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机械工业中小企业发展之思考

合集下载

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思考

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的思考
财会 研究
发 达国家经验 对我 国发展 中小 企业 的思考
贵 州财 经 学院 陈 弘
f 要】 着我 国鼓 励 中小 企 业发 展 的 一 系列 政 策 措 施 出 台 , 摘 随 中小 企 业 在 我 国国 民 经 济 中扮 演 着越 来越 重要 的 角 色。本 文
通 过 借 鉴 德 国 、 国和 日本 三 个 国家 中小 企 业 发展 的 先进 经 验 , 到 解 决我 国 中 小企 业 发 展 问题 的 办法 。 美 找
3 日本 中 小 企 业 的 发 展 .
日本 是 发 达 国家 中最 后 进 入 工 业 革 命 的 国 家 . 日本 对 于 中小 企 但 业 的 发展 却 是 最 重 视 的 。不 同 的 国家 对 于 中小 企 业 的 定 位 是 不 同 的 , 在 日本根 据 《 中小 企 业 基 本 法 》 的规 定 。在 工 业 、 中 矿业 、 输 业 中 , 运 经 常 雇 佣 在 3 0人 以 内 或 资 本 额 在 1亿 日元 以下 的企 业 为 中 小 企业 : 0 在 批 发 业 中从 业 人 员 10人 以 内 .资 本 金 3 0 0 00万 日元 以 下 的企 业 为 中 小企 业 ; 零售与服 务业中 . 员在 5 在 雇 O人 以 内或 资 本 额 在 10 0 0万 日 元 以下 的企 业 为 中小 企 业 。 中小 企 业 是 日本 经 济 发展 中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于很 多 大 企 业 来 对 说, 中小 企 业 不 仅 为 其 提 供 生 产 所 需 的 原 材 料 , 为 其 提 供 技 术 上 的 更 支 持 。为 了 更 好 的 发 挥 中 小 企业 的作 用 , 日本 政 府 推 出 了多 项 措 施 : () 立 专 门 管 理 机 构 。 同 美 国 政 府 一 样 为 了扶 持 中小 企 业 发 展 , 1设 习本 设 立 了“ 中小 企 业 管 理 厅 ” 从 中 央 到 地 方 建 立 一 系列 的 机 构 管 理 . 中小 企 业 的 发 展 。 (般 立 专 门 法 律 给予 保 护 。日本 在 长 期 探 索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的 过 程 2 中. 布实施了近 5 颁 0多 个 中小 企 业 的 政 策 法 规 。同 时 , 府 还 鼓 励 中 政 小 企 业 进 行 优 化 组 合 . 企 业 间 的合 作 . 实行 以减 少 企 业 破 产 的数 量 。 () 政府 规 定 , 企 业可 以 按 最 低 利 率 在 国家 专 业 银 行 或 金 3日本 中小 融机构获得贷款。同时, 日本 政 府 还 允许 民 间 社 团 向中 小 企 业 提 供 无 抵 押 贷 款 , 民 间社 团 的放 款 基 金 则 全 由 国家 负 责 。 而

德国机械工业中小企业发展之思考

德国机械工业中小企业发展之思考

德国机械工业中小企业发展之思考Refle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German SMEs in machinery industry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北京代表处温斌1.德国机械工业中小企业的特点谈到德国产品,公众最先想到的是德国那些驰名世界的产品,如奔驰,宝马,阿迪达斯等等,但全面了解德国之后,人们就会对德国的机械工业赞叹不已。

在所有的机械工业领域,不论是成套设备,如机床,建筑机械和纺织机械,还是机械零部件,如轴承,变速箱等,德国产品总是处于领先的地位。

他们是”隐型的世界冠军”,即在公众中了解甚少,但在所属的领域中,无人不知,世界第一。

例如,提到化纤机械,业内人士很自然的想到欧瑞康集团的巴马格公司,提到经编机,人们就会想到卡尔迈耶公司,提到缝制设备,杜克普和百服这两个公司的名字就像是业内的奔驰和宝马一样知名。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五十多年来,德国机械一直是无可争议的高端设备,系统和配件的世界出口冠军。

而创造如此骄人成绩的德国机械工业竟然有80%的企业是中小企业。

根据德国机械制造业联合会(VDMA)的数据,该联合会有会员企业3000多家,全部为德国机械生产制造型企业,涵盖了德国机械工业的全部领域。

会员企业的产值占整个德国机械工业的90%以上。

VDMA在德国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

在欧洲,不论从会员数量,专业知识,举办活动以及联系网络来讲,都是第一大协会。

该协会80%的中小企业会员中,绝大多数是家族企业。

小而精是德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小是指企业的规模,人数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精是指产品的科技含量高,单位产值高。

2.创新是德国中小企业保持活力的关键德国自然资源相对较少,因此它的经济命脉始终是依赖于那些具有创新天赋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

像爱因斯坦,卡尔奔驰和格拉夫齐柏林等人的名字仅仅是从许许多多无名的工程师中显现出来的少数几个突出的例子。

他们的发明丰富了世界,像传真机,MP3格式和安全气囊等产品都是出自德国工程师的独创。

德国如何扶植中小企业发展

德国如何扶植中小企业发展

这些 都 成 为 德 国 “ 会 市 场 经 济 ”模 式 所 追 求 社
的 “ 会 利益 均 衡 ” 的具 体 体 现 。 口 ( 文原 社 本 发于 《 习时报》 学 )
随着 欧 债 危 机 的 加 深 ,德 国经
济 增 长 速 度 缓 慢 , 内需 严 重 不 足 , 中小 企 业 的破 产 率 有 所 升高 ,生存 时 间不 足 两年 的企 业 大 大增 加 。大 量 中小 企 业 的破 产 清 算 给银 行 带 来
本 不足 1%。 0
Hale Waihona Puke 所 以 ,德 国中小企业 银行 通过 欧洲 复兴 计划 的 自有 资 本 援 助 项 目和创 业 援 助 项 目 ,帮助 自 主创 业 者 和 新 建 企业 ( 业 后 3年 ) 获 得类 似 创
以及企业 的生 存减 轻负担 。具体 内容 包括 :

是销售 额不 超过 15 0欧 元 的企业 免 于征 70
了 不少 的损 失 。这 增 加 了谨 慎 的德
国银 行 的 “ 贷 ”倾 向 。此 外 ,德 惜
国 准备 实 行 国 际清 算 银行 对 银 行 贷
款 资 质 审 查 更 严 格 的标 准 ( 即
工 博览21。 镪 51 会 024巾
题 ,德 国政 府 经 济部 选 择 一 些 较 好 的 专业 展览 公 司 ,专 门帮 助 中小 企 业 布 展 参 展 , 由德 国 经 济 出 口管 理 处 具 体 负 责检 查 落 实 。另 外 ,德 国 政 府 还支 持 中小 企 业 在 国外 设 立 办 事 处 ,并 对 其在 国外人 员 的房 租 、工 资等 进行 补 贴 。此外 , 德 国政 府 还 专 门 制定 了 面 向 中小 企 业 的 减 税计 划 ,以保 证 中小 企业 有更 多的 自由发 展资金 。 20 0 3年 1月 ,联 邦 经 济 与 劳 动 部 颁 布 了德 国 中小企 业 发 展 战 略 。 该计 划 的 目标 是 给 中小 企 业 带来 新 的活 力 ,从 而促 进 就 业 ,带 动 整个 国 民经济 的发 展 。该 计 划是 当前 德 国促 进 中小 企 业 发展 的主 要 政 策 ,其重 点是 为 创 办 新 企 业

德国小企业

德国小企业

德国小企业来源|正和岛综合自网络在德国,一些村办企业,都能称霸全球,而中国很多中小企业却在为生存发愁,差别为何这么大?在德国的经济发展中,机械制造业和汽车业是其两大支柱产业,而在前者的制造业中,撑起德国制造业的竟是一大批中小企业,而且这些中小企业,在很多领域竟都是“隐形冠军”,全球领先。

德国村办企业不谈销售,竟谈世界份额在德国的商业中,中小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对经济的贡献占比,超越其它国家。

在德国,约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贡献了约54%的增加值,拉动了62%左右的就业,它们才称得上是德国工业和服务业的中坚力量。

最为重要的是,德国的中小企业不仅是在德国企业贡献大,而且在全球市场处于领先地位,据相关数据统计,在2764家中型全球领导企业中,德国就占席47%。

任正非就曾表示:“高级水晶杯、高级的银餐器都是德国小村庄生产的,我去过两个小村庄,他们打出来的表格说他们从来不谈销售,他们谈占世界份额的多少,村办企业啊,讲的是他占世界份额的多少。

所以这一点来说,我们要回归踏踏实实的经济,经济的增长不可能出现大跃进”。

而国内中小企业却在为生存发愁。

国内中小企业与德国中小企业相比,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差距较大。

数据显示:国内小微企业死亡率特别高,存活五年以上的企业不到7%,十年以上的企业不到2%,而且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要短得多,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更是只有2.5年。

德国中小企业称霸全球的五大特点在德国拥有一大批有“隐形冠军”之称的中小企业。

它们凭借自己专业能力活跃在各自的缝隙市场之中,经营的范围覆盖全球各地。

它们是这些市场中真正的王者: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70%~90%。

为什么这些企业具有如此强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了这些隐形冠军在经营上的5个特点:1. 经营专业化与地域多元化相结合这些隐形冠军会投入所有资源来确保自己在利基市场的统治地位,他们认为多元化战略只会分散公司的精力。

德国制造业发展近况、政策举措及启示

德国制造业发展近况、政策举措及启示

德国制造业发展近况、政策举措及启示作者: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02期关键词:制造业创新工业40数字化欧债危机爆发后,欧洲普遍深陷债务泥潭,唯德国经济表现出众,逐渐成为欧元区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和重要引擎。

究其原因,除完备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稳定的金融市场外,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是德国快速走出危机阴霾的根本所在。

研究德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对我国建设制造强国具有借鉴意义。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德国制造业发展情况,梳理近年来德国鼓励制造业发展政策举措,进而提出推进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一、近年来德国制造业发展情况(一)整体走势在波动中趋稳金融危机爆发后,德国制造业总体表现良好,虽然2009年制造业增加值大幅回落192%本文数据来源:德国统计局官网及笔者计算(本文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但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及旺盛的国内外需求推动下,2010年强势拉升至184%;2011—2012年受制于欧债危机传导效应,德国制造业再次小幅探底,但很快于2013年反弹,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和增长,至2016年德国制造业增加值637313亿欧元,同比上升164%。

同时,德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走势基本一致,表明工业对经济复苏具有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

在对经济发展贡献方面,自2006年至今,除2009年受欧债危机影响,德国制造业对增加值的贡献曾下降到20%以下,其它年份始终维持在22%—235%之间相对稳定的水平。

2016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增加值的比重达226%,高于欧盟16%的平均水平,也远高于法国、英国等主要工业国家。

(二)高端制造业占绝对优势德国是全球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不仅拥有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更是占据了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在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设备、化工制药、电子电气产业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以2016年为例,德国制造业营业总额为16899亿欧元,其中汽车、机械设备制造、化工产品、基本药物产品及试剂等高附加值等高端制造业占绝对优势,营业额分别为4046亿欧元、2285亿欧元、1298亿欧元和474亿欧元,占营业总额的239%、135%、77%和28%。

对在华德国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启示

对在华德国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启示

对在华德国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启示对于当今在中国发展的德国企业而言,分析其发展现状并针对性地设计该如何发展,是必要而重要的研究课题。

如今,国际经济全球化不断推高中国与德国企业双边贸易,使德国企业得以在中国市场里大幅展开发展,当然也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发展困境。

在此,本文将从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两个方面,对当前德国企业在中国发展现状加以分析,并就如何更好的发展提出建议。

首先,德国企业在中国发展最为重要的是要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在政策环境的变化中创造具有本质性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中国政府以“双创”、“服务外包”为核心政策,扩大对外贸易,无论是入股进行投资,还是采用合资或合作经营模式,都在营造有利于外商投资发展的环境,这就是德国企业发展在中国市场的最大机遇。

其次,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要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以有效地利用市场资源。

德国企业要根据自身企业情况,以及中国市场的现状,进行综合考虑,灵活地布局产品战略和市场策略,把握当前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变化,运用全新市场细分等方式,在中国市场上发展自身优势核心产品,为做大做强中国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再次,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的第三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合理运用国内外资源,以达到有效的资源配置。

企业要把握利用外资的机遇,同时也不要忽视国内资源的优势,有效把握国内外资源的综合优势,以有效地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同时运用网络营销手段,开拓国内外市场。

最后,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还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就是建立在企业的精神价值追求和管理的外部行为规范之上的,应该以德国文化的本质价值为基础,以企业客户为中心,以质量为第一,以及健康、绿色的社会责任等为其表现形式,强调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客户的认可度和社会声誉,从而使企业在中国市场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需要注重在政策环境的变化中创造本质性的竞争优势;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有效利用国内外资源;以及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德国制造”给中国的启迪

“德国制造”给中国的启迪

悦读时刻READING编辑 强 音“德国制造”给中国的启迪“德国制造”向来以质量闻名,被称为“品质保障”的代名词。

目前,在机械制造业的31个部门中,德国有17个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处于前3位的部门共有27个。

在国际上,平均每10家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中,就有6家生产高端机械产品。

所以,德国制造,代表着高标准和近乎“偏执”的严要求。

德国制造业之所以长盛不衰的奥秘还在于“创新”。

举目全球,“德国制造”美誉远扬,其正在推进的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战略,激起了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

首先,政府重视制造业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它的最大特色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统一。

其次,德国企业“小事大作,小企大业”,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

“大”并不是目的,而是“强”的自然结果。

中国制造:学标杆、找差距、谋发展与“中国制造”类似,“德国制造”曾经是廉价产品的标签,但经历100多年的变迁,德国制造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完美品质的象征。

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或拥有数一数二的市场份额,或具有一马当先的技术优势;在公众视野内相对低调,年收入在50亿欧元以上——具备上述特征的企业被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教授称之为“隐形冠军”。

《德国制造: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的作者认为,这些“隐形冠军们大多从事制造业且极为专注自己的细分领域,在创新和研发上不遗余力,拥有出色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释放出巨大的竞争力。

”所以,“中国制造”不应急于炒“概念”,而应静下心来把德国企业最传统的精华学会。

西蒙教授认为,中小企业要想做大,就必须专注,即在产品和业务上选择“做深”,而不是“做广”。

简言之,对德国工业4.0的经验要本着“学标杆、找差距、谋发展”的战略思维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仔细分析我国各行业、企业现状,进而提出具体的改进方向和措施。

本书是一部“朝圣”之旅,将以“德国制造”的真实案例及细节分析为中国制造和我们众多高端读者发掘深层次的启示。

企业数字化转型德国观点

企业数字化转型德国观点

企业数字化转型德国观点摘要:1.德国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2.数字化转型对德国中小企业的影响3.德国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态度4.阻碍德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进程的因素5.德国政府及各界如何协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正文:德国作为一个老牌工业制造国,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这种地位离不开本国中小企业的贡献。

中小企业占据了德国企业总数的99.7%,公司净产值占全国的一半,且中小企业承担了德国就业人数的60%。

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成为德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数字化经济的大背景下,拥有众多中小企业的德国制造业能否完成承担数字经济增长的历史重任,顺利完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了德国各界关注的话题之一。

麦肯锡咨询公司曾预估,如果德国中小企业彻底贯彻数字化转型策略,并实施相应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可为德国经济带来每年约0.3% 的增长。

然而,德国的中小企业主是把数字化当作一种机遇,还是一种冒险?他们的数字化策略是什么?根据德国商业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尽管有86% 的德国中小企业认为数字化给企业带来巨大机遇,但仅有1/6 的企业采取了实际行动。

63% 的企业仍在观望,他们认为数字化目前对企业来说还太遥远,虽然数字化可以简单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尽管如此,企业咨询公司Horvth & Partners 的一份调查报告证实了德国中小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实力。

目前,近50% 受调查的企业已在试用智能产品,即能与其它机器实现通信的设备或系统,并在整个工业数字化领域已拥有了虽属岛屿解决方案但已相当成熟、具有市场化应用的能力。

与大型企业相比,年营业额在5 亿至10 亿欧元规模的中小企业,其数字化成熟度要比年营业额超过10 亿欧元规模的集团公司高出26%。

由此可见,这些中小企业的巨头才是推动德国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主动力。

然而,由IT 行业Cisco、Damovo 和Inneo Solutions 等伙伴企业组成的创新联盟(Innovative Alliance)公布的一份题为《数字化的心理学》调查报告表明,德国中小企业在德国经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持有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汽车制 造和 化工业等可与之相 比。 但是 , 后者均 为大 公司
特点, 小是 指企 业的规 模 , 人数相 对于 大企 业而 言, 精是指 产品的科技含 量高 , 单位产值 高。
占主导地 位 , 而机 械 制造 业的 主力则是 平均 拥有 10名 员 5
工、 均营业额 26 0万欧 元左右 的中小 型企业 。 年 0
械 制造 业 始终 进行 大 规模 的研 发投 入 , 些投 入与 富有创 这 意 和高素 质的年轻工程 师相结合, 使他们专 注于行业 技术 、 通用机 械 工程、 电机 工程 、 工艺设 计和 信息技 术 , 样保证 这
了德 国机械 设 备制造 业不 断地 向世界 各地 的客户提 供创新 和高可靠性 产品。
域, 不论 是成 套设 备, 如机 床 、 筑机 械 和纺 织机械 , 是 建 还
创新 是否成功取决于两个关键 因素 , 是高技 能人_ 一 才,
二是有足够 的资金 支 持。 者互 为条件 , 一不可 。 二 缺 保持对 研 发 的高 额投 入 为德 国企 业创新 提 供了资金 保 障 , 国机 德
机 械 制造 业 的结 构在 德 国工业界 独一 无二 , 反映 在德 语 的定义 “ t l a d 它表 示 该 行业 由中、 Mi es n ”, t t 小型 企 业组
成。 国际 社会一直 称这 种 结构 为 “ 型 的德 国结 构” 象征 典 ,
着 自主 的企业 文化 , 代表着 德国企业 家 的独立 、 创造性 和 自
二 ,创新是德国 中小企业 保持活力的关键
德 国自然资 源相 对较 少 , 因此 它 的经 济命 脉始 终 是依 赖于那些具 有创新 天赋的科 学家、 工程 师和企业 家。 爱因 像 斯坦、 卡尔奔驰 和格拉 夫齐柏 林等人 的名字仅仅是从许许 多
多无 名的工程 师中显现 出来 的少数 几个突出的例 子。 他们 的
企业 。 国机 械 设 备 制造 业 联 合 会 ( 德 VDM A) 有会 员企 业 30 0多家 , 部为机械 生 产制 造企 业 , 0 全 涵盖德 国机械 工业 的全 部领 域 , 员企业 的产值 占整 个德 国机 械 工业 的 9 % 会 0
体 , 且德 国政 府也 积 极帮助 中小 企业 走 出去。 年 , 国 而 每 德 政府 以 国家 展 团的形式 组 织中小企业 在世界 范 围参加 在 当 地 知 名展 览会。 种 便 利 的条件 使 中小 企业 始 终可 以贴近 这
机械 零 部 件 , 轴 承 、 速 箱 等 , 国产品 总处 于 领 先 地 如 变 德
位。 他们 是 “ 型的世 界冠 军”, 隐 即在公众 中了解甚 少, 但在
所属的 领域 中, 无人 不知 。 如 , 到 化纤 机械 , 内人 士 例 提 业
很 自然的 想 ̄ Oel o r g( l r k nBama 欧瑞康 巴马格 ) J i 公司, 到 提
行业观察 I dtR i ur e w I s v n y e
w l eoc wte lrT w xd' ea- i c n
德 国机 械 工 业 中小 企业 发 展 之 思考
R f cin nt eD v lp n f r nS si c ieyId sr el t so e eo me t ma ME Ma hn r u t e o h o Ge n n y
由主义哲学。
发 明丰 富 了 界, 世 像传真 机 、 3 式 和安 全 气囊等产品都 MP 格
是 出 自德国工程 师的独 创。 质量 的德 国大学是 成功的 另一 高


德 国机械工业 中小企业的特点
个因素 , T 像I A的亚琛大 学、 T I V邓肯 多夫大学  ̄ I B IT 的德 累 J
谈 到德 国产 品, 公众 最先 想 到的是 那 些驰 名世界 的产
斯 顿 大学 等 知 名机 构一 样 , 国大 学一 向盛 产高素 质的工 德 程技 术人 员, 些工程 师将 自己的专 业知 识 和 科研 成 果转 这
换成市场 化的工业设备。
品, 如奔驰 、 宝马 、 阿迪达 斯 , 等, 全面 了解 德 国之 后, 等 但 人们 就会对 德 国的 机械 工业赞 叹 不 已。 所有 机械 工业领 在
作者简 介: 斌 , , 9 8 温 男 16 年生 , 国际商务师, 现任德 国机械设备制
造业联 合会 ( D V MA 北京代 表处商务经理 。 )
国际市场 , 了解 国际市场 的需 求 。 国际市 场的需 求是 迅速 而 变化的 , 给德 国中小企 业的 创新 提 出了更高更快 的要求 。 这
可争议 的高端 设备, 是系统 和配件 出 I的世 界冠 军。 创造 Z l 而
三 、着眼于全球市场和未来市场
着 眼干全球 市场 和未 来市场 是德 国中小 企业平稳 发展
的保 证 。 有德 国企 业不 论 大 小 , 可 以是 国际 贸易的主 所 都
如此 骄人成 绩 的德 国机械 工业竟 然 有 8 % 的企 业 是 中小 0
经编机 , 人们 就会想 ̄K rMae ( J l al yr 卡尔迈耶 ) 公司, 到缝 提
p( 和 是汽车业 内的奔驰和 宝马一样 知名 。

个不 争的事 实是 , 5 近 0多年来 , 国机械 一直 是无 德
文 I 温 斌
机 械 制 造业 是 德 国传 统优 势 产业 之一 , 品出 I额 及 产 q
以上 。 VDMA已有 1 O多年的 历史 , 2 该协 会 8 % 的中小企 0 业会 员中, 大多数 是家族 企业 。小而精 是德 国中小 企业 的 绝
国际市 场份 额 均居 全球 首 位 , 在其 国 民经济 中的地位 举足 轻重 。 械制 造业 是德 国最 大、 重要 的工业部 门之一 , 机 最 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