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性弱点的互联网服务(营销)

合集下载

人性弱点营销策划方案

人性弱点营销策划方案

人性弱点营销策划方案一、人性弱点分析在进行人性弱点营销策划前,我们首先需要对人性弱点进行深入分析。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人性弱点:1.贪婪:人们常常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欲望,希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2.懒惰:人们通常倾向于选择省力、方便的方式和方法。

3.面子心理:人们希望被他人认可和赞美,追求社会地位和形象的提升。

4.短期思考:人们更容易关注眼前的利益,很少考虑长远的发展和影响。

5.安全感:人们对未知和风险感到不安,更倾向于接受已知和可靠的选择。

二、营销策划方案基于以上人性弱点,可以制定以下营销策划方案:1.利益最大化人们通常追求最大程度的利益,因此我们可以在产品或服务定价上采取差异化策略。

例如,可以设计一种基础套餐和高级套餐,使顾客在购买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高级套餐带来的更多价值,进而愿意为高级套餐支付更多费用。

2.方便省事懒惰是人性中常见的一种弱点,我们可以将产品或服务设计得更为方便易用。

例如,对于线下购物,可以提供免费送货上门的服务,减少顾客的购物成本和劳动成本;对于线上购物,可以提供一键购买、一键支付、一键评价等功能,简化购物流程。

3.满足面子心理面子心理是人性中的一种弱点,我们可以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品牌塑造和宣传,让顾客认为购买我们的产品或服务会增加他们的社会形象和地位。

此外,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营销活动和社交媒体宣传,让顾客在购买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赞美和认可。

4.引导短期思考人们倾向于关注短期利益,我们可以通过限时优惠、抢购、促销等手段,创造一种紧迫感,迫使顾客在短时间内做出购买决策。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奖励机制,给予顾客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增加顾客的满足感和忠诚度。

5.提供安全感人们对未知和风险通常感到不安,为了满足顾客的安全感需求,我们可以提供一系列保证措施。

例如,对于在线支付,可以提供安全的支付平台和信用卡付款方式;对于产品或服务质量,可以提供售后保障和产品退换政策。

三、实施方案1.市场调研在制定营销策划方案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人性弱点和购买需求。

重新解读:利用人性弱点的互联网产品(一)贪婪

重新解读:利用人性弱点的互联网产品(一)贪婪

重新解读:利用人性弱点的互联网产品(一)贪婪[核心提示] 虽然互联网产品定义更广,人性的弱点却没有被弥补。

本文为重新解读利用人性弱点的互联网系列第一篇:贪婪三年前,极客公园有一个利用人性弱点的互联网系列观察文章,依次从“贪婪”、“色欲”、“虚荣”、“窥视”、“懒惰”等角度来间隙各种互联网产品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推广、前进。

三年后,互联网产品已经成了一个广义的词,除了狭义的互联网产品外,它还包括了移动互联网产品、可穿戴设备以及近两年兴起的以互联网思维重新打造的硬件等。

而在这三年中,虽然互联网产品定义更广,人性的弱点却没有被弥补。

本文为重新解读该系列第一篇:贪婪。

毋容置疑,“贪婪是推动销售的中坚力量”。

其实贪婪有个比较俗的名叫做贪便宜。

三年前是团购、点购、秒杀、抽奖最疯狂的时候。

而现在百团大战、千团大战都已经成过去式,团购领域的竞争基本已经稳定下来,日常生活中团购电影和团购饭馆也已经成为习惯。

至于点购、逆向团购、秒杀已经基本成过去时了,抽奖也趋于一种正常稳定的营销手段,没有了之前那种充满狂躁的转发。

那么这三年又有哪些利用人性贪婪的天性呢。

存储空间最近网盘容量又“竞赛”了,在百度连BUG带营销的“2毛100GB容量一年”不久之后,A轮融资成功的金山快盘给每位用户增加100GB永久免费空间,之后深知普通用户心理的的360也开始赠送用户360GB永久免费空间的活动。

就这样,微博上“欢天喜地”的转发分享,几天前还处于5GB-10GB之间的网盘容量瞬间翻几番到了100GB/400GB。

可是,高达几百GB的网盘普通用户用得完吗?肯定是用不完的。

微软将SkyDrive新用户免费空间容量由25GB降至7GB时,曾做过调查 (Via LiveSina),99.94%的网盘用户只使用了7GB以下的容量。

那既然用不完用户为什么还要参加活动呢?因为用户贪。

网盘不仅仅是看容量的,服务才是最主要的,碰巧最近Dropbox也在搞活动,绑定Mailbox赠送1GB容量,在普通用户看来简直小气爆了。

销售中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

销售中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

销售中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凡是成功的营销案例,大多牵扯到人性的弱点。

当今互联网环境下诸多企业的玩法,正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展开。

一、人性的懒惰在用户的搜寻和购买决策上,要尽可能地简化流程、减少步骤,节省用户时间、节约用户精力和体力,减少用户麻烦。

产品本身要尽可能方便使用,为消费者带来便利。

懒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一点点便利的改进,就能成就一门大生意,创造一个新产业。

二、人性的窥探制造神秘感,给顾客留足悬念,欲说还休,犹抱琵琶半遮面往往也能制造惊喜。

比如可以在店里张贴新品倒计时海报,让顾客充满期待。

三、贪图新鲜对于今天的企业来说,始终有两大课题摆在面前:其一、品牌年轻化,其二、产品创新。

对于大多数品牌而言,20+消费者都是核心用户,他们既是需求旺盛,也正在步入赚钱的黄金期,更是成长型用户,在未来还有几十年的购买力。

品牌必须不断创造新鲜感,激活消费者,否则品牌就会老化,用户就会沉寂。

四、争强好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虚荣心的满足需求开始显现。

很多商家会利用这一弱点,制定类似“客户星级”“号码抢占”“签到打卡”“徽章制度”等等形式,让人不断的感受到被重视和被认可,让人可以有炫耀的资本。

用一个通俗的字眼来说,就是“比”,什么都想和别人比一比。

这也是近年来抢网红杯,炒鞋等热门事件的核心因素。

五、趋利避害很多人在做营销的时候,最喜欢用的一个方式就是“恐惧诉求”——先激发用户的恐惧心理,然后推出自己产品的解决方案。

一切营销都是弱点营销,针对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和后天养成的世俗判断。

这些“弱点”背后是正常运作的心理规律,人是社会的中心,是做产品、做营销应该考虑的原点,营销工具和交互技术在不断更迭,但消费者的人性本质没有太大变化。

把握住了这一点,就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策划出拥趸无数的产品、直抵人心的营销活动。

利用人性弱点的互联网服务

利用人性弱点的互联网服务
利用人性弱点的互联网服务
什么是弱点营销?
“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长”,说的是人类。
但现实中,人性的弱点也不少:贪婪、恐惧、嫉妒、懒惰、好色、贪慕虚荣、难抵诱惑、害怕孤独、热爱免费、重视等级、迷信专家、崇拜名人、喜随波逐流……关于人性的一切弱点,正在被消费社会利用和营销。
一切营销都是弱点营销,针对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和后天养成的世俗判断。想想你因为怕肾虚、怕肥胖、怕肤黑、怕生病、怕落伍而进行的消费,想想你在电商大战中抢的打折货和在欧美抢购的奢侈品,想想你永远缺一件衣服的衣橱和找不到鞋的脚,想想你伸向淘宝的手和接不完的快递,想想你看了广告后买的东西和名人签名,想想你买房和理财的被忽悠史——你的弱点被营销、需求被开发、欲望被满足,貌似双赢。
“零元购机”就是在这个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针对人的贪便宜心理而出现的最普遍的一种营销手段。“零元”二字有让人血脉喷张的效果,足以让部分人忘记在零消费的背后是你每月需要支付你原本可能用不完的话费。零元购机划算么?其实这不重要,只要你心动得闪过这个念头,你就已经被商家算计了。认命吧,没有消费者能精明过商家。
免费贪便宜,谁能不贪便宜呢?只要你曾经消费过,你就一定在各路商家的打折、免费试用活动中掉入过陷阱。虽然人人都知道天上不的东西,都难免会热血上涌,不能自制地兴奋、激动,迅速说服自己,进行原本不需要的额外或者过度或者超前的消费。
vip 1776年,美国摘掉英属殖民地的帽子,宣称:所有人生而平等;上世纪80年代,还是美国人,用一句“very important person”作为邮件的标题,从此vip被广泛使用,人们又被拉回了等级时代。
但你为什么消费之后会失望、欲望满足后会悔恨?
斯拉沃伊·齐泽克说:“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弱点营销所做的,就是引导人一直需要、永不满足。《善恶经济学》作者托马斯·赛德拉切克对《新周刊》说:不满足成为让我们进步和成长的引擎,也会让我们自己成为一个永不满足的引擎。

营销就是要利用人性弱点满足消费者需求

营销就是要利用人性弱点满足消费者需求

营销就是要利用人性弱点满足消费者需求文:企业营销管理讨论中心是人都有弱点,只要你能抓住他的弱点,就能够抓住他的痛点,所谓营销就是要抓住弱点,满足人性,让消费者先爽起来,这样消费者才能心甘情愿买买买!乔布斯说:“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因此,营销的作用,就是不断引导用户始终需要、永不满足的开路神器。

那我们做营销该如何利用人的弱点呢?举几个例子:一、利用人的自卑心理自卑是人对“负面自我〞的不认同,比方贫困、失败、他人称赞等。

人们有缺陷就会想要弥补这个缺陷,这种心理就是有利于商家做产品的突破口。

比方,一个人怕肾虚,你可以讨论出一款产品补肾,这样可怕肾虚的人都会购置;比方有人嫌弃自己矮,你的产品能够增高,那也将成为有“矮〞自卑心理的人中的爆款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就跟产品设计相关了,就是你要依据消费者来设计你的产品,深圳十大管理询问参谋,深圳直线管理询问董事长樊小宁老师说过“产品设计的根底与维度有多方面,但结果是要市场认可!所谓知市场者得将来,知客户者得天下,了解市场、了解客户才是产品设计的根底。

〞其中利用消费者的自卑心理我们就可以将其看成是了解客户的过程。

利用人自卑心理的时候,你的产品是要必需真的有效的。

假设你的洗发水不妨脱发,你却利用人们怕脱发的心里打出防脱的广告,那么势必会被消费者遗弃;再比方,莎普爱思本钱价不到两元,只是一款一般产品你却打着防止白内障的效果出售,这就涉嫌虚假宣扬。

大多数利用人性自卑心理的广告,都是简洁粗暴、毫无美感、穷追猛打直击消费者的痛点,二、利用人们的虚荣心人性是个冲突体,啥都不要别人说你软弱,啥都想要别人说你虚荣。

于是,你左思右想,心想那还是选择“虚荣〞吧,至少这样看上去很美!于是,当你挤在地铁的人流中时,可以观察处处都是穿着名牌、带着名表、挂着限量款包包的“上流〞人士。

为什么苹果在中国卖的比其他国家都要贵,很大缘由就是由于利用了人们的虚荣心,许多人甚至不惜卖肾买苹果。

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去设计产品和服务,实现销量倍增

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去设计产品和服务,实现销量倍增

如何利⽤⼈性的弱点,去设计产品和服务,实现销量倍增各位朋友,⼤家好~~今天继续和⼤家分享我新书⾥⾯的⼲货,为了让⼤家有⼀个更加全⾯的了解。

我们天天都谈论做营销要抓住⼈性,其实很多时候,有些⼈就想偏了,⽼是想通过套路去抓客户。

其实根据我的经验,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光靠⽂案,靠⼴告词的编写去抓住⼈性,⽽是要把⼈性的弱点融⼊到你的产品设计⾥,⽆论是虚拟产品,还是实物产品。

抓住⼈性做营销,并不仅仅是天天研究如何写⾼诱惑⼒的⽂案,配吸引眼球的图⽚,⽽是你的产品或服务直接解决客户的问题,瞬间就可以抓住所谓的⼈性。

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不⾏,营销搞得越好,你倒闭的越快。

所以我们应该把80%的精⼒放在精⼼打造⾃⼰的产品和服务上,20%⽤于营销。

⽽现在很多⼈⿎吹营销如此重要,把90%的精⼒放在了营销上,忽略了产品。

(其实有了这样想法的⼈,他忽略了⼀点,产品是会说话的业务员。

)曾经我看到这样⼀句话:对于⼀个企业的发展⽽⾔,营销不是万能的,但不做营销是万万不能的。

(可见营销在现代企业中的地位绝对地举⾜轻重,重要⾄及)今天我想告诉你⼀句话:即使营销是万能的,但只做营销也是万万不能的。

有好的产品,但销售不利,那营销是重头戏。

企业好⽐⼀辆车,如果你只重视营销,⽽忽略了产品,服务、资⾦、管理等,那么就相当于把“法拉利的发动机,放在了拖拉机上”,,发动机越好,拖拉机散得越快。

换句话说,营销做得越好,越早倒闭。

下⾯的内容是针对⼈性的弱点来设计的,包含了⼀些⽂案的写法。

基于⼈性⾥的⼀个弱点——懒惰,我们在做营销的时候,我们要尽可能地全⽅位地考虑进去,即使你在写⼴告促销⽂案的时候,也需要考虑进来。

很多⼈认为⼈性时的懒惰只是在省⼒,⽽且是在节省体⼒上,没有更多思考的⾓度,所以设计⾃⼰的营销和后续服务的时候,不知如何找到突破⼝。

⼈性的漏洞这个世界上,每个⼈都希望有个⾼⼿给他指出清晰的路线,就好像通往成功的路线图⼀样,只要按部就班就好,所以我们在帮助别⼈策划⼀个服务的时候,或指导别⼈做事的时候⼀定要规划出清晰的路线,这样⼈的⾏动⼒会更强,因为他看得到未来的前景。

从直逼人性弱点浅议网络营销逆向思维

从直逼人性弱点浅议网络营销逆向思维

从直逼人性弱点浅议网络营销逆向思维我们大都基于搜索引擎中的流量和趋势来分析及研究流量的来源和价值,我们是否研究过整个互联网中网名整体层次及计算机水平呢?做的最好的网站无疑都是最接地气的,那么,接地气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商盟学院,A5,是否是最接地气呢?答案是毋须多言的,这些是在互联网中是非常专业及精准的,那么,在互联网中的弱势群体的需求我们应该从哪些角度入手呢?直逼人性弱点无疑就是抓取流量和收益的最关键的一点,从网文中的日赚、月赚等词就可以大概了解到这些项目的操作模式,当然不包括吹水、战斗力低下的跟屁虫。

下面根据2014第36次网民调查的结果来分析从2014第36次网民调查结果来看,我国的网民以35岁以下,为主,大学本科/专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人以及低收入者占据网民的大多数,虽然,互联网的网名结构特征正趋向与合理和平衡,但是,相信还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过滤的,那么,这个结果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我们口中的“屌丝”群体占据了网上消费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先说明这不是在“喷”!我们都知道,有许多站并不需要过多的靠SEO 或根本不需要SEO ,比如软件,小说等下载类站,视频播放网站等,因为这些网站都非常贴近了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定位非常精准,而有些网站虽然不用靠SEO也可以做的很好,但用了SEO则会是网站流量成倍的增长。

首先,上面所说的群体普遍存在多个的,共同的弱性特征:一:男性好色男性好色永远都是热度爆表的话题,谈即两眼放光,狼性随即表露无遗,而这些群体对这类话题关注不是一般的高,你懂的吧~ 这些严令禁止的网站不推则以,一推则会像泄洪般一发不可收拾,今天十万的流量,明天立马翻番,如果你不屑,那么,不好意思,人家是坐着收钱的。

二:贪婪这些群体中,梦想着一夜暴富的人们数不胜数,把希望寄托在了一定要中大奖上面,所以,就有了其他灰色行业的大量涌入,这些网站大都营造成充满非常火爆的假象,诱人的网站标语及其动态都无时不刻冲刷着用户心里防线,一旦被陷入,就要为你的贪婪买单。

学会利用人“心”弱点做营销,餐厅火爆是早晚的事

学会利用人“心”弱点做营销,餐厅火爆是早晚的事

学会利用人“心”弱点做营销,餐厅火爆是早晚的事作者:小食君来源:美食商机榜(ID:meishi428)本文已获授权营销有时靠的就是技巧,对目标群众心理的掌控。

人都有七情六欲,到底应该如何利用人“心”弱点做营销呢?1、好奇心米勒的银环餐厅生意一直不好,朋友说是因为店名不够吸引人,于是他听从了朋友的建议,把店名改成了五环餐厅,还特意在招牌旁边画了6个圆环。

刚开始,米勒还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直到第二天,就有客人进店告诉他,你这个招牌弄错了,明明是五环,旁边却画了个6环。

而且还不止,过路的人也会在门口指指点点,这让米勒觉得有点尴尬。

但慢慢的发现,很多进来的人本来是来指认错误,但进店后发现店内的环境还可以,厨房还飘来阵阵诱人的香味,当即就决定在这用餐了。

那天,虽然上门挑错的人连绵不绝,但餐厅的生意也是空前兴隆。

一时之间,五环餐厅名声大振,有越来越火的趋势。

事后,米勒问朋友:你怎么想到用这招的?朋友笑着回答:你难道不知道,人都有好奇心!确实,好奇心是吸引顾客注意力的手法之一。

就像我们写文章,大家都会被各种各样的标题党吸引。

一家店铺没有一个好的店名就像一篇文章没有好的标题一样,始终不会被人们关注。

2、占便宜心很多餐饮人以为,要抓住顾客爱占便宜的心理,就必须来场价格上的狂欢。

于是就出现了“吃多少送多少”的口号满大街乱飞,价格大战挑起的行业内的恶性竞争等等现象。

其实什么才是真正的餐饮业营销?其目的无非是让人下次再来光顾,自愿为品牌宣传。

所以,不赞成搞什么全场促销,买一送一的活动。

这样不但提高了成本,还会让顾客觉得菜品廉价。

建议做法:①同样价位的菜,较之上月加大份量,给顾客制造惊喜。

消耗成本不大,还能回赠老顾客;②新出菜品,半价出售(一定要强调是半价)。

新品出售,好多顾客都不敢轻易冒险,但如果价钱划算,他们还是愿意试一试的;③推出套餐制度,提高翻台率。

一个菜单点要20元,加饮料套餐22元,大多都会点套餐,而且碳酸饮料易饱腹,可提高翻台率;记住,价格营销只是片面,好吃才是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弱点营销?“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长”,说的是人类。

但现实中,人性的弱点也不少:贪婪、恐惧、嫉妒、懒惰、好色、贪慕虚荣、难抵诱惑、害怕孤独、热爱免费、重视等级、迷信专家、崇拜名人、喜随波逐流……关于人性的一切弱点,正在被消费社会利用和营销。

一切营销都是弱点营销,针对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和后天养成的世俗判断。

想想你因为怕肾虚、怕肥胖、怕肤黑、怕生病、怕落伍而进行的消费,想想你在电商大战中抢的打折货和在欧美抢购的奢侈品,想想你永远缺一件衣服的衣橱和找不到鞋的脚,想想你伸向淘宝的手和接不完的快递,想想你看了广告后买的东西和名人签名,想想你买房和理财的被忽悠史——你的弱点被营销、需求被开发、欲望被满足,貌似双赢。

但你为什么消费之后会失望、欲望满足后会悔恨?斯拉沃伊·齐泽克说:“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而弱点营销所做的,就是引导人一直需要、永不满足。

《善恶经济学》作者托马斯·赛德拉切克对《新周刊》说:不满足成为让我们进步和成长的引擎,也会让我们自己成为一个永不满足的引擎。

人性难改,而营销无所不在。

想不成为弱点营销的牺牲品,必须有强大的内心和自我认知。

但真到那时,你倒能成功营销别人的弱点了,无论你卖的是电器还是价值观。

免费贪便宜,谁能不贪便宜呢?只要你曾经消费过,你就一定在各路商家的打折、免费试用活动中掉入过陷阱。

虽然人人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在类似“清仓、免费、大减价、五折起”的招牌下,看到有自己可能需要的东西,都难免会热血上涌,不能自制地兴奋、激动,迅速说服自己,进行原本不需要的额外或者过度或者超前的消费。

“零元购机”就是在这个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针对人的贪便宜心理而出现的最普遍的一种营销手段。

“零元”二字有让人血脉喷张的效果,足以让部分人忘记在零消费的背后是你每月需要支付你原本可能用不完的话费。

零元购机划算么?其实这不重要,只要你心动得闪过这个念头,你就已经被商家算计了。

认命吧,没有消费者能精明过商家。

VIP 1776年,美国摘掉英属殖民地的帽子,宣称:所有人生而平等;上世纪80年代,还是美国人,用一句“Very important person”作为邮件的标题,从此VIP被广泛使用,人们又被拉回了等级时代。

在商业领域,VIP本来指的是创造了80%利润的20%人群,他们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员工的饭碗。

因此,企业对之悉心呵护,格外照顾:银行的VIP不用排队;航空公司的VIP有单独的休息室;QQ的VIP在游戏大厅里可以随意“踢人”。

正是这些“小特权”,成功满足了已有VIP的优越感,也成为企业促销的利器——潜意识里,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是多数人中拥有特权的少数人,在社会阶层中位列更高的等级。

商家则顺势扮演着布道者,一边以增值服务为诱饵,一边向客户灌输“VIP并不是天生的,人人都可以成为VIP”。

2011年,某市场研究公司曾以500名消费者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19%的受访者有5张以上的VIP卡。

除了熟悉的垄断行业,还包括服装、餐饮、美容、KTV,甚至修鞋铺。

29%的受访者承认,通过预存一定的金额换来了VIP;35%的受访者为了晋级为VIP曾发生不必要的消费。

随着门槛降低,VIP的人数越来越多,商家承诺的“小特权”却越来越少,能兑现的更少,“不平等”日益趋向“平等”,“VVIP”亦应声而出。

饥饿营销佛云人生八苦,其中之一为求不得。

然而,世间能做到无欲无求的有几人?芸芸众生,多是苦中求,以苦为乐。

越是得不到的越想得到,越是难得到的花的心思越多。

很多时候,“求”的过程已经超越了“求”的结果,过程越艰辛,得到后越有成就感,越开心。

饥饿营销就是针对这种心理,投其所好。

商家有意调低供应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或者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增加人气。

从苹果的系列产品和近年来的国产大片可以看出,饥饿营销的路子基本都是这样的:在产品研发和影片拍摄阶段就不时抛出一个又一个包袱,或以高科技为卖点,或以导演选秀为卖点,赢得消费者的持续关注。

但是,最核心的东西却严格保密:比如,iPhone4的外观设计被苹果严防死守了30个月;《金陵十三钗》先后发布了多款电影海报,却直到最后一款才出现女主角的一个背影,期间,两配角演员因为在微博上公布了上妆照还被解雇。

而关于核心内容的猜测客观上则在受众中进行着一场口碑传播。

当消费者的胃口被充分吊起来,便是最佳的产品上市时机。

被抑制了长久的欲望一旦有了宣泄的途径,结果即风雨无阻,夜里排队;哪怕票价创纪录达到120元,也场场爆满。

胸展通过最直接的感官刺激,让你乖乖掏出金钱,这是所有情色营销的套路。

问题是,在中国,大多数情色营销的传播路径只跟情色相关——“情色”完全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时,品牌反倒成了配角。

运气好的,短时间内能够引起关注、制造舆论,并在某个阶段称为话题中心,长远来看,对商业并无帮助。

当一个品牌只能通过赤裸的情色营销赢得关注时,可想而知它有多虚弱。

我们知道,北京车展没有让人记住一辆新车,只留下一个大胸中年女的身影。

Chinajoy有数百家厂商参展,但出现最多的照片都是童颜巨乳的90后Showgirl。

无数网络游戏以情色字眼吸引你下载,但他们多数可以归为下三滥网游。

退一步说,好的情色营销是需要技术门槛的——你不能做得有趣、幽默甚至是优雅也就罢了,为什么连基本的审美都过不了关?硬盘里的妹子已经把中国人的情色鉴赏力提高到相当高的水准,网络推手没有发现?请把CK和杜蕾斯的广告海报拿出来,学习构图、创意、化妆、体态以及最基本的裸露。

煽情得承认,成功学对贵国的侵袭已经深入肌理了,所以也别奇怪“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这类煽情的广告词被当做经典文案并广泛流传。

当然了,还有更令人潸然泪下的,比如以下这句——“我将视你如我生命中的伴侣和挚爱……视你如我的信仰,不离不弃,和你永不分离,从这一刻开始直到永远,我愿意。

XXX度,多一度热爱” 。

为什么一个体育品牌的广告词要跟婚礼的宣誓词一样?不知道我的感动已经被《感动中国》给撑饱了,不够给你们煽了吗?再来看看另一个煽情大师凡客的广告词,“我相信自己坚持就会是胜利,我这么做只想证明自己,向全世界证明我的实力,我是珞丹也是凡客,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显然,这是更聪明的做法。

同样是煽情,它让大明星沉下来,好让你真觉得他们也是平凡人,它没有傻逼兮兮地给你们打成功学的鸡血,也不会凶狠地扑过来透支你的情感,它只是让你在平淡而有力的话语中得到共鸣,从而打动你。

从商业层面而言,这是直指人心的煽情,段位比那两个晋江品牌实在高出太多。

当然,这也意味着,你被营销的概率大大增加。

标题党这是什么——巴甫洛夫认为,提问题是人类的本能。

凭借着理性的大脑而产生的好奇心表达了人类求知的欲望。

总的来说,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欲望,它使得人类了解了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不断适应进化过程中生存环境的变化。

然而,西方谚语却说,好奇害死猫。

在很多时候,如果好奇来得不合时宜或者过了头,也会于人于己带来麻烦,最低限度就是被标题党利用。

标题党最初指的是网上的某些网民,他们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网友眼球,博得点击率,通常帖子的内容与标题关系不大,网友看过之后往往有受骗上当的感觉。

究其原因,就是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准确地掌握了大多数网友的喜好。

比如,某网站一条消息的标题是李湘在大街上被人强行拖行,实际内容是一张图片,一个人两手各拿了一个印刷了李湘代言的大头宣传纸袋,在地上拖行。

如今,并非只有网络和媒体新闻中存在标题党,严格来说,所有的广告和商家的促销活动都有标题党之嫌,房地产可谓重灾区。

著名的房地产广告“买房子送家具”,其实只是帮业主运家具的意思;“一线江景”必须把身体探出阳台才看得着; “视野开阔”潜台词就是顶楼,而“出入方便”指的则是一楼。

民族牌就像现在微博上流行的“不转不是中国人”,90年代几乎所有的家电品牌都打过民族牌——长虹的口号是“以产业报国、以民族昌盛为己任”,海尔的广告词是“海尔中国造”,创维彩电则直接说“创维情中国心”。

在那个“中国可以说不”的年代里,这些品牌几乎都大获成功。

不过十多年后,当人们的选择更单纯时,这些品牌开始知难而退地舍弃民族牌了。

反倒是另外一个行业开始频频甩出“中国”牌。

最早是娃哈哈,它把旗下的可乐直接说成是“中国人自己的可乐”——好像中国人就不应该喝其他可乐似的。

接着,它把一件司空见惯的商业纠纷渲染成是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对抗,并借此成功逼退达能,取得主动权。

事后人们回过头后却惊奇的发现,这个民族资本的代言人是拥有美国绿卡的。

饮料行业的另一朵奇葩是蒙牛,它最初可以当做民族企业的成功商业案例,但在其后,它却让“民族品牌”数次蒙羞,以至人们迫不得已地去购买洋奶粉。

2008年,在三聚氰胺危机之后,这家企业曾经有机会体面地死去,但牛根生又一次打出悲情的“万言书”,“境外一些资本大鳄蠢蠢欲动,一面编制谎言,一面张口以待……”。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蒙牛没死,消费者遭殃了。

外国经验味千拉面,培芝牛初乳,施恩奶粉,澳优奶粉,法国合生元,卡姿兰彩妆,卡尔丹顿,鸿星尔克,库奇酷派,阿尔皮纳,博西尼橱柜,欧典地板,Nicefeel家居,欧时力,丽蓓卡,马克华菲,曼娅奴,香武仕音响,骆驼鞋,都是国货。

为什么国货都喜欢给自个起个洋名字?洋气啊。

看看人家安妮宝贝失恋之后,立刻买了一盒洋气的哈根达斯,“用干冰包裹起来,坐在出租车里,小心翼翼地捧着,然后不停地流泪,悲伤地想:那个爱我的人到哪儿去了?剩我独自享用这美丽而昂贵的食物。

”郭敬明曾经洋气地去杭州玩儿,“去我一个很有钱的朋友(称呼他小K)家做客,他家是别墅,庭院里有一个特别大的游泳池,那天他请了好多朋友一起玩,我和小K两个人姿势优雅地涂完防晒霜,戴上了Prada的大墨镜,我穿着D&G的泳裤,他穿着Gucci的泳裤,两个人靠在游泳池边上,身边的水面上浮着个Armani的托盘里装着各种进口的水果……”张亚哲老师曾经偶尔在卫视电影台洋气地看《2046》,“章子怡的蔻丹脚趾甲,刘嘉玲的厚腻脂粉,梁朝伟招牌式的诡谲笑容,伴随故意显露的眼角皱纹,让人再次经历王家卫的野蛮布尔乔亚摧残。

谢天谢地,音乐还是博萨诺娃式的,影调还是杜可风30岁时兰桂坊宿醉的风格,花样年华的高棉吴哥窟结尾已经让所有王迷欲仙欲死。

”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是圆的,但洋名字一定是听不懂却能看起来很高端的。

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没有理由地买着爱着絮叨着外国或看似外国的一切?无他,装逼耳。

生活外包我们都特别忙。

因为工作,我们没空做饭。

因为追剧,我们没空洗碗。

因为游戏,我们没空带孩子。

因为朋友聚会,我们没空打扫房间。

我们坐在沙发里捧着零食窝成一块土豆,看着扫地阿姨、幼儿保姆、饭店外卖、代驾司机在我们的生活里忙忙碌碌,来来去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