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县被授予“中国鲜食枣第一县”称号
朝阳地区鲜食枣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应用

鸯唠 妻
fmaN.20 uiy8 1 C le21 3) u tt00 vN. O 6
.
朝 阳地 区鲜 食 枣无 公害丰 产栽培 技术应用
刘 洪伟
( 宁省凌源青龙河省级 自然保护 区 , 辽 辽宁 凌 源 12 2 ) 25 7
生 产 无 公害 枣果 , 须 根 据 无 公 害 农产 品 生 产 环 境 条 件 要 求 , 必
构认定 , 允许使 用绿 色食品标志 的无污染 的安全、 质 、 优 营养 的, 园要选 择在背 风 向阳、 枣 土壤肥 沃、 下水 位在 15 以 地 .m
12 生产无公害果食 品势在 必行 .
鲜 食 枣 品种 枣树 , 以生 产 无 公害 优 质 枣果 供应 市 场 为 目的 , 宜 建纯 枣 园, 适 采用 宽 行密 植 的栽 植 方 式 , 以便 于实
达 高效 、 质 的经营 目标 。栽植密度 优 5 a的时 间, 使大多数 农产品及其加工 品的质量达到无公 害食 行集 约化管理 , 到高产 、
() 3 综合 防治病 虫 害 , 防止 农 药污 染 : 禁止 使 用剧 毒、 高
国家。在世界枣树生产和 贸易中占绝对优势 , 从消费趋势 看 , 毒、 高残 留农药。限制使 用高效 、 低毒 、 低残 留农药。重视生 枣 果及加 工 品, 以其独特 风味 和保健 价值 , 已被西 方人所 接 物 农 药 和 植 物 源 农 药 的 应 用 。 受 , 费群体 不断扩大 , 消 价格 上扬。 目前 , 国人均枣果 占有 全 生枣树 1 0万株 , 0 总面 积 5 0 0 0亩 , 总产量在 5 0 0 g左 右, 00k
农民积极性很高。
朝阳大枣,美妙的北方玛瑙

算, 最久远的那个要属 “三燕慕容东移记” 。这一说, 是 关于朝阳大枣的来源。 传说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建立者, 西晋辽东公慕容 廆的第三子慕容皝, 在一次寻找伯父吐谷浑的旅途中, 发现了某种长在带刺树上的小红果。那是在河北邺城 之地, 果实长在青枝绿叶之间, 呈或绿、 或黄、 或红之 色, 样子可爱, 口感泠甜。当时, 慕容皝觉得, 这是他一 生吃到的最好的果子, 遂不惜中断行程, 四处打听, 得 到了此果之名——枣儿, 一并得到的, 还有 10 棵该果
辽宁地理标志产品
38
品牌与标准化
是朝阳大枣开花坐果的最佳温度, 能确保稳产高产; 9月 份枣果成熟期, 晴朗少雨, 十分有利于朝阳大枣果肉增 糖增色, 减少雨裂和浆果, 增加优质率。 并且, 朝阳县地处辽西山地丘陵, 土壤以沙壤土为 主, 土层 200cm 以上, PH 值 7.2-8.4, 通气性好, 有一定的 保水能力, 为枣树生长提供必备的水分。另外, 朝阳大 枣产区的钛、 钴、 锌含量高于其它地区, 这些微量元素的 富足, 使得朝阳大枣更加优质。
发掘不同品种, 推动品牌升级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朝 阳县政府根据 “市场需要, 优势利用” 的原则, 坚持以市 场为导向, 以 “两调整四优化” 为重点, 狠抓大枣产业, 引 进黄河两岸最优异的品种, 并不断进行改良和适应。再 配以朝阳地区绝佳的地理资源, 最终做出了栽植鲜食 型、 制干型、 干鲜两用型或加工型枣品种, 现以大平顶 枣、 小平顶枣、 凌枣、 三星大枣和大铃铛枣等为主。朝阳 大枣主要分布在大、 小凌河流域, 丰产树多, 产量高, 内 在质量、 色泽、 外观、 口感, 均优于秦、 晋、 冀、 豫、 鲁黄河 中下游等地的枣果。 1999 年朝阳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 “中国大平顶枣 之乡” 称号; 2000 年被评为 “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 ; 2005 年又被中国(国际)枣产业发展论坛组委会评为 “名 优红枣生产县” , 大枣产业逐步成为了朝阳县的 “名片 式” 经济产业。2011 年, 朝阳大枣正式被批准为国家地 理标志保护产品, 进一步提升了 “朝阳大枣” 品牌知名 度, 形成了更大的产业优势, 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又 好又快发展。
朝阳地区大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朝阳地区大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朝阳地区位于中国辽宁省的东部,是一个以农业产业为主的地区。
作为中国的著名大枣产地之一,朝阳地区的大枣产业一直以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枣是中国传统的名贵水果,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滋补佳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变化,大枣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促进大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朝阳地区的大枣产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对朝阳地区大枣产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对推动朝阳地区大枣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朝阳地区大枣产业现状、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发展对策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希望能为朝阳地区大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朝阳地区大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通过对该地区大枣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最终展望该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朝阳地区大枣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通过研究目的的设定,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朝阳地区大枣产业的现状和问题,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朝阳地区大枣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
2. 正文2.1 朝阳地区大枣产业现状分析朝阳地区是中国辽宁省大枣主产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大枣的生长。
近年来,朝阳地区的大枣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
朝阳地区的大枣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技术不断提升,大大增加了大枣的产量。
朝阳地区的大枣品质也在不断提高,口感更加鲜甜细腻,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好评。
朝阳地区的大枣加工技术日臻完善,能够生产出各种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比如大枣饼、大枣酒等,极大地增加了大枣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朝阳地区大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朝阳地区大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1. 引言1.1 朝阳地区大枣产业的重要性朝阳地区大枣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该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大枣不仅是一种传统的农产品,更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水果。
大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被誉为“天然维生素丸”。
朝阳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大枣的生长,土地资源丰富,适合大枣的种植。
发展大枣产业对于朝阳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背景朝阳地区位于中国辽宁省西部,是一个大枣种植的重要区域。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产业结构调整,大枣产业在朝阳地区的发展备受关注。
目前大枣产业在朝阳地区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种植技术不够先进、市场需求不足、出口受阻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大枣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如何促进朝阳地区大枣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未来大枣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本文将对朝阳地区大枣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大枣品种的种植情况、现代化种植技术的应用、市场需求与出口情况以及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大枣产业的发展,为朝阳地区的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大枣产业现状分析目前,朝阳地区的大枣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据统计数据显示,朝阳地区大枣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
大枣产业已成为朝阳地区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大枣产业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朝阳地区的大枣品质逐渐提升,口感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
大枣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朝阳地区大枣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大枣加工业、物流运输业、销售渠道等都在逐步完善,为大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市场上的大枣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样化,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朝阳地区大枣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部分种植户仍然存在种植技术不过关,导致产量和品质无法保障;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较大;部分大枣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亟待解决。
朝阳地区大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朝阳地区大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朝阳地区是中国大枣生产的主要产区之一,其大枣产业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并正在迅速发展壮大。
本文将从朝阳地区大枣产业的现状和展望两方面进行分析。
1、产业规模逐年扩大近年来,朝阳地区大枣产业发展迅速,每年的总产量逐年递增。
2019年,该地区大枣总产量近100万吨,实现产值超过30亿元,是该地区农业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2、品种丰富,品质优良朝阳地区的大枣品种较多,涵盖了黄庄枣、红枣、黑枣等多个品种。
而且这些大枣品种都具有品质优良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其中,黄庄枣是朝阳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之一。
3、生产技术逐渐提升朝阳地区的大枣生产技术水平逐渐提升,由传统的手工采摘、晒干等方式,转为现代化的机械化采收和加工方式。
同时,该地区实行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了大枣的产量和品质。
4、市场需求稳定增长大枣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食品和中药材,因其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而备受青睐。
现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大枣的消费市场需求逐渐扩大,朝阳地区的大枣销售市场也在逐年扩张。
1、发扬品牌效应,提高行业竞争力朝阳地区的大枣生产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要想更好地推动大枣产业的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发扬品牌效应,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形象,增强大枣行业的竞争力。
2、深化产业融合,加速转型升级朝阳地区的大枣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深化产业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例如,可以通过与旅游、文化、医药等相关行业的深度融合,探索出更多多元化的大枣产业发展模式,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推进科技进步,增强创新动力科技进步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朝阳地区的大枣产业,应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推动大枣产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产业的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4、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当前,中国大枣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都在逐渐提高。
朝阳地区的大枣产业可以通过加强国际市场开拓和国际合作,提高大枣产品的质量、品牌和知名度,提升朝阳地区大枣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朝阳地区大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朝阳地区大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朝阳地区位于中国辽宁省,是我国大枣种植的主要产区之一。
朝阳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使得大枣产业在该地区得到了蓬勃发展。
本文将就朝阳地区大枣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进行分析和探讨。
1. 地理条件优越朝阳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域,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干燥寒冷,气候适宜大枣的生长。
朝阳地区拥有丰富的山地和丘陵地貌,适宜大枣的种植。
地理条件为朝阳地区的大枣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 种植规模逐年扩大近年来,朝阳地区大枣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据统计,朝阳地区大枣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0万亩,年产量达到了数十万吨。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朝阳地区的大枣产业在我国大枣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3. 技术创新力度加大朝阳地区大枣种植已经迈入了现代化的轨道,通过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大枣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使得大枣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进而带动了大枣产业的快速发展。
4. 品牌建设不断完善朝阳地区大枣产业在品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一批知名的大枣品牌逐渐形成。
通过品牌建设,朝阳地区的大枣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为当地大枣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大枣加工业蓬勃发展朝阳地区大枣加工业也在不断壮大,除了传统的干货加工外,还涉及到大枣洗选、包装、深加工等环节。
大枣加工业的发展为朝阳地区的大枣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为大枣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 加强科技支撑,提升大枣品质未来,朝阳地区的大枣产业应该加强科技支撑,不断推进大枣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提高大枣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大枣的抗病虫能力和耐贮藏能力,使得大枣的品质更加稳定和可靠。
2. 推动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未来,朝阳地区的大枣产业应该进一步推动品牌建设,打造更多的知名大枣品牌,提升大枣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特大鲜食枣新品种--朝阳金铃大枣

特大鲜食枣新品种--朝阳金铃大枣
张连增
【期刊名称】《新农业》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 金铃圆枣(与金铃长枣统称金铃大枣),是在1993年枣资源调查中发现的优树.历经百年风霜的母树生长在北纬41.6度寒冷干旱的山坡薄地上,休眠期能抗零下34.4℃的低温,未见冻害,长势良好,结果正常.通过十年系统无性繁殖4个试代的试验观察,表现良好.2002年9月19日,通过辽宁省科技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编号2002118),2002年9月24日,通过辽宁省林业厅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可以在辽西北纬42度以南的枣栽培区推广,也可以在我国北枣栽培区与朝阳土壤气候相似的地区推广.金铃大枣的选育成功,填补了辽宁乃至我国北纬40度以北没有大果形鲜食大枣的空白,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张连增
【作者单位】朝阳市经济林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朝阳金铃大枣种植效益好 [J], 李全
2.特大枣新品种泗洪大枣 [J], 姜闯
3.朝阳金铃大枣种植效益好 [J], 李全
4.特大枣优异新品种——泗洪大枣 [J], 姜闯
5.特大鲜枣新品种——朝阳金铃大枣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朝阳大枣

头产品,用发展大枣产业确保农民增收、乡镇实 力增强和全县经济增长。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我县大枣产业取得了可喜成绩。2002 至 2006 年 已有 15 万亩枣园被列入国家第五批农业标准化 无公害大枣示范区,并经有关部门连续 4 年检测, 抽检指标全部合格,达到了无公害食品要求标
朝阳县大枣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因盛产 大平顶枣 1999 年 4 月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大 平顶枣之乡称号; 2001 年 4 月又被国家林业局确 定为全国 62 个经济林建设示范县之一;2002 年 1 月大平顶枣在北京市国家林业局举办的全国林 副产品名优产品交易会上,被评为优质奖。这里
生产的大枣色泽鲜艳,状如玛瑙,肉厚清脆,酸 甜适度。 朝阳县的大枣品种以大平顶枣、小平顶枣、
准,并颁发了无公害食品标志证书。2005 年又被 中国(国际)枣产业发展论坛组委会评为名优红 枣生产县。 1993 年朝阳县委、县根据市委、市《关 于加快经济林商品生产基地建设的决定》精神, 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县委、县决定,在全县范 围内大力发展以大枣、山杏和大扁杏为主的经济
磨粉机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矿山等领域内矿产品物料的粉磨加工。
凌枣、三星大枣和大铃铛枣等当地优良品种为
主,主要分布区在大、小凌河流域的 24 个乡镇
境内。尤其是自十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县一直将 大枣产业做为全县农村的重中之重来抓。在中央 农村会议精神指导下,根据市场需要,优势利用 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两调整四优化为 重点,以发展大枣富民、利民、强县为目标,在 全县实施了大枣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大枣这一拳
林,来推进我县富民升位的进程。截止 2009 年 底,我县大枣数量由 2000 年的 1700 万株发展到 7000 万株;产量由 2000 年的 800 万公斤增加到 7500 万公斤,产值由 2000 年的 2400 万元增加到 1.5 亿元,使十五期间提出的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