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杂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总结

初中化学除杂问题总结初中化学中,物质除杂是指将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去除,得到较纯净物质的过程。
除杂原则是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物质,且操作简单易分离。
解题要领包括找差异、定方法、选试剂。
常用除杂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最后,文章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的提纯方法和除杂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物质除杂的定义和目的。
物质除杂就是把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去除,得到较纯净的物质。
除杂的原则是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被提纯物质,且操作简单易分离。
解题的要领有三个,即找差异、定方法、选试剂。
找差异是根据混合物各物质的特征,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质,找到突破口。
定方法是根据物质特征确定除杂方法。
选试剂是根据物质特征和所选方法选择合适的试剂。
常用的除杂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过滤法、结晶法和蒸发法。
化学方法包括沉淀法、气化法、转化法、中和法和吸收法。
最后,文章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的提纯方法和除杂方法,如CO2、H2、O2、Cu、Fe等物质的除杂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中的物质除杂知识。
1.除去铜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主要操作过程是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蒸发。
2.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中有少量CaCO3(盐酸)液)。
3.在试管的内壁附着下列物质,用稀盐酸浸泡而不能除去的是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4.欲除去KCl溶液中的Ba(OH)2杂质,若只准加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是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 +H2SO4 → BaSO4↓ + 2H2O。
5.设计粗盐提纯的具体步骤,最终得到较为纯净的NaCl:先用过滤法去除泥沙,再用沉淀法去除Ca2+和SO42-,最后用蒸发法得到纯净的NaCl。
6.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或加入试剂合理的是:KCl中含杂质K2SO4,可用澄清石灰水除掉。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CaO中含杂质CO2,可用高温灼烧除掉。
高中化学除杂总结大全

部分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上述实验要求,将各实验装置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用序号连接起来:( )
→ ( )→( )→ ( )
指出 A、B 装置在实验中的作用:
A
B
实验完毕后,加热和通入氢气同时停止,等试管冷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与理论
上所得铜的质量相比较,将会----------(偏大、偏小或不变)
分析:装置的排列从左到右顺序一般是:(1)气体的发生装置(2)气体的除
有机物的分离应结合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例如乙烷中混 有乙烯时,有将气体通过溴水或 溶液,用洗气的方法将乙烯除 去, 若溴 乙烷中混有乙醇时,可用水除去,利用乙醇与水互溶,水与溴乙烷不互
4
溶,用水 将乙醇从溴乙烷中萃取出来,
苯中混有苯酚时,单纯用物理性质或单纯用化学性 质都无法将它们分开,而
至溶液呈中性(用 PH 试纸控制),得不含杂质的氯化钠溶液。
分析:为了除去杂质 NH4HCO3 和 Na2SO4,一般可提出两个实验方案:第一
方案是利用 NH4HCO3 受热(35℃以上)易分解成气态物质的特性,先加热氯化
钠晶体除掉 NH4HCO3,再加 Ba2+除掉 SO42-;第二方案是用 Ba(OH)2 同时除掉
两种杂质,这种方法简便,“一举两得”,故优先选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将不纯的氯化钠晶体溶于适量的蒸馏水中,滴加稍过量
的 Ba(OH)2 溶液,使 SO42-及 CO32-(原 HCO3-与 OH-反应后生成)完全沉淀。
检验 Ba(OH)2 是否过量的方法:取少量滤液,滴几滴 Na2SO4 或稀 H2SO4,
2.乙醇(水) 错例 A:蒸馏,收集 78℃时的馏分。 错因:在 78℃时,一定浓度(95.57%)的乙醇和水会发生“共沸”现象,即 以恒定组成共同气化,少量水无法被蒸馏除去。 错例 B:加生石灰,过滤。
物质除杂的原则是

物质除杂的原则是:①不增,即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②不减,即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③简便,即分离操作简便易行;④易得,即除杂试剂价格便宜,容易得到;⑤最好,即所选用的方法在保证除去杂质的同时,最好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
常见的物质除杂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利用物理性质的差异1.溶解性差异法:如果提纯物质与杂质在溶解性上有明显差异时,可用溶解性差异法除杂。
2.结晶法: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时,可采用结晶法除杂。
3.萃取分液法: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然后利用分液漏斗将其分开。
4.升华法:把能够升华的固体物质和不能挥发的固体物质分开。
5.磁铁法:利用磁铁能把铁吸引,可以把铁从其他不能被铁吸引的杂质中分离出来或从不能被铁吸引的物质中把铁杂质除去。
6.渗析法: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里,并把袋放入溶剂中,从而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
渗析法主要用来提纯、精制液溶胶。
来源:7.蒸馏法:利用物质沸点不同,来分离互溶混合物。
二、利用化学性质的差异1.热分解法:对于稳定性差异较大的固体混合物,可采用热分解法。
2.氧化还原法:利用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将杂质氧化或还原,使其转化为易于分离的物质。
3.络合法:加入络合剂,将杂质转化为可溶性络合物,使之易与所需的物质分离。
4.沉淀法:用化学试剂将液体或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转变为沉淀除去。
5.酸碱溶解法:利用固体杂质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将杂质转变为可溶性的盐而除去。
6.酸、碱洗涤法:利用杂质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将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分别转入酸溶液或碱溶液。
除杂的三原则:(1)将杂质转变成与被提纯的物质状态不同的物质除掉,例如转变成气体、水、沉淀。
(2)不能把被提纯的物质反应掉(3)在除杂之后不能引进新的杂质常见的除杂题目类型1、水为杂质:R(H2O)试剂:三大干燥剂,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选择:若R为中性气体(H2、O2、N2、CO)则选择哪个干燥剂都可以;若R为酸性气体(HCl、SO2、CO2)只能选择浓硫酸(H2S除外);若R为碱性气体(NH3)只能选择固体氢氧化钠(氨气可以和生石灰生成配合物)2、有规律可循的题目:XY(XZ)找出物质和杂质之间的不同部分(Z),然后用对应的离子N将Z转化成气体、水或沉淀。
高中化学除杂方法

(1)洗气法:此法适用于除去气体有机物中的气体杂质。
如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应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稀溴水的洗气瓶,使乙烯生成1,2- 二溴乙烷留在洗气瓶中除去。
不能用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洗气的方法,因为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会发生反应生成CO2 混入乙烷中。
除去乙烯中的SO2 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洗气。
(2)转化法:将杂质转化为较高沸点或水溶性强的物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如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不可用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之反应而转化为乙酸乙酯的方法,因为该反应可逆,无法将乙酸彻底除去。
应加入饱和Na2CO3 溶液使乙酸转化为乙酸钠溶液后用分液的方法除去。
溴苯中溶有的溴可加入NaOH溶液使溴转化为盐溶液再分液除去。
乙醇中少量的水可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将水转化为Ca(OH)2,再蒸馏可得无水乙醇。
一.常见除杂1..N 2(O2) ——灼热的铜丝2Cu+O2=2CuO(H2S)——用饱和NaHCO3 溶液NaHCO3+H2S=NaHS+2HO+CO2↑(CO) ——灼热的氧化铜CuO+CO=Cu+C2O(HCl) ——用饱和NaHCO3 溶液NaHCO3+HCl=NaCl+H2O+CO2 ↑(HCl) ——用饱和NaHS溶液NaHS+HCl=NaCl+H2S(HCl) ——用饱和NaHSO3 溶液NaHSO3+HCl=NaCl+H2O+SO2 ↑(HCl) ——用饱和食盐水,HCl 易溶而Cl 2不溶(碳粉)——1. 将混合物在氧气中点燃C+O2=CO22.通入灼热的氧化钙C+CaO=Ca+C2O↑(条件:高温)3.通入灼热的氧化铁3C+2Fe2O3=3CO2↑+ 4Fe9.碳粉( MnO2)——加浓盐酸MnO2+4HCl( 浓)=MnCl2+Cl2↑+2H2O(CuO)——加稀盐酸CuO+2HCl=CuC2l+H2O(Fe2O3) 方法一:将固体混合物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除去氧化铁,留下滤液。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和除杂

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过量试剂除去。
二、基本方法——多步除杂
为了除去氯化钠样品中的碳酸钠杂质,某趣小组将样品溶解后进行如下实验:
A溶液中溶质可能为 (只写一种)。
二、基本方法——多步除杂
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钙、氯化镁和硫酸钠等杂质,一般采用下列方法和步骤: 将粗盐加足量水溶解 加入过量的溶液a,产生白色沉淀 加入过量的溶液b,产生白色沉淀 加入过量的溶液c,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去所有的沉淀 将滤液加稀盐酸至pH=7,蒸发得NaCl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二、基本方法——多步除杂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
物 质 的 除 杂
.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
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
提纯和除杂应遵循三个原则:不增(不增加新杂质);不减(不减少主要成分);易分离(反应后,物质状态不同,便于分离)。
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步骤最简单、操作最简便、除杂最干净的方法。
将无色溶液与沉淀B分离的操作①的方法名称是 。
从无色溶液得到固体物质C的操作②的方法名称是 。
因为A溶液过量,此方案得到的固体物质C中混有新的杂质,为了既能除去杂质碳酸钠,又能有效地防止新杂质的引入,可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后,直接进行操作②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二、基本方法——化学方法
4. 加热法:通过加热(或高温)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 【练习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 CaO(CaCO3) 。 ② CuO(Cu) 。
中考复习专题之除杂课件(共34张PPT)

⑤ 置换法:用活泼金属置换盐中的不活泼金属元素, 而达到除杂的目的.(置换反应) 如:Zn(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AgNO3
Zn+2 AgNO3=Ag+ Zn(NO3)2
⑥ 吸收法:常用来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选择适当 的试剂与气体中的杂质反应即可达目的.
气体
下列气体杂质除去的方法 方法或试剂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中考 复习专 题之除 杂课件 (共34 张PPT)
典例剖析: 练习1:若CO中混有少量CO2气体,欲除去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 NaOH或Ca(OH)2 溶液。 思考:为什么最好用NaOH? 练习2: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应 选择的试剂是___稀__盐__酸__或__氯__化__钙__或。氯化钡 练习3: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 ⑴Cu(Fe2O3)_稀__盐__酸___. ⑵CaCO3(CaCl2)____水____。
CO32-
一般用可溶性碱转化为沉淀
Mg(OH)2 Cu(OH)2 Fe(OH)3
一般用 Ca2+、 Ba2+沉淀或用酸转化为CO2气体
Ag+
一般用Cl-转化为AgCl沉淀
例:除去KNO3中的CuSO4,若只准加入一种试剂,
则这种试剂是
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
③溶解法:用酸或碱把杂质转化成液体而除去.
如:1Cu粉中混有少量的Fe粉 2.除C粉中的CuO粉
3、KClO3 用MnO2做催化剂加热时,在完 全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MnO2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优 秀 p p t公 开课pp t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课 件中考 复习专 题之除 杂课件 (共34 张PPT)
去除杂质方法10种

将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而分别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种方法叫做混合物的分离。
将物质中混有的杂质除去而获得纯净物质,叫提纯或除杂。
一、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
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
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品。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馏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
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
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另:物质中杂质的一般去除方法1.把杂质转化为沉淀除去,如NaN03(NaCl)加入硝酸银溶液2.把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如NaCl (NaN03)加入稀盐酸3.加热法:如CaO(CaC03)4.吸收法:如CO(C02)通过澄清石灰水而除去C02N2(02)通过灼热的铜网而除去025.置换法:FeS04(CuS0) 4 加入铁粉与(CuS0) 4反应而除去。
Ag粉(Cu粉) 中加AgN0 3溶液与Cu反应而除去。
6.溶解法:如Mn02(KCl03 )溶于水,过滤,得较纯的Mn02固体练习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A、Na2C03溶液NaOH通入适量二氧化碳B、CO气体C0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HN03溶液HClAgN0 3溶液,过滤D、Cu(OH) 2固体CuCl 2加入适量稀盐酸2、用方程式表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里的物质是杂质)(1)KN03 (KCl)(2)NaOH(Na2C03)(3)NaCl(NH4 Cl)(4)HN03(H2SO4)二、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

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
一、利用物理性质的差异
1.溶解性差异法:如果提纯物质与杂质在溶解性上有明显差异时,可用溶解性差异法除杂。
2.结晶法:若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时,可采用结晶法除杂。
3.萃取分液法: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然后利用分液漏斗将其分开。
4.升华法:把能够升华的固体物质和不能挥发的固体物质分开。
5.磁铁法:利用磁铁能把铁吸引,可以把铁从其他不能被铁吸引的杂质中分离出来或从不能被铁吸引的物质中把铁杂质除去。
6.渗析法: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里,并把袋放入溶剂中,从而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
渗析法主要用来提纯、精制液溶胶。
7.蒸馏法:利用物质沸点不同,来分离互溶混合物。
二、利用化学性质的差异
1.热分解法:对于稳定性差异较大的固体混合物,可采
用热分解法。
2.氧化还原法:利用物质的氧化性与还原性,将杂质氧化或还原,使其转化为易于分离的物质。
3.络合法:加入络合剂,将杂质转化为可溶性络合物,使之易与所需物质分离。
4.沉淀法:用化学试剂将液体或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转变为沉淀除去。
5.酸碱溶解法:利用固体杂质与酸或碱反应的性质,将杂质转变为可溶性的盐而除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的最爱。
解答时应考虑物质的存在状态、被提纯物质与杂质间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与联系,再选择操作简单、最佳方案和相应试剂进行提纯。
本文拟从除杂的方法、程序和试剂的选择几方面,谈谈其中存在的规律,以助掌握除杂的试验方法。
一.常见的物理分离和提纯方法
1. 基本类型类型
方法
目的
实例
仪器固—固加热
将易分解的和易升华的物质除去或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的物质以结晶方法分离出来 SiO2(H2SiO3) NaCl(KNO3) NaCl (I2) NaCl (NH4Cl) 坩埚、酒精灯等
固—液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AgCl和NaCl 漏斗液—液
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从溴水中提取Br2 分液漏斗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乙酸乙酯和饱和碳
酸钠溶液分液漏斗蒸馏分离沸点不同的混合液体乙醇和水蒸馏烧瓶渗析分离胶体和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淀粉和NaCl 半透膜盐析
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蛋白质溶液
烧杯
2.典型装置
过滤分液蒸发
高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蒸馏
二.化学分离提纯法(1)基本原则
①化学方法除杂的方法关键是正确选择化学试剂。
所选试剂一般只能与杂质反应,且杂质与试剂反应的生成物要跟被提纯物质易分离,而最佳试剂是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
②除杂后的物质成分不变
③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2)基本方法
①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可根据被提纯气体中所含杂质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体或溶液作为吸收剂。
如Cl2中混有HCl可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
常用装置是洗气瓶或干燥管(U形管)。
②气体法:根据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性质加入适当试剂,让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
如KCl中混有少量的K2CO3,可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
③沉淀法:在被提纯物质中加入适量试剂使其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过滤出去。
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钡,可用适量的硫酸钾除去。
④热解法:适用于热稳定性差异较大的固体混合物。
如一般正盐的热稳定性强于对应的酸式盐,加热下可将酸式盐转化为正盐。
实例可采用加热法除去纯碱(NaCO3)中的小苏打(NaHCO3)。
⑤综合法:综合运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物质加以分离提纯。
三.气体除杂
(1)除杂题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减、不繁。
(2)气体的除杂(净化):气体除杂的原则: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3)气体的除杂方法:试剂除去的气体杂质
有关方程式水
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Cl、NH3 /
强碱溶液(NaOH)酸性气体,如:CO2、SO2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灼热的铜网 O2 2Cu+O2====2CuO 灼热的氧化铜
H2、CO
CuO+H2===Cu+H2O CuO+CO====Cu+CO2
(4)注意的问题:
①需净化的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除杂顺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气体,如:氯化氢气体,CO2、SO2等,水蒸气要在最后除去。
②除杂选用方法时要保证杂质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
③除杂装置与气体干燥相同。
规律总结
1、要除去弱酸性气体中混有的强酸性气体杂质,我们常选用弱酸性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的饱和盐溶液。
若弱酸性气体溶于水后为一元酸,则用该酸形成的饱和正盐溶液。
若为二元弱酸,则为该酸形成的饱和酸式盐,如Cl2混有HCl气体,用饱和食盐水净化吸收,如CO2中混有HCl、SO2用饱和NaHCO3溶液净化吸收。
2、要除去非还原性气体中的还原性气体,应选用反应前后均具固体的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如CO2中混有的CO,用灼热的CuO除去。
3、要除去非氧化性气体中的氧化性气体,应选用反应前后均是固体的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如CO2中混有的O2,用灼热的铜网除去。
4、要除去中性气体中的酸性气体,用强碱溶液或碱石灰吸收。
如:CO中的混有的CO2用NaOH溶液吸收除去。
5、要除去中性气体中的碱性气体(一般是NH3),用浓硫酸吸收。
如:N2中混有的NH3,用浓硫酸吸收除去。
6、要除去饱和烃中的烯烃、炔烃气体,用溴水吸收,如:CH4中混有C2H4、C2H2,用溴水可吸收除去。
7、要除去有机烃中混有的元机酸性气体可用NaOH溶液和碱石灰吸收而除去。
还有些个别方法,就应该个别记住了。
如NO中混有的少量NO2气体,可用水吸收转化而除去,C2H4中混有的H2S,除可用规律4的方法除去外,还可用CuSO4或Pb(NO3)2等溶液除去。
除杂方法
1..N2(O2) ——灼热的铜丝 2Cu+O2=2CuO
2.CO2(H2S) ——用饱和NaHCO3溶液 NaHCO3+H2S=NaHS+H2O+CO2↑
3.CO2(CO) ——灼热的氧化铜 CuO+CO=Cu+CO2
4.CO2(HCL) ——用饱和NaHCO3溶液 NaHCO3+H CL=NaCL+H2O+CO2↑
5.H2S(HCL) ——用饱和NaHS溶液 NaHS+HCL=NaCL+H2S
6.SO2(HCL) ——用饱和NaHSO3溶液 NaHSO3+HCL=NaCL+H2O+SO2↑
7.CL2(HCL) ——用饱和食盐水,HCL易溶而CL2不溶
8.MNO2(碳粉)——1.将混合物在氧气中点燃 C+O2=CO2 或者2.通入灼热的氧化钙 C+CaO=Ca+CO2↑(条件:高温) 或者3.通入灼热的氧化铁 3C+2Fe2O3=3CO2↑+ 4Fe
9.碳粉(MnO2)——加浓盐酸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0.C(CUO)——加稀盐酸CuO+2HCl=CuCl2+H2O
11.AL2O3(FE2O3) ——这个一步是无法除去的啊!
方法一: 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除去氧化铁,留下滤液。
Al2O3+2OH-=2AlO2-+H2O 2、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过滤得到Al(OH)3,加热使Al(OH)3分解。
AlO2-+2H2O+CO2=Al(OH)3+HCO3- 2Al(OH)3=Al2O3+3H2O
方法二: 1、将固体混合物溶于过量的盐酸溶液中,是混合物完全溶解。
Al2O3+6H+=2Al3++3H2O Fe2O3+6H+=2Fe3++3H2O 2、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除去沉淀FE(OH)3, Fe3++3OH-=Fe(OH)3 Al3++4OH-=AlO-+2H2O 3、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过滤得到Al(OH)3,加热使Al(OH)3分解。
AlO2-+2H2O+CO2=Al(OH)3+HCO3- 2Al(OH)3=Al2O3+3H2O 如果是反一下就直接加氢氧化钠啊!
12.SIO2(AL2O3) ——加入稀盐酸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3.FECL3(FECL2) ——通入氯气Cl2+2FeCl2=2FeCl3
14.FECL2(FECL3) ——加入铁Cu+2FeCl3=CuCl2+FeCl2
15.NACL(NH4CL) ——固体的话直接加热NH4CL=NH3+HCL
16.C2H6(C2H4) ——通入溴水或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H2=CH2+Br2→CH2Br-CH2Br
17溴苯(BR2) ——加入氢氧化钠2NaOH+Br2=NaBr+NaBrO+H2O分液
18.硝基苯(NO2) ——加入氢氧化钠2NO2 + 2NaOH = NaNO2 + NaNO3 +H2O分液
19.甲苯(苯酚)——加入氢氧化钠Ph-OH+NaOH=Ph-ONa+H2O分液
20.乙醛(乙酸)——加饱和碳酸钠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H2O + CO2蒸馏21.乙醇(水)——加氧化钙蒸馏
22.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H2O + CO2分液
23.肥皂(甘油)——加入NaCL,发生盐析进行过滤
24.葡萄糖(淀粉)——加入稀硫酸水解C6H10O5(淀粉)+H2O=C6H12O6(葡萄糖)
25.溴乙烷(乙醇)——用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