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洲集团安神煤业新凿安全出口斜井测量复测报告(封皮)
10-9通三防

矿井名称: 项 目 检 查 内 容 及 标 准 标准 分数
4
年 检 方 查 法 评 分 办 法
通风系统不合理取消标准化评审资格; 改变矿井 通风系统无报批手续或有效风量不符合规定该 项不得分。 无措施或未按措施执行该项不得分。
月 应扣 分数
1
2
现场抽查和查阅有关资料
现场检查和检查有关记录
不符合规定不得分。
1.5
现场检查及有关管理制度
不符合规定不得分。
1.5 1
现场检查
不符合规定不得分。
现场检查
不符合规定不得分。
1
现场检查
发现一处不按规定执行扣 0.5 分。
(10 分) 等,一个工作面严禁使用两台放炮器同时爆破。 7、特殊情况下爆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矿方制定、相关部门批准的专项措施。 8、每放一次炮填写一次放炮日志,不准下班后一次总填写。 1、煤矿应建立消防、防灭火系统;消防水源、水池及管路系统要满足消防灭火要求;有放顶煤开 采的矿井,必须编制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的措施;同时,要建立防火责任制和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2、开采容易自燃和放顶煤开采自燃煤层的矿井(有各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 ,必须采取综合预 防煤层自然发火的措施,对采空区、冒落孔洞等空隙采取以灌浆为主和充填、注氮、喷洒阻化剂、 注凝胶、均压等综合放灭火措施(不少于 2 种) 。 七、 防 灭 火 (10 分) 3、消除采空区密闭内及其它地点超过 35°的高温点(因地温、水温影响的高温点除外)及 CO 超限 (火区密闭内除外) 。 4、凡开采自燃、易自燃煤层,要建立完善的火灾监测系统,开展火灾的连续性监测、预报工作。 观测地点:采空区、采区防火墙、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巷、其他可能发火地点。观测内容:气 体成分、密闭内外压差、气温、水温等。 5、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必须在 45 天内撤出一切设备、材料,并进行永久性密闭。 6、每一处火区都必须建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火区管理卡片,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火区的 管理有措施和制度。并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启封火区要有计划和经批准的安全措施。
2工作报告

2工作报告2工作报告红外线随机感应遥控喷雾在综放工作面的研究与应用工作报告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常熟市通防电器有限公司201*年6月1立项背景1.1项目来源综放工作面是煤矿井下最主要的产尘源之一,由于综放工作面是煤矿井下的主要作业场所,人员集中,随着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粉尘问题已日渐突出。
目前采用的防尘技术和装备已远不能适应要求,致使煤矿井下,特别是综放工作面粉尘普遍超标严重,时刻威胁着安全生产和工人的身体健康。
本项目就是为了解决煤矿井下综放工作面粉尘严重超标问题而提出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采取的措施包括:采煤机内外喷雾、高压外喷雾、支架喷雾、负压引射降尘、二次负压降尘、改进采煤机结构以降低截割产尘及煤层注水预湿煤体降尘等多项措施。
1.3国内外同类技术对比国内外同类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采煤机内喷雾由于受冷却水压力限制喷雾压力低,容易堵塞,降尘效率低;采煤机外喷雾如引射器降尘装置、二次负压降尘器及其它高压喷雾等,是目前采煤机最有效的防尘手段,但其最致命的弱点是都必须安装在采煤机上,容易被煤炭砸坏,势必影响降尘效果和使用寿命;支架喷雾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发生乳化液串液,阀门关不住等问题;煤层注水虽然是减少采煤机产尘量最根本的措施,但煤层注水工艺技术复杂且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并非适用所有煤层赋存条件,而且在采煤机割煤使煤炭破碎过程中必然产生一定量的粉尘。
目前这些降尘措施的降尘效果最多也只能达到70%左右。
另外,国内外在支架随机自动喷雾方面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使综放工作面粉尘治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2项目工作情况2.1实施概况201*年6月,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选定长平矿井下的2306综放工作面进行了现场粉尘环境测定,测定所得结果综放工作面的粉尘平均浓度达到300mg/m3以上。
201*年7月开始,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江苏常熟通防电器公司合作,开始进行采煤机割煤时滚筒尘源智能跟踪系统研究、支架移架、放顶煤时自动喷雾系统研究、采煤机割煤和支架移架、放顶煤自动喷雾合并为一个系统的研究。
探放水措施巷施工方案

山西通洲集团安达煤业有限公司施工方案报审单山西通洲集团安达煤业有限公司探放水措施巷施工方案依据《山西通洲集团安达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山西通洲集团安达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矿井地质报告》、《山西通洲集团安达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结合我矿施工下组煤煤仓上口通风联络巷过程中显现,顶板淋水较大,局部涌水量高达12m3/h。
经煤化分公司主管领导、安达矿领导、监理、项目部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在矿井煤仓上口通风联络巷150m处向正西方位(真方位270°)开拓一条探放水措施巷,计划长度507m,提前疏放西部区域含水层水量,解决我矿建设期间及今后开采过程中的水患问题。
一、探放水措施巷开拓的目的意义利用巷道揭露含水层进行疏放水,来缓解周边区域水患问题,本着“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着力构造“探测超前、预报准确、防治科学、管理到位”的煤矿防治水工作体系,确保我矿施工安全。
二、水患因素分析经查阅地质报告,K2石灰岩为9、10(9+10)号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也是太原组的主要含水层,岩性为深灰色,致密、坚硬、性脆石灰岩,石灰岩裂隙较发育,局部发育,钻孔单位涌水量0.00072L/s.m,水位标高1176.06m,属岩溶弱富水性溶隙含水层。
2号煤至K4石灰岩之间隔水层,由致密的粉砂岩、泥岩组成,一般厚76.40m,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在无断裂及陷落柱贯通情况下,垂直方向使2号煤以上含水层与K2含水层不发生水力联系。
经过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得出现阶段对矿井构成主要威胁的水患是:K2石灰岩含水层水(见附图一)。
原因如下:1、根据资料调查结合原矿方工程技术人员及走访老工人,同时进行预测估算,采空区积水不会对矿井正常组织施工带来威胁。
2、从目前掌握的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威胁基本建设的水害主要是K2石灰岩含水层水。
3、理论分析计算:K2石灰岩含水层:为主要充水含水层,一般厚7.05m,距2号煤层底板约87m左右,下距O2含水层约63m。
山西大同天泰安定煤业矿井地质报告

文字摘要省沁水煤田县古州天定煤业隶属于古州煤业,系经2009年11月5日,省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72号“关于市古州天定煤业等九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批准,以古州煤业为主体企业,将天定煤业、县冠山镇后沟村煤矿、县冠山镇大峪煤矿、县东关联营煤矿、县冠山镇上庄煤矿(十关闭)5处矿井兼并重组整合而成,整合后更名为“古州天定煤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8}23号)及《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晋政发{2009}10号)文件精神,完成兼并重组后煤矿资源储量的核实工作,县古州天定煤业,委托新宇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编制《省沁水煤田县古州天定煤业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兼并重组用),以为后续的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及价款处置等工作提供依据。
本报告依据以往地质勘探工作、生产补充勘探地质资料、矿井地质工作和生产过程中获得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井田构造类型属简单类;本井田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型。
本井田煤层不存在带压开采;本矿井瓦斯鉴定等级为高瓦斯矿井;煤尘无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级,鉴定结论为不易自燃。
经本次估算,区的资源储量情况是:截至2009年12月31日,保有资源储量6345万吨,动用资源储量2514万吨,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859万吨。
其中探明的(111b)资源储量为3578万吨;控制的(122b)资源储量为118万吨;推断的(333)资源储量2649万吨。
煤种全为无烟煤。
目录1.前言 (8)1.1.概况 (1)1.2.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13)1.3.生产矿井、小窑老窑及采空区 (14)1.4.本次工作情况 (17)1.5.特别情况说明 (18)2.井田地质 (19)2.1.地层 (19)2.2.构造 (21)2.3.岩浆岩 (25)3.煤层 (26)3.1.含煤性 (26)3.2.可采煤层 (26)3.3.煤岩层对比 (31)4.煤质 (33)4.1.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 (33)4.2.煤的化学性质 (33)4.3.煤的工艺性质及可选性 (37)4.4.煤类 (39)4.5.煤的风化和氧化 (40)4.6.煤质综合评价 (40)5.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42)5.1.水文地质条件 (42)5.2.工程地质条件 (50)5.3.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52)5.4.环境地质条件 (56)6.核实地质工作和质量评述 (60)6.1.以往资料的利用情况 (60)6.2.新增工程的质量情况 (61)6.3.探采对比结果 (61)7.资源储量估算 (62)7.1.资源储量估算围及工业指标 (62)7.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依据 (62)7.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 (63)7.4.资源储量估算各类边界的确定原则 (63)7.5.块段划分 (64)7.6.资源储量的分类 (64)7.7.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65)8.结语 (72)8.1.取得的主要成果 (72)8.2.问题及建议 (72)附图目录附表目录1.井田有效探矿工程测量成果表2.井下见煤点测量成果表3.煤层综合成果表4.煤质分析成果汇总表5.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厚度计算表6.资源储量估算汇总表7.原井田围本次与上次备案资源储量变化情况对比表附件目录1.晋煤重组办发[2009]72号文,《关于市古州天定煤业等九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2.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规发[2010]624号,《关于古州天定煤业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3.委托书4.资料真实性承诺书5.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加盖公章)6.报告初审意见书7.采矿证副本8.原各矿资源储量备案文件复印件9.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本次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采空区认定文件1.前言1.1.概况1.1.1.目的用途省沁水煤田县古州天定煤业隶属于古州煤业,系经2009年11月5日,省煤矿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72号“关于市古州天定煤业等九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批准,以古州煤业为主体企业,将天定煤业、县冠山镇后沟村煤矿、县冠山镇大峪煤矿、县东关联营煤矿、县冠山镇上庄煤矿(十关闭)5处矿井兼并重组整合而成,整合后更名为“古州天定煤业”。
“六个标准”达标到位实施方案

山西通洲集团安达煤业有限公司关于推进落实“六个标准”达标实施方案安达煤业有限公司根据省煤炭工业厅“六个标准”和《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矿办矿企业标准等六个标准部分条款修改意见及执行说明〉的通知》(晋煤规发[2013]306号)以及市煤炭工业局《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山西煤矿六个标准推进措施的通知》要求,现制定推行“六个标准”达标到位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六个标准”领导组组长:李贵春(矿长)副组长:郝清文(安全副矿长)卫秀功(安指中心主任)曹宏斌(技术副矿长)任光辉(机电副矿长)王秀文(生产副矿长)段永亮(通风科长兼矿长助理)武鹏(探放水队长)阴永红(矿长助理)成员:各部室、施工队组主要负责人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指挥中心,办公室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主任由卫秀功兼任,具体负责“六个标准”推进落实的日常管理以及信息沟通和交流工作。
二、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我矿“六个标准”的贯彻落实,实现我矿企业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运行,加快我矿向高标准、高科技、高管理、高端化、高要求、高质量、高效益、现代文明的“七高一文明”的发展新模式转变。
三、工作目标:按照省、市“一年重点达标、两年基本达标,三年全面达标”的规划目标。
根据我矿建设矿井的实际情况,对照标准开展各环节自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协助制定达标措施,进行整改达标。
四、“六个标准”具体实施方案:(一)落实推进《煤矿企业办矿标准》组长:曹宏斌成员:各分管副矿长、各职能科室、生产队组工作任务:该领导组成员在技术副矿长的领导下,负责按照创新办矿管理模式的思路,以办矿企业的规模、专业技术职称及管理煤矿经历年限、主要专业技术人员中级及以上职称人数、百万吨死亡率、安全培训机构、安全建设管理机构设置、安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全建设管理制度的建立及矿井掘进机械化程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率、现场管理等条件进行管理。
山西某煤矿安全预评价报告

1概述1.1 委托单位情况简介矿井名称:高阳煤矿法定代表人:矿井性质:私有企业设计能力:6万t/a井田面积:1.66Km2可采储量:247.99万t服务年限:29.5a井口坐标:混合提升立井X=3888701.257Y=37359146.48Z=924.138回风立井X=3888701.257Y=37359096.48Z=894.1381.2 评价对象及范围评价主要对该矿井的自然安全条件、矿井瓦斯、顶底板、提升运输、通风、供电、排水等生产系统、生产环节、地面生产系统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
1.3 评价的目的依据《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结合《高阳煤矿矿井设计》所选择的方案,辩识与分析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主要致因因素和易发场所、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评价主要危险源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严重程度,以便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提出有针对性、合理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生产效益。
1.4 评价依据1.4.1 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劳动部 1996 年第 3 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1998 年第 10 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办字( 2001 ) 39 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7)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管技装字( 2002 ) 45 号文件,“印发《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的通知”;(8)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03 )第 5 号令《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9)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03 )第 6 号令《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10)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办字( 2003 ) 24 号“印发《关于开展煤矿安全程度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1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安监管技装字( 2003 ) 37 号“关于《印发安全评价通则》的通知”;(12)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 2003 ) 58 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13)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国办发( 2003 ) 60 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14)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煤安监技装字 [2003]114 号《煤矿安全评价导则》;(15)国务院安全生产办公室安委会 [2004]13 号文“关于印发《 2004 年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1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2004 )第 8 号令《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17)其它适用于安全预评价的法律、法规1.4.2 依据的煤矿安全规程和技术标准、规范(1)《煤矿安全规程》(2)《煤炭工业设计规范》(3)煤炭行业技术政策和行业标准1.4.3 建设项目相关立项文件及资料1.5 评价单元的划分1.5.1 矿井评价单元划分原则评价单元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划分为数个相对比较独立,便于系统危险性评价操作、灾害控制、安全管理的子系统。
2106工作面瓦斯抽放钻孔作业规程

山西通洲集团安神煤业有限公司2106综采工作面抽放钻孔作业规程审签编制:抽放队:通风科:技术科:安全科:机电科:地测科:调度室: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技术副矿长﹕指挥中心主任:矿长:2106工作面瓦斯抽放钻孔作业规程一、工作面位置井下工作面位于东皮带与东轨道巷第1—2#联络贯范围以北,东侧距2108工作面采空区20米(中之中),北部遇有大小不等的正断层,西部未采。
二、工作面概况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布置,由运输顺槽、回风顺槽、切眼组成,两顺槽采用梯形工字钢支护,巷道净高2米,腰宽2.9米。
工作面走向长为624m、倾斜长为118m、面积为73632m2,煤层厚度为1.6米,容重为1.35t/ m3,回采率为95%,可采储量152928吨,开采期为5个月。
三、工作面顶、底板情况2106工作面老顶为中砂岩或粉砂岩,厚度8米,硬度系数为5-6;直接顶为砂质页岩,厚度2米,硬度系数为3-4,伪顶为砂质泥岩,厚度0.6-1米,硬度系数为1-2。
2106工作面底板为砂质页岩,厚度约为1.5-2.0米。
四、工作面上邻近煤层赋存情况2#上煤层:位于2#煤层上部约13米处,厚度约0-1.98米。
1#煤层:位于2#上煤层上部约7米处,厚度约0.6-1.61米。
五、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1、总体施工方案根据《2106工作面抽放设计》方案,2106工作面布置的邻近层钻孔直径为94mm,钻场间距为30米。
瓦斯抽放钻孔施工选用ZDY-4000S型钻机,配合Ø73mm的钻杆和Ø94mm、Ø113mm的PDC钻头。
2、钻孔布置2106工作面瓦斯抽放钻孔全部布置在2106工作面回风巷内,邻近层每隔30米布置一个钻场,钻场布置在回风巷内帮,每个钻场钻孔布置三个孔。
以解决工作面回采期间上偶角瓦斯涌出量大的情况。
2106工作面共布置钻场17个,邻近层钻孔51个,单孔平均70米,进尺约3570米。
3、钻孔间距根据2106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设计邻近层钻孔间距为50㎜,工作面钻孔布置详见2106工作面钻孔布置图。
联合排水试验报告

山西通洲集团安神煤业有限公司联合排水试验报告安神煤业有限公司联合排水试验报告一、概述井下中央水泵房现有水泵三台,型号为DF85-45×5两台,功率为90KW,流量为85m3/h,D46-30×9一台,流量为46 m3/h,功率为55KW,分别能满足排水扬程。
采用两趟φ108无缝钢管作为主排水管路,井下水源分别为地表水渗漏、老空积水、生产水和顶板裂隙渗水。
井下排水地点有13处,都集中汇入主水仓,由主水仓排出地面。
二、试验时间:2012年3月12日8点班三、人员安排:总指挥:张晋斌施工负责人:阴永清安全负责人:赵庆刚技术负责人:李艮元另配:机、电工各4人四、试验步骤1、联合试运转前准备工作:1.1机工、电工分别认真检查各排水设备、设施及供电系统,确保正常运行。
1.2联合运转前先将各排水点积水拍完,待各水仓积水4小时后开始联合试运转。
1.3将各台水泵依次进行试验,两小时内将各地点积水排入主水仓。
2、进行联合试运转2.1在进行联合试验时,必须保证双回路供电的可靠性2.2所有试验人员必须听从现场负责人的统一指挥。
2.3主水泵司机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4主水仓电话必须保持与调度室畅通。
2.5联合试运转情况说明见表。
从试验数据得出:我矿实际涌水量为23m3/h,24小时涌水量为552 m3,主水泵与备用水泵联合排水能力为131 m3/h,24小时排水能力为3144 m3,完全能满足井下正常涌水时的排水能力。
从经验得出,我矿最大涌水为季节性地表渗水,最大涌水量为21 m3/h,在雨季井下需排水总量为43 m3/h,两台水泵能满足矿井最大涌水量排水能力。
经联合试运转,我矿双回路电源可靠,各排水设备完好,仪器仪表显示正常,排水管路无跑冒滴漏现象。
综上所述,各项数据指标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此次联合试验成功。
使用维护说明书名称:带式输送机型号:TD-75大同市金属结构厂2009年08月目录一、概述二、用途三、主要技术参数四、工作原理及结构概述五、安装、调整试运转六、使用与操作中注意的问题七、安全操作、定期检查与保养维护八、润滑九、警示一、概述DTL系列煤矿井下用固定落地式带式输送机采用原DTⅡ型皮带机结构,参数合理,结构先进,完全能够适应井下运输的需要,在各大矿井已广泛使用,并执行行业标准MT8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