲁士崛起与德国统一:史学与政治的 联姻 2、德国史学的(学术)渊源: 3、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
(三)贡献

1.史观:核心→提倡客观主义态度,“如实 直 书”
《拉丁和条顿民族史》序言:“人们一向 认为历史学的职能在于借鉴往史,用以教 育当代、以利于未来。本书并不企求达到 如此崇高的目的,它只不过是要弄清历史 事实发生的真相,如实直书而已”;

《西方史学史绪论》PPT课件

《西方史学史绪论》PPT课件
关于历史学,还有一个专词historiography,可以说明西方 人关于历史学的学科性质的认识。
-graphy:writing。photograph-照片;
-logy:study。sociology-社会学。
如:geography-描述性的地理学,geology-结构分析的地 质学;biography-自传,biology-生物学。
历史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
有人说,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研究历史就是一个求真
的过程,目的是不带任何偏见地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还有人说, 在思想之外,并没有什么客观的历史,所以我们不可能还原历史, 只能是构建每个人心目中的历史而已。对于这两种观点,我们应 该怎么理解?
还有,有人认为历史有固定规律可寻,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
西方史学史
绪论
一、课程性质及内容
研究史学(即人们的历史认识)之发展历程的学科。其研究 对象不是(但也不排除)西方的客观历史发展过程(即并不主 要是研讨历史发展的进程问题),而更主要是研究人们(主要 是历史学家)对历史学所进行的种种思考(即注重探讨历史学 自身问题),是对历史学自身发展的深度反思。
历史思想——史学思想
• 历史就是作为自由个人的单个人的直接存在。人是自发的卷入、投入历史 的,并非历史所规定的。
• 历史是一面镜子
• 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教材
• 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
2、历史学:历史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指历史学。中文“历史”本 来就是指“记录”而言,当然,也还有在记录基础上编修的史 书。而在西语中,history的意思一开始就不是简单的记录,而强 调某种探究。history (from Greek historia ‘finding out’-探询, from histōr 'learned, wise man', from an Indo-European root shared by wit.)

《西方史学史》课件

《西方史学史》课件
昔底德等
古罗马:历史 学的发展,如 塔西佗、李维

中世纪:历史 学的停滞,如 教会史学、编
年史等
文艺复兴:历 史学的复兴, 如马基雅维利、
博丹等
中世纪史学的发展
教会史学:教会对历史的记录和研究,强调宗教信仰和神学观点
编年史:以时间为线索,记录历史事件和人物,注重历史事件的连续性和因果关系
历史哲学:对历史现象进行哲学思考,探讨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原因
从历史哲学到社会科学方法
历史哲学:研究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强调历史学的哲学基础
社会科学方法:运用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 研究历史,强调历史学的科学性和实证性
历史哲学与社会科学方法的融合:历史 哲学为社会科学方法提供理论基础,社 会科学方法为历史哲学提供实证支持
历史哲学与社会科学方法的演变:从历 史哲学到社会科学方法的演变,反映了 历史学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内容:详细描述了罗马帝国的兴衰过程,揭示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的问题
影响:对后世历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西方史学史上的瑰宝”
西方史学史的方法论演 变
从传统叙事到历史解释
传统叙事:以时间为线索,讲述历史事件 历史解释: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和意义的探讨 历史解释学派:以兰克学派为代表,强调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解释 历史解释的方法:包括历史比较、历史分析、历史解释等
西方史学史的现代发展
新文化史的发展
起源:20世纪60 年代,美国历史学 家提出
特点:强调文化因 素在历史发展中的 作用
研究方法:跨学科 研究,注重文化现 象的解读
影响:对传统历史 研究产生冲击,拓 宽了历史研究的视 野
社会史的复兴
社会史的兴起:20 世纪初,西方史学 界开始关注社会史

近代史学Ⅲ19世纪史学

近代史学Ⅲ19世纪史学

普鲁士政治学派作为兰克史学的分支,一定程度 上继承了兰克史学方法与理论,在历史写作中进 行了深入的表达; 强调历史研究的政治化目的,把历史研究曲解为 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工具,导致历史解释功能的严 重削弱和异化; 强调历史学家在历史解释中的参与,从而把大量 的非历史因素带入了历史的客观解释之中,混淆 了历史本体与客体的关系;
实证主义史学 实证主义是对理性主义进行重新思考和实验科学迅速发展后形成的一 股社会思潮,它强调事实的重要性,主张从事实出发,在事实基础上 建立知识体系,这种思想对于抵制神学和纯思辨思维方式的影响,推 动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证主义思潮在史学中反映就是实 证主义史学。
实证主义哲学的代表——孔德(1798-1857) 1.坎坷的一生:官吏家庭,数学教师,圣西门秘书,创立人道教 2.主要著作:《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实证宗教教 义答问》、《论实证精神》
客观主义史学的得失:
客观主义史学倡导史家追求史学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继 承和发展了自瓦拉以来到博学时代的史料考证传统,在此基础上 形成的“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模式,为欧洲近代史料批判 和文献考证学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范例,极大地推 动了历史研究的发展。
客观主义史学最大的“失”就在于这些史学家将史学等同与史料 学,忽视了历史学家的主观能动性。
布克哈特(Burckhardt,1818-1897) 瑞士人,兰克弟子,致力于欧洲文化史研究,强调心理分析的方法。 主要著作:《君士坦丁大帝时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和《希腊文化史》。
普鲁士的政治学派 普鲁士政治学派的历史学家关注德国的政治现实,他们希望历史学 成为能够影响德国人民生活和政府政治的有效手段。强烈的爱国主 义是这个学派著作中的一种普遍情绪,强调历史研究为社会现实服 务,为德国的统一和普鲁士的殖民扩张、军国主义提供依据和舆论。 主张主动与政治相结合,强烈要求历史研究以现实为轴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