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有理数【学案】有理数的减法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2.7有理数的减法教案4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2.7有理数的减法教案4华东师大版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
难点:法则本身的推导和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目标: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计算:①(―2)+(―6) ②(―8)+(+6)
3.问题:
在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达127°C, 太阳落下后的“月夜”气温竟下降到―183°C,请问在月球上温差是多少度?(310°C)
通过分析启发学生应该用减法计算上题,从而引出新课。
学习目标:
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自学指导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
1、认真阅读课本第35—36页,完成课本‘试一试’,并概括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独立认真看书。
四、引导更正,指导运用
1.发现、总结:
①回忆:
我们知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例如计算 (―8)―(―3)也就是求一个数?使(?)+(―3)=―8。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有(―5)+(―3)=―8,所以 (―8)―(―3)=―5。①减法运算的结果得到了。
试一试:
再做一个填空:(―8)+()=―5,容易得到(―8)+(+3)=―5。②比较①、②两式,我们现:―8“减去―3”与“加上+3”结果是相等的。

2.7有理数的减法-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7有理数的减法-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7 有理数的减法-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减法规则。

2.掌握有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重点1.有理数减法规则的理解。

2.有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在实际问题中如何灵活应用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过程1. 引入老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张包含有理数减法的实际问题的图片或短文,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1.有理数的减法规则有理数的减法规则是:要减去一个数,就加上它的相反数。

即:a−b=a+ (−b)。

2.有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1)两个正数相减。

先把两个正数相减得到一个正差,再加上减前两数符号相反的差。

4−2=2(2)两个负数相减。

先把两个负数的绝对值相减得到一个正差,再加上减前两数符号相反的差。

(−4)−(−2)=−4+2=−2(3)正数减去负数。

先把两数的绝对值相加,然后把它们的符号设为被减数的符号。

4−(−2)=4+2=6(4)负数减去正数。

先把两数的绝对值相加,然后把它们的符号设为被减数符号取反。

(−4)−2=−4+(−2)=−63.实际问题的解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了解问题所涉及的是正数还是负数或为零,然后按照有理数减法的规则计算。

例如:小明手里有 6 元钱,他买了一支 3 元的笔,这时他还剩下多少钱?解:设小明还剩x元钱,则6−3=x。

根据有理数减法规则,可以得到x= 6+(−3)=3元。

所以,小明还剩下 3 元钱。

3. 练习1.计算以下式子:(1)7−4(2)(−8)−(−12)(3)5−(−7)(4)(−9)−3(5)(−15)−(−2)2.求解下列问题:(1)夏天温度最高为 38℃,最低为 24℃,今天温度降低了 7℃,它的温度为多少?(2)某商店原来有 80 个篮球,现在卖出了 12 个,还剩下多少篮球?(3)小明早上看到自行车上的表针指向 36,现在表针指向 28,它转了多少个数?4.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规则及其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演示了有理数减法的应用。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数学 教案 2.7 有理数的减法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数学 教案 2.7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在小学阶段多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学习的新内容。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学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了有理数运算的必要性与作用,具有了一定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能力目标:经过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由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3、情感目标: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转化思想。

四、教学过程设计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先学后教的模式,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等。

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教师并适时运用电教多媒体动画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2-7 有理数的减法 教案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2-7 有理数的减法 教案

第二章有理数2.7 有理数的减法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2.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3.体验把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转化思想.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约是8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约为—154米,两处的高度相差多少呢?试试看,计算的算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能算出来吗,画草图试试.【教学说明】让学生结合图象,得出结论.2.甲数是-8,乙数是-3,甲数比乙数多多少?计算的算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多少呢?【教学说明】先让学生列出算式,然后让学生猜想结果,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1.怎样计算(-8)-(-3)?请你在小组内一起探究、交流.要计算(-8)-(-3)=?,实际上也就是要求:?+(-3)=-8,所以这个数(差)应该是_____.也就是(-8)-(-3)=-5.再看看,(-8)+(+3)=_____.所以3-(-2) _____3+2!由上你有什么发现?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说明】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得出结果,观察其中蕴含的规律,总结运算的法则.2.换两个式子计算一下,看看上面的结论还成立吗?-1-(-3)=_____,-1+3=_____,所以-1-(-3)_____-1+3.0-(-3)=_____,0+3=_____ ,所以0-(-3)_____0+3.【教学说明】用不同的算式进行计算,进一步强化对规律的理解,使学生掌握的更熟练.3.归纳总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教学说明】让学生及时归纳总结,形成方法.例计算:(1)(-32)-(+5);(2)7.3-(-6.8);(3)(-2)-(-25);(4)12-21 .解:(注意:两处必须同时改变符号.)(3)(-2)-(-25)=(-2)+25=23 .(4)12-21 = 12+(-21)= -9 .【教学说明】教师重点讲解(1),强调减号变加号,减数变相反数,学生仿照完成其余计算,进一步熟悉法则的应用.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在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学说明】教师要重点强调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时减法变成加法,减数变为相反数,然后再按照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

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章 有理数 2.7 有理数的减法》优质课教案_4

新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章 有理数  2.7 有理数的减法》优质课教案_4
(3)(-2)-(-25)
(4)12-21
(教师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一步讲解)
六、小试牛刀
1.下列括号内各应填什么数?
(1)(+2)-(-3)=(+2)+( );
(2)0 - (-4)= 0 +( );
(3)(-6)- 3 =(-6)+( );
(4)1 - (+39) = 1 +( )
2.计算:
(1)(+3)-(-2) (2)(-1)-(+2)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转化思想,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及其应用。
教法设计:
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反馈
1、计算
(1)(-5)+(-3);(2)(-5)+(+3)
(3)(-5)+(+5); (4) (-5)+0.
三、探索新知
比一比,想一想
(1)(-5)+(-3)=-8
(2)(2)(-8)-(-3)=____
(3)(3)(-8)+(+3)=-5
(由(1)可以得到(2)的答案为-5,由(2)和(3)可以得到(-8)-(-3)=(-8)+(+3),这可以说明什么呢?)
四、合作探究
10-6=(___), 10+(-6)=(___)
八、当堂检测
比比看谁做的快
(1) (+3)-(-6);
(2) (-11)-(+23);
(3)0-(+0.3);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7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7有理数的减法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②设计有趣的例题或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轻松掌握有理数减法的知识。
③ Incorporate interactive elements, such as blank spaces for students to fill in or guess the answers, to engage them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3.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
①使用简洁的语言和符号,突出重点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②合理安排板书的布局,使得内容条理清楚,逻辑性强,便于学生跟随课堂思路。
③避免冗长的解释和复杂的句子,让学生能够快速抓住重点。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通过讲解和实例演示,我们掌握了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我们了解到有理数减法与加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有理数减法,如购物找零、距离计算等。
- 掌握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的概念和运用;
- 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理数减法运算的运用和推理。
举例解释:
- 教学重点举例:学生通过学习已掌握有理数减法的基本概念,如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能够运用减法法则进行正确的有理数减法计算,如计算-3 - (-2)的结果为-3 + 2,最终答案为-1。
3. 讲解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则
4. 实例演示有理数减法运算
现在,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有理数减法运算。假设我要计算-4减去2,根据刚才的规则,我可以将它看作是-4加上-2。所以,-4 - 2 = -4 + (-2) = -6。大家跟着我一起动手试试看。
5. 学生练习有理数减法运算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第7节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第7节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2.7有理数的减法一、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2、能力目标: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3、情感目标: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二、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关注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这种认识常常流于经验的层面;在小学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很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调控.三、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情况,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验证——总结归纳——反馈运用.上述教学程序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本节课应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历从列举特例到归纳(不完全归纳)出一般的减法法则的全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四、过程分析:。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2.7有理数的减法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2.7有理数的减法

§2.7有理数的减法[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和运算律以数学语言叙述;3.能通过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律的运用,培养化归思想. [典型例题]1.计算:0-(-3.71)-(+1.71)-(-5) [解答] 原式=0+3.71-1.71+5=2+5 =7[点拨]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要先按照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然后按加法法则进行计算.2. 计算:31374- [解答] 原式=)313(74-+=-)74313(-=-)21122170(-=-2158[点拨] 将减法化成加法,运算结果可以用假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带分数表示.3. 在数轴上表示-2和+1的两点间距离.[解答]|-2-1|=|(-2)+(-1)|=|-3|=3 或者 |1-(-2)|=|1+2|=3[点拨] 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的两点间距离等于|a -b |(或|b -a |) [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 (+28) - (-27) =2. (-131) - (+129) = [解答] 55 [解答] -2603. (+1.5) + (-243) = 4. (-132) - = 2 [解答] - 45 [解答] -3115. (-531) - (+531) =6. (-11) - = -43[解答] -1032 [解答] -441二.选择题7.两个数的差为负数,这两个数 ( )A.都是负数B. 一个是正数,一个是负数C.减数大于被减数D. 减数小于被减数[解答] C8.负数与它相反数的差的绝对值等于 ( )A. 0B. a 的2倍C.- a 的2倍D.不能确定 [解答] C9.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 A. 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B. 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比这两个有理数的差大C. 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之差为零D. 零减去一个有理数等于这个有理数的相反数[解答] D 三.解答题: 10.计算(1) (-2.4) - 0.6 - 1.8 (2) (-71) - (-72) - 173 [解答] 4.8 [解答] -172(3) (2-7)- (3-9) (4) 13 - [ ( - 8 ) - 9 ][解答] 1[解答] 30(5)|-1.2+2|)2.1(4.3|315|51-----[解答] -1598 11. 求出下列每对数在数轴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1)4与-2.5 (2)653与651- (3)-4与-4.5 (4)213-与312 [解答](1)6.5 (2)317 (3)0.5 (4)63512.列式并计算(1) 和是-2.73,一个加数是0.01,求另一个加数; [解答]-2.74(2) 求-0.8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652的相反数的差; [解答]528 (3) 一个数是16,另一个数比16的相反数小-2,求这两个数的和.[解答]14161 [思维拓展]13.若有理数a>0,b<0,则四个数a+b, a-b,- a+b,- a-b中最大的是哪个;最小的是哪个?[解答] a-b -a+b14.若m<0,n<0,则:(1)|n-m|=(2)若|n+m|+|m-n|=-2m,则应添加什么条件?[解答] (1)n-m (2)-2m[探究实践]15.某商场去年去年营业利润指标3648万元,实际上12个月的营业利润如下表,若以年指问:哪一个月营业利润最接近月平均值?[解答]304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减法
学习目标:
1.要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学会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自我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自己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

难点:法则本身的推导和理解。

自主学习
1、请赋予下列各式实际的意义.
(1) 5+10 (2) (-5.4)+(-8.6)
(3) (-10)+15 (4) 1.2+(-4.8)
2、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155米,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多少呢?
探索新知
3、比一比、议一议
比较下面的式子,你能发现什么?
(1) 20-15=5 ; 20+(-15)=5
(2) 5-(-10)=15 ; 5+10=15
规律:减去一个数,或者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得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用数学式子表示:a-b=a+(-b).
注意两变:运算符号由减号变成加号;减数变成其相反数.
4、同桌为一组,一同学说减去某数,另一同学把它转化为加法运算.比一比,看谁答得又快又准.
合作探究
1:计算:
(1)(-32)-(+5); (2)7.3-(-6.8); (3) (-2)-(-25);
(4)12-21 (5) (-3.4)-(-5.8) (6) (-7)- 5 (7) 0-37.56
2:比一比,看谁答得快
(1)3-5=; (2)3-(-5)=;
(3)(-3)-5=______; (4)(-3)-(-5)=;
(5)-6-(-6)=; (6)-7-0=;
(7)0-(-7)=______; (8)(-6)- 6=_____;
(9)(-2.5)-5.9=; (10) 1.9-(-0.6)= .
达标测评
1.计算:
(1)(-6)-(-3);
(2)(-2)-(+1);
(3)0-(-2.5)-(+1.5)-(-3)
2.计算:0-(-1.52)-(+7.52)-(-13)
3.下面是某同学计算-10-8-8+5的过程:
解:原式=-10+(-8)+7+5=-18+7+5=-6。

请你判断他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如果做对了,请你写出每一步的计算依据;如果做错了,请你改正过来。

4.(1)和是-2.7,一个加数是0.1,求另一个加数;
(2)两数之差为0.57,被减数是-0.35,求减数。

5.比较- 7.5与-5的大小。

(看谁的方法多)
6.在数轴上,设A点表示-3,AB的距离是4,则B点表示______.
7.A、B、C、D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1、0 、+1.5、+3.
(1)求A、B之间的距离;
(2)求BC之间的距离;
(3)求BD之间的距离;
(4)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探索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与这两个点所对应的数之间的差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