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发展呼唤创新_基于北京市海淀区养老机构的调研_周宇

合集下载

《2024年我国老年公寓发展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老年公寓发展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老年公寓发展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公寓作为解决老年人居住问题的重要方式,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稳定。

然而,当前我国老年公寓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老年公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老年公寓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我国老年公寓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老年公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数量不断增加,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老年公寓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导致老年公寓在建设、运营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

2. 资金投入不足:老年公寓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投入尚不能满足需求,制约了老年公寓的进一步发展。

3.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老年公寓的服务质量受到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老年公寓存在服务态度不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4. 供需矛盾突出: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公寓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现有老年公寓的数量、质量、分布等方面尚不能满足需求,导致供需矛盾突出。

三、我国老年公寓发展中的问题针对上述现状,我国老年公寓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 规划布局不合理:部分地区老年公寓的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

2. 运营管理模式落后:部分老年公寓的运营管理模式落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服务创新,导致服务效率低下。

3. 人员素质亟待提高:老年公寓的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4. 信息化建设滞后:老年公寓的信息化建设滞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手段,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

四、解决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老年公寓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老年公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关于养老机构行业现状和发展研究

关于养老机构行业现状和发展研究

关于养老机构行业现状和发展研究
养老机构是指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居住、休息、医疗、食宿、社交等服务的机构,其存在主要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求。

目前,我国还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初期阶段,但是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养老机构行业因此得以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规模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机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行业规模和龙头企业的发展潜力很大。

在市场竞争方面,养老机构的竞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养老机构间的竞争,一个是与家庭养老竞争。

养老机构间的竞争会受到机构规模、服务质量、设施设备、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家庭养老竞争主要是价格和服务质量,目前许多家庭还更愿意采取自家照料的方式。

在发展趋势方面,养老机构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多地关注品质、服务、品牌及资本整合等方面。

未来,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产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明显地走向大规模、高质量的现代化发展。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养老服务、智慧家庭养老、远程医疗等技术的应用,也将会在未来的养老机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更高效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和家庭的需求。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是重要的社会服务产业,其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都很大。

未来,养老产业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创新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规范,推动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2024年我国老年公寓发展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老年公寓发展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老年公寓发展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公寓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服务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老年公寓的发展,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针对我国老年公寓发展现状、问题及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我国老年公寓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老年公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年公寓建设,同时加强了对老年公寓的监管和规范。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驱动下,老年公寓数量快速增长,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三、我国老年公寓发展中的问题1. 规划布局不合理:部分地区老年公寓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导致资源分布不均,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2.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老年公寓的服务质量受制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目前仍有待提高。

3. 政策支持不足: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执行力度不够,政策支持仍有待加强。

4. 资金投入不足:老年公寓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资本,但资金投入仍显不足。

5. 法律法规不完善:针对老年公寓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导致行业管理混乱,损害了老年人的权益。

四、解决我国老年公寓发展问题的策略1. 加强规划布局: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老年公寓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布局和时序,确保资源合理分布。

2. 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提升老年公寓的服务质量。

3. 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政府对老年公寓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年公寓建设。

4. 拓宽资金来源: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包括政府投资、社会资本、慈善捐赠等,确保老年公寓建设的资金需求得到满足。

5.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老年公寓的监管和管理,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五、结论老年公寓作为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北京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

《北京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医养结合是近期养老模式的热门话题,医疗对于养老事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个完善的老年服务体系,不仅要提供快乐幸福的生活环境,也要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有尊严的临终关怀等,医养结合已成为公认的发展方向,而各个养老机构都推出及运行着各自医养结合模式。

此次拜访调研的两家医养结合模式养老机构的运行模式就各有不同,服务项目、服务层级以及服务对象都有所不同。

一、汇晨养老公寓(北苑部)1、运营模式。

汇晨是东城区民政局建立,由汇晨养老机构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并和隆福医院合作开设北苑分院,隆福医院支付租金并负责汇晨养老公寓所有医疗相关服务的提供。

汇晨及隆福医院每年缴纳房屋租金。

2、院内布局:隆福医院。

建筑使用区一共4层,1层及4层为隆福医院北苑分院运营管理,1层为门诊部,4层为住院部,病房25间,约60张病床,门诊设有康复科、中医科、检验科、心电图室、摄像室、超声室,医学康复区,治疗室等。

养老公寓。

2-3层为汇晨养老公寓,公寓共设65间养老用房,约150张床位。

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及三人间。

每层有30平米左右就餐加活动区。

3、设施设备:隆福医院。

门诊设有基本医疗设施器材,其中医学康复厅约50平米左右(未具体参观)。

自备救护车一辆。

养老公寓。

养老公寓内装修及设备属中档配备,公共空间面积不多,仅为每层约30平米左右的公共就餐及活动空间,1层活动多功能室及5层空中花园(未参观)。

院内不提供适老设备(轮椅及拐杖等),养老用房内含独立卫生间,无淋浴设备。

设有公共洗浴间及洗衣房。

4、人员配比:隆福医院。

据了解隆福医院北苑分院的所有医护人员由隆福医院调配,工作人员约40人左右,其中门诊员工约20人左右,住院部约20人左右。

养老公寓:据了解目前工作人员约65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左右,护士5人,护理员50左右,照护比例约为1:4,每层配1名护士及护理主管。

(保洁由外包公司承接,餐饮及后勤人员未计算)5、医养结合服务运行模式:据了解目前汇晨养老公寓的医养结合运行模式为,隆福医院北苑分院负责汇晨养老公寓内住户的所有医疗护理需求,服务项目包括:入住前和入住后的医疗评估,医疗检查,老人所有健康问题的咨询及处置(挂号,拿药,打针,输液等),情况需要时可转入4层住院部持续治疗(但是如想保留楼下床位需加收一定费用)。

创新养老院运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养老院运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养老院运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养老院模式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却缺乏个性化、人性化的关怀,无法满足老年人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

因此,探索和实践创新的养老院运营模式已成为当下的迫切需求。

一、社区共建模式社区共建模式是一种将养老院与社区深度融合的运营模式。

通过在养老院附近建设社区活动中心、健身房、图书馆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社交和活动场所。

养老院与社区共同组织康体活动、文化展览等,促进老年人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此模式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激发了社区居民的关爱意识和责任感。

二、亲情关怀模式传统的养老院多以机构化管理为主,缺少家庭化的关怀模式。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创新的养老院运营模式中,亲情关怀模式被引入。

亲情关怀模式强调与老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强调护工与老年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和陪伴。

通过制定每位老人的个人生活计划,定期组织亲友探望活动,增加老人的社交圈子,使养老院更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三、智能化管理模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化管理模式被引入养老院运营中。

这一模式通过在养老院内部安装智能感知设备,实现老人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定位和报警系统,提高老人的安全保障水平。

同时,智能化管理模式还可以通过应用软件,帮助老人进行康复训练、智能导览等,提高他们的生活便利性和自主性。

四、文化创意模式养老院的文化创意模式旨在提供更加多元化和有意义的养老生活。

通过组织文化艺术展览、书法、绘画、舞蹈等培训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养老院还可以提供开展手工制作、养猫养狗、花园种植等休闲兴趣活动的场所,帮助老年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身心健康。

五、志愿服务模式志愿服务模式是通过吸引社会爱心人士参与老年人关爱活动,为养老院提供更多资源和支持。

志愿者可以为老人提供陪伴、照顾、教育等多方面的服务,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

同时,志愿者与老年人的互动也为老人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和关心。

养老机构调研报告

养老机构调研报告

养老机构调研报告
根据我们的养老机构调研报告,以下是一些关键发现和结论:
1. 养老机构的需求逐渐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机构的需求逐渐增加。

许多家庭不再能够为年迈的亲人提供充分的照顾和关怀,因此他们转而寻求养老机构的支持和服务。

2. 养老机构的地理位置: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老年人更倾向于就近选择养老机构,以方便家人的探访和照顾。

因此,位于社区或城市中心的养老机构更受欢迎。

3. 设施和服务的质量:老年人和他们的家人对养老机构的设施和服务质量非常关注。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环境舒适,设备齐全,提供专业医疗护理和个性化照顾的机构。

4. 费用和保险:费用是选择养老机构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许多老年人和他们的家庭希望能够通过医疗保险或其他支付方式来降低养老机构的费用负担。

5. 员工素质和培训:调研结果显示,老年人和他们的家人对养老机构的员工素质和培训非常关注。

他们希望机构拥有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并提供相关培训,以确保高质量的照顾和关怀。

6. 活动和社交互动:老年人健康快乐的生活需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和互动。

因此,养老机构应该提供各种户外和室内活动,并鼓励老年人之间的社交互动。

总的来说,养老机构需要提供高质量的设施和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和他们的家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员工素质和培训,费用和保险问题,以及活动和社交互动的重要性也需要被充分考虑。

北京养老项目调研报告

北京养老项目调研报告

北京养老项目调研报告《北京养老项目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北京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养老服务项目的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北京市养老项目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分析现有养老服务项目的优势和不足,为北京市养老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调研内容1. 养老院及养老社区的规模和服务范围2. 养老项目的经营模式和收费标准3. 养老服务质量和医疗保障程度4. 养老院和养老社区的设施和环境情况5. 社会资金投入和政府支持政策四、调研结果1. 北京市养老项目的发展较为成熟和多样化,包括养老院、养老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形式。

其中,养老社区得到了较大关注和发展。

2. 养老项目的经营模式多样,既有政府主导的公办养老机构,也有民办养老机构。

收费标准因地区和设施不同而有所差异。

3. 养老服务质量和医疗保障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养老项目的服务水平亟待提升。

4. 养老院和养老社区的设施和环境普遍较为完善,但部分项目存在老旧设施和环境不佳的情况。

5. 政府对养老项目的资金投入较大,同时也在加大力度推进养老服务政策的完善和制度建设。

五、建议1. 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和环境。

2. 加强对养老服务的监管和评估,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医疗保障程度。

3. 推动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的合作,促进养老服务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

4. 加强政府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六、结论北京市养老项目在不断发展壮大,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相信北京市的养老项目将迎来更加成熟和完善的发展,并为养老服务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北京 养老 调研报告

北京 养老 调研报告

北京养老调研报告北京养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北京养老事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为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75%。

问卷内容包括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养老费用、养老保险、养老设施等方面的了解。

三、调研结果1.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根据调查结果,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对北京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比较满意。

其中,环境卫生、员工态度和医疗护理等方面受到了较高的评价。

然而,也有部分受访者提出对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不满意,主要问题包括人员紧缺、护理质量不稳定等。

2. 养老费用调查显示,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对当前的养老费用感到较为负担。

尤其是私立养老院的费用较高,一些老年人无法负担得起。

此外,一些受访者还提到了关于养老金的问题,认为养老金的涨幅不足以应对通胀的压力。

3. 养老保险约80%的受访者表示已经领取养老保险,并对养老保险的政策表示满意。

然而,也有近20%的受访者表示没有领取养老保险,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对养老保险政策不了解,另一部分是因为缺乏经济条件。

4. 养老设施受访者对北京的养老设施整体评价较高,认为设施较为完善。

然而,一些受访者提到设施不便利的情况,例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设施陈旧、交通不便等,还有一些社区缺乏居家养老设施。

四、调研结论根据本次调研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北京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整体上得到了肯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大人员投入和护理培训,提高服务质量稳定性。

2. 养老费用是一项老年人普遍关心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低收入老年人的补贴力度,减轻他们的负担。

同时,还应加大养老金的调整幅度,保证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3. 养老保险政策应进一步普及和宣传,加强对老年人的解释和指导,以提高领取率。

同时,要提高养老保险的支付标准,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4. 养老设施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提高设施的便利性和适用性,增加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moting Development of Old-age System Agency———Survey on the Old-age System Agency in Beijing HaidianZHOU Yu(China Youth University for Polit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89,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ountry 's aging popula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and government functions,and the decreasing of aged care at home,there is a rising demand for the aged people especially the physically disabled to get the services from social community.Undoubtly this Phenomenon poses a huge impact and pressure to the existing old-age security service system.Based on Beijing's Haidian district old-age system agency months-long investigation,we are aware of currently suffering from diseases in most elderly health,generally poorer,most old aged choice in his organization is the intention,however,the old man's income level limit its to the choice of the ways of the aged.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we also found,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isting old-age security system faced with shortage of funds,operational difficulties,and many institutional obstacles.For promoting development of old-age system agency,we should not only accelerate our efforts,speed up the pace of investment and creative input mode to meet the social needs of the old-age system agency,but also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the old-age security agency and rationalize the old -age security system.Due to the short time,increase endowment agencies have difficulty,we can regulate management socialization service as family endowment,becoming the supplement.Key words :Population aging ;Old-age security system ;Scale operation ;Aging population摘要:由于老龄人口剧增,加之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老年人群,特别是高龄和带病老年人对于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这无疑给现存的养老服务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

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养老机构长达数月的调研,我们了解到目前入住老人大多身患多种疾病,身体状况普遍较差,大部分老人选择入住养老机构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但是,老人的收入水平限制了其对机构养老方式的选择。

通过调研我们还发现,现存养老机构发展面临着资金不足、经营困难以及许多体制性障碍,为促进养老机构发展,在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投入步伐、创新投入方式满足社会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外,应强化保障性养老机构中政府的作用和理顺养老机构的管理体制。

此外,由于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养老机构确有困难,可以规范管理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起到一定的补充、替代作用。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规模经营;老龄人口中图分类号:C9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2X (2010)05-0115-04收稿日期:2009-11-11基金项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资助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周宇(1970-),女,辽宁辽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研究。

养老机构发展呼唤创新———基于北京市海淀区养老机构的调研周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0089)一、导语截止200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67亿人,北京市海淀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也达到35.4万人,在北京市18区县中,海淀区纯老年家庭人口数排在第二位。

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已经并将进一步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加之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庞大的老年人群,特别是高龄和带病老年人对于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这无疑给现存的养老服务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压力。

在此背景下,笔者率领调研组就海淀区养老机构的发展问题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调研,以期为地方政府谋划其养老机构发展发挥应用的参考作用。

二、海淀区养老机构发展现状1.海淀区养老机构概况截至2008年8月底,海淀区注册备案的养老机构共有25所,床位达到5700余张,从收费标准来看,包括了阳台山老年公寓、四季青老年公寓、东岳老年公寓、益寿福老年公寓等品牌的高中低不同档次的养老机构,收费标准从每月四五百元至七八百元(根据老人需照顾程度不同,收费有所差异,下同)的平民价位到每月一千元至三千元的较高价位。

从规模来看,床位数从最少的30张(苏家坨敬老院)到最多的1200张(东岳老年公寓)不等,普遍规模是在100~200张。

从服务人员数量来看,每家养老机构员工总数从不足10人(万寿老年公寓、苏家坨敬老院)到多达112人(四季青老年公寓)不等,这与该养老机构床位数及入住老人数量是相关的。

这些养老机构普遍可以提供个人生活照料、老年护理、洗衣、陪同就医、医疗保健、物业管理维修、协助医疗护理、心理(精神)支持、家居生活照料、通讯、代办、咨询、交通、安全保护、休闲娱乐、膳食、购物、环境卫生、送餐、教育等服务。

具有服务规范、管理到位的经营特色。

2.海淀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概况为了了解目前入住海淀区养老机构的老人的基本情况以及入住老人满意度和养老服务总体评价,调研组随机抽取了10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养老机构对入住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如下:入住老人平均年龄为78.8岁,其中有39.4%的老人年龄在70~79岁之间,48.4%的老人年龄在80岁或以上,这意味着“中老人”和“老老人”在全部入住老人中占绝大多数。

有两种或以上疾病的老人约占全部被调查者的55.4%,有三种或以上疾病的老人超过四分之一。

这表明大部分老人受慢性疾病困扰,身体状况普遍较差。

此外,问卷对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老人在洗澡、上下楼、外出和购物四个项目上普遍表示存在困难,这表明老人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程度的衰退。

在老人选择养老机构养老的意愿方面,调查显示,71.5%的老人表示愿意进入养老机构安度晚年。

同时,78%的老人表示进入养老机构完全是自己的选择或者是和家人商量之后的共同决定,这表明大部分老人选择入住养老机构是出于自己的意愿。

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老人做出入住养老机构的决定呢?调查发现,有四个方面是老人们普遍提到并且对最后的决定起到关键作用的———“子女无暇或无能力照顾”、“不想给女子添麻烦”、“身体状况欠佳”、“家庭住房紧张”。

超过60%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要原因是“子女无暇或无能力照顾”。

大部分老人的子女是中年人,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使其不能有充足的时间照顾老人。

另外,有些老人由于身体衰弱而需要特殊护理,对于没有专业训练的子女而言,根本没有能力对老人进行科学的照顾。

除此之外,“不想给子女添麻烦”(31.6%)、“身体状况欠佳”(22.3%)和“家庭住房紧张”(20.7%)也是很多老人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要原因。

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的老人是在身体状况机能衰退到无法坚持居家养老的情况下才被迫选择机构养老。

但也有老人开始提早为晚年生活进行规划,如何度过积极健康的老年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比如接近20%的老人选择养老机构是为了消除心理孤独感,10%的老人是看中机构养老方式和志趣相投的老年朋友。

虽然这部分老人的数量仍是少数,但还是能代表一部分老年人的养老观念的改变和对机构养老方式的主动选择。

在入住老人的经济状况方面,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入住老人月收入1500元以下,对于这部分老人而言,退休金仅仅够支付每月的机构养老费用,如果因病需要就医就不得不动用积蓄或者由子女负担。

此外,还有17.4%的老人由于未参加工作而没有退休金,他们的入住费用大部分依靠个人储蓄或者子女支持。

57.8%的老人认为自己的储蓄或者退休金“不够”或“勉强够”支付机构养老的费用和日常开支。

这就是说,超过一半的老人认为自己的收入不足以应付养老的需要。

实际上,老人的收入水平限制了其对机构养老方式的选择,由于收入偏低和相对不菲的入院费用,使得一部分有机构养老需求的老人知难而退。

三、海淀区养老机构发展遇到的困难1.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机构养老需要从我们调查统计的数据和走访来看,目前海淀区居民对养老机构的需求较大,而供给还是相对较少,从而形成一种供求失衡。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和空巢老人家庭的不断增多,家庭养老的实际能力明显下降,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疾病护理等事务被迫向社会转移,机构养老以及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医等特殊服务需求不断增多。

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或是改善,在中国老龄化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的背景下,养老问题会愈加严峻。

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以及老年人口的高龄化,形成了巨大的服务需求。

调研组进行了一次针对35岁以上人群的社会公众调查,就这部分人群对机构养老的看法进行抽样了解,在有效回收的200份问卷中,考虑晚年去养老机构生活的有83份,占调查总数的41.5%,由于考虑到未进入老年时期人群想法的不确定性,我们又在其中抽取了60周岁以上人群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在86个60周岁以上被调查者中明确表示想到养老机构生活的有30人,比例为3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