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学技术

合集下载

超声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超声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肿胀伴回声改变:轻微损伤,保守治疗
01
血肿的吸收情况,肌肉纤维的清晰度(变性),钙化、瘢痕组织,血流信号等。
超声随访复查:判断治疗后效果:
05
长轴切面:小腿三头肌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羽毛状结构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肌束膜(细箭头)
羽毛状结构 肌束膜(细箭头) 肌外膜、肌间隔(粗箭头)
肌外膜、肌间隔(粗箭头)
介入性超声临床应用
治疗
囊肿、脓肿和积液的穿刺引流、置管引流、药物注射和脓肿清洗。 实体肿瘤的化学消融、物理消融、放射粒子植入及激光治疗等。 术中超声,术中监护、确定手术方式、引导封堵器植入、手术疗效评估等。
诊断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细针抽吸细胞学(FNA)、粗针组织学活检(CNB)及抽吸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等。
超声医学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汇报人姓名
超声医学的优点
对人体无放射性、无损伤、无痛苦。无创伤性检查。 图像为切面像,断面层次清楚近于解剖结构,测量准确。能多个方位获得脏器及组织的断面图像,并根具声像图特点对病灶进行定位和测量。
超声医学的优点
实时、动态显示。可观察器官的功能状态和血流动力学情况。 及时获取结果,可反复检查。 设备轻便、操作方便。对特殊病人可进行随访、床边、术中检查
血管斑块容积定量(VPQ) 血管斑块容积定量(VPQ)技术是一种无创的工具,利用三维技术可视化并量化颈动脉血管斑块的体积、血管狭窄的面积百分比、斑块组成的特点等参数。 血管斑块容积定量(VPQ)实现了极有价值的定量工具,可以通过测量颈动脉斑块的定量参数来评估患者的中风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度。
肝癌
nSIGHT成像技术提供更高灵敏度的造影成像,支持低剂量造影剂成像应用,并在关键的Wash in/Wash out阶段提供出色的时间分辨力。飞利浦是全球所有高端超声系统中提供领先的实时三维造影性能产品的制造商,实现了创新的实时三维造影成像以及定量数据。

超声科知识点总结

超声科知识点总结

超声科知识点总结超声科学是一门研究超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应用的学科。

它主要应用于医学、工业、农业、海洋、石油等领域。

在医学领域,超声科学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学、心脏超声、血管超声、超声介入、超声治疗等方面。

本文将主要介绍医学超声科学的知识点。

一、超声波的产生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kHz的机械波。

在医学超声领域,通常使用的超声波频率为1-20MHz。

超声波的产生主要依靠压电效应和热效应。

压电效应是指某些晶体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会发生形变,反过来也会产生电荷。

这种效应被应用在超声探头中,在超声探头中发生了声波振动。

另外,热效应也能产生超声波,这种方法已经不常使用。

二、超声波的传播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散射等现象。

折射是指超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不同介质的声速不同,所以在两种介质交界处产生折射。

反射是指超声波遇到边界时,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去。

散射是指超声波遇到介质中的不均匀结构而发生的波的方向改变。

三、超声波的接收超声波在接收机构中被转化为电信号。

在医学超声中,超声波探头中的压电陶瓷会将接收到的超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然后经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最终在显示器上形成影像。

四、超声波的应用在医学超声领域,超声波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学、心脏超声、血管超声、超声介入、超声治疗等方面。

1.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其中超声影像学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超声影像学是指利用超声波来成像人体器官和组织的技术。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与组织的密度和声阻抗有关,因此超声波可以成像不同密度和声阻抗的组织。

2.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是指利用超声波来诊断心脏病变的技术。

心脏超声可以用于检测心脏的结构、功能和血流情况,对心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3.血管超声血管超声是指利用超声波来诊断血管病变的技术。

血管超声可以用于检测血管的结构、血流速度和血栓情况,对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4.超声介入超声介入是指利用超声波来引导手术或治疗的技术。

超声波医学与技术报考条件

超声波医学与技术报考条件

超声波医学与技术报考条件
超声波医学与技术专业报考条件如下:
1. 学历要求:应具备高中或同等学历,且学习成绩优秀。

2. 专业要求:具备医学相关专业背景,如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等。

3. 年龄要求:年满18周岁,年龄在30周岁以下。

4. 健康状况: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

5. 技能要求: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

6. 政治素质: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和医德医风。

7. 心理素质:身心健康,心理素质良好,能全面履行岗位职责。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报考条件可能会因地区和具体院校的要求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相关招生人员以获得最准确的信息。

超声面试基础知识

超声面试基础知识

超声面试基础知识什么是超声技术?超声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进行成像和诊断的医学技术。

它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通过发送高频声波进入人体,然后接收回波来生成图像。

超声波的特性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具有以下特性:•频率:超声波的频率一般在1MHz到20MHz之间,高频率可以提供更高的分辨率。

•声速: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表面反射: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之间的界面上发生反射,这些反射信号被接收器接收并用于图像生成。

•吸收和散射:超声波在组织中会被吸收和散射,因此在深部组织成像时,信号强度会降低。

超声成像的原理超声成像是通过对超声波进行探测和信号处理来生成图像。

它的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发送超声波:超声探头会发送一束超声波进入人体组织。

2.接收回波:当超声波遇到组织边界或其他结构时,会产生回波信号,超声探头会接收这些回波信号。

3.信号处理: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会被放大、滤波和数字化处理。

4.图像生成:处理后的信号会被转换成像素点,通过在屏幕上绘制这些像素点来生成图像。

超声诊断的应用领域超声诊断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腹部超声腹部超声用于检查腹腔内器官,如肝脏、胰腺、胆囊和肾脏等。

它可以用于检测肿瘤、囊肿、结石和其他异常情况。

心脏超声心脏超声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评估心脏瓣膜的运动和心腔的大小。

它可以用于检测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妇科超声妇科超声用于检查女性的生殖系统,如子宫、卵巢和盆腔。

它可以帮助诊断妇科问题,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和宫外孕等。

乳腺超声乳腺超声用于评估乳腺组织的异常,如乳腺肿块、囊肿和乳腺炎等。

它可以用于乳腺癌的筛查和辅助诊断。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是指在超声成像的引导下进行的有创治疗,如穿刺活检、引流和消融等。

它可以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超声面试的常见问题在参加超声面试时,可能会被问到一些基础知识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参考答案:1.什么是超声技术?超声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进行成像和诊断的医学技术。

超声波技术原理

超声波技术原理

超声波技术原理
超声波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传播和反射的原理来获取物体结构和性质信息的技术。

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kHz (人耳听觉上限)的机械波,通过在材料中传播,通过与材料的界面反射或散射,可以获取材料内部的结构和性质信息。

超声波技术的原理主要基于两个原理:声学波传播和声学波的反射。

一、声学波传播原理:
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基本是恒定的,当超声波通过材料时,它会传播到材料内部并与材料中的各种不同结构相互作用。

不同结构的材料会对超声波的传播产生不同的效应,包括声速、吸收和散射。

根据材料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的改变,可以通过测量超声波信号的传播时间来确定材料的厚度或深度。

二、声学波的反射原理:
当超声波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来。

这种反射现象可以用来检测材料的界面、缺陷和其他结构信息。

通过测量超声波信号的反射时间和强度,可以判断材料的界面或内部的结构和缺陷。

基于以上原理,超声波技术可以用于各种应用,如医学超声成像、材料无损检测、建筑结构监测等。

在医学领域,超声波可以通过人体组织传播,对人体内脏器官进行成像;在工业领域,可以通过测量材料的超声波反射和传播时间来检测材料的缺陷
和性质。

通过合理应用超声波技术,可以非侵入性地获取到材料内部的结构和性质信息,实现无损检测和成像。

超声专业知识及技能

超声专业知识及技能

超声专业知识及技能1. 超声学的基本原理超声学是一门研究超声波在物质中传播及其应用的学科。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人耳能听到的20kHz的机械波。

超声波在物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散射等现象,这些现象为超声成像提供了基础。

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特性,通过接收器接收回来的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等步骤,生成人体组织的影像。

常见的超声成像包括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三维超声等。

2. 超声设备与仪器2.1 超声探头超声探头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振动并将其传递到被检测物体上,同时将被检测物体上产生的机械振动转化为电能信号的装置。

根据应用领域和成像要求不同,有线性探头、凸面探头、阵列探头等多种类型。

2.2 超声主机超声主机是指用于产生、接收和处理超声信号的设备。

超声主机通常由发射器、接收器、信号处理器、图像显示器等部分组成。

不同型号的超声主机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性能指标,适用于不同的临床应用。

2.3 超声造影剂超声造影剂是一种能够增强超声成像信号的物质。

常见的超声造影剂有气体性造影剂和囊泡型造影剂两类。

气体性造影剂主要是由微小气泡组成,可以提高血管和心脏等区域的成像效果;囊泡型造影剂则是由聚合物组成,可以提高肝脏和肾脏等区域的成像效果。

3. 超声临床应用3.1 超声诊断超声诊断是指通过超声图像对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

常见的超声诊断包括肝脏、胆囊、胰腺、乳腺、甲状腺等器官的检查。

通过观察器官形态、大小、结构以及血流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并进一步确定病变类型和位置。

3.2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是指在超声成像的指导下进行的有创治疗。

常见的介入治疗包括穿刺抽吸、活检、射频消融等。

超声引导可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3 超声监测超声监测是指利用超声技术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

常见的超声监测包括心脏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等。

通过实时观察器官运动情况和血流速度,可以评估患者的生理状态,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超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超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超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超声技术不断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高分辨率超声、三维超声、超声造影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未来还将出现更多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超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智能化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

未来的超声设备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识别病变、自动分析图像,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3. 多模态成像融合:目前,超声已经不再是单一的成像技术,与其他影像技术(如MRI、CT等)的融合成为趋势。

多模态成像融合可以相互补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个性化治疗: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超声技术在个性化治疗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通过超声引导的精准介入治疗,可以实现个体化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5. 远程医疗: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也逐渐成为趋势。

超声设备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实现远程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然而,超声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技术更新换代快: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超声技术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

医疗机构需要及时更新设备和技术,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2. 诊断标准不统一:由于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超声设备差异较大,诊断标准不统一,这给临床医生和影像科医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患者安全问题:在超声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或误诊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需要加强医生的培训和监管,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

医学超声学知识点

医学超声学知识点

医学超声学知识点超声学是一门运用超声波技术来检测人体器官和疾病的医学影像学技术。

在医学领域,超声学广泛应用于检查各种病症和疾病,具有安全、无创、简便等特点。

以下是医学超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超声波的产生和传播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人类听力范围的机械波,是由压电晶体发出的。

在医学超声学中,超声波由超声探头发出并在人体内传播,通过不同组织的反射和吸收产生超声影像。

2. 超声波的成像原理医学超声学的成像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之间的声阻抗不同而产生回声,进而形成影像。

超声波在组织内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通过超声探头的接收来形成图像。

3. 超声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超声检查适用于很多疾病的诊断和评估,如肝脏、胆囊、心脏、乳腺等。

但在一些情况下,如对皮肤表面伤口、感染区域、手术后瘢痕区的检查需慎重考虑。

4. 超声检查的分类超声检查根据所检查的器官或系统可以分为腹部超声、心脏超声、乳腺超声等。

每种超声检查有其特定的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查方式。

5. 超声检查的优点相比于X射线、CT、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检查有很多优点,如无辐射、无创、价格相对低廉等。

因此,超声检查被广泛运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6. 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检查在一些治疗操作中,医生会利用超声来引导操作,如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抽吸、介入治疗等。

这些操作需要医生有较高的超声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7. 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患者需要服从医生的指导,如保持呼吸平稳、避免过度运动等。

同时,医护人员需要注意超声探头的消毒和保养,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了医学超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超声波的产生和传播、成像原理、适应症和禁忌症、分类、优点、介入检查等内容。

医学超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诊断技术的新进展近10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压电陶瓷等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求,使图像质量和分辨率越来越高,超声诊断范围和信息量不断扩充。

当前超声诊断已从单一器官扩大到全身,从静态到动态,从定性到定量,从模拟到全数字化,从单参数到多参数,从二维到三维显示,多普勒彩色血液显示代替了创伤性导管检查,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科学——介人性超声学,大大扩充了超声诊断治疗范围,提高了诊断的特异性和信息量。

由于其损伤性小,电离辐射轻,价格低廉,易被患者所接受,目前已成为发展最快的成像技术。

所以,超声诊断设备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水平。

世界上的超声诊断设备生产国有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韩国和中国。

美国、日本生产的超声诊断设备占世界超声诊断设备的70%。

1995年世界超声诊断设备市场达20亿美元。

仅1998年我国即进口超声设备2242.l万美元,出口超声设备2163.3万美元。

超声成像设备大致可分为通用型、心脏科和小器官/血管用等三类。

不难看出超声诊断设备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中、高档超声诊断设备。

下面介绍几种超声诊断技术的最新进展。

一、全数字化技术。

全数字化技术带来了图像的高质量,使超声成像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987年美国ATL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前端全数字化超声诊断系统以来,该技术已成为现今超声诊断系统最先进的平台。

全数字化技术的关键是用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声束形成及控制系统。

这种系统再与工作在射频下的高采集率AjD变换器及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结台起来形成数字化的核心。

它包括有三个重要技术:(1)数字化声束形成技术;(2)前端数字化或射频信号模数变换技术;(3)宽频探头和宽频技术。

前端数字化后,分辨率改善30%,动态范围增加48 dB,随机噪声降低1/3。

超高密度阵元(512、1024阵元)探头,并可使探头的相对带宽超过80%。

面阵超高密度阵元探头的出现,使二维聚集成为可能,它能同时改善侧向分辨力和横向分辨力。

而宽频探头结合数字声束形成和射频数字化使现今的全数字化系统能实现宽频技术,该技术可避免使用模拟式仪器损失50%以上频带信息的弊端。

所以宽频探头和宽频技术,不仅能解决分辨力和穿透力的矛盾,而且信息量丰富,有可能获取完整的组织结构反射的宽频信号。

真正的数字式超声诊断仪应从波束形成到信号转化的全过程采用数字处理,图像分辨率要比64—128通道的模拟式超声诊断仪要高出2倍以上。

因超声的关键技术是分辨率。

数字式超声采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能够实现像素聚焦超声,实现完全没有失真的超声图像。

全数字化超声诊断仪是在数字波束形成的基础上,包括数字图像管理和数字图像传送,无失真的图像存储和调用,采用PACS(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的DICOM界面,运算快、容量大,无失真图像传送。

2000年美国GE公司发明的数字编码超声技术是对超声脉冲进行编码和解码,从而将数字化超声进一步前推到超声波束,达到了将有用的微弱信号提升放大,抑制不需要的超声回波信号。

多方面改善了超声波图像的质量,更为编码M次谐波(Coded Harmonics)等一系列临床应用技术奠定了基础。

总之,全数字化技术保证了超声诊断设备图像更清晰、更准确,分辨率更高,大大提高了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直接决定着超声诊断设备的整体质量。

本世纪末90%以L的B超将采用前端数字化,这是必然趋势。

在一定程度L可解决带宽、噪声、动态范围、暂态特性之间的矛盾,改善分辨力30%,动态范围增加48 dB,随机噪声降低*。

所以说超声图像处理的潮流是数字化图像替代模拟方式的一次飞跃。

二、M维超声成像技术。

7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探讨发展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自8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得到了实现,三维超声成像目前有三种成像模式:表面成像、透明成像及多平面成像(或称断面成像)。

三维超声成像的基本步骤是利用二维超声成像的探头,按一定的空间顺序采集一系列的二维图像存人二维重建工作站中,计算机对按照某一规律采集的二维图像进行空间定位,并对按照某一规律采集的空隙进行像素补差平滑,形成一个三维立体数据库,即图像的后处理,然后勾划感兴趣区,通过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好的三维图像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来。

门图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所含的信息量大,对组织结构的分辨力更强更直观。

三维图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二维图像质量的好坏,即三维超声目前仍未摆脱二维超声。

目前已有:(l)静态三维超声(Stati。

3D)以空间分辨率为主,重组各种图像。

(2)动态三维超声(Dynamic3D)以时间分辨率为主,可以做出3个立体相交平面上的投影图、F 型图、俯视图、表面观、透视观和环视观。

三维成像起初是在妇科作胎儿成像的。

目前已用于心脏、脑、肾、前列腺、眼科、腹部肿瘤和动脉硬化的诊断。

三维超声诊断仪已推出的有ACUSON的Sequoia、MEDISON的530D型、奥地利KretZ公司生产的Voluson 350D型。

可以这样说,从一维成像到三维成像是超声诊断设备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

三、对比谐波和组织谐波显像。

利用人体回声信号的二次谐波成分构成人体器官的图像,称为谐波成像(Hazmonic Imaging,HI)。

原理是在基频范围内消除了引起噪音的低频成分,使器官组织的边缘成像更清晰。

对比谐波成像(Contrast H。

onto Imaging,CHI)。

指用超声造影剂的谐波成像。

它利用直径小于 10 Pm的气泡明显增强的散射信号具有丰富的二次谐波,可以有效的抑制不含造影剂的组织(背景噪音)的回声。

有效观察室壁运动,结台心肌灌注,应用多帧触发技术,检查心肌灌注质量,对缺血和心肌存活性的检测更为敏感。

但二次谐波的帧度接近基波,通过减去或脉冲及相这,获得血管内血流的二次谐波显像,称为脉冲及相谐波成像技术(bolselnversionH。

,PIH)。

组织谐波成像(TissueHarmonic Imaging,THI)是利用超宽频探头,接受组织通过非线性产生的高频信号及组织细胞的谐波信号,对多频移信号进行实时平均处理,增强较深部组织的回声信号,改善图像质量,提高信噪比。

因而能增强心肌和心内膜显示,增强微病变的显现力,增强肝内血流信号帮助鉴别肝内血管和了解肝内细小血管病变。

’THI技术对肥胖、肋间隙狭窄、胸廓畸形、肺气肿及老年患者的心脏检查中,技术在显影困难患者的心内膜边界先是更加清晰,心室壁运动的评价更为准确。

目前超声诊断仪不断进展,具有超宽的动态范围,窄的发射频率,尖锐的接收滤波器和数字化波未形成器的仪器,可接收来源于组织的微弱高频谐波信号,通过降低像素点大小提高了对比分辨力和轴向分辨力,明显减少了图像的伪像,更好的显示组织微细特征,便由体型或病理原因产生的显像困难大为减少。

“伽 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即设有THI软件。

探头中心频率3ot MHZ。

其次,美国 GE的 LOGIQ 4ho、500、700 PRO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百胜的AUSPartner彩超等都设有THI软件。

四、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IOfDOppl6fFIOWImasins.CDFI)及其展。

CDFI技术于1982年由美国Bornner和日本的Namekawa、Kasai 最先研制成功。

日本Aloka公司于1982年生产出第一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

CDFI显示人体的血流,二、三维超声成像显示人体的解剖结构,二者提供了完整的人体解剖信息。

以CDFI为基础,由于CDFI不需要方向分离、频域解调等处理,可降低检测阈值,便于显示小血管中的低速血流,但不能区分流向和流速。

90年代又发展了四种彩色多普勒技术:厂)多普勒能量图、能量多普勒和血管造影(Color DoPPer Efififigy lyygigg,Power DoPPerImaging Anglo)。

(2)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

(3)彩色多普勒组织成像(CDT!)又称为多普勒心肌显像(DMI)。

(4)能量运动成像(PMI)。

CDFI、CDTI、CDE都是利多普勒频移信号的信息量加在常规的二维图上进行成像的,它显示血流或组织的运动情况。

CDE虽不能表示彩色血流的方向和速度,但有很高的空间分辨力,对小血管的低速血流很敏感,目前已能显示 0.mm/s低速的血流。

日本东芝公司将CDFI和CDE两者所长结台起来,发明了一种DPA(方向能量图),既能对低速血流的敏感性,又有彩色多普勒的方向性。

CCD(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是近年来开发的新技术对血流显像更简便、更敏感。

尤其是可显示心肌内的冠脉穿插支,对冠心病的研究开拓了新领域。

美国GEFIOW的专利技术得到更好的血管及血流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能动忘清晰地看到血流的运动和血管壁的不规则运动。

是超声技术的新突破。

QTV(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是近年兴起的新技术,是定量分析心肌存活性的新手段。

以原始数据存储和超高帧频为基础,克服了传统多普勒心肌成像的局限性,因此临床上可广泛地应用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电生理等方面的检查。

今年Ge system Five型高档数字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推出的AMM(直线解剖M型)技术,发展了传统M型超声心动图技术。

在360”范围内任意取样对心脏各室壁均能精确观察其厚度及增厚情况,也有利于射血分数的准确测量。

在不同时期存储二维超声心动图基础上得到的M型图像,在不同时期存储的二维超声心动图上得到的M型图像,可比较同一患者不同时期多个室壁节段运动情况,对了解治疗及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CMM (曲线解剖M型)于二维彩色多普勒速度图像之上,将“M型曲线”放置于扫查切面内任意一段心肌,其取样线走向可为任意方向、任意形状,并可置于心肌壁中央,然后获得实时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图像中扫查切面内所有心肌节段的舒缩运动时相信息,以及速度、运动幅度、加速度、能量及应力率等局域心肌功能指标。

与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结台,给心肌缺血、心肌激动顺序及多节段心肌运动分析带来了新的手段。

近年开展的AQ(超声声学定量技术)、CK(彩色宝壁运动成像技术)技术可用于心内膜自动描记,方便的观察心脏室壁运动。

心脏超声软件也十分丰富。

有些高档次心脏彩超可以报告川多种心脏检测参数,对临床诊断各类心脏疾病极有价值。

腹部彩超除作其它腹部脏器检查外都装有丰富的产科软件,可方便的检出胎龄,从而准确方便地判定胎儿发育状况及报告、羊水指数及多项胎儿发育参数。

高档彩超,特别是三维彩超都装备了变频探头、宽频探头及超声CT软件,使图像更清晰更逼真,分辨率更强,临床应用更广泛。

今天的彩色超声多普勒所显示的灰阶和彩色图像质量对体内流体(血液)的敏感程度均达到理想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