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过度鼓励对孩子的杀伤力大于批评

合集下载

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作为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他们的人格健康成长。

如何能缓解他们的压力,和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心声,我想,重要的是能够鼓励他们,贬低甚至打击他们。

学生的心是脆弱的,经不起老师的太多批评和责骂,相反他们幼小的心灵是需要鼓励与喝彩。

那怕只是一句简单的称赞,一个关切的眼神,有时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发现对同学表示信任并予赞美与鼓励,经常给他们说一些欣赏他们的话语,他们在课堂上表现非常的积极,而且进步非常的明显;而如果对同学采取不多理睬或不断给予批评,那么这只会使他们在学习是表现的萎靡不振、情绪低落、学习倒退。

在教学中我感触很深:“最残酷的伤害是对一个人自信心的伤害,最大的帮助是给人以能支撑起人生自信风帆的信任、鼓励。

”作为现代教师,我们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要给学生多些鼓励与喝彩、少些批评与责骂,多给学生“鼓劲加油”,使学生成为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成为不断进取的、具有积极健康心理的人才。

委婉的批评与真诚的鼓励,可以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

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心灵距离,真正成为朋友。

这不仅吸引着学生向你真心靠拢,更自然地倾听你的教诲,接受你的人生经验,而且还每时每刻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积极乐观的一面影响着学生的生活与成长。

父母错误教育方式及其影响

父母错误教育方式及其影响

1、“棒打出孝子”法
许多家长在孩子不听话时会采用打骂的方式来惩罚孩子,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做会增加孩子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而长期积累下来,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伤害。

此外,通过这种方式惩罚孩子,也可能导致孩子变得更加冲动和暴躁。

2、“恐吓威胁”考不上大学就去要饭“
有些家长会用“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没有前途,将来只能上街要饭”的方式来恐吓孩子。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激励孩子去学习,但却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和焦虑,导致他们失去了探索和创造的兴趣,只会机械地追求高分数。

3、“妈妈不要你了”冷暴力对待孩子
有些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或者叛逆时会采用冷暴力的方式对待孩子,甚至将孩子关到门外或者扔在大马路上。

这种方式会让孩子深受惊吓和伤害,他们会失去信任和安全感,长大后也可能出现情感和行为问题。

因此,父母应该用更加温和和理性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建立起互信和良好的关系。

家长学校教案—— 少批评、多赞扬、多鼓励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学校教案—— 少批评、多赞扬、多鼓励孩子健康成长

家长学校教案
少批评、多赞扬、多鼓励孩子健康成长
一、教学目标:
1、让家长明白赞扬和鼓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2、让家长学会对孩子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赞扬;
3、让家长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策略;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家长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更好的形成家校合力,让学生成功、成才;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欢迎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学校,下面我们将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课件出示)《少批评、多赞扬、多鼓励孩子健康成长》;
二、鼓励和赞扬的重要性:
师:课件出示关于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赞扬的典型案例,请家长认真观看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家长认真观看后,积极进行讨论,并举手发言;
师总结:大家说的都很好,看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对孩子鼓励和赞扬十分的重要;。

家长的鼓励是孩子最大的动力

家长的鼓励是孩子最大的动力

家长的鼓励是孩子最大的动力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支持者,他们的话语和行为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的鼓励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动力,它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培养孩子的毅力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家长的鼓励对孩子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孩子的自信自信是孩子发展的基石,而家长的鼓励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孩子在学习或者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正面的评价。

无论孩子取得多小的进步,在家长的眼中都应该是值得赞扬的。

家长可以通过肯定孩子的努力、表扬孩子的成就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对于孩子犯错的情况,家长也不应该过于苛刻,而是要以鼓励的方式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所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家长的鼓励能够增强孩子的信心,让他们充满力量去面对各种挑战。

二、培养孩子的毅力毅力是孩子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坚持和努力。

面对学习上的困难,孩子往往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动摇。

而家长的鼓励可以帮助孩子战胜困难,坚持不懈。

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孩子保持积极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长还可以通过设定合理的目标和奖惩机制,激励孩子坚持努力。

当孩子在经历坎坷和困难后仍然能够坚持下来时,他们就会明白鼓励与努力的关系,培养出坚韧的品质。

三、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源泉,而家长的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学习兴趣。

家长可以从启发孩子的思维、提供学习资源、陪伴孩子一起学习等方面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当孩子在学习中取得进步时,家长可以适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家长还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探索新知识、开展有趣的学习活动来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家长的鼓励能够让孩子对学习保持持续的热情,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总结起来,家长的鼓励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的鼓励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毅力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父母毁掉孩子的七种做法

父母毁掉孩子的七种做法

父母毁掉孩子的七种做法
1.过度保护-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不让他们去尝试新事物,会让孩子变得胆小、自卑,缺乏自信心,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2. 严厉批评 - 父母过于严厉地批评孩子的行为或表现,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无法做到好的事情,从而降低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忽视孩子的感受 - 父母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不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会让孩子感到被冷落,从而产生焦虑和沮丧。

4. 过度赞扬 - 父母过度赞扬孩子的表现,不管孩子是否表现出色,会让孩子产生不真实的自我认知,失去对自己实际能力的正确认识。

5. 期望过高 - 父母过高地期望孩子的表现和成就,不顾及孩子的实际能力和兴趣,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巨大,从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6. 不尊重孩子的选择 - 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意愿,强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期望行事,会让孩子感到被束缚,失去自由和独立性。

7. 不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 父母不让孩子自由发展,限制孩子的行为和选择,会让孩子感到被限制和束缚,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 1 -。

2023年家长学校教案5篇

2023年家长学校教案5篇

2023年家长学校教案5篇家长学校教案篇1教学的目的: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的过程: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

首先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

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

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

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

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他们只会顺水推舟,不会逆水行舟。

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

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stop yelling at your kids阅读理解

stop yelling at your kids阅读理解

stop yelling at your kids阅读理解摘要:1.文章背景及目的2.家长大声责骂孩子的负面影响3.建议采取的沟通方式4.改变心态,尊重孩子成长过程5.结论:建立和谐亲子关系,共同成长正文:Stop Yelling at Your Kids:A Guide to Effective Parenting作为一名家长,你是否曾经历过在辅导孩子学习或纠正他们行为时,不自觉地提高了音量?stop yelling at your kids这篇文章将帮助你认识到大声责骂孩子的弊端,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沟通技巧,以帮助你建立更加和谐、愉快的亲子关系。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可能认为大声责骂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首先,经常遭受严厉责骂的孩子可能会变得胆怯、缺乏自信。

其次,大声责骂可能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影响亲子关系。

此外,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环境中的孩子,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家长需要学会采取更为和谐的沟通方式。

以下是一些建议:1.保持冷静:在教育孩子时,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

避免在情绪激动时与孩子沟通,以免失控的大声责骂给孩子带来伤害。

2.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通过倾听,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从而制定出更为合适的教育策略。

3.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避免将自身的期望强加于孩子。

尊重孩子的成长过程,给予他们适当的自由空间。

4.积极肯定:当孩子做出正确的行为时,给予积极肯定和鼓励。

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以身作则:作为家长,需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通过自身的言行,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处理情绪、与他人相处。

总之,stop yelling at your kids,让我们一起努力,摒弃大声责骂的教育方式,用耐心、关爱和尊重去陪伴孩子成长。

对鼓励式教育弊的理解

对鼓励式教育弊的理解

对鼓励式教育弊的理解
1、缺乏毅力和信心,轻易放弃。

经常被父母夸奖聪明的孩子,会让孩子迷失自我。

觉得自己很聪明,不需要去努力就可以在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成绩。

但是,当孩子用自己的聪明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时,就会造成挫败感。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缺乏毅力和信心,很容易的选择放弃。

2、拒绝尝试和努力,缺乏进步的信心。

经常被夸奖聪明的孩子都有比较骄傲的心态,而且比较爱面子。

当遇到一点小挫折或者小困难时,就会不敢去尝试和努力,缺乏信心。

3、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经常被夸赞或者表扬的孩子,在与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很容易受到打击,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课堂:过度鼓励对孩子的杀伤力大于批评
家长[微博]的态度、评语就像是摆在孩子面前的一面镜子,孩子总是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自己,形成“我是谁”这样的心理概念。

因此镜子反映出的内容对孩子自我概念的建立极为重要。

孩子的成长应当是在不断的自我矫正过程中度过的,如果缺少真实的评价,就会使得孩子走入自我认识的盲区。

父母的虚夸让她陷入困惑之中
13岁的楚蓉快要小学毕业了,她近来总在闹脾气。

她拒绝爸爸妈妈翻阅她的书本,拒绝将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

每当爸爸妈妈有一丝询问的意思,她就会表现得非常烦躁。

“我们知道升学考试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常常会安慰她,鼓励她。

但是越鼓励,她好像越是听不进去。

”楚蓉的妈妈非常担心女儿的情况,她不明白,孩子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如此排斥父母的关心。

临床诊断:没有根基的称赞往往比批评更具有杀伤力
经过深入沟通得知,从小楚蓉从父母那里得到的都是最好的评语,无论她做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会夸奖她做得好。

小时候,楚蓉喜欢在纸上涂鸦,每次随手画出的作品,都会被爸爸妈妈贴在最显眼的位置展出来供一家人欣赏。

虽然在绘画班的时候,老师很少表扬楚蓉,但是爸爸妈妈都会在家里弥补课堂上缺失的那份鼓励。

好像无论做什么事情,在爸爸妈妈的眼中,楚蓉都是最棒的。

因此在楚蓉自己的心目中,她也是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

然而,在上学以后,骄傲的她经常会听到同学说自己:“她总觉得自己是最棒的,其实她什么都不行。

”难道,真的是自己根本就不出色。

她带着这个问题去问妈妈,妈妈的回答是:“别听同学瞎说,我家楚蓉就是最棒的。

”而在之后的一次考试中,楚蓉发挥的不好,名次比较靠后。

在咨询室里,楚蓉哭着说:“我根本就不是最好的,我再也不相信爸爸妈妈了。


过度的鼓励,容易导致孩子自我膨胀
家长的态度、评语就像是摆在孩子面前的一面镜子,孩子总是通过这面镜子来认识自己,形成“我是谁”这样的心理概念。

因此镜子反映出的内容对孩子自我概念的建立极为重要。

楚蓉的自我概念建立在爸爸妈妈不断的鼓励之中,因为总是受到夸奖,所以楚蓉始终以为自己就是那个最棒的孩子。

父母的这种鼓励就像是在孩子的面前立起了一面凸透镜,而楚蓉则像是一只站在凸透镜前的小猫,一直以为自己是一只老虎。

以往,当遇到失败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会帮她归因于外在条件,所以楚蓉的自我界定始终没有发生改变,无论遭遇怎样的挫折她都会认定凸透镜中的人就是自己。

但是,她从来
不知道,自我的真相是什么。

而一旦她发现真实的自我与爸爸妈妈告诉她的那个我有很大的差别时,这个结论对她的打击将会是难以承受的。

没有根基的夸奖,让父母失去权威
每个人的自我概念都是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之上,而这个他人不仅仅是指爸爸、妈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庭之外成员的评价将会越来越重要。

由于来自不同社会群体的人本身就会因为标准不同而导致对同一个人,同一件事情的评价产生很大的差异。

所以父母的评价性语言与来自外界的评价性语言越是具有一致性,孩子就越会相信自己的父母,而一旦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与外界差异过大,孩子的心中就会画出一个问号。

而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称赞缺少依据性,甚至有些敷衍,他们对父母的信任感必然就会有所下降,甚至影响到亲子之间的关系。

区分鼓励和称赞的区别,给孩子最真诚地鼓励
很多的父母认为他们称赞孩子就是鼓励孩子,他们没有认清称赞可以是鼓励,但是不等于鼓励。

表面看来,称赞和鼓励是在相同的过程中产生的。

这是因为称赞和鼓励二者都注重再积极的行为。

其实,称赞是鼓励的一种,是以竞争为基础,获胜者才能得到,是有最好的意思。

事实上,父母亲再称赞孩子时的心态是:如果你做我认为好的事情,你将会从我这里得到承认和重视(有价值)作为奖赏——称赞是想用外在的建立来激励孩子。

但是鼓励是对孩子的努力和改进而言,不管这努力和改进多么微小都可加以鼓励。

圆圆想参加手工比赛,每天都在认真地练习。

她对妈妈说:“妈妈我可能不行,铮铮剪的小兔子可好看了,我一定赛不上。

”圆圆的妈妈对圆圆说:“我记得,前两天你剪出来的图画还没有这么漂亮,宝贝,你已经进步很多了。

”妈妈的鼓励让圆圆很开心,也更有信心了。

同时,鼓励使用的时机也是有区别的。

鼓励是在孩子表现低落的时候也给予,孩子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或者当他们面对失败时,父母也可加以鼓励。

但是称赞就不能在这种情况下使用。

称赞和惩罚一样,是控制的方法。

Tips:称赞时候等于鼓励,可视以下情况而定:
父母的目的:如果你真诚的意愿视鼓励,而不是要控制他,你的赞美就是鼓励。

孩子的目标:如果孩子寻求称赞是为了要大人注意他,那么赞美反而会把孩子教成没有主见、具有依赖性。

如果孩子倾向于追求权力或报复,赞美反而会使他们挫折不安,原因使他们心中想要做的使反抗和摆平。

孩子接受赞美的方式:如果孩子对这个称赞本来就没有期盼或要求,那么这个赞美就是鼓励。

鼓励孩子的时候,不要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加上价值判断。

很多的时候我们用使用积极的判断和积极的评价,而这种评价显示了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见,而不是帮助孩子相信自己。

文章关键词:家庭教育鼓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