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史》参考书目
西方文化史参考书目

中世纪西方社会文化史(讨论问题及其参考书目)一、何谓“社会史”?何谓“文化史”?何谓“社会文化史”?1、蒋竹山:「文化转向」的转向或超越?——介绍四本论欧美新文化史的著作,[新文化史工作坊],2005年01月16日。
2、杨豫、李霞、舒小昀:“新文化史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柏克教授座谈侧记”,《史学理论研究》2000.1。
3、李霞杨豫:“走向开放的综合——新文化史学探析”《社会史评论》,2001年05月28日。
4、彼得·伯克:“西方新社会文化史”,《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4期。
5、李宏图:“伫立在悬崖边”的当代西方历史学:当代西方新社会文化史述论”,《世界历史》2004年第1期。
6、李宏图选编:《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7、周兵:《新社会文化史》,博士论文。
8、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商务印书馆,1997年。
二、中世纪西方文化史概观1、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其中的中世纪部分)2、张广智主编:《世界文化史》(古代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其中的中古部分)3、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商务印书馆,1996年。
4、菲利普·沃尔夫:《欧洲的觉醒》,商务印书馆,1990年。
5、约翰·赫伊津哈:《中世纪的衰落》,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
6、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7、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
8、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12世纪文艺复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9、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10、古列维奇:《中世纪文化范畴》,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论文及参考书目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托马斯.内格尔(美),宝树 译,当代中国出版社。 《哲学的邀请》,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西班牙),林 经纬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苏菲的世界》,乔斯坦·贾德 (挪威),萧宝森译, 作家出版社。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赵林,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年至今》 《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 1500年至今》,雅 从黎明到衰落 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 年至今 巴尔赞( ),林华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 林华译, 克·巴尔赞(美),林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巴尔赞 。 古典主义时期的大师》 余丁著,安徽美术出版社, 《古典主义时期的大师》,余丁著,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4。 。 帕斯卡尔思想录》 帕斯卡尔( 何兆武译, 《帕斯卡尔思想录》,帕斯卡尔(法)著,何兆武译,陕 西师大出版社, 西师大出版社,2003。 。 第一周波——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 从文艺复兴宗 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从文艺复兴宗 《第一周波 西方自由主义的文化革命 教改革到对旧神学批判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教改革到对旧神学批判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 ,马林 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
参考书目
沃尔夫林(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海因里希·沃尔夫林(瑞士)著,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 海因里希 沃尔夫林 瑞士) 沈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沈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 朱龙华著,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起源与模式》,朱龙华著,人民出 版社,2004。 版社, 。 欧洲风化史:文艺复兴时代》 爱德华·傅克斯 傅克斯( 《欧洲风化史:文艺复兴时代》,爱德华 傅克斯(德) 侯焕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著,侯焕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 欧洲文艺复兴史》丛书(已出版宗教卷、哲学卷、 《欧洲文艺复兴史》丛书(已出版宗教卷、哲学卷、艺 术卷、教育卷、科学技术卷、城市和社会生活卷), ),人 术卷、教育卷、科学技术卷、城市和社会生活卷),人 民出版社, 民出版社,2008。 。
西方文化参考书目

一. 世界古代史综合性参考书目l 通史断代部分或大学教材:1.《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1年( 注:实际主编是林志纯教授)。
2.刘家和主编:《世界上古史》(修订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79年初版,1987年修订版。
3.崔连仲主编:《世界史古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初版,1997年修订版。
4.陈隆波罗静兰合编:《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上古部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5.朱龙华著:《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6.刘家和王敦书合编:《世界史古代史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8. 刘家和廖学盛合编:《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9. 米辰峰主编:《世界古代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 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古代部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11. 北师大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编:《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2. 吴于廑主编:《外国史学名著选》2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7。
每种译著前都有作者小传,每册书后都有译名对照表其中上册内容有:1 希罗多德《历史》第7-8卷,王敦书译;2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7卷,吴于廑译。
3 李维《罗马史》第5卷19-55章,王敦书译。
4 塔西陀《编年史》第1卷1-81章、第16卷第33-46章,李雅书译。
5 普鲁塔克《传记集》,梭伦传,阿基斯传,提比略·格拉古传,阿基斯、克利奥米尼、格拉古兄弟合传,共4个传记,吴于廑译。
6 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第2卷,397-511年,寿纪瑜、戚国淦译。
7 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引言第1-4节,第1部分5-17节,第2部分18-33节,戚国淦译。
其中下册内容有:8 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第3卷1-7章,1350-1420年,李活译;9 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第15-16章,王绳祖、蒋梦引、李澍泖、徐式谷译;10 格鲁特《希腊史》第46章,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宪政和司法制度的变革,郭圣铭译;11 朗克《教皇史》第1-6章,席克斯特第五,施子愉译;12 普莱斯苛特《墨西哥征服史》第4-5卷,朱龙华译;13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第1、4、7-11章,何新译;13. 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重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庆出版社联合出版。
西方文化史大纲

《西方文化史》大纲(部分)第一章、西方文化的源头一、希伯来文化希伯来民族的历史(古代);希伯来文化成就(宗教、圣经及其影响、先知与先知思想、线性直进的历史观、浓缩现代意识的人文主义文明)二、希腊文化希腊古典哲学的宗教特性和理性超越;希腊宗教和人文精神;希腊城邦政治文化;雅典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的选择;希腊文化的精神三、罗马文化罗马法;罗马共和宪政及其影响(政权结构、权力制衡、罗马共和宪政的评价和影响);罗马英雄主义;罗马文化的现实主义;罗马民族精神;四、日耳曼文化日耳曼人的历史(古代);日耳曼文化的若干特征(好战、忠诚、掠夺与荣誉、礼物交换、回报观念、习惯法);欧洲文化中的古代日耳曼因素第二章、西方中世纪文化关于中世纪历史的三种观点(黑暗论、优雅论、分段论);中世纪所孕育的新事物(银行、大学议会制、哥特式艺术等)一、历史概观早期动荡(5-8世纪);封建制形成(8-11世纪);美丽的中世纪(12世纪);危机(14世纪-15世纪)二、中世纪早期的西方文化1、西欧社会转型与文化整合: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与罗马、基督教与日耳曼、罗马与日耳曼的融合;中世纪早期日耳曼接受罗马文化;中期法兰克王国为三种文化融合的典范。
2、5-8世纪的西方文化成就:哲学;史学;艺术;文学3、加洛林文艺复兴:教育;主要学者;新字体的开创;建筑与艺术;历史地位4、拜占庭文明及其对欧洲的影响: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发展脉络;拜占庭文明的成就(政治、法律、文化、宗教);拜占庭文明对欧洲的作用(文化、政治、宗教、艺术)。
三、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会1、教皇制的形成及东西教会的分治:教皇制(主教—大主教—罗马主教—准政府职能—利奥一世);教皇国;东西教会分治(利奥九世的改革以及分治)。
2、隐修制度改革:本尼狄克院规;克吕尼运动;卡尔西都修会和西多修会;托钵修会(方济各会和多明我会);隐修制度的世界性(婆罗门教的修行、佛教的修行、道教的修行等)及其共同起因3、基督教的基本观念和礼仪:教义;七种礼仪4、教会法:教会法发展历程(罗马晚期——1917年《天主教教会法典》);教会法的内容和意义5、教会的历史作用:整合西欧的社会文化四、西欧12世纪文艺复兴复兴的原因;大学的兴起;古典著作的翻译与介绍;罗马法的复兴;神学与经院哲学的繁荣;基督教艺术的新进展;文学领域的新突破;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五、议会制度在西欧的成长英国议会:形成历程(盎格鲁撒克逊源头、封建制对远古习惯的改造、大宪章、牛津条例、西蒙国会、模范国会);议会的发展(14-15世纪)第三章、中世纪的危机与西方文化的转型一、社会的混乱:瘟疫;天灾;战争二、教会的没落:教皇与法国的冲突;对教皇权力的批判;教会的分裂与内乱;托马斯·阿奎那理论的破产;14世纪的异端三、中世纪的历史遗产四、文艺复兴——向近代过渡文艺复兴的概念理解;文艺复兴概述1、文艺复兴的世界观:城市人文主义(人的尊严、世俗主义)、君主人文主义、共和人文主义、圣经人文主义2、北方的人文主义:人本、人欲观;圣经人文主义思想;国家人文主义;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源头;乔托开创的伟大成就;锡埃纳学派;15世纪早期佛罗伦萨新艺术的高涨;全盛时期的意大利艺术4、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督教5、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
西方文明史 教学大纲

西方文明史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西方文明史,学生能够:1.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变;2.熟悉西方文明史上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3.理解西方文明对全球文化和社会的重要影响;4.培养批判性思维、文化意识和历史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长:1.古希腊文明:12小时1.1 古希腊城邦的形成和政治制度1.2 古希腊哲学的兴起及其对西方思想的影响1.3 古希腊艺术与文学的发展及其特点2.古罗马文明:12小时2.1 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崛起和衰落2.2 罗马法律体系及其对现代法律的影响2.3 古罗马建筑与工程的成就及其影响3.中世纪欧洲:16小时3.1 罗马帝国的瓦解与中世纪的开始3.2 封建制度与封建文化的形成3.3 基督教的传播与中世纪宗教改革3.4 十字军东征与东西方文化交流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6小时4.1 文艺复兴思潮的起源、发展与特点 4.2 宗教改革运动及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4.3 文艺复兴艺术与文学的兴盛5.启蒙时代与科学革命:12小时5.1 启蒙思想的兴起与推动力量5.2 科学革命的发展与重要科学家的贡献5.3 启蒙运动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6.工业革命与殖民主义:12小时6.1 工业革命的起因与影响6.2 科技创新与工业化进程6.3 殖民主义的原因与后果7.现代西方文明:12小时7.1 二战后的西方社会变革与文化多元性7.2 西方民主制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挑战7.3 当代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兴起及其全球影响三、教学方法:1.讲授与演讲:通过讲述和演讲介绍文明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探讨西方文明对全球社会和文化的影响;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互动和批判性思维;4.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丰富教学内容;5.阅读与写作: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文献阅读和写作,提高综合素养。
四、考核与评价: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讨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解和记忆;3.学术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或重要事件撰写学术报告;4.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对整个西方文明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西方文化史》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任务

《西方文化史》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教学任务《西方文化史》是开放专科现代文秘专业的选修课。
课内学时数为72,4学分。
本课程主要讲授西方文化发生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
在现代科技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新世纪,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国家之间和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作用日趋加强,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参照、吸收和互补的过程。
而无论是参照、鉴别还是吸收,都必须建立在对外来文化的真正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
因此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从而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的需要,是开设此课的最终目的。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掌握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理性文化;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它们的发生、发展、成就及文化特点。
二、教学要求本课程采用面授辅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面授教学中,要将系统教授与重点、难点教授相结合,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本课程所介绍的文化,主要指实物形态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如文学、艺术、美学、哲学、科学理论等成果。
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补充相关的知识,作更进一步的阐述。
其次“西方文化”既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也是一个地理空间概念,与“历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所以在教学中也要重视结合各民族历史、社会状况,作细致的评述。
三、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与“欧洲文学史”、“西方哲学” 、“西方美学” 、“西方艺术史” 、“科学发展史” 、“宗教学”有密切的关联,与“历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也有一定的交叉。
四.媒体使用说明文字教材:《西方文化史》沈之兴张幼香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第二部分大纲正文第一编西方古代文化(18课时)第一章西方文化的起源教学重点:克里特文化的形成、成就和影响;迈锡尼文化的特点;荷马史诗的形成与成就。
1.克里特文化:建筑、壁画和彩陶、文字、宗教。
西方文化史教学大纲简

(一号黑体)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政治与历史学院历史教研室制订(三号黑体)二○一四年三月《西方文化史》课程教学大纲(小二黑体)课程名称:西方文化史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考核类别:考试适用对象:历史专业本科生适用专业:历史教育专业总学时、学分:54 学时 3 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三号黑体)****本课程系统地讲授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历史及文化成果,目的在于使学较清晰地了解西方文明的发源,发展和文化发展的特点。
了解西方文化对世界文明进程有影响。
(小三号楷体)二、课程教学要求**将系统教授与重点难点讲授相结合,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本课程介绍的文化内容十分宽泛,涉及到哲学,教育思想,文学艺术及科技成果等。
因此课程教学要求生动,深入浅出。
**三、先修课程****《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文化概论》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文化发展的系统性和传承性。
难点是各种代表性文化的特征。
*五、课程教学方法(或手段)****课堂教学为主,相关教学影片播放为辅。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西方文化的起源×××(××学时)(四号黑体)欧洲于公元前3000年代后半期在南欧的爱琴海地区出现了最初的奴隶制文明——爱琴文化,它成为现代西方文化的源头。
在爱琴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石”。
一、欧洲史前文化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的原始时代。
二、爱琴文化从公元前3000年代的后半期到公元前12世纪,爱琴海区域(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带)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并创造出了辉煌的青铜文化,即爱琴文化,亦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爱琴文化的发现:(德)亨利·谢里曼、(英)阿瑟·伊文斯克里特文化时间: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1250年,约1350年。
西方文化史笔记[五篇范例]
![西方文化史笔记[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8d00b34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66.png)
西方文化史笔记[五篇范例]第一篇:西方文化史笔记西方文化史笔记序言西方文化:在这里指发端于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的那一支文化,以后这只文化再欧洲地区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演变,近代以后又传播到其他洲,最后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地区。
西方文化演变主线:古希腊罗马文化(受两河流域文化,希伯来文化,古埃及文化影响)形成于地中海沿岸欧洲(并在欧洲传播)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20世纪西方文化圈中心:北美和西欧第一章西方文化的起源公元前3000年爱琴文化(奴隶制)现代西方文化源头基于爱琴文化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现代西方文化“基石”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文化,尤其希伯来文化对现代西方文化影响深远古代希伯来人,希腊人并称西方文化的精神先祖一、欧洲史前文化史前时代:有文字记载历史之前的原始时代史前文化:通过考古文物所了解到的史前原始人类所创造的文化1、旧石器文化欧洲最早人类用火遗迹法国马赛埃卡斯直立人(距今40-50万年)德国海德堡人,匈牙利古匈牙利人主要文化阿布维利文化-阿舍利文化:代表性工具是燧石结核打制而成的手斧克拉克当文化:工具以石片为主,包括砍砸器,削刮物和尖状物早期智人(距今20-30万年)尼安德特人主要文化莫斯特文化:以细小尖状器和单边刮削器为代表,埋葬死者习俗晚期智人(距今4-5万年)克罗马农人现代欧洲白种人祖先主要文化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马德林文化使用工具石器,骨针,鱼钩,鱼镖,投矛丧葬习俗埋葬死者,随葬武器和工具,尸体染色,双手交叉放于胸前,有宗教仪式性岩画艺术克罗马农人文化的突出成就(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拉斯科洞穴岩画)雕刻艺术骨,角,石头小型妇女像“持角杯的少女”(也称“洛塞尔的维纳斯”)2、中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法国阿尔齐文化:石镞,骨镞,带倒刺骨制鱼叉北欧马格尔莫斯文化:几何形状的细石器和各种鱼叉、鱼钩他们过着渔猎生活,驯养狗3、新石器文化:主要特征是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家畜驯养和定居农业的出现欧洲最早农业定居居民移址在南欧狄萨莉亚:建筑物,长方形房舍,石斧刀片,骨针、锥、穿孔器,黑褐红几何图陶器,碾子和石研表明农业出现狄米尼:新石器时代晚期居民点,卫墙,按计划建造的村落克诺索斯:氏族生活,共同祖先,共同经济克里特岛:陶器,有图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化史课外阅读书目
(带★者为必读书目)
★1.《圣经》(和合本)
★2.李泽厚著《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3.姜守明、洪霞著《西方文化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陈启能主编《西方历史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6.〈法〉伏尔泰著《风俗论》,商务印书馆,上册(梁守锵译)1996年版;中册(梁守锵等译)1997年版;下册(谢戊申等译)1997年版。
★7.〈英〉汤因比着《历史研究》上、中、下(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裔昭印著《世界文化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版。
★9.王佐良等主编《欧洲文化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版。
10.〈荷兰〉彼得·李伯庚著《欧洲文化史》(赵复三译),上、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1.郑敬高编著《欧洲文化的奥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德〉古斯塔夫·施瓦布著《希腊古典神话》(曹乃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
★13.〈美〉G. F. 穆尔著《基督教简史》(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4.张久宣编《圣经故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5.〈苏〉苏联艺术科学院美术理论与美术史研究室编《文艺复兴欧洲艺术》上册(严摩罕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6.〈苏〉苏联艺术科学院美术理论与美术史研究室编《文艺复兴欧洲艺术》下册(严摩罕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7.〈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东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8.〈德〉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19.〈美〉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20.〈美〉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21.〈德〉利奇德著《古希腊风化史》(杜之、常鸣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德〉奥托·基弗著《古罗马风化史》(姜瑞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德〉爱德华·傅克斯著《欧洲风化史·文艺复兴时代》(侯焕闳译),辽宁
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德〉爱德华·傅克斯著《欧洲风化史·风流时代》(侯焕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5.〈德〉爱德华·傅克斯著《欧洲风化史·资产阶级时代》(赵永穆、许宏治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6.张广智主著《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美〉梯利著《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增补修订版。
28.于海著《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法〉丹纳著《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30.王琦主编《欧洲美术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31.〈英〉马德林·梅因斯通、罗兰·梅因斯通、斯蒂芬·琼斯著《剑桥艺术史》第2卷(钱乘旦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32.〈英〉唐纳德·雷诺兹、罗斯玛丽·兰伯特、苏珊·伍德福特著《剑桥艺术史》(钱乘旦、罗通秀译)第3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版。
33.〈意〉麦尔克姆·科利奇著《希腊艺术鉴赏》(曹吉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4.〈意〉麦尔克姆·科利奇著《罗马艺术鉴赏》(曹吉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5.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编《欧美文学200题》,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37.林德宏著《科学思想史》,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
38.〈英〉亚·沃尔夫著《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上册、下册(周昌忠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9.〈英〉亚·沃尔夫著《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上册、下册(周昌忠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40.约瑟夫·韦克斯贝格著《西方音乐史》(王嘉陵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陈志华著《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2.《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第1~4卷,华中大学出版社1996~2000年版。
★43.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读本·人与国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5.夏中义主编《大学人文读本·人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6.〈英〉纳撒尼尔·哈里斯著《古希腊生活》,李广琴译,希望出版社2006年版。
47.〈英〉纳撒尼尔·哈里斯著《古罗马生活》,卢佩媛等译,希望出版社2007年版。
48.〈英〉大卫·尼科尔著《古罗马生活》,曾玲玲等译,希望出版社2007年版。
49.谢选骏著《神话与民族精神》,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