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课外阅读书目
一生必读的经典历史书籍

1、像我这种对欧洲历史跟文盲一样状态的人,读这本书浅显易懂但是内涵却丰富。尤其是配图,日耳曼跟罗马帝国跟____的缠绕,通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发展,铺陈开来,讲的真好。
2、说它极简,其实并不是浓缩了历史,而是作者建立了一个历史框架,认为整个欧洲文明是由罗马文明、____、日耳曼文化这三点支撑建立起来的,在这个框架内去分析欧洲的历史。历史就应该这样写。
一本历史学家描写秦帝国崩溃过程的著作再次呈现秦汉之间纷繁复杂多元交织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写得像小说一样流畅和易读它不但像推理小说那样吸引读者的阅读同时也以作者个人的审美彰显出历史学独具的魅力与价值
一生必读的经典历史书籍
说起历史,它可不是教科书上枯燥乏味的描述,它是鲜活的,可以像小说一样打动人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的一生必读的经典历史书籍,欢迎参阅!
读者心声:
1、这样的书读一本,远胜简单的历史故事书看十本啊,不仅了解了文化政治制度的症结所在,人心被制度的扭曲,更是学习了一种大视野看问题的思维。绝赞推荐!
2.《中国文学史》
作者: 钱穆 讲述 / 叶龙 记录整理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中国文学入门书。书中保留了钱穆先生授课中最鲜活的口语表达,也留存了许多神来之笔。全书31章,从诗经一直讲至明清章回小说,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脉络。或许并不是“理想”的文学史,或许并没有严谨到可用作教科书,但它有活泼的生命力、有效治学的方法、令人眼睛发亮的顿悟。一本好的书,它本身只是起点,它可以让读者从起点出发,向知识更远更深处独立前进,钱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就是这样的书,它是启发者,点燃许多人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让人忍不住去阅读和思考它所提及的作品和知识。从此种意义上,它超越了那些严肃严谨的文学史。
读者心声:
1、看书名容易让人望而却步,实则是部好看又好读的课堂笔记,脉络清晰,篇章得当,系统完整,是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入门好书,但本书不是正襟危坐的教科书,相反记载言论,故友书信,相关背景介绍,几乎是钱穆本人历史的一则章节;虽有部分内容已被熟知,但仍有许多独特的观点理念听后茅塞顿开;为活跃课堂,钱老还加入不少轶事趣闻,读来轻松亲切。
历史学必读书目

人文学院历史专业本科教育实践环节“经典阅读”指导书目1.[美]摩尔根:《古代社会》上、下册商务印书馆 19772.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 19853.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 19784.阿庇安:《罗马史》商务印书馆 19765.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商务印书馆 19956.[英]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 19977.韦尔斯·H·G:《世界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8.[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9.[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山版社199210.[美]威廉·麦克尼尔:《西方文明史纲》新华出版社 199211.塔西陀:《日耳曼尼亚志》商务印书馆 195912.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商务印书馆 197513.[英]比德:《英吉利教会史》商务印书馆 199114.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1—4卷商务印书馆 198715.[法]基佐:《欧洲文明史》商务印书馆 199816.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 198717.[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18.[德]斯宾格勒:《西方的衰落》上、下册商务印书馆 196319.[意]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商务印书馆 198520. [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下商务印书馆 196321.伯特兰·罗素:《权力论》商务印书馆 199122.[美]沃尔克:《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199123.[美]穆尔G.F 《基督教简史》商务印书馆 198124.[英]丘吉尔·温斯顿:《英语国家史略》上、下册新华出版社 198525.[英]阿·莱·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上、下三联书店 195826.[法]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3卷三联书店199227.[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 197928.[美]坚尼·布鲁克尔:《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三联书店 198529.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义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30. [法]伏尔泰:《风俗论》共三册商务印书馆 199531.[德]洛赫:《德国史》三联书店 197632.丁建弘:《德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33.[美]希提:《阿拉伯通史》商务印书馆 197934.郭应德:《阿拉伯中古史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35.刘祖熙:《斯拉夫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36.[美]费希尔:《中东史》商务印书馆 197937.[苏]扎波罗夫:《十字军东征》三联书店 195938.[苏]斯克伦尼科夫:《伊凡雷帝传》商务印书馆 198639.萨拉夫:《印度社会》商务印书馆 197740.[奥]米特罗尔·西德尔:《欧洲家庭史》华夏出版社 197841.[意]波罗:《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技出版社 198742.[日]井上清:《日本史》三联书店 195743.王立达:《日本幕府政治》商务印书馆 196244.马克尧:《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 198545.马克尧:《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46.马克尧:《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 199747.朱寰:《亚欧封建经济形态比较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648.金观涛,唐若昕:《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49.李平晔:《人的发现》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50.张树栋,刘广明:《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51.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152.庞卓恒:《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05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5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5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56.陈寅恪:《唐代政治制度史述论稿》57.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58.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59.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6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6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62.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63.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64.严耕望:《治史三书》65.严耕望:《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史》66.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史》67.吕思勉:《白话本国史》68.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69.吕思勉:《先秦史》70.吕思勉:《秦汉史》71.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72.吕思勉:《隋唐五代史》73.陈垣:《史讳举例》74.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75.王国维:《观堂集林》76.钱穆:《国史大纲》77.钱穆:《先秦诸子系年》78.黄仁宇:《万历十五年》79.葛洪:《抱朴子》80.房玄龄:《晋书》81.释慧皎:《高僧传》82.法显:《佛国记》83.赵翼:《二十二史札记》84.顾炎武:《日知录》85.(春秋)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春秋左传集解》,江苏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86.(吴)韦昭注:《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87.(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88.(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探寻历史中学生应读的十本探寻历史类书籍

探寻历史中学生应读的十本探寻历史类书籍在寻找历史中学生应该读的十本探究历史类书籍时,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主题入手。
以下是一些建议,这些书籍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探索历史。
请注意,这些书籍的排列顺序并不代表其重要性或优先级。
1. 《人类简史》 -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这本畅销书概述了人类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并对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思考。
2. 《史记》 - 作者司马迁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本书提供了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详细描述,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参考书。
3. 《尼安德特人》 - 作者塔拉·韦斯特弗通过对尼安德特人考古学的研究,该书探讨了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问题,为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有趣且全面的背景知识。
4. 《人类大历史:从野猪到终极战争》 - 作者大卫·克里斯托夫·克里斯托夫这本书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人类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和变革,引导学生思考文明的兴衰和人类社会的未来。
5. 《东方近代史》 - 作者马寅初该书对近代中国历史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讲述了中国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巨大变革,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现代中国历史的机会。
6. 《战争与和平》 -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这本经典之作描述了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以及俄罗斯社会的变迁,对于理解19世纪欧洲的政治局势和战争的影响提供了深入的洞察。
7. 《霍乱时期的爱情》 -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通过描述饱受霍乱困扰的哥伦比亚小镇的故事,该书揭示了拉丁美洲历史中的政治动荡、社会变迁和人性的脆弱性。
8. 《美国内战》 - 作者肯·伯恩斯这本书深入探讨了19世纪美国内战的原因、影响和重要事件,为了解美国历史和民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背景。
9. 《梦之国度:美国五百年文化史》 - 作者理查德·罗德里格兹该书通过对美国历史的文化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描述了移民、多元文化和种族关系对美国国家身份的塑造和影响。
一生必读的100本历史书

一生必读的100本历史书1.《诗经》——中国诗史的源头2.《楚辞》——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诗集3.《左传》——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4.《论语》——我国最早的一部语录体著作5.《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兵学圣典”6.《老子》——先秦道家的基本典籍7.《墨子》——墨家学派的经典著作8.《孟子》——气势浩然的语录体散文集9.《庄子》——诙谐浪漫的寓言散文10.《荀子》——谨严绵密的哲理散文11.《韩非子》——先秦法家学说的代表作12.《战国策》——国别体历史散文集13.《史记》——世界上最早的传记文学14.《乐府诗集》——乐章和歌谣的总集15.《搜神记》——中国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说16.《陶渊明集》——士大夫的精神家园17.《世说新语》——中国最早的文言志人小说18.《颜氏家训》——最早的家教名著19.《唐诗三百首》——风行海内,几乎家置一编20.《韩昌黎文集》——盛世中唐的瑰丽诗文21.《柳河东集》——寄意山水与寓言的诗文佳作22.《唐宋传奇集》——中国短篇小说成熟的标志Z3.《资治通鉴》——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24.《宋词选》——建国以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宋词选集25.《窦娥冤》——感天动地的人间悲剧26.《西厢记》——天下夺魁的爱情喜剧27.《琵琶记》——被明清传奇奉为圭臬28.《水浒传》——英雄好汉的忠义悲曲29.《三国演义》——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之祖30.《西游记》——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最高峰31.《封神演义》——一部充满科学幻想的神魔小说32.《金瓶梅》——中国第一部长篇社会世情小说33.《菜根谭》——囊括了5000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34.《牡丹亭》——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35.《三言二拍》——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集36.《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环文集》——明代小品文的集大成者37.《闲情偶寄》——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38.《醒世姻缘传》——以家庭生活为中心的“世情书”39.《长生殿》——帝王妃子的爱情悲剧40.《桃花扇》——南明王朝兴亡曲41.《聊斋志异》——一部“孤愤”之作42.《儒林外史》——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杰出代表43.《随园诗话》——真情流露的性情诗话44.《说岳全传》——彰扬忠烈的英雄传奇45.《红楼梦》——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46.《阅微草堂笔记》——谈狐说鬼的文言小说集47.《镜花缘》——熔幻想、讽刺和游记于一炉的巨著48.《曾国藩家书》——一部真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宝鉴49.《海上花列传》——狭邪小说的代表作50.《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揭露社会丑恶的谴责小说51.《官场现形记》——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52.《老残游记》——一部补救残破国家的“哭泣”之作53.《孽海花》——晚清的新闻小说54.《人间词话》——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里程碑55.《呐喊》——国民劣根性的揭露56.《朝花夕拾》——回忆性的叙事散文集57.《女神》——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58.《沉沦》——震世骇俗的新文学作品59.《徐志摩诗全集》——浪漫经典的华章60.《朱自清文集》——清雅隽永的诗意杰作61.《死水》—一沉郁奇丽的现代诗坛经典62.《缘缘堂随笔》——清幽玄妙的现代散文经典63.《雅舍小品》——浓郁着生活气息的散文集64.《子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社会分析小说65.《林家铺子》——旧中国农村小镇的真切写照66.《家》——一个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缩影67.《雷雨》——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68.《骆驼祥子》——市民小说的代表作69.《金粉世家》——20世纪的《红楼梦》70.《边城》——“湘西世界”的灵魂71.《死水微澜》——一部活生生的“华阳国志”72.《吾国吾民》——对国民层层面面的阐释73.《繁星》、《春水》——轻柔雅丽的心灵小诗74.《传奇》——苍凉哀婉的女性传奇75.《呼兰河传》——茅盾称它是“一串哀婉的歌谣”76.《小二黑结婚》——一部歌颂婚姻自由的杰作77.《围城》——人性的洞察与调侃78.《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部反映土改斗争的优秀作品79.《暴风骤雨》——饱含革命激情的土改篇章80.《保卫延安》——革命战争的“英雄史诗”81.《林海雪原》——一部革命英雄的传奇82.《茶馆》——一幅旧北平社会的浮世绘83.《红日》——军事文学上的一座丰碑84.《李自成》——一幅色彩缤纷的历史画卷85.《青春之歌》——革命知识青年的成长86.《创业史》——农村合作化运动的新篇章87.《红岩》——一曲共产党人的正气歌88.《傅雷家书》——盈满父爱的教子篇89.《金庸作品集》——俗极而雅,、奇至而真的“金学”90.《艾青诗选》一与时代一起跳动的滚滚诗情91.《美的历程卜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92.《高山下的花环》——自卫还击战最瑰丽的篇章93.《钟鼓楼》——北京平民生活的当代画卷94.《穆斯林的葬礼》——一个奇异而古老的民族哀歌95.《平凡的世界》——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全景描写96.《文化苦旅》——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大散文97.《白鹿原》——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98.《活动变人形》——中国当代“家族文学”的开山扛鼎之作99.《活着》——一部浓缩的人类历史100.《长恨歌》——一部悲情的风俗长卷。
了解历史的意义中学生历史读物推荐

了解历史的意义中学生历史读物推荐了解历史的意义中学生历史读物推荐历史是人类进步的镜子,了解历史的意义对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都十分重要。
通过阅读历史读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增加对历史的理解和把握。
本文将推荐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历史读物,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意义。
1.《中国通史》《中国通史》是一本详细介绍中国历史的经典读物。
它从远古时代开始,覆盖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轨迹。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让读者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2.《人类简史》《人类简史》是以人类为主题,全球范围内讲述人类历史的一部著名作品。
作者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等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变迁。
这本书通俗易懂,既包含了历史的内容,也融入了科学、经济、社会等不同领域的知识,能够帮助中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整体演进。
3.《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是一本集中讲述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趣故事的读物。
这本书以故事的形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许多著名历史事件、英雄人物和历史文化。
通过阅读这本书,中学生能够轻松地记住重要历史事件,并对历史背景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4.《红楼梦》《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尽管它是小说,但其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
通过阅读《红楼梦》,中学生不仅可以欣赏文学艺术的魅力,还能够了解清朝的社会生活、古代宫廷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
5.《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世界历史大事年表》是一本将世界历史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工具书。
这本书列举了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并提供了简短的解读,让中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同时,通过查阅这本书,学生还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
通过阅读这些历史读物,中学生可以在娱乐中学习,在阅读中了解历史的意义。
这些读物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通俗易懂,适合中学生的阅读水平。
中国古代史必读书目

中国古代史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史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
如果要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我们需要查阅大量的书籍,掌握大量的知识。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史必读书目。
1.《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书之一,共分上、中、下三篇,辑录了中国先秦两千年历史,包括五行、天地、周、秦、汉、三国、晋等历史事件和知名人物,被誉为“中国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通史,由宋代司马光编纂而成,记录了从周朝到五代十国的230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杰出的史学巨著之一。
通鉴所涵盖的历史面广,文笔细腻,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3.《左传》:《左传》也叫《春秋左传》,是一部关于春秋时期的纪实性史书,分为左氏传和公羊传两部分。
《左传》是早期的注本,注释详尽而不失文雅,对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和社会有极大的帮助。
4.《三国志》:《三国志》是介绍三国时期历史的专著,原著作者是东汉晋代的陈寿。
《三国志》涵盖了南北朝以前长达138年的历史,通过场面壮观、气势雄浑的文体,使读者一览三国时期人才辈出、智勇双全的壮美风景。
5.《后汉书》:《后汉书》是记录东汉末期至西晋初期历史的正史,是许多中国历史书籍编写的基础,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文化、经济和社会变迁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6.《尚书》:《尚书》是一部古代史书,距今将近三千年的文献,是古代中国的重要典籍,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思想。
《尚书》关注了西周文化的无限风光。
7.《大学》:《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主旨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和社会制度的一些基本思想,具有广泛的学术价值。
以上就是中国古代史必读书目,这些著作都是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参考书。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积淀,领会先人的智慧和经验。
历史阅读书目

历史阅读书目历史是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过去的人、事件和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了解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现在,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
而要了解历史,一定需要阅读大量的历史书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阅读过的历史书目,这些书籍不仅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带给了我欣赏文字的快乐。
1. 《人类简史》(Yuval Noah Harari)《人类简史》是以文化、历史和科技发展为主线,展示了人类进化历程和全球化历史,从我们的祖先开始,一直追溯到21世纪。
这本书以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人类的故事,涉及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等关键时刻出发,深入探讨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和未来展望,带给读者深思的启示。
2. 《资本论》(马克思)《资本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为我们解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这本书以科学的方法讨论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危机,探讨了劳动力价值、商品交换、剩余价值等重要概念,这些概念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塑》(塞缪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塑》是一本全球化视阈的巨著,它探讨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合作,讨论了文化认同、宗教信仰的作用和影响,也让我们更完整地理解了国际关系的本质。
4. 《历史的教训》(威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是威尔·杜兰特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讲述了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转折点,如民主、科学、战争、文化和艺术等课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案例和启示。
阅读这本书后,我们会发现历史的迭代和未来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内在规律。
5. 《史记》(司马迁)《史记》是中国最早的通史,也是中国古代史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这部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其中关于春秋战国的规律、秦朝的统一、汉朝的繁荣、唐朝的开放、明朝的兴衰等重要时期的描述,让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了中国的漫长历史。
历史学名著推荐阅读书目

历史学名著推荐阅读书目1.《中国通史纲要》,翦伯赞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简介】本书是建国后较早编定的通史教材,出于史学大家翦伯赞之手,体系结构严谨,内容详略得当,叙事条理清晰,观点鲜明,言简意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一直为国内高校作为教材使用,并且有《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资料选》和《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论文选》与其配套使用。
2.《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大出版社出版。
【简介】这是北大新一代史学研究者的学术成果。
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体例上回避了习用已久的用五种社会形态划分历史阶段的做法,基本上按照朝代顺序进行叙述,辅以帝系年表,并兼顾一些贯穿历史演进脉络的专题,因此历史线索清晰,能够给人以明确的印象。
3.《中国通史》,范文澜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简介】范老写了前四卷,其余的由其学生续完。
范著的特点是叙述详尽,并且侧重于文化,续作亦以叙述通俗流畅见长,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及文物典章制度,甚为可读。
4.《国史大纲》,钱穆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简介】此书与国内通史在理论体系和叙述体例上都有很大不同,有着与国内“马克思主义史学”不同的历史分期和学术视角,议论不多,基本以直接引证史料说话,在不大的篇幅内(上下册)以精选的史料勾画出了中国历史的梗概,可为治史的入门读物。
5.《剑桥中国史》,费正清等著,(先秦至明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简介】这一套书由美国著名史学家费正清主编,集中了世界上许多著名汉学家参加编纂,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它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集中了国外(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学者的学术成果,尤其是观点上能够代表国际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和动向,并能给人以很大启迪。
6.《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出版。
【简介】黄仁宇是近年来对国内史学界影响很大的史学家。
他的《万历十五年》在国内出版,对国内史学界已有范式和方法的转变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
本书是以随笔散论的形式纵论历史,议论独到,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后可以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课外阅读参考书目(二)
1、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6版
2、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通史随笔》,三联书店1986版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
4、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1999版
5、巴勒克拉夫:《当代学术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版
6、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商务印书馆1982版
7、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版
8、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版
9、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版
10、佩里·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国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版
11、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1996版
12、瞿同祖:《中国法制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4版
13、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三联书店1979版
1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版
15、谢和耐:《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版
16、钱穆:《国史大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6版
17、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版
18、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版
19、田余庆:《东晋门阀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版
20、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
21、杨国桢等:《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3版
22、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三联书店1997版
23、戴逸:《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93版
24、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2000版
25、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版
26、胡绳:《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2版
27、《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册),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版
28、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版
2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版
3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下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版
31、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1套),东方出版社1991版
32、《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3卷,三联书店1992版
33、《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版
34、道格拉斯·斯诺、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版
35、萨尔沃·马斯泰罗内:《当代欧洲政治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版
36、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1—3卷,高教出版社1998—2000版
37、马丁吉尔伯特:《二十世纪世界史》,陕西师大出版社2000版
38、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人民出版社1997版
39、亨延顿:《文明的冲突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三联书店1992版
40、C·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版
41 、《西方名著入门》1套,商务印书馆
42 、吴于廑:《大学世界地图集》,人民出版社1989版
43、方连庆等:《国际关系史》、《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版
44、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199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