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00000关于2004年春季高考文综第36题的探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数学(上海卷)(附解答)

2004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高考数学试卷(考试时间:2003.12.20)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48分)1.若复数z 满足2)1(=+i z ,则z 的实部是__________. 2.方程1)3(lg lg =++x x 的解=x __________.3.在A B C ∆中,c b a 、、分别是A ∠、B ∠、C ∠所对的边若 105=∠A , 45=∠B ,22=b , 则=c __________.4.过抛物线x y 42=的焦点F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则以F 为圆心、 AB 为直径的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函数)24(log )(3+=xx f ,则方程4)(1=-x f 的解=x __________. 6.如图,在底面边长为2的正三棱锥ABC V -中,E 是BC 的中点,若 的面积是41,则侧棱VA 与底面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7.在数列}{n a 中,31=a ,且对任意大于1的正整数n ,点),(1-n n a a 在直线03=--y x上,则=+∞→2)1(lim n a nn _____________.8.根据下列5个图形及相应点的个数的变化规律,试猜测第n ___________个点.(1) (2) (3) (4) (5)9.一次二期课改经验交流会打算交流试点学校的论文5篇和非试点学校的论文3篇若任意排列交流次序,则最先和最后交流的论文都为试点学校的概率是__________(结果用分数表示). 10.若平移椭圆369)3(422=++y x ,使平移后的椭圆中心在第一象限,且它与x 轴、y 轴分别只有一个交点,则平移后的椭圆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图,在由二项式系数所构成的杨辉三角形中,第 _____行中从左至右第14与第15个数的比为3:2.12.在等差数列}{n a 中,当s r a a =)(s r ≠时,}{n a必定是常数数列然而在等比数列}{n a 中,对某 些正整数r 、s )(s r ≠,当s r a a =时,非常数数列}{n a 的一个例子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满分16分)13.下列函数中,周期为1的奇函数是 ( )(A )x y π2sin 21-= (B ))32(sin ππ+=x y (C )x tgy 2π= (D )x x y ππcos sin =14.若非空集合N M ⊂,则“M a ∈或N a ∈”是“N M a ∈”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15.在ABC ∆中,有命题①BC AC AB =-;②0=++CA BC AB ;③若0)()(=-⋅+,则ABC ∆为等 腰三角形;④若0>⋅AB AC ,则ABC ∆为锐角三角形.A B CV E 第0行 1第1行 1 1 第2行 1 2 1第3行 1 3 3 1第4行 1 4 6 4 1第5行 1 5 10 10 5 1 …… …… ……上述命题正确的是 (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③④16.若21++=aa p )0(>a ,t q arccos =)11(≤≤-t ,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A )q p >≥π (B )0≥>q p (C )q p ≥>4 (D )0>≥q p三、解答题(本大题满分86分)17. (本题满分12分)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22cos 2,1cos 2(++x x P 和点)1,cos (-x Q ,其中],0[π∈x . 若向量OP 与OQ 垂直,求x 的值.18. (本题满分12分)已知实数p 满足不等式0212<++x x ,试判断方程05222=-+-p z z 有无实根,并给出证明.19. (本题满分14分) 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一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某市2003年共有1万辆燃油型公交车有关部门计划于2004年投入128辆电力型公交车, 随后电力型公交车每年的投入比上一年增加50%,试问: (1) 该市在2010年应该投入多少辆电力型公交车?(2) 到哪一年底,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开始超过该市公交车总量的31?20. (本题满分14分) 本题共有2个小题,第一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如图,点P 为斜三棱柱111C B A ABC -的侧棱1BB 上一点,1BB PM ⊥交1AA 于点M , 1BB PN ⊥交1CC 于点N . (1) 求证:MN CC ⊥1;(2) 在任意DEF ∆中有余弦定理:DFE EF DF EF DF DE ∠⋅-+=cos 2222. 拓展到空间,类比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写出斜三棱柱的三个侧面面积与其中两个侧面所成的二面角 之间的关系式,并予以证明.A A 1B 1 BC 1 C MNP21.(本题满分16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6分. 已知函数()a x x f -=,()122++=ax x x g (a 为正常数),且函数()x f 与()x g 的图象在y 轴上的截距相等(1)求a 的值;(2)求函数()()x g x f +的单调递增区间; (3)若n 为正整数,证明:()()4)54(10<⋅n g n f .22.(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个小题,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6分,第3小题满分8分.已知倾斜角为︒45的直线l 过点)2,1(-A 和点B ,B 在第一象限,23||=AB .(1) 求点B 的坐标;(2) 若直线l 与双曲线1:222=-y ax C )0(>a 相交于E 、F 两点,且线段EF 的中点坐标为)1,4(,求a 的值;(3) 对于平面上任一点P ,当点Q 在线段AB 上运动时,称||PQ 的最小值为P 与线段AB 的距离. 已知点P 在x 轴上运动,写出点)0,(t P 到线段AB 的距离h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200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1 2.2 3.2 4.4)1(22=+-y x 5.1 6.41arctg 7.3 8.12+-n n 9.14510.14)2(9)3(22=+--y x 11.34 12.)0(,,,,≠--a a a a a ,r 与s 同为奇数或偶数 二、选择题 13.D 14.B 15.C 16.B 三、解答题17. 由OQ OP ⊥,得0)22cos 2()1cos 2(cos =+-+x x x ,利用1cos 22cos 2-=x x ,化简后得0cos cos 22=-x x ,于是0cos =x 或21cos =x ,],0[π∈x ,32ππ或=∴x . 18. 由0212<++x x ,解得212-<<-x ,212-<<-∴p . 方程05222=-+-p z z 的判别式)4(42-=∆p . 212-<<-p ,4241<<∴p ,0<∆,由此得方程05222=-+-p z z 无实根. 19.(1)该市逐年投入的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组成等比数列}{n a ,其中,5.1,1281==q a则在2010年应该投入的电力型公交车为14585.11286617=⨯=⋅=q a a (辆)(2)记n n a a a S +++= 21,依据题意,得3110000>+nn S S 于是50005.11)5.11(128>=--nn S (辆),即326575.1>n ,则有,5.7≈n 因此≥n 所以,到2011年底,3120. (1) 证:MN CC PMN CC PN CC PM CC BB CC ⊥⇒⊥∴⊥⊥⇒111111,,//平面 ;(2) 解:在斜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有αcos 21111111111222A ACC B BCC A ACC B BCC A ABB S S S S S ⋅-+=,其中α为平面B B CC 11与平面A A CC 11所组成的二面角.∴⊥,1PMN CC 平面 上述的二面角为MNP∠,在PMN∆中,c o s 2222⇒∠⋅-+=M N PMN PN MN PN PM MNP CC MN CC PN CC MN CC PN CC PM ∠⋅⋅⋅-+=cos )()(211111222222,由于111111111,,BB PM S CC MN S CC PN S A ABB A ACC B BCC ⋅=⋅=⋅=,∴有αcos 21111111111222A ACC B BCC A ACC B BCC A ABB S S S S S ⋅-+=. 21.(1)由题意,()()00g f =,1||=a 又0>a ,所以1=a(2)()()12|1|2+++-=+x x x x g x f当1≥x 时,()()x x x g x f 32+=+,它在[)∞+,1上单调递增;当1<x 时,()()22++=+x x x g x f ,它在[)1,21-上单调递增 (3)设()()n g n f n c )(1054⋅=,考查数列{}n c 的变化规律:解不等式11<+nn c c ,由0>n c ,上式化为1)54(1032<⋅+n解得7.3238.0lg 21≈->n ,因N n ∈得4≥n ,于是4321c c c c ≤≤≤,而 >>>654c c c 所以()()()()4)54(10)54(10)54(1025344<⋅=⋅≤⋅g f n g n f22. (1) 直线AB 方程为3-=x y ,设点),(y x B ,由⎩⎨⎧=++--=18)2()1(322y x x y 及0>x ,0>y 得4=x ,1=y ,点B 的坐标为)1,4((2)由⎪⎩⎪⎨⎧=--=13222y x y a x 得0106)1(212=-+-x x a ,设),(,),(2211y x F y x E ,则4221621=-=+-a a x x ,得=a(3)(解法一)设线段AB 上任意一点Q 坐标为)3,(-x x Q ,22)3()(||-+-=x x t PQ ,记2)3(223222)(2)3()()(-++-=-+-=t t x x x t x f )41(≤≤t , 当4123≤≤+t 时,即51≤≤-t 时,2|3|23min )(||-+==t t f PQ , 当423>+t ,即5>t 时,)(x f 在]4,1[上单调递减,∴1)4()4(||2min +-==t f PQ ; 当123<+t ,即1-<t 时,)(x f 在]4,1[上单调递增,)1(||min =f PQ 综上所述,⎪⎪⎩⎪⎪⎨⎧>+-≤≤--<+-=-.51)4(;51;14)1()(22|3|2t t t t t t h t (解法二) 过A 、B 两点分别作线段AB 的垂线,交x 轴于)0,1('-A 、)0,5('B , 当点P 在线段'B A 上,即51≤≤-t 时,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2|3|min ||-=t PQ ;当点P 的点在点'A 的左边,1-<t 时,4)1(||||2min +-==t PA PQ ; 当点P 的点在点'A 的右边,5>t时,||||min ==PB PQ 综上所述,⎪⎪⎩⎪⎪⎨⎧>+-≤≤--<+-=-.51)4(;51;14)1()(22|3|2t t t t t t h tx。
2004年高考文综试卷分析

2004年全国高考文综试卷分析——政治学科部分胶州市第四中学张作伟2004年的高考文综试卷给大部分走出考场的考生留下了较为美好的印象:不难!考查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自己平日所练的,尤其是政治学科部分。
主观题部分重点考查的是“科学发展观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两大时政热点,也是全国政治教师平时引领学生高度关注的地方,所以学生普遍感觉题目并不难。
现结合2004年高考文综阅卷的情况,仅就政治学科部分做一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题型、考点分布情况2004年高考文综试题中,客观性试题即选择题共35道,其中政治学科占了12道,集中于24—25题,分值为48分。
主观题即非选择题当中完全属于考查政治学科的是38题的三个问号、39题的第(5)、(6)两个问号,合计52分。
属于政史交差,政治可以为其做出贡献的有37题的第(4)问,涉及“经济全球化”,分值为10分。
二、试卷的主要特点:1、难度适中,题量合适,但区分度偏低。
2004年高考政治学科部分的题目从总体上看难度适中,选择题部分的难度相对偏低,考生可以把较多的时间放在主观试题的解答上,安排较为合理。
非选择题部分因考察的两大热点皆为考生、教师关注的重点,考查的角度也不偏不怪,所以难度相对来说较往年也有所降低。
从答题情况看,中等水平的考生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卷,但对中高等水平的考生而言,区分度不明显。
2、关注热点,时代感强烈,洋溢时代气息。
今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充分关注社会热点,时代感强烈。
选择题部分24—28题取材于2008年夏季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29—30题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意境;31—33题取材“中非合作论坛”;34题取材于党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35题取材于“行政许可法”——行政审批制度。
非选择题部分则取材于“科学发展观——对蓝色国土的关注”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热点。
题目取材广泛,时政性强,时代感突出。
2004年北京高考文科综合真题及答案

2004年北京高考文科综合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5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回答1-4题。
1. 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A. 19日19时B. 20日5时C. 19日21时D. 20日21时2 . 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A. 2070千米B. 2270千米C. 2570千米D. 2670千米3. 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A. 白昼时间长B. 自转速度慢C. 自转周期长D. 正午太阳高度大4. 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A. 湄公河B. 莱茵河C. 亚马孙河D. 赞比西河读图2和图3,图2中著名的古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
回答5-7题。
5. 大理石()A. 由变质作用而形成B. 按成因属于岩浆岩C. 因外力作用而形成D. 形成于地壳硅镁层6. 该建筑位于图3中的()A. ①B.②C.③D.④7. 图3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A. ①、②两地均为荒漠B. ②地年降水量最少C. 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D. ④地比①地气温年较差大8. 12月份,自东向西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航船常遇到()A. 顺风顺水B. 逆风顺水C. 顺风逆水D. 逆风逆水9. 下列铁路线两端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差别最小的是()A. 京哈线B. 焦柳线C. 浙赣线D. 青藏线读图4,回答10--11题。
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及答案文综

32.三年来,中非贸易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下列关于中非贸易增长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中非经济的互补性,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增长
B.中非贸易增长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c.中非贸易发展中,我国要最大限度地追求顺差
D.发展中非贸易符合中非双方利益
33.在国际关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与合作的对象,因为
A.<<梦溪笔谈>> B.<<汜胜之书)>>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17.作品有“诗史’之称的唐代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
18.图4为西夏木活字(佛经)印本。关于这一印本及其所传递
的历史信息,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西夏与宋朝文化交流密切
B.西夏文明已发展到较高的程度
在国际关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历来是中国团结与合作的对象因为第三世界是国际社会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团结第三世界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合作是第三世界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三世界国家在南北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342004年2月17日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A.加强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B.明确界定党政关系
c.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D.健全国家权力的监督体系
35.近年来,各地政府根据“行政许可法”实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大量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的同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以“进一个门办好,交规定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为标准,建立专门的行政审批中心,井将其纳入电子政务建设规划之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利于政府
关于针对关于2004年春季高考文综第36题的探讨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A Suzhou Institution关于2004年春季高考文综第36题的探讨杨帆唐泰清汤江波长沙市一中在2004年的春季高考结束后,在准备2004年高考的师生中出现了对文科综合试卷中非选择题第36题的争论。
有人认为原图有错,甚至提出了纠错图。
我们认为原图无错误,查阅“中国自然地理图集”也可以看到此图正是吕梁山的垂直带谱,而不少教师和学生对自然带的垂直分布规律理解有错误,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该题:其中图3(原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4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这里只给出图3和“纠错图”)36.读图3和图4,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6分)(1)该地形区的名称。
(4分)(2)指出导致图3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5分)其中第(2)问的参考答案是:水分(降水或湿度)因素造成。
那么,水分因素是怎样影响垂直带谱的呢?就试题所反映的地形区黄土高原而言其垂直地带性规律如何?进而言之,它与一般中国山地东西向垂直地带性带谱应该有什么联系?值得一提的是,解答此题有较多的干扰因素来自于不少的辅导书都武断地归纳出的若干“规律”如:“同一山地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南坡高于北坡”“同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背风坡高于迎风坡”;此外,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端东侧形成温带荒漠、天山北坡的高山牧场这些特异现象以及黄土高原地区属于过渡地带可能存在似是而非的情况都可能使得考生深究东西坡带谱的差异,而不能化繁为简地判断为东西方向上主要是水分差异这一主干知识规律。
据陈述彭等(地理学报,2003年1月第58卷第2期)对垂直带谱的空间变化模式的研究:从东部湿润区到西部干旱区,随干旱程度加大,自然景观分布带的高度逐渐升高,带谱的结构趋于简化。
如针阔叶混交林山地暗棕壤,其分布上线,在长白山山地为1200m,河北雾灵山上升到2000m,至西部贺兰山则达3000m。
200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评析

200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评析2004年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全国卷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在总结2003年文综卷与近年来文综卷命题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文科综合考试大纲》的有关规定精心编制的。
它适应了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体现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精神。
与往年的文综卷相比,它在命题指导思想、考试目标、试卷结构、试卷难度诸方面,保持了应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为了适应今年全国一些省、市、自治区语文、数学、外语单独命题的新形势,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了四套文综试卷,这就彻底打破了以往多年来"一张试卷一统天下"的局面。
总的来说,今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仍然坚持了"基本稳定,稳中求改,稳中出新"的做法。
以下,我们仅就试卷的结构、主要特点和命题趋势谈一些看法,作为对试卷的初步评析。
一、试卷结构与2003年高考文综卷相比,200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的试卷结构稳中有变。
见下表:从A、B、C、D四套全国卷及上表可以看出:(1)文综卷I卷选择题(共35题)共140分,II卷非选择题(每卷4-6题不等)共160分,这一试卷结构未变。
(2)依托新课程版教材设计的A、B、C三套试卷,地理、历史、政治三科内容考查分值各为100分,即"1:1:1";依托旧课程版教材设计的D卷三科比例为:地理88分(占29%),历史106分(占35.5%),政治106分(占35.5%)。
这与2003年文综卷新、旧课程卷考查三科的分值比例是相同的。
(3)依托新课程版设计的A、B、C三卷考查学科间综合试题分值均为60分,而2003年文综新课程卷(天津卷)考查学科间综合能力的试题分值也为100分,依托旧课程版设计的D卷考查学科间综合能力试题分值也为60分,而2003年文综旧课程卷(如北京卷),考查学科间综合能力试题分值为69分。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我国疆域广大,各省、市、自治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以往长期以来"一张试卷一统天下"的局面难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读图1回答1~3题。
1.如果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A.东南风B.东北风C.南风D.西南风2.如果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3.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A.钢铁厂B.造纸厂C.印染厂D.自来水厂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
据此回答4~6题。
4.该地的经度约为()A.120°E B.125°E C.115°E D.110°E5.该日可能在()A.11月B.9月C.7月D.5月6.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B.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C.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D.印度河进入丰水期图2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2回答7~9题。
7.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8.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A.Ⅰ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9.2003年10月我国发射的“神州5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A.气温在-50℃到20℃之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D.最高气温约为40℃下表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10~11题。
10.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A.①B.②C.③D.④11.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历史上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冲突与战争,我们应以史为鉴,和平共处。
探讨三:2004年春季高考文综第36题的剖析

探讨三:2004年春季高考文综第36题的剖析
江新平;汤江波;唐泰清
【期刊名称】《地理教育》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在2004年的春季高考结束后,引发了广大师生对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36题的争论,有人认为图3(本文图1)有错误,甚至提出了争议图(本文图2)。
我
们认为图3没有错误,查阅“中国自然地理网集”也可以看到此图正是吕梁山的
垂直带谱。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该题原文如下:
【总页数】2页(P40-41)
【作者】江新平;汤江波;唐泰清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市一中,410000;湖南长沙市一中,410000;湖南长沙市一
中,4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5
【相关文献】
1.彰显新课改精神知识与能力并举——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第36题赏析 [J], 王志君
2.讴歌经济发展谱写富强乐章——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第36题讲评建议[J], 郭剑峰
3.讴歌经济发展谱写富强乐章——201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第36题讲评建议[J], 郭剑峰
4.浅谈2013高考文综新课标(Ⅱ)36题 [J], 尤慧
5.从2003年文综全国卷第36题看2004年冲刺阶段备考 [J], 郑国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2004年春季高考文综第36题的探讨
杨帆唐泰清汤江波长沙市一中
在2004年的春季高考结束后,在准备2004年高考的师生中出现了对文科综合试卷中非选择题第36题的争论。
有人认为原图有错,甚至提出了纠错图。
我们认为原图无错误,查阅“中国自然地理图集”也可以看到此图正是吕梁山的垂直带谱,而不少教师和学生对自然带的垂直分布规律理解有错误,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该题:其中图3(原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图4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这里只给出图3和“纠错图”)
36.读图3和图4,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该地形区的名称。
(4分)
(2)指出导致图3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5分)
其中第(2)问的参考答案是:水分(降水或湿度)因素造成。
那么,水分因素是怎样影响垂直带谱的呢?就试题所反映的地形区黄土高原而言其垂直地带性规律如何?进而言之,它与一般中国山地东西向垂直地带性带谱应该有什么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解答此题有较多的干扰因素来自于不少的辅导书都武断地归纳出的若干“规律”如:“同一山地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南坡高于北坡”“同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背风坡高于迎风坡”;此外,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端东侧形成温带荒漠、天山北坡的高山牧场这些特异现象以及黄土高原地区属于过渡地带可能存在似是而非的情况都可能使得考生深究东西坡带谱的差异,而不能化繁为简地判断为东西方向上主要是水分差异这一主干知识规律。
据陈述彭等(地理学报,2003年1月第58卷第2期)对垂直带谱的空间变化模式的研究:从东部湿润区到西部干旱区,随干旱程度加大,自然景观分布带的高度逐渐升高,带谱的结构趋于简化。
如针阔叶混交林山地暗棕壤,其分布上线,在长白山山地为1200m,河北雾灵山上升到2000m,至西部贺兰山则达3000m。
又如草原栗钙土带的位置,在草原带是基带,到荒漠区则上升为第二垂直带,并由东向西升高。
干旱程度愈强,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愈趋简化。
从大陆边沿到中心,区域气候从湿润森林变为干旱荒漠。
山地森林垂直带数量减少甚至消失,但海拔高度则逐渐上升。
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分异,在湿润气流的迎风山坡,主要与气温有关;而在干旱地区的山地,则与降水也有较大关系。
树线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度的等温线相吻合,在干旱区,树线则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林带高度与最大降水带高度相当。
最大降水高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该高度因气候条件和地区而异,一般是气候越潮湿、大气越不稳定、最大降水高度越低;反之则相反。
对于干旱区的山地而言,基带的降水量较少并由此向上增加,故森林带开始出现的下限高度较湿润地区的山地高。
在此基础上,森林带以上的各带谱开始出现的下限高度也相应地比湿润地区的山地要来得高。
如喜马拉雅山南坡向阳又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气流影响,形成海洋性森林型垂直地带谱,北坡则表现为大陆性
草原荒漠型垂直地带谱。
从更小的尺度可以考虑坡面的差异。
一般同一山体阳坡拥有较多的热量,而迎风坡可以得到较多的降水,坡面的性质可以改变山体不同坡向的水热组合状况。
阴阳坡面要考虑气温的高低、降水和蒸发的综合情况,一般气温高则蒸发也大。
根据(安
芷生,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院士《科学时报》) 对黄土高
原植被的研究:阳坡坡地的地面蒸发耗水大于阴坡,同一区域阳
坡的土壤水分条件往往较阴坡干旱。
因此,阳坡的植被群落往往
较阴坡更耐干旱。
沟坡的森林分布上限,阴坡高于阳坡。
在本题
中可以综合考虑以上两个解释。
归纳起来,垂直带谱属于统计学规律,在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几个核心观点:不是每座山都有垂直地带性的变化,不同的山体垂直带谱不尽相同;水平地带性植被为垂直带谱的基带,随海拔升高依次出现与高纬度地区水平地带性植被相似的类型;一般地,随着距海度增加,带谱的性质由湿润趋向干旱,带谱的结构由复杂趋向简单,同类型垂直分带的分布高度则有上升的趋势。
决定垂直地带性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热条件随海拔上升带来的变化,坡面差异可以结合要考虑气温的高低、降水和蒸发的综合情况、最热月平均气温10度的等温线、最大降水高度、雪线等具体分析。
有意思的是,2002年江苏文综第一题也考查了这种坡面差异,但是以选择题形式。
如左图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相比之下,甲坡作为阳坡、迎风坡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则蒸发也大,土壤水分条件较差。
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不能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或者修梯田,种植水稻,最好营造混交林。
这是典型的同一知识不同的考查形式,可以提示考生,高考对地理规律鲜明的地区会频频光顾,考查的形式会越来越综合,要考查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全面。
2004年春季文综的第36题空间定位是不容易的,问题在掌握主干知识中不准确以及各类干扰促使考生不能提取有效信息,在把握地理空间联系的失误造成失分,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考查方法是不需要空间定位地迁移知识,大多是依靠经纬度定位,现在的趋向是要从地理空间联系上寻求解题的突破,这成为文综36题的一个重要特征,要依靠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是知识的迁移应用来拉开距离。
1、对格式的要求
知网学位论文检测为整篇上传,上传论文后,系统会自动检测该论文的章节信息,如果有自动生成的目录信息,那么系统会将论文按章节分段检测,否则会自动按每一万字左右分段检测。
格式对检测结果可能会造成影响,需要将最终交稿格式提交检测,将影响降到最小,此影响为几十字的小段可能检测不出。
都不会
影响通过。
系统的算法比较复杂,每次修改论文后再测可能会有第一次没测出的小段抄袭(经2 年实践经验证明,该小段不会超过200 字,并且二次修
改后论文一般会大大降低抄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